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陸的變遷課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第1頁
2.2海陸的變遷課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第2頁
2.2海陸的變遷課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第3頁
2.2海陸的變遷課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第4頁
2.2海陸的變遷課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陸地(29%)海洋(71%)大陸、大洲、島嶼、半島名稱、大小及分布洲際分界線大洋、海、海峽四大洋的名稱、大小及分布七大洲世界海陸分布復習舊知你能說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嗎?ABCDEFGHIJK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七大洲四大洋大西洋第二章陸地和海洋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遷一、滄海桑田1.海陸變遷的證據(jù)(1)喜馬拉雅山巖石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

變?yōu)?/p>

的證據(jù),這是地殼變動的結(jié)果。(2)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就是

變?yōu)?/p>

的證據(jù),這是海平面升降的結(jié)果.(3)荷蘭的填海造陸是

引起的海陸變化。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1.偶然的發(fā)現(xiàn)在世界地圖上,大西洋兩岸,特別是

西岸和

東岸的輪廓線十分相似。2.偉大的假說德國著名的科學家

,提出了說

。3.大陸漂移說的觀點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

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

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預習檢測陸地陸地海洋非洲人類活動海洋漂移分離相互連接大陸漂移魏格納南美洲4.大陸漂移說的證據(jù)考察(1)大西洋兩岸

的相似性。(2)南美洲和非洲大西洋沿岸的古老地層具有相似性。(3)非洲與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多種

的相似性,如生活在淺海中的海牛及不會飛的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三、板塊的運動1.板塊構造學說創(chuàng)建在

的基礎上。2.主要觀點(1)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2)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的地帶。(3)板塊張裂,常常形成

;板塊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

,例如,阿爾卑斯一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生物輪廓板塊交界活躍穩(wěn)定大陸漂移山脈海洋裂谷

“滄海桑田”——吃飯時,神仙麻姑對另一個神仙王遠說:“我已經(jīng)親眼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以前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王遠嘆息道:“是啊,圣人們都說,大海的水面在下降,那里又要變成陸地、揚起塵土了?!薄渡裣蓚鳌ぢ楣谩?/p>

可見,“滄海桑田”的原意是指海陸的變遷,后世用以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滄海桑田一、滄海桑田活動:下圖是海陸變遷的實例舉證,請你解釋原因。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fā)現(xiàn)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fā)現(xiàn)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歐洲的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國”,全國約1/4的陸地低于海平面。

滄海桑田地殼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海陸變遷的原因地球上的海陸輪廓是怎樣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嗎?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西洋1910年的一天,年僅30歲的魏格納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捌婀?!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凹凸,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腦海再也平靜不下來:“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以前會不會是連在一起的?只是后來因為受到某種力的作用才破裂分離。大陸會不會是漂移的?”魏格納的故事———大陸漂移說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二、德國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

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jù)〕輪廓巖層生物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板塊的運動:認識六大板塊和板塊的運動。大陸為什么會漂移?大陸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塊運動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

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

板塊。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地帶。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

之中。板塊學說:六大板塊運動穩(wěn)定活躍板塊交界對比板塊分布圖,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的運動有什么內(nèi)在的關系嗎?板塊交界地帶

板塊的運動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地理現(xiàn)象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板塊的運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紅海是_____板塊和______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最終會形成新的海洋。印度洋非洲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地理現(xiàn)象

板塊的運動

板塊的運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地中海在_____板塊和_____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下不斷縮小,最終將消失。亞歐非洲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

板塊的運動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_______板塊和_______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板塊處在不斷碰撞之中,珠穆朗瑪峰就會不斷增高。亞歐印度洋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鞏固練習2、下列各項,可以作為大陸漂移假說證據(jù)的是()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陸輪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著不會飛的同種海牛和鴕鳥③喜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B1、德國科學家魏格納認為,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結(jié)的一塊大陸,后來原始大陸才逐漸分離,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這一學說被認為是()

A.板塊學說B.地心說

C.同心說D.大陸漂移假說D3.“板塊構造學說”把全球劃分為六大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nèi)部比較:()A.穩(wěn)定B.活躍C.多火山地震D.多山脈海溝4.臺灣島屬地震多發(fā)區(qū),是因為它處于下列哪兩個板塊的交界地帶:()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B.亞歐板塊于非洲板塊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D.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AA①六大板塊:A___________B印度洋板塊C_________D非洲板塊E___________F_________。②主要特點:_________地殼比較穩(wěn)定,___________地殼活躍。③兩大火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