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河北省邯鄲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始,故人唐宰相魯公開府南服①,余以布衣從戎。明年,別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過張睢陽及顏杲卿所嘗往來處,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今其詩具在,可考也。余恨死無以藉手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即于夢中尋之?;蛏剿亻浚茘共菽?,與所別之處及其時適相類,則徘徊顧盼,悲不敢泣。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治。先是一日,與友人甲、乙若丙約,越宿而集。午,雨未止,買榜②江涘。登岸,謁子陵祠。還,與榜人治祭具。須臾,雨止,登西臺,設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畢,號而慟者三,復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時,往來必謁拜祠下。復東望,泣拜不已。有云從南來,氣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歌闋,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惜。復登東臺,撫蒼石,還憩于榜中。榜人始驚余哭,云:“適有邏舟之過也,盍移諸?”遂移榜中流,舉酒相屬,各為詩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風凜,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復賦詩懷古。明日,益風雪,別甲于江,余與丙獨歸。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書及別詩來,言:“是日風帆怒駛,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庇嘣唬骸叭羯裰滩豢芍H黄澯我嗔紓テ錇槲脑~因以達意亦誠可悲矣!”余嘗欲仿太史公著《季漢月表》,如《秦楚之際》③。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選自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有刪改)[注]①唐宰相魯公:借唐宰相顏真卿代指宋宰相文天祥。文中“公”指文天祥。②榜:漿,代指船。③《史記》中有《秦楚之際月表》,列舉秦、楚、漢之間的大事。謝翱欲仿其體例作《季漢(宋)月表》?!凹緷h”實指“季宋”。一個朝代的末尾稱“季”。材料二: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北雖貌敬,實則憤怒,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未幾,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北驅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選自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有刪改)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然茲游A亦良B偉C其為D文詞E因以達F意G亦誠H可悲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布衣,文中指平民,與《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的“布衣”意思相同。B.卒,最終,與《孔雀東南飛并序》中“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的“卒”意思不同。C.三,文中指多次,與《鴻門宴》中“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三”意思相同。D.薄,文中指迫近,與《陳情表》中“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薄”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首先追述了作者與文天祥的交情,營造了一種“悲歌慷慨”的情緒氛圍,既交代了寫作因由,也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B.材料一作者與友人為祭悼文天祥做了籌劃與安排,在西臺行跪拜禮,放聲大哭,共同祭悼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文辭情濃意切。C.材料一作者回想少年時拜謁子陵祠的往事,祭拜后又抒情,全文感情達到高潮,表達了要追隨文天祥并以死報國的決心。D.材料二文天祥寫自己在元朝營地的舉動和所思所想,他毫不畏懼,據(jù)理抗爭,震動元朝統(tǒng)治者,并表達了以死報國的決心。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2)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盂叔侄為逆。14.材料一中,作者為何想寫《季漢(宋)月表》?請簡要回答?!敬鸢浮?0.CEG11.D12.C13.(1)耽擱了很久才渡過河,過河后,真疑心有神靈在暗中相助,以顯示這次聚游的偉觀。(2)我揣度不能脫身,就徑直上前痛罵元軍統(tǒng)帥不守信用,列舉呂師孟叔侄的叛國行徑。14.宋朝滅亡是大事,作者認為只能通過詩文來記錄是可悲的,于是想寫《季漢(宋)月表》,表達他的民族立場,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但這次聚游確實是件壯舉,我們僅能賦詩作文,來表達情懷,實在是很可悲的!“然茲游亦良偉”為主謂句,其后C處斷開;“其文詞”主謂賓結構完整,其后E處斷開;“達意”是動賓結構,“亦誠可悲矣”前面省略主語“這”,“達意”后G處斷開。故選C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我以平民的身份投軍在他麾下。/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務農(nóng)親耕。B.正確。最終;完成,引申為報答。句意:最終沒有辜負自己的諾言,追隨諸先烈游于黃泉。/自問沒有什么錯,一心盡孝報大恩。C.正確。句意:又大哭好幾聲。/多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王示意。D.錯誤。都是“迫近”。句意:云氣迫近樹林。/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表達了要追隨文天祥并以死報國的決心”于文無據(jù),屬于過度解讀。原文只是表現(xiàn)了對文天祥的追懷與敬仰,表示要寫《季漢月表》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感。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濟”,渡河;“陰”,暗中;“著”,顯示。(2)“度”,揣度;“數(shù)”,列舉;“逆”,叛國?!?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然茲游亦良偉,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矣”“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可知,宋朝滅亡是大事,作者認為只能通過詩文來記錄是可悲的,于是想寫《季漢(宋)月表》,表達他的民族立場,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參考譯文:材料一:當初,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魯郡公在南方設立辦事機構,我以平民的身份投軍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邊上與他分別。又過了一年,魯郡公因事路過張睢陽廟和顏杲卿曾往來處,慷慨悲歌,最終沒有辜負自己的諾言,追隨諸先烈游于黃泉,如今他的遺詩都留在人間,可以為證。我遺憾一死之后只能空著兩手見魯郡公于地下,幸而還偏偏記得與他分別時的言語,每當我想到這些情景時,就會在夢中重溫一遍。有時遇到山水林池臺榭及云霞草木,與我們分別時的情狀恰巧相像時,就會令我徘徊流連仔細察看,悲痛異常而不敢哭泣。過了五年即到今天,我在嚴子陵釣臺又設祭大哭。昨天,我與友人甲、乙、丙相約好第二天聚會。中午,雨還沒停,我們在江邊雇了條船。然后上岸,瞻仰嚴子陵祠堂?;氐酱校c船夫一道置辦了祭祀用具。過了一會兒,雨停,我們登上西臺,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禮,祝誦完畢后,又大哭好幾聲,然后再下拜,起立。這時我又想起自己年輕時,經(jīng)過這里一定要來祠堂瞻拜。又對著東方,哭拜不止。這時,有云從南邊飄來,云氣迫近樹林,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氣氛。我用竹如意敲著石塊,演奏楚歌來招他的魂。歌畢,竹如意與石塊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互感嘆。我們又登上東臺,撫摸青石,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過而感到驚奇,說:“剛才有巡邏船在此經(jīng)過,我們何不移舟別處?”因此移船到河中心,設酒舉杯相勸,各自作詩來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飛風寒,舟中不可久留,(我們)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再次寫詩懷古。到了第二天,風雪更大了,我就與甲在江邊分別,僅與丙兩人一同歸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之后,甲寄來書信與賦別的詩歌,說:“這天船鼓風快速行駛,耽擱了很久才渡過河,過河后,真疑心有神靈在暗中相助,以顯示這次聚游的偉觀?!蔽艺f:“這事是否有神靈相助當然不能確知。但這次聚游確實是件壯舉,我們僅能賦詩作文,來表達情懷,實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經(jīng)想模仿司馬遷作《秦楚之際月表》的體例作《《季漢月表》?,F(xiàn)在也許沒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會了解我的用心。材料二:剛到元營時,據(jù)理抗爭,言詞激昂慷慨,元軍上下都很驚慌震動,他們也未敢立即輕視我國??刹恍业氖?,呂師孟早就同我結怨,賈余慶又緊跟著媚敵獻計,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國,國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脫身,就徑直上前痛罵元軍統(tǒng)帥不守信用,列舉呂師孟叔侄的叛國行徑,只要求死,不再考慮個人的利害。元軍雖然表面尊敬,其實卻很憤怒,兩個重要頭目名義上是到賓館來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圍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國了。不久,賈余慶等以祈請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軍驅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單。我按理應當自殺,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泰博學,善談論。初游洛陽時人莫識陳留苻融一見嗟異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與相見,曰:“吾見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聰識通朗,高雅密博,今之華夏,鮮見其儔?!彼炫c為友,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兩。膺唯與泰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泰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陳國童子魏昭請于泰曰:“經(jīng)師易遇,人師難遭,愿在左右,供給灑掃?!碧┰S之。泰嘗不佳,命昭作粥,粥成,進泰,泰呵之曰:“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擲地。昭更為粥重進,泰復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無變。泰乃曰:“吾始見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騿柗朵柙唬骸肮肿诤稳缛??”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泰嘗舉有道,不就,同郡宋沖素服其德,以為自漢元以來,未見其匹,嘗勸之仕。泰曰:“吾夜觀乾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吾將優(yōu)游卒歲而已?!比华q周旋京師,誨誘不息。陳留仇香,至行純嘿,鄉(xiāng)黨無知者。年四十,為蒲亭長。民有陳元,獨與母居,母詣香告元不孝。香驚曰:“吾近日過元舍,廬落整頓,耕耘以時,此非惡人,當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棄歷年之勤乎!且母養(yǎng)人遺孤,不能成濟,若死者有知,百歲之后,當何以見亡者!”母涕泣而起。香乃親到元家,為陳人倫孝行,譬以禍福之言,元感悟,卒為孝子??汲橇詈觾韧鯅J署香主簿,謂之曰:“聞在蒲亭,陳元不罰而化之,得無少鷹鹯之志邪?”香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故不為也?!眾J曰:“枳棘之林非鸞鳳所集,百里非大賢之路?!蹦艘砸辉路钯Y香,使入太學。郭泰、苻融赍刺謁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師,非泰之友也?!毕銓W畢歸鄉(xiāng)里,不應征辟,卒于家。(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四十七》)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填涂正確的答案。初A游洛陽B時C人D莫識E陳留F苻融G一見H嗟異I因以介J于河南尹李膺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經(jīng)師,指精通專業(yè)知識、講授經(jīng)書的講師。文中“經(jīng)師”跟《師說》中“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師是同一類老師。B.有道,漢代舉士科目,有道德、才藝的人可由此科被舉薦為官。文中“有道”與《論語》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有道”意思不同。C.教化,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風化?!蛾惽楸怼分小般逶∏寤钡摹盎迸c文中的“教化”意思一致。D.太學,中國古代中央官學。文中的“太學”與《送東陽馬生序》“在太學已二年”中“太學”都是古代最高學府。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膺欣賞郭泰而與之結交,儒生們送郭泰歸鄉(xiāng)至河邊時,李膺和郭泰同舟渡河,被眾人看成神仙般的人物。B.魏昭認為郭泰是難得的“人師”,甘愿侍奉左右;他為郭泰做粥,雖被多次為難,仍臉色不變,終獲郭泰認可。C.陳元被母親控告不孝順,仇香認為陳元并非惡人,用倫理孝道、禍福之理教導他,最終陳元成為孝子。D.仇香品行卓絕,像鷹鹯般忠勇,被任命為主簿,但他認為鸞鳳不應棲在枳棘林中,不愿應征,故被郭泰奉為老師。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同郡宋沖素服其德,以為自漢元以來,未見其匹,嘗勸之仕。(2)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棄歷年之勤乎!14.郭泰什么被譽為“鮮見其儔”?請簡要說明?!敬鸢浮?0.BEI11.A12.D13.(1)同郡人宋沖一向佩服郭泰的德行,認為從漢初以來,沒有見過和他匹敵之人,曾經(jīng)勸他出來做官。(2)你守寡而撫養(yǎng)孤兒,勞苦一生而年紀已老,怎能為了一時的惱怒,而拋棄多年的勤勞和辛苦!14.聰明博學,高雅通達;明達知人,獎訓士人;謙遜自知?!窘馕觥俊?0題】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起初游學到洛陽,當時的人沒有人知道他,陳留苻融一見到他就感嘆與眾不同,于是把他介紹給河南尹李膺?!俺跤温尻枴敝?,“初”為“游”的時間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游洛陽”為“游于洛陽”的省略,語意完整,故B處斷?!皶r人”為“莫識”的主語,后省略賓語”郭泰”,故E處斷;“陳留苻融一見嗟異”為連動句,中間不斷開,其后斷開,故I處斷。綜上,BEI處斷?!?1題】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是同一類老師”錯誤。文中“經(jīng)師”指的是精通專業(yè)知識、講授經(jīng)書的講師/“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師是指傳授道理,傳授學業(yè),解釋疑難的老師,二者不同。句意:教授經(jīng)書的老師容易遇到。/傳授道理,傳授學業(yè),解釋疑難。B.正確?!坝械馈?,有道德、才藝。/有道德的人。句意:郭泰曾因頗有道德和才藝被推舉。/接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學習,以改正自己的錯誤。C.正確。句意:應當是教育感化沒有達到(要求)罷了。/蒙受清平的教育感化。D.正確。句意:讓他進入太學學習。/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故選A?!?2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像鷹鹯般忠勇,被任命為主簿”錯,仇香被任命為主簿是因為品行卓絕,“像鷹鹯般忠勇”是王奐對他的期許?!暗J為鸞鳳不應棲在枳棘林中”錯。這是王奐的觀點,而非仇香?!肮时还┓顬槔蠋煛睆娂右蚬?,被郭泰奉為老師是之后的事,如文中寫道“乃以一月奉資香,使入太學。郭泰、苻融赍刺謁之……”。故選D?!?3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素”,一向;“匹”,匹敵,此處活用為名詞,匹敵之人;“嘗”,曾經(jīng);“仕”,做官。(2)“奈何”,怎能;“忿”,惱怒;“歷”,多?!?4題】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其聰識通朗,高雅密博”可得出:聰明博學,高雅通達;由“泰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可得出:明達知人,獎訓士人;由“君,泰之師,非泰之友也”可得出:謙遜自知。參考譯文:郭泰學識廣博,善于講論。起初游學到洛陽,當時的人沒有人知道他,陳留苻融一見到他就感嘆與眾不同,于是把他介紹給河南尹李膺。李膺與他相見,說:“我見過的士人多了,沒有趕上郭林宗的。他靈敏卓識通達朗悟,高尚雅致精到淵博,當今華夏,很少看到能與他相比的。”就同他結為好友。于是,他的名聲震動京師。后來回歸鄉(xiāng)里,士紳儒生一直送到河邊,送行的車輛有數(shù)千輛,李鷹同郭泰同船而渡,各位賓客遠望著他,以為他是神仙。郭泰善于識別人,喜好稱贊開道讀書人。陳國少年魏昭向郭泰請求說:“教授經(jīng)書的老師容易遇到,但傳授做人道理的老師卻難遇到。我愿意跟隨在您的身邊,給您灑掃房屋和庭院。”郭泰答應了他。后來,郭泰曾因身體不適,命魏昭給他煮稀飯。稀飯煮好以后,魏昭端給郭泰,郭泰大聲喝斥魏昭說:“你給長輩煮稀飯,不存敬意,使我不能進食?!睂⒈尤拥降厣?。魏昭又重新煮好稀飯,再次端給郭泰,郭泰又喝斥他。這樣一連三次,魏昭的態(tài)度和臉色始終沒有改變。于是郭泰說:“我開始只看到你的表面,從今以后,我知道你的內心了!”就把魏昭當作好友,善意對待。有人問汝南范滂說“郭林宗是怎樣一個人呢?”范滂說“隱居像介子推一樣不違反母親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樣,貞忠而不矯情絕俗。天子不能把他看做臣仆,諸侯把他看做朋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況了。”郭泰曾因頗有道德和才藝被推舉,但他沒有赴任,同郡人宋沖一向佩服郭泰的德行,認為從漢初以來,沒有見過和他匹敵之人,曾經(jīng)勸他出來做官。郭泰回答說:“我晚上觀看天象,白天考察世態(tài)人事,天命要廢棄的事物,是不能支配的,我就悠閑度日罷了?!钡匀恢苡斡诰┏牵陶d他人不止。仇香,是陳留人,有高尚的德行,但沉默寡言,鄉(xiāng)里無人知道他。四十歲時,擔任蒲亭亭長。有個叫陳元的老百姓,一個人和母親同住,他的母親向仇香控告陳元忤逆不孝。仇香吃驚地說:“我最近經(jīng)過陳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凈凈,耕作也很及時,說明他不是一個惡人,應當是教育感化沒有達到(要求)罷了。你年輕時守寡,撫養(yǎng)孤兒,勞苦一生,而今年紀已老,怎能因為一時的惱怒,拋棄多年的勤勞和辛苦?況且你辛苦養(yǎng)大孤兒,卻不能成全補益他,倘若已故的人有靈知,你百年之后亡故,怎么去面對先人!”陳元的母親哭泣著起身告辭。于是仇香親自來到陳元家里,趁機向他陳述人倫孝行,用不孝生禍、行孝得福的話做喻感化他,陳元感動省悟,終于成為孝子。當時考城縣令河內人王奐想委任仇香當主簿,他對仇香說:“聽說在蒲亭,陳元有了過錯,不治罪而去感化他,莫非缺少鷹鶴一樣威猛的心志吧?”仇香說:“我以為鷹鶉雖威猛但不如鸞鳳美好,因此不想為官?!蓖鯗o說:“枳樹荊棘不是鸞鳳棲息之處,百里之路哪里是你這樣的大賢人走的路呢?!庇谑怯靡粋€月的俸祿資助仇香,讓他進入太學學習。郭泰、苻融攜帶名帖來拜訪仇香,仇香于是留下他們住宿;第二天早上,郭泰起身,下床拜叩仇香說:“您是我的老師,而不是我的朋友?!背鹣阍谔珜W學成,回歸鄉(xiāng)里,不接受官府的征召,后來在家里去世。河北省市滄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總復習質量檢測(二模)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①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②、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夫未戰(zhàn)而廟算③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節(jié)選自《孫子兵法·始計》)材料二: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謀?!贝呵飼r,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齊國之政。齊景公觴之。酒酣,范昭請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進客?!狈墩岩扬嫞套映烽?,更為酌。范昭佯醉,不悅而起舞。謂太師曰:“能為我奏成周之樂乎?吾為舞之?!碧珟熢唬骸邦ǔ疾涣??!狈墩殉觥>肮粫x國來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觀范昭非陋于禮者,且欲慚吾國,臣故不從也。”太師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狈墩褮w報晉平公曰:“齊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禮,太師識之?!敝倌崧勚唬骸安辉介踪拗g,而折沖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弊ⅲ孩贂r制:季節(jié)更替。②官道:各級將吏的職責區(qū)分、統(tǒng)轄管理等制度,各司其職。③廟算,古代開戰(zhàn)之前,通常要在廟堂里商議謀劃,分析戰(zhàn)爭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戰(zhàn)方略。(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謀戰(zhàn)》)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景公曰A晉國來B觀吾政C今子怒D大國之E使者F將奈何?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凡,指總共,與《琵琶行并序》“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凡”意思相同。B.觴,指使之飲酒,與《歸去來兮辭并序》“引壺觴以自酌”中“觴”意思不同。C.舞,文中指跳舞,與成語“舞文弄墨”中的“舞”字意思相同。D.俎,指古代切肉的砧板,與《鴻門宴》“如今人方為刀俎”中的“俎”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孫子認為,戰(zhàn)爭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必須要認真觀察,從五個角度全面考量并對戰(zhàn)況進行預判。B.孫子認為,“道、天、地、將、法”中“將”尤為重要,因為將領了解了這五個方面的詳情才能打勝仗,否則只能打敗仗。C.材料二齊國的大臣面對晉國派來的使者時能齊心協(xié)力,各自守好自己的職責,其做法契合材料一的觀點。D.齊國的晏子和太師能敏銳地看清晉國的計謀,并在宴席之上“折沖千里之外”,孔子聽說后對晏子給予高度評價。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2)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14.請簡要分析兩則材料在論述戰(zhàn)前謀略上有何不同?!敬鸢浮?0.ACF11.C12.B13.(1)道義(政治),是讓民眾和君主同心一意,這樣就可以與君主同死,可與君主同生,而不畏懼危險。

(2)凡是敵人開始有圖謀(的時候),我就順著他的圖謀來攻擊他,讓他的計謀落敗而妥協(xié)投降。14.①材料一更側重知己知彼,對雙方實力的了解和對戰(zhàn)況的估算。②材料二更側重使用謀略攻破對方的圖謀?!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齊景公說:“晉國來觀察我國政局,如今你們激怒了大國的使臣,這可怎么辦呢?”“景公曰”主謂完整,后文是景公說的內容,應在A處斷開;“晉國來觀吾政”中的“來”和“觀吾政”為連續(xù)的兩個動詞,共同作“晉國”的謂語,故應在C處斷開;“今子怒大國之使者”中“子”為第二人稱代詞作主語,“大國之使者”作“怒”的賓語,故應在F處斷開。故選AC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句意:總共這五個方面。/總共六百一十六個字。B.正確。飲酒;酒杯。句意:齊景公設宴進行招待他。/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C.錯誤。跳舞;玩弄。句意:不高興地跳起舞來。/玩弄文字技巧。D.正確。句意:不越出筵席之間(的禮節(jié))。/如今別人是刀和砧板。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將’尤為重要”有誤,由原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可知,文中并未說哪個方面尤為重要。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令”,讓;“同意”,同心一意;“?!?,畏懼。(2)“始”,開始;“從”,順著;“衰”,落敗?!?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可知,材料一更側重知己知彼,對雙方實力的了解和對戰(zhàn)況的估算。②由原文“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可知,材料二更側重使用謀略攻破對方的圖謀。參考譯文:材料一:孫子曾說:戰(zhàn)爭,是國家的大事,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關鍵,是不可以不認真審察(研究)的。因此必須審度敵我五個方面的情況,比較雙方的謀劃,以探求對戰(zhàn)爭情勢的認識。這五個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才,五是法制。道義(政治),是讓民眾和君主同心一意,這樣就可以與君主同死,與君主同生,而不畏懼危險。天時,是指晝夜、寒熱、四季更替。地利,就是指征戰(zhàn)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要與平坦,作戰(zhàn)區(qū)域的寬廣與狹窄,地形對于攻守的益處和弊端。將領,就是要求將帥足智多謀、貫罰分明、愛護部屬、勇敢果斷、軍紀嚴明。法制,就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的設立、各級將吏的統(tǒng)轄管理和職責分工、軍需物質的供應和掌管。總共這五個方面,將領沒有不知道的,知道的人就能勝利,不知道的人就不能勝利。所以,要通過計算來分析比較雙方各種情況,從而尋求真實情況,也就是:哪一方的國君講道義?哪一方的將領有才能?哪一方能占據(jù)有利的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哪一方的武器裝備更為精良(兵力比較強大)?哪一方的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更為公正嚴明?我根據(jù)這些情況就可以判斷勝負了。開戰(zhàn)之前就預測能夠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勝利條件充分;開戰(zhàn)之前就預計不能取勝的,是因為籌劃不周,勝利條件缺乏?;I劃周密、條件具備就能取勝,籌劃不周、條件缺乏就不能取勝,更何況不做籌劃,且毫無條件呢!我從這些方面來觀察,勝負就顯而易見了。材料二:凡是敵人開始有圖謀的時候,我就順著他的圖謀來攻擊他,讓他的計謀落敗而妥協(xié)投降。如兵法所說:“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挫敗敵人的戰(zhàn)爭圖謀?!贝呵飼r期,晉平公打算討伐齊國,便派大夫范昭去觀察齊國的政治動態(tài)。齊景公設宴進行招待他,當酒喝得興致正濃時,范昭請求用齊景公的酒杯斟酒喝。景公說:“那就用我的酒杯給客人斟酒吧?!碑敺墩押韧曜约罕械木疲霌Q杯斟酒時,晏子立即撤掉景公酒杯,仍用范昭所用之杯(為他)斟酒。范昭假裝喝醉了,不高興地跳起舞來,并對齊國太師說:“能為我演奏一支成周樂曲嗎?我將隨樂而起舞?!碧珟熁卮鹫f:“盲臣未曾學過。”范昭(無趣地)離開筵席。齊景公說:“晉國來觀察我國政局,如今你們激怒了大國的使臣,這可怎么辦呢?”晏子說:“范昭并不是不懂禮法,他是故意羞辱我國,所以我沒有聽他的?!碧珟熣f:“成周之樂乃是天子享用的樂曲,只有國君才能隨之而起舞。如今范昭不過是一大臣,卻想用天子之樂伴舞,所以我不能為他演奏樂曲?!狈墩鸦氐綍x國后,向晉平公報告說:“齊國是不可進攻的,我想羞辱其國君,結果被晏子看穿了;想冒犯他們的禮法,又被其太師識破了?!笨鬃勇牭竭@件事后,贊嘆說:“不越出筵席之間(的禮節(jié)),而能戰(zhàn)勝(擊退)千里之外敵人的進攻,說的就是晏子?!焙颖笔⌒吓_市部分高中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三賢堂記[宋]范成大吳郡治故有思賢亭,以祠韋、白、劉三太守。更兵燼,久之,遂作新堂,名曰三賢。當紹興辛巳,鄱陽洪公始益以唐王常侍、本朝范文正之像,復其舊之名亭者榜焉。先是,公以歲五月來臨吾州,繇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區(qū)①,觀三江五湖之吐吞,濤波聒天,旁無邊垠。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傾,鯨鰲背負而涌以出也。暮夜,人語馬嘶,匈匈不絕。公固已語其人,思常侍之功矣。周覽原田而相其溝防,東南之播于江,東北之委于海者,脈絡釃通,湮蕪滌除。夏旱易以陂,潦水時至,不能嚙渚涯以決污邪,荒寒化為麥禾。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退而詳兩賢行事,尚什百于此。文正自郡召還,遂參永昭陵大政,德業(yè)光明,為宋宗臣,通國之誦曰文正功,而不以姓氏行焉。韋、白、劉之遺愛,邦人既已俎豆之,語在舊碑,尚矣。王、范風烈如此,且有德于吳宜俱三賢不沒以為無窮之思此堂之所為得名者。嘗謂士才高必自賢,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學宏詞第一,名字滿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為學士。未幾,自列去。甫及里門,制書以左魚②來矣。邦人度公且上朝謁,莫能久私公也。然始至之日,咨民所疾苦,退然不自居其智能,亟從掌故吏訪諸賢之舊圖畫,仿佛想見其平生。公既以道學文章名一世,顧有羨于五君子者,意將跡其惠術,講千里之長利以膏雨此民。彼憧憧往來,視桑陰,趣舍人裝③者。夫才高而不自賢,位高而滋共其官,盛德事也。斯堂法應得書,會公使來屬筆紀歲月。竊愿詫斯堂以夸鄰邦,以為邑子榮。乃不辭而承公命。八月既望,州民左從事郎范大記并書。(節(jié)選自《范成大集》)[注]①具區(qū):古澤藪名。即太湖。②左魚:符契的左半,唐宋時符契作魚形。③舍人裝:左右親信或門客的裝扮(典雅服飾),在此借指官員。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且有德A于吳B宜俱C三賢不沒D以為E無窮之思F此堂G之所為H得名者。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俎豆,意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的兩種禮器,本文指祭祀,奉祀。B.亟,屢次、多次之意,與成語“進退維亟”“亟不可待”中的“亟”詞義不同。C.趣,催促之意,與《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中的“趣”詞義不同。D.屬,撰寫、編輯之意,與《屈原列傳》“屈平屬草稿未定”中的“屬”詞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思賢亭為紀念韋、白、劉而立,歷經(jīng)戰(zhàn)火重建,命名為三賢堂,后洪公增加王常侍和范仲淹的畫像,以示紀念。B.洪公當年遍覽洞庭湖,巡視太湖,看到水道得到了疏通,荒地上種植了麥禾,認為這是先賢興修水利的功勞。C.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曾任吳郡太守,德行高尚,美名遠播,為后人敬仰,他們的豐功偉績被刻在石碑上。D.洪公曾因博學宏詞第一入翰林為官,后自請辭職,回鄉(xiāng)即被召回,鄉(xiāng)親們猜測他將要上朝赴命,很舍不得他。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2)公既以道學文章名一世,顧有羨于五君子者,意將跡其惠術,講千里之長利以膏雨此民。14.范成大認為王常侍、范仲淹“風烈如此”,請概括文中兩位先賢“風烈”的表現(xiàn)。(3分)10.BDF【解析】略。11.D【解析】“會公使來屬筆紀歲月”,“屬”通“囑”,委托之意。12.D【解析】“曾因博學宏詞第一入翰林為官”錯,文中沒有這個因果。13.(1)從景佑年到今年,沒有洪水災害,于是洪公便說:“這不正是范文正公對百姓盡心盡力(的結果)嗎?”(2)洪公憑其在文道上的深厚造詣成為世人所倚重的杰出人才,依舊對這五位先賢非常敬佩歆羨,想要去追尋學習他們施惠百姓的方法,給這里的百姓帶來更多更長遠的利益。14.①大興水利,勤政于民;②德行高尚,執(zhí)政為公。(兩點3分)【參考譯文】吳郡治(今蘇州)以前有一座思賢亭,用來紀念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三位太守。此亭經(jīng)歷戰(zhàn)火,過了很久,就建了新的紀念堂,取名為“三賢堂”。在紹興辛巳年,鄱陽洪公(吳郡太守洪遵)開始在“三賢堂”里增加了唐朝王常侍、本朝范仲淹的畫像,又將之前為這座亭取名的人寫入了榜單。在此之前,洪公在當年五月來到吾州,在繇州南邊可望見洞庭湖,巡視太湖,看到三江五湖的波瀾壯闊,波濤聲震耳欲聾,湖水無邊無際,有一塊石堤形狀分明地浮在巨浪之上,像有鬼神扶住一樣,也像是鯨鰲背負重物涌出水面。夜晚,濤聲如人聲鼎沸、萬馬嘶鳴,喧嘩聲鳴叫聲不絕于耳。洪公也一定會告訴他周邊的人,夸贊王常侍的功勞。遍覽平原上的田地并且仔細察看(修筑的)溝渠和堤防,(溝渠堤防)東南方向沿著江散開,東北方向朝著海邊曲折,水道得到了疏通,淤塞和荒蕪之地都得到了蕩滌和修整。夏天干旱時可以成為蓄水池,雨季(雨水)來的時候,不會侵蝕沙洲使得大水沖破堤岸,(由此)荒涼寒冷之地也可以種植麥禾。從景佑年到今年,沒有洪水災害,于是洪公便說:“這不正是范文正公對百姓盡心盡力(的結果)嗎?”(洪公)回去后詳細記錄了兩位先賢的事跡,所記之事超過其他記錄者的十倍、百倍之多。范仲淹從吳郡(蘇州)被召回,于是就任宋仁宗的參知政事,他的德行與功業(yè)昌明盛大,是宋仁宗的重臣,(范仲淹去世后)整個國家都敬稱他文正公,從不用姓氏加以稱呼。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三位吳郡太守遺留仁愛于后世,百姓們也早已對他們進行祭祀追懷了,(那些文字)記錄在之前的石碑上,(距現(xiàn)在)很久遠了。王常侍、范仲淹的風范也是像這樣,并且(他們)對吳郡(蘇州)有恩德,應當同那三位賢人一樣不被埋沒,把他們作為無窮無盡的懷思,這就是這座紀念堂取這個名字的緣由。(我)曾經(jīng)認為讀書人才華高一定自以為有才能,身處高位有些人會看不起其他官員,這是官場通行的毛病。洪公(吳郡太守洪遵),是忠宣公的兒子,以博學宏詞科的第一名被擢拔,(由此)名滿四海近二十年。已經(jīng)入選翰林做學士,沒過多久,(向皇帝)請求卸任官職。(洪公)剛剛才到鄉(xiāng)里,皇帝的詔書和左魚也到了。鄉(xiāng)人猜測洪公要去朝廷拜謁皇帝了,不能挽留洪公太長時間。然而在洪公剛到的那天,他就詢問鄉(xiāng)里百姓的疾苦,他很謙卑,從來不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妄自尊大,多次跟從掌故吏拜訪諸位先賢的之前的畫像,(睹畫思人)他們的豐功偉績仿佛歷歷在目。洪公憑其在文道上的深厚造詣成為世人所倚重的杰出人才,依舊對這五位先賢非常敬佩歆羨,想要去追尋學習他們施惠百姓的方法,給這里的百姓帶來更多更長遠的利益。他為民計民生往來奔波,去探望鄉(xiāng)里,去催促官員們(為民辦事)。才華高卻不自認為賢能,處于高位卻能與其他官員共進退,這是很高尚的品德啊。這個紀念堂按理應當?shù)玫阶鲇涗?,恰逢洪公派人來委托(我)?zhí)筆記錄這重要的時刻。我私下愿意稱贊這座紀念堂來夸夸附近地方的百姓,這樣也讓這地方的百姓以先賢們?yōu)闃s耀,于是沒有推辭并答應了洪公指派的任務。農(nóng)歷八月十六,州民左從事郎范成大撰述并書寫。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炙煦闆]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于水見黃河之大且深,于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愿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后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yōu)游數(shù)年之間,將歸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節(jié)選自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恐遂汩沒A故B決然舍C去D求E天下奇聞F壯觀G以知H天地之廣大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稱,符合,與《蘇武傳》中“賜號稱王”中的“稱”意思不同。B.足,足夠,與《師說》中“位卑則足羞”的“足”意思相同。C.壯,讓??雄壯,與《蘇武傳》中“單于壯其節(jié)”的“壯”用法不同。D.選,銓選,古代文人科舉及第,只是獲得任職資格,還要經(jīng)吏部考核任職。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封書信雖然屬于所謂的“干謁”文字,但它一開頭就奇兀不凡,完全拋棄了仰慕之類的陳辭俗套,提出了對為文與養(yǎng)氣關系的論斷,可謂先聲奪人。B.作者在書信的最后自明志向,指出自己并不追求做官,不想求取利祿,只是想得到對方的教誨,委婉地提出了見面的愿望,語言既有分寸,又有氣勢。C.氣,其實就是指人的氣質修養(yǎng)。司馬遷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豪杰交游;作者觀看高峻的嵩山、華山,拜見歐陽修,欲謁見韓琦,客觀上都可養(yǎng)己之氣。D.文中寫到歐陽修及其周圍的賢士,推崇歐陽修的文壇地位及其影響,是為了說明這一點:交接名人賢士,對增加人生閱歷、提高氣質修養(yǎng)有重要意義。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

(2)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4.材料第三段是怎樣贊頌韓琦的?請簡要概括。(3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解說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明確古文化常識的相關知識及詞語含義,再判斷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理解文本的內容,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

(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譯原則: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對應的信息點,再對其進行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概括分析?!窘獯稹浚?)句意:我擔心就此被埋沒,所以斷然離開家鄉(xiāng),去尋求天下的奇聞壯觀,以便了解天地的廣大。

“故”的意思是“所以,一般用于句首,即A處斷句;

“舍去”是一個固定詞語,中間不能斷開,“舍去”與“求”為兩個謂語動詞,中間應該斷開,即D處斷句;

“壯觀”和“奇聞”是并列結構,且“天下奇聞壯觀”是“求”的賓語,應斷在“觀”后,即G處斷句。

故選ADG。

(2)B.錯誤。意思不同。足夠;/十分、很。句意:不能激發(fā)自己的志氣。/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很讓人感到羞恥。

故選B。

(3)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