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C/16/wKhkGWbgc3CAKKPTAAL5vQmkQZ4985.jpg)
![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C/16/wKhkGWbgc3CAKKPTAAL5vQmkQZ49852.jpg)
![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C/16/wKhkGWbgc3CAKKPTAAL5vQmkQZ49853.jpg)
![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C/16/wKhkGWbgc3CAKKPTAAL5vQmkQZ49854.jpg)
![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C/16/wKhkGWbgc3CAKKPTAAL5vQmkQZ498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漳平一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近代西方人懷念古希臘、羅馬,奉它們?yōu)槲鞣轿拿髦V饕且驗楣畔ED、羅馬A.具有悠久的歷史B.成為古代實踐民主、法治的搖籃C.出現(xiàn)了梭倫、查士丁尼等一批杰出政治家D.擴張為地跨三大洲的龐大帝國2.下表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重點建設城市非農業(yè)人口的變動情況表,根據表格可知,新中國初期A.建立國營經濟促進了城市發(fā)展B.合理調整工商業(yè)推動人口遷移C.一五計劃有利于平衡工業(yè)布局D.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改變工業(yè)結構3.下表反映了1895—1910年中國紡紗工業(yè)的部分發(fā)展狀況。據此推斷A.紗廠的創(chuàng)立得益于民國政府的建立 B.創(chuàng)辦者皆為儒學士大夫出身C.紗廠的創(chuàng)立受實業(yè)救國思潮的影響 D.維新變法運動取得較大成效4.赫·喬·韋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這最能說明宗教改革的本質是A.反教皇是政治斗爭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主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爭5.秦律規(guī)定,若子嗣不孝,可判處其死刑;西漢初《二年律令》規(guī)定,“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須反復核實情況并審理,若情況屬實則當處死。這反映岀A.漢初吸取了秦亡于苛政的教訓 B.以禮入法妨礙司法公正C.秦漢時期重視社會的人倫秩序 D.漢承秦制涵蓋各個領域6.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tǒng)。在“新政”期間,羅斯?!盃t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 B.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 D.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7.1920年,奧格涅省的農民給蘇維埃政權機關提交的請愿書寫道:“與窮兇極惡的資產階級強盜的斗爭已經三年了,這需要國家做出巨大的犧牲和忍受極度的困苦,而這一切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沉重負擔……這是我們無力負擔的,農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边@位農民意在表達A.對國家艱難處境的感慨與同情 B.對余糧收集制實施的不滿C.斯大林體制嚴重損害了自身利益 D.對新經濟政策的擁護8.1830年7月27—29日,法國議會將路易菲利普推上最高權力寶座,史稱“光榮三日”。權力更替冠以“光榮”名義最早始于A.威廉 B.拿破侖 C.彼得一世 D.華盛頓9.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進攻廣州、大沽口,客觀上減輕了太平天國的軍事壓力。洪秀全曾將洋人過境說成是“兄弟團圓”,言稱“西洋番弟聽朕詔,同頂爺哥滅臭蟲”;“衷心歸順成藩屬,替爺替哥殺妖魔”。這反映出太平天國A.與外國平等往來的愿望 B.與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繼續(xù)秉持傳統(tǒng)宗藩觀念 D.和西方國家宗教信仰相同10.閱讀《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為解決建交國家逐年減少的問題,當時新中國采取的主要對策是A.繼續(xù)采取“一邊倒”方針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率團參加日內瓦會議 D.提出“求同存異”方針11.1871年4月,巴黎公社發(fā)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費義務教育,對下一代進行“科學的完整的教育”和“職業(yè)教育”;1881年-1882年間,法國政府頒布了兩個初等教育法案,確定了國民教育的義務、免費和世俗性三條原則。這反映了A.理性主義成為兩者共同的指導思想 B.工業(yè)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C.法國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競事業(yè) D.一票共和為教育改革掃清障礙12.《孟子》一書中,共引用歷史事例132個,其中用以議論““仁政”及重民、愛民等主張的有43個,議論“義”“禮”、修養(yǎng)等思想的有63個,兩項合并共引用事例106個,占總引用事例的80.3%。這反映出A.先秦諸子具有民本思想 B.孟子注重歷史傳承C.儒家更加強調道德修養(yǎng) D.春秋戰(zhàn)國社會變革13.范仲淹有詩句形容當時的農村狀況,“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后人在后頭”。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斷引用這首詩,明人顧慶元撰寫的《夷白齊詩話》將其收錄其中。這句詩反映出A.農村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 B.均田制下的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較快C.農產品的商品化日趨提高 D.地權的轉移頻繁和私有化加強14.1933年的某一天,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又重新響起了電鑼聲,道瓊斯的股票行情發(fā)報機傳出了這樣一句話:“幸福的日子又來到了”。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A.調節(jié)農業(yè)生產 B.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C.整頓財政金融 D.實行以工代賑15.1930年,美國率先將平均關稅率從40%調至47%。此舉遭到34個國家抗議,美國一千余名經濟學家也聯(lián)名反對,但當時美國總統(tǒng)仍執(zhí)意實施。此舉A.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 B.導致世界經濟加速惡化C.刺激歐洲各國走向聯(lián)合 D.致使美國總統(tǒng)權力擴張16.1983年,有人針對雜志和日歷的封面都是美女說:“難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嗎?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農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貢獻的婦女的照片呢?”這一質疑說明改革開放初期A.人們的審美情趣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B.西方腐朽生活方式開始影響中國C.不尊重勞動婦女的舊觀念有所抬頭D.人們的思想仍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17.老子認為,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均是君主有為的結果。無論是刑罰,還是君主的令、言,均不符合無為政治理想,不符合道不干涉、不強制萬物自然發(fā)展的態(tài)度。這反映出A.君主集權已經確立 B.道家思想始終無法被統(tǒng)治者接受C.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D.老子對春秋時期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18.黃宗羲海昌講學時,經常推薦弟子讀《幾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學生習《農政全書》、《泰西水法》等書籍;明末流行的《天工開物》是清初向國外出口的重要書籍之一。這反映了明清之際A.中學未能突破傳統(tǒng)窠臼 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認可 D.經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學東漸19.下表為江南25個市鎮(zhèn)373座橋梁建造情況統(tǒng)計簡表(單位:座)時期宋代元代明初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數量102727993059注官建與民建的總比例是1:12如表中呈現(xiàn)的變化反映了A.宋代商品經濟落后 B.民間建橋技術更高 C.政府財稅收入下降 D.商貿販運逐漸發(fā)達20.商代是青銅文明的繁榮時期。青銅器以禮器和兵器為主,常鑄有銘文,標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對象,記載商王對器主的恩賜,說明器物的用途。從材料看,商代鑄造青銅器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A.強化國家政權機能 B.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C.突破血緣組織框架 D.完善宗法制度21.西晉杜育的《茶賦》是我國第一篇以茶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某班興趣小組以此為題材對茶的起源問題進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種意見,其中最合理的是A.因為文學作品具有史料價值,所以可以據此確定茶起源于晉代B.文學作品雖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據此確定茶起源于晉代C.傳說遠古時期神農氏發(fā)現(xiàn)了茶,可據此確定茶起源于神農氏時期D.唐代《茶經》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茶專著,據此確定茶起源于唐代22.《回憶錄》中寫到,“蘇格拉底說,既然正義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顯然正義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蘇格拉底這一觀點A.推動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B.強調以德治國C.源于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D.主張思想自由23.新中國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掃盲運動的高潮。從1949年到1960年約有1.5億人參加了掃盲和各級業(yè)余學校的學習。這些掃盲運動A.推動了義務教育的普及B.強化了民眾對國家的認同C.促進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24.下圖“滑稽魂”漫畫,為民國初年畫家周慕橋所繪。畫中人物手拿一桿旱煙槍在樓梯口對著電燈泡,仿佛在說:“取個火吧?!甭媰热莘从吵霎敃rA.電燈已普及中國 B.西方先進科技深刻影響中國國民C.民眾生活很落后 D.民眾對西方文明的認知存在局限25.乾隆五十年以后,《紅樓夢》開始流傳,此后更有《續(xù)紅樓夢》《后紅樓夢》《紅樓幻夢》等近十種《紅樓夢》系列書籍被刻印,“曼衍支離,不可究詰”。該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時A.紅學流派崛起 B.印刷技術革新 C.市民階層壯大 D.文學形式單一26.據資料統(tǒng)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對材料中“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的準確理解是A.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B.中國傳統(tǒng)的農耕經濟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C.西方的工業(yè)革命沒有對中國產生較大影響D.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27.1882年,德國女性在農業(yè)領域的就業(yè)比重僅為1.8%,1907年這一比重增加到2.5%,女性在農業(yè)領域的就業(yè)狀況與男性相差無幾。這種變化說明A.農業(yè)生產的收益日益增加 B.工業(yè)化推動社會結構轉型C.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斷降低 D.勞動力短缺現(xiàn)象十分嚴重28.雍正年間,為籌劃西北軍事,特設軍機房,后更名為軍機處。嘉慶十年,有大臣上折稱“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與兵部之專司戍政者不同……..似應更改名目,以紀偃(停止)武之隆”。這表明清代軍機處()A.與兵部的職能相互重疊 B.已成為綜合性的政務機構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滿 D.已成為國家最高軍事機關29.進入21世紀,世界上出現(xiàn)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法國反對其他國家的“全球化強加”,維持自身文化傳統(tǒng);非洲則以取消債務、消除貧困、防止非洲的邊緣化為目標。這反映出A.自身發(fā)展國家反對全球化 B.歐美國家主導的全球化C.全球化對各國影響不同 D.反全球化成為世界主流30.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共同綱領》相比,其顯著特征是①中國國體發(fā)生了根本變化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職責發(fā)生了變化③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④第一次提出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近代東西方文化陳獨秀認為,在古代,東西方都處在專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無特異之處。但以法國革命為轉機,東西方迥異其趣,西方判然進入了近代社會,形成“近代文明”;而東方社會卻陷于停滯,仍為“宗法社會”、“封建政治”,因此東洋文明“其質量舉未能脫古代文明之窠臼,名為‘近世’,其實猶古之遺也”。他將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為“科學與人權并重”。(《文存》卷一)。而東方文化的特點在專制與迷信。正是緣此根本的差異,決定了中西文化的長短優(yōu)劣。西方進步的文化產生了積極的結果:科學與民主相濟為用,“成獨立之人格”。民智勃發(fā),“社會經濟,亦因以厘然有敘”。而東方落后文化卻造成專制與迷信并肆,戕賊人權,民智不張,“社會中種種卑劣不法慘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機日促”,社會經濟因之“大亂”《文存》卷一)。(1)你是否同意陳獨秀所概括的(法國大革命以后)東、西方文化特征?理由是什么?(2)“東方落后文化”在近代中國造成了哪些后果?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3年9月,英國派馬葛爾尼率團訪華,這是英國對中國首次高級外交活動。使團訪華名義上是專程來北京祝賀乾隆80大壽,祝壽禮品、天文儀器、地球儀、望眼鏡、秒表、戰(zhàn)艦模型、毛瑟槍等,他們提出,準許英商在舟山、寧波、天津等地貿易,粵海關除了正稅外,悉免其他一切稅收;準允北京常住外交使節(jié)等,他們提出要擴大茶葉貿易,認為英國政府所需茶葉,比以前此物正式輸入大英者已過三倍,尤其特別與中國和善,俾交通頻繁,供給不斷。一一-陶德臣《英使馬葛爾尼與茶》材料二:1834年,英國印度總督成立茶葉委員會,負責調研和規(guī)劃在印度種制茶葉的問題,在英印度政府和民間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印度茶葉種植事業(yè)得以迅速發(fā)展。1839年。印度成立阿薩姆公司,由于缺乏種茶經驗和管理不善,該公司巨大虧損。在調整了管理者和改進生產方法后,種植上經過科學的剪枝與采摘,以節(jié)省人工的最新機器制造出來的。阿薩姆公司最終擺脫了困境,并子當年宣布首次獲利3000英鎊,此后私人資本紛紛投資種植茶葉。到1859年,私人投資經營的茶葉已達50處以上。而同期中國茶葉的經營方法是由個體茶農采制小量茶葉,然后運往各處叫賣幾天,外國炒茶俱用機器,中國則全用人工,因茶商各謀各業(yè),且股本無多,加之官府盤剝,不能購置機器?!铸R?!督袊枞~國際貿易的衰減》(1)依據材料一,分析英國使團來華的目的。(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印度茶崛起、中國茶衰落的原因。33.觀察下列有關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圖片,回答問題。
唐
宋
明
清
請回答:(1)唐宋兩朝的對外交流路線有何不同?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者在人員交流、交往內容上有什么差異?(2)圖中反映了明清兩朝對外貿易分別呈現(xiàn)哪些新的變化?(3)綜合以上圖片信息,概括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趨勢。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古希臘的民主和古羅馬的法制開西方政治文明先河,為人類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在整個人類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直接或間接受到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的影響,又對世界近現(xiàn)代其他國家民主政治的形成、發(fā)展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故B項正確。悠久歷史不是奉它們?yōu)槲鞣轿拿髦饕?,A錯誤。杰出政治家和龐大帝國也不是導致西方人懷念根源,故C和D項錯誤。2、C【解析】
根據材料時間,結合所學1957年我國的一五計劃完成,推斷此時正處于一五計劃的尾聲。根據材料信息我國中西部城市在此期間非農業(yè)人口比重迅速增加,故推知一五計劃推動了中西部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此從事非農業(yè)人口迅速增加,為此C選項正確;新中國成立之初(1949-1952)便構建國營經濟的基礎,無法體現(xiàn)出對于1957年非農人口增加的影響,故A選項錯誤;B選項合理調整工商業(yè)也發(fā)生在1949年至1952年期間,無法體現(xiàn)對于1957年非農人口增加的影響,故B選項錯誤;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主要體現(xiàn)出產業(yè)結構的變化,但是無法體現(xiàn)工業(yè)對于中西部城市非農業(yè)人口增加的影響,為此D選項錯誤。3、C【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10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這一時期的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主要和政府政策放寬、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和實業(yè)救國思潮的影響有關,C正確;民國政府成立于1912年,A排除;榮宗敬、張石君明顯不是儒學士大夫出身,B排除;維新變法運動在1898年就已經失敗,D排除。故選C。4、D【解析】
依據材料“因為他(教皇)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并結合宗教改革來看,反對教皇就是反對封建君主,實質上是對封建制度的斗爭。D正確;反對教皇只是表面現(xiàn)象,實質上是對封建制度的反對,A錯誤;民主革命指的是反侵略反封建,而宗教改革沒有反對外來侵略,不是民主革命,B錯誤;民族革命是爭取民族的獨立,其主要革命對象是外國的侵略勢力,不符合題意,C錯誤。故選D。5、C【解析】
秦漢法律中嚴懲子嗣不孝的相關規(guī)定,反映出秦漢時期重視社會人倫秩序,C項正確;西漢對秦律的繼承和發(fā)展,不能說明其吸取了“秦亡于暴政”的教訓,A項錯誤;以禮入法妨礙司法公正,與材料主旨不符,B項錯誤;只用律法的繼承與發(fā)展一項,不能說明漢承秦制涵蓋“各個領域”,D項錯誤。6、C【解析】試題分析:羅斯福不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提倡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推行計劃經濟模式一說錯誤,A項可排除。羅斯福十分注重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才紛紛建立起來,B項說法排除。D“新經濟”時代指美國的20世紀90年代,和羅斯福新政無關??键c: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7、B【解析】
1920年,農民給蘇維埃政權機關提交的請愿書中,提出“農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再也無力負擔犧牲和困苦,體現(xiàn)了農民對對余糧收集制實施的不滿,B項正確;材料表達的不是對國家艱難處境的同情,A項錯誤;1920年斯大林體制遠沒有建立,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反映出對新經濟政策的擁護,D項錯誤。8、A【解析】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迎接荷蘭執(zhí)政奧蘭治親王威廉就任英國國王的非暴力政變,因為沒有發(fā)生流血沖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故A符合題意;拿破侖對內鎮(zhèn)壓、對外戰(zhàn)爭,是依靠武力取得政權,故B不符合題意;彼得一世是通過宮廷政變而上位,故C不符合題意;華盛頓是按照法定程序而充任美國總統(tǒng),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C【解析】
由材料“衷心歸順成藩屬”“西洋番弟聽朕詔”,說明太平天國將西方國家視為藩屬國,繼續(xù)堅持傳統(tǒng)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題意;傳統(tǒng)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天平天國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題意;天平天國的拜上帝教與西方國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較大的外交困難,為了積極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我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故B項正確;“一邊倒”是新中國成立后倒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舉措,排除A項;參加日內瓦會議及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均是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排除CD兩項。故選B。11、B【解析】
根據材料“1871年4月”“科學的完整的教育”“職業(yè)教育”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技術人才,材料“國民教育的義務、免費和世俗性三條原則”體現(xiàn)了法國政府確定這些原則的目的是提高法國國民整體素質以適應工業(yè)革命背景下的發(fā)展,因此材料內容反映了工業(yè)革命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故B選項正確;材料內容強調的是教育的實用性,而非理性主義,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反映的是工業(yè)革命的對國民素質的客觀要求,兩者的舉措不過是順應時勢,并沒有明顯的繼承關系,故C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票共和”指的是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通過,與材料中的“1871年4月”及“巴黎公社”等信息不符,故D選項錯誤。12、B【解析】
《孟子》一書引用的歷史事例達132個之多,這反映出孟子注重歷史傳承,故B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錯誤;“仁政”及重民、愛民等主張體現(xiàn)不出道德修養(yǎng),故C錯誤;材料主旨體現(xiàn)不出社會變革,故D錯誤。13、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后人在后頭”反映了土地轉換的頻繁,土地私有化日益加強的趨勢,故D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故A錯誤;均田制實行于北魏至唐朝前期,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農產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錯誤。14、C【解析】
根據“1933年”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此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重新開始營業(yè)主要是由于羅斯福新政,整頓了財政金融,故選C項;股票交易體現(xiàn)的是金融,調節(jié)農業(yè)工業(yè)生產,實行以工代賑都不屬于金融業(yè)的整頓,排除ABD項。故選C。15、B【解析】
盡管受到34個國家抗議和美國千余名經濟學家反對,美國總統(tǒng)仍執(zhí)意上調關稅率的做法,導致了世界經濟加速惡化,B項正確;1930年胡佛總統(tǒng)上調關稅稅率并未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也沒有導致美國總統(tǒng)權力擴張,AD兩項錯誤;1930年代歐洲各國并未走向聯(lián)合,C項錯誤。16、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難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嗎?”說明中國人對傳統(tǒng)女英雄依舊崇拜而對完全西化的美女理念有所抵制,這能反映出人們的思想仍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答案選D,ABC三項表示錯誤不符合史實??键c:改革開放的巨大影響點評:本題考查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思想的發(fā)展情狀,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關注對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時間關鍵點的識記能力,如十一屆三中全會,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的內容和重大影響。17、D【解析】
本題考查先秦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老子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認為現(xiàn)實中“民眾的貧窮、難治,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皆因君主有為導致,體現(xiàn)了對君主現(xiàn)實統(tǒng)治的不滿與批判,故D項正確;春秋時期尚未確立君主集權,故A項錯誤;西漢初期曾將道家“黃老之學”奉為治國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儒道兩家思想的融合,故C項錯誤。18、D【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明清之際中外科技的交流。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書籍的傳入得益于當時的經世致用思潮的推動,故D正確;材料主旨不是強調中學是否突破傳統(tǒng),故A錯誤;B項錯在“全面融合”;C項錯在“普遍認可”。19、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受商貿發(fā)展的要求和推動,明清時期江南橋梁建設特別是民建橋梁遠遠多于宋元時期,D項正確;宋代商品經濟已經有所發(fā)展,民間建筑橋梁增加是基本社會生產生活需要,民間建橋多于政府行為,不能說明財政收入下降,ABC三項不符合題意。20、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商代青銅器的主要功能是“禮器和兵器”,尤其是青銅銘文中記載“商王對器主的恩賜”內容,強化了國家政權機能,A正確;B與材料無關;C違背史實;D材料未涉及?!军c睛】材料的關鍵信息是“記載商王對器主的恩賜”,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讀取和描述能力,商代鑄造青銅器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強化國家政權機能。21、B【解析】
《茶賦》屬于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不能作為信史提供絕對可靠的歷史信息,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B項正確;文學作品不能作為信史(即記載準確的歷史),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具有一定史料價值。A項錯誤;傳說不可以作為信史,需要有其他有力材料的佐證,因此無法僅根據神農氏的傳說確定茶的起源。C項錯誤;《茶賦》是以茶為主題的作品,出現(xiàn)在西晉,比唐代《茶經》更早?!恫杞洝凡荒艽_定在唐朝以前是否已經出現(xiàn)茶,只能確定茶至少在唐朝時已出現(xiàn)。D項錯誤。2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因智者學派的過分強調對人性放縱的弊端,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來進行修正,故C選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A選項排除。材料不單純是強調美德,B選項排除。材料和思想自由無關,D選項排除。23、B【解析】
新中國前期的四次掃盲運動有利于提高普通民眾的識字率,掃盲運動并非一般意義的文化教育,而是著眼于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塑造,是希望由此塑造農民對新國家的政治認同,故選B項;義務教育是在改革開放后才開始,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高科技水平需要大學科研人員的鉆研,掃盲運動不可能促進高科技水平的提高,排除C項;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需要國家政策支持和經費的支撐,并非掃盲運動,排除D項。24、D【解析】
電燈沒有明火,而且不能像火柴一樣來點煙,這說明畫中人物不知道電燈這一新興事物的性質,故漫畫反映了中國民眾對西方文明的認知存在局限,故選D,排除B;材料無法體現(xiàn)AC,排除。25、C【解析】
《紅樓夢》屬于市民文學,其系列書籍廣泛流傳,說明市民階層在不斷壯大,C正確;紅樓系列小說不屬于研究著作,不能稱為紅學流派,排除A;清代在印刷技術方面并未有重大突破,排除B;《紅樓夢》系列書籍出現(xiàn)只是一種文學形式,不能據此認為清朝只有一類文學形式,排除D。26、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俺蔀楫敃r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的信息表明中國并沒有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排除A。中國傳統(tǒng)的農耕經濟的發(fā)展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于貿易發(fā)展的一面,排除B。C項不是題目要表明的中心意思。“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指示大量流入的白銀沒有轉換為資本。未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故選D。考點:重農抑商政策點評:由于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人和商業(yè)征收重稅,商人經商致富后并沒有把財富轉化為資本,而是買田置地,這樣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阻礙了中國社會的轉型。27、B【解析】
據材料“就業(yè)比重僅為1.8%……增加到2.5%”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女性地位提高,就業(yè)比重增長,成為重要的勞動力,說明工業(yè)化推動社會轉型,故B選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了婦女就業(yè)狀況,不能體現(xiàn)農業(yè)收益的增加,故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了婦女地位的提高,故C選項錯誤;婦女就業(yè)比重增加,說明勞動力增加,不是短缺現(xiàn)象,故D選項錯誤。28、B【解析】
軍機處最初是專門負責軍務,材料中“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說明軍機處的職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故B正確;軍機處的職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與兵部不同,故A錯誤;材料中是上奏改軍機處名稱,不是不滿,故C錯誤;軍機處不是最高軍事機關,屬于皇帝的秘書班子,故D錯誤。29、C【解析】
據材料“法國反對其他國家的‘全球化強加’,維持自身文化傳統(tǒng);非洲則以取消債務、消除貧困、防止非洲的邊緣化為目標?!苯Y合所學可知法國和非洲對待全球化采取不同的策略,表明全球化對各國產生的影響不同,故選C;A以偏概全,排除;材料不能反映歐美國家主導的全球化,B錯誤;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xiàn),排除。30、C【解析】
第一屆人大召開之后,政協(xié)代行其職能取消,因此職能發(fā)生變化;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②③符合題意;故C正確;1949-1953年,國體一直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共同綱領》指出國家意切權力屬于人民;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D。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同意/不同意史實確鑿,說理恰當理由:18世紀末期或19世紀初至20世紀前期一百多年間,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大多時間仍然處于君主專制政體之下。雖然19世紀中、后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官僚士大夫“開眼看世界”,先后倡導洋務運動、維新運動,日本開展明治維新,但中國民眾普遍缺乏近代科學意識、技術知識與文化教育,而日本則無法清除封建思想文化的殘余。進入20世紀,中國發(fā)生辛亥革命,但革命后又花了十多年時間,“民主”“共和”的觀念方才進入普通民眾的頭腦。與此同時,西方經過英、美、法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洗禮,德、俄等國經歷了重大政治、社會改革,為工人、婦女爭取經濟與政治權力的運動蓬勃開展,“人權”的理念婦孺皆知;歐美各國資產階級政府重視民眾科學教育,隨著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科學”的光芒普照西方大地。(2)思路清晰、史實正確后果:從乾隆年僅開廣州一口通商,到兩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暴露了掌握最高決策權的君主視野狹窄、昏聵懦弱,面對入侵者無能無力,節(jié)節(jié)敗退。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暴露了中國高級官僚階層普遍缺乏近代知識、理念,思想不統(tǒng)一,內耗深刻地影響了中國面臨外部侵略時應有的正確對策與行動。而百日維新的失敗,集中地反映了那些主動接受西方近代科技知識、社會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無法形成強大的政策影響力和執(zhí)行力。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轉手封建軍閥,以后又數度上演復辟丑劇,更說明消除封建專制所造成的愚昧落后還需要走很長的路?!窘馕觥?/p>
(1)根據材料可選擇同意或者不同意其觀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理由:在闡述理由時,可根據材料“東西方迥異其趣,西方判然進入了近代社會,形成“近代文明”;而東方社會卻陷于停滯,仍為“宗法社會”、“封建政治”,因此東洋文明“其質量舉未能脫古代文明之窠臼,名為‘近世’,其實猶古之遺也”?!彼从吵龅年惇毿汴P于中西方文化特征的表述進行理解概括。結合這一時期中西方的時代背景從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比較闡述,從而是可得出答案。(2)后果:根據所學可從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近代中國遭受的侵略、民族危機的加深、民主進程的曲折、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等角度進行概括。32、(1)目的: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慶節(jié)團建主題活動方案
- ktv國慶節(jié)的朋友圈活動方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7.1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說課稿 部編版必修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七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說課稿5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
- 2025變更勞動合同范文
- 2025智能化施工合同
- Unit 12 Weather(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四年級上冊
- 門診手術策劃方案
- 出資比例 英語合同范例
- 云杉買賣合同范例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家鄉(xiāng)的方言
- 護理質量管理課件
- 護理學基礎教案導尿術
- 顱腦外傷(新版)課件
-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談會領導致辭
- GB/T 16679-1996信號與連接的代號
- 高三考前押題卷文科綜合地理試卷(解析版)
- 北郵工程數學期末試卷B卷
- 超長結構及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
- 初中 初一 數學 絕對值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