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選修第一冊)課時作業(yè)(十二)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_第1頁
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選修第一冊)課時作業(yè)(十二)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_第2頁
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選修第一冊)課時作業(yè)(十二)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_第3頁
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選修第一冊)課時作業(yè)(十二)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十二)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2·廣東潮州高二檢測]英法百年戰(zhàn)爭使英國退回到不列顛島,從此它就只能按民族和地域的原則行事了,從而為組建民族國家設置了方向;紅白玫瑰戰(zhàn)爭消滅了封建領地軍事貴族,而這些人正是組建民族國家的最大障礙。對上述現(xiàn)象理解正確的是()A.沒有戰(zhàn)爭英國就不可能形成現(xiàn)在的民族國家B.英法百年戰(zhàn)爭和紅白玫瑰戰(zhàn)爭都是正義戰(zhàn)爭C.戰(zhàn)爭對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D.戰(zhàn)爭在客觀上的進步作用遠大于其破壞作用2.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雖然是少數(shù)精英分子,但小小的意大利分裂得幾乎一城一國,這些精英分子與群眾接觸并不困難,所以他們能與群眾心聲相應,并在他們的看法中融入普通市民的情感,這對未來的語言認同意義深遠。該學者強調文藝復興()A.誕生于市民階層B.促進了民族意識成長C.抨擊了世俗王權D.加速了意大利的分裂3.14世紀之前“英國的上流社會人士講法語,并以和法國聯(lián)姻為榮”。百年戰(zhàn)爭過程中,英國民眾普遍感覺到法語是“敵人的語言”。1399年英王亨利四世登基時就用英語發(fā)表即位演說,1400年亨利六世創(chuàng)辦了英語語法學校。這表明當時英國()A.與法國關系日益緊張B.國家和民族認同逐漸形成C.國王的權力不斷加強D.基本上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4.荷蘭人格勞秀斯(1583~1645年)在《海上自由論》一書中抨擊了葡萄牙對東印度洋群島航線和貿易的壟斷。他認為:“海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領的,應向所有國家和人民開放,供他們自由使用。”格勞秀斯所倡導的海上自由旨在()A.維護海上貿易的平衡性B.與英國爭奪海上殖民霸權C.打破葡萄牙的海上封鎖D.適應荷蘭商業(yè)資本的發(fā)展5.1533年,英國議會頒布“禁止向羅馬教廷上訴法案”,強調“英國由一個至高無上的國王來統(tǒng)治,他擁有相應的至高無上的尊嚴和王權”。1534年,頒布《至尊法案》,從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國領土范圍內享有至高無上的世俗統(tǒng)治權和宗教管轄權。這些法案的頒布()A.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傳播B.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fā)展C.完善了英國的代議制民主D.推動了新基督教會創(chuàng)立6.[2022·北京市十校聯(lián)考]1648年,歐洲國家達成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規(guī)定:承認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地位平等;各諸侯邦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各諸侯邦國有外交自主權。這些規(guī)定()A.促進了歐洲國家政治統(tǒng)一進程B.表明了羅馬教會立新教為合法宗教C.造成了各諸侯邦國割據的狀態(tài)D.推動了宗教改革和主權國家的形成7.法國政治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張國家是擁有最高主權的由若干家庭及其財產組成的合法政府。主權是對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權力,是一種永久性的絕對權力,政府可以更換,主權永遠存在。該主張()A.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理想愿望B.加強了法國的君主專制集權C.反映了重商主義的發(fā)展需要D.體現(xiàn)了民族國家至上的要求8.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后,歐洲一些國家侵入法國,馬賽義勇軍高唱一支進行曲奔向巴黎保衛(wèi)祖國。這支進行曲就是《馬賽曲》,后來成為了法國的國歌。這推動了法國成為()A.共和政體國家B.歐洲大陸霸主C.民族獨立國家D.近代民族國家9.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提出:為解決洛林問題,有關方面“應提交雙方提名的仲裁人,或由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簽訂一項條約,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辦法來解決……而不使用武力”。這一規(guī)定()A.提供了解決國際爭端的典范B.削弱了法國及其盟國的勢力C.解決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D.受到了《萬國公法》的影響10.近代以來某一國際關系體系開創(chuàng)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xié)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zhàn)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該體系是()A.威斯特伐利亞體系B.維也納體系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D.雅爾塔體系11.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著名的政治家儒勒·費理推動了法國義務教育制度的確立,遍布全國各村鎮(zhèn)的小學承擔起向全民宣傳共和思想和教授民族語言的使命,此舉強化了全民的民族國家觀念。這表明當時法國()A.專制王權依然頑固存在B.強調國家在人們意識中的重要性C.重視義務教育的發(fā)展D.民族認同觀念尚未形成12.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1878年的柏林會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巴黎和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舊金山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可謂都是以威斯特伐利亞會議為樣板。這主要說明威斯特伐利亞會議()A.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B.解決了歐洲各國之間長期的矛盾和沖突C.決定了此后100多年國際關系體系的總體框架D.為以國際會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范例13.有學者認為,從維也納會議召開到體系運轉前期,大國的行為方式背離了傳統(tǒng)的“權力政治”原則。大國在該體系中,并沒有追求本國權力最大化,也沒有經常利用他國的暫時脆弱;相反,大國做出了更多的退讓,而沒有選擇通過戰(zhàn)爭或者武力威脅的方式來處理危機。該學者意在說明維也納體系的特點是()A.大國主導、利益優(yōu)先B.保持克制、尋求共識C.集體安全、歐洲均勢D.協(xié)調矛盾、強權政治14.國際聯(lián)盟和聯(lián)合國分別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兩個最大的國際組織。它們的共同之處是()A.均為帝國主義世界大戰(zhàn)的產物B.初期均為美國所操縱C.成員國都包括了所有大國D.都宣稱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15.下表是二戰(zhàn)后初期國際社會簽訂的部分協(xié)定公約。這反映出()1945年12月1947年10月1949年8月1950年11月1951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xié)定關稅和貿易總協(xié)定關于戰(zhàn)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公約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A.國際社會的法制化B.發(fā)達國家主導著國際事務C.國際社會保護弱者D.經濟是國際交往主要內容16.國聯(lián)盟約第10條要求所有會員國聯(lián)合行動以阻止侵略,1945年成立的聯(lián)合國則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決議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大國一致”原則。這表明聯(lián)合國()A.具有了更廣泛的代表性B.降低了國際合作的水平C.增強了維護和平的能力D.成為了美國稱霸的工具二、非選擇題(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世紀初期,掌握歐洲政治中樞的基督教勢力徹底瓦解,從而破壞了中世紀歐洲統(tǒng)一的根基。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lián)系又日益頻繁和復雜,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zhàn)爭”使歐洲陷入可怕的廝殺而被撕裂,國際格局孕育著變化。正是在這樣新舊交替的激蕩時代,格勞秀斯撰寫了“法學三步曲”:《論捕獲法》《海洋自由論》和1625年出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三卷集?!锻固胤ダ麃喓图s》中的一些基本原則,例如,與會各國,不論宗教信仰、政體、國家大小都一律視為具有獨立、平等的主權地位等,都體現(xiàn)了格勞秀斯的法律思想。——摘編自《〈戰(zhàn)爭與和平法〉:從戰(zhàn)爭中尋找通向和平之路》材料二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的封閉大門被迫打開,晚清中國逐漸卷入以英美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經過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與文化交流,中國漸漸萌生了主動加入世界體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國際社會,就必須了解和熟知國際社會成員之間已形成的一套規(guī)范制度。在此背景下,以西方《國際法原理》著作為藍本翻譯而成的中國首部國際法著作《萬國公法》應運而生,在晚清政府的對外關系、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等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影響近代中國時代發(fā)展的知名外文翻譯著作之一。(1)根據材料一指出格勞秀斯撰寫《戰(zhàn)爭與和平法》的時代背景,并分析其影響。(8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萬國公法》應運而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積極作用。(6分)1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期表現(xiàn)1500年~法國大革命時期西歐的地域界線被打破,人口流動性提高,民族共同體內部的經濟聯(lián)系加強。通過馬丁·路德,宗教共同體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體的地位上升法國大革命時期~19世紀70年代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等級制度和專制制度被摧毀,彰顯了主權在民、人人平等的理念,國家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祖國。西歐一系列革命都與建立民族國家的任務聯(lián)系在一起,德國、意大利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狹隘民族主義以及極端民族主義興起,其煽動對其他民族的排斥敵視。日本產生“民族優(yōu)越論”,把日本的富強建立在對亞洲鄰國的侵略上第二次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