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
者
簡
介內(nèi)容
詳
解論
證
結
構語
言
特
色壹貳叁肆教學任務論證方法“三段論”駁論基礎知識逐字詳解重點積累伍知
識
拓
展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無論詩、文、詞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文風作出了貢獻。主要作品有《答司馬諫議書》《傷仲永》《讀〈孟嘗君傳〉》《游褒禪山記》等散文名篇;詩歌《泊船瓜洲》《登飛來峰》《書湖陰先生壁二首》等。王安石的詩文大多直接為其政治服務,風格雄健峻拔,體現(xiàn)政治主張和抱負有《臨川先生文集》存世。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追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疤熳儾蛔阄?,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話并不是王安石所說,卻符合他的思想?!疤熳儾蛔阄贰敝傅氖菍ψ匀唤绲臑漠惒槐匚窇?;“祖宗不足法”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guī)制度不應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后世對這三句話多加褒獎,認為它表達了一位改革家無所畏懼的精神態(tài)度。王安石正是以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壓力、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推行新法的?!叭蛔恪?/p>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sù)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三次寫信勸諭,但是王安石變法決心已定,又有皇帝支持,于是司馬光辭去職務離開京城隱居洛陽,時間長達15年,一心編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以示不問政事。文學上相敬的諍友一個反對新法的官員死后,司馬光為其作墓志銘,其中有諷刺變法的話。有好事者將這個墓志銘獻給王安石,以為王安石會遷怒于司馬光。不料,王安石卻將銘文掛在墻上,向其門下之士贊曰:“君實之文,西漢之文也?!倍渡凼弦娐勪洝芬抉R光的《齋記》記載,司馬光對王安石的評價為:“好讀書,能強記,雖后進投藝及程式文有美者,讀一過則成誦在口,終生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錯意,文成,觀者皆服其精妙?!闭紊喜幌嗳莸恼澄鯇幵辏?068),司馬光與王安石之間發(fā)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辯。其時因河北受災,國用不足,宰相曾公亮等建議舉行南郊典禮時停止賞賜。神宗把這個意見交學士院討論。司馬光從節(jié)流方面著眼,認為救災節(jié)用,宜從貴近者開始,主張停止賞賜。王安石卻從開源方面立論,認為國用不足是沒有任用善于理財者的緣故。兩人的意見截然相反,各不相讓。這是新法實行前的一次交鋒。后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相),主持變法。司馬光反對新法,與王安石有過無數(shù)次交鋒,書信往來只為其一。知人論世之政治上不相容的政敵創(chuàng)作背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開始,至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王安石變法以發(fā)展生產(chǎn),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遭到時任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的司馬光的反對。他于(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給王安石寫了長達4046字的信——《與王介甫書》。從“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兩方面指出變法的失誤之處。列舉新法的種種弊端,要王安石放棄新法。王安石“故略上報”,沒有實質(zhì)性的答復。司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寫了《與王介甫第二書》,共312個字,進一步闡明青苗法的不當之處。這次王安石以堅定的態(tài)度和明確的觀點對司馬光來信中的觀點一一駁斥,即僅有428字但卻千古流傳的駁論名篇《答司馬諫議書》。此文言辭犀利,針鋒相對,是古代的駁論名篇之一。項目目的措施內(nèi)容作用富國之法改變積貧局面均輸法采購物資“徙貴就賤,用近易遠”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場的局面,增加政府收入市易法在開封設“市易務”限制大商人控制和操縱市場,增加了政府收入青苗法青黃不接之時,政府借錢或糧食給農(nóng)民限制高利貸對農(nóng)民的剝削,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納錢代役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增加了政府收入農(nóng)田水利法鼓勵興修水利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收取賦稅限制了隱田漏稅行為,增加了政府收入強兵之法改變積弱局面將兵法在各路段設負責操練軍隊的將官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保甲法把農(nóng)民編為保甲進行軍事化訓練維護了秩序,兵農(nóng)合一王安石變法主要內(nèi)容一覽表本文作“回復諫議大夫司馬光的信”來理解。文體知識:報…書《報任安書》(司馬遷)與…書《與妻書》(林覺民)《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書《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答…書《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答蘇武書》(李陵)明確字音強聒(guō)
鹵莽(lǔ
mǎng)
見?。╯hù)拒諫(jiàn)
怨謗(bàng)
不恤(xù)盤庚(gēng)
胥怨(xū”皆,都”)會晤(wù)冀(jì)君實或見?。╯hù)也
重念(chóng再三考慮)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dù法則計劃)度義而后動(duó揣度/估量/考慮)辟邪說(pì批駁)
難壬人(nànrén排斥)
興利除弊: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yè),除去各種弊端。無所事事:閑著什么事情都不干。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chǔ)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qiǎng
guō),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lǔ)莽,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實或見恕(shù)也。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pì)邪說,難(nàn)壬(rén)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liàng)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wù),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答司馬諫議書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chǔ)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guō),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解詞:?某:謙稱,用于對話或書信中,相當于“我”/啟:陳述?竊:謙詞,私下,私自/強聒:強作解說?鹵莽:同“魯莽”,馬虎草率/冀:希望?或:或許/見?。赫徑馕议喿x第一段,王安石對司馬光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明確態(tài)度:友好、客氣、恭敬。涉及詞句:“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蒙君實視遇厚”“或見恕也”“不宜鹵莽”(“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1、《答司馬諫議書》第一段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本次寫信原因:回應司馬光的抨擊,陳說推行新法的緣由。第一段①“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兩人現(xiàn)狀:政見不合②“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回復上次略回信的原因:矛盾不可調(diào)和③“具道所以”第一段:交代寫信的原因和目的。2、體現(xiàn)了王安石什么樣的形象?有禮節(jié)、有風度、有風骨的政治家形象。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nàn)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解詞:?儒者:讀書人/尤:副詞,特別?名實:名稱和實際/以致:因而招致則:卻針對司馬光的指責,作者是如何反駁的?1.反駁第一步(第一句),先確立一個為“儒者”所公認的判定是非的原則,即名與實是否相符。2.第二步(第二句),將對方的長篇大論歸納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五個要點,為后文的具體批駁樹立了明確的靶子。3.第三步(第三、四句),針對以上所歸納的五個要點逐一進行批駁,著重揭示這些指責名不副實的根本謬誤,從而收到了切中要害、勢如破竹的駁論效果。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zhì),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jù)、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
1.
駁論點
2.駁論據(jù)
3.駁論證。4.歸謬法5.反證法大前提:侵官、生事、征利、拒諫會導致天下怨謗。小前提(省略):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都是王安石變法活動。結論:王安石變法以致天下怨謗。問題探究一:回顧正方(司馬光組)的立論,正方運用“三段論推理”,以王安石變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為前提,推論出“王安石變法”招致“天下怨謗”的觀點,其推論過程省略了一個什么前提?是否嚴謹?【知識補充】“三段論推理”的含義。三段論推理是演繹推理中的一種簡單推理判斷。它包括一個包含大項和中項的命題(大前提)、一個包含小項和中項的命題(小前提)以及一個包含小項和大項的命題(結論)三部分。例:大前提:人類要吃飯。小前提:小明屬于人類。結論:小明要吃飯。
人習茍且
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xū)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duó)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解詞:習:習慣/特:只/故:緣故/以:因為/守:遵守/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無由:沒有機會。/不任:不勝。/區(qū)區(qū):小,用作自稱的謙辭。
盤庚遷殷是發(fā)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歷史事件,是指盤庚繼位后,為了挽救政治危機,決定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nèi)部經(jīng)常爭奪王位,發(fā)生內(nèi)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fā)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時在統(tǒng)治者之間,對王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說應當父死子繼,有的人說應當兄終弟及。叔侄之間、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常常展開你死我活的斗爭。他們?yōu)樗嚼褔腋愕没靵y不堪。就不得考慮遷都的問題。
自盤庚遷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來不再遷徙。從此,政局穩(wěn)定,諸侯來朝,商朝遂強盛起來。分析第三段結構
首先析怨謗原因——揭露本質(zhì)(茍且偷安、不恤國事、同俗媚眾)
再舉盤庚之遷的例子類比(作用?)
最后,兩個假設句子表態(tài)度——不畏怨謗(作用?)
“某知罪矣”,這是王安石在向司馬光道歉認錯嗎?舉盤庚之遷的例子類比(作用?)1.作者舉了盤庚遷都的歷史事例,說明反對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錯誤,只要“度義而后動”,確認自己做的是對的,就沒有任何退縮后悔的必要。2.盤庚之遷,連百姓都反對,尚且未能使他改變計劃,那么當前實行變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勢力的反對,就更無退縮之理了。3.用歷史上改革的事例說明當前所進行的變法的合理與正義性,表明自己不為怨誹之多而改變決心的堅定態(tài)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則,也是歷史上一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1.在表示愿意接受責備——“知罪”的同時,卻用兩個假設句暗示自己堅持變法,絕無反悔之心,2.并旁敲側擊,譏諷保守派無所事事、因循守舊。3.這種柔中寓剛的論辯風格,比劍拔弩張更加堅韌有力。兩個假設句子表態(tài)度——不畏怨謗(作用?)在這一段文字中王安石說“某知罪矣”,這是王安石在向司馬光道歉認錯嗎?A不是。王安石認為自己“錯”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由此可見,王安石不僅沒有因改革“認錯”,反而認為自己改革還不夠堅決,不夠迅速,不夠徹底。B作者欲擒故縱,先讓開一步,說如果對方是責備自己在位日久,沒有能幫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這雖非本篇正意,卻是由衷之言。緊接著又反轉(zhuǎn)過去,正面表明態(tài)度:“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蔽竦目谖侵刑N含著銳利的鋒芒,一語點破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派的思想實質(zhì),直刺對方要害,使其原形畢露,無言以對。小結文章主旨
全文論點是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的指責,指出“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從而說明變法是正確的,司馬光的攻擊名實不符,全是謬論。文章逐條駁斥司馬光的謬論,從而批駁了保守派不恤國事、墨守成規(guī)的弊端,表現(xiàn)出作者堅持改革、絕不為流言俗語所動的決心以及堅持變法的堅決態(tài)度。1.確定“名實”的辯論原則司馬光信奉孔孟之道(他的長信中七次談及“孔子曰”),因此以孔子的“必也正名”來反駁,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為自己的言論找到理論支撐,又抓住本質(zhì)問題,繞開了細枝末節(jié);2.堅持“皇命”的辯論策略在對“侵官”“生事”“征利”的反駁中,王安石始終強調(diào)自己受命于皇帝就是“名正”,進而宣示自己主上、先王的立場,為新法的推行找到合理合法的理由;3.舉出史實進行反駁以盤庚遷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會因流言蜚語而改變立場,既委婉地反駁了對方的責備,又表達了自己變法的堅定決心。整個反駁是明確而有力的,言簡意賅。巧妙的反駁技巧突出的語言特點1.善于排比連用排比駁斥對方,勢如破竹,無可阻擋;2.善用反問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鏗鏘有力;3.不卑不亢面對責難,毫無怯意;著眼天下,自愿擔責。言談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氣,令人不敢直視;4.剛柔并濟雖全文傲岸之氣,憤然涌出,強調(diào)堅持改革的決心不可逆轉(zhuǎn),但語氣相當委婉,柔中有剛。這固然是由于書信體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間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坦蕩胸懷和高度自信?;A知識歸納一、古今異義1.故略上報
上報:古義:?寫回信。今義:向上級匯報2.于反復不宜鹵莽反復:古義:書信往來。今義:多次重復3.則眾同為而不洶洶然洶洶:?古義:大吵大鬧。今義: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多含貶義。?4.故今具道所以所以:古義:……的原因。今義:連詞,表結果,所以?5.今君實所以見教者所以:古義:用來……的。今義:連詞,表結果,所以?6.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區(qū)區(qū):古義:謙詞,用于自稱。今義:指小或少?7.以致天下怨謗也以致:?古義:因而招致。今義:連詞表結果。以致二、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
1.以膏澤斯民
膏澤:名詞作動詞,施加恩惠2.如日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事:做,名詞作動詞3.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善:形作動,好事三、特殊句式
所操之術多異故也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
?
(1)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2)受命于人主?
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至于怨誹之多
(“……也”表判斷)?
(加粗的“為”譯為“是”表判斷)?
(“于朝廷”作狀語后置)(“于人主”作狀語后置)?
“為何”,賓語前置句?
(“多”作定語后置)1.有司因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個具體的部門,而是代指官吏。2.古代常用謙稱鄙人:本義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來謙稱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見識淺陋。臣:古人對自己的謙稱,表示自謙,多有君臣關系在內(nèi)。仆:舊時男子自稱謙辭。仆即奴仆,下對上、幼對長自稱奴仆,借以表示對對方的敬重。晚生:舊時對前輩稱己的謙辭。不肖:舊時男子自謙辭。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樣賢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稱,表示謙恭。不才:舊時男子自謙辭。不才即沒有才能,故借以自稱,以示謙恭。不敏:古人稱自己不聰明,不敏捷。在下:自稱的謙辭。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所以自稱在下。四、文化常識1.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譯:人們習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多數(shù)把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湖北省重點中學高二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普通高校2025屆物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屆甘肅省天水市五中物理高三上期中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山東泰安市物理高二上期中調(diào)研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物理高二第一學期期中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酒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上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湖南省衡陽縣第四中學物理高二上期中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安徽省淮南五中2025屆高二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市北中學2025屆物理高三上期中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云南省玉第一中物理高三上期中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八 腸道桿菌的檢驗(三)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業(yè)1-3+終考作業(yè)參考答案
- 義務教育語文“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
-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2023春)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中考英語命題分析課件
- 大學物理(本科理工科非物理專業(yè))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注塑工藝卡片
- 2023年高考模擬三元思辨作文“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講評課件
- 統(tǒng)編教材語文要素的落實例談課件(新)
- DB14∕T 1217-2016 粉煤灰與煤矸石混合生態(tài)填充技術規(guī)范
- 急性化膿性腹膜炎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