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岳麓版必修2課時作業(yè)第8課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1頁
歷史岳麓版必修2課時作業(yè)第8課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2頁
歷史岳麓版必修2課時作業(yè)第8課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3頁
歷史岳麓版必修2課時作業(yè)第8課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4頁
歷史岳麓版必修2課時作業(yè)第8課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8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17世紀(嚴格地說是1580~1670年間)被稱為荷蘭的“黃金時代”,其間荷蘭經濟取得了“在后人看來也可能是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成為“第一個現代經濟體”。其主要原因是(D)A.在新航路開辟后成為世界商貿中心B.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C.頒布《航海條例》掌握了海上優(yōu)勢D.憑借發(fā)達的貿易金融和造船業(yè)稱雄解析:B項與C項說的是英國,故不選;“在新航路開辟后成為世界商貿中心”,開始是葡萄牙與西班牙,因而A不對;結合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可知D項正確。2.17世紀上半葉,歐洲國家紛紛到亞洲進行殖民活動,引發(fā)了亞洲海上貿易格局的變化。對此,表述正確的是(A)A.荷蘭通過設立據點控制東亞海上商路B.英國打敗法國壟斷了對印度的貿易C.歐洲殖民擴張迫使中國放棄海禁政策D.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西太平洋沿岸解析:結合題干時間“17世紀上半葉”可知,當時荷蘭稱霸,控制世界航運業(yè),成為“海上馬車夫”,故A項正確;英國打敗法國是在18世紀“七年戰(zhàn)爭”中,故B項錯誤;17世紀上半葉當時中國處于明清時期,實行海禁政策,故C項錯誤;新航路開辟,世界貿易中心是在大西洋沿岸,D項錯誤。3.1570~1780年,歐洲國家商船的運載能力發(fā)生巨大變化。閱讀下圖(單位:噸),判斷甲、乙兩國分別是(C)A.西班牙、英國 B.葡萄牙、荷蘭C.荷蘭、英國 D.英國、法國解析:17世紀歐洲航運大國是荷蘭,故A、B、D三項錯誤;18世紀下半葉,英國成為海上霸主,商船運載能力大幅增加,故C項正確。4.據歷史學家研究,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人均GDP年增長率均高于同時代的其他國家。這一時期荷、英經濟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D)A.大西洋沿岸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B.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C.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推動D.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解析:大西洋沿岸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是大西洋沿岸國家共有的特點,不是導致荷蘭、英國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故A項錯誤;B、C兩項與題干時間不符;荷蘭和英國崛起都源于兩國是當時的海上殖民強國,故D項正確。5.17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有遍布全球的沖突點……這些爭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連三次的(英荷)戰(zhàn)爭”。當時,英國發(fā)動三次英荷戰(zhàn)爭的主要目的是(A)A.奪取海外貿易優(yōu)勢和搶占殖民地B.將北美洲和大洋洲納入世界市場C.推動英國機器制造業(yè)的快速發(fā)展D.保護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隸貿易解析:17世紀,荷蘭是世界頭號貿易強國,伴隨著英國實力的逐漸增強,英國開始奪取貿易優(yōu)勢和搶占殖民地,其首要競爭對手就是荷蘭,故A項正確。6.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爭奪,英國終于戰(zhàn)勝了法國,在18世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這場爭奪實質上反映了(B)A.先進國家對落后國家的勝利B.先進制度對落后制度的勝利C.英國“大陸均勢”政策的勝利D.工業(yè)國對農業(yè)國的勝利解析: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起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國力急速增強;而法國當時仍是封建國家,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致使國力相對落后。7.一位非洲學者對近代以來歐、亞、非三洲的人口變化作了如下統(tǒng)計(單位:百萬人),他制作了如下這張表格最有可能是為了說明(C)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歐洲103144274423亞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長期停滯在一億人左右B.歐洲殖民者推行種族滅絕政策C.黑奴貿易給非洲人口帶來慘重損失D.非洲人口在世界總人口比重下降解析:從表中數據來看,非洲人口數量在兩百多年里一直處于徘徊狀態(tài),沒有什么增長,而亞洲和歐洲人口均有大幅增長。作者通過對比三大洲人口變化,意在說明導致非洲人口停滯的根源在于罪惡的黑奴貿易。8.下圖是早期(17世紀上半葉止)三角貿易示意圖,航程①所載的貨物最有可能是(B)A.黑奴和象牙等貴重物品B.鏡子等手工業(yè)品C.煙草玉米等種植園產品D.棉布等機器產品解析:航程①所載的貨物是從西方殖民國家出發(fā)運至非洲地區(qū),鏡子等手工業(yè)品是西方國家生產的,故B項正確;黑奴和象牙等貴重物品是非洲生產的,煙草玉米等種植園產品是美洲國家生產的,故A、C兩項錯誤;圖片反映的是17世紀上半葉三角貿易,當時工業(yè)革命還沒有開展,不可能出現棉布等機器產品,故D項錯誤。9.歐洲的地名與其他地區(qū)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蘭有西蘭省,大洋洲有新西蘭;法國有奧爾良,美國有新奧爾良。對此解釋合理的是(D)A.歷史背景相同 B.地理環(huán)境相同C.世代友好交往 D.殖民擴張的結果解析:歐洲國家在早期殖民擴張的過程中,將占領的殖民地以本國地名進行命名,因而出現今天歐洲國家與大洋洲、美洲國家很多地區(qū)地名相似的現象,故D項正確。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fā)生變化,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B)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B.歐洲人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征服C.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歐洲人在美洲大陸的分布越來越廣泛解析:根據題干時間“1500~1800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開始了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征服的進程,由于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大規(guī)模屠殺、外來疾病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印第安人人口數量銳減,之后隨著黑奴貿易、歐洲移民的大量涌入,從而使美洲人口結構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因此歐洲人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征服是其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故B項正確。11.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價格越高,價格指數越大。下表是英國歷史上消費品價格指數變化情況,形成表中價格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C)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價格指數100167270370407515685A.生產萎縮使產品供應越來越少B.貴族追求享受大量購買奢侈品C.殖民掠奪使金銀輸入越來越多D.改變了英國的經濟結構解析: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英國的消費品價格指數不斷升高,說明商品價格不斷升高;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掠奪使得大量的貴重金屬流入歐洲,導致了歐洲的價格革命,故C項正確。1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tǒng)一的人類歷史。在當時,這種“融合”和“統(tǒng)一”實現的主要方式是(A)A.西方的殖民掠奪 B.東方的借鑒學習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階級衰落解析:伴隨新航路開辟而至的殖民擴張活動,強制性地將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聯(lián)系在一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4分,第14題28分,共52分)1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qū)。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洞髧绕稹凡牧隙?7世紀,英國與荷蘭為爭奪海上霸權及殖民利益而先后發(fā)生三次戰(zhàn)爭?!螒?zhàn)爭導致荷蘭經濟實力下降,英國取得海上優(yōu)勢?!队⒑蓱?zhàn)爭》(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指出17世紀的荷蘭為什么能成為“海上第一強國”。(15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英國是如何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的。(9分)答案:(1)原因:荷蘭處在大西洋航運中心,地理位置優(yōu)越;17世紀時荷蘭是歐洲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荷蘭造船業(yè)發(fā)達,航海技術先進;荷蘭積極開展海上貿易活動,建立商業(yè)性壟斷貿易公司從事國際貿易;荷蘭商業(yè)、金融業(yè)發(fā)達。(2)1588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確立海上優(yōu)勢;建立東印度公司進行商業(yè)活動和掠奪、發(fā)動商業(yè)戰(zhàn)爭奪取貿易優(yōu)勢和殖民地;參與黑奴貿易,獲得巨大財富,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實力增強。18世紀中期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解析:第(1)問,分析原因,應從地理位置、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建立商業(yè)公司等方面予以闡述。第(2)問,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圍繞英國開展殖民活動的幾個步驟歸納即可。14.奴隸貿易對英國和世界經濟發(fā)展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史實: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隸運抵西印度群島。1562~1563年,英國人約翰·霍金斯第一次販奴至美洲。1631年,英國在西非建立了第一個販奴堡壘,英國政府販奴活動正式開始。1670~1776年,英國販賣到美洲大陸的奴隸總數超過其他國家販奴數量的總和。180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廢除奴隸貿易法案》。1833年,英帝國廢除了奴隸制。——據楊瑛《英國奴隸貿易的興衰》等史論:就歐洲的工業(yè)化歷史而言,“世界視野”對于歐洲的意義遠不如“歐洲視野”對于世界的意義大。對于核心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來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邊緣地區(qū)的作用微不足道?!獡撂乩锟恕W布萊恩《歐洲經濟發(fā)展》等(1)指出英國在世界奴隸貿易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國內因素。(8分)(2)說明奴隸貿易對世界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8分)(3)對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的觀點加以評述。(12分)答案:(1)國際: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國家衰落,英國在海外殖民爭奪中逐漸取得優(yōu)勢地位。國內: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經濟迅速發(fā)展。(2)影響:為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加劇了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客觀上推動了世界各地區(qū)間的經濟聯(lián)系和交流,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3)評述: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站在歐洲的立場上,過分強調歐洲在世界歷史發(fā)展中的中心地位,無視亞非拉等地區(qū)對世界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其觀點具有片面性。近代歐洲的制度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和思想進步對世界歷史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但奴隸貿易等史實表明,歐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對世界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剝削和血腥掠奪基礎之上的。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逐漸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地區(qū)、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聯(lián)系和交流不斷加強,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