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_第1頁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_第2頁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_第3頁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_第4頁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3.1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簡單的三角恒等變換

變換是數(shù)學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我們已經(jīng)學過代數(shù)的變換,在數(shù)學4的第一章也學習過同角三角函數(shù)式的變換,在此基礎上,本章將學習包含兩個角的三角函數(shù)式的變換。三角變換是“只變其形不變其質”的,它可以揭示某些外形不同但實質相同的三角函數(shù)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我們簡化三角函數(shù)式,從而使研究更加方便、有效。三角變換包括變換的對象、變換的目標以及變換的依據(jù)和方法等要素。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就是三角變換的基本依據(jù)。通過對這些公式的探求,以及利用這些公式進行三角變換,我們將在怎樣預測變換目標,怎樣選擇變換公式,怎樣設計變換途徑等方面作出思考,這些都將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公式3.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一課時在本章開頭,給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某城市的電視發(fā)射塔建在市郊的一座小山上。如圖所示,小山高BC約為30米,在地平面上有一點A,測得A,C兩點間的距離約為67米,從A觀測電視發(fā)射塔的視角(∠CAD)約為450。求這座電視發(fā)射塔的高度。設電視發(fā)射塔高CD=x米,則在Rt?ABD中,于是如果能由求得的值,那么就會ADBCα45030x67得到一個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解得電視發(fā)射塔的高就十分容易了。

能不能由求得的值呢?或者說能不能用把表示出來呢?更一般地說,對于任意角,能不能用的三角函數(shù)值把或的三角函數(shù)值表示出來呢?下面我們來研究如何勝任意角的正弦余來表示的問題。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大家可以猜想,是不是等于呢?(一)導入:我們在初中時就知道

,由此我們能否得到根據(jù)我們在第一章所學的知識可知我們的猜想是錯誤的!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探究1試分別計算發(fā)現(xiàn)建構數(shù)學cos(75°-15°)=cos75°cos15°+

sin75°sin15°一般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是否也成立呢???建構數(shù)學由于這里涉及三角函數(shù)的問題,是這個角的余弦問題,所以可以考慮聯(lián)系單位圓上的三角函數(shù)線或向量的知識.我們先對簡單的情況進行討論.如圖,設角α,β為銳角,且β?α.角α的終邊與單位圓的交為P1,過點P作PM垂直于x軸,垂足為M,那么OM就是角的余弦線.這里就是要用角,的正弦線,余弦線來表示OM.過點P作PA垂直于OP1,垂足為A,過點A作AB垂直于軸,垂足為B,過點P作PC垂直于AB,垂足為C.那么yxoP1P

MBA并且于是OM=OB+BM=OB+CP=OAcosα+AP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結果是在α、β、α-β都是銳角,且α>β的情況下得到的。要說明此結果是否對任意角α、β都成立,還要做不少工作。下面我們運用向量的知識進行探究。yxoP1P2

P0

在直角坐標系中xOy中,以Ox軸為始邊分別作角則設向量又建構數(shù)學則建構數(shù)學依據(jù)向量數(shù)量積的概念,角必須符合條件,即在此條件下,以上推導才是正確的.由于都是任意角,也是任意角,因此就要研究當是任意角時,以上推導是否正確的問題.當是任意角時,由誘導公式,總可以找到一個角,使.若,則若,則,且于是,對于任意角α,β都有建構數(shù)學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簡記為C(α-β)=cc+ss注意:(1)為任意角;(2)知道cosα,cosβ,sinα,sinβ的值,就可以求得cos(α-β)的值.(3)右端是的同名三角函數(shù)積的和,左端為兩角差的余弦cos(α+β)=cosαcos

β-

sinαsin

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簡記為C(α-β)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那用-β替換β,我們可以得到?簡記為C(α+β)建構數(shù)學特征:(1)函數(shù)名(2)符號異號建構數(shù)學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例1利用差角的余弦公式求cos15°,cos75°的值解法1:cos15°=cos(45°-30°)=cos45°cos30°+sin45°sin30°

解法2:cos15°=cos(60°-45°)=cos60°cos45°+sin60°sin45°

數(shù)學運用例2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運用例3分析

由公式cos(α+β)=cosαcos

β-

sinαsin

β可知,欲求cos(α+β),應先計算cosα,sin

β的值。解由,得又由,得由余弦的和角公式得cos(α+β)=cosαcos

β-

sinαsin

β1利用兩角和(差)的余弦公式證明:⑴;⑵;BACK2利用兩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化簡:(1)cos78°cos33°+sin78°sin33°;(2)cos780sin570+sin780sin330;

(3)cos(600+θ)+cos(600-θ).

BACK數(shù)學運用(3)cosθ3(1)已知,求的值。BACK(2).在△ABC中,若sinAsinB=cosAcosB,則△ABC是().

(A)直角三角形(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D)不確定.4化簡:(1)cos58°sin37°+sin122°sin53°;(2)cos(α-β)cos(α+β)-sin(α-β)sin(α+β).BACK5已知,求的值。BACK6已知,求的值。BACKcos(α+β)=

cosαcos

β-

sinαsin

β

簡記為C(α+β)cos(α-β)=

cosαcosβ+

sinαsinβ

簡記為C(α-β)作業(yè):P150A組1(1)、(3);

3;4.小結同學們再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內,作單位圓,并作α、β

和–β角,使α角的始邊為Ox,交圓O于P1,終邊交圓O于P2;β角的始邊為OP2,終邊交圓O于P3;–β角的始邊為OP1,終邊交圓O于P4;

此時,P1.P2.P3.P4的坐標分別為P1(1,0),P2(cosα,sinα),P3(cos(α+β),sin(α+β)),P4(cos(–β),sin(–β)).

由︱P1P3︱=︱P2P4︱及兩點間距離公式,得:[cos(α+β)–1]2+sin2(α+β)=[cos(–β)–cosα]2+[sin(–β)–sinα]2.

整理得: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證明:如圖所示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公式的結構特征:

左邊是復角α+β

的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