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04/wKhkGWV7riaASNcGAAKQpmqUJ5M979.jpg)
![7.1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04/wKhkGWV7riaASNcGAAKQpmqUJ5M9792.jpg)
![7.1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04/wKhkGWV7riaASNcGAAKQpmqUJ5M9793.jpg)
![7.1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04/wKhkGWV7riaASNcGAAKQpmqUJ5M9794.jpg)
![7.1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04/wKhkGWV7riaASNcGAAKQpmqUJ5M97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1\o"7.1燃燒和滅火"燃燒和滅火(第1課時)(考點解讀)(解析版)1、燃燒與燃燒的條件(1)燃燒: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2)發(fā)光放熱的反應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發(fā)光。(3)廣義的燃燒指的是伴有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不一定需要氧氣;如:①H2在Cl2中的燃燒,化學方程式:H2+Cl22HCl②Mg在CO2中的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化學方程式:2Mg+CO22MgO+C(4)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叫著火點。著火點是物質的性質,一般不改變。(5)燃燒的條件如圖所示共有三個:(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2、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1)完全燃燒是指是物質燃燒后,產(chǎn)生不能繼續(xù)燃燒的新物質的燃燒;即當氧氣(或空氣)充足時的充分燃燒;(2)不完全燃燒是指物質燃燒后,產(chǎn)生還能繼續(xù)燃燒的新物質的燃燒;即當氧氣(或空氣)不充足時的不充分燃燒。3、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的現(xiàn)象,這種爆炸是化學變化;還有一種爆炸不是由于化學反應引起,而僅僅是由于氣體的受熱膨脹或壓強增大而導致的現(xiàn)象;這種爆炸就是物理變化;
(3)緩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覺,這種氧化叫做緩慢氧化;(4)自燃是指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5)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見下表):區(qū)別聯(lián)系反應條件反應劇烈度反應現(xiàn)象燃燒跟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劇烈發(fā)光放熱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實質都是氧化反應爆炸在有限的空間里急速燃燒,熱量來不及散失非常劇烈發(fā)光放熱、爆炸緩慢氧化跟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緩慢不發(fā)光,要放熱自燃跟氧氣接觸,緩慢氧化產(chǎn)生的熱量不易散失,溫度逐漸達到著火點由緩慢轉化成劇烈燃燒由不明顯到發(fā)光放熱4、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1)白磷著火點:40oC;紅磷著火點:240oC;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通氧氣后,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燒實驗分析:銅片的作用:導熱、放置藥品;熱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與空氣隔絕;②為薄銅片上的藥品提供熱量。【改進實驗方案】改進原因:P2O5有毒,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空氣,實驗用藥品較多?,F(xiàn)象: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左邊氣球先脹大后變癟。試管中的紅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燒。氣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閉環(huán)境防污染。大燒杯的作用是密閉,防止白煙逸散,污染空氣。(2)燃燒條件對比實驗實驗現(xiàn)象棉球上的酒精燃燒,水不燃燒蠟燭甲熄滅,蠟燭乙燃燒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結論燃燒需要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Cu64Zn65【考點1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典例11】(2022秋?蚌山區(qū)期末)探究燃燒的條件便于控制燃燒。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進行相關探究,下列有關實驗過程不能達到目的的是()A.先通入N2,再點燃酒精燈,然后立即改通O2,探究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B.先通入N2,再點燃酒精燈,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C.先通入O2,再點燃酒精燈,然后立即改通N2,探究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木炭燃燒生成的CO2【答案】B【分析】A、根據(jù)先通入N2,再點燃酒精燈,木炭不會燃燒,然后立即通入O2,木炭燃燒進行分析。B、根據(jù)先通入N2,再點燃酒精燈,木炭不能燃燒進行分析。C、根據(jù)先通O2,木炭不燃燒,再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木炭能燃燒進行分析。D、根據(jù)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水進行分析。2,再點燃酒精燈,木炭不會燃燒,然后立即通入O2,木炭燃燒,可以證明燃燒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故A正確;2,再點燃酒精燈,木炭不能燃燒,不能證明燃燒有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B錯誤;2,木炭不燃燒,再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木炭能燃燒,說明燃燒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然后立即改通N2,木炭熄滅,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故C正確;D.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水,反應現(xiàn)象明顯,能檢驗二氧化碳,故D正確;故選:B?!镜淅?2】(2022秋?蒙城縣期末)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物質(1)提出問題:鎂條能在氧氣中燃燒,鎂條能不能在其它氣體中燃燒呢?(2)實驗探究小明同學用坩堝鉗夾持鎂條在空氣中點燃后,伸入盛滿氯氣(Cl2)的集氣瓶內,看到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產(chǎn)生白煙,并放出大量的熱。①推理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是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觀察的現(xiàn)象做出解釋。小明根據(jù)已有的知識,推理產(chǎn)生的白煙是氯化鎂固體,她做出推理的理論依據(jù)是質量守恒定律。②通過此燃燒事實,小明同學對燃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3)微觀分析模型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幫助我們理解復雜的或無法直接觀察的事物。①鎂是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一種金屬,圖是鎂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該反應的微觀過程是:氯原子、鎂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兩種新微粒,微粒符號分別為Cl﹣、Mg2+(填符號),兩種新粒子結合生成氯化鎂。②結合平時所學的知識,思考下列關于鎂原子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BE。(填序號)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體積非常小C.電子在核外不同的區(qū)域高速運動,能量最高的電子離核最近D.在鎂原子中,質子和電子的數(shù)目相同,質量也差不多E.金屬鎂在氯氣中燃燒時,鎂原子的原子核沒有發(fā)生變化(4)符號表征請寫出鎂條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Mg+Cl2MgCl2?!敬鸢浮浚?)①質量守恒定律;②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3)①Cl﹣;Mg2+;②ABE;(4)Mg+Cl2MgCl2。【分析】(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分析;(3)根據(jù)原子的結構,鎂原子結構分析;(4)鎂與氯氣燃燒生成氯化鎂?!窘獯稹拷猓海?)①該反應反應物由Mg、Cl組成,根據(jù)質量守恒得出生成物也由Mg、Cl組成,故推理白煙為MgCl2;②通過此燃燒事實,小明同學對燃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3)①Mg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故Mg化學性質活潑;Mg失去兩個電子形成Mg2+,Cl得到一個電子形成Cl﹣;②A、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則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B、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與原子相比,原子核體積很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電子在核外不同的區(qū)域高速運動,能量最高的電子離核最遠,故選項說法錯誤;D、在鎂原子中,質子和電子的數(shù)目相同,電子質量非常的小,故兩者質量相差很大,選項說法錯誤;E、金屬鎂在氯氣中燃燒時,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鎂離子,原子核沒有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4)鎂與氯氣燃燒生成氯化鎂,化學反應方程式為:Mg+Cl2MgCl2。故答案為:(2)①質量守恒定律;②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3)①Cl﹣;Mg2+;②ABE;(4)Mg+Cl2MgCl2。【變式11】(2022秋?東至縣期末)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隔絕空氣 B.現(xiàn)象②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C.現(xiàn)象②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D.現(xiàn)象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答案】A【分析】A、根據(jù)熱水既為銅片上白磷燃燒提供熱量,又能使熱水中的白磷與氧氣隔絕進行分析。B、根據(jù)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C、根據(jù)熱水提供的熱量沒有使紅磷溫度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D、根據(jù)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篈、熱水既為銅片上白磷燃燒提供熱量,又能使熱水中的白磷與氧氣隔絕,故A正確;B、現(xiàn)象②說明熱水提供的熱量沒有使紅磷溫度達到著火點,故B不正確;C、②③實驗有多個變量,沒有可比性,故C不正確;D、現(xiàn)象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故D不正確。故選:A?!咀兪?2】(2023?廣陽區(qū)二模)(多選)下列生產(chǎn)生活的解釋正確的是()A.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做燈火實驗,因為二氧化碳有毒 B.野炊時用柴火做飯,架空簿火,因為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使燃燒更旺 C.針孔相機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D.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km/s【答案】BC【分析】A、根據(jù)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直接進入會有窒息的危險,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進行分析;B、根據(jù)野炊時用柴火做飯,架空簿火,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進行分析;C、根據(jù)針孔相機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進行分析;D、根據(jù)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進行分析。【解答】解:A、久未開啟的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直接進入會有窒息的危險,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故需先做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進入,二氧化碳是無毒的,故A錯誤;B、野炊時用柴火做飯,架空簿火,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可以使火燃燒更旺,故B正確;C、針孔相機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C正確;D、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5km/s,故D錯誤。故選:BC?!咀兪?3】(2023秋?邢臺縣校級月考)下列四個實驗中水的作用各不相同。①集氣瓶中的水: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②集氣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③燒杯中的水:通過加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④集氣瓶中的水:排出集氣瓶中的空氣。【答案】①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②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③通過加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④排出集氣瓶中的空氣?!痉治觥竣俑鶕?jù)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分析;②根據(jù)硫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分析;③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原理分析;④根據(jù)氣體的收集方法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孩儆捎阼F在氧氣中燃燒放出了大量的熱,火星四射,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②由于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有毒,能污染空氣,能溶于水,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③實驗是測定空氣氧氣的含量,所以燒杯中的水的作用是:通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④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排出集氣瓶中的空氣;故答案為:①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②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③通過加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④排出集氣瓶中的空氣?!咀兪?4】(2022秋?廣州期末)下面三個實驗是實驗室探究物質性質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實驗一,塞好橡皮塞后過一段時間,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無色酚酞試液變紅。(2)實驗二,對比現(xiàn)象①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對比現(xiàn)象①③說明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是給銅片加熱且隔絕水中白磷與氧氣接觸。(3)實驗三,若試劑X為澄清石灰水,則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試劑X是濃硫酸(濃硫酸是一種具有吸水性的液體),則能觀察到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敬鸢浮浚?)無色酚酞試液變紅。(2)氧氣;著火點;給銅片加熱且隔絕水中白磷與氧氣接觸。(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變色?!痉治觥浚?)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顯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色?!窘獯稹拷猓海?)無色酚酞試液遇到堿性物質顯紅色,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來的氨氣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Y形管另一側,氨氣分子溶于水使得溶液呈堿性,因此B管內會觀察到酚酞試液變紅;(2)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三個條件,實驗二中,①的白磷接觸氧氣,②的白磷沒有接觸氧氣,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①③中,溫度相同,均接觸氧氣,說明白磷和紅磷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是給銅片加熱且隔絕水中白磷與氧氣接觸;(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三,若試劑X為澄清石灰水,則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試紙遇到酸性溶液變紅,而濕潤的二氧化碳通過濃硫酸,水分被吸收,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色,故能觀察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故答案為:(1)無色酚酞試液變紅。(2)氧氣;著火點;給銅片加熱且隔絕水中白磷與氧氣接觸。(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變色。【考點2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典例21】(2023春?岱岳區(qū)期末)木柴燃燒時,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A.使熱量散失 B.使木柴著火點降低 C.使木柴與氧氣充分接觸 D.使木柴變成易燃【答案】C【分析】根據(jù)促進燃燒的方法分析.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1)增大氧氣的濃度,(2)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解答】解:把木柴架空時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了木柴的燃燒。故選:C?!镜淅?2】(2022秋?襄城縣期末)含碳的物質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及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1)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相差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把煤球做成蜂窩煤,說明燃料充分須考慮的因素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相差大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燃料充分燃燒解答?!窘獯稹拷猓海?)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相差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把煤球做成蜂窩煤,說明燃料充分須考慮的因素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故答案為:(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變式21】(2023?浦東新區(qū)一模)燃燒時把煤塊粉碎的目的是()A.減少氧氣消耗量 B.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降低煤的著火點 D.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B【分析】根據(jù)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燃燒時把煤塊粉碎,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利于煤充分燃燒。故選:B?!咀兪?2】(2023春?登封市校級月考)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1)可燃物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滿足什么條件?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哪兩個因素?增大氧氣的濃度、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敬鸢浮浚?)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增大氧氣的濃度、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分析】(1)根據(jù)燃燒的條件來分析;(2)根據(jù)促進燃料燃燒的方法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除需要氧氣外,還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填: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使燃料充分燃燒可以增大氧氣的濃度或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故填:增大氧氣的濃度、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究键c3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典例31】(2023秋?開福區(qū)月考)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A.食物變質 B.動植物呼吸 C.農(nóng)家肥腐熟 D.天然氣燃燒【答案】D【分析】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氧化反應中有的比較劇烈,例如燃燒.有的比較緩慢,稱為緩慢氧化?!窘獯稹拷猓篈、食物變質的過程比較緩慢,且不易被察覺,屬于緩慢氧化,故A錯;B、呼吸過程比較緩慢,且不易被察覺,屬于緩慢氧化,故B錯;C、農(nóng)家肥腐熟過程比較緩慢,且不易被察覺,屬于緩慢氧化,故C錯;D、燃燒是比較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D正確。故選:D?!镜淅?2】(2022秋?微山縣期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②③。①如果沒有催化劑的幫助,過氧化氫不會分解產(chǎn)生氧氣②當氧氣參與化學反應時,單位體積空間里氧分子數(shù)目越多,反應越劇烈③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不一定生成碳酸④木炭和氧氣反應一定生成二氧化碳⑤甲烷(CH4)與越多的氧氣混合,就越容易發(fā)生爆炸【答案】②③?!痉治觥竣俑鶕?jù)催化劑的作用來分析;②根據(jù)氧氣的性質來分析;③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④根據(jù)木炭與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來分析;⑤根據(jù)爆炸發(fā)生的條件來分析?!窘獯稹拷猓孩偃绻麤]有催化劑的幫助,過氧化氫也會分解產(chǎn)生氧氣,只是反應的速率很慢,說法錯誤;②氧氣具有助燃性,當氧氣參與化學反應時,單位體積空間里氧分子數(shù)目越多,反應越劇烈,說法正確;③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不一定生成碳酸,如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條件下、在葉綠體內會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說法正確;④木炭和氧氣反應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氣的量不足時,生成的是一氧化碳,說法錯誤;⑤并不是甲烷(CH4)與越多的氧氣混合就越容易發(fā)生爆炸,甲烷的爆炸極限為5.0%~15.0%,說法錯誤。故選:②③?!咀兪?1】(2022秋?梁平區(qū)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爛、鐵生銹都是緩慢氧化②爆炸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③急劇燃燒一定會發(fā)生爆炸④自燃是緩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的著火點不同⑥自燃、緩慢氧化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氧化反應并有熱量放出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答案】C【分析】①根據(jù)緩慢氧化的種類來分析;②根據(jù)爆炸的種類來分析;③根據(jù)爆炸的條件來分析;④根據(jù)自燃發(fā)生的條件來分析;⑤根據(jù)著火點屬于可燃物的屬性來分析;⑥根據(jù)氧化反應的特點來分析?!窘獯稹拷猓孩俸粑饔?、食物腐爛、鐵生銹都是緩慢氧化,說法正確;②爆炸不一定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如車胎爆炸,說法錯誤;③急劇燃燒不一定會發(fā)生爆炸,如可燃物在較大的空間內劇烈燃燒不一定引起爆炸,說法錯誤;④自燃是緩慢氧化所引起的,說法正確;⑤可燃物的著火點是物質本身的屬性,不會因環(huán)境的不同而改變,說法錯誤;⑥自燃、緩慢氧化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氧化反應并有熱量放出,說法正確。故選:C?!咀兪?2】(2023春?招遠市期末)(多選)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須科學、嚴謹,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所以質量不發(fā)生變化的變化就是化學變化 B.分子可以構成物質,但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點燃H2與O2混合氣體可能爆炸,則點燃CH4與O2的混合氣體也可能爆炸【答案】BD【分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構成物質的粒子進行分析判斷;C、氧化物是只含有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根據(jù)H2、CH4都是可燃性氣體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但是質量不發(fā)生變化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水結成冰后質量不變,該變化為物理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分子可以構成物質,但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原子和離子也可以構成物質,如Fe、NaCl,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CO3中含有氧元素,H2CO3屬于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2、CH4都是可燃性氣體,若體積分數(shù)在爆炸極限范圍內,則點燃后會發(fā)生爆炸,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BD?!咀兪?3】(2023秋?阿圖什市校級月考)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食物變質是緩慢氧化(填“緩慢氧化”或“劇烈氧化”),該變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不要食用過期食物。【答案】緩慢氧化?!痉治觥扛鶕?jù)食物變質是食物與氧氣發(fā)生的氧化反應,且進行的很慢,屬于緩慢氧化進行分析【解答】解: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覺,這種氧化叫做緩慢氧化。如動植物呼吸、食物變質等都包含物質的緩慢氧化。故答案為:緩慢氧化?!究键c4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典例41】(2023?廬陽區(qū)校級三模)數(shù)字化實驗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采用圖1裝置對可燃性粉塵爆炸進行探究,爆炸的劇烈程度可用產(chǎn)生的最大壓力來衡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有限的空間內,可燃性粉塵遇明火就會發(fā)生爆炸 B.該實驗中施加給打氣筒的壓力不同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C.根據(jù)圖2可知,可燃性粉塵顆粒直徑越大,爆炸威力越小 D.根據(jù)圖3可知,容器中可燃性粉塵的濃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答案】C【分析】A、根據(jù)爆炸發(fā)生的條件來分析;B、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以及圖像信息來分析;C、根據(jù)圖像信息來分析;D、根據(jù)圖像所示信息來分析?!窘獯稹拷猓篈、可燃性氣體或粉塵發(fā)生爆炸時都需要達到爆炸極限,可燃性粉塵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才會發(fā)生爆炸,故A錯誤;B、壓力越大,可燃性粉塵與空氣的接觸越充分,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威力越大,故B錯誤;C、根據(jù)題圖2可知,可燃性粉塵顆粒直徑越大,爆炸威力越小,故C正確;D、根據(jù)題圖3可知,開始時容器中可燃性粉塵的濃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當可燃性粉塵的濃度達到一定值后,可燃性粉塵濃度越大,爆炸威力反而越小,故D錯誤。故選:C。【典例42】(2023?本溪開學)實驗一: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加熱b處、c處的正中間,當b處白磷燃燒時,a處白磷和c處紅磷均不燃燒。(1)實驗中利用了銅的性質是導熱性。(2)能驗證“可燃物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的現(xiàn)象是B(填字母序號)。A.b處白磷燃燒,a處白磷不燃燒B.b處白磷燃燒,c處紅磷不燃燒C.a(chǎn)處白磷不燃燒,c處紅磷不燃燒(3)實驗二: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粉塵爆炸實驗。其中鼓入空氣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滿金屬罐,與空氣充分接觸(或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等合理即可),由此實驗可知:儲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時,應注意嚴禁煙火(或通風等合理即可)。【答案】(1)導熱性;(2)AB;(3)使面粉充滿金屬罐,與空氣充分接觸(或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等合理即可);嚴禁煙火(或通風等合理即可)?!痉治觥浚?)根據(jù)銅具有導熱性,可以傳導熱量進行分析;(2)根據(jù)b處白磷燃燒,a處白磷不燃燒,c處紅磷不燃燒進行分析;(3)根據(jù)鼓入空氣可以將面粉吹散,使面粉充滿金屬罐,與空氣充分接觸進行,儲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時,應注意嚴禁煙火,注意通風,防止發(fā)生爆炸分析。【解答】解:(1)銅具有導熱性,可以傳導熱量,能為白磷、紅磷提供熱量;(2)A、b處白磷燃燒,a處白磷不燃燒,因為b處白磷離火焰近,溫度高,說明可燃物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故A正確;B、b處白磷燃燒,c處紅磷不燃燒,因為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高,說明可燃物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故B正確;C、a處白磷不燃燒,c處紅磷不燃燒,都沒有達到燃燒條件,無對比性,故C錯誤;故選:AB;(3)鼓入空氣可以將面粉吹散,使面粉充滿金屬罐,與空氣充分接觸;由此實驗可知:儲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時,應注意嚴禁煙火,注意通風,防止發(fā)生爆炸。故答案為:(1)導熱性;(2)AB;(3)使面粉充滿金屬罐,與空氣充分接觸(或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等合理即可);嚴禁煙火(或通風等合理即可)?!咀兪?1】(2023?偃師市一模)如圖往容器內吹入一定量的空氣,發(fā)生燃爆現(xiàn)象:硬紙板隨熱氣流沖高,蠟燭熄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吹入空氣的主要目的是為提供氧氣 B.將實驗所用面粉換成鎂粉也可能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 C.在有限的空間內,可燃性粉塵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燃爆 D.蠟燭熄滅,可能的原因是爆炸產(chǎn)生的氣流將熱量帶走,使燭焰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答案】A【分析】根據(jù)已有的爆炸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燃燒可能會引起爆炸,據(jù)此解答?!窘獯稹拷猓篈、吹入空氣的主要目的是為吹起面粉顆粒,故A錯誤;B、鎂粉具有可燃性,與空氣充分混合后遇到明火也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故B正確;C、在有限的空間內,可燃性粉塵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燃爆,故C正確;D、蠟燭熄滅,可能的原因是爆炸產(chǎn)生的氣流將熱量帶走,使燭焰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故D正確。故選:A?!咀兪?2】(2021秋?新市區(qū)校級期末)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燒。(1)①下列措施能減少PM2.5污染的是ABD。(填標號)A.鼓勵坐公交車出行B.使用太陽能熱水器C.用煤火力發(fā)電D.用天然氣作燃料②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有些城市的空氣污染較嚴重。造成空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有二氧化硫(合理即可)、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如NO)主要來自于汽車排放的尾氣,安裝尾氣催化凈化裝置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污染。其反應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能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O+2NO2CO2+N2。(2)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A.用嘴吹滅蠟燭——隔絕氧氣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氣濃度C.森林著火開辟隔離帶——清除可燃物D.煤爐火越扇越旺——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3)如圖,有關粉塵爆炸實驗說法正確的是D。A.劇烈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B.燃著的蠟燭可升高面粉著火點C.鼓空氣是為了增大氧氣的含量D.面粉加工廠必須嚴禁煙火【答案】(1)①ABD;②二氧化硫(合理即可);③2CO+2NO2CO2+N2;(2)C;(3)D?!痉治觥浚?)根據(jù)空氣污染的知識以及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jù)燃燒的條件以及滅火的原理來分析;(3)根據(jù)爆炸的知識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①A、坐公交車出行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減少PM污染,符合題意;B、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PM污染,符合題意;C、用煤火力發(fā)電,會增大煙塵排放,加劇PM污染,不符合題意;D、用天然氣作燃料,可以減少煙塵的排放,減少PM2.5,符合題意。故選ABD;②造成空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2CO2+N2;(2)A、用嘴吹滅蠟燭時,氣流使蠟燭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從而熄滅,故解釋錯誤;B、木柴架空燃燒更旺是因為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故解釋錯誤;C、森林火災開辟隔離帶,是清除和隔離可燃物,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故解釋正確;D、煤爐火越扇越旺是因為增加了氧氣含量,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故解釋錯誤。故選C。(3)A、劇烈燃燒不一定會引起爆炸,如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沒有發(fā)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B、可燃物的著火點是一個定值,一般是不變的,燃著的蠟燭不能升高面粉著火點,故選項說法錯誤;C、鼓空氣是為了使面粉充滿金屬罐,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故選項說法錯誤;D、面粉加工廠的空氣中混有可燃的面粉粉塵,為防止發(fā)生爆炸,必須嚴禁煙火,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故答案為:(1)①ABD;②二氧化硫(合理即可);③2CO+2NO2CO2+N2;(2)C;(3)D。1.(2022秋?高碑店市期末)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燃燒都伴隨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則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B.離子是帶電荷的微觀粒子,則帶電荷的微觀粒子一定是離子 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D.含有碳、氫元素的物質燃燒生成CO2和水,則燃燒生成CO2和水的物質一定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答案】C【分析】A、根據(jù)電燈通電時發(fā)光、放熱,但是不是燃燒進行分析;B、根據(jù)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進行分析;C、根據(jù)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進行分析;D、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篈、燃燒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但是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不一定就是燃燒,例如電燈通電時發(fā)光、放熱,但是不是燃燒,故A錯誤;B、離子是帶電的粒子,但是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故B錯誤;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C正確;D、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含碳、氧元素的物質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質不一定只有碳、氫元素組成,可能還含有氧元素,故D錯誤。故選:C。2.(2022秋?石獅市校級期末)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對白磷燃燒的溫度變化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將5g白磷放試管中并將試管放入60℃熱水中,t3時推注H2O2溶液,實驗裝置及數(shù)據(jù)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白磷的著火點大于60℃ B.實驗過程中氣球逐漸變癟 C.t3時白磷剛好停止燃燒 D.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答案】D【分析】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窘獯稹拷猓篈.由數(shù)據(jù)曲線圖可知,溫度升高,說明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白磷的著火點小于60℃,該選項不正確。B.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氣體體積膨脹,氣壓增大,氣球逐漸漲大,白磷燃燒完畢,恢復至室溫過程氣球逐漸變癟,該選項不正確。C.白磷剛好停止燃燒時,溫度最高,應是t4時白磷剛好停止燃燒,該選項不正確。D.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有關,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該選項正確。故選:D。3.(2023?渾南區(qū)三模)能使煤炭充分燃燒的措施是()A.增加煤炭的用量 B.將煤炭碾成粉末 C.減少空氣通入量 D.降低煤的著火點【答案】B【分析】根據(jù)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進行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篈、增加煤炭用量,不能讓煤炭充分燃燒,還會造成燃燒不充分,故選項錯誤。B、將煤炭碾成粉末,能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炭燃燒更充分,故選項正確。C、使鍋爐中的煤炭充分燃燒,應加大空氣鼓入,故選項錯誤。D、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屬性,不會隨意降低,故選項錯誤。故選:B。4.(2023秋?巴東縣校級月考)化學概念間在邏輯上的部分關系如圖所示。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氧氣與空氣屬于交叉關系 B.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C.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屬于包含關系 D.緩慢氧化和燃燒屬于并列關系【答案】D【分析】A、根據(jù)空氣的成分進行分析;B、根據(jù)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定義進行分析。C、根據(jù)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定義進行分析;D、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屬于并列關系?!窘獯稹拷猓篈、空氣屬于混合物,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所以氧氣與空氣屬于包含關系,故A錯誤;B、氧化反應是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是氧化反應,生成物是一種的氧化反應是化合反應,兩者屬于交叉關系,故B錯誤;C、化學性質是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理性質是指物質通過物理變化而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故C錯誤;D、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屬于并列關系,故D正確。故選:D。5.(2022秋?富縣期末)下列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體積分數(shù),遇明火不可能發(fā)生爆炸的是()A.天然氣 B.氫氣 C.氮氣 D.一氧化碳【答案】C【分析】根據(jù)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天然氣屬于可燃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體積分數(shù),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B、氫氣屬于可燃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體積分數(shù),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C、氮氣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體積分數(shù),遇明火不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正確。D、一氧化碳屬于可燃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體積分數(shù),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故選:C。6.(2022秋?張灣區(qū)期末)生產(chǎn)活動過程會涉及許多化學知識的運用。(1)燃燒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成語的原意與燃燒不相關的是A(填標號)。(2)自來水廠通常對天然水進行處理,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殺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化學式為Ca(ClO)2]。次氯酸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3)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還存在著打井取用地下水的做法。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軟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敬鸢浮浚?)A;(2)+1;(3)煮沸?!痉治觥浚?)根據(jù)燃燒的知識解答;(2)根據(jù)元素化合價規(guī)則解答;(3)根據(jù)硬水軟化的方法解答。【解答】解:(1)A.臥薪嘗膽與燃燒無關;B.釜底抽薪與燃燒有關;C.火上澆油與燃燒有關;D.煽風點火與燃燒有關;(2)次氯酸鈣的化學式為Ca(ClO)2,其中鈣元素為+2價,氧元素為﹣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2)+2x+(﹣2)×2=0,x=+1;(3)生活中可以使用煮沸的方法實現(xiàn)硬水軟化;故答案為:(1)A;(2)+1;(3)煮沸。7.(2023?周口模擬)目前,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1)利用天然氣做飯,發(fā)現(xiàn)燃氣灶的火焰呈現(xiàn)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xiàn)黑色。此時需要調大(填“調大”或“調小”)灶具的進風口。(2)為節(jié)約石油資源,減少污染,人們將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2CO2+3H2O。車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C8H18)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8H18+25O216CO2+18H2O?!敬鸢浮浚?)調大;(2)C2H5OH+3O22CO2+3H2O;2C8H18+25O216CO2+18H2O?!痉治觥浚?)根據(jù)促進燃料充分燃燒的措施來分析;(2)根據(jù)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利用天然氣做飯,發(fā)現(xiàn)燃氣灶的火焰呈現(xiàn)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xiàn)黑色,是天然氣沒有充分燃燒,此時需要調大灶具的進風口,使天然氣充分燃燒。(2)在點燃的條件下,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2CO2+3H2O。車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辛烷(C8H18)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8H18+25O216CO2+18H2O。故答案為:(1)調大;(2)C2H5OH+3O22CO2+3H2O;2C8H18+25O216CO2+18H2O。8.(2023?平頂山三模)如圖所示,點燃酒精燈,推動注射器后,發(fā)現(xiàn)①處的紅磷不燃燒,②處的紅磷燃燒,由此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在放有二氧化錳的位置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分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窘獯稹拷猓狐c燃酒精燈,推動注射器后,發(fā)現(xiàn)①處的紅磷不燃燒,②處的紅磷燃燒,由此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在放有二氧化錳的位置,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故答案為: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H2O22H2O+O2↑。9.(2023?雄縣模擬)為探究燃燒的條件,某同學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2)設計實驗乙的目的是探究燃燒需要氧氣。(3)銅片上的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是溫度不能達到紅磷的著火點。(4)實驗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隔絕氧氣?!敬鸢浮浚?)4P+5O22P2O5;(2)探究燃燒需要氧氣;(3)溫度不能達到紅磷的著火點;(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工商銀行補償貿(mào)易借款合同(6篇)
- 2024酒店客房領班年終總結(7篇)
- 聘用合同模板(30篇)
- 2024年學校開展防災減災工作總結(9篇)
- 2024-2025學年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勤徑學升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同步練測(統(tǒng)編版2019)
- 2025年專利申請出售協(xié)議
- 2025年化工市場代理購銷居間協(xié)議書
- 2025年醫(yī)療機構內科承包業(yè)務協(xié)議
- 2025年授權代理合作合同標準版本
- 2025年電子線圈設備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臨床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PDCA品管圈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回填技術規(guī)范
- GB/T 1346-200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 FZ/T 25001-2012工業(yè)用毛氈
- 中國工運史知識競答附答案
- 快遞運營實務項目2快遞網(wǎng)點業(yè)務管理課件
- 瑞幸咖啡SWOT分析
- DL∕T 1867-2018 電力需求響應信息交換規(guī)范
- “大水利”概念及其意義
- 小學生品德發(fā)展水平指標評價體系(小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