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35/1B/wKhkFmaca5uAAhtlAAM_teobtNk568.jpg)
![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35/1B/wKhkFmaca5uAAhtlAAM_teobtNk5682.jpg)
![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35/1B/wKhkFmaca5uAAhtlAAM_teobtNk5683.jpg)
![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35/1B/wKhkFmaca5uAAhtlAAM_teobtNk5684.jpg)
![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35/1B/wKhkFmaca5uAAhtlAAM_teobtNk56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閔行區(qū)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美國根據1903年簽訂的《巴拿馬運河條約》,一次付給巴拿馬1000萬,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從而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和控制”運河和運河區(qū)的權利。運河1904年開鑿動工,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這一事實,突出表現了:A.美國的霸權主義欺凌弱小 B.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C.資本全球擴張的強勁勢頭 D.“門戶開放”政策的作用2.有學者指出,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tǒng)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zhàn)略企圖。此次抗戰(zhàn)A.使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被粉碎B.推動抗日戰(zhàn)爭轉入相持階段C.是中國軍隊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最大勝利D.導致國民政府開辟緬甸戰(zhàn)場3.有學者在分析現代民主與古代雅典民主的關系時,指出:今天的民主概念與公元前5世紀發(fā)明出來時的這個概念,即使還有什么相似之處,也是極其微小的相似。我們在使用同一個名詞的時候,很容易誤以為是在談論同樣的或類似的事情。結合所學,對該學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有①雅典民主制并非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制②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隸制之上的直接民主制③雅典開創(chuàng)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對后世有著直接的重要影響④現代國家大部分是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上建立代議制政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恩格斯曾說:“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最終建立畢竟使法國工人有了一個基礎,可以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并且在將來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為它本身的利益進行戰(zhàn)斗?!边@表明A.憲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B.法國已建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C.法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進行D.工人階級推動共和政體的建立5.表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行業(yè)分布表(單位:萬個)年份農業(yè)工業(yè)建筑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商、飲、服務業(yè)14821.282.423.384.385.0114886.287.3243.389.3366.6表中的數據變化說明,這一時期我國A.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B.城鄉(xiāng)一體化逐步實現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建立D.工業(yè)結構趨于合理6.“這種經濟危機特別難以應付,用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醫(yī)治通貨膨脹,就會使生產停滯,失業(yè)增加:用赤字財政政策醫(yī)治生產停滯,增加就業(yè),又加劇通貨膨脹?!蔽闹小斑@種危機”出現于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B.20世紀70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D.20世紀90年代7.明朝政治制度下,雖一切事權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許多事情是必經廷推、廷議、廷鞫的。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撫、總督開會來公開推舉,是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決,是為“廷議”;倘使有重大的獄訟無法解決,也由七卿、九卿開會定讞,是為“廷鞫”。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形成了皇權外的決策機構C.皇權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8.某思想家認為:“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階層的人競爭。這樣,君主們就完全解除了監(jiān)督私人產業(yè)、指導私人產業(yè)使之最適合于社會利益的義務。”據此可知,該思想家主張A.公正平等下的經濟自由 B.提高關稅以保護國內市場C.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D.倡導“新經濟”發(fā)展模式9.陳曉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學家費希特和黑格爾,就極力宣揚強權主義和國家至上的思想?!@些思想對德國人養(yǎng)成守紀律、重責任和服從權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統(tǒng)一后的德意志帝國是一個君主政體的聯邦。材料中“強權主義和國家至上”表現為A.憲法賦予首相國家最高權力B.各級官吏均由帝國皇帝任命C.帝國首相只對聯邦會議負責D.帝國議會擁有最高的立法權10.下表是20世紀世界局部戰(zhàn)爭與武裝沖突次數統(tǒng)計,是根據學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29場國與國之間:19場,占66%國內沖突:10場,占34%1990—1994年18場國與國之間:3場,占17%國內沖突:15場,占83%A.世界整體發(fā)展形勢日趨緩和B.軍事大國不再是武裝沖突的主角C.兩極格局有效維護了世界和平D.國際格局變動導致國內矛盾激化11.陸九淵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張官置吏,所以為民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邦本,得乎丘民為天子,此大義正理也?!边@些思想主張A.是“心即理”主張的具體體現 B.是孟子“民貴君輕”的繼承發(fā)展C.使儒學開始適應政治統(tǒng)治需要 D.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12.《明史》記載,“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政……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至仁宗而后,……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睋丝芍狝.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B.太祖罷相,設內閣制協理國家政務C.政務繁忙,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D.閣臣權重,設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予以牽制13.1965年,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在進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這種變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國A.實現了與西方國家的正?;?B.調整了與蘇聯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歐美對華經濟制裁14.1958年《人民日報》發(fā)表題為《大規(guī)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論,由此,一個聲勢浩大的“采風運動”在全國迅速掀起來。下列民歌不屬于這一時期的是A.玉米稻子密又濃,鋪天蓋地不透風,就是衛(wèi)星掉下來,也要彈回半空中B.揮舞鋼釬當紅筆,豪情更比鋼水急,滿天鋼花滿天詩,獻給領袖毛主席C.吃飯不要錢,想了幾千年,如今實現了,快活似神仙D.(鳳陽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15.某同學在課外活動中收集了下列一組近代報刊,其中創(chuàng)刊于上海、引領時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引力波本身是時空的漣漪。當引力波出來的時候,時空會在與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發(fā)生周期性的形變,而置身其中的物體也會發(fā)生周期性的伸縮。據此推測,為引力波假設提供基礎理論的應該是A.相對論 B.生物進化論 C.量子論 D.萬有引力定律17.蘇格拉底認為選舉是一項技能,不是隨意的直覺,就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樣,需要人們系統(tǒng)地學習,讓沒有學習過的人去選舉,就像讓他們在暴風雨中操縱航向薩摩斯島的三層劃槳戰(zhàn)船一樣不負責任。材料反映了蘇格拉底A.否定公民大會的作用 B.意識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C.支持實行代議制民主 D.反對精英政治和貴族政治18.在以下示意圖中“?”處應填上A.凡爾賽體系B.華盛頓體系C.雅爾塔體系D.布雷頓森林體系19.如圖是題為“人民勝利備忘錄”的海報。圖中有一枚冉冉升起的太陽,它是自由的象征。其中跪著的是俄國沙皇,該場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十月革命 D.《四月提綱》的頒布20.如圖詩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公車上書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一二.九運動21.宋代人對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專門記載海外情況的著作就有好幾部,其中對非洲的記述比前代更為廣博,如北非的默伽國(今摩洛哥)、勿斯里國(今埃及)、東非的層撥國(今桑給巴爾)、中理國(今索馬里)等。據此可知,宋代A.世界性的市場經濟開始形成 B.海外貿易的繁榮C.商幫興起促進了市場國際化 D.重商主義的盛行22.英國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教授在解釋中國市場化過程時,認為中國的市場化變革是由體制外的邊緣革命推動的,如安徽風陽縣小崗村18家農戶一致同意分田單干,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引進了農村的工業(yè)化,個體戶打開了城市私營經濟之門等。作者意在說明A.邊緣力量在政治變革中的強勢地位B.政府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處于被動地位C.民間力量推動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D.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23.“他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國的第一位君主”。“他”是A.乾隆皇帝 B.道光皇帝 C.光緒皇帝 D.宣統(tǒng)皇帝24.下表為20世紀60—70年代國際限制核武器部分條約年份條約1963年《控制核武器試驗的協定》1967年《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協定》、《拉美無核區(qū)的協定》1968年《在現有核國家以外不擴散核武器的條約》1971年《海底禁止核武器協定》1972年《西方—蘇聯限制核戰(zhàn)略武器條約》據此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B.冷戰(zhàn)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和平C.美蘇爭霸的雙方處于均勢的狀態(tài)D.美蘇雙方意識形態(tài)對抗逐漸消失25.晚清暢銷小說《癡人說夢記》以一場夢為結尾,夢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國巡捕,建筑上沒有外國招牌,有的是中國人的工廠和學校。這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是A.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C.扶清滅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26.標語、口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一個時代發(fā)展的特征。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標語、口號,正確的一組是①超英趕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②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③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27.為了保護已有的利益,費城制憲會議的各邦代表(和他們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團)必須建立種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種高于各自權威的公共權威來貫徹公共利益,由此,制完會議的各邦代表主張A.實施人民主權和共和原則B.建立分權制衡的政治體制C.建立權力有限的聯邦政府D.改變各邦自治的原則28.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內瓦會議,創(chuàng)作了下圖漫畫《日內瓦的喜劇——美國大使在與一位“不存在”的對象談判》。漫畫表明A.新中國取得了對美外交的勝利B.印度支那問題得以和平解決C.新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D.美國仍堅持敵視新中國政策29.仔細觀察下面兩幅不同時期的山東地圖,從左圖到右圖的變化主要說明了古代山東地區(qū)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強B.行政區(qū)劃范圍由小到大C.在全國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機構設置由繁到簡30.有數據顯示,羅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過剩,失業(yè)大軍依舊高達900多萬人,期間(1937—1938年)還造成了新的經濟危機,有學者據此認為羅斯福新政沒有也不可能造成經濟復興和高漲。該學者的觀點A.全面認識了羅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實基礎之上C.充滿了主觀臆斷的色彩 D.認為新政是經濟危機的根源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人們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20世紀60年代,隨著蘇聯和美國加緊進行核試驗,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對核擴散的輿論日益強烈。美蘇為了保住他們的核優(yōu)勢,乘機推動簽訂關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談判,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于1968年7月1日分別在華盛頓、莫斯科、倫敦開放簽字,當時有59個國家簽約加入。1970年3月5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guī)定,只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擁有核武器,同樣是主權國家,而其他的國家卻被剝奪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權利?!幾渣S莉娜《析(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影響。32.人類文明數千年的歷史,也是與疾病抗爭的歷史。在防治傳染病方面,人類從古到今積累了許多經驗與教訓,值得回顧、思考及借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注意對染疫死者的尸體盡快處理和火化。清代宮廷中設“避痘所”隔離感染天花者,規(guī)定在隔離九日后親人才可探視。在民間,每當瘟疫流行,地方政府與社會人士往往只能做一些臨時性的收容、散藥等工作,沒有持續(xù)性。……雖然認識到疫病會傳染,但無法根本性阻止?!糯酪邘韨惱黼y題,引起宋代學者的討論。南宋經學家程迥看到有家屬離棄染病的親人,于是說疫病是天時不正引起的,不會人傳人,要求人們留下來照顧病者。……南宋教育家歐陽守道指出,“氣接則病,氣不接則不病也?!钡枪糯鷹l件下,如何令“氣不接”一直缺乏手段?!脏嵑椤肚笫恰?020年第4期材料二天花是中國所認識的最古老疾病之一。16世紀下半葉,人痘接種開始在長江中下游施行……政府通過惠民藥局等向貧民提供醫(yī)療幫助的傳統(tǒng)最終消失,地方上的慈善家組織起施醫(yī)局,給一方鄉(xiāng)里提供藥品和醫(yī)療照顧。17—18世紀,天花對英國的侵襲程度增強。與腺鼠疫的長期斗爭使英國人懂得檢疫和隔離的價值,各地建立了用于隔離天花病人的傳染病醫(yī)院。在理性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一批具有社會良知的中產階級涌現出來,由私人慈善組織資助的門診醫(yī)院和小診所相繼問世,致力于提升公共衛(wèi)生水平?!?8世紀90年代,杰出科學家愛德華詹納開始推介牛痘接種法,到19世紀早期超過10萬英國人實施了接種?!幾裕溃┛夏崴糉.基普爾《劍橋世界人類疾病史》(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防疫的經驗與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中英兩國在應對天花時的共同之處。(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古代中國和近代英國對傳染病的防治經驗,能為當今中國傳染病防治工作帶來哪些啟示?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南昌漢代?;韬顒①R墓的發(fā)掘,是近幾年我國考古領域的重大發(fā)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不僅有200萬枚(約10余噸)五銖錢、478件(重達115公斤)馬蹄金,還有編鐘、琴、瑟等禮樂用器,以及各式棋盤、硯臺和一件畫有孔子像的屏風,此外還有大量記載著儒家經典著作的簡牘。據《漢書》,劉賀為漢武帝之孫,襲昌邑王。公元前74年,漢昭帝崩,無子。劉賀為大司馬霍光所詔,嗣為昭帝之后。然即位二十七日即被霍光廢歸昌邑。公元前63年,漢宣帝封劉賀為?;韬睿骋厮那?。后因揚州刺史奏言,劉賀被削去三千戶。公元前59年薨于豫章(今南昌)。后又因豫章太守奏言,以為不宜立嗣,國除。(1)從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個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歷史現象。(2)?;韬钅拱l(fā)掘后,劉賀的歷史形象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討論。有人認為應該依據出土的文物,推翻眾多史書對劉賀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的記載,為其“正名”;也有人認為應當依據《漢書》等正史的記載,繼續(xù)維持對劉賀的評價。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由商品輸出變?yōu)橘Y本輸出。根據材料“一次付給巴拿馬1000萬,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從而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和控制’運河和運河區(qū)的權利”符合資本在全球擴張,故選C;A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在巴拿馬開鑿運河進行經濟擴張不能體現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B錯誤;D是針對中國,排除。2、B【解析】
“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tǒng)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zhàn)略企圖”表明此次抗戰(zhàn)推動抗日戰(zhàn)爭轉入相持階段,故B正確;A是淞滬會戰(zhàn),C是臺兒莊戰(zhàn)役,都是在中國抗戰(zhàn)戰(zhàn)略防御階段,排除;D不符合題意,排除。3、A【解析】
由材料信息“今天的民主概念與公元前5世紀發(fā)明出來時的這個概念,即使還有什么相似之處,也是極其微小的相似”可知,雅典民主制并非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制,這也說明雅典的民主制度對后世沒有直接的重要影響,故①正確,③錯誤;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隸制之上的直接民主制,現代西方國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上的代議制政府,故②正確,④錯誤。由此可知,A正確,BCD錯誤。4、A【解析】
根據“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最終建立畢竟使法國工人有了一個基礎,可以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并且在將來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為它本身的利益進行戰(zhàn)斗?!笨芍牧现卸鞲袼箯娬{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建立對法國工人運動的積極影響,故A項正確;材料描述法國工人可以組織一個政黨,而非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B項錯誤;C項無法從材料中判斷,排除;材料反映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建立對法國工人運動的積極影響,并非工人階級推動共和政體的建立,排除D項?!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最終建立畢竟使法國工人有了一個基礎,可以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并且在將來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為它本身的利益進行戰(zhàn)斗。”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所學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分析解答。5、A【解析】表格數據反映了1482年到1488年我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中,工業(yè)、建筑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非農產業(yè)迅速增加,這一變化說明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故A符合題意。材料反映不出城鄉(xiāng)一體化的信息,B不正確;144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C與史實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不能得出整個國家工業(yè)結構是否合理,D不正確。點睛:本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主題,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等問題的理解。解答圖表類選擇題一般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以圖表形式呈現,較直觀地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歷史的本質。解答該類試題要先分析圖表信息,將其轉化為文字信息,然后聯系所學知識,解答問題。6、B【解析】
根據材料“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醫(yī)治通貨膨脹,就會使生產停滯……赤字財政政策醫(yī)治生產停滯,增加就業(yè),又加劇通貨膨脹”可知,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赤字財政政策均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但仍未解決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問題,凱恩斯主義失靈,“滯脹危機”出現,體現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發(fā)展特征,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C【解析】
根據“有許多事情是必經廷推、廷議、廷鞫”可知,材料強調明朝時期的皇權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性的制約,故C正確;明朝實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不民主,排除A項;“廷推”、“廷議”、“廷鞫”都沒有最終的決策權,排除B項;材料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項。8、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觀點屬于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現了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故選A;“提高關稅以保護國內市場”屬于重商主義的表現,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屬于凱恩斯的經濟思想,排除C;“新經濟”發(fā)展模式主要是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和題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選A。9、B【解析】
根據所學德意志帝國1871年憲法可知,憲法賦予德意志帝國皇帝最高權力,擁有最高的行政權、立法權、軍權等,帝國首相及各級官吏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故ACD三項錯誤,B項正確。10、D【解析】
依據材料“1990—1994年”“國內沖突:15場,占83%”并結合美蘇兩極格局演變的相關知識可知,國際格局變動導致國內矛盾激化。故答案為D項,C項排除。A項,“緩和”說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軍事大國不再是武裝沖突的主角的表述材料不能體現,排除。11、B【解析】
材料中陸九淵的思想,概括其大意是,君和吏都是為“民”服務的,民貴君輕,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戴,才能成為君主,因此,這些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故B項正確;“心即理”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儒學自產生之初,即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適應了政治需要,排除C項;從材料看,陸九淵并不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排除D項12、A【解析】
根據“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可知,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A符合題意;明成祖設內立閣,B錯誤,排除;材料信息不能體現“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的信息,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1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現代中國的對外交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所以中國加大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故選B。60年代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實現外交關系正?;簿驼劜簧吓c西方國家外交關系正?;痛蚱茪W美對華經濟制裁??键c: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4、D【解析】
1958年的采風運動與當時大躍進的社會氛圍有關,選項D反映了鳳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事情,符合題意;選項A、B、C是大躍進時期社會氛圍的反映,不符合題意,排除。15、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①是維新派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②是維新變法運動期間創(chuàng)刊于天津的,③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日本東京創(chuàng)辦的,④是新文化運動期間創(chuàng)辦于上海的,據以上分析,創(chuàng)辦于上海、引領時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是①④,故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要求,排除。故選C。16、A【解析】
依據材料“引力波本身是時空的漣漪。當引力波出來的時候,時空會在與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發(fā)生周期性的形變,而置身其中的物體也會發(fā)生周期性的伸縮”并結合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可知,為引力波提供基礎理論的是相對論。A正確;生物進化論是對于物種起源的一種學說,B排除;量子論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C排除;萬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和天體運動的規(guī)律統(tǒng)一了起來,與引力波的時空觀不符,D排除。故選A。17、B【解析】
依據材料“讓沒有學習過的人去選舉,就像讓他們在暴風雨中操縱航向薩摩斯島的三層劃槳戰(zhàn)船一樣不負責任”并結合雅典的民主政治來看,蘇格拉底是對雅典這種將國家交給那些缺乏真知灼見的人,實行直接民主的選舉方式是不贊同的。B正確;材料只是對選舉這種方式的不贊同,不代表蘇格拉底否定公民大會,A錯誤;材料只涉及反對直接民主的選舉,未體現蘇格拉底支持代議制民主,C錯誤;材料不涉及蘇格拉底對精英政治和貴族政治的態(tài)度,D錯誤。故選B。18、D【解析】
根據題干所學可知,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二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它推動了戰(zhàn)后經濟向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fā)展,D項符合題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zhàn)后,戰(zhàn)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所簽訂的合約,構成戰(zhàn)后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tǒng)治秩序。包含《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該體系的形成,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fā)生了動搖,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故排除AB兩項;C項,雅爾塔體系是戰(zhàn)后建立在美蘇均勢下兩分天下,建立兩極格局局面的體系,排除。19、A【解析】
依據材料“其中跪著的是俄國沙皇”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1917年3月發(fā)生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A正確;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四月提綱》的頒布發(fā)生之前,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已被推翻,BCD排除。故選A。20、C【解析】
五四運動中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根據材料“學子激昂”“眾工人”“列強抗爭”可知是五四運動,故C正確;公車上書主要是舉人聯名參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新文化運動主要是知識分子倡導,排除B;一二.九運動主要是反對日本的侵略,工人階級沒有廣泛參與,排除D。故選C。21、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宋代海外貿易盛況空前,對海外情況的熟悉程度也隨之提高,故答案為B項;世界性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是在新航路開辟后,排除A項;C項發(fā)生于明清時期,晚于題干中的時間“宋代”,排除;封建社會的中國厲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D項。22、C【解析】
根據材料“安徽風陽縣小崗村18家農戶一致同意分田單干,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引進了農村的工業(yè)化,個體戶打開了城市私營經濟之門”可知,作者認為民間的改革推動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反映邊緣革命推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無法體現邊緣力量的強勢地位,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政府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處于被動地位,排除B;材料信息沒有涉及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安徽風陽縣小崗村18家農戶一致同意分田單干,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引進了農村的工業(yè)化,個體戶打開了城市私營經濟之門”,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所學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史實分析解答。23、B【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了,這位皇帝跨越了中國古代與近代這一時期,結合所學可知,道光皇帝在位的時間是1820-1850年,包含了1840年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正好處在這一時期,故B項正確;排除ACD項。24、B【解析】
據所學可知,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引發(fā)了美蘇兩國間的嚴重對峙,甚至造成了世界動蕩,所以包括古巴導彈危機在內,軍備競賽回歸理性和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推動,都是催生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限制核武器擴散協定的原因,B正確;20世紀80年代后,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A與材料不符;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優(yōu)勢,而不是雙方均勢,C錯誤;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zhàn)結束,兩大格局對峙局面結束,故D說法違背史實。25、A【解析】
根據晚清小說,夢想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國巡捕這一軍政侵略勢力,沒有外國招牌這一經濟侵略形式,有的只是中國人的工廠學校即社會的文明進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了當時中國人希望國家獨立和富強,A選項符合題意;反抗清政府統(tǒng)治,實現民主共和政體等主張,在材料里沒有體現,B選項錯誤;“扶清滅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與希望中國人由工廠學校不符,C項錯誤;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是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開始逐漸成為中國思想主流的,當時處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不是晚清小說里能提出的社會改造方案,D選項錯誤。26、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趕超英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的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是1950到1953年朝鮮戰(zhàn)爭時期的口號,“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四件事按時間先后排序為②①③④,D項正確;其他排列順序均存在錯誤,ABC三項不符合題意。27、C【解析】
“為了保護已有的利益”,即各州獲得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的果實,代表們的共識是必須建立一種高于各自(即各州)權威的公共權威,來貫徹公共利益即要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和國家秩序,所以這里強調的是聯邦制原則,正確答案是C項;材料沒有強調人民主權和反對特權,A項不符合題意;材料不是制約和防范公共權威,分權制衡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這是的前提是要“為了保護已有的利益”,D項與材料矛盾。28、D【解析】
材料“1954年日內瓦會議……美國大使在與一位‘不存在’的對象談判”反映了日內瓦會議時期美國仍然堅持敵視新中國政策,拒絕與中國代表接觸,故D正確;日內瓦會議的成果并不能說明新中國取得了對美外交的勝利,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印度支那問題得以和平解決,而是說明美國敵視中國,故B排除;新中國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表明新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故C排除。29、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中山東存在齊魯等諸侯國時,諸侯有對地方的世襲統(tǒng)治權,而右圖中只有郡的設置時,郡的長官由中央任免,聽命中央的垂直管理,這一變化說明古代山東地區(qū)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強了,A項正確;圖片中左圖的地理范圍比右圖的要小,行政區(qū)的范圍并沒有變小,B項錯誤;只有山東地區(qū)的地方管理區(qū)劃制度變化,不是采用直轄等做法,C項錯誤;行政機構設置都只有一層,D項說法不符合題意。30、B【解析】
由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者從一些數據得出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史實依據,說明材料所述現象建立在一定史實的基礎上,B項正確,C項錯誤;數據只是揭示了羅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該學者并沒有全面認識羅斯福新政,A項錯誤;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戰(zhàn)反核和平運動的高漲;美、蘇達成妥協;大多數國家達成共識;聯合國的推動。(2)影響: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對非核武器締約國存在一定的歧視;有利于減少核武器擴散,降低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危險;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解析】
(1)原因:由材料“人們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可歸納為核武器危害巨大;由材料“世界上反對核擴散的輿論日益強烈”可歸納為世界反戰(zhàn)反核和平運動的高漲;由材料“美蘇為了保住他們的核優(yōu)勢……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可歸納為美、蘇達成妥協;由材料“當時有59個國家簽約加入”可知,其得益于大多數國家達成共識;結合所學可知,聯合國在維護和平的問題上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影響:由材料“只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擁有核武器,同樣是主權國家,而其他的國家卻被剝奪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權利”可知,這一條約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且對非核武器締約國存在一定的歧視;由材料“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可知,這一條約有利于減少核武器擴散,降低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危險,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32、(1)經驗:防控措施不斷完善,形成制度化防疫措施。不足:缺乏組織性防疫;重倫理加劇疫病傳染;防護技術不足。原因:封建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儒家倫理觀念的影響;古代科學技術不發(fā)達。(2)共同之處:都采用人痘接種;民間力量積極參與;重視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提高。(3)啟示:面向全民進行大規(guī)模疫苗接種;興建醫(yī)院和衛(wèi)生服務站等,不斷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重視醫(yī)學類科技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窘馕觥?/p>
(1)經驗:根據材料“宋代注意對染疫死者的尸體盡快處理和火化。清代宮廷中設‘避痘所’隔離感染天花者,規(guī)定在隔離九日后親人才可探視”可知,防控措施不斷完善,形成了制度化的防疫措施。不足:根據材料“每當瘟疫流行,地方政府與社會人士往往只能做一些臨時性的收容、散藥等工作,沒有持續(xù)性”可知,缺乏組織性防疫;根據材料“但是古代條件下,如何令‘氣不接’一直缺乏手段”可知,古代防護技術不足。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缺乏組織性的原因是古代封建王朝局限性所致;根據材料“古代防疫帶來倫理難題,引起宋代學者的討論”可知,傳統(tǒng)儒家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房屋建房合同范例
- 保姆和家政合同范本
- 兒童樂園實施合同范本
- 前期工程門窗合同范本
- 公地共用合同范本
- 傳媒主播合同范本
- 農業(yè)抵押合同范本
- 義診合作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年標準鍵盤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寫結婚合同范例
- 《行政倫理學教程(第四版)》課件 第7、8章?行政人格、行政組織倫理
- 2024年江蘇蘇??毓杉瘓F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2024年低壓電工考試題庫(試題含答案)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 地質勘探行業(yè)分析
- 花城版音樂四下-第四課-認知音樂節(jié)奏(教案)
- 寵物醫(yī)院員工手冊
- 2024年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高分寶典專題08讀后續(xù)寫肢體動作描寫積累1(詞-句-文)講義
- 商業(yè)與公積金貸款政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