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7-1活頁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1頁
高中語文 7-1活頁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2頁
高中語文 7-1活頁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3頁
高中語文 7-1活頁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4頁
高中語文 7-1活頁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創(chuàng)新設(shè)計】-學(xué)年高中語文7-1活頁試題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時間:45分鐘滿分:60分)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明知合行大路合:應(yīng)該。B.略曉其義即厭之厭:厭惡。C.此便是無克己工夫克己:約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D.里面煞有工夫煞有:很有。解析B項,厭:滿足。答案B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欲別求書看別:另外。B.只恁昏塞不通恁:這般。C.明知合行大路合:應(yīng)該。D.試自睹當(dāng)自家當(dāng):理當(dāng)。解析D項,“當(dāng)”應(yīng)為“本”“此”。答案D3.下列語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eq\b\lc\{\rc\(\a\vs4\al\co1(①略曉其義即厭之,②天理所在,用之則愈明))[B.eq\b\lc\{\rc\(\a\vs4\al\co1(①則是于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②若賢人資質(zhì)次于圣人者))C.eq\b\lc\{\rc\(\a\vs4\al\co1(①乃為人欲引去,②古之學(xué)者為己))D.eq\b\lc\{\rc\(\a\vs4\al\co1(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②此須明理以先之))解析A項,①代詞,書;②代詞,人心。B項,①表對象;②表比較。C項,①表被動;②介詞,為了。D項,都是介詞,把。答案D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極要與他埽除打疊B.不得茍且放過C.只是先也用分別教是而后行之D.若是已認得這個了,里面煞有工夫解析此題考查古今異義詞。A項,“埽除”在文中的意思是“灑掃”,引申為“開導(dǎo),教育”。B項,“茍且”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C項,“分別”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同的方式”。D項,“認得”在文中的意思是“懂得,明白”。答案B5.下列與“君子喻于義”句式一致的一項是()(3分)A.蚓無爪牙之利B.廉頗者,趙之良將也C.而今安在哉D.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解析D項與例句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定語后置句;B項,判斷句;C項,賓語前置句。答案D6.填空。(2分)(1)孔子曰:“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2)戰(zhàn)戰(zhàn)兢兢,______________,如履薄冰。答案(1)君子喻于義(2)如臨深淵讀文本選段,完成7~11題。問:“尋常遇事時,也知此為天理,彼為人欲。及到做時,乃為人欲引去,事已卻悔,如何?”曰:“此便是無克己工夫。這樣處,極要與他埽除打疊,方得。如一條大路,又有一條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個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覺行從小路去;及至前面荊棘蕪穢,又卻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戰(zhàn)之機。須是遇事之時,便與克下,不得茍且放過。此須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資質(zhì),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賢人資質(zhì)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時固不會錯,只是先也用分別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資質(zhì),須大段著力,無一時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又曰:‘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一六“訓(xùn)門人四”)7.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事已卻悔,如何已:停止。B.此便是無克己工夫克:約束。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留。D.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免:避免。解析A項,“已”表示過去,是“完成”的意思。答案A8.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3分)A.此便是無克己工夫B.自家不知不覺行從小路去C.若是上智圣人底資質(zhì)D.若是中人之資質(zhì),須大段著力解析D項,“大段”在文中的意思是“仔細”,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是“長距離”“長時間”或“長篇幅”。答案D9.下列語句不能體現(xiàn)朱熹“存天理,滅人欲”方法的一項是()(3分)A.須是遇事之時,便與克下,不得茍且放過B.須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先也用分別教是而后行之解析C項,僅是對具有“上智圣人”資質(zhì)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義。答案C10.下列有關(guān)本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則中的“理”與“欲”的問題,就是道德規(guī)范與人的物質(zhì)欲望之間的關(guān)系。B.朱熹認為在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欲所引導(dǎo)而丟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沒有做好。C.圣人在理欲問題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會順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為了說明對于理欲之辨的問題,要認真謹慎地對待。解析A項,“就是”一詞過于絕對,“人欲”既指物質(zhì)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規(guī)范的妄念。答案A11.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1)這樣處,極要與他埽除打疊,方得。(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須是遇事之時,便與克下,不得茍且放過。(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所給的兩句話中均包含當(dāng)時的口語詞(宋元口語),其中的“處”“極”“打疊”“克下”等,是翻譯的重點。答案(1)對待這種情況,極需要給他把問題梳理清楚,才可以。(2)必須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放過。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牧齋記朱熹余為是齋,居之三年矣。饑寒危迫之慮,未嘗一日弛于其心。非有道路行李之勞,疾病之憂,則無一日不取“六經(jīng)”“百氏”之文,以誦之于茲也。以其志之篤,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業(yè)益加進,而不知智益昏,而業(yè)益墮也。以是自咎,故嘗間而思之。夫挾其饑寒危迫之慮,以從事于圣人之門,而又雜之以道路行李之勞,疾病之憂。有事物之累,無優(yōu)游之樂。其于理之精微,索之有不得盡。其事之是非,古今之成敗興廢之故,考之有不得其詳矣。況古人之學(xué),所以漸涵而持養(yǎng)之者,因未嘗得施諸其心。而措施其躬也。如此,則凡所為,早夜孜孜,以冀事業(yè)之成,而詔道德之進者,亦可謂妄矣。然古之君子。一簞食瓢飲,而處之泰然,未嘗有戚戚乎其心,而汲汲于其言者,彼其窮于當(dāng)世,有甚于眾矣。而有以自得于己者如此,必期所以用心者,或異于予矣。孔子曰:“貧而樂?!庇衷唬骸肮胖畬W(xué)者為己?!逼淙灰?。豈以饑寒者動其志,豈以挾策讀書者,而謂之學(xué)哉。予方務(wù)此,以自達于圣人也。因述其所以,而書其辭于壁以為記。12.下列語句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是自咎,故嘗間而思之間:抽空。B.況古人之學(xué),所以漸涵而持養(yǎng)之者況:比較。C.而詔道德之進者,亦可謂妄矣詔:命令。D.予方務(wù)此,以自達于圣人也務(wù):追求。解析C項,“詔”的意思是“勸勉”。答案C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eq\b\lc\{\rc\(\a\vs4\al\co1(①彼其窮于當(dāng)世,有甚于眾矣,②而有以自得于己者如此))B.eq\b\lc\{\rc\(\a\vs4\al\co1(①而不知智益昏,②而汲汲于其言者))C.eq\b\lc\{\rc\(\a\vs4\al\co1(①以冀事業(yè)之成,②以自達于圣人也))D.eq\b\lc\{\rc\(\a\vs4\al\co1(①未嘗一日弛于其心,②考之有不得其詳矣))解析A項,①表比較;②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B項,①表轉(zhuǎn)折,②表并列。C項,均表目的,用來。D項,①第一人稱,②第三人稱。答案C1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有事物之累,無優(yōu)游之樂B.因未嘗得施諸其心,而措施其躬也C.而有以自得于己者如此D.必期所以用心者,或異于予矣解析A項,“事物”的意思是“塵世俗事”。B項,“措施”是動詞,“實踐,施行”的意思。C項,“自得”的意思是“內(nèi)心的收獲”。D項,“用心”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相同,即“盡心盡力”。答案D15.下列有關(guān)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篇題為“牧齋記”的短文,沒有記敘自己書房的布局陳設(shè),卻寫了自己讀書的感悟,提出了關(guān)于讀書的主張。B.朱熹認為,自己多年來一直擔(dān)憂饑寒、感到緊迫,有塵世俗事的拖累,沒有悠閑快樂,缺少對事物的精細研究。C.古人一簞食、一瓢飲,泰然處之,不傷悲也不牢騷。因為他們心里有收獲,朱熹認為這是古人勤勉讀書的原因。D.在文章的結(jié)尾,朱熹引用孔子的“貧而樂”和“古之學(xué)者為己”以表達自己堅守困境、快樂讀書、修養(yǎng)自己的志向。解析C項,“朱熹認為這是古人勤勉讀書的原因”表述錯誤,文中朱熹借古人“貧而樂”來探究古人讀書的目的是“期所以用心者”。答案C16.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以其志之篤,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業(yè)益力進,而不知智益昏,而業(yè)益墮也。(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豈以饑寒者動其志,豈以挾策讀書者,而謂之學(xué)哉。(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這兩句話的翻譯重點分別是:第(1)句中“其志之篤,事之勤如此”的倒裝現(xiàn)象,第(2)句中連續(xù)的反問語氣。答案(1)以我這樣志向堅定,勤于政事,按理應(yīng)該是智慧增長,事業(yè)增進,卻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業(yè)衰退。(2)他們怎么能因為饑寒而改變志向,怎么能因為挾著簡策讀書,就自稱學(xué)問家呢?!緟⒖甲g文】我建成這個書齋,居住在這里,已經(jīng)三年了。擔(dān)憂饑寒,感到緊迫,沒有一天在心里放松過。如果沒有出巡視察,或者生病,我沒有一天不手握“六經(jīng)”和“諸子百家”,在書齋里高聲誦讀的。以我這樣志向堅定,勤于政事,按理應(yīng)該是智慧增長,事業(yè)增進,卻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業(yè)衰退。所以我非常自咎,有時候常常細細思量其中的緣由。我常常懷有擔(dān)憂饑寒,感到緊迫的心理,從事于孔夫子傳下來的教育事業(yè),可是有時侯又夾雜著出巡視察,偶爾還患病待在家中,有塵世俗事的拖累,缺乏悠閑悠游的快樂,因而對客觀事理的精微之處,不能尋覓出其中的深理。對人事的是是非非,對古今的成敗興廢的原因,細細查考也不能得出中肯的結(jié)論。何況古人的學(xué)問,之所以漸漸地涵養(yǎng)并持之以恒,是因為沒有能在心里實施出來,而親身實踐罷了。這樣,凡是要作什么,就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