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齊桓晉文之事》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1、課文詳解
《齊桓晉文之事》〔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p>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日:“臣聞之胡敞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
曰:'將以釁鐘?!踉唬?舍之!吾不忍其毅解,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
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p>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p>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毅殊,若無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p>
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
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p>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p>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
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
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
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p>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
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
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疲?刑于寡
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
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
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p>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
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p>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
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
后必有災?!?/p>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p>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
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
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
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日:“吾憎,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
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
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
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
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
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
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2、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
過這事。如果王如果定要我說,那便來講講用道德的力量來統(tǒng)一天下的王道吧?”
(齊宣王)說:“德行怎么樣,才可以稱王呢?”
(孟子)說:“使人民安定才能稱王,沒有人可以抵御他?!?/p>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保全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p>
(齊宣王)說:“從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從胡能那聽說:'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道:
‘牛(牽)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說:'準備用它(的血)來涂在鐘上行祭。'您說:'放了它!我
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那人問)道:'那么既然這樣,(需要)
廢棄祭鐘的儀式嗎?‘你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說:“有這事?!?/p>
(孟子)說:“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認為大王吝嗇。(但是)誠然我知道您是出于
于心不忍(的緣故)。”
(齊宣王)說:“是的。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么至于吝嗇一頭
牛?就是因為不忍看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就這樣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換它?!?/p>
(孟子)說:“您不要對百姓認為您是吝嗇的感到奇怪。以?。ǖ膭游铮Q下大(的動物),他們怎
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齊宣王笑著說:“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
才以羊換掉牛的,(這么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yīng)當?shù)牧?。?/p>
(孟子)說:“沒有關(guān)系,這是體現(xiàn)了仁愛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有道德的人
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
接近廚房?!?/p>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jīng)》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
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么。先生您說的這些,對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種心
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說:“(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
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敲?,大王您相信嗎?”
(齊宣王)說:“不相信。”
(孟子說:)“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卻是為什么呢?這樣看來,
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
不肯布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齊宣王)說:“不肯干與不能干在表現(xiàn)上怎樣區(qū)別?”
(孟子)說:“(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渤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確實是做不到。向
老者折腰行鞠躬禮,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統(tǒng)一天下,
不屬于(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大王不能統(tǒng)一天下,屬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禮一類的事。
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照
此理去做)要統(tǒng)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zhuǎn)動東西那么容易了?!对娊?jīng)》說:'(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作
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說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推
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沒別的,
善于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
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大
王,您請思量一下吧!
還是說(大王)您發(fā)動戰(zhàn)爭,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與各諸侯國結(jié)怨,這樣心里才痛快么?”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么會這樣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p>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么,(我)可以聽聽嗎?”
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
(孟子)說:“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還是因為美女不夠看呢?
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大臣不夠用呢?(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提供給大王,難道大
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tǒng)
治整個中原地區(qū),安撫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到樹上卻要
抓魚一樣?!?/p>
齊宣王說:“真的像(你說的)這么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么后禍;假使用這樣的
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干,結(jié)果必然有災禍。”
(齊宣王)說:“(這是什么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為誰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p>
(孟子)說:“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
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國家)有九個,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其
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不同呢?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
您現(xiàn)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
意的都要(把貨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
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齊宣王說:“我糊涂,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xiàn))我的愿望。明確的指教我,我
雖然不聰慧,請(讓我)試一試。”
(孟子)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chǎn)業(yè)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
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
沒有不做的了。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
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
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餓死。這樣之后督促他們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隨國
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
苦之中,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么)五十歲的
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
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
的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
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3、課下注釋:
齊宣王:田氏,名辟疆,齊國國君,前年至前年在位。
齊桓、晉文:指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春秋時先后稱霸,為當時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齊桓、晉文,
稱霸于諸侯,故以此問孟子。
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說,談?wù)?。儒家學派稱道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張“霸道”,所以
孟子這樣說。
無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講。王(wang):用作動詞,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統(tǒng)一天下。
保:安。莫之能御:沒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擋。
胡船(h6):齊王的近臣。
之:往,到…去。
釁(xin)鐘:古代新鐘鑄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鐘的縫隙中祭神求福,叫釁鐘。釁,血祭。
轂(hi!)M(sd):恐懼顫抖的樣子。
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然則: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換。
識:知道。諸:“之乎”的合音。
是:代詞,這種。足以王(wang):足夠用來王天下。
愛:愛惜,這里含有吝嗇之意。
誠有百姓者: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誠:的確,確實。
褊(bifln)?。和恋鬲M小。
無異: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對。
彼惡知之:他們怎么知道呢?惡(wu):怎,如何。
隱:哀憐。
何擇:有什么分別。擇:區(qū)別,分別。
宜:應(yīng)當。
無傷:沒有什么妨礙,此處譯為沒有什么關(guān)系。
仁術(shù):指仁愛之道,實施仁政的途徑。
庖廚:廚房。
夫子之謂也:(這話)說的就是你這樣的人。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孟子?!^也:……
說的就是……
戚戚:心動的樣子,指有同感。
復:報告。
鈞:古代以斤為一鈞。
明:眼力。秋毫之末:鳥獸秋天生出的絨毛的尖端,喻極細小的東西。
輿薪:一車薪柴。
王許之乎:大王相信嗎?許:相信,贊同。
見保:受到保護或安撫。見:被。
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第二個王是動詞。
形:具體的外在區(qū)別和表現(xiàn)。異:區(qū)別。
挾(xi6):夾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過。北海:渤海。
枝:枝同“肢”。一說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禮,一說替長者攀摘樹枝。皆指輕而易舉之事。
老吾老:第一個“老”字作動詞用,意動用法,可譯為尊敬;第二個“老”作名詞,是老人的意思。其下
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運于掌:運轉(zhuǎn)在手掌上,比喻稱王天下很容易辦到。
大過:大大超過。
權(quán):秤錘,這里作動詞用,指用秤稱重。
度(du6):用尺量。
度(du6):思量,揣度。
抑:選擇連詞,還是。危:使……受到危害。構(gòu)怨:結(jié)仇。
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豈:難道。
然:這樣。貝I:那么。
輕暖:輕柔暖和的衣裘。
便嬖(pidnbi):國王寵愛的近侍。
辟:開辟,擴大。
朝:使……稱臣(或朝見)。
蒞(11):居高臨下,引申為統(tǒng)治。中國:指中原地帶。
而:表并列。撫:安撫,使……歸順。四夷: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
以:憑借。若:如此。若:你。
緣木而求魚:爬到樹上去捉魚,比喻不可能達到目的。
若是:如此。甚:厲害。
殆:不定副詞,恐怕,大概。有:同“又”。
鄒:與魯相鄰的小國,在今山東鄒縣。楚:南方的大國。
集:湊集。這句說,齊國土地合起來約有一千個平方里。
蓋:同“盍”,兼詞,“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上來,指回到王道仁政上來。反通返。
發(fā)政施仁:發(fā)布政令,推行仁政。
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涂:通“途”。
疾:憎恨。
赴想:前來申訴。
情:同“昏”,思想昏亂不清。進:前進。于:在。是:這。
敏:聰慧。
恒產(chǎn):用以維持生活的固定的產(chǎn)業(yè)。恒心:安居守分之心。
放辟邪侈:“放”和“侈”同義,都是縱逸放蕩的意思。“辟”和“邪”同義,都是行為不軌的意思。
罔民:張開羅網(wǎng)陷害百姓。罔,同“網(wǎng)”,用作動詞。
制:規(guī)定。
畜:同“蓄”,養(yǎng)活,撫育。妻子;妻子兒女。
樂歲:豐收的年頭。終:一年。
兇年:饑荒的年頭。
驅(qū):督促,驅(qū)使。之:往,至IJ。善,做好事。
輕:容易。
贍(shan):足,及。
奚:何。暇:空閑時間。
盍:何不。
五畝之宅:五畝大的住宅。傳說古代一個男丁可以分到五畝土地建筑住宅。古時五畝合現(xiàn)在一畝二分多。
衣:穿。帛:絲織品。
豚(tiin):小豬。彘(zhi):大豬。
百畝之田:傳說古代實行井田制,每個男丁可以分到土地一百畝。
謹:重視,謹慎地對待。庠(xidng)序:古代學校的名稱。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申:反復教導。
頒白者:頭發(fā)半白半黑的老人。頒,同“斑”。
黎民:黑頭發(fā)的民眾。這里指少壯者,與上文老者對舉。。
4、文言知識
通假字
(1)、無以,則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則廢釁鐘與(本文有多處):與,通“歟”,語氣詞,表疑問
(3)、王說:說,通“悅”,高興
(4)、為長者折枝:枝,通“肢”,肢體(一說,折枝,就是折樹枝)
(5)、刑于寡妻:開U,通“型”,作榜樣
(6)、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己,通“矣”,語氣詞,相當于“了”
(7)、蓋亦反其本矣:蓋,通“盍”,何不;反,通“返”,回、歸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想,通“訴”,控訴、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網(wǎng)”,張開羅網(wǎng)捕捉,引申為陷害
(1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頭發(fā)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己。通“矣”,表確定語氣
古今異義
(1)、吾何愛一牛:愛,吝嗇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來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廣到
(4)、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兒女
(5)、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中國,指中原一帶6、然后從而刑之:從而,接著就
一詞多義
1、道
(1)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談?wù)摚?/p>
(2)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致負誠托,又乖懇愿(道路)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4)道芷陽間行(取道)
(5)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2、之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聞之胡敞曰(助詞,無意義)
3、舍
(1)sh?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4舍之!吾不忍其轂解(釋放)
(3)sh4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停止)
(4)s%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舍棄,放棄)
4、誠
(1)誠有百姓者(的確)
(2)是誠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真誠)
(4)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5、賞析:
本文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jīng)過,比較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這篇文章記孟子游說宣王行仁政。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為國君者,只要能發(fā)揚心中這種善端,推己
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難保民而王。文章通過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表現(xiàn)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
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張,也表現(xiàn)了孟子善辯的性格和高超的論辯技巧。他的主張,首先是要給人民一定
的產(chǎn)業(yè),使他們能養(yǎng)家活口,安居樂業(yè)。然后再“禮義”來引導民眾,加強倫理道德教育,這樣就可以實
現(xiàn)王道理想。這種主張反映了人民要求擺脫貧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現(xiàn)了孟子關(guān)心民眾疾苦、為民
請命的精神,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戰(zhàn)國時期,由分裂趨向統(tǒng)一,戰(zhàn)爭難以
避免。孟子往往籠統(tǒng)反對武力,顯得脫離實際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張完全建立在“性善論”基礎(chǔ)上,
顯得過于天真、簡單。孟子的思想雖然有一定的價值,與當時的社會卻有很大距離,所以是行不通的。
二、專項練習
《齊桓晉文之事》題目
題號―二三四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句子中的加線詞,活用類型相同的一組是()
A.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無以,則王乎
B.王無星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君子遠庖廚
D.從而刑之欲辟土地,望秦楚
2.下列加線文言字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舅強母志(強行改變)當侍東宮(應(yīng)當)余扃牖而居(關(guān)閉)
B.近臣微志(聽說)夙遭閔兇(早)又北回(方向)
C.吾妻來歸(女子出嫁)面母立于茲(然而)慈父見背(被)
D.比去(等到)凡正變矣(兩次)席劉僥幸(或許)
3.下列句子和“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詞類活用類型一致的一項是()
A.若亡鄭而有益于君B.吾得兄事之
C.素善留侯張良D.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4.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文言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A.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B.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C.陳力就列,不能者止D.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5.下列對《齊桓晉文之事》一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以挾泰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的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不能做與不去做的根本區(qū)別。
B.孟子指出了齊宣王要想治理好國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
C.孟子善用多種論證方法,如不見輿薪,挾泰山超北海,緣木求魚等,均是事例論證。
D.孟子在文中不僅強調(diào)了經(jīng)濟的重要性,而且還強調(diào)了教化的重要性。
閱卷人
得分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認為統(tǒng)治者要想使“民之從之也輕”,首先應(yīng)做到制民之產(chǎn)
(2)《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強調(diào)重視學校教育的句子是
(3)《齊桓晉文之事》中,體現(xiàn)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齊桓晉文之事》中,強調(diào)應(yīng)該將敬老護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5)《齊桓晉文之事》中,說明以身作則可以推廣到治理國家的句子是
閱卷人
得分
7.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日:“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日:“我不能?!笔遣粸橐?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1)“天下可運于掌“的意思是
(2)孟子在表述自己觀點時,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表述技巧,請分析這段材料運用了何種說理方法。
閱卷人四、文言文閱讀
得分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于鄭伯目:“國危矣!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眨?/p>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
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囚,君亦無所
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
整,不武。吾其還也?!耙嗳ブ?。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
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
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以亂易整,不武易:容易
B.既東封鄭,又欲替其西封肆:延伸,擴張
C.五畝之宅,杪之以桑樹:種植
D.老者衣帛食肉衣:穿
(3).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過也
C.鄰之厚,君之薄也
D.未之有也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燭之武機智善辯的一組是()
①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②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③以亂易整,不武
④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⑤鄰之厚,君之薄也⑥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情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耙估`而出”,求見秦伯,表現(xiàn)
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
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shù),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
住了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
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賞賜,晉對秦卻嚴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guān)系
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他得以智退秦師的關(guān)鍵。
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lián)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
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
(6).翻譯下列句子。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9.閱讀《齊桓晉文之事》選段,回答下列問題。
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p>
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目:"可?!蹦浚骸昂斡芍峥梢??”
日:“臣聞之胡齪日:'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日:“牛何之?”對日:“將
以釁鐘。
王日:“舍之!吾不忍其轂穌,若無罪而就死地?!睂δ浚骸叭粍t廢釁鐘與?”目:“何可廢也?
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日:“有之?!?/p>
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p>
王日:“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春殳蛛,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
之也。”
日:“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1)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抵御,抵擋
B.王見之,日:“牛何之?之:去,到
C.何可廢也?以羊易之易:替換
D.若無罪而就死地就:然后
(2)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不識有諸?諸:之乎?
B.是心足以王矣王:稱王
C.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愛:吝惜
D.然,誠有百姓者然:然而
(3)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褊:狹小
B.彼惡知之?惡:怎么
C.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隱:憐憫
D.則牛羊何擇焉?擇:選擇
答案解析部分
I.【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詞類活用的辨析。詞類活用有名詞動用,名詞做狀語,形容詞用作動詞、
名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動詞的意動用法和數(shù)詞的活用等,根據(jù)
具體的句子具體的分析。
A項,“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王”,名詞作動詞,行王道,成就王業(yè),取得天下。
B項,“異”,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老”,形容詞作動詞,尊敬,愛護。
C項,“幼”,形容詞作動詞,愛護;“遠”,形容詞作動詞,遠離。
D項,“刑”,名詞作動詞,處罰;“朝”,使動用法,使……來朝見。
2.【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意義的理解,需要逐項分析、判斷。A項,當,充當;B項,聽,聽任、允
許;向,對著;C項,而,你的;見,用在動詞前,有稱代“我”的意思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例句,“聞”,使動,使動,使……聽
到。A.“亡”,使動,使……滅亡。B.“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C.“善”,形容詞作動
詞,與……交好。D.“異”,形容詞意動,對……感到奇怪。
4.【答案】B
【解析】A往往:古義,到處;今義,副詞,表示某種情況通常在一定條件下才會出現(xiàn)或發(fā)生。C不能:古
義,沒有才能;今義,不可以、辦不到。D逢迎:古義,迎接;今義,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含
貶義
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
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
還是分析觀點。
C項,“均是事例論證”錯誤。應(yīng)該是比喻論證?!安灰娸浶健北扔鼾R宣王能行仁政而不行;“挾泰山超北
?!北扔鳌安荒堋保挥谩熬壞厩篝~”為喻,說明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6.【答案】
(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解析】本題考查默寫識記的能力。要求考生課下多讀名篇,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解答此類試題時,如
果是情境默寫,一定仔細斟酌提示語;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yīng)借助字義來識別字
形。注意重點字詞:庠,悌,寡,御。
7.【答案】
(1)天下可以在手掌上運轉(zhuǎn),比喻很容易治理。
(2)孟子善于運用比喻來闡明抽象、深奧的道理(1分,回答喻證也可)。能用文段中的例子來說明喻證
法即可得3分。示例1:用“挾太山以超北海”比喻根本辦不到的事情?!盀殚L者折枝”比喻很容易做到
的事,兩個比喻說明“王之不王”是主觀上的“不為”,而不是客觀上的“不能”。示例2:用“天下可運
于掌”比喻懂得推恩,天下就很容易治理。
【解析】
(1)試題分析:該題考核重點句子“天下可運于掌”的含義,理解時除了具體分析表層含義,還應(yīng)重點分
析深層含義。
(2)試題分析:常用的說理方法有: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
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
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
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diào)。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
較,突出強調(diào)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guān),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quán)威數(shù)據(jù)、
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可以增強
論證的說服力和權(quán)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格式:使用
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
下讀)。該文中運用的是“比喻論證”??键c: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
鑒賞評價D。
8.【答案】
(1).D
(2).A
(3).D
(4).B
(5).C
(6).①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國)當作(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事情
②重視學校的教育,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
路上走了。
【解析】
【附參考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
楚。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沱水的南面。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
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编嵨墓饬?。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
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
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就答應(yīng)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
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
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
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
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狈Φ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
經(jīng)答應(yīng)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晉
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
國土地虧損,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
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
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
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閱讀情況調(diào)查報告范文十五篇
- 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得體會2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輪復習三10個長效熱點綜合專項訓練熱點5工業(yè)與服務(wù)業(yè)含答案
- 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五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學期10月學情調(diào)研測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 廣東省韶關(guān)市翁源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五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有答案)
- 重慶市高考語文五年試題匯編-名篇名句默寫
- 2024年哈爾濱輔警勞動合同
- 員工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細則
- 2024 CSCO指南-淋巴瘤診療指南要點解讀
- 【馬林巴獨奏曲雨之舞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處理探析5000字(論文)】
- YBT 189-2014 連鑄保護渣水分含量(110℃)測定試驗方法
- Module 3 Things we do Unit 7 Helping others Period 3 The story The bee and the ant(教學設(shè)計)-2023-2024學年牛津上海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
- GB/T 5270-2024金屬基體上的金屬覆蓋層電沉積和化學沉積層附著強度試驗方法評述
- 供貨保證措施以及應(yīng)急保障措施
- 2024年廣西高考物理試卷試題真題解讀及答案詳解
- 江蘇省揚州市梅嶺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新生入學問卷調(diào)查英語試題
- 電力工程施工行業(yè)分析報告
- 2023年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測試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