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_第1頁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_第2頁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_第3頁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_第4頁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含答案)-【2024名師導(dǎo)航】中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九下)學(xué)案

目錄:

9魚我所欲也

10唐雎不辱使命

11送東陽馬生序

20曹劌論戰(zhàn)

21鄒忌諷齊王納諫

22陳涉世家

23出師表

9《魚我所欲也》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參考大意】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2.文學(xué)常識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遏~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3.讀準字音

惡(wù)簞(dān)羹(gēng)蹴(cù)

4.文言積累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同“辨”,辨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①同“德”,感恩,感激。②同“歟”,語氣詞。

古今異義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古義:能夠用來。今義:能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古義:這種。今義:判斷動詞,是。)一豆羹(古義: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今義:豆子。)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益處。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shù)目合在一起。)

一詞多義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得:故不為茍得也(取得)___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呼爾而與之(給予)

詞類活用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特殊句式判斷句:魚,我所欲也。(“也”表判斷)

5.文章主旨

本文以“魚"和“熊掌”為喻,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yīng)該“舍生取義"的觀點,并進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義"上有虧的人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罷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面臨著許多重要的抉擇,我們應(yīng)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考點梳理】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所欲有甚于生者:(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___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6)賢者能勿喪耳:

(7)蹴爾而與之:___________(8)乞人不屑也:_______

(9)失其本心:(10)故不為茍得也:

(11)所惡有甚于死者:(12)妻妾之奉:

(13)是亦不可以已乎:(14)生,亦我所欲也:

(15)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16)非獨賢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

(1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同“____”,_________。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___,同“____”,_________。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同“____”,_________。

____,同“__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1)而: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2)于: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萬鐘于我何加焉:

(3)與:①呼爾而與之:

②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為:①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③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5)之:①呼爾而與之:

②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翻譯句子。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_______________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dāng)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p>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dāng)葬梅花嶺上?!敝潦?,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dān)任內(nèi)閣大學(xué)士,故自稱“閣部"。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dān)心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

D.被執(zhí)至南門執(zhí):押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dāng)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而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3)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了他心中的“大義"。

10《唐雎不辱使命》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p>

【參考大意】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打算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yīng)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實在是善事;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衛(wèi)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后(很)不高興。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為什么?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lǐng)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這不是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數(shù)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數(shù)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nèi)齻€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現(xiàn)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nèi)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將要)穿喪服,現(xiàn)在就是這個時候。”拔劍出鞘立起。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2.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戰(zhàn)國策》?!稇?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共33篇,分國編次。

3.讀準字音

怫然(fú)唐雎(jū)徒跣(xiǎn)以頭搶地(qiāng)王僚(liáo)韓傀(guī)

要離(yāo)休祲(jìn)縞素(gǎo)

4.文言積累

通假字秦王不說(同“悅”,喜悅,高興。)故不錯意也(同“措”,安放。)輕寡人與(同“歟”,疑問語氣助詞。)倉鷹擊于殿上(同“蒼”,青色。)

一詞多義徒:免冠徒跣(裸露)徒以有先生也(僅僅,只是)使: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夫: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夫?qū)VT之刺王僚也(發(fā)語詞,無實義)怒:此庸夫之怒也(生氣,發(fā)怒)懷怒未發(fā)(憤怒)

古今異義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義:交換;今義:容易。)大王加惠(古義:施予;今義:增加。)雖然,受地于先王(古義:雖然如此;今義: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常與“但是”連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義:于是;今義:因為。)非若是也(古義:這樣,如此;今義:對,正確。)豈直五百里哉(古義:只,只是;今義:成直線的。)以頭搶地耳(古義:撞;今義:搶奪。)休祲降于天(古義:吉祥;今義:休息。)長跪而謝之曰(古義:一種坐姿;今義:雙膝著地。)(古義:道歉;今義:感謝。)徒以有先生也(古義:僅僅,只是;今義:徒弟。)

詞類活用請廣于君(形容詞作動詞,增廣,擴充)輕寡人與(形容詞作動詞,輕視)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使動用法,使……伏,使……流)天下縞素(名詞作動詞,穿白色喪服)亦免冠徒跣(使動用法,使……免,使……徒)與臣而將四矣(數(shù)詞做動詞,變成四個人)

特殊句式判斷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表判斷)倒裝句:受地于先王(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yīng)為:“于先王受地”。)請廣于君(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yīng)為:“請于君廣"。)

5.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唐雎受命出使秦國的故事的記敘,表現(xiàn)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同時也揭露了秦王的蠻橫狡詐、欺軟怕硬、色厲內(nèi)荏的本質(zhì)。

【考點梳理】

1.下列語句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D.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受地于先王(雖然這樣)B.秦王不說(高興)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者)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道歉)

3.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不錯意也___錯意:在意。錯,同“措”

B.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兇的征兆

C.天下縞素___縞素:白色的絲織品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謝:道歉

4.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______,同“______”,_________。

(2)要離之刺慶忌,倉鷹擊于殿上:______,同“______”,_________。

(3)輕寡人與:______,同“______”,_________。

5.解釋下列加點詞。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2)大王加惠:_________

(3)請廣于君:_________(4)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

(5)秦王怫然怒:_________(6)免冠徒跣:__________________

(7)以頭搶地:_________(8)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

(9)若士必怒:_________(10)天下縞素:_________

(11)寡人諭矣:_________(12)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

6.翻譯句子。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___________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

(4)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____________

7.簡要評述秦王、唐雎各是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本文通過人物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請選取一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送東陽馬生序》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ɡuān),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sì)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yìng)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燁(yè)然若神人;余則缊(yùn)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mào)老,未有所成,猶幸預(yù)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wèi),無凍餒(něi)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xué)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yè)余,撰長書以為贄(zhì),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xué)甚勞,是可謂善學(xué)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xué)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

【參考大意】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就經(jīng)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jié)成堅冰,手指(凍得)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錄書。抄寫完畢,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xué)說。又憂慮沒有與學(xué)問淵博的老師、名人交往,曾經(jīng)快步走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教的學(xué)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來請教;有時遇到他訓(xùn)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辯解的話;等待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當(dāng)我從師求學(xué)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隆冬季節(jié),刮著猛烈的寒風(fēng),大雪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旅舍中的仆役拿了熱水來洗濯,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過來。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xué),都穿著華麗的絲綢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在腰間佩戴白玉環(huán),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鮮明的樣子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dāng)中,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內(nèi)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學(xué)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F(xiàn)在我雖然年老,沒有什么成就,猶且有幸參與到君子行列里(做了官),并且承蒙皇上的恩寵光耀,跟隨公卿大人后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邊侍奉,準備接受詢問,四海之內(nèi)也錯誤地稱說我的姓名,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xiàn)在太學(xué)生們在太學(xué)里學(xué)習(xí),朝廷每天按時供給糧食,父母每年給予(他們)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沒有受凍、饑餓的憂慮了;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子里面誦讀詩書,也沒有奔走的勞累了;有司業(yè)、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dǎo)的情況了;凡是應(yīng)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xué)業(yè)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yǎng)成的,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里是別人的過失呢?

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xué)里讀書已經(jīng)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我退休后進京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xiāng)晚輩的身份來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言辭非常流暢通達。同他議論辯駁,言辭謙和,臉色平易。自己述說少年時用心學(xué)習(xí)十分勤奮,這可以說是善于學(xué)習(xí)的了。他將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我把過去求學(xué)的艱苦告訴了他。說我勉勵同鄉(xiāng)努力學(xué)習(xí),是我的本意??;詆毀我夸耀自己的際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賞識重用)而在同鄉(xiāng)面前顯示驕傲,難道是理解我嗎?

2.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

3.文學(xué)常識

序,文體名,有書序和贈序兩種,一般用以陳述創(chuàng)作主旨、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等。本文是一篇贈序。

4.讀準字音

硯冰(yàn)加冠(ɡuān)叱咄(duō)俟(sì)負篋(qiè)曳屣(xǐ)

皸(jūn)裂媵(yìng)人容臭(xiù)燁(yè)然缊(yùn)袍耄(mào)老

廩(lǐn)稍遺(wèi)餒(něi)謁(yè)贄(zhì)

5.文言積累

通假字四支僵勁不能動:同“肢”,肢體。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穿著。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同“辯”,辯駁。

古今異義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行走,走路。)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古義:借。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窮冬烈風(fēng)(古義:極。今義:生活貧困,缺少錢財(跟“富"相對)。)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日再食(古義:兩次。今義:表示又一次,繼續(xù)。)右備容臭(古義:香氣。今義:(氣味)難聞(跟“香”相對。)

一詞多義至:色愈恭,禮愈至(形容詞,周到)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動詞,到)色:未嘗稍降辭色(臉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慕:益慕圣賢之道(仰慕)略無慕艷意(羨慕)備:左佩刀,右備容臭(掛著)日侍坐備顧問(準備)從: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向)當(dāng)余之從師也(跟從,跟隨)若:燁然若神人(如同,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如)奉: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供給)奉命于危難之間(承受,接受)

詞類活用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用作動詞,在腰間佩戴。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親手;用筆。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無鮮肥滋味之享:形容詞用作名詞,新鮮肥美的食物。

特殊句式倒裝句:弗之怠。(賓語前置)每假借于藏書之家。(狀語后置)省略句:以是人多以書假(于)余。余則缊袍敝衣處(于)其間。撰長書以(之)為摯。

6.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通過寫年輕時求學(xué)的艱辛和刻苦學(xué)習(xí)的經(jīng)歷,以此勉勵馬生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學(xué)習(xí)條件,勤奮學(xué)習(xí),德業(yè)雙修,有所成就。意在強調(diào):要想學(xué)業(yè)有成,必須克服種種困難,抵制各種享樂和物質(zhì)誘惑,勤勤懇懇,專心致志。

【考點梳理】

1.文學(xué)常識填空。

宋濂,字_______,號_______,_______文學(xué)家。

2.解釋下列加點詞。

(1)余幼時即嗜學(xué):______________(2)無從致書以觀:______________

(3)每假借于藏書之家:_______(4)弗之?。篲_____________

(5)不敢稍逾約:______________(6)以是人多以書假余:_______

(7)益慕圣賢之道:_______(8)嘗趨百里外:______________

(9)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_______________

(10)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_______(11)門人弟子填其室:_______

(12)未嘗稍降辭色:_______(13)援疑質(zhì)理:______________

(14)俯身傾耳以請:______________(15)或遇其叱咄:______________

(16)俟其欣悅:______________(17)卒獲有所聞:_______

(18)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_____________(19)窮冬烈風(fēng):_______

(20)至舍:_______(21)媵人持湯沃灌:_______

(22)以衾擁覆:_______(23)寓逆旅:_______

(24)戴朱纓寶飾之帽:__________(25)燁然若神人:_______

(26)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______________(27)猶幸預(yù)君子之列:_______

(28)綴公卿之后:_______(29)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30)無凍餒之患矣:_______(31)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四支僵勁不能動:____,同“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綺繡:____,同“____”,_______。

(3)與之論辨:____,同“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特殊用法。

(1)腰白玉之環(hu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自筆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人日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無鮮肥滋味之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釋下列加點的虛詞的意思。

(1)以①無從致書以觀:

②計日以還:

③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④以衾擁覆:

(2)之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p>

②當(dāng)余之從師也:

③無鮮肥滋味之享:

(3)而①足膚皸裂而不知:

②久而乃和:

5.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A.既加冠___宋既成列

B.益慕圣賢之道至于斟酌損益

C.足膚皸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D.卒獲有所聞士卒不盡飲

6.翻譯句子。

(1)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______________

(2)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

(4)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

7.文中宋濂的求學(xué)經(jīng)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á伲?,輒(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選自《宋明臣言行錄))

【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輒:就。③沃:澆。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兩種(事物)。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的詞語。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__________③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__________

②錄畢,走送之:__________④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__________

(2)甲乙語段中的人物幼年時人生經(jīng)歷有哪兩個主要共同點?

___________________

20《曹劌論戰(zhàn)》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參考大意】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jù)誠心(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p>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shè)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2.文學(xué)常識

《左轉(zhuǎn)》即《春秋左氏傳》,又稱《左氏春秋》,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名著。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

3.讀準字音

曹劌(guì)又何間焉(jiàn)犧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轍(zhé)靡(mǐ)

4.文言積累

古今異義又何間焉(古義:參與今義:隔開不連接)小大之獄(古義:案件今義:監(jiān)獄)弗敢加也(古義:虛報夸大今義:增加)必以信(古義:言語真實今義:誠信)犧牲玉帛(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今義:為正義獻出生命)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古義:目光短淺今義: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word/mediaback/10153.htm"\t"_blank))可以一戰(zhàn)(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能,行)再而衰(古義:第二次。今義:事情進行重復(fù),再一次)必以情(古義:實情今義:感情)忠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今義:忠誠、忠心)忠之屬也(古義:類今義:同一家族的人)衣食所安(古義:養(yǎng)今義:安穩(wěn))弗敢專也(古義:個人專有今義:獨自掌握或占有)神弗福也(古義:賜福,保佑今義:幸運)齊師伐我(古義:討伐今義:砍)雖不能察(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故:公問其故:原因,緣故故逐之:所以從:民弗從:聽?wèi)?zhàn)則請從:跟隨其:其鄉(xiāng)人曰:代他的,這里指曹劌吾視其轍亂:他們,指齊軍以:何以戰(zhàn):憑借必以信:按照請:曹劌請見:請求戰(zhàn)則請從:請允許我之:小大之獄:助詞,的公與之乘:代詞,代曹劌

詞類活用神弗福也:名詞用為動詞。賜福,保佑。公將鼓之:名詞用為動詞。擊鼓。忠之屬也:形容詞用作名詞,盡力做好份內(nèi)的事。公與之乘:名詞作動詞,乘戰(zhàn)車,坐戰(zhàn)車。下視其轍:名詞作狀語,下車。齊師敗績:名詞用作動詞,失敗。

特殊句式判斷句:夫戰(zhàn),勇氣也。(“也”,表判斷語氣。)倒裝句:賓語前置:何以戰(zhàn)?(正常語序應(yīng)為“以何戰(zhàn)?")狀語后置:戰(zhàn)于長勺。(正常語序應(yīng)為“于長勺戰(zhàn)"。)

5.文章主旨

本文記敘了曹劌與魯莊公有關(guān)齊魯戰(zhàn)爭問題的對話和指揮長勺之戰(zhàn)的史實,闡明了作戰(zhàn)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掌握時機才能取勝的道理,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考點梳理】

1.文學(xué)常識填空。

《左轉(zhuǎn)》又稱__、__,_____經(jīng)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名著。舊傳為春秋時期_________所作。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齊師伐我:___________(2)肉食者謀之:___________

(3)又何間焉:___________(4)肉食者鄙:___________

(5)何以戰(zhàn):___________(6)衣食所安,弗敢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對曰:___________(8)小惠未遍:___________

(8)弗敢加:___________(9)必以信:___________

(10)小信未孚:___________(11)神弗福也:___________

(12)小大之獄:___________(13)雖不能察:___________

(14)必以情:___________(15)忠之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戰(zhàn)則請從:___________(17)公將鼓之:___________

(18)齊師敗績:___________(19)公將馳之:___________

(20)既克:___________(21)一鼓作氣:___________

(22)再而衰:___________(23)三而竭:___________

(24)彼竭我盈:___________(25)難測也:___________

(26)懼有伏焉:___________(27)望其旗靡: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體會其古今意義的不同。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義:___。今義: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

(2)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

古義:___。今義:表示許可。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古義:___。今義:表示又一次。

4.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肉食者謀之陛下亦宜自謀

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C.問:“何以戰(zhàn)?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間

D.一鼓作氣___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5.選出虛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乃入見間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可以一戰(zhàn)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戰(zhàn)于長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軾而望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6.翻譯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__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

(4)夫大國,難測也,具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

7.用原文填空。

(1)曹劌“請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劌認為此次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劌讓魯軍追逐齊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jié),仿照示例,完成示意圖。

請見______參戰(zhàn)______

9.請分析曹劌的形象特點。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鄒忌諷齊王納諫》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參考大意】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齊國的最美的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著談話,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又過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贊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墒俏业钠拮悠珢畚?,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國內(nèi)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說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zé)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政令剛一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zhàn)勝了敵國。

2.文學(xué)常識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約12萬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記事約二百四十年。

3.讀準字音

昳(yì)麗期(jī)年間(jiàn)進謗(bàng)譏

4.文言積累

通假字徐公來,孰視之:同“熟”,仔細。

一詞多義之:齊國之美麗者也(的)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孰視之(代詞,指徐公)暮寢而思之(代指這件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由此觀之(代詞,指這件事)臣之妻私臣(的)王之蔽甚矣(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的)燕,趙,韓,魏聞之(代詞,指上文所說的事)于:欲有求于我也(向)能謗譏于市朝(在)皆以美于徐公(比)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在)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到)朝: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朝拜)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朝服衣冠(zhāo,早晨)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相比怎么樣,表示比較)吾與城北徐公孰美?(誰,代詞)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通“熟”,仔細)

古今異義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規(guī)勸今義:諷刺)窺鏡而自視(古義:照,看今義:偷看)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今義:明天)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地點)能面刺寡人之過(古義:批評今義:用尖的物體進入或穿過)臣之妻私臣(古義:偏愛今義:自私)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身邊大臣今義:方位名詞)

詞類活用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美)臣之妻私臣(形容詞用作動詞,偏愛)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作狀語,當(dāng)面)聞寡人之耳者(使動用法,使……聽到)朝服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特殊句式判斷句: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也表示判斷)省略句:皆以(我)美于徐公。與(之)坐談。倒裝句:欲有求于我也。(狀語后置)皆以美于徐公。(狀語后置)能謗譏于市朝。(狀語后置)皆朝于齊。(狀語后置)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狀語后置)忌不自信。(賓語前置)

5.文章主旨

本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的故事,說明了國君必須廣泛采納個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的道理。同時也告訴人們:不要為一些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少犯或不犯錯誤。

【考點梳理】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2)形貌昳麗:__________

(3)朝服衣冠:__________(4)窺鏡:__________

(5)我孰與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6)旦日:__________

(7)明日:__________(8)孰視之:__________

(9)私我也:__________(10)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

(11)聞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12)時時而間進:__________

(13)期年之后:__________(14)皆朝于齊: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C.王之蔽/甚矣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3.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朝服衣冠,窺鏡(察看)B.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C.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偶爾)

4.翻譯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

(3)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__

(4)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_________

5.齊王納諫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簡要概括。

_________

6.古往今來,君王、領(lǐng)導(dǎo)肯于從諫如流的并不多見,為什們齊威王能夠做到呢?

_________

_________

7.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后面問題。

【甲】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

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①,偶語②者棄市③。吾與諸候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

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⑤,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選自《入關(guān)告諭》)

【注釋】①族;滅族。②偶語:兩個人在一起談?wù)摗"蹢壥校核佬獭"馨付拢杭础鞍捕隆?,安居不變、安頓不動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陽東。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項()

A.上書諫寡人者誹謗者族

B.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問其故

C.門庭若市燁然若神人

D.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將選文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_________

②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

_________

(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4)【甲】文中齊威王給群臣吏民下達命令,【乙】文中劉邦入關(guān)前給百姓寫告諭,他們這樣做各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

22《陳涉世家》

【知識清單】

1.原文+譯文

【原文】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唬骸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dāng)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參考大意】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雇傭給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雇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勝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fā)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九百人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里面,擔(dān)任屯長。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誤期。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yīng)當(dāng)斬首。陳勝、吳廣于是商量說:“現(xiàn)在即使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fā)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陳勝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統(tǒng)治、逼迫已經(jīng)很久了。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yīng)立為皇帝,應(yīng)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現(xiàn)在有人聽說他沒什么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都聽說他很賢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項燕是楚國的將領(lǐng),曾多次立下戰(zhàn)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F(xiàn)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作為天下首發(fā),應(yīng)當(dāng)會有很多響應(yīng)的人。"吳廣認為他講得對。于是二人就去占卜(來預(yù)測吉兇)。占卜的人了解了他們的意圖,說:“你們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業(yè),然而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過嗎?”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卜鬼的事情,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下:陳勝為王。”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里。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fā)現(xiàn)魚肚子里面的帛書,本來已經(jīng)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在夜間提著燈籠,作狐貍嗥叫的凄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中間議論紛紛,只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聽(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將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將尉果真用竹板打吳廣。將尉拔劍出鞘想殺吳廣,吳廣跳起來,奪過利劍殺了將尉。陳勝幫助他,一起殺了兩個將尉。(于是陳勝)召集并號令部屬的人說:“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于斬刑,可是去守衛(wèi)邊塞死掉的本來也會有十分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該成就偉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部屬的人都說:“愿意聽從您的號令。"于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愿望。個個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標志),號稱大楚。用土筑成高臺并在臺上宣誓,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他們攻打大澤鄉(xiāng),收編大澤鄉(xiāng)的義軍之后攻打蘄縣。攻下蘄以后,就派符離人葛嬰率軍攻占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則攻打铚、酂、苦柘、譙都攻占下來。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等到到達陳縣,已有戰(zhàn)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士兵好幾萬。攻陳縣時,那里的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帶兵在城門洞里同起義軍作戰(zhàn)。(守丞)不能取勝,兵敗身死,起義軍才進城占領(lǐng)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當(dāng)?shù)毓芙袒泥l(xiāng)官和才能出眾的鄉(xiāng)紳一起來集會議事。“將軍您親身披著戰(zhàn)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誅滅殘暴無道的秦王朝,恢復(fù)建立楚國的江山,按照功勞應(yīng)當(dāng)稱王?!标悇儆谑潜粨砹橥?,定國號叫張楚。在這時,各郡縣被秦朝官吏壓榨迫害的百姓,都起來懲罰當(dāng)?shù)乜たh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yīng)陳勝(的號召)。

2.文學(xué)常識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約前87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讀準字音

陽夏(jiǎ)皆次當(dāng)行(háng)以數(shù)(shuò)諫故上使外將(jiàng)兵

陳勝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魚腹中間(jiàn)令忿恚(fènhuì)

笞(chī)寧(nìng)有種乎蘄(qí)

4.文言積累

通假字發(fā)閭左適戍漁陽:同“謫”,貶謫。為天下唱:同“倡”,首發(fā)。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經(jīng)。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同“披”,穿著。卜者知其指意:同“旨"。

一詞多義少:陳涉少時:年輕吾聞二世少子也:小等:公等遇雨:表示多數(shù)或者列舉未盡等死,死國可乎:同樣數(shù):扶蘇以數(shù)諫故:屢次卒數(shù)萬人:幾將:項燕為楚將:大將上使外將兵:率領(lǐng)道:道不通:道路伐無道:道義為:為屯長:擔(dān)任為天下唱:向若為傭耕:被號為張楚:稱作為壇而盟:筑然:吳廣以為然:這樣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次:皆次當(dāng)行:編次次所旁叢祠中: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書:乃丹書帛曰:寫得魚腹中書:字條乃:乃行卜:于是,就乃入據(jù)陳:才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是故:扶蘇以數(shù)諫故:緣故廣故數(shù)言欲亡:故意會: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集會會天大雨:恰逢

古今異義嘗與人傭耕(古義:曾經(jīng)今義:嘗一嘗)茍富貴(古義:如果今義:茍且)固以怪之矣(古義:本來今義:堅固)夜篝火(古義:用籠罩著火今義:名詞,在空地上用樹枝燃火)藉第令毋斬(古義:即使今義:表示次序的開頭)豪杰與皆來會計事(古義:集會議事今義:一種職務(wù),管理財務(wù)的人)

詞類活用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名詞作動詞,穿著形容詞作名詞,鎧甲形容詞作名詞,武器乃丹書帛曰:名詞作狀語,用朱砂名詞作動詞,寫狐鳴呼曰:名詞作狀語,像狐貍一樣。法皆斬:名詞作狀語,按照法律。固以怪之矣:意動用法,認為……奇怪尉果笞廣:名詞作動詞,用竹板打忿恚尉:使動用法,使……惱怒

特殊句式省略句:守丞死,(起義軍)乃入據(jù)陳。上使(之)外將兵。吳廣素愛人,士卒多(其)為用者。判斷句:陳勝者,陽城人也。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5.文章主旨

本文生動地記敘了陳勝起義的過程,刻畫了陳勝吳廣的英雄形象,贊揚了他們反抗暴秦專制的歷史功績。

【考點梳理】

1.文學(xué)常識填空。

司馬遷,字_______,_______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他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_______。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_______時期,到_______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__,__"。

2.下列選項加點詞意思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吳廣素愛人:樸素B.廣故數(shù)言欲亡:死亡

C.尉果笞廣:用竹板打D.被堅執(zhí)銳:表被動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沒有指代作用的一項是()

A.悵恨久之B.二世殺之

C.楚人憐之D.固以怪之矣

4.對下列古今異義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身:句中作“身體"講。)

B.卒中往往語(往往:處處。)

C.今亡亦死(亡:逃跑,與“亡羊補牢”中的“亡"意義一致。)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間:暗地里。)

5.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是()

A.上使外將兵B.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C.置人所罾魚腹中D.尉果笞廣

6.下面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勝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表明自己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說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殘暴統(tǒng)治,處處積蓄著反抗的力量。

C.陳勝打出扶蘇、項燕的旗號,寄托了對二人的懷念,并立志替二人報仇。

D.陳勝、吳廣派人“置書魚腹"和“篝火狐鳴”是為起義做輿論準備。

7.解釋下列加點詞。

(1)嘗與人傭耕:__________(2)輟耕之壟上:__________

(3)茍富貴:__________(4)若為傭耕:__________

(5)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__________(6)皆次當(dāng)行:__________

(7)會天大雨:__________(8)度已失期:__________

(9)今亡亦死:__________(10)等死:__________

(11)天下苦秦久矣:__________(12)扶蘇以數(shù)諫故:__________

(13)今或聞無罪:__________(14)楚人憐之:__________

(15)今誠以吾眾:__________(16)念鬼:__________

(17)乃丹書帛曰:__________(18)陳勝王:__________

(19)又間令吳廣:__________(20)之次所旁叢祠中:__________

(21)卒中往往語:__________(22)并殺兩尉:__________

(2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_________(24)從民欲也:__________

(25)為壇而盟:__________(26)蘄下:__________

(27)將兵徇蘄以東:__________(28)比至陳:__________

(29)身被堅執(zhí)銳:__________(30)刑其長吏: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發(fā)閭左適戍漁陽: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為天下唱: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3)固以怪之矣: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4)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5)卜者知其指意:______,同“______"。

9.指出下列句中詞語的特殊用法。

(1)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__,__

(2)乃丹書帛曰:__,__

(3)法皆斬:__,__

(4)固以怪之矣:__,__

(5)尉果笞廣:__,__

(6)忿恚尉:__,__

10.翻譯句子。

(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

(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_____________

(4)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

(5)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