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_第1頁
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_第2頁
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_第3頁
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_第4頁
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一、財務治理目標財務治理目標優(yōu)缺點的比較(1)利潤最大化利潤代表企業(yè)新創(chuàng)財寶,利潤越多企業(yè)財寶增加越多;專門容易獲得數據絕對數指標,沒有考慮投入資本與收益的對比關系;沒有考慮時刻價值因素;沒有考慮風險因素;可能造成經營行為的短期化(2)每股收益最大化把利潤和股東投入的資本聯系起來,考慮了投資額和利潤的關系。沒有考慮時刻價值因素;沒有考慮風險因素;可能造成經營行為的短期化(3)股東財寶最大化或企業(yè)價值最大化要考慮時刻、風險因素和幸免經營行為短期化。計量比較困難(4)每股市價最大化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的另一種表現股價阻礙因素專門多;非上市企業(yè)無法獲得該指標的數據二、關注利率的構成利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補償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違約風險補償率+流淌性風險補償率+期限風險補償率(1)純利率:沒有風險、沒有通貨膨脹的均衡點的利率。(2)通貨膨脹補償率:由于通貨膨脹造成貨幣實際購買力的下降而關于投資者的補償。(3)風險補償率:違約風險補償率;流淌性風險補償率;期限風險補償率。三、把握資金時刻價值、投資風險價值(一)資金時刻價值資金時刻價值的差不多運算(終值、現值的運算)1.復利終值、復利現值的運算(1)復利終值結論:在期數和利率相同的情形下,復利終值系數與復利現值系數是互為倒數關系的。2.年金的運算分為一般年金、預付年金、遞延年金、永續(xù)年金等。(1)一般年金終值和現值的運算①一般年金終值的運算②一般年金現值的運算【例題2】甲企業(yè)期望某一對外投資項目的估量投資利潤率為10%,投資后每年年底能得到50萬元的收益,并要求在第二年年底能收回全部投資,則該企業(yè)現在必須投資()萬元。(已知年利率為10%時,2年的年金現值系數為1.7355)A.60.75B.80.12C.86.78D.105.25【答案】C【解析】本題屬于運算年金現值的咨詢題,。(2)預付年金現值的運算(3)遞延年金:如果在所分析的期間中,前m期沒有年金收付,從第m+1期開始形成一般年金,這種情形下的系列款項稱為遞延年金。運算遞延年金的現值能夠先運算一般年金現值,然后再將該現值視為終值,折算為第1期期初的現值。遞延年金終值與一般年金終值的運算相同。兩步折現第一步:在遞延期期末,將以后的年金看作一般年金,折合成遞延期期末的價值。第二步:將第一步的結果進一步按復利求現值,折合成第一期期初的現值。遞延年金的現值=年金A×年金現值系數×復利現值系數◆如何明白得遞延期舉例:有一項遞延年金50萬,從第3年年末發(fā)生,連續(xù)5年。遞延年金是在一般年金基礎上進展出來的,一般年金是在第一年年末發(fā)生,而本題中是在第3年年末才發(fā)生,遞延期的起點應該是第1年年末,而不能從第一年年初開始運算,從第1年年末到第3年年末確實是遞延期,是2期。站在第2年年末來看,以后的5期年金確實是5期一般年金。遞延年金現值=50×(P/A,i,5)×(P/F,i,2)②另一種運算方法承上例,如果前2年也有年金發(fā)生,那么確實是7期一般年金,視同從第1年年末到第7年年末都有年金發(fā)生,7期一般年金總現值是50×(P/A,i,7)-50×(P/A,i,2)=50×[(P/A,i,7)-(P/A,i,2)]。4.風險酬勞率風險酬勞率=風險酬勞系數×標準離差率=β×V風險酬勞系數β的確定方法----高低點法:結論:風險越大,風險酬勞率也越高,投資人要求的必要酬勞率也越高。(二)投資風險價值運算步驟:1.運算投資收益的期望值2.運算標準差公式:教材結論:在期望值相同時,標準差越大,風險越大。3.運算標準離差率(V)=標準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時,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纠}4】甲乙兩個方案,甲方案期望值10萬,標準離差是10萬,乙方案期望值100萬,標準離差是15萬。這時如果按照標準離差來對比,那么能夠明顯的看出,乙方案的標準離差要大于甲方案,但二者的期望值不一樣,因此這時候需要進一步運算標準離差率,并以此來判定方案選擇?!纠}5】(2009年)甲乙兩投資方案的估量投資酬勞率均為25%,甲方案的標準離差率小于乙方案的標準離差率,則下列表達正確的是()。A.甲方案風險小于乙方案風險B.甲乙兩方案風險相同C.甲方案風險大于乙方案風險D甲乙兩方案風險大小依各自的風險酬勞系數大小而定【答案】A【解析】在期望值相同時,標準差越大,風險越大。5.投資必要酬勞率=無風險酬勞率+風險酬勞率風險和投資人要求的必要酬勞率之間的關系:投資必要酬勞率=無風險酬勞率+風險酬勞率其中:風險酬勞率=風險酬勞系數×標準離差率=β×V因此:K=Kf+β×V2011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第二章(1)第一節(jié)財務分析概述第二節(jié)財務分析中常用的財務指標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1.短期償債能力----針對流淌負債的償還:

(1)流淌比率=流淌資產/流淌負債

分析:一樣來講指標高,短期償債能力強,但過高收益能力降低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淌負債

分析:一樣認為速動比率應堅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講明1元流淌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作保證。

【例題1】

(2009年)下列資產負債項目中,不阻礙速動比率運算的是()。

A.預付賬款B.長期股權投資C.短期借款D.存出投資款

【答案】B

(3)現金比率=現金/流淌負債

分析:運用它可評估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

應注意的咨詢題:也不能講越高越好,過高可能會降低收益能力

2.長期償債能力----針對全部負債的償還:

(1)還本能力:負債總額/XX資產(總資產、凈資產、有形資產)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

【例題2】

(2008年)在不考慮其他阻礙因素的情形下,()反映企業(yè)償還債務能力較弱。

A.資產負債率較高B.產權比率較高,

C.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較少D.差不多獲利率較低

E.已獲利息倍數較高

【答案】AB

【解析】選項C是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選項D是反映獲利能力的指標,均不正確;選項E已獲利息倍數較高,講明償債能力較強,因此也不正確。

(2)付息能力:息稅前利潤/利息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息稅前利潤按照損益表上的利潤總額加上利息來得出

【例題3】

(2007年)在不考慮其他阻礙因素的情形下,下列財務指標的情形能反映企業(yè)償還債務能力較弱的是()。

A.資產負債率較低

B.產權比率較高

C.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較短

D.差不多獲利率較低

【答案】B

【解析】資產負債率越低,講明企業(yè)利用債券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越弱,而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因此A不符合題意;一樣情形下,產權比率越高,講明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產權益率越低,講明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因此B符合題意;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越短,應收帳款變現能力越強,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因此C不符合題意;差不多獲利率是反映獲利能力的比率,因此D不符合題意。

二、營運能力比率

XX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或銷售成本)/XX資產平均數

XX資產周轉天數=360/XX資產周轉次數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數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3.流淌資產周轉率(補充)

流淌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流淌資產平均數

流淌資產周轉天數=360/流淌資產周轉次數

4.固定資產周轉率(補充)

固定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數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固定資產周轉次數

5.總資產周轉率(補充)

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總資產平均數

總資產周轉天數=360/總資產周轉次數

三、獲利能力比率

1.一樣企業(yè):

(1)

【例題4】

(2008年)某公司年初資產負債率為45%,年末資產負債率為40%,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為8800萬元,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比年初增加2000萬元;當年實現凈利潤255050-;~。則該公司當年度的資產凈利潤率為()%。、

A.14.17:B.15.00C.15.94D.26.02

【答案】B

【解析】年初資產負債率=(資產總額一所有者總額)/資產總額=(資產總額一8800)/資產總額=45%,因此年初資產總額=16000(萬元);同理,年末資產總額=18,000(萬元);資產凈利潤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2550/[(16000+18000)/2]=15.00%

題目考核的是第2章“資產凈利潤率”的運算,需要先按照已知條件運算平均所有者權益。

(2)

差不多獲利率=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例題5】

(2009年)甲公司2008年年初產權比率為60%,所有者權益為500萬元;2008年年末資產負債率為40%,所有者權益增長了20%。如果該公司2008年度實現息稅前利潤54萬元,則2008年的差不多獲利率為()。

A.4%B.6%C.8%D.10%

【答案】B

【答案】差不多獲利率=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2008年年初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60%*=負債總額/500

2008年年初負債總額=300萬元

2008年年初資產總額=500+300=800萬元

2008年年末所有者權益=500(1+20%)=600

2008年年末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40%=負債/(負債+600)

2008年年末負債=400

2008年年末資產總額=400+600=1000

總資產平均余額=(1000+800)/2=900

差不多獲利率=54/900=6%

2.上市公司:

(1)每股收益

第一,差不多每股收益

分子:歸屬于一般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凈虧損----每股收益則為負數

?合并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

分母:僅考慮當期實際發(fā)行在外的一般股股份

【例題6】

(2007年)乙公司年初僅有發(fā)行在外的一般股10000萬股,當年7月1日定向增發(fā)一般股2000萬股;當年1——6月份實現凈利潤4000萬元,7——12月份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則乙公司當年的每股收益為()元。

A.1.07B.1.09C.1.00D.1.20

【答案】B

【解析】發(fā)行在外一般股加權平均數=10000+2000×6/12=11000萬股,每股收益=(4000+8000)/11000=1.09元。

第二,稀釋的每股收益

潛在一般股要緊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稀釋性潛在一般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一般股會減少每股收益的潛在一般股。

潛在一般股是指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后期間享有取得一般股權益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差不多原則:

?假設稀釋性潛在一般股于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差不多全部轉換為一般股。

其一,分子的調整:

?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一般股的利息

?稀釋性潛在一般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有關所得稅的阻礙

運算稀釋每股收益應當按照下列事項對歸屬于一般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應考慮有關的所得稅阻礙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一般股的利息稀釋性潛在一般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其二,分母的調整:

?假定稀釋性潛在一般股轉換為已發(fā)行一般股而增加的一般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

(股數增加,每股收益則稀釋。)

運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fā)行在外一般股的加權平均數應當為運算差不多每股收益時一般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潛在一般股轉換為已發(fā)行一般股而增加的一般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之和。

關注:可轉換公司債券

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運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后阻礙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一般股的股數加權平均數。

【例題7】

某公司2010年1月2日發(fā)行4%可轉換債券,面值800萬元,每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元面值一般股90股。2010年凈利潤4500萬元。2010年發(fā)行在外一般股4000萬股,所得稅稅率33%

差不多每股收益=4500/4000=1.125元

稀釋的每股收益

凈利潤的增加=800×4%×(1-33%)=21.44萬元(不付息,凈利潤的增加)

一般股股數的增加=800/100×90=720萬股

稀釋的每股收益=(4500+21.44)/(4000+720)=0.96元

(2)每股股利=一般股股利總額/一般股股份數

阻礙因素:企業(yè)的獲利水平和企業(yè)的股利發(fā)放政策

(3)市盈率=一般股每股市場價格/一般股每股凈利潤

分析:市盈率應當有一個正常范疇2011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第二章(2)第三節(jié)企業(yè)財務狀況的綜合分析一、杜邦分析法

(一)指標分解:

(二)杜邦核心公式:

凈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潤率×權益乘數

凈資產利潤率=銷售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三)權益乘數的運算與含義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

=資產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1/(1-資產負債率)=1+產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資產負債率=1;

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為權益乘數。

(四)結論

1.凈資產利潤率

2.資產凈利潤率

3.銷售凈利潤率

4.資產周轉率

5.權益乘數

【例題10】

某公司2010年年初產權比率為80%,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2010年年末所有者權益增長為4%,產權比率下降4個百分點。如果該公司2010年實現凈利潤300萬元,則其2010年度的資產凈利潤率為()%。

A.3.28B.3.31C.3.33D.3.35

【答案】B

【解析】2010年年初負債總額=5000×80%=4000萬元,2010年年末所有者權益=5000×(1+4%)5200萬元,2010年年末負債總額=5200×(80%-4%)=3952萬元,資產凈利潤率=300/[(4000+5000+5200+3952)/2]×100%=3.31%

二、財務比率綜合評判法

【例題11】

(2008年)某公司當年實現凈利潤為100萬元,將凈利潤調劑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調整項目分不為:計提固定資產減值預備10萬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20萬元,處置固定資產發(fā)生凈收益3萬元,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萬元,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和經營性應對項目年末比年初分不增加10萬元、8萬元和6萬元。則該公司當年的盈余現金保證倍數為()。

A.0.90B.0.98C.1.10D.1.62

【答案】C

【解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100+10+20—3—5—10—8+6:110(萬元)

盈余現金保證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110/100=1.10

【點評】本題考核的是第2章中“盈余現金保證倍數”的運算。

【例題12】

(2007年)企業(y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開展負債經營并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的前提條件是()。

A.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于債務資本成本率

B.資產凈利潤率大于債務資本成本率

C.債務資金的利息支出小于一般股的股利支出

D.債務資金比重大于所有者權益資金比重

【答案】B

【解析】在企業(yè)資產凈利潤率高于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yè)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因此,所有者總期望利用負債經營得到財務杠桿利益。因此選項B正確。

【例題13】

(2007年)按《企業(yè)效績評判操作細則(修訂)》的規(guī)定,下列指標中,可用于評判企業(yè)財務效益狀況的有()。

A.銷售增長率

B.主營業(yè)務利潤率

C.總資產酬勞率

D.盈余現金保證倍數

A.存貨周轉率

【答案】BCD

【解析】評判企業(yè)財務效益狀況的差不多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酬勞率,修正指標有資本保值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盈余現金保證倍數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因此,選項BCD正確;銷售增長率是評判企業(yè)進展能力狀況的差不多指標,因此,選項A不正確;存貨周轉率是評判企業(yè)資產營運狀況的修正指標,因此,E不正確。

【例題14】

(2009年)按照《企業(yè)效績評判操作細則(修訂)》的規(guī)定,下列指標中,屬于評判企業(yè)效績差不多指標的有()。

A.市盈率

B.資本積存率

C.已獲利息倍數

D.凈資產收益率

E.流淌資產周轉率

【答案】BCDE

【例題15】

某股份公司2010年有關資料如下:項目年初數年末數

本年數或平均數

存貨

7200

9600

流淌負債

6000

8000

總資產

15000

17000

流淌比率

1.5

速動比率

0.8

權益乘數

1.5

流淌資產周轉次數

4

凈利潤

2880

要求:

(1)運算流淌資產的年初余額;

A.10000B.12000C.11000D.48000

年初余額=6000×0.8+7200=12000(萬元)

【答案】B

運算過程:流淌比率=流淌資產/流淌負債=1.5=流淌資產/8000

年末流淌資產=8000×1.5=12000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淌負債=0.8=速動資產/6000

年初速動資產=4800

年初流淌資產=4800+7200(存貨)=12000

(2)運算流淌資產的年末余額;

A.10000B.12000C.11000D.48000

年末余額=8000×1.5=12000(萬元)

【答案】B

(3)運算流淌資產的平均余額;

A.10000B.12000C.20000D.48000

【答案】B

(4)運算本年產品銷售收入凈額;

A.10000B.12000C.20000D.48000

流淌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流淌資產平均數

產品銷售收入凈額=4×12000=48000(萬元)

【答案】D

(5)運算總資產周轉率;

A.2次B.3次C.4次D.5次

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總資產平均數

【答案】B

(6)運算銷售凈利率;

A.10%B.6%C.20%D.27%

銷售凈利潤率=2880/48000×100%=6%

【答案】B

(7)運算凈資產收益率。

A.10%B.6%C.20%D.27%

凈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潤率*權益乘數

=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凈資產利潤率=6%×3×1.5=27%

【答案】D2011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第三章(1)第一節(jié)資金需要量推測一、銷售百分比分析法

1.假設前提

假設收入.費用.資產.負債與銷售收入之間有著固定的比例。

若:估量資產>估量負債+估量所有者權益則追加資金【需要安排籌資】

估量資產<估量負債+估量所有者權益則剩余【需要安排投資】

3.運算方法:

1)利用編制估量會計報表的方法來推測:

差不多步驟:

(1)編制估量利潤表

①運算基期利潤表各項目銷售百分比=XX項目/基期銷售收入

②運算估量利潤表的各項目=估量銷售收入×基期利潤表各項目銷售百分比

③運算估量凈利潤=(估量銷售收入-估量各項成本費用)×(1-所得稅率)

④運算留存收益增加額=估量凈利潤×(1-股利支付率)

(2)編制估量資產負債表

①區(qū)分敏銳項目與非敏銳項目(針對資產負債表項目)

②運算敏銳項目的銷售百分比=基期敏銳項目/基期銷售收入

③運算估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估量資產:非敏銳資產--不變

敏銳資產=估量銷售收入×敏銳資產銷售百分比

估量負債:非敏銳負債--不變

敏銳負債=估量銷售收入×敏銳負債銷售百分比

估量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不變

留存收益=基期數+增加留存收益

④預算需從外部追加資金=估量資產-估量負債-估量所有者權益

2)公式法

公式

追加資金需要量=Δ資產-Δ負債-Δ留存收益

=Δ收入×敏銳資產銷售百分比-Δ收入×敏銳負債銷售百分比-估量凈利潤×(1-股利支付率)2011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輔導:第三章(2)第二節(jié)利潤推測(把握)一.差不多概念

總成本分解法(高低點法.變動成本率分解法)

變動成本率=(高點總成本-低點總成本)/(高點銷售收入-低點銷售收入)

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率

固定成本=總成本-變動成本

邊際奉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利潤

二.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各要素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1.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2.邊際奉獻率=邊際奉獻/銷售收入×100%

3.固定成本率=固定成本/銷售收入×100%

4.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銷售收入×100%

5.銷售稅率=銷售稅金/銷售收入×100%

其中:變動成本率+邊際奉獻率=1

(二)本量利差不多方程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P×Q-V×Q-F

=邊際奉獻-固定成本

(三)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0=P×Q-V×Q-F

0=(P-V)×Q-F

【例題3】

(2007年)下列關于盈虧臨界點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盈虧臨界點的含義是指企業(yè)的固定成本等于變動成本

B.當實際銷售量(額)小于盈虧臨界點銷售量(額)時,將產生虧損

C.盈虧臨界點銷售量(額)越小,抗風險能力就越強

D.盈虧臨界點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