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結核的螺旋c表現及其強化表現_第1頁
脾結核的螺旋c表現及其強化表現_第2頁
脾結核的螺旋c表現及其強化表現_第3頁
脾結核的螺旋c表現及其強化表現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脾結核的螺旋c表現及其強化表現

脾臟結節(jié)是一種罕見的病變,通常從結節(jié)和血液排出。脾結核影像表現多樣,而國內外文獻報道較少,常以個案發(fā)表,因而我們收集并分析16例脾結核的CT表現與病理改變,探討螺旋CT對于脾結核的診斷價值。1材料和方法1.1患者性別、年齡及臨床表現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經手術和臨床證實脾結核并行CT檢查的患者16例,其中手術切除證實5例,穿刺證實3例,抗癆治療證實8例。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12~45歲,平均年齡22歲,病程10天至4年,平均病程7個月。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脹、腹部隱痛,其中13例有潮熱、盜汗、乏力及咳嗽癥狀,8例脾大,4例肝大,2例有腹部壓痛。實驗室檢查,結核菌素實驗強陽性6例、弱陽性4例、陰性6例,血沉加快8例,白細胞計數正常,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輕度增高。1.2掃描參數及ct對比16例患者均接受中上腹部CT平掃及增強掃描。檢查設備為16-sliceMDCT(Sensation16,德國西門子公司)。CT掃描范圍上包膈頂,下及雙腎下極。掃描參數為管電壓120Kv,管電流230-260mAs,掃描準直器1.5mm,螺距自動匹配,層厚7mm。CT對比劑采用碘海醇注射液(歐乃派克300mgI/ml,安盛藥業(yè),中國上海),均使用高壓注射器注射,流速2.5~3.5ml/s,劑量按1.5ml/kg體重計算。注射對比劑后延時60~75s(即門靜脈期)開始CT增強掃描,整個CT檢查共費時約2分鐘。1.3病理組織學檢測由兩位有經驗的腹部影像診斷醫(yī)生共同閱讀CT資料,按以下順序進行觀察:①是否有脾腫大。②病灶的分布及大小。③觀察病灶的強化表現,并判斷病灶類型(粟粒、結節(jié)、膿腫及纖維鈣化型)。④脾外觀察,如腹部淋巴結有無腫大、肝胰是否有病變及肺部是否有病變等等,特別是有無腹部淋巴結的環(huán)形強化。如存在意見分歧,則重新閱片,經討論達成共識后記錄觀察結果。2結果2.1脾臟變化2.1.1水平單元的組成輕度腫大6例(圖1),脾臟超過6個肋單元;重度腫大4例(圖2a~b),脾臟下極達臍平面以下;脾無腫大5例(圖3,4)。2.1.2各級病變型病料,見表1病灶彌漫分布10例(圖1,2a,2b),局灶分布5例(圖3,4),直徑1mm至5cm大小不等。粟粒型病灶2例,平掃顯示不清,增強時脾臟內散在點狀稍低密度,邊界顯示模糊(圖1);結節(jié)型病灶8例,直徑5mm~2cm,單發(fā)結節(jié)2例,多發(fā)結節(jié)6例,平掃呈稍低密度,邊界模糊(圖2a),3例無強化呈囊樣影(脾臟強化背景下),4例呈環(huán)形強化,1例呈環(huán)形強化及無強化區(qū)混雜,其環(huán)形強化周緣見線樣稍低密度帶環(huán)繞(圖2b);膿腫型病灶5例,直徑3~5cm,脾臟內3個病灶2例,1個病灶3例,平掃呈稍低密度,邊界模糊,2例呈邊緣蜂房分隔樣強化(圖3),3例呈環(huán)形強化(圖4),環(huán)形強化緣無水腫低密度帶環(huán)繞,中心區(qū)無強化呈稍低密度;纖維鈣化型1例,脾臟內散在點狀鈣化灶(圖5)。2.2脾外2.2.1其他形態(tài)系膜①淋巴結:11例有淋巴結腫大,呈類圓形及橢圓形,直徑1~2cm,分布于肝胃韌帶、肝十二指腸韌帶、胰頭周圍、腹主動脈周圍及腸系膜,增強時無強化3例(圖1),環(huán)形強化8例(圖4),其中4例環(huán)形強化淋巴結相互融合呈多房狀(圖3)。②肝臟:肝腫大4例,其中2例散在栗粒樣無強化的稍低密度灶,1例肝右葉存在結節(jié)樣無強化病灶,直徑1.5cm。③胰腺:胰頸部圓形稍低密度區(qū),直徑0.9cm,無強化(抗癆治療后消失)。④腸系膜腫脹3例。⑤回腸末端結核病變1例。⑥腹水2例,CT值20Hu左右。2.2.2獨立肺炎增殖結節(jié)灶和神經結構雙肺粟粒性結核3例,右中上肺浸潤性結核3例,左中上肺浸潤性結核4例,雙下肺背段增殖結節(jié)灶3例,肺部未見異常3例??v隔淋巴結腫大3例,結核性胸膜炎3例,結核性胸水2例。3肺外結節(jié)典型發(fā)病灶類型由于吸毒、愛滋病、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及貧窮等多方面的因素,國內外結核的發(fā)病率有增多趨勢。脾結核作為肺外結核表現之一,常由肺結核經血行播散而致,因而以多發(fā)病灶常見,如本組10例(10/15,66.7%)為不同大小多發(fā)灶。但是脾結核單發(fā)病灶也并非少見,同時脾結核的不同病理發(fā)展階段可出現不同的CT表現,如滲出浸潤、增殖結節(jié)、干酪壞死、纖維化、鈣化等,因而增加了影像診斷的難度。3.1多層螺旋ct主要表現為組織學上的節(jié)流性病脾結核按病理不同,分為粟粒型、結節(jié)型、膿腫型及纖維鈣化型。①粟粒型:常由急性或亞急性肺結核血行播散而致,先沉積于脾竇內,初期為滲出性改變,直徑一般小于2mm,呈彌散分布,常規(guī)CT顯示不清,僅表現為脾臟腫大,或伴密度稍低或密度不均勻,但本研究借用多層螺旋CT較高密度分辨力的優(yōu)勢,在強化脾臟背景映襯下顯示更加清晰,似囊腫樣改變(圖1),與VanhoenackerFM等報道相似。②結節(jié)型:滲出性病變若不吸收或吸收不完全,繼而形成結核性肉芽腫,大小一般5~20mm,CT平掃呈斑點狀、結節(jié)狀稍低密度區(qū)或兩者混合(圖2a),以多發(fā)灶居多,邊界模糊,增強時無強化。本組1例患者在環(huán)形強化外圍見稍低密度帶影環(huán)繞(圖2b),可能與慢性炎細胞(如淋巴細胞等)浸潤有關。③膿腫型:多個結節(jié)型干酪壞死相互融合或單個病灶進一步發(fā)展而致,病變常大于2cm,多發(fā)或單發(fā),本組5例均為多發(fā),提示多發(fā)可能多見。平掃呈稍低密度,若繼發(fā)冷膿腫,密度低至20Hu左右或近似水的密度。④纖維鈣化型:抗癆治療后或抵抗力增強自愈后,脾結核可演變成纖維及鈣化灶,鈣化呈斑點狀、結節(jié)狀或環(huán)狀,本組1例呈散在點狀鈣化。3.2腹主動脈周圍水腫的分布①腹部淋巴結腫大:腫大淋巴結呈結節(jié)狀,平掃呈稍低密度,增強時無強化(圖1)。本組11例淋巴結腫大患者中8例存在環(huán)形強化,此為淋巴結結核典型強化征像。腫大淋巴結也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分布,多分布于肝胃韌帶、肝十二指腸韌帶、胰頭周圍、腸系膜等,并且不同播散途徑所致腹主動脈周圍腫大淋巴結的分布存在差異,腹主動脈周圍下份(腰3椎以下)以血型播散多見,本研究這種分布差異不明顯,可能與病例較少及以血性播散型居多有關。②肝胰表現:肝結核較脾結核少見,可能與肝主要由門靜脈供血而脾主要由肝動脈供血不同有關,肝結核表現與脾結核表現相似。胰腺結核罕見,本組1例呈圓形稍低密度,無強化征像。③腸道病變,本組1例顯示回腸末端結核病變,從而更有利于診斷及鑒別診斷。④肺部病變,本組10例均發(fā)現活動性結核灶,若發(fā)現粟粒型肺結核,對脾結核的診斷更有幫助,但雙肺無病變也不能排除脾結核可能。隨著CT掃描在脾臟的廣泛應用,脾結核日益被認知及關注,由于其不同病理演變階段,可出現不同CT表現,吳恩福等報道脾臟多發(fā)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灶、低密度、無強化病灶是脾結核主要征像。3.3分離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脾淋巴瘤常表現為單發(fā)或多發(fā)病灶輕微強化,腹部淋巴結少見環(huán)形強化及鈣化,同時骨髓、血常規(guī)等檢查不同;脾轉移瘤??砂l(fā)現原發(fā)灶,單發(fā)或多發(fā),據原發(fā)灶的不同而呈現不同強化表現,腹部淋巴結少見環(huán)形強化及鈣化;脾膿腫具有高熱、寒顫及白細胞計數增強等臨床癥狀,膿腫壁強化明顯,同時周圍水腫帶明顯。近年來,隨著對脾臟免疫功能,特別是抗感染及抗腫瘤等功能逐漸被人們認知,對脾結核的外科治療有了更嚴格的標準,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脾臟切除,這樣CT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但有時CT診斷困難時,可借助抗結核診斷性治療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