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 詩歌練習題_第1頁
初中語文 詩歌練習題_第2頁
初中語文 詩歌練習題_第3頁
初中語文 詩歌練習題_第4頁
初中語文 詩歌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壯志抒懷類1.觀滄海東臨①/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②,山島/竦峙③。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④/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⑤,歌以/詠志。一文學常識1、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體裁:漢代樂府詩3、寫作背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北方邊塞地區(qū)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基本統(tǒng)一了北方。九月,他在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二重點詞語①〔臨〕到達,登上。②〔澹(dàn)?!乘ㄊ幯臉幼印"邸柴抵?sǒngzhì)〕聳立。竦、峙,都是聳立的意思。④〔星漢〕銀河。⑤〔幸甚至哉〕幸運得很,好極了。幸,幸運。至,達到極點。三譯文策馬東來,登上碣石。我要飽覽這大海的壯觀。海面浩渺,水波蕩漾。突兀聳立的山島,最先躍入眼簾。島上的樹木,一叢叢生長著,百草豐茂繁密。大海在蕭瑟秋風中,洶涌起伏著不盡的波瀾。太陽和月亮晝夜不停運轉(zhuǎn),都是大海吐納的;天上的銀河,星光璀璨,它們也都出生于大海廣闊的胸間。啊!今日我觀賞大海,真是幸運得很,且讓我引吭高歌,傾吐宏偉的心愿。四問答題主旨:這首詩借詩人登高望海所見到的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句詩運用夸張的修辭,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3、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所展示的畫面。樹葉凋零,秋風陣陣,呼呼作響。詩人站在遼闊的海邊,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心潮和大海一起涌動,感慨萬千。4、“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有什么作用?開篇點題,交代了觀海的方位,地點及觀察的對象,“觀”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是全詩的線索。這首詩如何做到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水何澹澹”是動態(tài),“山島聳峙”是靜態(tài),動靜結(jié)合,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皹淠緟采俨葚S茂”是靜態(tài),“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是動態(tài),顯示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草木、山島、海水是實寫,,借助想象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是虛寫,虛實結(jié)合,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2、望岳(2015考)岱宗①/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②。造化/鐘③神秀,陰陽④/割昏曉。蕩胸/生曾⑤云,決眥⑥/入歸鳥。會當⑦/凌絕頂⑧,一覽/眾山小。一文學常識1、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為“李杜”。他被稱為“詩圣”,其詩歷來享有“詩史”之稱。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2、體裁:古體詩3、寫作背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杜甫曾在齊、趙(今山東、河北一帶)漫游,故有此作。二重點詞語①〔岱宗〕指泰山。②〔未了(liǎo)〕不盡。③〔鐘〕聚集。④〔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⑤〔曾〕同“層”。⑥〔眥(zì)〕眼眶。⑦〔會當〕終當,終要。⑧〔凌絕頂〕登上泰山的頂峰。凌,登上。三譯文泰山到底怎么樣?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都聚集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終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么渺小。四問答題主旨:詩人熱情地贊美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高大雄偉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2、賞析“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中“鐘”和“割”的妙處?!扮姟保奂图兄?。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自然特別鐘愛泰山,把神奇和秀美都聚集在這里。體現(xiàn)了作者對泰山美景的喜愛?!案睢弊謱懗隽颂┥降母叽螅瑥纳奖眮砜?,陽光像被一把刀切斷了一樣,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會當”“凌”表現(xiàn)出詩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3、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①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②身在/最高層。一文學常識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2、體裁:七言絕句3、寫作背景:宋仁宗慶歷七年,王安石任鄞縣(今浙江寧波)知縣,三年后任滿回臨川(今江西撫州)老家探親,路過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寫了這首詩。二重點詞語①〔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一說七尺)為一尋。②〔緣〕因為。三譯文我登上了飛來峰上千尋的高塔,聽人說清晨雞鳴時從這兒能看到太陽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四問答題主旨:詩人借景抒情,以理入詩,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困難、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負。蘊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賞析“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千尋”運用夸張的修辭,從正面表現(xiàn)了塔的高峻;“雞鳴”就見“日升”側(cè)面襯托塔高,這句詩點出了詩人立足點之高,暗含詩人對前途的憧憬。賞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薄安晃贰钡莱隽嗽娙藶閷崿F(xiàn)政治抱負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浮云”指詩人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等,既是實寫,也是比喻,喻指當時的保守勢力?!吧碓谧罡邔印笔屈c睛之筆,點出了“不畏浮云”的原因。升華了主旨。本句表現(xiàn)了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困難、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負。蘊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解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钡囊馑迹⒄f出后來的衍生意義。意思: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衍生意義: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4、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①東指/即天涯。落紅②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文學常識:1、作者:龔自珍,字璱(sè)人,號定盦(ān),清代思想家、文學家。2、寫作背景: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迎接眷屬,于南北往返途中,寫成七絕315首,總題為《己亥雜詩》,內(nèi)容或直抒胸臆,或回憶往事,或敘述見聞,或贈答友朋,等等。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是作者剛剛離開京城時寫的。3、體裁:七言絕句二、重點詞語:①〔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落紅〕落花。后兩句詩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三、譯文:在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中看日落西斜向遠處延伸,離開京師,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沒有感情的,而是化成了春天的泥土培育新一代的鮮花。四、問答題:1、中心思想:詩人以落花自喻,抒發(fā)了辭官后仍關(guān)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愛國情懷。2、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現(xiàn)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寬廣胸懷。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愛國熱情。詩人如何描寫離愁?用“浩蕩”表現(xiàn)“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這首詩共四句,寫出了詩人幾種心情?請你概括。?一是離別的憂傷,二是回歸的愉快,三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5、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①/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②問我/歸何處。我報③路長/嗟④/日暮,學詩謾⑤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⑥。風休住,蓬舟⑦/吹取/三山去!文學常識作者: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體裁:詞3.寫作背景《漁家傲》大約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說來,李清照南渡后的詞作大多沉痛愁苦,而這一首卻充滿了浪漫幻想的氣息。二、重點詞語:①〔星河欲轉(zhuǎn)〕銀河流轉(zhuǎn),指天快亮了。星河,銀河。②〔殷勤〕情意懇切。③〔報〕回答。④〔嗟〕嘆息,慨嘆。⑤〔謾(màn)〕同“漫”,空、徒然。⑥〔九萬里風鵬正舉〕(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舉,高飛。《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⑦〔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三、譯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流轉(zhuǎn),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回天庭,天帝傳話相邀,情意懇切地問:歸宿何處請相告。我回答(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息日暮已到,我學作詩,空有妙句(又有什么用)。(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如飛蓬般輕快的船,直送往蓬萊三島去!四、問答題:中心思想:這首詞通過寫詞人夢中所見及理想抱負,抒寫了詞人晚年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苦悶,表達了詞人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2、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上闋一二兩句所寫的夢境。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霧彌漫,波濤洶涌。海風呼嘯,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zhuǎn)動一般;而無數(shù)的船帆在風浪中飛舞前進。3、下闋哪一句是對“殷勤問我歸何處”的回答?該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表達了詞人晚年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懷才不遇、孤獨無依、奮力掙扎的苦悶和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4.賞析“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比喻和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鵬,乘萬里風高飛遠舉,叫風不要停止,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自由生活的向往。5、“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中“嗟”“謾”二字值得品味,請根據(jù)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tài),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謾”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悵:一是空有詩情詩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憤懣。6.行路難(其一)金樽①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②/直③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④,忽復乘舟/夢日邊⑤。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⑥?長風破浪/會有時⑦,直掛云帆⑧/濟⑨滄海。文學常識1、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體裁:古體詩。“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形式上以七言為主,雜以“三言”,表現(xiàn)出樂府詩的鮮明節(jié)奏,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寫作背景:唐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重點字詞:1.〔金樽(zūn)〕對酒杯的美稱。樽,盛酒的器具。2.〔羞〕同“饈”,美味的食物。3.〔直〕同“值”,價值。4.〔閑來垂釣碧溪上〕相傳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釣,后輔佐周武王滅商。5.〔忽復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受商湯任用前,曾夢見乘船經(jīng)過太陽旁邊。6.〔長風破浪會有時〕比喻終將實現(xiàn)遠大理想?!端螘ぷ趷?què)傳》載,南朝時宗愨用“乘長風破萬里浪”來形容自己的抱負。會,終將。7.〔〔濟〕渡。三、譯文金杯裝著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盤盛著的美味佳肴價值萬文錢。?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劍四望心中茫茫然。想渡黃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滿了山嶺??臻e時在碧綠的溪水中釣魚,忽然又夢見乘舟從日邊經(jīng)過。行路難啊,行路難,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機會乘長風破萬里浪,堅決掛上高帆渡過大海。?四、問答題:1、中心思想:本詩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慨,但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依舊樂觀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么?答:?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3、詩中哪些動作反映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內(nèi)心情感??答: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xù)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nèi)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4、展開合理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所展現(xiàn)的畫面。描寫題。?答:他端起酒杯,卻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為精神苦悶,所以眼前擺著這么多美味佳釀,也難以咽下。他離開坐席,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中茫然。?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是什么?簡要分析。?答:用典。運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對前途仍抱有希望。?6、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了哪兩個典故?其用意是什么?答:一是“垂釣碧溪”,即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邊垂釣,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乘舟夢日”,引用了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國君重用的典故。詩人的用意是為了表明詩人對自己未來的從仕之路仍有所期待。?7、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表達作用??答:⑴用了四個三字短語,節(jié)奏短促,反復詠嘆,⑵表達了詩人對理想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感嘆或感慨、迷茫等。?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9:如何理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答:這兩句詩意思是:盡管前路阻礙重重,但總有一天,可以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長風、破浪、直掛、濟滄海,盡掃前面茫然苦悶帶來的沉郁之氣,表現(xiàn)了詩人自信遠大的抱負必能實現(xiàn)的豪邁氣概。10、賞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情感?)正面寫行路難,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氨ā?、“雪滿山”象征、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之情。7、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①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②,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③。酒酣/胸膽/尚開張④。鬢微霜⑤,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⑥?會⑦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⑧。一文學常識1、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共稱文壇“三蘇”。2、體裁:詞“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是題目,表明了寫作內(nèi)容。這首詞為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3、寫作背景:蘇軾在熙寧四年因?qū)ν醢彩兎ǔ植煌姸哉埻馊?。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zhuǎn)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二重點詞語①〔聊〕姑且,暫且。②〔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黃,指黃犬。擎,舉著。蒼,指蒼鷹。③〔親射虎,看孫郎〕即“看孫郎親射虎”。孫郎,指孫權(quán)。據(jù)《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孫權(quán)曾經(jīng)“親乘馬射虎”。這里是作者自喻。④〔胸膽尚開張〕胸襟開闊,膽氣豪壯。尚,還。開張,開闊雄偉。⑤〔鬢微霜〕鬢角稍白。⑥〔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朝廷什么時候派遣馮唐到云中來赦免魏尚呢?《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載:漢文帝時,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卻因為上報戰(zhàn)功時多報了六顆首級而獲罪削職。馮唐為之向文帝辯白此事,文帝即派馮唐持節(jié)去赦免魏尚,復為云中郡守。這里作者以魏尚自許。⑦〔會〕終將。⑧〔天狼〕星名。傳說天狼星“主侵掠”(《晉書·天文志》)。《楚辭·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痹~中喻指侵擾西北邊境的西夏軍隊。三譯文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輕狂,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戴著華美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過山岡。為我報知全城百姓,使隨我出獵,我要像孫權(quán)一樣,親自射殺猛虎。我痛飲美酒,胸襟開闊,膽氣豪壯。(雖然)鬢角稍白,(但)這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時候派遣馮唐到云中來赦免魏尚呢?我終將使盡力氣將雕弓拉得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的軍隊。四問答題1、主旨本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了作者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以及報效國家、抵抗入侵、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和愛國情懷。2、詞的上下兩片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片:記敘出獵的盛大場面。下片:抒情,抒發(fā)作者渴望得到重用、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3、“狂”字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狂”字,貫穿全篇,統(tǒng)領(lǐng)全詞,奠定了全詞縱情、豪邁的感情基調(diào)。4、賞析“千騎卷平岡”。“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5、本詞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1)親射虎,看孫郎。運用典故,自喻孫權(quán),意思是他要像當年的孫權(quán)一樣,挽弓馬前射虎。突出表現(xiàn)了作者雖然年紀不小,但仍有著少年狂氣。(2)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運用典故,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么時候能像朝廷派遣馮唐赦免魏尚那樣,啟用自己呢?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運用典故,“天狼”運用喻指西夏,意思是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形象地描畫了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報效國家、抵抗入侵、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和愛國情懷。6、從上下闋的文字中分析太守的形象?“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外貌描寫,威風凜凜。“鬢微霜又何妨”:不服老,年齡越大,意志越堅定。本詞作者塑造了一個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形象。7、以首句中的“狂”字為例,簡要分析這首詞“豪放”的特點??瘛弊譃槿ㄏ潞婪诺幕{(diào)。上片主要寫打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詞人舉止神態(tài)之“狂”,下片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fā)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殺敵衛(wèi)國的壯志豪情。8、這首詞和他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為什么?不一致?!督亲?密州出獵》表達作者渴望被重用,殺敵衛(wèi)國的壯志豪情;而《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與無限熱愛。8、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一文學常識1、作者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著名詞人,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情懷,與蘇軾并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F(xiàn)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壯詞”即內(nèi)容、情感、形象、語言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2、體裁:詞3、寫作背景:這首詞寫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淳熙八年,辛棄疾在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任上,被人彈劾罷官。他不得已在上饒帶湖賦閑家居。陳同甫也是主張北伐的愛國志士,與辛棄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經(jīng)常書信往來,詩詞唱和。這首詞就是寄給陳同甫的。二重點詞語1.賦:寫作2.壯詞,雄壯的詞3.八百里,指牛,這里泛指酒食4.麾下,軍旗下面,指部下5.炙:烤熟的肉食6.塞外聲:指悲壯粗獷的軍樂7.五十弦:原指瑟,這里泛指樂器8.翻:演奏9.沙場:戰(zhàn)場10.作:像····那樣11.霹靂:響雷、震雷。這里喻指射箭時弓弦的響聲12.了卻:了結(jié),完成。13.天下事:這里指收復北方失地的國家大事。三譯文在迷離恍惚的醉態(tài)里,我挑亮燈光觀賞寶劍,醉中入夢,夢醒后猶覺軍營中號角聲聲在耳。把牛肉分給部下飽餐一頓,各種樂器一起奏出邊塞雄壯的樂曲。在肅殺的秋風中,戰(zhàn)場上軍隊正在檢閱,準備出征。戰(zhàn)馬像的盧那樣飛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鳴使人心驚,多想完成君王統(tǒng)一國家的大業(yè),自己也贏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發(fā)已現(xiàn)兩鬢。四問答題1、主旨: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以及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抑郁、憤慨之情。2、上下片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片:描述軍旅生活下片:描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3、“醉里挑燈看劍”這個細節(jié)寫出了一種怎樣的心境?表達了作者什么愿望?“醉”寫出了作者此時內(nèi)心的愁悶,“挑燈看劍”的動作和神態(tài),表現(xiàn)詞人殺敵報國的迫切愿望。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這幾句寫了哪些內(nèi)容?這幾句,從分食牛肉、奏戰(zhàn)歌、檢閱軍隊等方面具體描繪了激烈、緊張的軍營生活,渲染了軍中緊張的戰(zhàn)斗氣息,表現(xiàn)了將士們昂揚的斗志?!扒铩弊旨赛c明了戰(zhàn)爭爆發(fā)的季節(jié),也為戰(zhàn)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預示著激戰(zhàn)即將開始。5、把五十張塞外聲“中的“翻”字改成“彈”好不好,為什么?不好,“翻”字寫出了戰(zhàn)歌嘹亮,樂器轟鳴的熱烈場面,如改成彈,就表現(xiàn)不出這種氣氛。6、賞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作者運用典故,井運用比喻、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刻畫了詞人沖鋒陷陣,殺敵立功的英雄形象。7、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蓖瓿纱髽I(yè),贏取功名,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8、賞析“可憐白發(fā)生!”結(jié)句感情從剛才的豪壯中陡然跌落,變?yōu)楸瘔眩磉_了詩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抑郁、憤概之情。9、本詞是“賦壯詞”試結(jié)合作品加以理解(1)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2)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3)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10、本文的詞眼是什么?含義是什么?“壯”含義是雄壯、悲壯的意思。第二部分:山水田園類1、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步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一、文學常識: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二、寫作背景:《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三、體裁:七言侓詩(形式上)題材:山水田園詩(內(nèi)容上)四、解詞:①〔臘酒渾〕渾,渾濁。②〔足雞豚〕指菜肴豐足。③〔閑乘月〕趁著月明來閑游。④〔無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即隨時五、譯文:不要笑話農(nóng)家的臘灑渾濁,豐收之年待客有豐足的雞肉,豬肉。山巒重重疊疊,溪流遷回曲折,似已無路可走,忽見柳樹茂密,山花鮮艷,又一村莊出現(xiàn)在眼前。將近社日,村里忙著迎神賽會,一路上迎神的簫鼓隨處可聞,人們的穿著簡樸,淳厚的古風猶存。從今后,若您(農(nóng)家)同意我趁著月明來閑游,我將會隨時拄著拐杖,踏著夜色,前來叩門。六、問答題:1、本詩中心:詩中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的殷勤好客和風俗古樸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暗含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2.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里?“足”字不僅表現(xiàn)了來肴豐足,而且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其所有的盛情。3、賞析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寫了怎樣的情景,說說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解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說出其衍往意義)①蘊含哲理②情景(意思):山重巒疊嶂,水迂回曲折,正懷疑前面沒有路,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柳綠花紅的小山村。③哲理(衍生義):在逆境中往往包含著希望和世間事物消長變化。4、賞析“簫步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毙揶o: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熱鬧的鄉(xiāng)俗民事,表達了詩人對古老淳樸的鄉(xiāng)土民俗與熱情好客的鄉(xiāng)民的贊美。5、尾聯(lián)“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游覽之地戀戀不舍,對農(nóng)村生活十分熱愛。2、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一、文學常識: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同期詩人中創(chuàng)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文學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二、寫作背景: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三、體裁:七言律詩(形式上)題材:山水田園詩(內(nèi)容上)四、解詞:①〔初〕剛剛。②〔暖樹〕向陽的樹。五、譯文孤山寺北賈公亭之西,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皇疊疊,同湖面上的波浪連成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向陽枝頭上黃鶯爭相棲息,不知誰家燕河邊啄泥筑巢。野花開不斷光彩耀人眼,青草初長出剛剛過馬蹄。最愛湖東景,走也走不夠,楊樹明堤下徜徉于白沙堤。六、問答題1、主旨: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作者喜悅的感情2、詩中哪些字是緊扣“早”字來寫?初,早,新,漸,淺3、從煉字角度賞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與原筆記有改動)“幾處”說明早鶯還少,“爭暖樹”說明尚是乍暖還寒時候,“誰家新燕”說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盃帯焙汀白摹眱蓚€動詞描繪出一幅早鶯爭向暖樹、春燕啄泥銜草的動態(tài)場景圖,生動地展示了初春時節(jié)的勃勃生機。4、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漸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fā)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的特點。5、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主旨句,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喜悅心情的句子3、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作者及作品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詩人,田園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讹嬀啤肥翘諟Y明棄官歸隱后陸續(xù)寫成的一組五言古體詩(體裁),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話題,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本詩是第五首。二、解詞①〔結(jié)廬〕建造房舍。②〔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三、譯文建造房舍在人間,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問您如何能能這樣呢?心靈遠離(塵俗)(住的)地方自然覺得偏僻了。在東籬里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太陽下山了,山間的云氣在傍晚更美麗,煙霧繚繞。山間的云氣在傍晚時更美麗,飛成群結(jié)伴歸巢。這是有人生的真諦,想受分辯清楚,卻不知該怎樣表達。四、填空題1、以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造心境的句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寫傍晚時山中美麗的景色: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3.總結(jié)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問答題(背誦1、3、4、5題)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山林的超脫世俗和悠閑自得的人生追末。2、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為何“而無車馬喧”呢?寫詩人雖身處鬧市,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表達了詩人陶醉于自然,恬淡閑悅的心情。3、賞析名句“采菊東籬下,您然見南山”?詩人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的怡然自得,超凡脫俗,以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耙姟睂懗隽嗽娙丝吹侥仙矫谰皶r的隨意與自然,體現(xiàn)作者心靈的自由與愜意,體現(xiàn)物我合一的境界。4、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修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飛鳥自喻,借飛鳥結(jié)伴飛返山林,表達出詩人棄官歸隱后的自在心境。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以哲理句結(jié)尾,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第三部分:思鄉(xiāng)懷人類1、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一、文學常識1.作者:王灣,唐代詩人。2.體裁:五言律詩3.寫作背景:先天元年王灣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二、重點詞語解釋1.題目中“次”是“停宿”的意思。2.〔客路〕旅人前行的路。3.〔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三、譯文我要前行的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白帆高高懸掛。夜將盡未盡之時,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我多么思念故鄉(xiāng),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四、問答題1、主旨:詩人借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2.描繪畫面題(頷聯(lián))江水浩淼,春潮漲涌,放眼望去,江岸齊平。順和的江風中,一葉白帆端端直直的高懸在廣闊無邊的江面上。3賞析領(lǐng)聯(lián)“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背逼?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闊”表現(xiàn)出江水浩蕩,春潮漲涌,江水幾乎與岸相平,江面才顯得廣闊浩淼的情景。"正"懸"兩字寫出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孤舟揚帆,緩行江上。4.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句詩既寫景又點明時令,運用擬人,對偶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透出生機勃勃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心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本詩主旨句:鄉(xiāng)書向處達?歸雁洛陽邊。2、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文學常識1.作者:馬致遠,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與關(guān)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2.體裁:元曲?!疤靸羯场笔乔泼扒锼肌笔穷}目。3.寫作背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在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二、重點詞語解釋1.〔昏鴉〕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2.〔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3.〔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三、譯文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夕陽已經(jīng)朝西方落下,悲傷到極點的游子還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四、問答題1、主旨:本曲通過描繪一幅蕭瑟悲涼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2.“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談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以樂景寫哀景,通過對比,襯托出游子的孤獨凄涼認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跋﹃栁飨隆秉c明了時間,照應上文的“昏”字,“斷腸”一詞是全曲之“眼”,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游子浪跡天涯時的孤苦悲傷之情。3、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文學常識1.作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唐代詩人,與杜牧齊名,并稱“小李杜”。2.體裁:七言絕句3.寫作背景:當時詩人在巴蜀,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二、重點詞語解釋1.〔何當〕何時將要。2.〔卻話〕回頭說,追述。三、譯文你問我哪天歸來,我尚未確定日期,大巴山的秋夜里下著大雨,池塘里漲滿了水。我們何時將要在西窗下共剪燭花,秉燭長談,并追述今夜我在巴山聽雨時對你的思念。四、問答題1、主旨:本詩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羈旅時的孤獨之感和思鄉(xiāng)之情,抒發(fā)了詩人對團聚的期盼。2.賞析“漲”字?!皾q”字用詞準確,富有動態(tài)感,既寫出巴山之水注滿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愁和不得歸鄉(xiāng)之苦,從而襯托出詩人濃重的愁思。3.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這兩句是實寫,兩個“期”寫出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惆悵和無奈,漲”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這兩句詩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達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4.賞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兩句是虛寫,想象與親人歡聚,共剪蠟燭西窗之下,向家人訴說巴山夜雨時想念家人的重逢情景。用反襯的手法表現(xiàn)孤寂的內(nèi)心,表達思念與渴望團聚之情。4、黃鶴樓崔顥(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文學常識1.作者:崔顥,唐代詩人。2.體裁:七言律詩3.寫作背景:這首詩就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詩興大作,即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二、重點詞語解釋1.〔昔人〕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2.〔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3.〔川〕平川、原野。4.〔歷歷〕分明的樣子。5.〔萋(qī)萋〕草木茂盛的樣子。6.〔鄉(xiāng)關(guān)〕故鄉(xiāng)。三、譯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飄飄蕩蕩的白云。晴日里的原野中漢陽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四、問答題1.主旨: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吊古懷鄉(xiāng)之情。2.詩中首聯(lián)借用仙人故事的詩句是?引用神話傳說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為黃鶴樓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與惆悵。3.詩歌中有兩個“空字,請結(jié)合詩意進行常析。第一個空"有"只僅的意思,“昔人”已離去,只剩下空空的黃鶴樓和詩人自己,寫出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第二個空有“徒然"的意思,表達作者對人事蒼茫,世事變遷的感慨。4.詩中描寫登黃鶴樓所見江上情景的兩句詩句是?請你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畫面。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在黃鶴樓上放眼望去,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江對岸的漢陽平野中那一棵棵蔥翠樹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5.五.六句寫看到的繁榮景象,而七八兩句卻寫清冷的思鄉(xiāng)之情,運用了什么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作者運用反襯手法,傳達出詩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6詩中最能概括詩人感情的是哪那個字?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愁.尾聯(lián)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吊古懷鄉(xiāng)之情。5、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北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一、文學常識1.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其詞語言清麗,音韻和諧,意境清新。2.體裁:這是一首詞,“浣溪沙”是詞牌名。3.寫作背景:作者一生歷居顯官要職,仕途平坦,但政績平平。作品在歌酒風月、閑情逸致吟詠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虛而產(chǎn)生的年華易逝、遲暮落寞的感傷?!朵较场愤@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悵惘和對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二、重點詞語解釋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路。三、譯文填一曲新詞,飲一杯清酒,依舊是去年的天氣和往日的亭臺。眼前的太陽又將西沉,夕陽啊,你幾時才能夠回照天際?無可奈何中花已紛紛落去,似曾相識的燕子又飛了回來。我獨自徘徊在小園里撒滿落花的小路上。四、問答題1.主旨:抒發(fā)了作者傷春惜時的感慨。1.賞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保ㄇЧ琶洌芾砭洌?。這兩句對仗工整,音調(diào)和諧,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傷春惜時的感情,情感濃郁,發(fā)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其中蘊含的哲理是: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賞析“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獨”字?!蔼殹弊謱懗隽嗽~人獨處時的寂寞,伴著蕭條的春色和眼前時光的流逝,生出無限的悲涼,突出了詞人的凄涼寂寞之感。6、水調(diào)歌頭(2011年、2019年考過)蘇軾(北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文學常識: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共稱文壇“三蘇”。體裁:宋詞寫作背景:此詞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此時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與弟蘇轍也已七年不見。中秋對月,心情抑郁惆悵,懷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二、重點詞語解釋:1.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2.把:持,端著3.宮闕:宮殿。4.歸去:回到天上去。5.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宮。6.不勝:經(jīng)受不住。7.何似:哪里比得上。8.朱閣:朱紅色的閣樓。9.綺戶:雕花的窗戶10.何事:為什么。11.嬋娟:本意指婦女姿態(tài)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月亮。三、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我歡快地飲酒直到天亮,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什么時候才出現(xiàn)?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風回到天上去,又擔心在美玉砌成的樓宇里,經(jīng)受不住那縹緲高空的寒冷。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隨著舞動,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間。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門窗上,照著不能入睡的人(指詩人自己)。(月兒)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不能團聚時圓呢?人有悲傷、歡樂、離別、團聚,月亮有陰晦、明亮、合圓、虧缺,這種事自古以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四.問答題1.主旨:抒發(fā)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顯示了作者樂觀曠達的胸襟。2.賞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哲理句)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有離別,這正與有月圓時,也有月缺時一樣,是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了詞人由心中有所郁結(jié)到心胸開闊的變化。3.賞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愿的句子)只希望兩人平平安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賞這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和對自己的美好祝愿。第四部分:愛國類1、木蘭詩(2019年新增)《樂府詩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①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②。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③,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④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⑤,關(guān)山/度⑥/若飛。朔氣⑦/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⑧/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⑨??珊?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⑩;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文學常識1、選自《樂府詩集》,北宋郭茂倩編?!赌咎m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赌咎m詩》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雙璧”。2、體裁:樂府詩;題材:敘事詩二、重點詞語解釋①〔唯〕只。②〔憶〕思念。③〔愿為市鞍(ān)馬〕愿意為(此)去買鞍馬。為,介詞,為了,其后賓語省略。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④〔旦〕早晨。⑤〔戎機〕戰(zhàn)事。⑥〔度〕越過。⑦〔朔(shuò)氣〕北方的寒氣。⑧〔策勛〕記功。⑨〔強〕有余。⑩〔扶將〕扶持。?〔著(zhuó)〕穿。?〔帖〕同“貼”。?〔撲朔〕動彈。?〔迷離〕瞇著眼。?〔傍〕靠近、臨近。?〔走〕跑。三、譯文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對著門織布。聽不到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只聽見姑娘在嘆息。問姑娘想的是什么,問姑娘思念的是什么。姑娘并沒有想什么,姑娘并沒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大規(guī)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冊很多卷,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愿意為此去買馬和馬具,從此替父親去出征。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馬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馬鞭)。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水流聲。早晨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zhàn)馬的鳴叫聲。遠行萬里,投身戰(zhàn)事,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guān)塞山嶺。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有的犧牲了,有的多年之后得勝而歸。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最大的功,賞賜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么,木蘭不愿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千里馬,送我回故鄉(xiāng)。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扶持著出外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門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我姑娘時的衣裳。當著窗子梳理像云那樣的鬢發(fā),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軍中的同伴,伙伴們都非常驚訝: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據(jù)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兩兔貼近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四、問答題1、主旨:這首南北朝時的樂府民歌通過對木蘭代父從軍、沙場征戰(zhàn)和榮歸故里的敘述,塑造了木蘭這一勤勞善良、堅毅勇敢、愛家愛國、不慕高官厚祿、熱愛和平生活的巾幗英雄形象,頌揚了木蘭孝敬父母、勇于擔當重任的品質(zhì)2、梳理木蘭詩的故事情節(jié)。并說說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這樣詳略得當,好在哪里?第一問:替父親出征(詳寫)——準備出征和奔赴戰(zhàn)場(詳寫)——征戰(zhàn)沙場(略寫)——凱旋受封(詳寫)——辭官回鄉(xiāng)(詳寫)第二問:詳略的好處:(1).詳寫當戶織的心事重重、準備出征的活動和奔赴戰(zhàn)場的心理,突出木蘭孝敬父母、深明大義、勇?lián)厝蔚男愿?。?).略寫軍旅生活及戰(zhàn)爭場面,詳寫回鄉(xiāng)團聚,隱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這首詩最后一段有什么好處?(賞析最后一段)最后這一段用比喻作結(jié),以兔為喻,贊頌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年中未被發(fā)現(xiàn)是女郎的謹慎機敏,同時也贊美了她的聰明才智,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4、“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從遣詞造句的角度賞析這句話?!盎艋簟笔菙M聲詞,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弟弟聽到姐姐回來時激動、喜悅、急切的心情。5、“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這句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內(nèi)容上:夸張地表現(xiàn)了木蘭身跨戰(zhàn)馬、奔赴戰(zhàn)場的矯健英姿。6、“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第一二問:這句是運用了對偶的修辭,在艱苦環(huán)境的烘托中,表現(xiàn)出了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生活,從而烘托出了木蘭的勇敢,堅強。畫面:描寫了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zhàn)斗生活場景,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寒光映照著身上那冰冷的鎧甲。7、“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這句話既是對偶又是互文的修辭,寫出了戰(zhàn)爭的曠日持久,場面的激烈悲壯,表明了木蘭身經(jīng)百戰(zhàn)、英勇善戰(zhàn),最后勝利歸來。8、“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這一段表現(xiàn)了木蘭什么樣的形象?“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運用了對偶、夸張的手法,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木蘭戰(zhàn)功顯赫?!澳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表現(xiàn)了木蘭不慕名利,熱愛和平生活的高貴品質(zhì)。9、詩歌中的木蘭是怎樣的形象?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zhì)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五、理解性默寫:1、《木蘭詩》中描述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的詩句: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2、《木蘭詩》中表現(xiàn)了木蘭操辦軍備物資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詩句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3、《木蘭詩》中用夸張手法描述木蘭矯健的英姿和行軍之快的詩句是: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4、寫木蘭從軍后艱苦的戰(zhàn)地生活和惡劣的環(huán)境的句子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5、木蘭替父從軍原因的句子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6、側(cè)面寫出了木蘭功勞之大的句子是: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7、寫木蘭不貪圖富貴功名的句子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8、寫木蘭回家后喜悅心情的句子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9、巧妙解答木蘭從軍十二年沒有被發(fā)現(xiàn)奧秘的句子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當中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2、春望(2015年已考)作者: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①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②/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③欲/不勝簪④。一、文學常識1、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2、體裁:五言律詩題材:愛國詩3、寫作背景天寶十四載十一月,杜甫赴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不久,安祿山發(fā)動叛亂。次年五月,賊破潼關(guān),詩人被迫北上避難,安家于鄜州(今陜西富縣)。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詩人聞訊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為賊兵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卑職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二、重點詞語解釋①〔城〕指長安城,當時被叛軍占領(lǐng)。②〔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借指戰(zhàn)事。③〔渾〕簡直。④〔不勝簪(zān)〕插不住簪子。勝,能夠承受、禁得起。三、譯文(首聯(lián))國都淪陷后已經(jīng)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頷聯(lián))感傷時事,看到鮮花反而落淚,久別家人,聽到鳥鳴反而心驚。(頸聯(lián))戰(zhàn)事持續(xù)好幾個月仍不停息,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尾聯(lián))頭上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住了。四、問答題1、主旨:本詩通過寫詩人困居長安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2、(1)說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币痪渲小捌啤薄吧睢倍值拿钐??!捌啤弊謱懗隽藝奸L安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吧睢弊謱懗隽穗s草叢生,因戰(zhàn)亂而荒蕪的滿目凄然之景,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2)從修辭角度賞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边\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對仗工整,“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并形成強烈的反差,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之情。3、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弊髡咭魄橛诰?,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事的憂傷,對家人的思念之情。4、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边\用了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寫出了詩人因戰(zhàn)事使消息隔斷,久盼家信不至的焦急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5、賞析“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保捵纸嵌龋鞍最^”是寫實,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可以想見詩人的蒼老之態(tài),“搔”字是詩人想要排解憂愁而不得的細節(jié)描寫,“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通過外貌等細節(jié)描寫,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6、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畫面: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的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fā),如今紛紛斷落,已經(jīng)短的無法梳髻插簪。含義:詩句描寫的這一細節(jié),含蓄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3、過零丁洋(近8年未考)辛苦/遭逢①/起/一經(jīng),干戈②/寥落③/四周星④。山河/破碎/風/飄絮⑤,身世/浮沉/雨/打萍⑥?;炭?灘頭/說/惶恐,零?、?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⑧。一、文學常識1、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本詩選自《文天祥詩集校箋》。2、體裁:七言律詩題材:愛國詩3、寫作背景:本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的第二年,被押解路過零丁洋時所作,以明志節(jié)。二、重點詞語解釋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選拔。②〔干戈〕指戰(zhàn)爭。干和戈本是兩種兵器。③〔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戰(zhàn)事逐漸消歇。④〔四周星〕四周年。⑤〔風飄絮〕形容大宋國勢如風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將覆滅。寫此詩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⑦〔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⑧〔汗青〕古代在竹簡上寫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蟲蛀。因竹片水分蒸發(fā)如汗,所以稱之為“汗青”。這里指史冊。三、譯文首聯(lián):遇到朝廷選拔,歷盡辛苦,終因精通某一經(jīng)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抗元戰(zhàn)爭已進行了四周年,戰(zhàn)事逐漸消歇。頷聯(lián):大宋國勢如風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將覆滅,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頸聯(lián):昔年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嘆自己的孤苦無依。尾聯(lián):人生自古以來誰能不死?留下這顆忠心永垂史冊。四、問答題1、主旨:詩人通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jīng)歷,表達了作者以死明志的決心和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2、“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斑@句詩交代了什么?首聯(lián)回顧了作者經(jīng)歷的兩件大事:1、經(jīng)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2、國家危急存亡關(guān)頭起兵抗元。3、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角度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危亡的國勢比作風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寫了國家的遭遇和個人的命運,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國破家亡的悲哀。角度二: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山河破碎對身世浮沉風飄絮對雨打萍。句式整齊,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4、賞析:“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坝秒p關(guān)、對偶的修辭手法,巧妙設(shè)計了地名與心情的雙關(guān):前面的“惶恐灘”和“零丁洋”是地點,而后面的“惶恐”與“零丁”則描寫了詩人的心情,概括了詩人兩次難忘的經(jīng)歷,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遇的???。5、賞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斑@句詩作者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和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充分體現(xiàn)了他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6、舉例談談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的理解。(1)人生自古以來誰能不死?留下這顆忠心永垂史冊。(詩句的意思)(2)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和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充分體現(xiàn)了他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表達的情感)(3)舉例:聞一多面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也不愿意屈服,表現(xiàn)了他的英雌氣概。第五部分:詠史懷古類1、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唐)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①,獨/愴然②/而/涕下③!一、文學常識1、作者:陳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參謀軍事,后世稱“陳拾遺”。2、體裁:古體詩3、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當時,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陳子昂任右拾遺參謀軍事。武攸宜缺乏將略,軍事失利,陳子昂屢次進言,不僅不被采納,還被貶為軍曹。在極度苦悶憂憤的情況下,陳子昂登上燕昭王為招賢納士而建的幽州臺,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二、重點詞語解釋:①〔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②〔愴(chuàng)然〕悲傷的樣子。③〔涕(tì)〕眼淚。三、譯文: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四、問答題主旨:這首詩通過寫登臨幽州臺的所想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以及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主的渴盼,也表達了寂寞無聊的愁苦情懷?!肮湃恕焙汀皝碚摺狈謩e指代什么人?“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賞析一二句。從時間角度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孤獨,為下文抒發(fā)悲愴的心情做鋪墊。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文學常識1、作者: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文學家,詩文多以詠史抒懷為主。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2、體裁:七言絕句(形式上)題材:懷古詠史詩(內(nèi)容上)3、寫作背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長江南岸。而杜牧所詠之赤壁并非此處,乃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所以說杜牧此詩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寫自己的感慨。二、重點詞語解釋:①〔戟〕古代兵器②〔銷〕銷蝕。③〔將〕拿,取。④〔磨洗〕磨光洗凈。⑤〔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⑥〔東風〕指火燒赤壁事。⑦〔周郎〕即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孫策、孫權(quán)手下的重要將領(lǐng)。他曾利用東風之勢火燒赤壁,大敗曹軍。⑧〔二喬〕即江東喬公的兩個女兒,東吳美女,被稱為大喬、小喬。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三、譯文:折斷的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銷蝕,我拿起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前朝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guān)進銅雀臺中了。四、問答題主旨:這首詩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xiàn)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分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的作用。這句詩寫了興感之由,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也為后文的抒懷做了鋪墊。賞析“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奔偃鐤|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guān)進銅雀臺中了。這兩句詩以小見大,以形象化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抒發(fā)了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3、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南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一、文學常識作者: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詞人。他的作品主要抒寫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統(tǒng)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滿。風格豪放,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作品有《稼軒長短句》等。體裁:詞,“南鄉(xiāng)子”是詞牌名。3、寫作背景: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陽春三月,改派到鎮(zhèn)江去做知府。鎮(zhèn)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yè)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zhèn)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他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二、重點詞語解釋①〔神州〕中原地區(qū)。②〔兜鍪(móu)〕古代作戰(zhàn)時兵士所戴的頭盔。這里指代士兵。③〔坐斷〕占據(jù)。④〔休〕停止。⑤〔曹劉〕指曹操與劉備。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quán)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币姟度龂尽菚侵鱾鳌纷⒁秴菤v》。仲謀,孫權(quán)的字。三、譯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孫權(quán)年輕時就統(tǒng)率千軍萬馬,占據(jù)東南,堅持抗戰(zhàn),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quán)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兒子應該像孫權(quán)一樣?!?/p>

四、問答題主旨:詞人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孫權(quán))的歌頌,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在金兵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表達了詞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賞析“生子當如孫仲謀”。此句運用典故,通過對孫權(quán)英勇有為、不懼強敵的盛贊,暗諷今事,暗示了對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3、本詞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達效果。答: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遠,千古興亡之事己經(jīng)逝去,唯有滾滾長江,不舍晝夜,短暫和永恒形成對比。下片用典,懷古傷今。通過對三國時期重要政治人物孫權(quán)的贊揚和肯定,表現(xiàn)出辛棄疾收復中原,統(tǒng)一中國的強烈愿望。4.作者說孫權(quán)是英雄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述。(年紀輕輕就做了上萬士兵的統(tǒng)帥,不滿足占有東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劉備抗衡,連一代梟雄曹操也贊嘆、佩服他。)5、作者贊頌孫權(quán)的用意是什么?答:①借古諷今,抒發(fā)作者對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不求收復失地的投降路線的憤懣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孫權(quán)那樣有才略的人來領(lǐng)導抗金斗爭,統(tǒng)一祖國(或: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愿望)“年少萬兜整”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理解)答:運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鏊”代指士兵?!岸钓恕?,古代作戰(zhàn)時戴的頭盔,此處用“兜鍪”代指士兵,這樣寫非常形象,帶著頭盔的士兵,整裝待發(fā),英勇作戰(zhàn),年少的孫權(quán)統(tǒng)帥著這些士兵,更顯其英姿颯爽,勇猛無敵,智勇雙全。7.“不盡長江滾滾流”借用杜甫《登高》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表達該詩主旨的詩句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9.從全篇來看,詩人是運用何種方式來述志抒懷的?“三問三答”,或“活用典故”,或“借古諷今”。4、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文學常識:作者:張養(yǎng)浩元代散曲家。寫作背景:天歷二年,因關(guān)中旱災,張養(yǎng)浩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這首作品是張養(yǎng)浩在“關(guān)中大旱”之際寫下的。體裁:“山坡羊”是曲牌名。二.重點詞語:①山坡羊:詞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guān)懷古”才是標題。②潼關(guān):古關(guān)口名,現(xiàn)屬陜西省潼關(guān)縣,關(guān)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③山河表里:外有黃河,內(nèi)有華山,是為表里。形容潼關(guān)一帶地勢險要。④西都:指長安。⑤躊躇:遲疑不決。這里形容心潮起伏。⑥秦漢經(jīng)行處: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秦朝都城洛陽和西漢都城長安都在潼關(guān)西面。經(jīng)行處,行程中經(jīng)過的地方。三.譯文:群峰眾巒像是在這里匯聚,大浪巨濤像是在這里發(fā)怒,(潼關(guān))外有黃河,內(nèi)有華山,潼關(guān)地勢堅固。遙望古都長安,思緒此起彼伏。令人傷心的是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四.問題:1.主旨:本詩通過寫景與想象,勾勒出王朝興亡更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與關(guān)懷。2.填空:《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中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兩句?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中描寫潼關(guān)的險要地勢的句子是哪幾句?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點題“懷古”,并表現(xiàn)作者無限傷感原因的句子是哪句?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渡狡卵颉やP(guān)懷古》中心句是哪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3、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弊髡咭浴熬邸毙稳蒌P(guān)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和以動寫靜的寫作手法,并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出了潼關(guān)的險要。4、作者為什么從“潼關(guān)路”聯(lián)想到朝代興亡的?潼關(guān),地勢險要,扼守“西都”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關(guān)系著關(guān)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興亡。因此,當詩人在“潼關(guān)路”上望“西都”的時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興亡了。6、怎樣理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是國家由盛而衰的寫照。7、賞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詩直抒胸臆,寫了一朝興起,老百姓受苦,一朝衰亡,老百姓仍受苦。表現(xiàn)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統(tǒng)治者的批判。8.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國富民殷,社會和諧。請就兩種社會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因為社會制度不同造成的。古代,封建君主制,興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盤剝;而今天,我們生活的是一切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里,國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第六部分:關(guān)注民生類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018、2012已考)杜甫(唐)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①。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②/長③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④。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⑤。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⑥,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⑦/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⑧/向昏黑⑨。布衾⑩/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文學常識1.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2.體裁:歌行體古詩題材:敘事詩(關(guān)注民生)3.寫作背景:唐肅宗乾元二年,關(guān)中地區(qū)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又輾轉(zhuǎn)經(jīng)同谷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但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上元二年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xiàn)實,讓他憂思,于是他寫下了這首詩。二、重點詞語解釋①〔三重(chóng)茅〕多層茅草。②〔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結(jié)。③〔長(cháng)〕高。④〔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勢低的地方。⑤〔忍能對面為盜賊〕竟然狠心這樣當面做偷竊的事。忍,狠心。能,如此、這樣。⑥〔呼不得〕喝止不住。⑦〔俄頃〕一會兒。⑧〔漠漠〕陰沉迷蒙的樣子。⑨〔向昏黑〕漸漸黑下來。向,接近。⑩〔衾(qīn)〕被子。?〔喪亂〕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何由徹〕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徹,到,這里是“徹曉”(到天亮)的意思。?〔寒士〕貧寒的士人。?〔突兀(wù)〕高聳的樣子。三、譯文八月深秋時節(jié),狂風怒號,卷走了我屋頂上的多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江去,散落在對岸的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掛結(jié)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到池塘水中。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然狠心這樣當面做偷竊的事。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的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粗布被子蓋了好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一下雨屋頂就漏水,床邊沒有一點兒干的地方,房頂?shù)挠挈c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不停地往下漏。自從遭受安史之亂,我睡覺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如何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護天下貧寒的士人,讓他們開顏歡笑!任憑風吹雨打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才能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四、問答題1、主旨:全詩先敘事,后議論抒情,通過對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慘狀以及屋漏雨濕苦況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憂國憂民的博大寬廣胸懷。2、賞析:“八月秋高風怒號”“怒”字寫出了秋風之狂,“風怒號”,以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秋風咆哮的情狀。3、“卷”“飛”“渡”“灑”“掛”幾個動詞有什么表達效果?“卷”字富有表現(xiàn)力,寫出了秋風的肆虐無情?!帮w”“渡”“灑”“掛”等動詞組成了一幅風卷茅飛的悲慘場面,渲染了凄苦的氛圍,襯托出詩人焦灼的心情,為下文寫屋子漏雨、自己的悲慘遭遇作鋪墊。4、賞析“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保?2年考)表現(xiàn)手法:景物描寫,一是實寫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并渲染了特定的氣氛;二是烘托出詩人黯淡愁慘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憂國憂民的闊大胸襟蓄勢。5、賞析“雨腳如麻未斷絕”(12年考)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雨”比作“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連綿細密的特點,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詩人的生活十分凄苦6、怎樣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中詩人所表達的深刻含義。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廣廈”,都能安居樂業(yè)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7、從這首詩中,你看到了譯為怎樣的詩人形象?結(jié)合詩句作答。(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4)推己及人、憂國憂民、寬廣胸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五、理解性默寫(1)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概括地寫詩人長期以來生活貧困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2)民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