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玉第一中2025屆高考歷史一模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代中國皇帝用璽官員用印,印璽是權力的象征。據載:“秦天子六璽,唐時有八寶,宋尚循其制,至徽宗而加九,南渡至十一,皆非制也。本朝初有十七寶,至世宗加制其七,今掌在符臺者共二十四?!?引自《萬歷野獲編》)。這一現象可以印證A.國家事務趨多 B.中央集權加強 C.皇權至高無上 D.制印技藝進步2.北宋山水畫作品《晴巒蕭寺圖》《雪景寒林圖》《早春圖》等,章法處理都呈現出賓主分明,眾山拱伏主峰的景觀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賓主之位置經營,以及相互朝拱環(huán)抱、顧盼有情的畫面形象。這表明宋代A.商品經濟發(fā)展繁榮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C.理學觀念影響繪畫 D.藝術呈平民化趨勢3.明代以每納糧一萬石的地區(qū)為一糧區(qū),選派當地大戶擔任“糧長”,負責催征稅糧,參與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物。政府還以“稅戶人才”的名義,選撥優(yōu)秀糧長為基層官吏。由此可知“糧長制”的推行A.違背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要求 B.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C.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完善 D.適應了強化君權的需要4.四位同學討論西方民主制度,其中最有道理的是A.甲:現代民主制度淵源于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B.乙:英國君主立憲制開啟了現代民主制先河C.丙:美國分權制衡模式是民主共和唯一藍本 D.?。何鞣矫裰髦剖侨祟愇拿鬟z產的繼承發(fā)展5.“他們面臨著雙重使命:既要把人從禁欲主義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又要避免滑向縱欲主義;既要聲張自我牟利的正當性,又要將社會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視古典美德共同體一去不復返,又要展示現代社會是一個‘全民嘉年華’的年代”。“他們”()A.開啟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先河 B.打破了民眾對羅馬教會的迷信C.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 D.開辟了否定權威的理性新時代6.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開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圖中屬于19世紀90年代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如圖為元代的疆域圖,下列對于如圖中所示地點敘述錯誤的有①位于浙江行省,中日《馬關條約》中被辟為通商口岸②位于江西行省,1872年陳啟源在此創(chuàng)辦繼昌隆繅絲廠③所在的行政區(qū)包括西藏和新疆、青海部分地區(qū)④所在的行政區(qū)是中書省直轄的“腹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8.下圖是二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幅漫畫,若為添加主題,較恰當的是A.今日共同戰(zhàn)斗,明日一起重建 B.兄弟情重,但要經得住困難考驗C.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兄弟不打不相識,家和不怕外人欺9.1962年法國某報紙說,戴高樂總統應該時刻準備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這張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購買黃金而對其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頗為重視,認為“法國持有的美元所表現的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這反映了①世界的多極化趨勢②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③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挑戰(zhàn)④法國抵制馬歇爾計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羅馬法規(guī)定:“如果一個自由民想轉讓其享有權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將之轉讓給此地的在冊居民,否則通過任何一種契約轉讓其土地所有權和占有都是非法的?!边@說明古代羅馬A.注重保護公民土地私有權 B.缺少商業(yè)的契約精神C.居民的身份具有不平等性 D.法律嚴禁土地的買賣11.近代中國一場戰(zhàn)爭,使“向存魚鱗冊、黃冊蕩然無存”,江、浙、皖諸省往往“客民爭攜耒耜來受塍廛。其中強有力者,飛來客燕,敢欺本地籬鷃,有主田疇,強行霸占,有喧賓奪主情形”。導致該情形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是A.中英鴉片戰(zhàn)爭 B.太平天國運動C.中日甲午戰(zhàn)爭 D.義和團運動12.《全球通史》中說:“明朝的這些遠航為何是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業(yè)方面的原因而進行的……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這種導致中西遠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 B.統治者治國的指導思想C.君主專制統治的程度 D.經濟結構方面存在差異13.“于是本來潛心于駢四儷六之文的人們也漸漸張目四顧,為種種新學與時論所吸引了。這個變化……造就了一批近代知識分子的雛形”吸引著一批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這種現象A.說明鴉片戰(zhàn)爭促使傳統儒學思想不斷瓦解 B.體現了甲午戰(zhàn)爭后部分國人的覺醒C.反映出洋務派企圖以新工具來守護舊理論 D.說明新文化運動推動新思潮的發(fā)展14.據統計,鴉片戰(zhàn)爭后到甲午戰(zhàn)爭前的1894年,土布生產中使用洋紗的比重達到23.4%,到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其比重已經高達73%(包括國內生產的機紗)。據此,可以直接獲取的歷史信息是A.農民傳統的家庭紡織業(yè)逐漸瓦解B.中國傳統的經濟社會結構逐漸解體C.中國近代化和商品化的速度逐漸加快D.中國的家庭紡織業(yè)可有效抵制列強經濟侵略15.蘇(俄)聯在七十余年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如圖所示的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政策調整。這些政策A.有利于鞏固工農聯盟 B.鞏固了集體農莊的基礎地位C.貫穿計劃經濟的理念 D.反映出農業(yè)問題的復雜性16.黃宗羲素有“中國伏爾泰”之稱譽。他痛斥君主專制是天下最大的禍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他又指出,“有明治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這反映了黃宗羲A.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接受西方主權在民思想C.主張恢復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臼17.下表是近代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據此分析正確的是()項目1872年1881年棉紗5萬擔1.1萬匹棉布2.2萬擔3.1萬匹A.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B.中國淪為列強原料產地C.民族工業(yè)在困境中發(fā)展D.加速棉紡織業(yè)紡織分離18.多數學者認為新航路開辟是中世紀和近代歷史的分水嶺,其劃分的視角側重于A.政治革命 B.交通變革 C.世界聯系 D.軍事因素19.下列一組圖片,說明雅典民主政治A.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維護了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C.只適合小國寡民的城邦D.促進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榮發(fā)展20.金碚在《大國筋骨》中說:“如果從1992年正式明確走向市場經濟道路算起,那么,僅僅經過了短短的5年時間,中國就基本上消除了件隨計劃經濟30年的普遍‘短缺’現象,越來越多的產品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甚至出現了生產過剩以及市場需求約束經濟增長這種典型的市場經濟現象。”這表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A.已經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B.沒有發(fā)揮任何積極作用C.制約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D.與市場經濟體制并行不悖21.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口紅效應”經濟理論首次被提出,即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就會轉向購買廉價奢侈品,口紅雖非生活必需品,卻兼具廉價和粉飾的特點,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美國電影因其虛構的美好,也成為“口紅效應”的受益者之一這一現象說明A.新政促進了第三產業(yè)繁榮B.經濟危機引發(fā)精神危機C.人們面對危機能夠淡定應對D.現代主義藝術得到社會認同22.《通典》記載:漢武帝時“以(御史)中丞督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東漢初年,朝廷舉行朝會時,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司隸校尉地位的變化說明A.中央監(jiān)察機構更加完善B.專制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C.漢代官僚隊伍廉潔高效D.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監(jiān)察23.北約建立時,政治協商制已成為北約成員國聯合與合作的重要紐帶。然而,在朝鮮戰(zhàn)爭的政治與軍事中,北約并沒有發(fā)揮作用。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大多數盟國只是在美國總統宣布對古巴實施封鎖前45分鐘被告知這一事件的進展。由此看出A.政治協商制受制于成員國力量對比B.北約成員國合作的基礎喪失C.美國與北約盟國之間既合作又斗爭D.西歐與美國之間的矛盾激化24.下圖是一位歐洲名人的航行路線。這次航行A.首次完成了世界環(huán)球航行B.引發(fā)了近代自然科學革命C.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為進化論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25.中國各區(qū)域口岸在全國貿易中的份額,以1895年為界,可分前后兩個階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國份額的半數.華南約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貿易的發(fā)展呈現出華北和東北快于其他區(qū)域口岸的趨勢。對這一變化解讀合理的是A.日本在華擴張影響了我國港口格局B.一戰(zhàn)加快了沿海地區(qū)工業(yè)的發(fā)展C.上海喪失了全國最大貿易港的地位D.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26.嚴復曾在《救亡決論》中最早大聲疾呼: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已不是一般的“自強”、“求富”,而是要直截了當地起來“救亡”。促成嚴復發(fā)出“救亡”呼聲的慘痛事實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 B.日本在甲午戰(zhàn)爭中打敗中國C.八國聯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 D.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正義要求27.從18世紀起,歐洲主要國家因為“紡織機器、采礦、煉鐵設備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發(fā)明”,所以“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產生各種新問題”。這段論述從“因為”到“所以”之間,至少增加哪一段論述才能使前后因果關系完整?A.馬克思階級斗爭理論的影響B(tài).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興起C.傳統精密制造業(yè)吸引投資意愿D.新型工廠制產生28.劉錫鴻認為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鷲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郭嵩燾認為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異而歲不同,中國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兩種兩人均認為A.政體亟須調整 B.西方技藝為末 C.綱常政教為本 D.不能僅學技術29.15世紀時梵蒂岡一個圖書管理員說:“過去稀有而索價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不論古今,罕有人類發(fā)明之重要堪與媲美?!边@里說的“發(fā)明”是指A.造紙技術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裝訂書籍30.如圖是張仃創(chuàng)作的漫畫《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話》。畫中,蔣介石對張學良說:“等,等等,現在的敵人是中共”,作者旨在A.號召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B.批評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C.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策略D.諷刺蔣介石出賣主權以獲取援助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冷戰(zhàn)的盒子戰(zhàn)后以來發(fā)生的許多事情是“無法全部裝在冷戰(zhàn)這個盒子里的”,美蘇冷戰(zhàn)“分割”了世界,但冷戰(zhàn)只是這個時代的中心,而非時代本身?!獑碳{森·雷納茲《一個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來的全球史》問題:(1)列舉戰(zhàn)后以來發(fā)生的不能裝在“冷戰(zhàn)盒子里”的重大事件。(2)為什么說“二戰(zhàn)后冷戰(zhàn)只是這個時代的中心,而非時代本身”?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逐步察覺到列強強國的秘訣在于教育。咸豐十年,馮桂芬提出采西學,設學館。清政府基于對西方藝學的需求,陸續(xù)開辦軍事技術以及專門實用學堂。甲午戰(zhàn)后,西學課程增添了政治、倫理等科目。面對學堂內部中西學之爭,京師大學堂明文規(guī)定經學是各學根本。1907年,學部奏準《修改各學堂考試章程》,明確各學堂必須考試經史課目,原來未設經史課目的學堂,也必須加試經學一題、中國史學一題?!幾浴秲砂缎戮幹袊贰返炔牧隙?952年國家在院系調整過程中開始有目的的設置專業(yè)。在“以俄為師”的引導下,中國高等教育以蘇聯等高等學校制度為參考系,取消大學中的院一級,進而設置具體的專業(yè)系科,包括工、農、醫(yī)、師范、政法、財經等。到1953年初,全國各大高校設置專業(yè)215種,其中工科專業(yè)在整個高等教育學科中占絕對優(yōu)勢,共107種。師范、文科、理科、農科、財經等相對均等,數量集中在15—21種之間,但政法專業(yè)相對較少,只有2種?!幾詮埲t《新中國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調整及其經驗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教育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調整的背景和影響。33.董仲舒的思想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習,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跽叱刑煲庖詮氖?,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偈妗杜e賢良對策》問題:(1)以上材料表現了董仲舒的哪些主要思想?(2)結合材料,評析董仲舒的思想對于中國古代政治統治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皇帝的玉璽數量不斷上升,從秦朝的六枚到明朝的二十四枚,說明皇權在不斷上升,即權力不斷集中在中央,B正確;玉璽數量增加和國家事務增多并不具備直接因果聯系,排除A;皇權至高無上指的是皇帝總攬一切事務,排除C;玉璽數量增多不是因為制印技術進步,排除D。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學到宋代發(fā)展為理學,理學強調的是存天理,滅人欲,以便維護封建等級秩序。材料“眾山拱伏主峰的景觀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賓主之位置經營,以及相互朝拱環(huán)抱、顧盼有情的畫面形象”體現的是對等級秩序的維護,說明理學觀念影響繪畫,C選項符合題意;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必然會沖擊等級秩序,A選項排除;道家強調的是無為而治和逍遙的人生態(tài)度,材料不能體現,B選項排除;材料中的山水畫比較高雅,無法體現藝術呈現平民化的趨勢,D選項排除。3、B【解析】

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時期選派糧長,并可以擔任基層官吏,這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故B正確;糧長主要負責賦稅征收和戶口統計,這一制度出現并不能說明違背商品經濟發(fā)展,排除A;題干與明代賦役制度無關,排除C;糧長制的推行是為了強化稅收,與加強君主專制無關,排除D。4、A【解析】

雅典民主制開啟了現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現代民主制制度淵源來自古希臘,A正確,排除B;法國也屬于共和制,其與美國的模式有別,排除C;D表述不科學,排除。5、D【解析】

材料“既要把人從禁欲主義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又要避免滑向縱欲主義;既要聲張自我牟利的正當性,又要將社會引向公序良俗”反映了反對宗教禁欲主義,主張人文主義,同時強調人的理性,這屬于啟蒙運動的特點,啟蒙運動開辟了否定權威的理性新時代,故D項正確;智者學派開啟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先河,故A項錯誤;宗教改革打破了民眾對羅馬教會的迷信,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故C項錯誤。6、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關條約》。依據所學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分別是重慶、杭州、寧波、廣州,而重慶、杭州是1895年《馬關條約》中規(guī)定開放的,寧波、廣州是1842年《南京條約》中開放的。所以應選A??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7、C【解析】

據所學內容可知,①是杭州,在《馬關條約》中被辟為通商口岸;②位于江西行省,而陳啟沅創(chuàng)辦繼昌隆繅絲廠是在廣東南海;③所在的行政區(qū)不包括新疆地區(qū);④所在的行政區(qū)是中書省直轄的“腹里”。綜上所述,②③錯誤,①④正確。故選C。8、A【解析】

漫畫上英文是《大西洋憲章》的意思,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范圍擴大,美、英迫切需要進一步協調反法西斯的戰(zhàn)略,兩國首腦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9、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第一,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北約是一個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軍事政治集團,這就意味著在二戰(zhàn)后法國采取了結盟的外交政策。第二,法國與1966年推出北約,與2009年重返北約。故②錯誤。二戰(zhàn)后,為了幫助西歐恢復經濟,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以扶持和控制西歐國家。故法國戰(zhàn)后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故④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行“雙掛鉤”,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這一體系建立在美國擁有充足的黃金儲備,故法國用美元購買黃金,會對布雷頓森林體系造成沖擊,③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國維系其霸權的手段之一,它的崩潰,意味著美國霸權的削弱,故①正確?!究键c定位】考查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10、C【解析】

羅馬法強調只能將土地轉讓給“此地的在冊居民”,實際上排斥了非羅馬公民的土地購買權,體現了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身份的不平等性,C項正確;材料只限制土地轉讓對象,沒有體現對土地私有權的保護,A項錯誤;缺少商業(yè)的契約精神與強調契約合法的條件不符,B項錯誤;限定土地買賣的對象不等于嚴禁土地買賣,D項錯誤。11、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的范圍正好涉及到江、浙、皖諸省,對這些富饒的地區(qū)的經濟造成了破壞,故B項符合題意;ACD項都是中華民族與外來侵略者之間的戰(zhàn)爭,與題意不符合,排除。1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明朝時期中國遠航是出于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國實行小農經濟,封閉性較強;西方航海家遠航是出于經濟目的,這是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中西方結構的差異是導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確;自然地理條件、統治者治國的指導思想、君主專制統治的程度是影響差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錯誤。故選D。13、B【解析】

根據材料“吸引著一批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西化的日本打敗了傳統的中國,這使中國民族意識開始覺醒試圖通過維新變法尋求中華民族的出路,故B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并未使傳統儒學思想瓦解,排除A項;洋務運動并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C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14、A【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直接獲取”,依據“土布生產中使用洋紗的比重達到23.4%”、“其比重已經高達73%(包括國內生產的機紗)”可知,我國家庭紡織業(yè)出現“耕”“織”分離,農民傳統的家庭紡織業(yè)逐漸瓦解,故選A;B項不符合“直接獲取”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D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15、D【解析】

蘇(俄)聯歷史上對糧食政策即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調整,反映出農業(yè)問題的復雜性和俄國農業(yè)發(fā)展的曲折歷程,D項正確;鞏固工農聯盟不適用于糧食專政政策,A項錯誤;集體農莊基礎地位無法體現整個題意,B項錯誤;蘇聯的計劃經濟開始于1928年,C項錯誤。16、D【解析】根據“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可知,黃宗羲認為,政治變壞是從明太祖廢除丞相開始的,在他看來,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君權,防止權力過于集中,說明黃宗羲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巢,D正確;近代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A材料無法體現,排除;近代西方主權在民思想傳入我國,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7、D【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棉紗的大量進口加速了棉紡織業(yè)紡與織的分離,故D項正確。表格只反映出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缺少出口額,無法推斷中國是否處于貿易逆差地位,故A項錯誤;表格只反映出中國成為列強的商品市場,故B項錯誤;由表格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無法推斷其對民族工業(yè)的影響,故C項錯誤。18、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把新航路開辟作為歷史分水嶺是基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從更宏觀的角度,即世界從分散的到整體發(fā)展的巨大轉折著眼,從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軌的角度思考。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各大洲孤立狀態(tài)被打破,各個地區(qū)之間的聯系日益加強,世界開始連為一體,因此C選項正確。以英國革命作為近代史開端的觀點側重于政治革命,A選項錯誤;新航路的開辟并未直接引發(fā)交通領域和軍事方面的根本變革,兩者不是這一劃分視角的側重點,B、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9、D【解析】

雅典戲劇及神廟這些的出現都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故D正確。20、C【解析】

材料信息是,中國走上市場經濟道路后,“短短的5年時間,就基本上消除了伴隨計劃經濟30年的普遍‘短缺’現象”。這表明了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的強大促進作用,也體現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故C正確;A項錯在“已經徹底退出”,說法絕對;計劃經濟體制曾經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故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體制并行不悖,故D錯誤。21、B【解析】

根據材料“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虛構的美好”“口紅效應”等詞可知,經濟危機的創(chuàng)傷讓人們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故B項符合題意。A項,“口紅效應”不能說明第三產業(yè)的繁榮,故排除。C項,是對材料的誤讀,不符合題意,故排除。D項,材料并未體現現代藝術的發(fā)展,故排除。22、B【解析】材料中的“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表明司隸校尉的地位不斷上升可與三公相抗衡,進一步說明了三公的權力在削弱,皇權在加強,故B項正確;監(jiān)察機構的完善在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官僚隊伍廉潔高效,故排除C項;司隸校尉是中央的監(jiān)察官員,故D項中的“對地方的監(jiān)察”不符合題意,排除。23、A【解析】

從材料“在朝鮮戰(zhàn)爭的政治與軍事中,北約并沒有發(fā)揮作用”和“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大多數盟國只是在美國總統宣布對古巴實施封鎖前45分鐘被告知這一事件的進展”中可知,在朝鮮戰(zhàn)爭和古巴導彈危機中政治協商制充斥著不對等的力量對比,發(fā)展不平衡,故選A。北約政治協商制的形成是個動態(tài)過程,在北約建立后不斷發(fā)展、完善,故B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B。材料沒有體現“既合作又斗爭”的信息,故排除C。D顯然是對材料的誤讀,材料沒有提到雙方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24、D【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航行路線從英國西南部的城市普利茅斯出發(fā),沒有經過東南亞,從澳大利亞進入印度洋,由此可知是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為時五年的環(huán)球科學考察,故D項正確;首次完成了世界環(huán)球航行的是麥哲倫船隊,但是麥哲倫船隊是從西班牙出發(fā)的,與達爾文的環(huán)球航行路線并不一樣,故排除A項;引發(fā)近代自然科學革命的是哥自尼的日心說,故B項錯誤;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的是哥倫布,故排除C項。25、A【解析】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對華侵略擴張加劇,華北和東北地區(qū)口岸對日貿易激增,影響了我國港口格局,故答案為A項;一戰(zhàn)爆發(fā)是1914年,與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C項中的“喪失”說法絕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是在一戰(zhàn)期間,排除D項。26、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27、D【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新型工廠產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各種破產農民和其他人口紛紛集中到工廠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由此造成了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的現象,故選D項;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中期,與題意時間不符,故排除A項;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并不是導致人口集中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勞動力的集中,而不是對資本的吸引,故排除C項。28、B【解析】

根據材料,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傷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郭高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技術還要學習西方制度,所以兩者都認為西方的技藝為末,B項正確;材料中的兩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員,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維護傳統,A項錯誤;材料中兩者的“綱常政教”是不同的,C項錯誤;D項是郭嵩燾的觀點,錯誤。故選B。29、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材料“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反映出書籍的價格下降,與價格下降有關的是造紙術和印刷術,而15世紀時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對其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故C項正確,排除B項;造紙術于8世紀時傳到歐洲,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術【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30、D【解析】

蔣介石阻止張學良進行抵抗,并認為主要敵人是中共的做法縱容了日本對東北的侵略和掠奪,是對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諷刺,故選D;ABC項與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內容不符,沒有反映漫畫主旨,排除。故選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事件:聯合國成立、亞非會議、布雷頓森林體系、七十七國集團、不結盟運動等。(2)答題思路:一是能指出戰(zhàn)后國際格局重心與關系是美蘇大國及其為首的兩大陣營,在較長時間內左右世界局勢。二是指出戰(zhàn)后超出冷戰(zhàn)的全球化、多極化的發(fā)展事實及其影響。三是有歸納提升并組織成文。(說明:下文僅供參考)參考:冷戰(zhàn)是戰(zhàn)后美蘇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的除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外的全方位對峙,以美蘇為中心,將整個世界日益分割為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出現了諸多對峙局面,各國內政和外交多帶有冷戰(zhàn)烙印,“冷戰(zhàn)“成為戰(zhàn)后世界時代的中心。和平與發(fā)展是戰(zhàn)后世界主題。戰(zhàn)后世界雖受冷戰(zhàn)影響,但世界發(fā)展卻遠超冷戰(zhàn)的視野。這最主要表現在戰(zhàn)后世界經濟日新月異,聯系更加密切;計算機、互聯網和原子能等應用,也大大超出了“冷戰(zhàn)“的思維和限制。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加快,國際間新的矛盾和問題也不斷出現,協調國家交往的規(guī)則也日益完善,國際組織不斷建立:從世界性國際組織聯合國到世貿組織,從發(fā)展中國家組建的七十七國集團要求建立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石油為武器捍衛(wèi)民族經濟的獨立,到各國簽訂《京都議定書》就解決人類環(huán)境問題達成的共識;從歐共體建立謀求區(qū)域一體化,到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等,都不是戰(zhàn)后”冷戰(zhàn)“所能包容的,也不是美蘇大國所能左右……,所以冷戰(zhàn)并非時代的全部內容?!窘馕觥?/p>

(1)事件:“不能裝在‘冷戰(zhàn)盒子里’”指的是美蘇冷戰(zhàn)格局下國際社會的變化,尤其是合作方面的,可以列舉聯合國成立、亞非會議、布雷頓森林體系、七十七國集團、不結盟運動等。(2)理解:根據材料“二戰(zhàn)后冷戰(zhàn)只是這個時代的中心,而非時代本身”指的是戰(zhàn)后國際格局重心與關系是美蘇大國及其為首的兩大陣營,在較長時間內左右世界局勢,但是戰(zhàn)后超出冷戰(zhàn)的全球化、多極化等發(fā)展事實及其影響也屬于這一時代的內容。具體闡述過程中,首先要認可冷戰(zhàn)是戰(zhàn)后主線,即以美蘇為中心,將整個世界日益分割為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出現了諸多對峙局面,各國內政和外交多帶有冷戰(zhàn)烙印,“冷戰(zhàn)“成為戰(zhàn)后世界時代的中心。其次要結合和平與發(fā)展是戰(zhàn)后主題,對戰(zhàn)后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區(qū)域集團化、國際合作下解決全球問題以及發(fā)展中國家不斷壯大,并要求建立公平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等內容進行概述,側重史實和作用。最后回歸主題,冷戰(zhàn)所能包容的,也不是美蘇大國所能左右……,所以冷戰(zhàn)并非時代的全部內容。32、(1)特點:向西方學習;由學習器物到學習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