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 AB版_第1頁
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 AB版_第2頁
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 AB版_第3頁
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 AB版_第4頁
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 AB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0年檢驗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與答案AB版

一、腦脊液檢驗

一、單選題

1、有關(guān)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特點正確的是()o

A、外觀透明

B、細胞計數(shù)以淋巴細胞為主

C、葡萄糖含量減少

D、蛋白質(zhì)明顯減少

E、可找到抗酸桿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化膿性腦膜炎早期,葡萄糖含量的減低最明顯。

2、下列是腦脊液檢查適應(yīng)證,但不包括()。

A、不明原因的頭痛

B、疑有腦膜白血病

C、手術(shù)前腰椎麻醉

D、椎管內(nèi)給藥治療

E、顱內(nèi)壓升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腦脊液檢驗的適應(yīng)證包括:有腦膜刺激征者;可疑顱內(nèi)出血者、腦膜白血病和

腫瘤顱內(nèi)轉(zhuǎn)移者;原因不明的劇烈頭痛、昏迷、抽搐或癱瘓者;脫髓鞘疾病者;中樞神經(jīng)系

統(tǒng)疾病椎管內(nèi)給藥治療、麻醉和椎管造影者。

3、腦脊液標本采集的禁忌證為()o

A、不明原因的抽搐或癱瘓

B、疑有顱內(nèi)壓升高

C、手術(shù)前麻醉、造影

D、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需椎骨內(nèi)給藥

E、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

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腦脊液標本采集的禁忌證為顱內(nèi)高壓者可疑顱內(nèi)出血者、腦膜白血病和腫瘤顱

內(nèi)轉(zhuǎn)移者等。

4、不是腦脊髓液檢查適應(yīng)證的是()。

A、腦膜炎

B、腦炎

C、白血病合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入侵

D、腦瘤合并腦壓升高

E、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椎管內(nèi)給藥治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顱內(nèi)高壓者、顱后窩占位性病變者、處于休克、全身衰竭狀態(tài)者、穿刺局部有

化膿性感染者都是腦脊液檢驗的禁忌證。

5、腦脊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目增加,可能發(fā)生在下列何種疾病中()。

A、結(jié)核性腦膜炎

B、病毒性腦膜炎

C、多發(fā)性硬化癥

D、急性化膿性細菌腦膜炎

E、腦挫裂傷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腦脊液顯微檢查中,發(fā)現(xiàn)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目增加,可見于化膿性腦膜炎。

6、下列哪種是尿液檢查中無需做的試驗()。

A、PSP試驗

B、Pandy試驗

C、Harrison試驗

D、0B試驗

E、Addis計數(shù)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Pandy試驗是檢測腦脊液蛋白質(zhì)的實驗。腦脊液中的蛋白質(zhì)與苯酚結(jié)合形成

不溶性蛋白鹽而出現(xiàn)白色渾濁或沉淀。

7、下列疾病CSF的pH下降最為明顯的是(

A、病毒性腦炎

B、結(jié)核性腦膜炎

C、乙型腦炎

D、化膿性腦膜炎

E、腦水腫

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腦脊液pH值為7.31?7.34,且相對穩(wěn)定。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炎癥時,腦脊液

pH值低于正常,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的pH值明顯減低,在測定腦脊液的pH值的同時測

定腦脊液中乳酸含量,對判斷病情變化更有參考價值。

8、腦出血時CSF的特點是()。

A、出現(xiàn)血凝塊

B、二管均呈紅色,一管無色

C、離心后,上清液呈黃色

D、離心后,上清液無色

E、迅速形成薄膜

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腦脊液呈紅色常由于各種出血引起,腦脊液中出現(xiàn)多量的紅細胞,主要由于穿

刺損傷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或腦室出血引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與穿刺出血的鑒別:前者在留取

3管標本時,第1管為血性,以后2管顏色逐漸變淡,紅細胞計數(shù)結(jié)果也依次沽少,經(jīng)離心

后上清液呈無色透明。當蛛網(wǎng)膜下腔或腦室出血時,3管呈全部呈現(xiàn)均勻紅色,離心后上清

液顯淡紅色或黃色。

9、正常腦脊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約為血糖的()。

A、20%—30%(約為25%)

B、30%?40%(約為35%)

C、50%?80%(約為60%)

D、10%~80%(約為45%)

E、80%?100%(約為90%)

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腦脊液葡萄糖含量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與血糖濃度、血-

腦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關(guān)。

10、腦脊液的吸收入靜脈是通過()o

A、脈絡(luò)叢

B、第三腦室

C、第四腦室

D、延髓池

E、蛛網(wǎng)膜絨毛

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腦脊液(CSF)是存在于腦室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內(nèi)的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70%來

自腦室脈絡(luò)叢主動分泌和超濾所形成的液體,30%由大腦和脊髓細胞間隙所產(chǎn)生。腦脊液的

吸收入靜脈就是通過蛛網(wǎng)膜絨毛來完成的。

11、腦脊液氯化物低于有可能導致中樞抑制而呼吸停止的濃度是()。

A、55mmol/L

B、65mmol/L

C、75mmol/L

D、85mmol/L

E、95mmol/L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腦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低于85mmol/L時,有可能導致呼吸中樞抑制而出現(xiàn)呼吸

停止。

12、正常腦脊液中主要的細胞為()o

A、紅細胞

B、淋巴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軟腦膜細胞

E、脈絡(luò)膜細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腦脊液中的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

13、病毒性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

A、減低

B、增局

C、正常

D、明顯增高

E、明顯減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葡萄糖臨床意義(1)葡萄糖減低:①細菌性腦膜炎和真菌性腦膜炎,以化膿

性腦膜炎早期減低最明顯。②腦寄生蟲病等。③腦腫瘤。④神經(jīng)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島

素過量所致的低血糖狀態(tài)。(2)葡萄糖增高:①新生兒及早產(chǎn)兒。②糖尿病或靜脈注射葡萄

糖。③腦或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性腦脊液。④病毒性腦膜炎或腦炎。⑤急性顱腦外傷、

中毒、缺氧、腦出血等所致下丘腦損傷等。

14、正常腦脊液氯化物濃度與血漿氯化物濃度相比()。

A、較低

B、兩者相等

C、較高

D、較血漿高1倍

E、較血漿低一半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腦脊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較少,為了維持腦脊液和血漿滲透壓的平衡,氯化物

含量約為血漿1.2?1.3倍。

15、成人腦脊液蛋白質(zhì)濃度參考值(腰池)為()o

A、0.1~0.2g/L

B、0.1~0.35g/L

C、0.2?0.4g/L

D、0.3?0.5g/L

E、0.5?0.6g/L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成人腦脊液蛋白質(zhì)濃度參考值為:陰性(或弱陽性)。腰椎穿刺:0.20?0.40g/L;

小腦延髓池穿刺:0.10?0.25g/L;腦室穿刺:0.05?0.15g/L。

16、CSF氯化物明顯降低見于()。

A、化膿性腦膜炎

B、結(jié)核性腦膜炎

C、病毒性腦膜炎

D、乙型腦炎

E、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CSF氯化物明顯降低見于細菌性或真菌性腦膜炎:當腦脊液中蛋白質(zhì)增多時,

為維持腦脊液滲透壓平衡,氯化物多減少,如膿性腦膜炎,尤其以結(jié)核性腦膜炎時最為明顯。

17、下列哪項檢查需要用到腦脊液采集的第一管()。

A、免疫學檢查

B、化學分析

C、細菌培養(yǎng)

D、一般性狀檢查

E、顯微鏡檢查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測定腦脊液壓力,然后留取腦脊液標本于3個無菌試管中,

每個試管1?2ml。第1管做病原生物學檢驗,第2管做化學和免疫學檢驗,第3管做理學

和細胞學檢驗。標本采集后應(yīng)立即送檢,并于lh內(nèi)檢驗完畢。

18、一份送檢的腦脊液標本,外觀清晰透明,Pandy試驗弱陽性,用低倍鏡作細胞計數(shù)時發(fā)

現(xiàn)有多個圓形折光小滴,中間看不清核,可能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C、紅細胞

D、脂肪小滴

E、新型隱球菌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Pandy試驗是指腦脊液中的蛋白質(zhì)與苯酚結(jié)合形成不溶性蛋白鹽而出現(xiàn)白色

渾濁或沉淀。實驗陽性,說明腦脊液有病變。標本在低倍鏡做細胞計數(shù)時發(fā)現(xiàn)的多個圓形折

光小滴,中間看不清核的是新型隱球菌。該菌一般不著色難以發(fā)現(xiàn),印度墨汁作負染色鏡檢,

在黑色的背景中可見圓形的透明菌體,為雙壁細胞,外包有一層透明的莢膜。新型隱球菌病

好發(f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別是引起隱球菌性腦膜炎。

19、下列哪一項不符合結(jié)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檢查結(jié)果()。

A、IgA增加

B、MBP減低

C、葡萄糖減低

D、氯化物減少

E、溶菌酶升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髓鞘堿性蛋白(MBP)是反映神經(jīng)細胞有無實質(zhì)性損傷的靈敏指標。正常腦

脊液MBP%4ug/L。90%以上的多發(fā)性硬化癥的急性期表現(xiàn)為MBP明顯增高,50%的慢性

活動者MBP增高,非活動者MBP不增高。因此,MBP是多發(fā)性硬化癥病情活動的指標。

MBP增高也可見于神經(jīng)梅毒、腦血管病、顱腦外傷等。

20、腦脊液靜置12?24小時后出現(xiàn)薄膜,見于下列何種疾病()。

A、化膿性腦膜炎

B、結(jié)核性腦膜炎

C、蛛網(wǎng)膜下隙梗阻

D、流行性乙型腦炎

E、腦脊髓梅毒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腦脊液放置12?24h或以后不會形成薄膜、凝塊或沉淀。腦脊液形成凝塊

或薄膜與其所含的蛋白質(zhì),特別是與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有關(guān),當腦脊液蛋白質(zhì)含量超過10g/L

時,可出現(xiàn)薄膜、凝塊或沉淀。結(jié)核性腦膜炎放置12?24h或以后會呈薄膜或纖細的凝塊。

21、下列檢測腦囊蟲病靈敏度較高的試驗是腦脊液()o

A、鏡檢

B、補體結(jié)合試驗

C、膠乳凝集試驗

D、間接血凝試驗

E、酶聯(lián)免疫試驗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腦囊蟲補體結(jié)合試驗診斷腦囊蟲的陽性率可達88%;致敏乳膠顆粒玻片凝集

試驗診斷腦囊蟲的符合率為90%;ELISA法對診斷腦囊蟲病具有高度的特異性。

22、正常腦脊液pH為()。

A、7.2

B、7.3

C、7.4

D、7.5

E、7.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腦脊液pH為7.31?7.34,且相對穩(wěn)定。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炎癥時,腦脊液pH

低于正常,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的pH明顯減低,在測定腦脊液的pH的同時測定腦脊液

中乳酸含量,對判斷病情變化更有參考價值。

23、有關(guān)結(jié)核性腦膜炎腦脊液檢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葡萄糖含量明顯增高

B、氯化物含量明顯下降

C、可見腺昔脫氫酶活性明顯增高

D、標本靜置后可出現(xiàn)薄膜

E、細胞分類一般以淋巴細胞為主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結(jié)核性腦膜炎腦脊液的特點:外觀混濁,靜置后出現(xiàn)薄膜,蛋白質(zhì)升高,葡萄

糖降低,氯化物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增多,有結(jié)核菌出現(xiàn)。腦脊液中無紅細胞,

白細胞極少,主要為單個核細胞,淋巴細胞與單個核細胞之比為7:3。

24、腦脊液中葡萄糖的正常值是()o

A、2.8~5.4mmol/L

B、2.5~4.4mmol/L

C、3.9~6.2mmol/L

D、4.4~6.2mmol/L

E、2.5~6.2mmol/L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腦脊液葡萄糖含量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與血糖濃度、血

一腦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關(guān)。腦脊液葡萄糖檢驗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和己糖激酶定量法。血糖參考值①腰椎穿刺為2.5?4.4mmol/L。②小腦延髓池穿刺為2.8~

4.2mmol/Lo③腦室穿刺為3.0?4.4mmol/L。

25、Ross-Jone試驗主要檢測腦脊液中的()。

A、白蛋白

B、球蛋白

C、黏蛋白

D、糖蛋白

E、纖維蛋白原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腦脊液中蛋白質(zhì)的定性可用硫酸鐵試驗,包括Ross-Jone試驗和Nonne-Apelt

試驗。飽和的硫酸鉉能沉淀球蛋白,出現(xiàn)白色渾濁或沉淀。若球蛋白增多則Ross-Jone試驗

陽性;Nonne-Apelt試驗可檢測球蛋白和清蛋白。

二、案例分析

1、男,26歲。腦脊液檢查:透明或呈毛玻璃狀,放置數(shù)小時后有白色纖維膜形成,葡萄糖

2.0mmol/L,氯化物92mmol/L。最可能的診斷是()<,

A、化膿性腦膜炎

B、結(jié)核性腦膜炎

C、病毒性腦膜炎

D、真菌性腦膜炎

E、原發(fā)性阿米巴性腦膿腫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從腦脊液檢查和表現(xiàn)中可以診斷為結(jié)核性腦膜炎。在腦脊液的透明度檢查中可

見:結(jié)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可呈毛玻璃樣的渾濁,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呈膿性或塊樣渾濁,

穿刺損傷性腦脊液可呈輕微的紅色渾濁。在凝固性檢查中可見: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在

1?2h呈塊狀凝固;結(jié)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在12?24h呈薄膜或纖細的凝塊;神經(jīng)梅毒的腦

脊液可有小絮狀凝塊;蛛網(wǎng)膜下腔梗阻的腦脊液呈黃色膠樣凝固。

2、女性,21歲,主訴發(fā)熱頭疼,惡心,嘔吐,體檢示頸項強直,做腰穿取三管CSF,呈白

色渾濁狀,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葡萄糖1.3mmol/L,白細胞900X106/L,蛋白質(zhì)1.2g/L,見革

蘭陽性球菌,根據(jù)這些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最有可能是()。

A、病毒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結(jié)核性腦膜炎

D、流行性乙型腦炎

E、新型鏈球菌腦膜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化膿性腦膜炎患者腦脊液外觀渾濁,蛋白質(zhì)顯著增加,葡萄糖明顯減少,氯化

物略有下降,細胞總數(shù)顯著增加且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腦脊液沉淀物涂片革蘭染色鏡檢革蘭

陰性雙球菌,該患者可以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

3、患者,男性,50歲,因不明原因劇烈頭痛就醫(yī)。檢查腦脊液為:外觀清晰,蛋白質(zhì)定性

(+),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25mmol/L,白細胞數(shù)5X106/L,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

未見細菌。此結(jié)果最不符合以下哪一項()。

A、腦腫瘤

B、腦脊髓梅毒

C、流行性乙腦

D、病毒性腦膜炎

E、化膿性腦膜炎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作初步篩檢和疾病分類,細菌性腦膜炎一般

腦脊液外觀渾濁,蛋白質(zhì)定性增高明顯,葡萄糖和氯化物一般不同程度減低,白細胞計數(shù)增

高,分類可見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增高。本病歷檢查結(jié)果最不符合化膿性腦膜炎的診斷。

4、某患者,男,35歲,因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就醫(yī).做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力增高.患者腦

脊液呈玻璃樣渾濁,蛋白質(zhì)定性(+),但不明顯,葡萄糖:3.8mmol/L,Cl-1.5mmol/L,WBC1.5

X106/L,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在腦脊液沉淀物涂片鏡檢中發(fā)現(xiàn)核酸桿菌,根據(jù)這些實

驗室檢查結(jié)果,最可能是()

A、病毒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結(jié)核性腦膜炎

D、流行性乙型腦炎

E、新型鏈球菌腦膜炎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結(jié)核性腦膜炎一般外觀呈玻璃樣渾濁,蛋白增高,葡萄糖減少,C1-明顯減少,

WBC增加,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細菌檢查已找到抗酸桿菌。所以診斷為結(jié)核性腦膜炎。

三、共用題干

1、患者,女性,大學生,主訴發(fā)熱、寒戰(zhàn)、頭痛,晨起有惡心、嘔吐.檢查時有頸項強直

和背部疼痛癥狀。腰椎穿刺取三管腦脊液送至實驗室,所有三管腦脊液均呈渾濁狀,但無血

性。

(1)腦脊液白細胞檢查正常參考值為()。

A、(0?8)X106/L

B、(0-15)X106/L

C、(0-20)X106/L

D、(0-30)X106/L

E、(10?50)X106/L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腦脊液中白細胞極少,成人:(0?8)X106/L,兒童:(1-15)X106/L,主

要為單個核細胞,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之比為7:3o腦脊液白細胞達(10?50)X106/L為

輕度增高,(50?100)X106/L為中度增高,大于200X106/L為顯著增高。

(2)腦脊液葡萄糖檢查的正常參考值為()o

1.5mmol/L

B、和血糖一樣

C>2.5?4.4mmol/L

D、比血糖濃度略高

E、5.1mmol/L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腦脊液葡萄糖含量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與血糖濃度、血

一腦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有關(guān)。參考值:①腰椎穿刺:2.5?4.4minol/L。

②小腦延髓池穿刺:2.8?4.2mmol/L。③腦室穿刺:3.0~4.4mmol/L<,

【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出生后,產(chǎn)生血細胞的骨髓為

A、黃髓

B、紅髓

C、灰質(zhì)

D、白質(zhì)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出生后在正常情況下,骨髓是唯一產(chǎn)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也

產(chǎn)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是有活躍造血功能的骨髓。從

出生至4歲,全身骨髓的髓腔內(nèi)均為紅骨髓。5歲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紅骨髓脂肪化由遠心

端向近心端發(fā)展。至18歲時,紅骨髓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長管狀骨的近心端,如顱骨、

胸骨、脊椎骨、肋骨、骸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2、起正向調(diào)節(jié)作用的造血因子不包括

A、干細胞因子

B、紅細胞生成素

C、集落刺激因子

D、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

E、白細胞介素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造血正向調(diào)控的細胞因子包括:

①干細胞因子;

②芙來3(FLT-3)配體;

③集落刺激因子;

④白細胞介素;

⑤紅細胞生成素等。

3、人體內(nèi)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細胞是

A、紅系祖細胞

B、造血干細胞

C、粒系祖細胞

D、巨核系祖細胞

E、B淋巴系祖細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造血干細胞是人體內(nèi)具有分化能力最早的造血細胞。

4、就造血多能干細胞而言,下屬概念錯誤的是

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態(tài)和淋巴細胞相似

B、在特定情況下,可在脾內(nèi)形成造血結(jié)節(jié)

C、既能產(chǎn)生骨髓干細胞,又能產(chǎn)生淋巴細胞干細胞

D、其增殖形式為對稱性增殖

E、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認為正常的造血干細胞只進行不對稱性有絲分裂。

5、屬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

A、TPO

B、IGF

C、CSF-GM

D、HGF

E、PDGF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集落刺激因子(CSF)是細胞因子中的一大類,有四種主要的類型:粒-單細胞

集落刺激因子(CSF-GM)、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G)、單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M)、

巨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Meg),還有多系集落刺激因子(CSF-Multi),即白細胞介素

3(IL-3)o

6、造血干細胞的主要分子標志是

A、CD3

B、CD25

C、CD34

D、CD38

E、CD9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造血干細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①多數(shù)細胞處于GO期或靜止期;

②絕大多數(shù)表達CD34和Thy-1(CD34+Thy-1+);

③低表達或不表達CD38和HLA-DR;

④缺乏特異系列抗原表面標志。

7、紅細胞起源于

A、原始紅細胞

B、肝

C、骨髓造血干細胞

D、巨噬細胞

E、早幼紅細胞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出生后在正常情況下,骨髓是唯一產(chǎn)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也

產(chǎn)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8、關(guān)于血細胞的增殖,錯誤的是

A、血細胞的增殖又稱為對稱性增殖

B、母細胞有絲分裂后形成子細胞

C、子細胞還可進一步增殖

D、子細胞是成熟細胞

E、原始紅細胞經(jīng)4?5次增殖,成為成熟紅細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母細胞有絲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同時都趨向分化成熟,子細胞還可進一步增

殖,每增殖一次就趨向于進一步分化。一般來說,一個原始細胞到成熟細胞經(jīng)過4?5次增

殖。

9、不符合原始細胞一般形態(tài)學規(guī)律的是

A、胞體大,但核漿比例小

B、細胞核內(nèi)見明顯的核仁

C、胞質(zhì)中一般無顆粒

D、核染色細致均勻

E、核膜不明顯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原始細胞胞體大,核漿比例大。

10、下列血細胞發(fā)育過程的一般規(guī)律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體積由小變大

B、核染色質(zhì)結(jié)構(gòu)由緊密粗糙到疏松細致

C、核仁由無到有

D、核漿比例由大到小

E、胞質(zhì)顆粒從有到無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血細胞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細胞體積由大變小;核染色質(zhì)結(jié)構(gòu)由疏松細致到緊

密粗糙;核仁由顯著可見到無;核漿比例由大到小;胞質(zhì)顆粒從無到有。

11、紅細胞破壞后,受何者吞噬

A、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

B、單核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脾

E、肝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為120天。當紅細胞逐漸衰老時,細胞變形能力減退而

脆性增加,在血流湍急處可因機械沖擊而破損,在通過微小孔隙時困難,因而特別容易停滯

在脾和骨髓中被巨噬細胞所吞噬。

12、下列哪項不符合髓外造血

A、多見于嬰兒

B、是機體對血細胞的需求明顯增高的一種代償

C、是機體正常反應(yīng),不屬于病理改變

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

E、可導致相應(yīng)器官的腫大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生理情況下,出生2個月后,嬰兒的肝、脾、淋巴結(jié)等已不再制造紅細胞、

粒細胞和血小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況下,這些組織又可重新恢復(fù)其造血功能,即為髓外造

血。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腎上腺、胃腸道、腹腔的脂肪等。

13、下列哪一項不是人體的造血器官

A、卵黃囊

B、肝

C、腎

D、骨髓

E、淋巴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造血器官是指能夠生成并支持造血細胞分化、發(fā)育、成熟的組織器官。胚胎

期造血首先在卵黃囊出現(xiàn),然后在肝臟,最后在骨髓、胸腺及淋巴結(jié)等處。出生后主要是骨

髓造血、淋巴器官造血和髓外造血。

14、造血微環(huán)境不包括

A、微血管系統(tǒng)

B、基質(zhì)

C、基質(zh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D、網(wǎng)狀細胞

E、成熟紅細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造血微環(huán)境是指造血器官實質(zhì)細胞四周的支架細胞和組織。它包括微血管系

統(tǒng)、末梢神經(jīng)、網(wǎng)狀細胞、基質(zhì)以及基質(zh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15、粒細胞造血開始失去增殖能力的階段是

A、原始粒細胞

B、早幼粒細胞

C、中幼粒細胞

D、晚幼粒細胞

E、桿狀核粒細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粒細胞從晚幼粒細胞開始失去增殖能力。

16、骨髓的造血干細胞最早來源于

A、肝

B、脾

C、胸腺

D、淋巴結(jié)

E、卵黃囊血島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卵黃囊血島是最早產(chǎn)生造血干細胞的地方。

17、血液學包括的學科有

A、血細胞形態(tài)學

B、血細胞生理學

C、血液生化學

D、血液免疫學、遺傳血液學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血液學是醫(yī)學科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血液和造血組織,

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形態(tài)的血細胞形態(tài)學;研究細胞來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細胞

生理學;研究血細胞組成、結(jié)構(gòu)、代謝和血漿成分的血液生化學;研究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

疫的血液免疫學;研究血液病遺傳方式和信息傳遞的遺傳血液學;研究血液流動性和血細胞

變形性的血液流變學;研究實驗技術(shù)和建立實驗方法的實驗血液學等。

18、下列有關(guān)血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漿約占血液的55%

B、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C、血液離體后可自行凝固

D、造血系統(tǒng)的疾患可通過血液影響全身

E、血液檢驗只用于各種血液系統(tǒng)疾病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血液由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其中血漿占55%,血

細胞占45%。正常血液離開血管后,在數(shù)分鐘內(nèi)便自行凝固。血液通過血管循環(huán)于全身,

各種組織都與血液密切接觸。全身各系統(tǒng)的疾病可以反映在血液變化中,血液系統(tǒng)疾病也可

影響其他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因此血液學檢驗可用于全身各系統(tǒng)疾病的檢查。

19、血液學檢驗的檢驗醫(yī)師和檢驗技師應(yīng)具備的技能是

A、各項有關(guān)血液疾病診斷和反映病情的試驗

B、建立有關(guān)新試驗

C、能從事有關(guān)科學研究的試驗工作

D、對疾病能下診斷

E、以上都正確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血液學檢驗的檢驗醫(yī)師和檢驗技師應(yīng)能:

①正確掌握各項有關(guān)血液疾病診斷和反映病情的試驗;

②適應(yīng)血液學的發(fā)展,建立有關(guān)新試驗;

③能從事有關(guān)科學研究的實驗工作;

④具有一定程度血液病的臨床知識,對疾病能下診斷。

20、下列哪種疾病通過骨髓涂片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不能確診的是

A、戈謝病

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缺鐵性貧血

E、多發(fā)性骨髓瘤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缺鐵性貧血只通過骨髓涂片細胞形態(tài)學的檢查不能確診,還需要進行骨髓鐵

染色。

21、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大于多少可診斷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A、25%

B、20%

C、15%

D、10%

E、7%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超過7%,或其絕對

值超過0.45X109/L。

22、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大于多少可診斷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A、0.55X109/L

B、0.50X109/L

C、0.45X109/L

D、0.40X109/L

E、0.35X109/L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超過7%,或其絕對值超過0.45X109/L,

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23、粒細胞缺乏癥患者發(fā)生感染時,外周血中粒細胞明顯的變化是

A、核左移

B、核右移

C、核漿發(fā)育不平衡

D,中毒顆粒

E、鼓錘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數(shù)常在2.0X109/L以下,嚴重者可低于0.5XI09/L。粒

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極度減少,甚至降到1%?2%或缺如。感染時,粒細胞可有

明顯中毒顆粒和空泡。

24、診斷粒細胞缺乏癥的重要方法是

A、細胞化學染色

B、骨髓檢驗

C、粒細胞抗體檢測

D、染色體檢查

E、分子生物學檢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骨髓檢驗是確定診斷和明確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的重要方法之一。

25、周圍血中出現(xiàn)幼稚粒細胞不會見于下列哪種疾病

A、骨髓纖維化

B、類白血病反應(yīng)

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D、缺鐵性貧血

E、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骨髓纖維化、類白血病反應(yīng)、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周圍血

中可出現(xiàn)幼稚粒細胞。

26、粒細胞缺乏癥病人骨髓中的粒細胞常有何形態(tài)改變

A、幼粒細胞見退行性改變

B、雙核粒細胞

C、粒細胞巨幼樣變

D、粒細胞核右移

E、粒細胞分葉過少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粒細胞缺乏癥時,骨髓象改變表明粒細胞系成熟障礙,同時幼粒細胞尚伴退

行性變化。

27、下列哪項檢查對診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具有重要價值

A、冷凝集試驗

B、嗜異性凝集試驗

C、IgM含量檢測

D、血沉測定

E、骨髓檢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血清中存在嗜異性抗體,該抗體屬于IgM,能

使綿羊和馬的紅細胞凝集,故又稱嗜異性凝集素。該抗體不被含有Forssman抗原組織(例如

豚鼠腎、馬腎)所吸收,因而與正常人血清中的嗜異性Forssman抗體不同?;颊呤犬愋阅?/p>

素陽性反應(yīng)常在起病后第1?2周出現(xiàn),第2?3周凝集素滴定度最高,一般能在體內(nèi)保持3~

6個月或更長時間。

28、下列哪項符合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A、多見于青壯年

B、白細胞數(shù)正?;蛟龆?,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多屬正常

C、主要經(jīng)過消化道傳播

D、是一種單核巨噬細胞良性增生性疾病

E、本病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三型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血象特點是:白細胞數(shù)正常或增多,早期中性分葉

核粒細胞增生,以后則淋巴細胞增多,并伴有異型淋巴細胞。白細胞增多可持續(xù)數(shù)周或數(shù)月。

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多屬正常。本病好發(fā)于兒童和青少年。

29、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一種什么疾病

A、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良性增生性疾病

B、淋巴細胞系統(tǒng)良性增生性疾病

C、單核細胞系統(tǒng)良性增生性疾病

D、淋巴細胞系統(tǒng)惡性疾病

E、漿細胞增生性疾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淋巴細胞良

性增生的傳染病。

30、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血象的突出變化是

A、白細胞正常伴異型淋巴細胞

B、淋巴細胞增多伴異型淋巴細胞

C、粒細胞增多伴異型淋巴細胞

D、單核細胞增多伴異型淋巴細胞

E、以上都不正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白細胞計數(shù)正?;蛟龆?。病程早期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增多,以后淋巴細胞增

多,占60%?97%,并伴有異型淋巴細胞。

31、現(xiàn)已明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下列哪種病毒引起的

A、肝炎病毒

B、皰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EB病毒

E、以上都不正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淋巴細胞良

性增生的傳染病,又稱腺性熱。

32、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常有的表現(xiàn)一般不包括

A、淋巴結(jié)腫大

B、不規(guī)則發(fā)熱

C、咽炎

D、皮疹

E、黃疸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常見的臨床癥狀有咽炎、發(fā)熱、淋巴結(jié)腫大、肝炎、

肺炎、胃腸、腦炎、心臟病、皮疹、生殖腺疾病、傷寒、瘧疾以及腮腺炎等。

33、除哪種疾病外,其他疾病均可引起貧血

A、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C、尼曼-匹克病

D、惡性淋巴瘤

E、脾功能亢進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淋巴細

胞良性增生的傳染病,又稱腺性熱。發(fā)病時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多屬正常。特發(fā)性血

小板減少性紫瘢、尼曼-匹克病、惡性淋巴瘤和脾功能亢進都會出現(xiàn)輕度到中度貧血。

34、I型異型淋巴細胞是指哪種細胞

A、漿細胞型

B、單核細胞樣型

C、幼淋巴細胞樣型

D、淋巴母細胞樣型

E、不能分類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Downey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異型淋巴細胞分為三型:

①I型(泡沫型或漿細胞型);

②II型(不規(guī)則型或單核細胞樣型);

③HI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細胞樣型)。

35、下列哪項符合類白血病反應(yīng)

A、外周血中白細胞明顯增加,紅細胞及血小板也常有明顯變化

B、血象中幼稚細胞常在30%以內(nèi)

C、骨髓象變化不大

D、粒細胞常無明顯的毒性改變

E、NAP積分常正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類白血病反應(yīng)的特點是: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高,胞質(zhì)中常有中毒顆粒、

空泡,胞核固縮,分裂異常。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血小板正?;蛟龆唷9撬柘笞?/p>

化不大,除增生活躍及核左移外,常有毒性顆粒改變。少數(shù)病例原始和幼稚細胞增多,但無

形態(tài)畸形。通常紅細胞系和巨核細胞系無明顯異常。

36、下列哪一項不符合類白血病反應(yīng)的骨髓象特點

A、粒細胞常有毒性改變

B、可見粒細胞核左移

C、骨髓象往往有明顯的變化

D、紅系和巨系無明顯異常

E、原始和幼稚細胞增多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類白血病反應(yīng)病人的骨髓象變化不大。除增生活躍及核左移外,常有毒性顆

粒改變。少數(shù)病例原始和幼稚細胞增多,但無形態(tài)畸形。通常紅細胞系和巨核細胞系無明顯

異常。

37、臨床上類白血病反應(yīng),以哪一種最常見

A、中性粒細胞型

B、淋巴細胞型

C、單核細胞型

D、嗜酸性粒細胞型

E、漿細胞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類白血病分為中性粒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及嗜酸性粒細胞型。

其中以中性粒細胞型最為常見。

38、下列哪一項不是類白血病反應(yīng)的特點

A、血象似白血病

B、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高

C、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及積分明顯增高

D、分為中性粒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嗜酸性粒細胞型

E、類白血病反應(yīng)不需要做骨髓細胞學檢查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雖然類白血病反應(yīng)病人的骨髓象變化不大,但對其進行骨髓檢查仍可發(fā)現(xiàn)增

生活躍及核左移,常有毒性顆粒改變等現(xiàn)象。

39、鑒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與中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yīng)首選細胞化學染色為

A、PAS反應(yīng)

B、過氧化物酶染色

C、非特異性酯酶染色

D、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

E、以上都不正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陰性,類白血病反應(yīng)陽性。

40、患兒,男,10歲,因患上呼吸道感染,曾服用氯霉素3天。檢查結(jié)果:貧血,網(wǎng)織紅

細胞<0.1%,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減低,見到巨大原始紅細胞,后經(jīng)用青霉素治療后,骨髓象

即恢復(fù)正常,可能診斷為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感染性貧血

C、急性造血功能停滯

D、溶血性貧血

E、缺鐵性貧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造血功能停滯可表現(xiàn)為全血細胞減少,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骨髓至

少一個部位增生減低,胞體比同期正常細胞明顯增大。

41、骨髓檢驗對下列哪項疾病不能做出肯定的診斷

A、白血病

B、巨幼細胞性貧血

C、缺鐵性貧血

D、多發(fā)性骨髓瘤

E、戈謝病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診斷造血系統(tǒng)疾病:骨髓象檢驗對各種類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

細胞貧血、惡性織細胞病、戈謝病、尼曼-匹克病、海藍色組織細胞增生癥、多發(fā)性骨髓瘤

具有診斷價值,也常通過復(fù)查骨髓象來評價療效或判斷預(yù)后。

42、屬于骨髓象檢查禁忌證患者是

A、血友病患者

B、再障患者

C、缺鐵性貧血患者

D、瘧疾患者

E、白血病患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骨髓象檢查禁忌證有血友病和晚期妊娠孕婦等。

43、行骨髓細胞學檢查選擇穿刺部位時,下述哪項不準確

A、穿刺部位應(yīng)淺表、易定位

B、嚴格進行消毒,防止感染

C、只須避開大動脈,選好進針點

D、鄰近無神經(jīng)、血管和重要臟器

E、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骸骨、脛骨等處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骨髓穿刺部位選擇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骨髓腔中紅骨髓豐富;②穿

刺部位應(yīng)淺表、易定位;③應(yīng)避開重要臟器。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骼骨、

脛骨等處。

44、下列疾病中通過骨髓涂片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不能確診的是

A、缺鐵性貧血

B、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多發(fā)性骨髓瘤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骨髓涂片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對各種白血病、再障、巨幼細胞貧血、惡性組織病、

戈謝病、尼曼-匹克病、海藍組織細胞增生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具有診斷價值。協(xié)助診斷某

些疾?。喝绺鞣N惡性腫瘤的骨髓轉(zhuǎn)移、淋巴瘤的骨髓浸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缺鐵性貧

血、溶血性貧血、脾亢和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45、下列哪種原始血細胞核染色質(zhì)呈纖細、疏松、網(wǎng)狀

A、原單核細胞

B、原紅細胞

C、原粒細胞

D、原淋巴細胞

E、原巨核細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原始單核細胞的核染色質(zhì)纖細,呈疏松網(wǎng)狀;原始紅細胞的核染色質(zhì)呈顆粒狀,

比原始粒細胞粗而密;原粒細胞的核染色質(zhì)呈細粒狀,排列均勻,無濃集;原淋巴細胞的核染

色質(zhì)細致,呈顆粒狀,但比原粒細胞稍粗,排列勻稱;原巨核細胞的核染色質(zhì)呈粗大網(wǎng)狀,

排列緊密。

46、區(qū)別原始紅細胞和原始粒細胞時,不符合原始紅細胞特點的是

A、胞體大,可見突起

B、染色質(zhì)粗顆粒狀

C、核仁暗藍色,界限模糊

D、胞質(zhì)呈均勻淡藍色

E、胞核圓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原始紅細胞的胞核圓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約占細胞直徑的4/5,核染色質(zhì)

呈顆粒狀,比原始粒細胞粗而密,胞質(zhì)量少,深藍色,不透明,在核周圍常形成淡染區(qū)。

47、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2?4:1

B、中、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

C、原淋+幼淋占10%

D、全片巨核細胞數(shù)為20個

E、可見極少量的網(wǎng)狀細胞、內(nèi)皮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骨髓成分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骨髓象中原淋和幼淋細胞極罕見。

48、下列符合幼淋巴細胞形態(tài)特征的是

A、胞核圓形或橢圓形

B、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

C、核染色質(zhì)較細致

D、胞質(zhì)量少,淡藍色,偶有少量深染紫紅色天青胺藍顆粒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幼稚淋巴細胞:胞體直徑10?16um,胞核圓形或橢圓形,核仁模糊不清或

消失,核染色質(zhì)仍較細致。胞質(zhì)較少,淡藍色,偶有少許天青胺藍顆粒。

49、正常情況下,既可出現(xiàn)在骨髓中,也可出現(xiàn)于外周血中的粒細胞是

A、原始粒細胞

B、早幼粒細胞

C、中幼粒細胞

D、晚幼粒細胞

E、桿狀核粒細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情況下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晚幼粒細胞只能存在于

骨髓中,而桿狀核粒細胞既可出現(xiàn)在骨髓中,也可出現(xiàn)于外周血中。

50、下列細胞中不具有有絲分裂能力的是

A、早幼粒細胞

B、中幼粒細胞

C、中幼紅細胞

D、晚幼粒細胞

E、早幼紅細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原粒、早幼粒、中幼粒都具有分裂能力。晚幼粒及以后各期喪失分裂能力。

51、患者女性,高熱4天就診,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60g/L,血小板36X109/L,血涂片原始及

幼稚細胞占82%,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慢性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類白血病反應(yīng)

E、溶血性貧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血涂片原始及幼稚細胞占82%,符合急性白血病診斷。

52、不屬于惡性組織細胞類型的是

A、異常組織細胞

B、多核巨細胞

C、淋巴樣組織細胞

D、單核樣組織細胞

E、多核組織細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惡性組織細胞按形態(tài)學特征,可歸納為五型:異常組織細胞、多核巨組織細

胞、淋巴樣組織細胞、單核樣組織細胞、吞噬性組織細胞。

53、下列哪一項的論述是正確的

A、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Reed-Steruberg細胞

B、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檢出骨髓瘤細胞

C、惡性組織細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檢出多核巨細胞

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細胞出現(xiàn)

E、以上都不正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可找到Reed-Sternberg細胞,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外

周血可檢出骨髓瘤細胞,惡性組織細胞病患者外周血可檢出多核巨細胞,但不是均可。只有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細胞出現(xiàn)。A、B、C選項說的太絕對。

54、下列哪項不符合惡性組織細胞病

A、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的惡性增生性疾病

B、起病急,病程短

C、NAP積分明顯下降或為零分

D、抗生素、激素治療反應(yīng)好

E、常伴有明顯的吞噬血細胞的現(xiàn)象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反應(yīng)性組織細胞增多癥抗生素、激素治療反應(yīng)好。惡性組織細胞病抗生素、

激素治療無效。

55、下列哪一項是惡性組織細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A、起病急,高熱,衰竭和進行性貧血

B、全血細胞減少

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單核細胞

D、骨髓涂片見到形態(tài)異常的組織細胞

E、以上都不正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惡性組織細胞病是異常組織細胞增生所致的惡性疾病,骨髓涂片見到形態(tài)異

常的組織細胞是惡性組織細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56、對惡性組織細胞病具有重要意義的細胞是

A、淋巴樣組織細胞

B、單核樣組織細胞

C、吞噬性組織細胞

D、幼稚細胞

E、多核巨細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惡性組織細胞可歸納為以下五型:異常組織細胞;多核巨組織細胞;吞噬性組

織細胞;淋巴樣組織細胞;單核樣組織細胞異常組織細胞和多核巨組織細胞有診斷意義。

57、下列哪一項不是惡性組織細胞病的主要臨床特征

A、貧血

B、皮下結(jié)節(jié)

C、出血、黃疸

D、進行性衰竭

E、持續(xù)高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惡性組織細胞病臨床起病急驟,以高熱、貧血、肝、脾、淋巴結(jié)腫大、全血

細胞減少、出血、黃疸和進行性衰竭為主要特征。

58、下列哪種說法符合惡性組織細胞病

A、是一種淋巴細胞系統(tǒng)的惡性疾病

B、女性多于男性

C、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進行性黃疸

D、常表現(xiàn)為全血細胞減少

E、病程常大于一年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全血細胞減少是惡性組織細胞病的典型血象表現(xiàn)。

59、尿本-周蛋白陽性是下列哪種病的特征之一

A、多發(fā)性骨髓瘤(MM)

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

C、多毛細胞白血?。℉CL)

D、成人T細胞白血?。ˋTL)

E、幼淋巴細胞白血病(PLL)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多發(fā)性骨髓瘤尿蛋白電泳和免疫電泳可檢出B-J蛋白和鑒別K和入鏈,與血

清電泳的結(jié)果相吻合。此法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幾乎所有病人(除不分泌型)均為陽性。

60、多發(fā)性骨髓瘤最有診斷意義的是

A、原因不明的貧血

B、腎功能障礙

C、肋骨的病理性骨折

D、血清球蛋白增高

E、骨髓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漿細胞增多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多發(fā)性骨髓瘤最有診斷意義的是:骨髓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漿細胞增多。

51、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內(nèi)含血量超過多少毫升人.0.58.1.0€:.1.5口.2.0£25(標準答案:8)(試

題解析:當每升尿含血量Nlm時稱為肉眼血尿。)

52、痛風和哪種物質(zhì)水平升高有關(guān)A.UreaB.CrC.UAD.CKE.TBA(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痛

風是由噪吟的代謝產(chǎn)物終尿酸引起。)

53、患者男,46歲。脾大,骨髓中淋巴細胞比例為76%,擬診多毛細胞白血病,首選的組

織化學檢查是A.糖原染色B.特異性酯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異性酯酶染色E.酸性

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標準答案:E)(試題解析:多毛細胞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特征是

ACP陽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54、患者男,30歲在小飯店就餐后出現(xiàn)腹痛腹脹,劇烈腹瀉,呈水樣便伴嘔吐1天。頭暈

無無腹痛,無里急后重。查體:血壓80/60mmHg,面容疲倦,皮膚松弛,有中干舌燥,眼

窩內(nèi)陷。首選的檢查是A.尿常規(guī)檢查B.取外周血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C.堿性蛋白陳水接種D.

大便常規(guī)檢查E.糞便標立即進行直接懸滴檢查(標準答案:E)(試題解析:劇烈腹瀉,呈水樣便

伴嘔吐懷疑霍亂弧菌為致病菌?;魜y弧菌的診斷為直接鏡檢法:采取病人“米淚水樣”大便或

吐物。鏡檢(涂片染色及懸滴法檢查觀察細菌形態(tài),動力特征。)

55、進行尿液干化學法檢測時,不受VitC影響的指標是A.隱血B.尿糖C.比密D.白細胞E.

亞硝酸鹽(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比密(SG)是指在A時尿液與同體積純水重量之比,尿

比密與尿中溶質(zhì)的多少有關(guān),與維生素C無關(guān)。)

56、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是A.胸骨B.棘突C.股骨D.骸骨E.肋骨(標準答案:D)(試題解析:骨

髓穿刺常選骨盆的后上棘或能前上,此部位骨性標志清楚,周圍無大血管及神經(jīng)主干,故安

全性好)

57、下列關(guān)于血液糖化血清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A.反映過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B.

是血清糖果胺的主要成分C.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檢測指標D.可替代糖化血紅蛋白E.當

患者有急性全身性疾病時能夠準確的反應(yīng)短期內(nèi)平均血糖的變化(標準答案:D)(試題解析:糖

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與清蛋白緩慢結(jié)合的化合物,當血清白蛋白降低(如低蛋白血癥、腎病

綜合癥)時、糖化血清蛋白為假陰性,故其不能代替糖化血紅蛋白。)

58、成年男性患者,發(fā)熱2周,食欲不振、乏力、腹脹、脾腫大,白細胞3.8X109/L,發(fā)熱

持續(xù)不退,臨床疑為傷寒病。為輔助診斷,可以明確病原的首選檢查是A.外斐試驗B.肥達

試驗C.血培養(yǎng)D.骨髓培養(yǎng)E.痰培養(yǎng)(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肥達試驗是一種試管凝集反應(yīng),

用已知的傷寒桿菌0、H抗原和甲、乙型副傷寒桿菌H抗原,與待測血清作試管或微孔板

凝集實驗,以測定血清中有無相應(yīng)抗體存在,作為傷寒、副傷寒的診斷手段。)

59、類風濕因子的英文縮寫是A.ANAB.CRPC.RFD.ENAE.ESR(標準答案:C)

60、離心法尿沉渣檢查,正常情況下透明管型為A.0-1個/LPFB.1?3個/LPFC.3?5個

/LPFD.0-1個/HPFE.0?偶見個/HPF(標準答案:A)(試題解析:正常情況下透明管型為0x1

個LP(F低倍鎮(zhèn)視野)。)

61、尿液中細胞、管型的檢查,保存標本適用的防腐劑是A.甲苯B.戊二醛C.甲醛D.濃鹽酸

E.麝香草酚(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甲醛又稱福爾馬林。對尿液細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有固

定作用.100ml尿中加入40%甲醛0.5ml。因甲醛具有還原性,不適于尿糖等化學成分檢

測。)

62、目前檢測血清中總蛋白的方法是A.雙縮胭法B.溪甲粉綠法C.冰醋酸法D.堿性苦味減法

E.磷鴇酸還原法(標準答案:A)(試題解析:雙縮胭法用于檢測血清中總蛋白浪甲粉綠(BCG)

法用于檢測血清中白蛋白。)

63、補體滅活是指56℃加熱多少分鐘A.10B.20c.30D.40E.60(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補體結(jié)

合試驗時血清在試驗前應(yīng)加熱56C30分鐘(或60℃3分鐘),以滅活補體和某些非特異性

反應(yīng)因素。)

64、鼠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血紅蛋白的吸收波峰為

A.538nmB.540nmC.542nmD.575nmE.582nm(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原理:血紅蛋白被高鐵鼠

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Hi),Hi與鼠離子結(jié)合成氟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在540nm

處有一吸收峰,測其光密度可得血紅蛋白量。)

65、屬于革蘭陰性雙球菌的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溶血葡萄球菌D.肺炎鏈球菌E.淋病奈瑟菌(標準答

案:E)(試題解析:常見的革蘭陰性雙球菌有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66、一位非典型肺炎患者冷凝集試驗雙價血清效價呈4倍以上增高,則懷疑引起感染的病

原體是A.肺炎鏈球菌B.金黃色葡萄球菌C.肺炎支原體D.肺炎克雷伯菌E.鸚鵡熱衣原體(標

準答案:C)(試題解析:冷凝集素是從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血清中發(fā)現(xiàn),是抗紅細胞抗原的

IgM抗體,56℃30min仍保持活性,在0?5℃低溫條件下,A、B、O任一種血型均可與

自身紅細胞以及型和同型血細胞相凝集,屬一種非特異性的結(jié)合,此試驗主要用于診斷肺炎

支原體引起的肺炎。發(fā)病后每1?2周檢查一次,效價呈4倍升高,則有一定診斷意義。)

67、反映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是A.血清白蛋白B.血清前白蛋白C.尿al-微球蛋白D.尿轉(zhuǎn)鐵

蛋白E.血清C-反應(yīng)蛋白(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al-微球蛋白分子量30KD,可自透過腎小

球濾過膜,95%?99%在近小管(PCT)重吸收,只有微量從終尿排出腎小管損傷發(fā)生時因

重吸收障礙而致尿中排出增加。)

68、患兒足月順產(chǎn),無窒息,第2天出現(xiàn)黃疸,逐漸加重,貧血、嗜睡、肝脾可觸及?;?/p>

者最可能診斷是A.生理性黃疸B.新生兒肝炎C.新生兒溶血癥D.膽道閉鎖E.先天性心臟

?。藴蚀鸢?C)(試題解析:新生溶血癥主要原因:如母親為Rh陰性血型兒為Rh陽性血型

在首次分娩時胎兒血液進入母體,母親針對胎兒R陽性紅細胞產(chǎn)生1G類為主的抗Rh

抗體。當該母親再次妊娠時,母體內(nèi)的Rh抗體便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nèi),與胎兒紅細

胞膜上的RhD抗原結(jié)合,使紅細胞被溶解破壞,引起流產(chǎn)或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癥。)

69、患者,女性。40歲,發(fā)熱牙齦出血伴月經(jīng)量增多2周就診,體檢:39.2℃,貧血貌,

淺表淋巴結(jié)(2胸骨壓痛(+)肝肋下1cm,化驗:Hb72gL,WBC32xlO9/L,PLT28xlO9/L,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占92%,為明確診斷,通常宜首選下列項檢查A.血細胞化學

染色B.染色體核型分析C.骨髓病理組織學檢查D.分子生物學檢查E.免疫學檢查(標準答

案:A)(試題解析: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92%可推斷為急性白血病,再用細胞化學染

色進行鑒定分型.)

70、患者男,21歲。后背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形成直徑3cm的膿腫,抽取膿液涂片鏡檢,

見革蘭陽性球菌。膿液培養(yǎng)在血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菌落,觸酶陽性最可能的病原菌是A.

腐生葡萄球菌B.金黃色葡萄球菌C.消化鏈球菌D.藤黃微球菌E.化膿性鏈球菌(標準答

案:B)(試題解析: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性感

染,在血平板上呈金黃色或白色菌落,天而凸起,表面光滑,周圍有溶血環(huán),酶陽性。)

71、體內(nèi)降解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的物質(zhì)是A.凝血酶B.抗凝血酶C.纖溶酶D.抗纖溶酶E.

凝血活酶(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纖維蛋白降解物是纖維蛋白原或纖維蛋白在纖溶酶的作用

下,生成X、Y、D、E等碎片在液中有抗凝作用.)

72、患者女,26歲。外陰瘙癢伴分泌物增多2天,分泌物稀薄,實驗室檢查:陰道清潔度

III度,線索細胞陽性、加德納菌(+4)、雜菌(白細胞(++),未檢出霉菌和滴蟲該患者

可能的診斷是A.滴蟲性陰道炎B.細菌性陰道炎C.淋病D.真菌性陰道炎E.阿米巴性陰道

炎(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線索細胞陽性、加德納菌(++)提細菌性陰道炎)

73、弗氏完全佐劑的組成包括A.液體石蠟、羊毛脂、卡介苗B.液體石蠟、羊毛脂C.羊毛脂、

氫氧化鋁D.毛脂、卡介苗E.液體石蠟、卡介苗(標準答案:A)(試題解析:弗氏使劑是現(xiàn)在動物

實驗中最常用的佐劑人分為不完全弗氏佐劑和完全弗氏佐劑完全弗氏佐劑是液體石蠟與羊

毛脂混合而成,組分比為(1?5):1,可根據(jù)需要而定,通常為2:1。不完全佐劑中加卡

介苗(最終濃度為3~20mg/m)或死的結(jié)核分枝桿菌,即為弗氏完全佐劑(CFA)。)

74、血型不合引起的輸血反應(yīng)屬于A.I型超敏反應(yīng)B.I型超敏反應(yīng)C.III型超敏反應(yīng)D.IV型

超敏反應(yīng)E.V型超敏反應(yīng)(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II型超敏反應(yīng)是由IgG或IgM抗體與

靶細胞表面相應(yīng)抗原結(jié)合后,在補體、吞噬細胞和NK細胞參與下,引起的以細胞溶解或

組織損傷為主的病理免疫反應(yīng)。常見疾病有輸血反應(yīng)、新生兒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75、患者男,34歲。出現(xiàn)頭皮發(fā)癢、掉發(fā)現(xiàn)象,懷疑出現(xiàn)頭癬。下列哪種方法最常用于癬

病標本的真菌直接鏡檢A.墨汁染色B.抗酸染色C.KOH濕片檢查D.暗視野觀察動力E.芽抱

染色(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氫氧化鉀能溶解皮膚中的角蛋白并能清除標本中的膿細胞及其

他成分而不破壞真菌菌絲和狗子,其使用濃度依據(jù)標本的不同而不同。)

76、患者男,26歲。建筑工人,工作中被生銹鐵釘釘入腳掌約15cm,當時近作簡單消毒

處理,2天后出現(xiàn)肌肉強直性痙攣,呼吸困難。此患者感染的病原體最可能是A.破傷風梭

菌芽抱桿菌B.產(chǎn)氣莢膜梭狀芽抱桿菌C.肉毒梭狀芽泡桿菌D.森林腦炎病毒E.流行性乙型腦

炎病毒(標準答案:A)(試題解析:破傷風是破傷風梭菌經(jīng)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

環(huán)境下生長繁殖,產(chǎn)生毒素而引起肌痙攣的一種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毒素主要侵襲神經(jīng)系統(tǒng)

中的運動神經(jīng)元,因此本病以牙關(guān)緊閉、陣發(fā)性痙攣、強直性痙攣的為臨床特征,主要波及

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

77、隨年齡增長變化最明顯的酶是A.ALTB.GGTC.ASTD.ALPE.LD(標準答案:D)(試題解析:

堿性磷酸酶隨年齡變化較明顯:妊娠3個月時胎盤即可產(chǎn)生堿性磷酸酶,9個月達高峰,

可為同齡婦女的3?4倍,分娩后1個月左右即恢復(fù)正常;絕經(jīng)期后婦女的ALP水平有所

上升;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