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_第1頁
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_第2頁
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_第3頁
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_第4頁
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夏靈井動物群的化石記錄

2005年至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靈井老石器遺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遺址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西北約15km的靈井鎮(zhèn)西側(cè),發(fā)掘點坐標為34°04′N,113°41′E,海拔117m,發(fā)掘面積約300m2。在發(fā)掘中不僅出土了8000余件石制品,而且還出土了數(shù)百件可以鑒定的動物化石標本和近萬件動物骨骼碎片標本。遺址的地層從上到下可分為11層,第7層出土了少量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而第10層則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動物化石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本文主要對哺乳動物化石中的食肉目、長鼻目和奇蹄目進行系統(tǒng)記述(偶蹄目由于篇幅所限將另文記述),并對哺乳動物群的性質(zhì)及時代進行討論。1齒冠的觀察和研究資料哺乳動物綱MammaliaLinnaeus,1758食肉目CarnivoraBowdich,1821靈貓科ViverridaeGray,1821靈貓屬ViverraLinnaeus,1758寬吻靈貓(相似種)Viverracf.zibetha材料1枚單個的右M1(6L2081);1件帶有m1的不完整左下頜骨(6L1007)。描述與鑒定M1牙齒保存完整,嚼面視齒冠近于三角形(圖1.1)。牙齒長6.46mm,寬8.69mm,高6.34mm。齒冠由3個主尖,即原尖、前尖和后尖組成,其中前尖和原尖較大,后尖稍小。各主尖在基部近于錐形,向齒尖頂部逐漸在前后兩側(cè)各出現(xiàn)一道齒嵴,與主尖融合為一體。齒冠中央的三角凹發(fā)育,四周被主尖和齒帶包圍。齒帶發(fā)育,其中以外齒帶最發(fā)育,后齒帶稍弱。標本6L1007為不完整的左下頜骨(圖1.2),下頜體保存了大部分,但下犬齒以前的部分破損,下頜支也破損。從保存部分看,下頜體齒槽部分較薄,下頜體腹部較厚,下頜體頰側(cè)前方有兩個頦孔。前面的頦孔位于p2的下方,后面的頦孔位于p3的下方。兩個頦孔與齒槽及下頜體腹緣的距離相等。前后頦孔間的距離為10mm。從嚼面視,p2只有1個齒根,p3和p4均有兩個齒根,m2有兩個齒根,但已經(jīng)愈合。下頜骨上只保存有1枚m1。m1齒冠磨耗程度很大,齒尖已經(jīng)看不清楚,只能看到齒尖磨耗后出露的髓腔。牙齒長16.34mm,寬6.75mm,保存的高度2.51mm。上述標本的形態(tài)與Colbert和Hooijer于1953訂立的產(chǎn)于四川萬縣鹽井溝的寬吻靈貓期望亞種(Viverrazibethaexpectata)比較接近,但靈井標本的M1寬度略小,m1的長度較大。由于標本只有兩件,可比較的標本也有限,所以筆者將上述標本列為寬吻靈貓的相似種。熊科UrsidaeGray,1825熊屬UrsusLinnaeus,1758熊(未定種)Ursussp.材料1枚單個的右m3(6L1517)。描述與鑒定m3牙齒保存完整。齒冠嚼面視近于梯形(圖1.3),長26.29mm,寬21.19mm。牙齒的主尖不發(fā)育,齒冠嚼面由一系列小的乳突狀小尖和小谷組成,齒冠周圍的齒帶發(fā)育,明顯為熊的特征。從牙齒的特征看,標本6L1517為1種體型很大的熊,與棕熊接近。由于標本只有1件,牙齒尺寸偏大,故只將標本歸入熊屬,而不做種一級的鑒定。鬣狗科HyaenidaeGray,1869鬣狗亞科HyaeninaeMivart,1882碩鬣狗屬PachycrocutaKretzoi,1938中國碩鬣狗(相似種)Pachycrocutacf.sinensis(Owen,1891)材料1件帶有p3—4的右下頜骨殘段(6L779);1枚單獨的p2(5L905)和1枚單獨的p3(5L906)。描述與鑒定標本6L779為不完整的右下頜骨(圖2.1),下頜體保存了從下頜聯(lián)合部至p4的部分,p4以后的部分斷失。下頜體在p3處厚20.74mm,高43.68mm;在p4處厚18.68mm,高41.35mm。從保存部分看,下頜體前部比較厚,下犬齒粗大。p2只有1枚單獨的牙齒(5L905),保存較好,牙齒有兩個齒根(圖2.2)。齒冠由1個中央主尖組成,其前后各有1個小的附尖。牙齒長16.46mm,寬12.18mm,高9.50mm。p3共有兩枚,牙齒粗壯,有兩個齒根。齒冠由1個錐形的中央主尖和1個較小的跟座組成。主尖磨耗后出露的髓腔呈圓形。標本6L779齒冠長20.02mm,寬15.85mm,高11.19mm;標本5L906齒冠長25.16mm,寬18.61mm,高14.55mm。p4也由1個中央主尖為主,其后方有1個發(fā)育的跟座,中央主尖的前方有1個小的附尖;齒冠長21.89mm,寬14.64mm,高10.07mm。上述標本的形態(tài)與產(chǎn)于四川萬縣鹽井溝的中國碩鬣狗比較接近,尤其是下頜體前端及牙齒均粗壯,p2和p3的尺寸也接近,但p4的尺寸靈井標本較小。與產(chǎn)于南京湯山葫蘆洞的中國碩鬣狗在形態(tài)上也比較接近,但靈井標本在尺寸上也要小一些。所以筆者將上述標本列為中國碩鬣狗的相似種。長鼻目ProboscideaIlloger,1811真象亞目ElephantoideaOsborn,1921真象科ElephantidaeGray,1821真象亞科ElephantinaeGill,1857古菱齒象屬PalaeoloxodonMatsumoto,1924古菱齒象(未定種)Palaeoloxodonsp.材料1件上門齒殘段(5L349)。描述與鑒定標本5L349為上門齒的遠端殘段(圖3),標本橫切面為近于圓形的橢圓形,最大直徑38.9mm,最小直徑36.77mm。標本較直,遠端為磨耗面,與牙齒長軸斜交。這件標本無疑為長鼻類的上門齒,鑒于上門齒保存部分比較直,與古菱齒象屬接近,筆者暫時將它歸入古菱齒象屬,不做種一級的鑒定。古菱齒象屬在我國常見的有兩個種,納瑪象(Palaeoloxodonnamadicus)和諾氏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naumanni)。前者臼齒的齒嵴頻率為5—5.5,釉質(zhì)層較厚,形態(tài)較原始,主要分布于長江和淮河流域的中更新統(tǒng);后者臼齒的齒嵴頻率為5—6,齒嵴數(shù)量較多,釉質(zhì)層較薄,形態(tài)進步一些,主要分布于華北的上更新統(tǒng)。靈井標本只有門齒,無法觀察測算齒嵴數(shù)量和齒嵴頻率。如果根據(jù)古菱齒象的地理地史分布特點判斷,靈井標本更接近于諾氏古菱齒象。奇蹄目PerissodactylaOwen,1848犀超科RhinocerotoideaGill,1872犀科RhinocerotidaeOwen,1845額鼻角犀亞科DicerorhininaeSimpson,1945腔齒犀屬CoelodontaBronn,1831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Bumenbach,1807)材料1枚單獨的左P3(6L778),1枚單獨的左P4(6L1441),1枚破損的P4(6L1916),1件帶有p4—m2的右下頜骨殘段(6L1399),1枚單獨的右m3(5L665)。(圖4.1—4.4;表1)描述P3牙齒保存完好(犀類頰齒描述術語依照鄧濤的方案)。齒冠嚼面視可見有3個凹,即前谷、中谷和后谷。中谷基本上已經(jīng)封閉,但尚存少許縫隙,小刺和前刺剛剛接觸;前谷和后谷則分別向舌側(cè)和后側(cè)開敞。外壁嚼面視波浪形,前附尖發(fā)育,前尖肋明顯。次尖基本孤立。牙齒測量數(shù)據(jù)見表1。P4有兩枚牙齒,標本6L1441的形態(tài)較清晰,而標本6L1916的磨耗破損程度很大。齒冠嚼面視可見有3個凹,即前谷、中谷和后谷。牙齒的中谷和后谷完全封閉,只有前谷向舌側(cè)開敞。外壁嚼面視波浪形,前附尖明顯,但不及在P3中發(fā)育。前尖肋發(fā)育。p4齒冠磨耗程度較大,牙齒由前、后兩個葉組成,前脊由于和p3擠壓使得前脊的前側(cè)釉質(zhì)層發(fā)育受阻。下前谷較窄,但仍開敞;下后谷較大,開敞。m1磨耗程度很大,齒冠嚼面視只有周圍的釉質(zhì)層圍成的一個牙齒輪廓,牙齒前、后側(cè)的釉質(zhì)層因分別與p4和m2擠壓而發(fā)育受阻;牙齒前葉頰側(cè)的前、后各有一個角,使得前葉略呈方形。m2保存較好,磨耗程度中等。牙齒由前、后兩個葉組成,前葉馬蹄形,開口向舌側(cè),為前谷;前葉頰側(cè)的前、后各有一個角,使得前葉略呈方形。后葉近似于新月形,它的前端與前葉后側(cè)的頰側(cè)相交,圍成向頰側(cè)開敞的后谷。m3牙齒磨耗程度不大,由前、后兩個葉組成。前葉馬蹄形,向舌側(cè)開口,形成寬的前谷。前葉下原尖的頰側(cè)下原尖褶發(fā)育。后葉弓形,形態(tài)簡單,其前端與前葉的后脊相接觸,位置在下原尖的舌側(cè),鑲嵌在后脊的下原尖與下后尖之間的凹槽內(nèi)。牙齒測量數(shù)據(jù)見表1。比較與討論正如同號文所指出的那樣,真犀類是哺乳動物中存在問題最多的類群之一,不同屬種的牙齒分化不很明顯,較難區(qū)分。在靈井遺址的犀類標本中,單獨的牙齒比較多,所幸的是在靈井遺址的犀類標本中可以非常明確地區(qū)分出兩類犀的牙齒標本,其中一類牙齒的下頰齒頰側(cè)釉質(zhì)層圓潤,另一類牙齒的下頰齒前葉頰側(cè)有前、后兩個角,即上述標本。上述標本與吉林榆樹等地的披毛犀相似。另外上述標本的下臼齒前葉頰側(cè)的前、后各有一個角,使得前葉略呈方形;下臼齒的前葉比后葉寬。這些特征說明上述標本符合披毛犀的特征,因此可以歸入這個種。披毛犀是更新世期間廣泛分布于我國北方的一個種類。周本雄根據(jù)形態(tài)進化程度和地史分布狀況將披毛犀分為兩個種,早更新世的泥河灣披毛犀(Coelodontanihowanensis)和晚更新世的狹義披毛犀(C.antiquitatis)。前者包括產(chǎn)于泥河灣、共和、臨猗的體型較小、頰齒中等高冠的披毛犀,后來在龍擔也有發(fā)現(xiàn);后者包括晚更新世的體型較大、頭骨長、頰齒高冠、釉質(zhì)層厚的披毛犀。周本雄還在這兩者間訂立了一個中更新世的過渡型亞種燕山披毛犀(C.antiquitatisyenshanensis),以周口店的披毛犀為代表。在這3種披毛犀中,狹義的晚更新世披毛犀的產(chǎn)出地點及標本數(shù)量最多,據(jù)同號文等2000年的統(tǒng)計有48處地點。靈井標本的齒冠較高,與狹義披毛犀接近。額鼻角犀屬DicerorhinusGloger,1841=DidermcerusBrookes,1828=CeratorhinusGray,1868=StephanorhinusKretzoi,1842梅氏犀Dicerorhinusmercki(J?ger,1839)=基什貝爾格犀Dicerorhinuskirchbergensis(J?ger,1839)材料1枚單獨的左p3(5L167)。(圖4.5)描述與討論關于梅氏犀的名稱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對此徐曉風曾做過專門的論述。他認為根據(jù)優(yōu)先律這個種的有效學名是Dicerorhinuskirchbergensis,即根據(jù)德國地名Kirchberg命名的基什貝爾格犀,梅氏犀的學名是J?ger在1941年受Kaup的影響將德文拉丁化后改名的。但是歐洲學者Guérin認為D.kirchbergensis屬于遺忘名,D.mercki的使用早于“命名法”的頒布實施,不受優(yōu)先律的限制。筆者認為兩種觀點都有理由,而基于目前歐洲和國內(nèi)有關文獻中主要使用D.mercki的現(xiàn)實,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名稱混亂,還是采用主流的名稱。梅氏犀的地史分布狀況與披毛犀相似,從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都有,但繁盛情況和地理分布有所不同。披毛犀的繁盛時期在晚更新世并只局限于北方區(qū),而梅氏犀主要繁盛在中更新世但分布范圍遍及北方區(qū)和南方區(qū)。據(jù)同號文等的統(tǒng)計,第四紀犀?;?0%發(fā)現(xiàn)于與古人類化石產(chǎn)地或舊石器遺址。因此犀?;难芯吭趧游锟脊胖杏泻苤匾囊饬x。馬科EquidaeGray,1821馬屬EquusLinnaeus,1758普通馬EquuscaballusLinnaeus,1758材料描述P2嚼面視近似三角形(圖5.4—5.5)。端附尖較大,與原尖等大或稍大。原尖較小,介于橢圓形和三角形之間。原尖頸短。前尖和前窩長。原脊較長,原脊和后脊與齒列縱軸的交角不大。原脊褶發(fā)育;原小尖褶較發(fā)育;前窩褶有1—3個,不甚發(fā)育。馬刺發(fā)育。后窩褶1個,較發(fā)育。次尖寬短,次尖收縮較深窄,次尖溝較寬。后谷發(fā)育。前窩前角很寬很短,后角比前角略大。后窩前角較大,并被后窩褶將之與后窩隔開;后窩后角較窄,中等長度。前附尖中等發(fā)育,中附尖發(fā)育,后附尖不發(fā)育。P4嚼面視近于正方形(圖5.3)。原尖近于三角形,較長。原尖頸中等長度。前尖與后尖長度相近。原脊和次脊與齒列縱軸的交角較大。原脊褶明顯;原小尖褶分叉,較發(fā)育;前窩褶2—3個,中等發(fā)育,有時分叉。馬刺發(fā)育。后窩褶發(fā)育;次附尖褶中等發(fā)育。后谷寬短。次尖發(fā)育,次尖收縮不明顯,次尖溝較窄。前窩前角略窄,較長,后角寬而短。后窩前角略窄,中等長度,后角稍窄中等長度。前附尖中等發(fā)育,中附尖發(fā)育,后附尖不發(fā)育。M1嚼面視形態(tài)與P4相似,但嚼面長度大于寬度(圖5.2),原尖略長,后窩后角較長。M3嚼面視近于梯形,近中邊長,遠中邊短(圖5.1)。前窩的長寬均大于后窩。原脊和次脊與齒列縱軸的夾角很大。原脊褶明顯,原小尖褶中等發(fā)育,前窩褶稍小。后窩褶和次附尖褶均小。馬刺發(fā)育。后谷頸窄。原尖較長,有向后延伸與后小尖接觸而封閉內(nèi)谷的趨勢。次尖收縮稍發(fā)育。次尖溝發(fā)育,被次尖嵴和后附尖褶相觸而封閉。p2嚼面視近于三角形(圖5.7)。下前尖向前突,呈三角形。下原尖較大,呈長而渾圓的三角形,它和下前尖之間通過一寬的棱相連。下次尖最大,長條形。雙葉中等大小,下后尖長條形,小于下后附尖,后者也是長條形。下內(nèi)尖近于圓形,明顯大于下后附尖。下次小尖較小,它和下內(nèi)尖融合。無下馬刺和下反馬刺。下前谷長三角形,向舌側(cè)以一小口開敞;下后谷窄長,在中部以一小口向舌側(cè)開敞。p3在標本6L1483上嚼面視近于長方形(圖5.7)。下前附尖很寬很短。下原尖寬而短,它的前端舌側(cè)和下前附尖的頰側(cè)相連。下次尖較大,近于梯形。雙葉較大,普通馬型,即下后尖近于圓形,下后附尖窄長,近于三角形。下內(nèi)尖近于圓形。下次小尖較小,它和下內(nèi)尖融合。下馬刺明顯,但無下反馬刺。下前谷長三角形,前端向舌側(cè)以一小口開敞;下后谷窄長,在中部以一小口向舌側(cè)開敞。在標本6L1516上形態(tài)基本相同(圖5.6),只是雙葉中下后尖更近于圓形,下馬刺弱,p4牙齒形態(tài)與p3很相似(圖5.6),只是下內(nèi)尖長一些、窄一些。m1牙齒形態(tài)與p4很相似(圖5.6),但是下內(nèi)尖更小,下次小尖更小。m2牙齒形態(tài)與m1很相似(圖5.6),不過下前附尖更大一些。m3標本保存不理想,前部與m1相似,后部形態(tài)模糊。比較與討論上述標本最大的特點是上頰齒具有發(fā)育的馬刺,原脊褶明顯,前窩褶明顯;下頰齒雙葉的后葉(下后附尖)近似于三角形,下馬刺很弱。上述標本的尺寸明顯小于大連馬,而與普氏野馬和普通馬接近。普氏野馬和普通馬在形態(tài)和大小上比較接近而比較難以區(qū)分,但根據(jù)鄧濤、薛祥煦為真馬化石做的檢索表,上述標本的上中間頰齒原尖指數(shù)大于40,具有顯著的馬刺,平均釉質(zhì)褶皺小于10個,牙齒中等大小,原尖指數(shù)最大不超過65屬于普通馬。胡長康等在記述發(fā)現(xiàn)于吉林榆樹的馬科化石時將下頰齒上由下后尖和下后附尖組成的雙葉分為3類:①古馬型,即下后附尖下后尖相似,或介于圓形和橢圓形之間,前臼齒的下后附尖在頂端呈銳角狀;②普通馬型,下后尖呈圓形,下后附尖狹窄呈帶狀;③過渡型,介于古馬型和普通馬型之間。上述標本下頰齒的雙葉為普通馬型,也屬于普通馬。因此筆者將上述標本歸入普通馬中。普通馬是廣布于歐亞大陸的一種馬,一般認為是于早更新世從北美遷徙而來。在我國只有在晚更新世以后的地層中才出現(xiàn)普通馬的化石。馬是一種擴散能力比較強的動物,只要有合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可能出現(xiàn)馬類。因此筆者認為在我國的中更新世地層中也可能發(fā)現(xiàn)普通馬的化石。蒙古野驢EquushemionusPallas,1774材料1枚單獨的右P2(6L982),1枚單獨的左P3(6L1420),1枚單獨的左P4(6L1784),1枚單獨的左M1(6L1422),1枚單獨的左M3(6L351),1件帶有m2—3右下頜骨殘段(5L666),1件單獨的右(6L1656),1枚單獨的右p4(6L1683),1枚單獨的左p3(5L252),還有一些位置不明確的單獨的頰齒,1件距骨(5L230)和1件跖骨(6L1400)。(圖6)描述上頰齒均為單獨的牙齒,除P2和M3的特征明顯可以馬上區(qū)分出來外,其他中間頰齒根據(jù)尺寸比例也區(qū)分出一部分。但還有一些中間頰齒無法判定它們的位置。頰齒測量數(shù)據(jù)見表2。P2嚼面視呈三角形(圖6.1)。端附尖較大,比原尖稍大。原尖較小,近于三角形。原尖頸粗短。前尖和前窩長。無原脊褶。原脊較長,原脊和次脊與齒列縱軸的傾斜度不大。原小尖褶較發(fā)育;前窩褶有2個,中等發(fā)育。無馬刺。次脊寬短。后窩褶1個。次尖寬短,次尖收縮很弱,次尖溝較小。前窩前、后角均寬短。后窩前角稍寬較大,后角較小。前附尖不發(fā)育,中附尖很發(fā)育,后附尖不甚發(fā)育。P3嚼面視近于正方形(圖6.2)。原尖呈窄長的三角形。原尖頸中等長度。前尖與后尖長度相近。原脊和次脊與齒列縱軸的交角較大。無原脊褶;原小尖褶分叉,較發(fā)育;前窩褶2個,很弱。無馬刺。后窩褶中等發(fā)育;次附尖褶很小。后谷寬。次尖寬短,次尖收縮不明顯,次尖溝較窄。前窩前角較短,后角窄而長。后窩前角較寬,中等長度,后角稍窄中等長度。前附尖中等發(fā)育,中附尖發(fā)育,后附尖不發(fā)育。P4與P3相近(圖6.3),但嚼面視近于正方形,原尖稍長一些。M1嚼面視呈正方形(圖6.4),前、后尖的長度相似。原尖近于三角形。原脊和后脊與齒列縱軸的交角較大。無原脊褶;原小尖褶較發(fā)育;前窩褶不明顯。后窩褶中等發(fā)育;次附尖褶不甚發(fā)育。無馬刺。次尖寬短,無次尖收縮,次尖溝窄。前窩前角和后角均較窄、較長。后窩前角和后角均稍窄、稍長。前附尖中等發(fā)育,中附尖發(fā)育,后附尖不發(fā)育。M3嚼面視近于三角形(圖6.5)。前窩窄長,后窩寬短。原脊和次脊與齒列縱軸的交角不如中間頰齒大。原脊褶很弱,原小尖褶和前窩褶都很小。后窩褶和次附尖褶均中等發(fā)育。無馬刺。原尖長條形,比在所有其他頰齒中都長。次尖收縮不甚發(fā)育。次尖溝發(fā)育并寬闊。p2嚼面視近于三角形,齒冠破損,形態(tài)不夠清晰。p3嚼面視近于長方形(圖6.9)。下前附尖很寬很短。下原尖寬而短,它的前端舌側(cè)和下前附尖的頰側(cè)相連。下次尖較大,近于“D”形。雙葉較大,下后尖與下后附尖均近于圓形。下內(nèi)尖近于圓形。下次小尖較大,它和下內(nèi)尖融合。下馬刺明顯,但無下反馬刺。下前谷長條形,前端向舌側(cè)以一小口開敞;下后谷窄長,前端頰側(cè)有一褶皺,在中部以一小口向舌側(cè)開敞。p4牙齒形態(tài)與p3很相似(圖6.8),只是下馬刺發(fā)育,下次小尖較小。m1牙齒形態(tài)與p4很相似。m2標本6L1656牙齒形態(tài)與p4很相似(圖6.7),只是下次小尖較大,幾乎與下內(nèi)尖等大。標本5L666與6L1656相似,不過下次小尖較小,下馬刺不發(fā)育,下后附尖近于三角形(圖6.6)。m3嚼面視近于長三角形(圖6.6)。下前附尖很寬很短。下原尖長條形,它的前端舌側(cè)和下前附尖的頰側(cè)相連。下次尖較大,近于梯形。雙葉較大,下后尖與下后附尖均近于圓形。下內(nèi)尖近于圓形。下次小尖較大,圓形,它的前端和下內(nèi)尖后端的接觸部分融合。下馬刺很發(fā)育,但無下反馬刺。下前谷長條形,前端向舌側(cè)以一小口開敞;下后谷窄長,前端頰側(cè)有一發(fā)育的褶皺,在中部以一小口向舌側(cè)開敞。另有1件馬屬的距骨(5L230)和1件跖骨(6L1400),難以判斷是屬于普通馬還是野驢。距骨測量數(shù)據(jù):滑車兩側(cè)寬41.5mm,近端寬41.53mm,遠端寬52.85mm。跖骨近端橫向徑46.74mm,前后徑38.78mm,遠端橫向徑41.43mm,前后徑32.49mm,長290mm。比較與討論上述標本最大的特點是上頰齒馬刺無或很弱,原脊褶無或很弱,前窩褶不明顯;下頰齒雙葉的后葉(下后附尖)較寬,近似于圓形,下馬刺明顯。因此可以明確地與上述的普通馬標本相區(qū)分。根據(jù)鄧濤、薛祥煦為真馬化石做的檢索表,上述標本的上中間頰齒馬刺沒有或很弱,M3的原尖指數(shù)小于50,符合蒙古野驢的特征。上述標本的下中間頰齒的雙葉屬于過渡型,下后附尖較寬或近于圓形,在標本5L666上可見m2的下后附尖近于三角形而m3的下后附尖則近于圓形,在同一件下頜骨上有兩種雙葉,呈過渡狀。這些特征也符合蒙古野驢的鑒定特征。在靈井標本中的下臼齒有外谷深入到雙葉頸內(nèi)的情況,如1枚單獨的m2(6L1656)和下頜骨殘段(5L666)中的m2。徐欽琦認為這樣的特征應屬于普氏野馬,而鄧濤和薛祥煦則認為這一特征不足以區(qū)分野驢和野馬。因此筆者將上述標本歸入蒙古野驢。蒙古野驢是晚更新世期間廣泛分布于北方區(qū)的一個種類,見于閻家崗動物群、榆樹動物群、古龍山動物群、薩拉烏蘇動物群、澇池河晚更新世動物群、許家窯動物群、襄汾丁村動物群、峙峪動物群、山頂洞動物群等等。2靈井動物群的生活習性綜上所述,從靈井遺址出土的食肉目、長鼻目和奇蹄目化石共有8個種,加上已鑒定出的偶蹄目8個種(偶蹄類名單見表3,其系統(tǒng)記述由于篇幅所限已另文記述),還有兩種嚙齒目的門齒,靈井遺址出土的已鑒定出的哺乳動物化石共有18個種(見表3)。靈井遺址的哺乳動物群從組成上看有嚙齒類2種,食肉類3種,長鼻類1種,奇蹄類4種,偶蹄類8種。從食性上看,食肉類中的寬吻靈貓相似種、中國碩鬣狗相似種及熊未定種為獵食性食肉類,其中鬣狗還兼有腐食性,熊兼有素食性;兩種嚙齒類均為雜食性;1種長鼻類和4種奇蹄類均為素食性;8種偶蹄類中的李氏野豬相似種為雜食性,其余的均為素食性。在素食性種類中,長鼻類和犀類為粗食性兼有嫩食性,豬類、鹿類中的種類以嫩食性為主,馬類和洞角類以粗食性為主。即按食性的排列為:純獵食性種類1個,獵食兼腐食性種類1個,獵食兼素食性種類1個,雜食種類3個(未包括熊),粗食兼嫩食性種類3個、嫩食性種類4個,粗食性種類3個。從各種類對應的標本數(shù)量上看,食肉類總共只有6件標本,素食類標本有數(shù)百件。因此從食性上的種類數(shù)量分布及其對應的個體數(shù)量分布上看,靈井動物群完全符合金字塔形的食物鏈結(jié)構(gòu),即食肉類的種類和個體數(shù)量較少,素食類的種類和對應的個體數(shù)量較大。但是在食肉類中沒有像獅和虎之類的大型猛獸,在素食類中以馬、鹿、牛等體型中等偏大者為多,說明靈井遺址的主人在狩獵時注重容易捕獲并含肉量大的種類。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靈貓和熊偏向于森林型,長鼻類、犀類、豬類、鹿類偏向于半開闊的樹林型,鬣狗、馬類和洞角類偏向于草原型。熊類、野驢、馬鹿是溫帶偏寒地區(qū)的常見種類,大角鹿和披毛犀是寒冷區(qū)常見的種類。因此,靈井動物群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應為平原地區(qū)以開闊的草原為主,鑲嵌有零散的森林和混交林,屬北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略低于現(xiàn)在。從動物地理的角度看,靈井遺址出土的寬吻靈貓主要分布在過渡區(qū)、中國碩鬣狗、更新世時獐主要分布在北方區(qū)和過渡區(qū),棕熊、諾氏古菱齒象、披毛犀和梅氏犀、普通馬和野驢、李氏野豬、大角鹿和馬鹿、普氏原羚、原始牛等主要分布在北方區(qū),即大部分種類都屬于北方區(qū)。另外,在靈井動物群中種類較多的奇蹄目和偶蹄目中沒有貘和麂這樣的南方區(qū)常見的種類。因此,靈井遺址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屬于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區(qū)的動物群。筆者選擇了與靈井遺址較近的晚更新世新蔡動物群和中更新世晚期安陽小南海動物群、中更新世晚期的襄汾丁村動物群和晚更新世早期的許家窯動物群、稍遠一些的晚更新世薩拉烏蘇動物群和晚更新世晚期的山頂洞動物群、更遠一些的晚更新世吉林榆樹動物群進行組成上的比較(表3)。與新蔡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熊屬、古菱齒象屬、額鼻角犀屬、馬屬、豬屬、獐屬、大角鹿屬、鹿屬共8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皮毛犀、河套大角鹿2個。與小南海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熊屬、豬屬、鹿屬、原羚屬共4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普氏原羚1個。與丁村哺乳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熊屬、古菱齒象屬、額鼻角犀屬、馬屬、豬屬、大角鹿屬、鹿屬、原羚屬共8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梅氏犀、蒙古野驢、馬鹿和河套大角鹿4個。與許家窯哺乳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腔齒犀屬、馬屬、豬屬、鹿屬、大角鹿屬、原羚屬和牛屬共8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披毛犀、蒙古野驢、河套大角鹿、馬鹿、普氏原羚、原始牛共6個。與薩拉烏蘇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古菱齒象屬、腔齒犀屬、馬屬、豬屬、鹿屬、大角鹿屬、原羚屬和牛屬共8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披毛犀、蒙古野驢、馬鹿、河套大角鹿、普氏原羚和原始牛共6個。與山頂洞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馬屬、豬屬、鹿屬、原羚屬和牛屬共6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蒙古野驢、馬鹿和普氏原羚共3個。與榆樹動物群相比,兩者在屬一級相同的成員有熊屬、額鼻角犀屬、腔齒犀屬、馬屬、豬屬、鹿屬、大角鹿屬、原羚屬和牛屬共9個,在種一級相同的成員有梅氏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