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垂線(教學設計)_第1頁
5.1.2 垂線(教學設計)_第2頁
5.1.2 垂線(教學設計)_第3頁
5.1.2 垂線(教學設計)_第4頁
5.1.2 垂線(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5.1.2垂線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理解垂線的有關概念、性質及畫法;2.知道垂線段和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并會應用其解決問題.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垂線段最短的性質,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及其簡單應用.難點:對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的理解.三、教學過程:情境引入觀察下面圖片,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直線嗎?它們有什么特殊的位置關系?知識精講在相交線的模型中,固定木條a,轉動木條b.當b的位置變化時,a、b所成的角∠α也會發(fā)生變化.當∠α=90°時,我們說a與b互相垂直,記作a⊥b.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如上圖,直線AB與直線CD垂直,記作:AB⊥CD,垂足是O;

直線m與直線n垂直,記作:m⊥n;

“⊥”是“垂直”的記號,讀作“垂直于”;

而“┐”是圖形中“垂直”(直角)的標記.垂直的定義有以下兩層含義:1.∵AB⊥CD(已知)2.∵∠1=90°(已知)

∴∠1=90°(垂直的定義)∴AB⊥CD(垂直的定義)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情形很常見,說出下圖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木條.你能再舉出其他例子嗎?做一做1.你能借助三角尺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嗎?2.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嗎?3.利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折出互相垂直的線,你試試看!探究: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并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典例解析例1.如圖所示,P是∠AOB的邊OB上一點.(1)過點P畫OB的垂線,交OA于點C;(2)過點P畫OA的垂線,垂足為H.解:(1)直線PC為所求;(2)直線PH為所求.【針對練習】畫一條線段或射線的垂線,就是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如圖,請你過點P畫出線段AB或射線AB的垂線.知識精講思考:如圖,在灌溉時,要把河中的水引到農田P處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探究:如圖,連接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A1,A2,A3,A4,A5,…,其中PO⊥l(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1,PA2,PA3,PA4,PA5,…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現在,你知道水渠該怎么挖了嗎?在書中圖5.1-8中畫出來,如果圖中比例尺為1:100000,水渠大約要挖多長?則:沿著垂線段PH挖渠能使渠道最短.我們如何測量立定跳遠的成績?典例解析例2.如圖所示,∠BAC=90°,AD⊥BC,垂足為D,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個數為()①AB⊥AC;②AD與AC互相垂直;③點C到AB的垂線段是線段AB;④點A到BC的距離是線段AD;⑤線段AB的長度是點B到AC的距離;⑥線段AB是點B到AC的距離.A.1個 B.2個 C.3個 D.4個【針對練習】1.如圖,AB⊥AC于A,AD⊥BC于D,DE⊥AC于E,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點A到BC的距離是AD的長度 B.點B到AD的距離是BD的長度C.點C到AD的距離是DE的長度 D.點B到AC的距離是AB的長度2.已知點P為直線m外一點,點A,B,C為直線m上三點,PA=4cm,PB=5cm,PC=2cm,則點P到直線m的距離為(

)A.4cm B.5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例3.如圖,直線BC與MN相交于點O,AO⊥BC,∠BOE=∠NOE,若∠EON=20°,求∠AOM和∠NOC的度數.解:∵∠BOE=∠NOE,∴∠BON=2∠EON=40°,∴∠NOC=180°-∠BON=180°-40°=140°,∠MOC=∠BON=40°.∵AO⊥BC,∴∠AOC=90°,∴∠AOM=∠AOC-∠MOC=90°-40°=50°,∴∠NOC=140°,∠AOM=50°.【針對練習】如圖,AB交CD于O,OE⊥AB.若∠AOC:∠BOC=1:2,求∠EOD的度數.解:∵∠AOC:∠BOC=1:2,∠AOB=180°,∴∠AOC=1∵OE⊥AB,∴∠AOE=90°,∴∠DOE=180°-90°-60°=30°.課堂小結1.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2.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概括的能力。使知識形成體系,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達標檢測1.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在平面內,過直線上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垂直于已知直線;②在平面內,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垂直于已知直線;③在平面內,過一點可以任意畫一條直線垂直于已知直線;④在平面內,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垂直于已知直線.A.1個B.2個C.3個D.4個2.如圖(2),OA⊥OB,若∠1=40°,則∠2的度數是()A.20°B.40°C.50°D.60°3.如圖(3),直線l1與l2相交于點O,OM⊥l1,若∠α=44°,則∠β等于()A.56°B.46°C.45°D.44°4.已知點A,與點A的距離是5cm的線段可畫()A.1條B.2條C.3條D.無數條5.如圖,ON⊥l,OM⊥l,則OM與ON重合的理由是()A.過兩點只有一條直線B.經過一點只有一條直線垂直于已知直線C.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只能作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線D.垂線段最短6.如圖,PO⊥OR,OQ⊥PR,則點O到PR所在直線的距離,可用哪條線段的長來表示()A.POB.ROC.OQD.PQ7.看圖(1)填空:(1)直線AD與直線CD相交于點____;(2)___⊥AD,垂足為點____;AC⊥____,垂足為點____.8.如圖(2),當∠1和∠2滿足______________時,能使OA⊥OB(只需填一個條件即可).9.如圖(3),直線AB,CD相交于點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線OE與直線AB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_____.10.如圖,點M、N分別在直線AB、CD上,MF⊥CD.(1)點M和點N的距離是線段______的長;(2)M點到CD的距離是線段______的長.11.如圖,三角形ABC中,∠ABC=90°,BD⊥AC,DE⊥BC.(1)點A到直線BC的距離是線段______的長度;(2)點B到直線AC的距離是線段______的長度;(3)點D到直線BC的距離是線段______的長度;(4)線段AD的長度是點____到直線_______的距離.12.如圖,在鐵路旁邊有一張莊,現在要建一火車站,為了使張莊人乘火車最方便(即距離最近),請你在鐵路上選一點來建火車站,并說明理由.13.如圖,點A表示小明家,點B表示小明外婆家,若小明先去外婆家拿漁具,然后再去河邊釣魚,怎樣走路行程最短,請畫出行走路徑,并說明理由.14.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OE⊥CD,OF⊥AB,求∠BOE和∠AOC的度數.15.如圖,已知直線AB、CD、EO相交于O點,∠EOF=31°,∠AOC=28°,OF平分∠DOE,則OE,OB是什么位置關系?請說明理由?【參考答案】BCBDCC(1)D;(2)BE,E,CD,C∠1+∠2=90°OE⊥ABMN,MFAB,BD,DE,A,BD12.解:過點P作PQ⊥l,垂足為Q,則點Q為所求作的點.理由:垂線段最短.13.解:連接AB,過點B作BC⊥l,垂足為C,則AB+BC的行程最短.理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及垂線段最短.14.解:∵OF⊥AB,OE⊥CD(已知)∴∠BOF=∠DOE=90°(垂直定義)∴∠BOD=∠BOF-∠DOF=90°-65°=25°∴∠BOE=∠DOE-∠BOD=9O°-25°=65?!唷螦OC=∠BOD=25°(對頂角相等)15.解:OE⊥OB.理由如下:∵OF平分∠DOE∴∠DOF=∠EOF=31°(角平分線定義)∵∠BOD=∠AOC=28°(對頂角相等)∴∠EOB=∠EOF+∠DOF+∠BOD=31°+31°+28=90°∴OE⊥OB(垂直定義)四、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兩條直線相交時的特殊情況—垂直,可類比前面兩條直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