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上冊第25課《好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反復閱讀課文,品味夢境中的美麗景色,體會景物自然美、畫面動態(tài)美、文字詩意美和視覺色彩美。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結合“閱讀鏈接”中的材料,進一步讀懂課文。教學重、難點:1.體會寓情于景的寫法,感受作者在美好的景致中所寄托的情感。2.抓住重點段落、關鍵字詞進行研讀品味。教具準備:課件一體機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預告煙霧昏沉錯綜澄碧蕩漾解散退縮瘦削浮動瞬間凝視驟然凌亂陡然2.復習舊課,提出問題,引入新課。教師:同學們,魯迅先生筆下的“好的故事”是作者的夢境,有什么特點嗎?誰能回答?(生回答:美麗,幽雅,有趣。)教師板書相關內(nèi)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進魯迅先生的夢境。二、品讀課文1.聚焦關鍵詞句,具體感受夢境的美好。(1)默讀課文,勾畫批注。出示要求:“好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夢境。這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體現(xiàn)在哪里?提到了哪些事物?找出相關的語句,運用勾畫批注的方式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小組可以交流。(2)小組交流。2.想象畫面,揣摩表達,進一步感受夢境的美好。(1)指名學生回答文中描寫到的事物。烏桕、新禾、野花、叢樹、枯樹、竹、萍藻、枯柳、一丈紅、雞、狗、魚茅屋、塔、伽藍、農(nóng)夫、村婦、村女、和尚、曬著的衣裳、蓑笠、天、云、小河、日光、倒影。(2)品讀“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jīng)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nóng)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薄懊┪?,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動著。”(出示句子)①自己朗讀一遍,注意紅字部分。②教師讀句子,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③學生結合插圖。匯報自己看到的畫面。④齊讀句子,讀出畫面的美麗、幽雅、有趣。⑤(出示句子,對比理解)思考:作者描寫景物和我們平常描寫景物有什么不同?(一連串名詞的羅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比較,引導學生體會一連串名詞的羅列,不僅語句簡潔,而且畫面感極強。)(3)品讀“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近于原形。邊緣都參差如夏云頭,鑲著日光,發(fā)出水銀色焰。”①自己朗讀一遍,思考:這句寫了什么?(水中的倒影隨著船的行駛、槳的運動而不停地變化)②出示水中景物倒影和夏云頭圖片,對比有哪些相似之處。(引導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從水中倒影的形和色兩方面來具體描寫的。屬于動態(tài)描寫)引導學生再找找這樣的語句。(4)品讀“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剌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保ǔ鍪菊Z句)①自己朗讀一遍,注意紅字部分。想一想此句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上一句末尾與下一句開頭采用了相同的字詞)再仿寫幾句。②我們分句讀,體會這樣表達產(chǎn)生的節(jié)奏感,師生上下句對讀,男女生上下句對讀等。③再次朗讀,邊讀邊想象,結合“織”的意思,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紅錦帶、狗、白云、村女的影子交織在一起、融為一體的景象。)④指導學生讀出畫面感。(4)品讀其他句子4.自由朗讀3——9自然段,整體感受夢境的美麗、幽雅、有趣。三、研讀課文1.語段比較。(1)師:讀完3——9自然段,同學們了解了許多知識,下面請一男生讀1、2自然段,一女生讀10——12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一想:通過聽,你了解了什么?(首尾呼應、板書:昏沉,美好的故事是作者的夢境等等)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標記。(2)梳理問題。①為什么作者說真愛這篇好的故事?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②這美好的夢境和昏沉的夜有沒有什么特殊含義?(3)尋找方法。師:看來,要讀懂魯迅的散文詩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自己讀懂文章呢?小結:我們在閱讀時可以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一些拓展資料(如課后的“閱讀鏈接”)。2.閱讀資料,深化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1)交流學生搜集的資料.(2)出示《野草》相關資料,了解《野草》。本文選自魯迅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集《野草》,該散文詩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這期間,魯迅經(jīng)受了一場持久、廣泛、深刻、嚴峻的考驗,先是女師大風潮,接著是“三一八慘案”,這中間貫串了他同反動軍閥及其形形色色走狗們的斗爭?!兑安荨冯m然也蒙上了陰暗的氣氛,夾雜著頹唐的干擾,但其基本精神是積極的,體現(xiàn)了人民的情緒和希望?!兑安荨吩谒囆g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廣泛運用。詩情和哲理的結合,是《野草》藝術上的第二個特征?!兑安荨匪囆g上的第三個特征,是語言精練,雋水面富于生命力。(3)感受象征的表達特色,進一步理解課文。師:正如剛剛看到的資料所述,《野草》這部散文詩集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廣泛運用。結合剛剛的閱讀感受,再讀一讀課后“閱讀鏈接”中的材料,標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圖示。提示:方框內(nèi)填寫“夢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括號內(nèi)填寫作者想表達一種什么情感或者思想。美好的生活當時社會的黑暗美的人和美的對比昏沉美好的生活當時社會的黑暗事美好的夢境的夜“總記得好的故事”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4)組織交流,相機板書?,F(xiàn)實:社會的黑暗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5)結合圖示,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偨Y:同學們談得很好,在如此昏沉、黑暗、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中,魯迅并沒有消沉,他執(zhí)著地追求著美好的事物,追求著美麗、優(yōu)雅、有趣的生活。四、回顧總結,布置作業(yè)1.回憶梳理,歸納方法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在學習本課時我們借助了哪些資料?今后當我們閱讀某一位作家的文學品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查閱哪些資料呢?(關于作者生活經(jīng)歷的資料、關于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的資料、別人對作品的評價等)2.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課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野草》中的其它散文詩,(出示目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師交流,也可以到圖書館或者網(wǎng)上查閱資料,幫助自己理解。板書設計:25好的故事夢境昏沉美好當時社會的黑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好的故事》學情分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的主旨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作者寫作的時代距今較遠,歷史背景比較復雜,老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補充相應的資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好的故事》效果分析《好的故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結于昏沉的夜。而在這起結之中,以漸漸地縮小了的燈火,燃起了一種美好的希望,展開了一幅美好的回憶圖景。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教學效果比較好。1.課堂上,我注重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和學生平等對話,借助一些特殊詞的解釋,例如“美麗、優(yōu)雅、有趣”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的故事”,從而理解“好的故事”的形象,讓學生理解為什么作者會希望這樣“好的故事”。2.我注重學生的朗讀,在讀中感悟作者所蘊含的感情。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男女生比賽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讀書形式,走進課文,理解作者想實現(xiàn)充滿“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強烈愿望。3.我利用學生、老師搜集的資料、課本的閱讀鏈接等內(nèi)容,采用“圖像化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所表達的情感。
《好的故事》教材分析《好的故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結于昏沉的夜。而在這起結之中,以漸漸地縮小了的燈火,燃起了一種美好的希望,展開了一幅美好的回憶圖景。魯迅先生用了許多意象來描繪這個夢: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nóng)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安寧靜謐的畫面。但這不僅僅是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這個“好的故事”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憤慨,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對理想生活的熱烈憧憬。由于特定的時代背景,魯迅先生的一些文字會有晦澀難懂的特點,或者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實則另有深刻的含義,《好的故事》也是如此,看似描繪了一個美麗、幽雅、有趣的夢,意境也是明麗的、溫暖的,然而卻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黑暗、昏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授本課時,對寫作背景可簡略提及,無須過于深入地挖掘其中的象征意義,而重于引導學生欣賞魯迅文字的優(yōu)美、想象的奇特、視覺形象的奇特和豐富。文中的生難字較多,而且與前一課一樣,有些詞語難以理解,教學時也要加以引導、點撥。在教學中,還要重視朗讀,在讀通讀順后,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其中描繪的畫面?!逗玫墓适隆吩u測練習一、比一比,組詞語。綜(
)
擱(
)
萍(
)
藻(
)擲(
)蹤(
)
閣(
)
蘋(
)
澡(
)鄭(
)二、按照要求寫詞語。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寫在擴號內(nèi)。吵鬧—(
)
平靜—(
)
肥胖—(
)
整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寫在擴號內(nèi)。優(yōu)美—(
)
迷糊—(
)
搖蕩—(
)
瘦弱—(
)
猛然—(
)三、辨字組詞。雅(
)
綜(
)
澄(
)
蘋(
)稚(
)
蹤(
)
橙(
)
萍(
)餡(
)
消(
)
鄭(
)
徒(
)焰(
)
削(
)
擲(
)
陡(
)四、說說這篇散文詩主要寫了幾層意思?
五、品析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
六、談談你對開頭和結尾兩次寫到“昏沉的夜”的理解?!逗玫墓适隆氛n后反思一、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課堂上,我注重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和學生平等對話,借助一些特殊詞的解釋,例如“美麗、優(yōu)雅、有趣”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的故事”,從而理解“好的故事”的形象,讓學生理解為什么作者會希望這樣“好的故事”,其次我注重學生的朗讀,在讀中感悟作者所蘊含的感情。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讀書形式,走進課文,理解作者想實現(xiàn)充滿“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強烈愿望。
二、不足之處
雖然這一課的學習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學永遠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課中,我在課堂上的關注面窄,只注重了那些舉手的同學,沒有關注那些不舉手的同學是不是跟著思路在學,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所要求的內(nèi)容。
三、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在之前成功的基礎上,對那些不舉手的同學采取鼓勵、引導的方式,爭取讓他們回答問題,關注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讓中差生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逗玫墓适隆氛n標分析《好的故事》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六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好的故事》一課的設計理念。1.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發(fā)情感共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激發(fā)興趣導入,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diào),激發(fā)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2.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勾股定理教案
- 2024-2025學年云南省大理賓川縣高平第一完全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及答案
- 金融行業(yè)平臺價值
- 上海市縣(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專題練習((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浙江省臺州市臺州十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套教案
- 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公益目標評估指標調(diào)查表
- 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
- 職業(yè)學院大數(shù)據(jù)技術與應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8 Section B 隨堂練習
- 太空碎片對衛(wèi)星芯片的沖擊影響
- DZ∕T 0011-2015 地球化學普查規(guī)范(1:50000)(正式版)
- 2023年河南省對口升學種植類基礎課試卷
- 學生體育學情分析報告
- 《時間的合理利用》班會課件
-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五四學制)
- 2024年營養(yǎng)指導員理論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試驗驗證方案設計
- (2024年)互聯(lián)網(wǎng)加比賽
- 公共政策導論全套教學課件
- 《1+X幼兒照護(中級)》課件-6.1.身高的測量與評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