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023年新九年級化學暑假課(滬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8/0B/wKhkGWb0mSaATKklAAHTtd6XoLg168.jpg)
![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023年新九年級化學暑假課(滬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8/0B/wKhkGWb0mSaATKklAAHTtd6XoLg1682.jpg)
![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023年新九年級化學暑假課(滬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8/0B/wKhkGWb0mSaATKklAAHTtd6XoLg1683.jpg)
![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023年新九年級化學暑假課(滬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8/0B/wKhkGWb0mSaATKklAAHTtd6XoLg1684.jpg)
![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023年新九年級化學暑假課(滬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8/0B/wKhkGWb0mSaATKklAAHTtd6XoLg16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講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
學習目標
i.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2.能用微粒的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3.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4.能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析簡單的計算。
[函基礎知識f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1IIIIIIIIII1II-----------------------
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適用范圍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3變化
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和非反應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理解質量總和要考慮生成的沉淀、氣體,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有無遺漏
只適用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守恒或分子數(shù)守恒等
化學反應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
微觀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物理也沒有
實質
改變
(1)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的反應現(xiàn)象;
(2)推斷物質的組成元素及組成元素的質量——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
應用(3)推斷化學反應中未知物的化學式或化學計量數(shù)——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
變;
(4)推算化學反應中某物質的質量或物質間的質量比——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2.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電解水反應微觀過程歸納化學變化前后變與不變:
|原子種類不變
微觀/原子數(shù)目不變
「五個不變1〔原子質量不變
化
學I宏觀(元素種類、質量不變
反Y
應兩個一定改變[宏觀一物質種類
過
微觀一?構成物質的粒子
程I
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本質原因是:
「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
'兩個可能改變<
化學反應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卜肿拥目倲?shù)可能改變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不變。
(1)解釋一些實驗事實,例如,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的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細鐵絲的質量大了。利用質
量守恒定律解釋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可知,參加化學反
應的鐵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比原來
細鐵絲的質量大了。
(2)推測一些物質的元素組成。例如:
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以下有關有機物的組成元素推斷正確的
是()
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方法探索: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氫、氧三種
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來自于有機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來自于氧氣,也可能部分來自于氧氣,
另一部分則來自于有機物;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
(3)推斷一些物質的化學式。例如:
一氧化氮是空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來又發(fā)現(xiàn)生物體內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
的功能;這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的熱點。工業(yè)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為:4X+5O2=4NO+6H2O,則
X的化學式為一。
方法探索: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
可知,X中應該含有氮元素和氫元素,其化學式中應該含有氮原子和氫原子,并且其原子個數(shù)分別是1和3;
所以,答案應該是“NIL”。
(4)計算有關物質的質量。例如:
現(xiàn)將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使它們發(fā)生化學反應,10gA完全反應后,生成15gC,則參加反應B
的質量是o
方法探索: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可知,反應物B的質量等于
生成物C與反應物A的質量之差(即15g-10g)o
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這樣四個關鍵詞。
由此可知:①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不能計算在內;②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即
化學變化),而對物理變化無效;③質量守恒定律是指質量守恒,而非體積守恒等;④質量守恒定律是指各
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而非某物質的質量。
(2)對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來推斷(即三不變造成的)。
(3)對于定律的應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義(即六不變),細心地進行套用。
?l[Q考點剖析
---------------------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llllllllllllllll-----------------------
考點1質量守恒定律
例1.(2023?四川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寄M預測)下列從學科觀點對碳循環(huán)和氧循
環(huán)的認識正確的是()
A.變化觀:每個人對參與碳、氧循環(huán)的作用無足輕重
B.守恒觀:碳、氧循環(huán)過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價不變
C.微粒觀:綠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氧原子總數(shù)增加
D.平衡觀:碳、氧循環(huán)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對穩(wěn)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有①和⑥
【答案】D
【解析】A、人呼吸作用是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因此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huán),故A選項錯誤;B、
碳、氧循環(huán)過程中各元素守恒,化合價發(fā)生改變,如光合作用中生成了單質氧氣,所以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
生了改變,故B選項錯誤;C、根據(jù)質量守恒可知,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與數(shù)目保持不變,所以綠色植物
的作用不能是使自然界中氧原子總數(shù)增加,故C選項錯誤;D、碳、氧循環(huán)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
碳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主要有⑥光合作用和①C02的溶解,故D選項正確;故選:D。
考點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例2.(2023?安徽合肥?合肥市五十中學西校校聯(lián)考二模)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圖
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反應前反應后
(。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B.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不變
C.反應前是混合物,反應后是純凈物D.分子間存在一定的間隔
【答案】A
【解析】A、根據(jù)反應的微觀圖示可知該反應為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則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分
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jù)反應的微觀圖示分析得出反應中原子的個數(shù)與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選
項說法正確;C、反應物中有2種分子,則含有2種物質,屬于混合物;反應后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分子,則
只含有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隔,故選項說法正
確。故選A。
考點3推斷物質的組成
\例3.(2023?河北?統(tǒng)考中考真題)《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用黏土燒制磚的過程,如圖所示為該過程
LLI
中某反應的示意圖(其中O”和“o”分別代表不同元米的原子)。則微粒X中()
?+X型“+8
A.只含有OB.一定含有。和O
C.一定含有?和OD.一定含有■、o和O
【答案】B
【解析】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微粒X中一定含有O
和O;答案:Bo
考點四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一,列4.(2023?湖南衡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
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質量值=表示反應前質量
匚二1表示反應后質量
20
x
門11
33333
LrfnIIILI>
甲乙丙丁
A.x=14B.乙一定是催化劑
C.甲可能是單質D.丙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是9:8
【答案】A
【解析】由于該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根據(jù)質量守怛定律,則有20+3+5+3=3+3+x+ll,解得x=14,反應
前后甲的質量減少20g-3g=17g,故甲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不變,故乙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
可能沒有參加反應;反應前后丙的質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增加了
ll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該反應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A、由分析可知,x=14,故A說法正確;
B、根據(jù)反應前后乙的質量不變,故乙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B說法錯誤;C、
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甲是分解反應中的反應物,
所以甲不可能是單質,故C說法錯誤;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質量之比為9g:8g=9:8,若生成的
丙和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則丙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是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不能
確定,所以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也不能確定,故D說法錯誤;故選A。
:域基礎達標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IIIIIIIIIIIIIIII1IIIIIIIIIIIIIIIIIIHIIII------------------------
1.(2022?江蘇無錫?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列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A.蠟燭熔化是物理變化
B.二氧化碳是蠟燭完全燃燒的產物
C.由蠟燭燃燒生成水可推知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D.吹熄蠟燭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答案】D
【解析】A、蠟燭熔化過程中只有蠟燭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B、蠟燭在氧氣不充足時不完全燃燒生成CO,在氧氣充足時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C、
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物質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發(fā)生變化,蠟燭與氧氣燃燒生成物中有水,氧氣由氧元素組
成,水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分析得出蠟燭中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0,故選項說法正確;D、吹滅蠟燭
是因為吹氣降低了蠟燭周圍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效果,著火點是物質的性質,不能改變,故選
項說法錯誤。故選D。
2.(2022?湖南株洲?統(tǒng)考中考真題)除了元素種類、原子種類不變外,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還有
()
A.原子數(shù)目B.分子數(shù)目
C.物質種類D.物質的總質量
【答案】AD
【解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肯定不變,故選項正確;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
數(shù)目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故選項錯誤;C、分子分成原子,所以分子種類一定發(fā)生了變化,分子種類變了,
物質的種類也就發(fā)生了變化,故選項錯誤;D、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發(fā)
生變化,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會發(fā)生變化,物質的總質量也不變,故選項正確。故選:ADo
3.(2023?河南鄭州?河南省實驗中學??寄M預測)“84”消毒液是常用的含氯消毒劑。制備“84”消毒劑是將
氧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質為()
A.NaClB.H2O
C.NOD.NaClO
【答案】C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前有Cl、Na、O、H元素,不含N元素,所以
不可能生成NO,故選C。
4.(2023?江蘇徐州?統(tǒng)考三模)下列涉及化學學科觀念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微粒觀:氯化鈉是由Na+和Ct構成的
B.守恒觀:3gC與10g02充分反應可生成13gCO2
C.轉化觀:純堿和燒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結構觀:鎂原子和鎂離子的電子數(shù)不同,質子數(shù)相同
【答案】B
【解析】A、氯化鈉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Na+和構成,A說法正確。B、
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O2,此反應中碳、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2:32:44,
12g碳能與32g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即3g碳能與8g氧氣完全反應,生成11g二氧化碳。B
說法不正確。C、純堿和燒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即純堿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
鈉(燒堿);燒堿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純堿和水。C正確。D、鎂原子和鎂離子同屬于鎂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
鎂原子和鎂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所以鎂原子和鎂離子的電子數(shù)不同,質子數(shù)相同。D正確。綜上所
述:選擇B。
5.(2023?重慶九龍坡?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既#┤鐖D為用甲烷制甲醇的微觀反應示意圖,下列有關
說法正確的是()
*+83*0olE
u忑?碳原子
A.甲醇屬于氧化物
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
C.參與反應的甲烷和氧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
D.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不變
【答案】C
催化劑
【解析】由的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4+O2^=2CH3OH;A、氧化物是由
兩種元素組成,且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故選
項A說法錯誤;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及質量均不變,故選項B說法
錯誤;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與反應的甲烷和氧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故選項C說法正確;
D、由催化劑的特點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選:Co
6.(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二模)實驗小組為驗證水的組成元素,進行如下實驗。
A.實驗2中a和b的氣體質量比為2:1
B.實驗2中a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實驗1、實驗2都不能驗證水的組成
D.實驗利用了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推測物質的組成
【答案】D
【解析】A、實驗2電解水實驗中,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通電小小
2H2O=2H2T+O2T,電解水過程中,正氧負氫,氧一氫二,b管與電源正極連接,b中產生的氣體為氧
氣,a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a中產生的是氫氣,故實驗2中a和b的氣體體積比為2:1,實驗2中a和b
的氣體質量比為4:32=1:8,故A說法錯誤;B、實驗2電解水實驗中,根據(jù)正氧負氫,氧一氫二,b管與電
源正極連接,b中產生的氣體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a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a中產生的是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故B說法錯誤;C、實驗1是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物中有氫、氧元
素,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可說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能驗證水的組成,電解水生成氫氣
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可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能驗證水的組成,故C說法錯誤;D、由C分析可知,氫氣燃燒和電解水的實驗,
都是利用了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推測物質的組成,故D說法正確;故選D。
7.(2023?陜西寶雞?統(tǒng)考三模)在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反應一段時間后,
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質量/g
X
A.x=38B.參加反應的乙、丁兩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2
C.丙一定是化合物D.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B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5g+18g+12g+26g=5g+6g+xg+12g,x=38,
反應后,甲的質量不變,甲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乙的質量減小,乙是反應物,丙
的質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質量減小,丁是反應物。A、由分析可知,x=38,不符合題意;B、參加反
應的乙、丁兩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8g-6g):(26g-12g)=6:7,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乙、丁是反
應物,丙是生成物,故丙是化合物,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甲的質量不變,甲可能是催化劑,不
符合題意。故選B。
8.(2023?云南昆明?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寄M預測)我國科研人員將二氧化碳高效合成為可供微生物
直接利用的物質X,合成過程中主要物質轉化的微現(xiàn)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O氫原子
O氧原子
?碳原子
A.催化劑在合成過程中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B.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反應的過程中分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變D.一定有含氫元素的物質參與反應
【答案】C
【解析】A、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但是自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正確;B、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
每個X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的,則X的化學式為C2H4O2,其中中碳、氫、
氧元素質量比為(12x2):(1x4):(16x2)=6:1:8,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正確;C、化學反應過
程中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錯誤;D、二氧化碳中只含碳元素與氧元素,C2H4。2中
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氫元素,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有含氫元素的物質參與合成反應,正確;故選:
Co
9.(2023?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既?類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類推正確的是
A.氯化氫由分子構成,則氯化鈉也由分子構成
B.在有限空間里可燃性氣體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燥炸,所以爆炸都是化學變化
C.某物質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則該物質一定含碳、氧兩種元素
D.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則分子種類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答案】D
【解析】A、氯化氫由分子構成,但氯化鈉是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錯;B、在有限的空間里可燃性氣體
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爆炸,但是有的爆炸屬于物理變化,例如鍋爐爆炸、輪胎爆炸,故錯;C、物質燃燒時,
有氧氣參與,氧氣提供氧元素,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錯;D、化學變化中分子種
類改變,則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正確,因為分子種類改變就是有新物質生成,故正確。
故選:D。
10.(2023?四川廣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化學課外探究活動中,某興趣小組進行了“黑面包”實驗,向蔗糖
(Cl2H22011)中加入適量濃硫酸。觀察到神奇的現(xiàn)象:蔗糖變黑,體積膨脹,變成疏松的“黑面包”,產生刺
激性氣味的氣體。他們向老師請教后得知:“黑面包”實驗的原理一濃硫酸先將蔗糖脫水生成炭,并放出熱
量,產生的炭再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了常見的氣體,使炭疏松,形似“黑面包”。該氣體成分與木炭和濃硫酸
加熱時生成的氣體相同。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對“黑面包”實驗的氣體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產生氣體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CO2
猜想二:只含有SO2
猜想三:一定含有CO2和SO2
【初步分析】甲同學根據(jù)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認為猜想不成立。
【查閱資料】
(1)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SO2能與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反應,使溶液的顏色變淺甚至褪色,且無氣體生成。
(3)CO2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吸收。
【實驗設計】同學們設計了如圖1的裝置進行實驗。(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實驗現(xiàn)象實驗分析
圖1裝置B中______。氣體中含有S02
圖1裝置D中品紅溶液不褪色,且裝置E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中含有C02
【實驗結論】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回顧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理,類推出S0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O
(用化學方程式回答)
【反思交流】乙同學對圖1裝置進行了簡化,設計了圖2的裝置并進行實驗,觀察到裝置B中高鎰酸鉀溶
液顏色變淺,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該裝置中足量酸性高鎰酸鉀溶液的作用:
-丙同學認為,“黑面包”實驗中,炭與濃硫酸反應的產物除上述已驗證的物質外,至少還有一種產物,
依據(jù)是O
【答案】一;品紅溶液褪色;so2+Ca(OH\=CaSO3+H20;檢驗二氧化硫并完全除去二氧化硫,排除
二氧化硫對CO2檢驗的干擾;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中有氫元素,反應產物
中一定有氫元素,故至少還有一種產物含有氫元素
【解析】[初步分析]由于二氧化碳是無味的氣體,不具有刺激性氣味,所以根據(jù)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認為猜
想一不成立;[現(xiàn)象與分析]根據(jù)結論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所以可觀察到圖1裝置B中品紅溶液褪色;[拓展延伸]C0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理:是二氧化碳與
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類推出S0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鈣
反應生成亞硫酸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Ca(OH\=CaSO3l+H2O;[反思交流]圖2實驗中,
根據(jù)S02能與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反應,使溶液的顏色變淺甚至褪色,且無氣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紅
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吸收,所以觀察到裝置B中高鎰酸鉀溶液顏色變淺,說明氣體中含
有二氧化硫,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該裝置中足
量酸性高鎰酸鉀溶液的作用:檢驗二氧化硫并完全除去二氧化硫,排除二氧化硫對CO2檢驗的干擾;根據(jù)
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碳和硫酸中含有碳、氫、硫、氧四種元素,生成的氣體二
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只含有碳、硫、氧元素,混合氣體中沒有氫元素,那么至少還有一種產物含有氫元素。
11.(2022?四川甘孜?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學習中,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來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卮鹣铝袉栴}:
CuSO4
溶液
【實驗驗證】
(1)A實驗反應前后天平左盤上的儀器與藥品的總質量(填“相等”或“不相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實驗中天平指針會向(填“左”或“右”)偏轉,原因是o
【微觀解釋】
(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②原子數(shù)目③原子質量④分子種類
【綜合應用】
(4)24g鎂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go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3U淀粉+氧氣,可推測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6)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它在人體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6X6CO2+6H2O,貝IJX
的化學式為O
【答案】(I)相等;Zn+CuSO4=Cu+ZnSO4;⑵右;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散逸到了空氣中;⑶
①②③;(4)大于;(5)碳、氫;(6)02
【解析】(1)A實驗是密閉裝置,則反應前后天平左盤上的儀器與藥品的總質量相等,硫酸銅和鋅反應產
生硫酸鋅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Cu+ZnSC)4;(2)B實驗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水、
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左邊質量會減少,天平指針會向右偏轉;故填:右;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
水散逸到了空氣中;(3)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原子數(shù)目、原子種類、原子質量。故答案為:①
②③。(4)鎂和氧氣反應產生氧化鎂,則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總和,則生成
氧化鎂的質量大于24g。(5)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光合作用反應前元素種類是
C、H、0,則反應后也是C、H、O三種,氧氣提供了氧元素,則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6)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陽能,反應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6、12、18,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
氫、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6、12、6,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
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02。
可過關檢測]
----------------------llllllllllill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ll------------------------
1.(2023?湖南衡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某興趣小組利用氧氣傳感器
來檢測足量紅磷燃燒過程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點時容器內氮氣體積分數(shù)為85%
B.容器內物質總質量:b點〉c點
C.氧氣有剩余,說明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
D.此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shù)為18%
【答案】C
【解析】A、由曲線圖可知:a點時容器內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5%。故容器內其余氣體(氮氣、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等)的濃度為85%,故氮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85%,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反應是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故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不變,故容器內物質總質量:15點=(;點,
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由曲線圖可知:反應停止時,容器內剩余3%體積分數(shù)的氧氣,由于紅磷足量,
故氧氣有剩余,說明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故C正確,符合題意;D、由曲線圖可知:反應過
程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18%,且不是質量分數(shù),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
2.(2023?山東濱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
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Tip%>s_
\40%/
反應后
A.物質甲是生成物
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18%
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14:3
D.物質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后,甲的質量減小,甲是反應物,不符合題意;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
是:1一42%-40%-10%=8%,不符合題意;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70%-42%):(14%-8%)
=14:3,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丁的質量不變,丁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不
符合題意。故選C。
3.(2023?安徽?統(tǒng)考中考真題)口罩中的熔噴布具有過濾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噴布的主要原料,由X
制備Z的微現(xiàn)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入鯉駕。。+?0氫原子
沈p案.?碳原子
XYZ
A.X的化學式為C8H3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C.Y、Z在0?中充分燃燒產物相同D.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不變
【答案】D
【解析】A、分析圖示,X的化學式為C3H8;錯誤;B、反應是化學變化,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一定改變;錯
誤;C、分析圖示,Y只含有氫元素,燃燒產生水,Z含有碳、氫元素在02中充分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則產物不相同;錯誤;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不變;正確;故選D。
4.(2019?四川甘孜?統(tǒng)考中考真題)胱(N2H0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點燃迅速燃燒生成N2
和H2O,并放出大量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應密封保存B.可用作燃料
C.反應前后元素種類發(fā)生了變化D.其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7:1
【答案】C
【解析】A、月井有刺激性氣味,要密封保存,正確;B、朋可以燃燒,可作燃料,正確;C、反應前有氮元
素和氫元素,生成物中含有氮元素和氫元素,元素種類沒變,錯誤;D、月井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14*2):
(1x4)=7:1,正確。故選:Co
5.(2022?四川攀枝花?統(tǒng)考中考真題)現(xiàn)有46.0g乙醇(C2H5OH),燃燒時生成CO2和CO的質量比為33:
7,要使其完全燃燒生成CO2,至少需要補充02的質量為()
A.4.0gB.8.0g
C.16.0gD.24.0g
【答案】B
12x2
【解析】46g醇中含有的碳元素質量為:46gx---------------------x100%=24g,燃燒時生成CO和CO中的
12x2+1x6+162
12
33xxlOO%
12+16x2」,所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一氧化碳的
碳元素質量比為一-=324gx=6g,
'12xlOO%]
7x
[12+16)
____________=14g______________=22g
質量為12.nno/二6g碳完全燃燒生成CO2,需要O2的質量為12.nno/g,所以需要
X1UU/0X1UU/0
12+1612+16x2
補充的氧氣質量為:22g-14g=8g?故選B。
6.(2022?遼寧阜新?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某反應,容器中各種物質的質量變化如表所示。
物質abcd
反應前的質量/g40403210
反應后的質量/g12X010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等于90B.b可能是單質
C.參加反應a與c的質量比為7:8D.d一定是催化劑
【答案】C
【解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40+40+32+10-12-0-10=100,故選項說法錯誤;B、a、c質量減少,推
測為反應物,b質量增加,推測為生成物,d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反應符合a+c-b,因此是“多變一”,
屬于化合反應,所以b不可能是單質,故選項說法錯誤;C、參加反應的a、c的質量比為:
(40-12):(32-0)=7:8,故選項說法正確;D、反應前后d的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不參加
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
7.(2022?四川資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22年4月2日,資陽燃氣電站新建工程開始建設,項目建成后年發(fā)
電量可達35億度。燃氣發(fā)電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學反應為甲烷的燃燒,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
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表示碳原子
o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A.為使甲烷完全燃燒應提供適當過量的空氣
B.甲烷燃燒需要點燃,說明甲烷燃燒是吸收熱量的反應
C.圖示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沒有變化
D.圖示可知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
【答案】B
【解析】A、燃燒需要氧氣,為使甲烷完全燃燒應提供適當過量的空氣,A正確;B、燃燒可以通過點燃來
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溫度,燃燒屬于放熱反應,B錯誤;C、由圖示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總個數(shù)都為3,沒有
變化,C正確;D、圖示可知該反應有新分子生成屬于化學反應,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D正確;故
選Bo
8.(2022?內蒙古呼和浩特?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22年4月16日,3名航天員在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圓滿完成
各項任務后返回地球。為了保障航天員在空間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學家們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環(huán)境控制和生
命保障系統(tǒng),部分循環(huán)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O—?
A.水電解系統(tǒng)發(fā)生的反應為2H2。2H2T+O2T
B.X的化學式為CO2
C.圖中所示的物質轉化中可實現(xiàn)氧氣的再生
D.圖中所示的物質轉化中,電解的水與生成的水質量相等
【答案】D
【解析】由流程圖可知,水在水電解系統(tǒng)中分解生成氧氣和氫氣,氧氣供給航天員呼吸,釋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X是CO2,氫氣和二氧化碳在薩巴蒂爾反應系統(tǒng)中反應生成水和甲烷。A、水電解系統(tǒng)中水在通電的條
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選項正確;B、根據(jù)分析X為二氧化
碳,化學式為C02,選項正確;C、由流程圖可知在薩巴蒂爾反應系統(tǒng)中又有水生成,水通電分解可產生氧
氣,所以實現(xiàn)了氧氣的再生,選項正確;D、水電解系統(tǒng)中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薩巴蒂
爾反應系統(tǒng)中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甲烷,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水
電解系統(tǒng)中生成氫氣的質量等于電解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薩巴蒂爾反應系統(tǒng)中生成的水和甲烷中的氫元
素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的氫氣的質量,所以最后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比電解的水中的氫元素質量少,故
生成的水比電解的水質量少,選項錯誤。故選D。
動植物利
9.(2022?四川宜賓?統(tǒng)考中考真題)大多數(shù)動植物呼吸作用時發(fā)生反應:X+6O26CO2+6H2O,
用該反應釋放的能量維持生命活動。X的化學式為()
A.C6H12B.C6Hl2O
C.C6Hl2。6D.C6Hl2。8
【答案】C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原子個數(shù)守恒,反應后生成物由12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18個氧原子,
反應物為X與氧氣反應,所以X有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故選C。
10.(2022?江蘇常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催化劑作用下,N2和H2比反應生成NH3的微觀過程示意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中原子種類不斷發(fā)生變化B.過程中H原子數(shù)不斷減少
C.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未改變D.NHs不具有N2和H2的化學性質
【答案】D
【解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故A不正確;B、化學反應是分子破裂
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則過程中H原子數(shù)不變,故B不正確;C、由微觀過程示意可知,反
應前有1個氮氣分子,3個氫氣分子,反應后是2個氨氣分子,則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發(fā)生改變,故C不正確;D、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成的,則NH3不具有N2和
上的化學性質,故D正確。故選D。
11.(2022?遼寧錦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五,'代表碳原子,"O'代
表氧原子,”?’代表氫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乙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
B.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發(fā)生了改變
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答案】D
一定條件
【解析】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02+3凡二CHQH+H學。A、乙物
催化劑
質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故A不正確;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故B不正確;
C、反應前,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反應后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改
一定條件
變,故C不正確;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z+3應不及CH3OH+應0,則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
催化劑
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故D正確;故選D。
12.(2023?湖南婁底?統(tǒng)考二模)將相同質量鎂粉(m克)與足量的純氧氣分別在密閉與開放的環(huán)境中完全
燃燒,固體物質的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固體的質量/g
m2
}yj3密閉
i:開放
otih時間/s
A.開始反應的時間為AB.生成的氧化鎂中氧元素的質量為叫-m3
C.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Hi2-m3D.此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A、由圖可知,曾時開始固體質量發(fā)生變化,則開始反應的時間為%故A符合題意;B、在密閉
容器中,鎂燃燒生成氧化鎂,固體增加的質量為氧元素質量,所以氧化鎂中氧元素的質量為故B
不符合題意;C、鎂燃燒生成氧化鎂,固體質量增加,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時固體增大的質量為參加反應的氧
氣質量,所以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m2-m1,故C不符合題意;D、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屬于化學反
應,化學反應一定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可在密閉容器中的反應來驗證,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3.(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外國語學校??既#┠澄镔|R可用作魚塘增氧劑,其原因是它能和水反
應只生成氫氧化鈣[Ca(OH)2]和氧氣。下列對R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有鈣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鈣元素D.一定含有鈣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氫氧化鈣和氧氣中含有鈣、氫、氧三種元素,水中含有氫、氧元素,且水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
2,而氫氧化鈣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則R中一定含有鈣、
氧元素,故選B。
14.(2023?河北石家莊?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既#┫铝姓f法,不正確的是()
A.甲圖:飛機能夠騰空而起是因為機翼上下表面氣體的流速不同產生向上的升力
B.乙圖:用真空吸盤搬運沉重的鋼板是利用大氣壓來完成的
C.丙圖:試管內有紅色固體生成,證明碳具有氧化性
D.丁圖:冷碟子底部有黑色的炭生成,說明蠟燭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答案】C
【解析】A、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同時通過機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彎曲,機翼上方氣
流的截面面積大,所以機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機翼前方的流速,從而產生向上的生力,正確;B、真空吸盤
因為里面真空,所以里外存在氣壓差,從而產生壓力差,用來搬運沉重的鋼板,利用的是大氣壓,正確;
C、碳和氧化銅高溫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碳得到氧,具有還原性,錯誤;D、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
類不變,冷碟子底部有黑色的炭生成說明反應物中含有碳元素,反應物是蠟燭和氧氣,氧氣只含有氧元素,
則蠟燭中含有碳元素,正確;故選C。
15.(2023?山東泰安?泰安一中??级#吧裰凼枴币堰M入待命狀態(tài)!已知我國空間站中的空氣更新過
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空氣、
co2>H2O
A.空間站實現(xiàn)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利用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重點中學2025屆中考沖刺卷生物試題含解析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十七中學2025屆中考押題生物預測卷含解析
- 2025屆河北省滄州青縣聯(lián)考中考生物適應性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四川省儀隴縣大寅片區(qū)重點達標名校中考生物仿真試卷含解析
- 2025屆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重點中學中考五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財務合同管理制度
- 合作經營廣告裝飾公司合同
- 別墅區(qū)裝修工程合同
- 第三方不動產抵押擔保借款合同
- 司機雇傭合同協(xié)議
- 2025代運營合同范本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家庭燃氣和煤氣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5年銷售部年度工作計劃
- 2024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ESG表現(xiàn)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實景三維數(shù)據(jù)接口及服務發(fā)布技術規(guī)范
- 八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長沙專用)(考試版)
- (工作規(guī)范)公路預防性養(yǎng)護工作手冊
- 車間空調崗位送風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