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習資料+第二章+行星地球-第3講+地球的公轉_第1頁
一輪復習資料+第二章+行星地球-第3講+地球的公轉_第2頁
一輪復習資料+第二章+行星地球-第3講+地球的公轉_第3頁
一輪復習資料+第二章+行星地球-第3講+地球的公轉_第4頁
一輪復習資料+第二章+行星地球-第3講+地球的公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講地球的公轉第二章行星地球讀圖攻略2

太陽視運動考點1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考點15晝夜長短的變化考點13地球公轉特征與四季、五帶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關鍵名詞回歸年、恒星年;近日點、遠日點;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二分二至日;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四季與五帶核心素養(yǎng)1.區(qū)域認知:結合區(qū)域位置,比較、分析不同地區(qū)晝夜長短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特點及其影響。2.綜合思維:掌握黃赤交角對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分析光照圖,理解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及影響。3.地理實踐力:觀察晝夜長短變化與日出、日落方位的關系;觀測物體影子變化、樓間距、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等,分析其與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續(xù)表01考點13地球公轉特征與四季、五帶必備知識·強基固本一、地球的公轉特征1.描述地球公轉軌道形狀、太陽的位置,并在圖中短線上畫出地球公轉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地球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繪逆時針箭頭(繪圖略)。2.判斷圖中近日點和遠日點位置和時間,比較甲、乙、丙、丁四點公轉速度大小并用大于號連接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表示近日點的是甲,大約在1月初;表示遠日點的是丙,大約在7月初。甲>乙>丁>丙。3.分別寫出回歸年和恒星年的時間長度,并判斷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恒星年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4.根據(jù)地球的公轉特征,判斷正誤。(1)地球公轉方向從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

)×(2)地球公轉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反。(

)×(3)地球在繞太陽公轉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示方向不變。(

)√(4)冬至日時間比近日點早;夏至日時間比遠日點早。(

)√(5)地球在公轉軌道上,近日點比冬至日靠西,遠日點比夏至日靠西。(

)×二、黃赤交角及其影響1.將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及大小、黃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及大小填寫在上圖中的適當位置,并說明黃赤交角存在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2.繪制太陽直射點移動軌跡圖并在圖中標明二分二至日,說明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以及夏半年和冬半年的時間劃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繪圖如下(圖中應注明赤道、南北回歸線、代表二分二至日太陽的直射點及太陽的移動軌跡):

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是一個回歸年,時間長度為365日5時48分46秒;從春分日到秋分日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從秋分日至次年的春分日為北半球的冬半年。3.比較夏半年和冬半年的時間長度差異,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夏半年時間長度大于冬半年。這是因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運動至離太陽較遠的位置,地球公轉速度較慢,用時較長;北半球冬半年,地球運動至離太陽較近的位置,地球公轉速度較快,用時較短。三、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1.四季更替項目內容成因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______變化,導致太陽輻射在一年中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天文含義夏季是一年內______最長、正午__________最高的季節(jié);冬季相反;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節(jié)的過渡季節(jié)劃分北溫帶國家把_________三個月劃分為春季,其余類推;南半球正好相反時空白晝太陽高度3、4、52.五帶劃分(1)將五帶劃分的界線與分布在上圖中填寫出來。(2)完善下面關聯(lián)圖內容以說明五帶形成原因。關鍵能力·核心突破核心歸納1.黃赤交角的大小變化及影響(1)與黃赤交角相關的幾組數(shù)據(jù)間的關系理解黃赤交角變化帶來的影響,關鍵是弄清幾組數(shù)據(jù)間的關系。如下圖:①黃赤交角=回歸線的緯度數(shù)。②黃赤交角與極圈緯度數(shù)互余。③黃赤交角=晨昏線與地軸的最大夾角。(2)影響①黃赤交角的大小決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范圍,決定著回歸線與極圈的度數(shù)。目前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在南北緯23°26′之間。②黃赤交角變化的影響特別提醒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將永遠直射赤道,地球上將不存在四季的變化,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等氣候類型也會消失。2.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判讀技巧(1)公轉方向的判讀——看是南極上空還是北極上空從南極上空看,公轉方向為順時針;從北極上空看,公轉方向為逆時針。(2)先判斷“二至日”再判斷“二分日”真題研析(2022·廣東卷·7,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AA.①

B.②

C.③

D.④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將我國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距離地表約400km的中國空間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員安全返回地球。據(jù)此完成下題。符合航天員駐留期間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大小變化的是(

)思維路徑考向引領考向一地球的公轉與黃赤交角讀某同學演示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十字架代表太陽光線),完成下面兩題。1.該同學在進行地球公轉演示的過程中,需要做到(

)D①使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轉方向和自轉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④使“太陽光線”與球心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結合地球公轉運動特征可知,在地球公轉演示過程中,應使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成66°34′;使“地球”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使“太陽光線”與球心在同一平面上。2.若黃赤交角為20°,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BA.回歸線和極圈的緯度數(shù)均減小

B.天安門廣場元旦升旗時間提前C.熱帶和溫帶范圍減小

D.大連氣溫年較差變大[解析]若黃赤交角為20°,則回歸線緯度數(shù)為20°、極圈緯度數(shù)為70°,極圈緯度數(shù)增大;天安門廣場所在地晝長變長,日出時間提前,天安門廣場元旦升旗時間提前;熱帶和寒帶范圍減小,溫帶范圍擴大;大連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減小,氣溫年較差變小??枷蚨栔鄙潼c位置的判斷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準時點火發(fā)射,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船繞地飛行軌道與地球赤道的夾角為42°24′,繞地球一圈需要90分鐘。讀神舟十二號飛船繞地飛行軌道及方向示意圖(圖1)和二分二至日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兩題。圖1圖23.圖1中A點為飛船第一次到達最南位置,當飛船第二次到達最南位置時,其地面對應點的地理坐標大約是(

)DA.(42°24′N,105°E)

B.(42°24′N,105°W)C.(42°24′S,82°30′W)

D.(42°24′S,127°30′W)[解析]飛船繞地飛行軌道與地球赤道的夾角為42°24′,則飛船到達最南端和最北端時處于42°24′S、42°24′N的上空。圖中顯示,飛船第一次到達最南位置時,A點的經度是105°W,飛船公轉周期為90分鐘,即1.5小時后飛船第二次到達最南位置,此期間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了22°30′,則最南位置所處的經度為127°30′W,因此此時最南位置的地面對應點的地理坐標大約是(42°24′S,127°30′W),D正確。4.飛船飛行期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能是圖2中(

)CA.①位置附近

B.②位置附近

C.③位置附近

D.④位置附近[解析]讀“二分二至日示意圖”可知,圖中③④①②位置分別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的太陽直射點位置。材料信息表明,飛船于6月中旬升空,接近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因此飛船飛行期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能是③位置附近,C符合題意。故選C。考向三二十四節(jié)氣(2023·遼寧縣級重點中學聯(lián)合體一模)2023年1月5日(農歷臘月十四),為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寒。古人把太陽黃經的360°劃分成24等份。按天文學慣例,以春分點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據(jù)此完成下面兩題。5.小寒所處的太陽黃經度數(shù)為(

)DA.15°

B.225°

C.270°

D.285°[解析]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劃分方法,根據(jù)小寒為春分之后第十九個節(jié)氣可知,小寒所處的太陽黃經度數(shù)為15°×19=285°。6.小寒時節(jié),我國江南地區(qū)(

)BA.驚雷聲聲蟲喚醒

B.清香數(shù)點抱梅株C.落暮蟬嘶老樹頭

D.短籬殘菊一枝黃[解析]結合上題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小寒為冬季節(jié)氣,我國江南地區(qū)梅花開放,出現(xiàn)清香數(shù)點抱梅株的現(xiàn)象;驚雷聲聲蟲喚醒描述的是驚蟄節(jié)氣,出現(xiàn)在春季;落暮蟬嘶老樹頭出現(xiàn)在夏季;短籬殘菊一枝黃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秋季。01考點1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必備知識·強基固本1.正午太陽高度含義與特點含義一天中______的太陽高度特點出現(xiàn)在當?shù)氐胤綍r____時;反映__________的強弱最大12太陽輻射2.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1)結合下圖,判斷直射點分別位于a、b、c位置時的節(jié)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a:冬至,b:春(秋)分,c:夏至。(2)將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連線。[答案]①—c②—b③—a3.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北半球節(jié)氣達最大值地區(qū)達最小值地區(qū)夏至日__________及其以北各緯度________各緯度冬至日__________及其以南各緯度________各緯度春、秋分日赤道南、北兩極點北回歸線南半球南回歸線北半球4.根據(jù)太陽高度及其變化規(guī)律,判斷正誤。(1)一天中太陽高度有無數(shù)個,正午太陽高度只有一個。(

)√(2)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均可達90°。(

)×(3)同一日期,同一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4)同一日期,距直射點所在緯線距離相等的兩條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互余。(

)×(5)一年中,同一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在不同的兩個日期可能相等。(

)√關鍵能力·核心突破核心歸納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1)公式:H=90°-兩點緯度差?!皟牲c”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兩點緯度差的計算遵循“同減異加”原則,即若兩點同在北(南)半球,則兩點緯度“大數(shù)減小數(shù)”;若兩點分屬南北不同半球,則兩點緯度數(shù)相加。如下圖所示:當太陽直射B點(10°N)時,A點(40°N)正午太陽高度H=90°-A、B緯度差=90°-(40°-10°)=60°。C點(23°26′S)正午太陽高度H=90°-B、C緯度差=90°-(10°+23°26′)=56°34′。(2)公式中用到的特殊值①發(fā)生極晝、極夜的最低緯度與直射點緯度互余。②北極星的仰角與當?shù)鼐暥认嗤"鄢嗟郎先粘鋈章浞较蚱菫橹鄙潼c緯度。④出現(xiàn)極晝的半球,其極點太陽高度同直射點緯度。⑤晨昏線與經線夾角同直射點緯度。⑥剛好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其正午太陽高度等于直射點緯度的兩倍。2.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1)無極晝極夜地區(qū)一天中日出、日落時太陽高度為0°,正午12時太陽高度最大。(2)一天中關于12時對稱的兩個時刻太陽高度相同。(3)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一天中0時太陽高度最小,正午12時太陽高度最大。相關計算公式:子夜太陽高度H=當?shù)鼐暥?(90°-太陽直射點緯度),0時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直射點緯度×2。特別提醒在南(北)極圈內有極晝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南(北)極點的太陽高度無日變化,其太陽高度的大小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1)看直射點的位置,比較正午太陽高度大小記憶口訣“遠小近大”:即距離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距離越近,則越大。(2)看直射點的移動,確定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記憶口訣“來增去減”:即直射點向本地所在緯線移來,則正午太陽高度增大,移去則減小。如圖所示:(3)看區(qū)域位置,歸納不同區(qū)域的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guī)律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guī)律及變化幅度回歸線與極圈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無太陽直射現(xiàn)象。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為46°52′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guī)律及變化幅度南北回歸線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ΔH=23°26′+Φ(Φ為當?shù)鼐暥龋├m(xù)表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guī)律及變化幅度極圈與極點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越?。ㄓ?6°52′減小到23°26′),極圈上為46°52′,極點上為23°26′續(xù)表4.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1)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牡胤綍r是12時。(2)確定房屋的朝向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3)確定當?shù)氐木暥犬斕栔鄙潼c位置一定時,某地與直射點正午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由此可分析判斷該地緯度。(4)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長。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時刻。日影永遠朝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極點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長,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qū),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極點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長,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時正午日影最短(等于0)。(5)確定樓間距、樓高為了更好地保證各樓層都有良好的采光,樓與樓之間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以我國為例,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htanH。如下圖:(6)計算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角度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線與集熱板成直角。集熱板與地面之間的夾角(α)和當天的正午太陽高度(H)互余,即α+H=90°時,效果最佳。如下圖:(7)判斷山地自然帶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況下,陽坡正午太陽高度大,得到的光熱多,陰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影響到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的分布高度。真題研析(2022·廣東卷·8,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將我國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距離地表約400km的中國空間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員安全返回地球。據(jù)此完成下題。駐留期間,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塔與廣州市區(qū)廣州塔兩地每天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值(

)D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持續(xù)不斷變大

D.始終保持不變根據(jù)日期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計算已知日期與二分二至日中某一天間隔的天數(shù),用間隔的天數(shù)乘以太陽直射點每日移動的緯度數(shù),即可估算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注意:太陽直射點一年(365天)移動約23.5°×4=94°,則每天移動約0.3°。如該題中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日10月16日為秋分過后23天,則太陽直射點位于23×0.3°=6.9°(S),約為7°S。思維路徑考向引領考向一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與應用(2023·海南卷·15,3分)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圖1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圖2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jù)此完成下題。圖1圖21.甲地位于乙地(

)A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解析]北京時間5:40桿影朝向正西,說明太陽位于正東,且此時正值日出,說明該日為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等長,故甲地日出地方時為6:00,計算可知,甲地位于125°E;甲地日影朝向正北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表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45°,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則當?shù)鼐暥葹?5°N。同一日,乙地正午太陽高度為30°,且位于正南,可知乙地的緯度為60°N;此時北京時間為12:20,計算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乙兩地的地理坐標分別是甲(45°N,125°E)、乙(60°N,115°E),故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向,A正確??枷蚨缣柛叨鹊淖兓?guī)律(2021·山東卷·13,3分)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fā)現(xiàn)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據(jù)此完成下題。2.一周后的相同時刻,小李再次測量發(fā)現(xiàn)該石柱的影長變長,則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在(

)C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解析]一周后的相同時刻,石柱的影長變長說明同一時刻太陽高度變小;該地位于40°N,則太陽直射點應向南移動,據(jù)此可排除A、B選項;圖示影長3.2m、石柱高度6.6m,結合觀測時當?shù)貫?1:30,可判斷觀測當日正午太陽高度大于60°;因當?shù)匚挥?0°N,則觀測當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故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為8月20日前后,即C正確,D錯誤。解題關鍵解答該小題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準確把握設問指向,第二次觀測日期的“石柱影子變長”、該地所處緯度位置、“石柱高度6.6m,影長3.2m”等圖示信息和設問指向,是解答該小題的基礎和前提;第二,能夠運用以上信息并在調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判斷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是解答該小題的關鍵步驟;第三,太陽高度與日影長度變化的關系、結合石柱高度與影長判斷太陽高度的數(shù)學方法等基本知識和基本計算,是正確解答該小題的保障。02考點15晝夜長短的變化必備知識·強基固本1.讀圖,完成下表內容。項目直射點分布規(guī)律極晝極夜南、北半球赤道圖1南回歸線北半球____短____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南半球相反晝夜平分北極圈內出現(xiàn)______,南極圈內出現(xiàn)_______圖2赤道__________無極晝極夜圖3北回歸線北半球____短____長,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南半球相反晝夜平分北極圈內出現(xiàn)______,南極圈內出現(xiàn)_______晝夜極夜極晝晝夜平分夜晝極晝極夜2.讀圖,說明從圖1到圖3期間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北半球白晝逐漸變長,由最短變?yōu)樽铋L,黑夜逐漸變短,由最長變?yōu)樽疃?;南半球相反。關鍵能力·核心突破核心歸納1.晝夜長短的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1)太陽直射點與晝夜長短的關系①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晝夜長短的分布狀況→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②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特點→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晝漸長,夜?jié)u短。(2)特殊值與極值節(jié)氣內容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赤道地區(qū),全年晝夜平分。晝長與12小時的差值越小,時間上越接近二分日,空間上太陽直射點越接近赤道夏至日北半球晝長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夜長為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晝長為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夜長為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相反(3)變幅遞增規(guī)律緯度越高(主要指赤道與極圈之間),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變化區(qū)間為0~24h。(4)極晝、極夜變化規(guī)律2.晝夜長短的計算(1)根據(jù)某緯線的晝弧或夜弧度數(shù)進行計算晝(夜)長時數(shù)=晝(夜)弧度數(shù)/15°。(2)根據(jù)日出或日落時間進行計算地方時正午12時把一天中的白晝平分成相等的兩份。①晝長時數(shù)=(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②夜長時數(shù)=日出時間×2=(24-日落時間)×2。③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這里的日出、日落時間不必要求是地方時,但日出、日落時間要統(tǒng)一,如都是北京時間或都是倫敦時間)。(3)特殊地點的晝長確定①赤道上:晝長=夜長=12h。②極晝區(qū):晝長=24h,夜長=0;極夜區(qū):晝長=0,夜長=24h。(4)利用規(guī)律計算的方法①同一緯線上各地晝長相等,夜長相等。②北半球某緯線上各地的晝長=南半球同度數(shù)緯線上各地的夜長。③利用時間的對稱性計算相對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對稱的兩個時間,某地的晝長、夜長都是相同的;相對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對稱的兩個時間,某地一個時間的晝長等于另一個時間的夜長。如下圖:a與b兩個時間的晝長、夜長是相同的,c與d兩個時間的晝長、夜長也是相同的;b與c兩個時間中,b時間的晝長等于c時間的夜長。真題研析(2023·海南卷·14,3分)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圖1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圖2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jù)此完成下題。圖1圖2觀測當日(

)DA.甲地晝長夜短

B.乙地晝短夜長C.甲地晝長大于乙地

D.甲乙兩地晝夜等長思維路徑考向引領考向一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2023·福建福州高三質檢)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40°N,100°E)成功發(fā)射升空。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6個月,開展空間站平臺維護與照料等相關工作。據(jù)此完成下面兩題。1.以下日期中,全球非極晝極夜區(qū)日出方位角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fā)射當日最接近的是(

)CA.1月10日

B.5月17日

C.7月9日

D.12月4日[解析]結合材料信息,2022年6月5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回歸線移動,距離直射北回歸線大約還有17天;四個選項中,2022年7月9日太陽直射點也位于北半球且為夏至日過后17天,這兩日期關于夏至日對稱,兩日期白晝時間相同,日出方位角最接近。2.航天員駐留期間,酒泉白晝(

)AA.先變長,后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

D.逐漸變短[解析]結合神舟十四號發(fā)射日期及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時間,期間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至北回歸線后再向南移動,根據(jù)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判斷,航天員駐留期間,酒泉白晝先變長,后變短??枷蚨円归L短的計算(2023·江蘇無錫高三期末)下圖所示的是我國某樓盤的方位和北京時間14時08分的太陽光線,該日該樓盤南面陽臺能接受太陽照射的時長為9小時40分鐘。據(jù)此完成下面兩題。3.該樓盤最可能位于(

)D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烏魯木齊[解析]根據(jù)圖中太陽光線與指向標關系判斷,此時當?shù)氐胤綍r為12時,北京時間是14:08,可以計算出該地經度為88°E。結合四城市經度位置判斷,該樓盤最可能位于烏魯木齊。4.該地該日晝長約為(

)CA.9小時40分鐘

B.10小時40分鐘

C.12小時40分鐘

D.13小時40分鐘[解析]結合圖中樓房的方位角為40°可知,太陽升到東偏南40°時才開始照射陽臺,即上午南面陽臺獲取太陽光照的時間,是東南入射光線與正午光線夾角50°對應的時長,時間為3小時20分鐘,據(jù)此可計算出從正午到日落都能照射陽臺的時間,即下午時長為9:40-3:20=6:20,則此地的晝長為12小時40分鐘??枷蛉龝円归L短的變化與生活(2021·河北卷·7,3分)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時節(jié)搬進了新樓房,站在書房2.6m高的落地窗前,遠處公園美景盡收眼底。下圖示意書房平面布局。據(jù)此完成下題。5.從入住到次年春分,書房的日采光時間變化趨勢是(

)DA.一直增加

B.先增后減

C.一直減少

D.先減后增[解析]由材料可知,小明秋分時節(jié)入住,從秋分到冬至晝長逐漸變短,書房的日采光時間也逐漸變短;由冬至到次年春分,晝長逐漸變長,書房的日采光時間也逐漸變長。所以由秋分至次年春分,書房的日采光時間是先減后增,故D正確。03讀圖攻略2太陽視運動典題示例(2023·浙江6月選考卷·16,2分)塔式光熱發(fā)電是利用成千上萬個獨立跟蹤太陽的定日鏡,將陽光聚集到鏡場中心的集熱塔,通過能量轉換來發(fā)電。圖1為青海某地塔式光熱發(fā)電場景觀圖,圖2為定日鏡工作原理示意圖。完成下題。圖1圖2定日鏡工作期間,鏡面朝向(圖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轉動方向分別是(

)BA.順時針先逆時針后順時針

B.順時針先順時針后逆時針C.逆時針先順時針后逆時針

D.逆時針先逆時針后順時針[解析]定日鏡隨太陽方位變化而變化。結合該地所處地理位置可知,太陽在一天之中的方位大致由東向南再向西呈順時針運動,決定了定日鏡面的水平轉動方向也為順時針;定日鏡為了獲取更強的太陽輻射,鏡面應始終和太陽光線垂直,由于太陽高度角在一天中先增大后減小,要保證鏡面始終和太陽光線垂直,鏡面在垂直方向上與地面的夾角先減小后增大,在垂直于地面的剖面圖上看,鏡面在垂直方向的變化是先順時針后逆時針。技法點撥1.(一天中)太陽視運動軌跡2.不同地區(qū)太陽視運動軌跡(1)未出現(xiàn)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的地區(qū),太陽直射北半球時,日出、日落都偏北(太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陽直射南半球時,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陽從東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陽直射赤道時,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在此過程中,從日出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正午時太陽高度最大,正午過后太陽高度逐漸變小。(2)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除極點外)一天內太陽不落,正午太陽高度最大,0點(24點)太陽高度最小。因此若位于北半球,太陽升落方位均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陽升落方位均為正南。(3)極晝期間的極點一天內太陽高度不變。特別提醒(1)極夜地區(qū)發(fā)生極夜后首次日出為12時,若位于北半球,太陽升落方位均為正南;若位于南半球,太陽升落方位均為正北。(2)若太陽直射點位于某地南方(或北方),則該地正午時太陽方位為正南(或正北)。若太陽直射該地,則正午時太陽位于該地正上方。3.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以北半球為例)項目內容判斷季節(jié)(或節(jié)氣)及太陽方位若太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則為夏半年(夏至);若太陽從東南升起、西南落下,則為冬半年(冬至);若太陽正東升起、正西落下,則為春、秋分日。以上結論也可以反向利用,根據(jù)季節(jié)判斷太陽方位,例如,夏至日太陽東北升起、西北落下等項目內容判斷時間若太陽在東南天空,太陽高度逐漸增大,則為上午;若太陽在西南天空,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則為下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向時,太陽高度最大,為當?shù)氐胤綍r12時續(xù)表項目內容推斷晝夜長短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太陽視運動弧度越大,晝越長。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南,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太陽視運動弧度越小,晝越短。日出正東(地方時6時),日落正西(地方時18時),則晝夜平分續(xù)表項目內容物體影子影子長短與太陽高度大小呈負相關,一天中日出、日落時影子最長,日出之后變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