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測評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測評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測評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測評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測評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次單元測評(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曹魏政權曾“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郃、徐晃于亡虜之中,皆佐命立功,列于名將。其余拔出微小,登為牧守者,不行勝數(shù)”。這表明其用人原則是()A.以軍功授爵B.唯才是舉C.照看弱小 D.關注平民答案:B解析:于禁、樂進是行伍出身,張郃、徐晃是俘虜出身,曹操大膽提拔他們,這充分說明其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舉。2.山越人是居住在孫吳統(tǒng)治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孫吳與山越人的斗爭,幾十年連綿不斷。以下是史籍中的有關記載。下列對吳國伐越的說明最合理的是()史學著作記載內容《三國志·吳書》公元234—237年,諸葛恪征討丹陽郡山越,一次得兵四萬人《吳志》諸將征討山越所得士兵人數(shù)加起來,已不下十三四萬。吳亡時,吳國士兵人數(shù)大約二十多萬,其中山越人約在半數(shù)以上A.根本目的是擴大其兵源B.反映了吳國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C.促進了江南的民族交融D.使吳成為實力最強的割據政權答案:C解析:吳國統(tǒng)治者不斷伐越,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穩(wěn)固其對江東地區(qū)的統(tǒng)治,但把大批的山越人充溢到其軍隊之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交融。3.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反晉,他聲稱:“夫帝王豈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東夷,顧惟德所授耳?!嵊譂h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追尊后主,以懷人望?!边@表明劉淵稱漢的目的在于()A.借接續(xù)漢朝的帝統(tǒng)擴大影響B(tài).重建滅亡已久的漢朝C.表明其政權與漢族政權無異D.敬重王位繼承制答案:A解析:劉淵聲稱自己是“漢氏之甥”,其稱帝是為“追尊后主”,稱自己為漢王,這是為了說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以擴大其政治影響,爭取在與其他勢力的爭奪中居于優(yōu)勢。故選A項。4.北魏時期,僅471年到481年的十年間,就爆發(fā)了十八次人民的抗拒斗爭。下表的史料從一個角度反映出人民起義繁多的緣由在于()來源史料《魏書·高祖紀二》“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頃以來,遂各怠慢,縱奸納賂,背公緣私,致令賊盜并興,侵劫茲甚,奸宄之聲屢聞朕聽”《宋書·謝靈運傳》“北境自染逆虜,窮苦備罹,征調賦斂,靡有止已,所求不獲,輒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A.民族沖突激化B.土地兼并嚴峻C.統(tǒng)治階級內部鉤心斗角D.官僚集團窮奢極欲盤剝人民答案:D解析:題干中第一段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對官僚集團盤剝人民嚴峻不滿,其次段材料南朝人士的論述也反映出官吏們的貪贓枉法,成為北魏政治的一大弊病。官僚集團的黑暗與盤剝,激化了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的沖突,引發(fā)了人民的抗拒斗爭。5.南朝劉宋時期,“手不知書,眼不識字”的沈慶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兗、徐、兗三州軍事;小販出身的戴法興成了宋孝武帝的南臺侍御史兼中書通事舍人,專管朝廷內務。蕭齊也任用寒人掌機要。這反映出在南朝時()A.政治頹廢局面已被打破B.世家大族已漸漸退出政治舞臺C.門閥政治已經受到沖擊D.中樞機構的運作機制發(fā)生變更答案:C解析:題干材料中的沈慶之、戴法興都位居高官,但都出身低微,這反映出當時門閥制度已經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沖擊。6.隋朝在完成統(tǒng)一后,隋文帝規(guī)定:“刺史、縣令,三年一遷,佐官四年一遷?!逼淠康脑谟?)A.加強中心集權 B.彰顯中心權威C.增加政府收入 D.保障吏治清明答案:A解析:隋文帝規(guī)定地方官員三年一遷或四年一遷,這事實上是從制度上取消了地方豪強大族限制地方權力的可能性,從而加強了中心集權。7.隋文帝實行“輸籍定樣”,即人民所輸租稅,依每家資產狀況作出繳納標準,從輕定額。每年五月五日縣令派人出查,依據定樣標精確定戶等的上下,并寫成定薄。其做法有利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同時,還()A.使政府的收入大量削減B.打擊了世家大族C.進一步強化了重農抑商D.改良了社會風氣答案:B解析:隋文帝推行改革之前,豪強地主隱匿人口,躲避國家的稅收。隋文帝清查戶口,弄清了戶口和人民應納稅額,國家能夠限制的人口數(shù)量增加,賦役來源有了保障,打擊了豪強地主。8.以下是唐代某位皇帝在位時的部分舉措,其舉措()舉措1常常與輔臣總結隋亡教訓,重視與大臣論古說今,探討治國安邦之道舉措2關注百姓疾苦,重視災難的救濟工作,“去奢省費”,留意節(jié)儉舉措3知人善任,廣任賢良,重視對地方官的任用和考核舉措4兼聽納諫,“從諫如流”A.為唐朝完成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B.造就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C.干脆促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D.迎來了“開元盛世”的旺盛富強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依據題干中的史實推斷相關的皇帝。依據“總結隋亡教訓”“從諫如流”等信息,可知這是唐太宗的舉措,故選B項。9.裴矩輔佐隋煬帝時雖居高位,卻“無所諫諍,但悅媚取容而已”。投唐以后,則一反常態(tài),對唐太宗所作所為,敢于直言不諱地指責,極力勸阻,從而頗受唐太宗的贊許。由此可見()A.唐朝的政治比隋朝清明B.人才作用的發(fā)揮須要安定的環(huán)境C.唐朝諫議制度更加完善D.君臣關系變更的關鍵因素在于君答案:D解析:在中國古代君主專制體制下,君主的權力至高無上,他們確定著政治的發(fā)展趨向。裴矩在兩代君主面前的不同表現(xiàn),充分說明君臣關系變更的關鍵因素在于君。10.下圖中的內容是對唐代某一事務的描述。該事務()·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是破壞國家統(tǒng)一的叛亂·使中心集權勢力大為減弱A.使李世民成為最高統(tǒng)治者B.沉重地打擊了地方割據勢力C.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D.使世家大族退出了歷史舞臺答案:C解析:題干所描述的事務是安史之亂,故選C項。11.唐初,“在冊人戶200萬,貞觀年間全國在冊人戶不滿300萬”。754年,“在冊人戶906萬,口5280萬”。在冊人戶的快速增加從一個方面印證了唐代()A.商品經濟的高度發(fā)展B.農業(yè)經濟的發(fā)達與旺盛C.民戶賦稅徭役負擔輕D.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均衡答案:B解析:在古代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的狀況下,人口的增加建立在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唐代人口的大量增加,是農業(yè)經濟旺盛的歷史見證。12.據吐魯番、敦煌出土文書,唐朝武則天時出現(xiàn)了“括戶逃使”和“括戶采訪使”等新職銜,其職責是調查登記逃離本土的農戶狀況。這說明下列哪些制度已受到破壞()A.均田制和租庸調制B.租庸調制和兩稅法C.租庸調制和方田均稅法D.兩稅法和一條鞭法答案:A解析:農戶大量逃離本土,說明白由于土地兼并嚴峻及賦稅沉重,均田制被破壞,租庸調制也就無法維持,A項正確。13.下表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狀況統(tǒng)計表。據此可知,當時該地()土地規(guī)模(畝)戶數(shù)戶數(shù)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計139100%A.自耕農經濟盛行 B.土地集中現(xiàn)象突出C.均田制破壞嚴峻 D.農業(yè)生產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依據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知當時敦煌地區(qū)占有20—130畝土地的農戶占肯定多數(shù),這說明,自耕農在當?shù)剞r夫中占主體地位。故選A項。14.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帝“滅佛”。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惡確定宗教興亡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答案:C解析:在唐代,無論統(tǒng)治者實行怎樣的宗教政策,儒學始終是主要的意識形態(tài),對維護和鞏固唐王朝的統(tǒng)治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5.在唐朝中上層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駱駝俑蔚然成風。很多陶駱駝背上馱著絲綢,馭手幾乎都是表情各異的胡人,做工精致異樣。由此可見,唐朝()A.海上絲綢之路暢通B.民間制造瓷器技術超群C.漢藏文化溝通頻繁D.經濟文化溝通影響社會習俗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經濟文化溝通影響了唐朝的喪葬習俗,D項正確;依據“駱駝”,可知這里的溝通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進行的,A項錯誤;“駱駝俑”是唐三彩的一種,是陶器,不是瓷器,B項錯誤;題干材料不能反映漢藏關系,C項錯誤。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16題20分,第17題20分,共40分)16.民族交往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北魏時期鮮卑族墓葬出土服飾形制演化時期盛樂時期①(258—398年)平城時期(398—494年)洛陽時期(494—534年)北魏墓葬出土服飾形制代表出土地址呼和浩特鮮卑墓大同下深井北魏墓河南偃師染華墓說明該時期多頭戴風帽,上衣下褲,典型鮮卑風格多數(shù)頭戴風帽,上衣下褲;個別窄袖袍衫與褒衣博帶(漢服特點)并存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糅合鮮卑服飾款式特征。漢族墓葬也出現(xiàn)上衣下褲、長靴及膝現(xiàn)象①鮮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后建立代政權,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依據材料,概括北魏時期服飾的發(fā)展趨勢,并從史料價值的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對探討該時期社會歷史的意義。(20分)參考答案:趨勢:民族交融。價值:出土文物屬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捎糜谔接懕蔽悍棸l(fā)展、北魏的民族關系以及民族交融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前期,接著推行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在此基礎上,實行租庸調制,“有田則有租(田租),有家則有調(納絹布等),有身則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則納布帛等代替)”。庸和調在整個國家財政中占據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隨著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劇,均田制急劇崩壞,租庸調制難以維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襲世資,家累千金者,乃薄賦之;又有年齒已壯,而身居窮約,家無置錐者,乃厚賦之,豈不悖謬!”百姓舉家逃亡,規(guī)避賦稅,被稱為“客戶”。公元780年,唐期推行兩稅法:以國家財政開支所需為總額,所謂“量出以制入”。全部民戶在現(xiàn)居地登記,依據財產狀況定戶等,按戶等凹凸交納賦稅,“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分夏秋兩季征收,“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結果“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于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