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數(shù)據中,最能說明“2952年,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一論斷的是()A.資本主義經濟由2.9%下降到不足2% B.合作社經濟由2.5%上升到3.4%C.公有制經濟由22.3%上升到5.2% D.國營經濟由29.2%上升到7.2%2.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臺的時期,給詩壇增添了一大批新詩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風格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突破六朝門閥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的浮雕文風,豐富、充實了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這說明了A.唐代詩歌形式漸趨成熟 B.文學深受政治制度影響C.唐代詩歌水平迅速提升 D.經濟決定詩歌發(fā)展水平3.雍正年間,為籌劃西北軍事,特設軍機房,后更名為軍機處。嘉慶十年,有大臣上折稱“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與兵部之專司戍政者不同……..似應更改名目,以紀偃(停止)武之隆”。這表明清代軍機處()A.與兵部的職能相互重疊 B.已成為綜合性的政務機構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滿 D.已成為國家最高軍事機關4.1979年,國家對農副產品收購牌價提高了21.19%,全國征購糧食基數(shù)減少到700億斤,減少了55億斤,并且規(guī)定水稻地區(qū)口糧不足400斤、雜糧地區(qū)口糧不足300斤的一律免購。這反映了當時政府A.加快調整產業(yè)結構 B.大力推行包產到戶C.給予農民政策優(yōu)惠 D.積極應對農業(yè)困境5.“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筑界墻、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边@一禁令出自A.秦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6.下表體現(xiàn)了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指向,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目的是A.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全面否定B.實現(xiàn)文化覺醒和思想啟蒙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行為7.有學者指出:“21世紀土地細碎化對農民收入的負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如果為了達到糧食生產的規(guī)模經濟,降低農業(yè)生產成本等目的而強調整合土地,降低細碎化水平,結果也是符合了農民意愿,增加了農民利益。”據此可知,該學者認為A.家庭經營模式的存在有不合理性 B.農業(yè)發(fā)展的出路在于規(guī)模經營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 D.推行土地整合違背了經濟規(guī)律8.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過虔誠的祭祀才能獲得“上帝”的眷顧而統(tǒng)治長久,而以周公為代表的周族卻認為,天神是無私的,以“道德”作為賞罰標準,君主必須“保民”才能“以德配天”。這表明A.治國理念發(fā)生變化 B.神權王權實現(xiàn)結合C.德治傳統(tǒng)已經確立 D.神的地位發(fā)生動搖9.漢武帝推行算緡告緡令,規(guī)定商人、手工業(yè)者、高利貸者必須向政府申報財產,按多少納稅。瞞報或少報者,罰戍邊一年且沒收財產,告發(fā)者可得沒收財產的一半作為獎賞。下列做法與這一政策效果相似的是A.以起用“酷吏”對地方豪俠實施嚴厲鎮(zhèn)壓B.實行“富民”政策,大力推廣“代田法"C.推行“鹽鐵官營”和“酒類專賣”政策D.主張與民休息,“從民之欲而不擾亂”10.著名學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從(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國算有了社會了。中國人從發(fā)明世界以后,這一覺悟是一串的:第一層是國力的覺悟;第二層是政治的覺悟;現(xiàn)在是文化的覺悟,將來是社會的覺悟?!毕铝嘘P于五四運動的評價,與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A.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的愛國運動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C.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D.廣大民眾參加的社會運動11.有史學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來看,這場戰(zhàn)爭對中國似乎只是一場備受屈辱的悲劇,但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屈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們猛醒,發(fā)憤圖強,從而揭開中國近代歷史上新的一頁?!彼庠趶娬{這場戰(zhàn)爭A.使中國蒙受屈辱 B.成為中國歷史轉折點C.激發(fā)了救亡意識 D.引發(fā)瓜分中國的狂潮12.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功績,表述正確的是A.確定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綱領B.確立“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政策C.確定建立獨立、自由、富強新中國D.確立了與國民黨開展合作的方針政策13.唐代銅鏡質量上乘,厚重大氣,紋飾富貴端莊;宋代銅鏡的紋飾除素鏡外,圖紋題材趨于纏枝竄繞花卉、花鳥、連錢、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標銘號為主。這反映了A.宋代銅鏡鑄造業(yè)走向了衰落B.宋代市民階層隊伍壯大C.“官民競市”有利經濟發(fā)展D.唐代繁榮盛行奢靡風氣14.如表能夠反映出A.建國后我國經濟持續(xù)增長B.兩次顯著增長均得益于生產關系調整C.社會動亂對經濟領域沖擊不大D.農業(yè)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尤其突出15.如圖反映出英國A.資本輸出的重心移至歐美地區(qū) B.成為典型的托拉斯帝國主義C.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 D.國內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動力不足16.董仲舒稱:“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边@反映出董仲舒A.為封建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繼承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將“無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17.英國傳統(tǒng)體育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雞、足球、拳擊等活動都是尋常之事。19世紀30年代起,英國議會開始頒布如《虐待動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來禁止血腥暴力活動及街頭巷尾聚眾游戲。這一變化說明A.群眾對政府政策的廣泛認同 B.立法是社會進步的唯一途徑C.國家干預經濟推動社會轉型 D.經濟發(fā)展推動城市文明建設18.1975年歐共體與46個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區(qū))國家簽訂《洛美協(xié)定》,消除以往雙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歐共體與經互會相互承認并建立了正式關系;2003年77個非加太集團成員國與歐盟15國簽訂《科托努協(xié)定》取代《洛美協(xié)定》。這系列活動表明西歐A.在國際合作中彰顯自主意識 B.拉攏發(fā)展中國家以擴大影響C.戰(zhàn)略爭奪重點轉向第三世界 D.放棄冷戰(zhàn)思維維護世界和平19.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表:產業(yè)國家地區(qū)時間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數(shù)據表明A.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B.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均衡C.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xiàn)平衡發(fā)展D.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20.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國民黨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間幫會組織“袍哥會”成員加入武裝反抗軍,其中第五期“游擊干部訓練班”學員幾乎全部是袍哥會成員。這表明A.地方民間組織不了解共產黨政權B.國民黨企圖在部分區(qū)域內長期抵抗C.國民黨發(fā)動民眾與解放軍對抗D.四川成為國民黨抵抗的最后堡壘21.抗戰(zhàn)時期,根據地所有政權均以自然村為基礎,部分恢復了鄉(xiāng)里商議的古風,還創(chuàng)作了一批頌揚正直、勤勞、廉潔等傳統(tǒng)美德的文藝作品。這些舉措A.旨在增強民族凝聚力 B.緩和了根據地的階級矛盾C.是對民主的成功探索 D.擴大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22.唐政府在851年曾經頒布法令,要求各地恢復原來的宮設市場,在過去不設官市的地方取締所有市場。這一法令只實行了兩年就停止了。這反映出當時A.中央集權制度走向沒落 B.坊市制度徹底打破C.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 D.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23.如圖創(chuàng)作于武昌起義后,作者有意將“國”字寫成了“囻”,這一現(xiàn)象常見于當時的傳單、標語和報刊等,說明那時已漸入人心的觀念應首推A.體恤民情 B.民族團結 C.民主共和 D.民風變易24.20世紀50年代,聯(lián)邦德國拒不承認二戰(zhàn)后歐洲邊界和民主德國,除蘇聯(lián)外不與任何同民主德國建交的國家建立和保持外交關系;1969年勃蘭特出任總理,推行新東方政策,加速改善同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關系。這一政策的變化表明,聯(lián)邦德國()A.改變了外交戰(zhàn)略目標與價值取向 B.積極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C.努力推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擴 D.推行獨立外交以此提高國際地位25.19世紀40年代開始流行科學種族主義學說。在《人種不平等論》中,戈賓諾將人類劃分為四個主要人種:非洲人描繪為愚鈍懶惰的人群;亞洲人聰慧但馴良;美洲土著遲鈍而傲慢;只有歐洲人充滿智慧、高貴,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思想本質上反映了A.種族主義成為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B.歐洲各國社會與文化的差異C.生物進化論思想在人類社會中的異化D.歐洲勢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26.梁啟超說“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之起點。此誠中國未常有之事,而實千古不可易之理也。”“興紳權”不僅是中國“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舉。梁啟超言論中可以反映出A.“紳”是指當時的資產階級B.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C.借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宣傳“西學”D.維新派注意爭取下層民眾支持27.有學者認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過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領土,屏衛(wèi)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過血緣紐帶達到合族的不變。據此可知,通過這一“分”“合”,西周A.開始重視宗法血緣關系 B.專制主義體制初步建立C.政府行政管理逐漸垂直化 D.國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2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后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統(tǒng)一全國的500年間,中國社會經歷了苦難的群雄戰(zhàn)亂。同時,也孕育了一場漫長的“除舊立新”。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在動蕩中漸變,在漸變中發(fā)展的社會轉型期。提出這種看法的著眼點是A.井田制漸趨瓦解,地主土地所有制確立B.國家形態(tài)從封邦建國制走向大一統(tǒng)帝國C.完成了一次結構性和全方位的社會變革D.禮樂文化經歷了戰(zhàn)亂后在思想領域消失29.如圖是題為“人民勝利備忘錄”的海報。圖中有一枚冉冉升起的太陽,它是自由的象征。其中跪著的是俄國沙皇,該場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十月革命 D.《四月提綱》的頒布30.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截止2020年4月10日,全球累計確診超160萬,累計死亡達9萬,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qū)卷入。面對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巨大挑戰(zhàn),國際社會應該①發(fā)揮國際組織的重要作用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共享信息、開展科研合作④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古往今來,社會經濟處于不斷的調整變化之中,并由此引發(fā)政治領域的相應調整及思想變化的發(fā)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多治絲麻葛捆布,此其分事也?!赌印罚?)材料一反映的中國傳統(tǒng)耕作方式最早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這種耕作方式的推廣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反映的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基本模式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點?(3)指出與這種生產模式相適應,長期在我國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材料三:我們發(fā)覺自己處在這樣一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這世界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種經濟統(tǒng)治——工業(yè)文明的統(tǒng)治的一部分;它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4)依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簡要說明19世紀晚期西方工業(yè)生產發(fā)生了哪些根本性變化?請分析這些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材料四:(5)依據材料四指出近代中國經濟結構有何特點?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6)依據材料五提供的歷史信息,說明其理論宣傳的各自特點和實踐結果的不同。材料六: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快速發(fā)展。……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fā)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fā)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7)依據材料六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我國經濟“瀕于崩潰”及新時期“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32.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相伴而行,是人類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進入近代以來,中西方都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820~1957年中國城市人口變化表——摘編自李蓓蓓徐峰《中國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材料二在西歐,英國的城市化最為成功也最為徹底,對農業(yè)的推動作用也最大。18世紀時,英國城市人口約占人口總數(shù)的20%。隨著工業(yè)革命展開,大批新興的城市在西北部的偏僻地區(qū)拔地而起,英國掀起了城市化浪潮。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0.2%,1881年增至70%,1901年則高達80%。英國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為農村的發(fā)展提供動力的同時,農業(yè)的市場化、規(guī)?;蛯I(yè)化經營方式得到建立,農村日益融入城市的發(fā)展軌道,在客觀上為英國持續(xù)的城市化提供了堅實基礎,從而實現(xiàn)一種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進入18世紀,英國貴族通過圈地運動將土地集中,實行規(guī)?;洜I,同時積極提高農業(yè)技術水平,改良土壤,構筑防洪和排水工程。英國貴族還大力推動農業(yè)經營方式轉變,鼓吹農業(yè)轉型。通過這種農業(yè)革命,英國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大量剩余勞動力得以釋放,土地也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和整備,這一切都為英國的城市化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幾约С段鳉W近代城市化的路徑差異及其對中國的啟示》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發(fā)展趨勢,并說明其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英兩國城市化的不同之處,并說明英國近代城市化對中國崛起的啟示。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達臻“文明”一途,實應歸功于西周的創(chuàng)制。……。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tǒng)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因此古賢多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1)簡述一下西周達臻“文明”的表現(xiàn)?(2)結合材料,說明古賢稱周秦之際為“天下一大變局”的理由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2952年,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確立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正式確立,故C項符合題意。A項,與公有制經濟無關,排除。合作社經濟與國營經濟均屬于公有制經濟,故排除BD兩項。2、B【解析】
根據材料“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臺的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唐朝科舉制的不斷完善使得唐朝庶族地主有更多的機會登上政治舞臺,導致了唐朝的文學突破六朝的陋習,充實、豐富了詩歌的社會意義,可見唐朝時期文學深受政治制度影響,故B項正確;材料的落足點是說唐朝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的提升,沒有涉及到詩歌形式的多樣性和詩歌水平的提升,故A、C項錯誤;材料介紹的是政治制度的變化對詩歌的作用而不是經濟的變化對詩歌的影響,故D項錯誤。3、B【解析】
軍機處最初是專門負責軍務,材料中“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說明軍機處的職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故B正確;軍機處的職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與兵部不同,故A錯誤;材料中是上奏改軍機處名稱,不是不滿,故C錯誤;軍機處不是最高軍事機關,屬于皇帝的秘書班子,故D錯誤。4、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國家提高了農副產品收購牌價,同時降低了征購糧食基數(shù),又對口糧和雜糧不足地區(qū)進行了免購的規(guī)定,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減輕農民的負擔,反映了當時政府對農民政策的優(yōu)惠,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產業(yè)結構調整,A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土地的問題,B項錯誤;材料是對農民優(yōu)惠,不是應對農業(yè)困境,D項錯誤。故選C。5、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閩、浙、粵三省沿??たh,遷民內居,筑界墻、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反映的是清初的海禁政策,故D正確;秦代、唐代、宋代都沒有海禁政策,故ABC錯誤。6、B【解析】
據材料“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指向……批判孔子……帝王專制、思想專制、倫理專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通過批判儒家思想當中的封建專制的內容,來達到文化啟蒙和覺醒的目的,故B正確;材料并未涉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全面否定”,故A排除;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仍然是為了思想啟蒙,故C排除;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行為并非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目的,故D排除。7、B【解析】
根據材料“降低細碎化水平,結果也是符合了農民意愿,增加了農民利益”可知隨著土地細碎化給農民的負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農業(yè)的發(fā)展必須走規(guī)?;洜I的道路,故選B項;材料論述的是土地細碎化的負面作用和農業(yè)發(fā)展的出路,并沒有涉及家庭經營模式的問題,排除A項;土地私有化不符合我國國情,排除C項;推行土地整合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排除D項。故選B。8、A【解析】
據材料“只有通過虔誠的祭祀”“以‘道德’作為賞罰標準”“以德配天”可知,殷商強調虔誠的祭祀,而西周強調道德,說明治國理念發(fā)生變化,故A選項正確;神權王權結合符合殷商,故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了從殷商到西周的治國理念的變法,沒有強調德治傳統(tǒng),故C選項錯誤;據材料“獲得‘上帝’的眷顧”“天神是無私的”可知,神的地位沒有發(fā)生動搖,故D選項錯誤。9、C【解析】
材料中漢武帝時期推行算緡告緡令,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并且抑制私營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鹽鐵官營”和“酒類專賣”可以起到這一作用。C正確;“酷吏”對地方豪俠實施嚴厲鎮(zhèn)壓可以維護統(tǒng)治秩序,不能起到增加財政、抑制工商業(yè)的效果,A排除;代田法可以增加農業(yè)產量,進而增加財政收入,但不能抑制工商業(yè)的發(fā)展,B排除;從民之欲而不擾亂也不能起到抑制工商業(yè)的效果,D排除。故選C。10、D【解析】
根據題干“從(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第一層是國力的覺悟;第二層是政治的覺悟;現(xiàn)在是文化的覺悟,將來是社會的覺悟”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中有學生工人,商人等社會群體,范圍波及100多個城市,形成了全國的反帝愛國運動的浪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故D項符合題意;青年學生群眾作為五四運動的先鋒隊,但不能體現(xiàn)社會的覺悟,排除A項;題干中未強調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質,排除B項;題干旨在強調五四運動參與群體廣泛,體現(xiàn)社會大眾民主意識的覺醒,并非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C項。故選D11、C【解析】
根據“屈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們猛醒,發(fā)憤圖強,從而揭開中國近代歷史上新的一頁”可知,學者強調這場戰(zhàn)爭促進了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激發(fā)了國人的救亡意識,故選C;根據“屈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們猛醒,發(fā)憤圖強,從而揭開中國近代歷史上新的一頁”可知,學者強調的是這場戰(zhàn)爭促進了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激發(fā)了國人的救亡意識,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屈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們猛醒,發(fā)憤圖強,從而揭開中國近代歷史上新的一頁”,聯(lián)系所學甲午戰(zhàn)爭的影響分析解答。12、A【解析】
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奮斗目標是用無產階級的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選項符合題意,故A正確;確立“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政策是在1924年的國民黨一大上,B錯誤;“確定建立獨立、自由、富強新中國”是中共七大的內容,C錯誤;“確立了與國民黨開展合作的方針政策”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D錯誤。13、B【解析】
根據材料“圖紋題材趨于纏枝竄繞花卉、花鳥、連錢、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標銘號為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導致市民階層擴大,對文化的多樣需求也就相應的擴大,B選項符合題意。宋代銅鏡鑄造業(yè)走向衰落的說法錯誤,且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宋代銅鏡圖文的多樣化,與官民竟市無關,C選項排除。唐代銅鏡厚重大氣,紋飾富貴端莊主要和國家強大有關,不能說明盛行奢靡風氣,D選項排除?!军c睛】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宋朝商業(yè)發(fā)展的準確把握。宋朝商品經濟空前繁榮,促進了市民階層的壯大,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銅鏡上就是銅鏡的圖案和形制的多樣化,進而滿足市民階層的對多樣文化的需求。14、B【解析】
據表格內容可知,農業(yè)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的兩次明顯增長第一次是在1963-1965年,主要得益于八字方針的調整,第二次是在1981-1985年,主要得益于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故B項符合題意;“持續(xù)增長”的說法有誤,排除A;社會動亂對我國經濟領域沖擊非常大,排除C;D項從表格內容無法體現(xiàn),排除。故選B。15、D【解析】
據表格信息“(1870---1913年)英國國內投資和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可知,英國國內投資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這說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國內生產嚴重動力不足,D說法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英國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而不是“資本輸出的重心移至歐美地區(qū)”,A錯誤;美國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國主義,B說法錯誤;據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國內投資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但不能推斷英國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C錯誤。16、C【解析】
根據“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可知,天為民而立君主,君主應當使民安樂,體現(xiàn)民本思想,故C正確;材料強調以民為本的思想,無法體現(xiàn)“專制”,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體現(xiàn)民本思想,無法體現(xiàn)“無為”思想,排除D。17、D【解析】
依據材料“19世紀30年代起,英國議會開始頒布如《虐待動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來禁止血腥暴力活動及街頭巷尾聚眾游戲”并結合工業(yè)革命的知識可知,隨著英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英國政府逐漸注重城市文明建設。D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法律頒布后人民的反應,A排除;唯一途徑的說法不符合史實,B排除;材料只涉及政府對城市建設的干預,未體現(xiàn)對經濟的干預,C排除。故選D。18、A【解析】
據題意可知,歐共體與世界多個國家和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協(xié)議,消除了雙方間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關系,由此體現(xiàn)了歐共體的自主意識,故選A;歐共體是與其他國家和組織建立平等關系,不是為了擴大影響,排除B;CD與題意主旨不符,且無法體現(xiàn),排除。故選A。19、D【解析】根據題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表”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農業(yè)和工業(yè)比重減小,服務業(yè)比重增加;說明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D項正確。題干信息無法體現(xiàn)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排除A。題干體現(xiàn)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不均衡,農業(yè)和工業(yè)比重減小,服務業(yè)比重增加,排除B。題干反映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xiàn)不平衡發(fā)展,排除C。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20、B【解析】
材料中“加入武裝反抗軍”“第五期“游擊干部訓練班”學員幾乎全部是袍哥會成員”說明蔣介石妄圖利用川西袍哥會的實力來對付共產黨力量,企圖在部分地區(qū)內長期抵抗,故選B;不能用袍哥會代替整個地方民間組織,排除A;袍哥會屬于民間幫會組織,不能代替民眾,排除C;材料中強調的是國民黨的反抗,沒有就四川成為國民黨抵抗的最后堡壘進行闡述,排除D。21、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根據地政權的形成基礎及議事形式,其目的是加強團結根據地的各種農力量,旨在增強民族凝聚力,故A正確;B、C、D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22、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唐代晚期頒布恢復各地專門為皇家采購服務的“宮市”的法令,但僅實行兩年,反映了中央政令在地方實行受阻,中央集權走向衰落,A項正確;坊市制度徹底打破于宋代,排除B項;題干不直接涉及皇權權威,排除C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唐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A。23、C【解析】
將“國”字寫成了“囻”,體現(xiàn)出民主的思想。“這一現(xiàn)象常見于當時的傳單、標語和報刊等”表明武昌起義后的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故C正確;體恤民情不符合辛亥革命后主流思想,排除A;當時主要是民主共和,不是民族團結,也不是民風變化的問題,排除B和D。故選C。24、D【解析】
勃蘭特總理推行的新東方政策雖然立足于西方,但卻自主地發(fā)展了同蘇聯(lián)、東歐國家的關系,反映出聯(lián)邦德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謀求獨立的外交,提高國際地位,故答案為D項;聯(lián)邦德國外交戰(zhàn)略目標和價值取向沒有改變,排除A項;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是當時聯(lián)邦德國要處理與西歐國家的關系,而不是與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關系,排除B項;北約東擴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主導的行為,排除C項。25、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論》中,歐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結果不是自然的結果,而是人為的劃分,說明歐洲勢力在當時的世界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故選D。近代美國同樣也有種族主義,由此可知種族主義并非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排除A;《人種不平等論》強調的是亞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歐洲人之間的區(qū)別,而不是歐洲內部之間的差異,故B項與材料無關,排除;《生物進化論》在1859年才發(fā)表,而材料中這種對人的歸類從19世紀40年代就已開始,故材料所述與生物進化論的異化無關,排除C。26、C【解析】
“興紳權”不僅是中國“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舉。從材料中的這段信息可見梁啟超借助中國傳統(tǒng)的紳權來宣揚近代西方的民權思想,故選C?!凹潯笔且环N非官非民的身份,多有學歷或有黨派身份,不僅僅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故A表述不準確,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xiàn)“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也沒有體現(xiàn)“維新派注意爭取下層民眾支持”的信息,故排除D。27、D【解析】
西周依據宗法制實行分封,一定程度上拓展國家疆域和鞏固了統(tǒng)治,故選D項;宗法血緣關系在西周前就得到了重視,排除A項;西周時期并未建立專制主義體制,排除B項;分封制下對地方實行的是間接管理,排除C項。故選D。28、C【解析】
根據材料“這是一個在動蕩中漸變,在漸變中發(fā)展的社會轉型期?!笨芍埸c指的是這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變化,C說法全面并符合題意,故選C;A項只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上變革的體現(xiàn),具有片面性,排除;B項也僅僅從政治一個方面體現(xiàn),具有片面性,排除;D消失說法有誤,排除。29、A【解析】
依據材料“其中跪著的是俄國沙皇”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1917年3月發(fā)生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A正確;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四月提綱》的頒布發(fā)生之前,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已被推翻,BCD排除。故選A。30、D【解析】
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面對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巨大挑戰(zhàn),國際社會應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信息、開展科研合作,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還要發(fā)揮國際組織的重要作用,①②③④正確,故選D;ABC不全面,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時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作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2)模式:小農經濟(或自然經濟)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單位;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經營規(guī)模?。皇执嗳?。(任答四點)(3)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主流思想:儒家思想(4)變化:①電力成為新能源,汽車、石油、電力等新興工業(yè)出現(xiàn);(或重工業(yè)取代輕工業(yè)成為主要工業(yè)部門)②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壟斷組織應運而生。影響:①電氣時代的到來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②世界各地經濟聯(lián)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場進一步發(fā)展;③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5)特點: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近代工業(yè)出現(xiàn),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原因:工業(yè)文明的沖擊(6)康有為把西學中的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披著儒教外衣宣傳維新思想;孫中山則以啟蒙思想為武器,系統(tǒng)地闡明了三民主義綱領。陳獨秀等反擊尊孔復古逆流,宣傳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維新變法運動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民的覺醒,但最終失?。恍梁ジ锩品说壑?,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沒有實現(xiàn)。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7)“瀕于崩潰”的主要原因: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決策;“文革”動亂的破壞?!翱焖侔l(fā)展”的主要原因:黨和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堅持改革開放?!窘馕觥?/p>
(1)依據材料一可知,這反映的是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結合所學可知,該耕作方式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的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2)模式:依據材料二中信息可知,這反映的是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特點:結合所學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經營規(guī)模小、脆弱性等方面說明其具體特點。(3)結合所學可知,與小農經濟相適應,長期在我國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4)變化:依據材料三中“……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信息結合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相關所學從新能源和新興工業(yè)的出現(xiàn)、壟斷組織的出現(xiàn)等方面說明19世紀晚期西方工業(yè)生產發(fā)生的根本性變化。影響:依據材料三中“……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钡刃畔⒔Y合所學從生活方式的變化、世界市場進一步發(fā)展和帶來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等方面分析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5)特點:依據材料四中信息可分析得出近代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近代工業(yè)出現(xiàn),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特點。原因:結合所學可知,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是工業(yè)文明的沖擊。(6)特點:依據材料五中“孔子改制考”的信息結合康梁維新思想相關所學即可得出康有為借助經學外衣和孔子的權威來宣傳維新變法。依據材料五中“民報”的信息結合三民主義相關所學可得出孫中山理論宣傳的特點。依據材料五中“新青年”的信息結合新文化運動相關所學可得出陳獨秀等人理論宣傳的特點。結果:結合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相關所學即可得出三者實踐結果的不同。(7)“瀕于崩潰”的主要原因:結合時代背景相關所學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決策、“文革”動亂的破壞等方面概括我國經濟“瀕于崩潰”的主要原因。結合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史實相關所學可知,新時期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堅持改革開放。32、(1)趨勢:1820至1843年,城市化基本停滯;鴉片戰(zhàn)爭后至1936年,城市化水平不斷上升,但速度較慢;1936年1949年,城市化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內陸水路貨物運輸代理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廣告?zhèn)髅叫袠I(yè)設計人員派遣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征收與補償安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上市公司人事勞動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個人旅游線路設計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梯鋼結構高空作業(yè)安全防護承包合同2篇
- 2025版智慧苗圃基地規(guī)劃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內墻批灰與智能家居照明系統(tǒng)合同4篇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破損兵馬俑修復的碎片多尺度全局T o k e n掩碼學習分類研究
- 2025年度商鋪租賃合同(含租賃物安全責任)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二模試題 生物 含答案
- 《電影之創(chuàng)戰(zhàn)紀》課件
- 教學查房及體格檢查評分標準
-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學課件
-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的術中護理
- 三方采購協(xié)議范本
- 《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安全學原理第2版-ppt課件(完整版)
- 傾聽是一種美德
- 武漢東湖賓館建設項目委托代建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