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_第1頁
2020年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_第2頁
2020年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_第3頁
2020年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_第4頁
2020年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題庫一

資料僅供參考

【教育學】題庫(含答案)(一)

I單選: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C)。

A.家庭教育B.職業(yè)教育C.學校教育

D.社會教育

2單選:教育的本質(zhì)屬性是(C)。

A.階段性B.階級性C.培養(yǎng)人的社

會活動D.生產(chǎn)性

3單選:教育是(A)。

A.人類社會獨有的活動B.人類與

動物共有的活動

C.現(xiàn)代社會特有的活動D.人類與

其它高等動物獨有的活動

4單選:在中國,“教育”一詞最早見于(C)。

A.《論語》B.《大學》C.《孟子》

D.《學記》

5單選:最早將“教育”兩個字作一詞連用的是戰(zhàn)

國時期的(B)o

A.孔子B.孟子C.莊子

D.老子

資料僅供參考

6單選:(C)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

D.斯巴達

7單選:古代斯巴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C)。

A.商人B.政治家C.軍人

D.官吏

8單選:古代西歐教育,(A)處于全部學科的“王

冠”地位。

A.神學B.算術C.文法

D.辯證學

9單選:古代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六藝,

它包括(D)o

A.禮、樂、射、辭、書、數(shù)

B.文法、修辭、辯證法、書數(shù)、射御

C.算術、幾何、文法、辯證法、天文、書數(shù)

D.禮、樂、射、御、書、數(shù)

10單選:歐洲封建社會出現(xiàn)的兩種類型教育是

騎士教育和(C)。

A.斯巴達教育B.雅典教育C.教

資料僅供參考

會學校教育D.實科教育

11單選:強調(diào)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內(nèi)容比較豐

富,方法比較靈活的教育是(D)。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

巴達D.雅典

12單選:人類出現(xiàn)專門的教育形式即學校是在

(B)時期。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

社會D.文明社會

13單選: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lián)

系更加制度化的是(D)。

A.察舉制B.舉孝廉C.九品中

正制D.科舉制

14單選:中國古代教育中六藝中的禮,是包括

政治、歷史和以“(D)”為根本的倫理道德教育。

A.忠B.仁C,義

D.孝

15單選: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

(B)教育的形態(tài)。

資料僅供參考

A.家庭B.學校C.氏族

D.社會

16單選:中國最早出現(xiàn)“學?!边@種專門的教育

場所是在(A)。

A.夏朝B.商朝C.周代

D.西漢

17單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斯巴達教育特別重視對其子女進行體操和軍

事訓練

B.雅典教育只重視讀、寫、算、音樂、文學、

政治和哲學方面的教育

C.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四書”和“五經(jīng)”是中國封建

社會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

D.在歐洲封建社會里,教會教育的內(nèi)容是“七

藝”

18單選:學校產(chǎn)生于(A)教育階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

D.現(xiàn)代

19單選:以注重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教育內(nèi)容比

資料僅供參考

較豐富,教育方法比較靈活為特征的是古代

(D)o

A.巴比倫B.埃及C.斯巴達

D.雅典

20單選:在歐洲封建社會,宗教成了封建制度

的精神支柱和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因而教育上出現(xiàn)

了兩種類型的教育:(C)和騎士教育。

A.斯巴達教育B.宗教教育C.教會

教育D.雅典教育

21單選:在有史以來的教育中,除(D)以外,

都具有階級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現(xiàn)代

教育D.原始教育

22單選:(B)取代傳統(tǒng)的“教”與“學”是中國教

育現(xiàn)代化和傳統(tǒng)教育學范式進行轉換的一個語

日O

A.教授B.教育C.教育學

D.教學

23單選:“活到老,學到老”反映的現(xiàn)代教育特

征是(A)o

資料僅供參考

A.終身性B.公平性C.大眾

性D.未來性

24單選:“活到老學到老”體現(xiàn)了(B)教育的思

想。

A.全民B.終身C.民主

D.現(xiàn)代

25單選:19世紀初,資產(chǎn)階級為了適應生產(chǎn)的

需要,擴大了教育對象,采用了班級授課的教學

組織形式,實施了“(C)”,使勞動人民的子女

有了一定的受教育的機會。

A.高等教育B.宗教教育C.普及

教育D.騎士教育

26單選:20世紀以后的教育特點有:教育的終

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個性化B.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

C.個別化D.教育權利的平等化

27單選:當今世界,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fā)展和

深化,現(xiàn)代教育也醞釀著一場巨變,已有的現(xiàn)代

教育思想和理論日益從理想和概念變?yōu)楝F(xiàn)實,現(xiàn)

代教育要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

資料僅供參考

要求?(D)。

①教育終身化②教育社會化③教育生產(chǎn)化④教

育民主化⑤教育國際化⑥教育現(xiàn)代化⑦教育多

元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8單選: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化否

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終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29單選: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C)主要表現(xiàn)在

教育的領導權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上。

A.公平性B.民主性C.階級性

D.社會性

30單選:現(xiàn)代教育的(C)是指:一方面,科學

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

一方面,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依靠教育科學的

指導,擺脫經(jīng)驗的束縛。

A.公共性B.生產(chǎn)性C.科學性

資料僅供參考

D.終身性

31單選: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xiàn)教

育的第幾次飛躍提供了平臺?(C)

A.一B.二C.三

D.四

32單選:終身教育是(D)。

A.古代教育的特點B.中世紀教育的特

C.近代教育的特點D.現(xiàn)代教育的特點

33單選:自(B)階段開始,自然科學就成為學

校教學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

A.原始教育B.近代教育C.現(xiàn)代

教育D.古代教育

34單選:教育同生產(chǎn)勞動分離是(D)。

A.原始教育的特點B.資本主義

教育的特點

C.社會主義教育的特點D.古代教育

的特點

35單選:在現(xiàn)代教育科學體系中,教育學是(C)。

資料僅供參考

A.應用學科B.新興學科C.基礎

學科D.邊緣學科

36單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A)。

A.現(xiàn)象和問題B.方針C.政策

D.理論

37單選:教育學就是研究(C),揭示教育規(guī)律

的科學。

A.教育事實和教育現(xiàn)象B.教育事實和

教育問題

C.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D.教育方針和

教育事實

38單選:教育學萌芽的標志是(C)的提出。

A.教育價值B.教育規(guī)律C.教育

問題D.教育現(xiàn)象

39單選:推動教育學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是(D)的

發(fā)展。

A.教育規(guī)律B.教育價值C.教育

現(xiàn)象D.教育問題

40單選: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共

資料僅供參考

同缺陷是都否認了(C)。

A.教育的科學屬性B.教育的生產(chǎn)屬性

C.教育的社會屬性D.教育的藝術屬性

41單選:教育起源于(B)。

A.人類早期的心理模仿B.人

類的生產(chǎn)勞動

C.生物界老動物對幼小動物的照料D.問

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42單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

堅持(A)o

A.勞動起源論B.生物起源論C.心

理起源論D.生物進化論

43單選: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教育起源

的學說是(B)。

A.神話起源說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D.需要起源說

44單選:認為動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動的學者是

(C)o

A.孟祿B.杜威C.利托爾

資料僅供參考

諾D.斯賓塞

45單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認為教育的產(chǎn)生

完全來自動物本能的觀點是(A)。

A.生物起源說B.神話起源說C.心

理起源說D.勞動起源說

46單選:美國心理學家孟祿認為模仿心理是教

育的基礎,但模仿心理說抹殺了教育的(C)。

A.遺傳性B.自然性C.目

的性D.獲得性

47單選:心理起源說是由(B)提出的。

A.赫爾巴特B.孟祿C.利托

爾諾D.華生

48單選: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制定出了

《教育目標的分類系統(tǒng)》,把教育目標分為三大

類,即(A)o

A.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目標B.認

知目標、情感目標、審美目標

C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動作目標D.認

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能目標

資料僅供參考

49單選: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是(C)。

A.杜威B.懷特海C.布魯納

D.克伯屈

50單選: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著有《教

育過程》,下列選項對她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D)o

A.特別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B.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

C.她主張,無論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

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D.她的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接受能力、

主張兒童提早學習科學的基本原理,是容易推行

51單選:蘇聯(lián)心理學家、教育家贊可夫著有《教

學與發(fā)展》一書,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她的主張的

一項是(D)。

A.系統(tǒng)地敘述了學生的發(fā)展進程

B.介紹了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況

C.她批評了蘇聯(lián)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對發(fā)展學生智

資料僅供參考

力的忽視,強調(diào)教學應走在學生發(fā)展的前面

D.將教學看作一個系統(tǒng),主張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

52單選:維果茨基提出“教學應走在發(fā)展前面”

的含義是(C)o

A.提前講授下一階段才能掌握的內(nèi)容

B.教學能夠不考慮兒童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

C.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創(chuàng)造最近發(fā)展區(qū)

D.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進行教學

53單選:中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

主義教育學始于20世紀(B)。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

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

54單選:中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

育問題的著作是楊賢江的(C)。

A.《教育學》B.《論共產(chǎn)主義教

育》

C.《新教育大綱》D.《民主主義與教

育》

資料僅供參考

55單選:中國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澤東稱頌為“學

界泰斗,人世楷?!钡慕逃沂牵―)。

A.陶行知B.楊賢江C.徐

特立D.蔡元培

56單選:下列選項中,對教育學發(fā)展階段表述

正確是(D)。

A.孔子的《論語》是中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

題的著作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近代最早的一

部教育學著作

C.19出版的《實驗教育學》的作者是德國的

梅伊曼

D.美國教育家杜威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其

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教育》

57單選:楊賢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學著作是

(C)o

A.《新編教育學》B.《教育學》C.《新

教育大綱》D.《實用教育學》

58單選:在中國教育史上,最早試圖用馬克思

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是(A)。

資料僅供參考

A.楊賢江B.蔡元培C.李大釗

D.王道俊

59單選:(B)標志著規(guī)范教育學的建立。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B.赫爾

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D.凱洛

夫的《教育學》

60單選:(C)提出著名的“白板說%認為人的

一切觀念都來自后天的經(jīng)驗,而不存在什么天

賦。

A.夸美紐斯B.盧梭C.洛克

D.福祿貝爾

61單選:“教育一定要成為一種學業(yè),否則無所

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須成為一種科學,否則決

不能成為一種有系統(tǒng)的學問”。這正是(C)的“教

育學”超出她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紐斯C.康德

D.赫爾巴特

62單選:1632年英國哲學家(A)首次在科學

分類中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劃分了出

資料僅供參考

來。

A.培根B.斯賓塞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63單選:被教育學者公認為是標志著教育學從

哲學中獨立出來的教育學專著是(C)。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B.杜威的

《民主主義與教育》

C.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D.凱洛夫

的《教育學》

64單選:獨立形態(tài)時期的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是

(C)o

A.《雄辯術原理》B.《康德論教育》

C.《大教學論》D.《論科學的價值和發(fā)

展》

65單選: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被稱為是(C)。

A.“教育學的雛形“B.世

界上第一部系統(tǒng)的教育學理論巨著

C.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D.世

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

資料僅供參考

66單選:哪部教育著作被人們看做是教育學形

成獨立學科的開始?(A)。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B.洛克

的《教育漫話》

C.盧梭的《愛彌爾》D.赫爾

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67單選: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

的學科,她提出的(B)為教育學的發(fā)展奠定了

方法論基礎。

A.演繹法B.歸納法C.辯證

法D.階級分析法

68單選:認為實驗歸納法是獲得真正知識的必

由之路,為后來的教育學發(fā)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的是(Oo

A.蘇格拉底B.夸美紐斯C.培

根D.梅伊曼和拉伊

69單選: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提出

來的學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學搬上大學講壇的學

者分別是(C)。

A.培根夸美紐斯B.夸美紐斯

資料僅供參考

赫爾巴特

C.培根康德D.杜威盧

70單選: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

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B)。

A.培根B.夸美紐斯C.赫爾

巴特D.贊科夫

71單選:下列屬于夸美紐斯著作的是(B)。

A.《教育漫話》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D.《民主主義與教

育》

72單選: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過著名的“白

板說”的教育思想家是(C)。

A.夸美紐斯B.盧梭C.洛克

D.裴斯泰洛齊

73單選:最早在教學理論上提出班級授課制思

想的是(B)o

A?泰勒B.夸美紐斯C.裴斯泰

洛齊D.凱洛夫

資料僅供參考

74單選:最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

的教育家是(C)。

A.洛克B.赫爾巴特C.夸美

紐斯D.杜威

75單選:“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兒童經(jīng)驗的不

斷增長,,,“學校即社會,,是(C)的基本觀點。

A.實驗教育學B.文化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D.批判教育學

76單選:被稱為“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的是(A)。

A.赫爾巴特B.康德C.洛克

D.夸美紐斯

77單選:杜威和她的《民本主義與教育》是20

世紀(C)的代表。

A.人文主義教育學B.存在主義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D.要素主義教育學

78單選:規(guī)范教育學的建立標志是德國教育家

赫爾巴特出版的代表作(A)。

A.《普通教育學》B.《大教學論》

C.《愛彌兒》D.《教育學講授綱要》

資料僅供參考

79單選:赫爾巴特在她的《普通教育學》中論

述了教學的四階段,即(C)。

A.明了、聯(lián)合、系統(tǒng)、想象B.明了、聯(lián)

想、系統(tǒng)、手段

C.明了、聯(lián)合、系統(tǒng)、方法D.清楚、明

了、系統(tǒng)、方法

80單選:教育史上兩大對立學派——傳統(tǒng)教育

派與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別是(C)。

A.凱洛夫和赫爾巴特B.杜威和赫爾巴

C.赫爾巴特和杜威D.夸美紐斯和杜

81單選: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把教學過程

概括為:困難、問題、假設、(C)結論的五步,

簡稱五步教學法。

A.檢驗B.論證C.驗證

D.說明

82單選:強調(diào)教育學的心理學和倫理學基礎,

奠定了科學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家是(C)。

A.康德B.第斯多惠C.赫爾巴特

資料僅供參考

D.福祿培爾

83單選: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D)。

A.烏里B.梅伊曼C.瓦斯凱

D.杜威

84單選:提倡“從做中學”的學習方法的教育家

是(A)o

A.杜威B.巴班斯基C.贊科夫

D.布盧姆

85單選:提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等

教育觀念的教育家是(A)。

A.杜威B.福祿貝爾C.陶行知

D.陳鶴琴

86單選:提出“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四段

教學法并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的是(A)。

A.赫爾巴特B.夸美紐斯C.洛克

D.杜威

87單選: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知識的價值問題,

重視實科教育的教育家是(B)。

A.盧梭B.斯賓塞C.裴斯泰

資料僅供參考

洛齊D.赫爾巴特

88單選: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xiàn)代教育

代言人的是(D)。

A.赫爾巴特B.盧梭C.洛克

D.杜威

89單選: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體現(xiàn)

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C)。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學》B.赫爾巴

特和《普通教育學》

C.杜威和《民主主義與教育》D.赫爾巴

特和《民主主義與教育》

90單選:“產(chǎn)婆術”的提出者是(A)。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

德D.夸美紐斯

91單選:“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中國

傳統(tǒng)儒家思想把(D)相隔離。

A.教育與生活B.教育與經(jīng)濟C.教

育與政治D.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

92單選:“棄圣絕智”、“棄仁絕義”是(C)的主

資料僅供參考

張。

A.儒家B.墨家C.道家

D.老子

93單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這句話實際上是說學生的本質(zhì)是好的,就像玉石

一樣,但需要教師“精雕細刻”才能成材。這句話

出自(A)。

A.《學記》B.《論語》C.《孟子》

D.《荀子》

94單選:《學記》要求“學不蹦等”、“不凌節(jié)而

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屬于

(A)教學原則。

A.循序漸進原則B.鞏固性原則C因

材施教原則D.直觀性原則

95單選:《學記》指出“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

有居學”,這句話體現(xiàn)了(B)。

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B.課內(nèi)與課外

相結合

C.啟發(fā)性教學D.教學應遵循

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資料僅供參考

96單選:《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教學原則是(C)。

A.循序漸進原則B.直觀性原則C啟

發(fā)性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

97單選:道家主張教育要(C)。

A.有教無類B.非攻

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D.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

98單選:反映亞里士多德教育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