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郭錫良簡答論述訓(xùn)詁翻譯_第1頁
古代漢語郭錫良簡答論述訓(xùn)詁翻譯_第2頁
古代漢語郭錫良簡答論述訓(xùn)詁翻譯_第3頁
古代漢語郭錫良簡答論述訓(xùn)詁翻譯_第4頁
古代漢語郭錫良簡答論述訓(xùn)詁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什么叫“隸變”,簡述隸變的利弊。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異同?試舉例說明。舉例說明古今字和異體字的異同。舉例說明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區(qū)別??梢酝ㄟ^哪些途徑分析詞的本義(舉例說明)?詞義引申的類型有哪幾種?舉例說明。古代漢語賓語前置有哪幾種類型?試舉例說明。詞類活用與詞的兼類區(qū)別,舉例說明。舉例說明古漢語的被動句類型。古代漢語判斷句有哪幾種類型?試舉例說明。十一、舉例說明什么叫割裂,漢語割裂造詞有什么特點?十二、右文說的作用與局限。十三、至少各從三個方面舉例說明錢大昕是如何論證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的。十四、中古聲調(diào)到現(xiàn)代聲調(diào)的演變。十五、舉例說明中古入聲字在現(xiàn)代普通話的演變。十六、上古韻部的分類。一、漢字從篆書演變?yōu)殡`書,叫做“隸變”。隸變對漢字字形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了簡化、訛變等方面重大的影響,使隸書成為古文字與今文字的分水嶺。主要是簡化:(1)將篆文的圓轉(zhuǎn)相連的筆劃,分解成平直的不同的數(shù)筆;(2)將篆文相同的偏旁轉(zhuǎn)化為不同位置的不同的寫法。比如:火,在下寫作“灬”。(3)將篆文不同的部件歸結(jié)為相同的偏旁。例如泰、春、舂、奉、奏等五個字,在篆書中它們的上部都不盡相同的兩個構(gòu)件的組合,隸變之后都被同一個新的構(gòu)件取代。隸變使?jié)h字從復(fù)雜變?yōu)橄鄬喴?從書寫不便變?yōu)楸容^方便,大大提高了書寫速度和效率.這是其利.其弊是:隸變帶來一些副作用,由于它徹底改變了漢字的象形面貌,搞亂了某些字的形體,就使得“六書”在很多情況下無從說起,從而增加了漢字由形知音知義的難度.二、通假,就是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與之形體不同,意義不同,只是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義。假借,是本來沒有那個字,依據(jù)已有的字形、字音寄托一個新的意義。相同點:都是以音同音近為必備條件的。不同點:第一: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假借,本無其字。比如:何,疑問代詞,借用“負荷”之字表示。通假是本有其字。比如: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原本就是寫作“早”。第二,借字的性質(zhì)不同。假借義可長期固定獨立使用,但通假字的字義要完全依賴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何”的假借義“為什么”“什么”是長期為“何”字所擁有的?!霸椤笔欠駷椤霸绯俊绷x,卻依賴于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通假有本字,假借無本字;通假是臨時借用,假借是永遠。三、古今字:一種縱向的歷時的同詞異字現(xiàn)象,即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個的時代所用的字稱為“古字”,后一個時代所用的字叫做“今字”。異體字,指在任何情況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義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而詞義不發(fā)生歧義。A相同點:都屬于異字同詞現(xiàn)象。B不同點:(1)從產(chǎn)生時間上來看,古今字產(chǎn)生有時間先后,而異體字則一般是共時的。從讀音上來看,古今字讀音相同或相近,而異體字的讀音是完全相同的。(3)從意義上來看,異體字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而不造成歧義。但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的意義不是完全對等的。四、古今字:一種縱向的歷時的同詞異字現(xiàn)象,即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個的時代所用的字稱為“古字”,后一個時代所用的字叫做“今字”?!澳骸边@個字本來寫作“莫”,后來寫作“暮”,在“昏暮”這個意義上,“莫”和“暮”是古今字的關(guān)系。通假,就是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與之形體不同,意義不同,只是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義。例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睔w、饋,通假字,饋贈。相同:記詞不符合現(xiàn)代規(guī)范不同:古今字是沒有古字寫今字,假借字是有本字不用借字古時使用古字是寫了対字,通假字寫借字是寫了錯字。五、(1)分析字形,推斷本義漢字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字義互有聯(lián)系。這里的字形,指的是小篆及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體。題:由它的意符“頁”,可知它的本義與頭部有關(guān),故可以確定“額”是“題”的本義。(2)通過語音,推求本義有些字,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有聯(lián)系,形成一組同族字或同源字。如:徑、經(jīng)、莖、脛,都有“長”的意思,所以字根“??”的本義是“細而長”。此只適用于有共同語源的詞。(3)歸納文獻材料,求證本義救:《說文》:“止也。從攴求聲。”這個解釋是正確的,但我們看不出“止”和意符“攴(小擊)”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歸納文獻用例如“救火、救急、救災(zāi)”等知“救”表示止住危急或災(zāi)難義。六、定義:是與本義相對而言的,就是由本義直接或間接派生出來的意義,它與本義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連鎖型是詞義的線性引申,由甲義引申為乙義,再由乙義引申為丙義,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單方向發(fā)展。1《說文》:“理,治玉也。”如《韓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2《易·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萬無母子俱往理?!敝斡瘛y理——條理——道理輻射型引申,就是以某一意義為引申中心,向四面輻射引申出眾多不同意義的詞義引申類型。連鎖型引申是詞義的線形引申,那么不妨認為輻射型引申是詞義的面性引申。如:1《說文》:“竹約也。從竹即聲?!?《莊子·養(yǎng)生主》:“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3《列子·湯問》: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4《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yīng)節(jié)而舞。5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jié)乃現(xiàn)?!?《禮記·曲禮節(jié)》:“禮不逾節(jié)?!?《論語·學(xué)而》:“節(jié)用而愛人?!本C合型引申就是上面兩種詞義引申方式的交叉綜合,情況要復(fù)雜一些。大凡義項較多的詞,其意義的引申方式幾乎都是綜合型引申。如:七、一、有形式標(biāo)志的賓語前置(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賓語前置賓語是疑問代詞,誰何奚安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二年)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敢問何謂也?(左傳·隱公元年)(二)否定句中代詞賓詞前置①賓語必須是代詞②全句必須是否定句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jīng)·魏風(fēng)·碩鼠)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三)用代詞復(fù)指的賓語前置語法條件:用代詞“是”、“之”等復(fù)指賓語。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左傳·僖公五年)今吳是懼而城于郢。(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四)介詞賓語前置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二、無形式標(biāo)志的賓語前置為了強調(diào)賓語,有時也可以直接將賓語移至謂語中心語之前。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左傳·齊桓公伐楚)八、活用定義:如果某個詞在句中臨時改變了語法功能或意義,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或意義,就叫做“詞類活用”。非固有、臨時、偶然如:驢不勝怒,蹄之。名詞活用作動詞。《史記·陳涉起義》:“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荀子·勸學(xu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奔骖悾褐傅氖峭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具備兩類或兩類以上詞類的語法功能或意義的這種現(xiàn)象。固有、固定、經(jīng)?!蹲髠鳌る[公元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薄蹲髠鳌ば辍罚骸皸壘!薄蛾悇倨鹆x》:“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無知?!本拧⒍x:被動句是和主動句相對而言的,是指主語和謂語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的句式。主語是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的承受者、接收者。(一)沒有形式標(biāo)志的被動句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二)有形式標(biāo)志的被動句1“于”字句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屨。(左傳·鞌之戰(zhàn))2“為”字句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父母宗族,皆為戮沒。(《戰(zhàn)國策·燕策三》)3“見”字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楚辭·漁父》)4“為……所”句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鴻門宴》5“見……于”句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6“被”字句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十、判斷句特點:謂語通常是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表示某物(人)屬于某一類或者不屬于某一類。1語氣詞“惟”的強調(diào)作用形成的判斷句爾惟舊人。(尚書·大誥)2語氣詞“也”的確認作用形成的判斷句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2.2“……者,……也”式彼吾君者,天子也。(戰(zhàn)國策?趙策三)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游)2.3“……者,……?!笔疥愝F(zhěn)者,游說之士。(史記?張儀列傳)虎者,戾蟲。(戰(zhàn)國策?秦策二)2.4“……,……”式今秦,萬乘之國;梁,亦萬乘之國。(戰(zhàn)國策?趙策)劉備,天下梟雄。(《資治通鑒》卷六十五)3動詞“為”的判斷句“作為”,“算作”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子路)4副詞“乃”“即”等的確定語氣形成的判斷句吾乃梁人。(戰(zhàn)國策?趙策)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史記?項羽本紀(jì))十一、割裂是古代的一種修辭手法。把古書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組割裂開來,而意義取自其他部分或者意思發(fā)生變化。比如“行行向不惑”,不惑,取自《論語》“四十而不惑”,義為“四十歲”。(一)對于古書中的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表達的意思卻是另一部分的意思。行行向不惑(陶淵明《飲酒》其四)(二)對古書中的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截取的這一部分既不表示另一部分的意思,也不表示整個句子或詞組的意思,而是表示另外經(jīng)過變化的意思?!端螘ぶx靈運傳》:“但謝玄勛參微管,宜宥及后世。”割裂造詞容易形成復(fù)雜的詞匯結(jié)構(gòu),有些詞甚至跨越句法結(jié)構(gòu)?!对姟の猴L(fēng)·伐檀》:“河水清且漣猗?!扁ⅲ緛硎蔷湮驳恼Z氣詞。與“漣”不在同一個結(jié)構(gòu)層次上。后來成為一詞后,還改變了“猗”的書寫形式。割裂作為用典的一種特殊方式,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曾盛行一時。駢體文崇尚雕琢,比如在用典時要考慮到語言形式的要求,諸如字數(shù)的限定,合乎平仄等,這是不惜犧牲意義的完整性而遷就形式的完美,對當(dāng)時的文人來說,是很自然的選擇。十二、概念定義:“右文說”是一種從聲旁推測漢字意義的注釋方法,它對字義提出了兩個概念,一個是“類”的概念,一個是“義”的概念。認為“其類在左,其義在右”,意思是形聲字的意符(左文)僅僅表示事物的類別范疇,它的聲符(右文)才是“意義”所在。它的因“聲”求“義”使人們看到形聲字的聲旁除了標(biāo)音之外,還可以為字義的解釋和來源作出提示。歷來語言學(xué)家對它多持批判的態(tài)度,認為它的“因聲求義”違背了語言的音義結(jié)合的任意性原則。語言在產(chǎn)生之初,語音形式與語義之間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是偶然的。但我們同時應(yīng)該看到一經(jīng)社會約定俗成以后,這種偶然性就帶有了一定的必然性,從而使語言的音義之間有了難于割舍的聯(lián)系。

十三、從古書異文上看,輕唇音和重唇音不分的。比如《詩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禮記·檀弓》引作“扶服救之”。說明“匍”“扶”同音。上古的注音資料看,輕唇音和重唇音不分的。一,直音,如“負音佩”;二,反切,如“方,蒲郎反”,“便,方連反”。從漢字諧聲系統(tǒng)看,輕唇音和重唇音很多是互諧的。比如:非:輩(非為輕唇音,輩為重唇音);分:盆(分為輕唇音,盆為重唇音);逼:福、輻(逼為重唇音,福、輻為輕唇音)。從方言讀音上看,輕唇音讀作重唇音。比如:廈門方言中“房”讀作“旁”,沒有[-f]音。從古書異文上看,舌上音和舌頭音不分的。比如《詩經(jīng)·鄘風(fēng)·柏舟》:“髠彼兩髦,實為我特?!薄俄n詩》作“髠彼兩髦,實為我直”。說明“特”“直”同音。上古的注音資料看,舌上音和舌頭音不分的。其一,譬況法注音資料,“沖,讀若動”。其二,反切,“長,丁丈切”(長,知母字,丁,端母字)。從漢字諧聲系統(tǒng)看,舌上音和舌頭音很多是互諧的比如:登:澄(登為舌頭音,澄為舌上音);堂:瞠(堂為舌頭音,瞠為舌上音);“都:豬”都從“者”得聲。從現(xiàn)代方言看,舌上音讀作舌頭音。比如:竹,廈門方言讀為“都”。陳,讀為“丁”,沒有舌上音。十四、中古聲調(diào)到現(xiàn)代聲調(diào)的演變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diào),到現(xiàn)代漢語演變成平、上、去、入四個聲調(diào),主要發(fā)生了“平分陰陽”“濁上變?nèi)ァ薄叭肱伤穆暋比N音變.漢語中古聲調(diào)到現(xiàn)代聲調(diào)的演變,跟原來字的聲母有重大關(guān)系。

1、平分陰陽:《廣韻》的平聲不分陰陽?,F(xiàn)代普通話的陰平、陽平是從中古的平聲演化而來的。演化的規(guī)律是:中古全濁、次濁聲母的平聲字,今天讀陽平調(diào),如平、才、文等;中古全清、次清聲母的平聲字,今天讀陰平調(diào),如天、飛、東等。2、濁上變?nèi)ィ荷下曌直痊F(xiàn)代普通話多。因為“濁上變?nèi)ァ边@一現(xiàn)象是從中古開始的。《廣韻》上聲卷里有很多全濁聲母字,現(xiàn)在都變成去聲了。如:奉(扶隴切,奉母)柱(直主切,澄母)下(胡雅切,匣母)蕩(徒郎切,定母)俟(床死切,床母)等。3、入派四聲:《廣韻》有入聲,現(xiàn)代普通話沒有入聲?!稄V韻》的入聲字,塞音韻尾脫落,分別派入到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里面去了。入聲的演變有變化規(guī)律可遵循:全濁聲母入聲字今讀陽平調(diào)。例如:白(並母字)敵(定母字)次濁聲母入聲字今讀去聲。例如:木(明母字)日(日母字)綠(來母字)清聲母入聲字歸入四聲,無明顯規(guī)律。十五、舉例說明中古入聲字在現(xiàn)代普通話的演變。《廣韻》有入聲,現(xiàn)代普通話沒有入聲?!稄V韻》的入聲字,塞音韻尾脫落,分別派入到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里面去了。入聲的演變有變化規(guī)律可遵循:全濁聲母入聲字今讀陽平調(diào)。全濁聲母入聲字今讀陽平調(diào)。例如:白(並母字)敵(定母字)次濁聲母入聲字今讀去聲。例如:木(明母字)日(日母字)綠(來母字)清聲母入聲字歸入四聲,無明顯規(guī)律。十六、上古韻部指的主要是后人從《詩經(jīng)》韻腳中分析出來的韻母大類,其時代范圍就是以《詩經(jīng)》所涵蓋的時代范圍為中心。清代對古韻部的研究:顧炎武《音學(xué)五書》分10部;江永《古音標(biāo)準(zhǔn)》分13部;戴震《聲類表》分25部;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分17部??讖V森《詩聲類》18部。黃侃28部。王力先生綜合各家研究,上古韻部:29認為先秦沒有冬韻上古30韻部《史記》翻譯題:樣題示例全文無標(biāo)點,繁體字排版。原題目200字左右。翻譯注意重點字詞、句式,不得破句,以上原則違背者,1處1分;一定要特別注意繁體與簡體的對應(yīng)識讀,凡是翻譯譯文中出現(xiàn)照抄原文繁體字的情況,一處扣1分。王稽辭魏去過載范睢入秦至湖望見車騎從西來范睢曰彼來者為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范睢曰吾聞穰侯專秦權(quán)惡內(nèi)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關(guān)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別去范睢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xiāng)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睢下車走曰此必悔之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閱讀題:第一小題訓(xùn)詁實例分析;第二小題語言學(xué)文獻閱讀。詩經(jīng)正義左傳注疏所有閱讀題一律繁體字排版,注意繁簡字的對應(yīng)。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貫事也箋云碩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無復(fù)食我黍疾其稅斂之多也我事女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於是徙○貫古亂反徐音官復(fù)扶又反稅始銳反比毗志反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箋云逝往也往矣將去女與之訣別之辭樂土有德之國○樂音洛注下同土如字他古反沈徒古反訣古穴反○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箋云爰曰也○[疏]碩鼠至得我所○正義曰國人疾其君重斂畏人比之碩鼠言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猶言國君國君無重斂我財君非直重斂於我又不脩其政我三歲以來事汝矣曾無於我之處肯以教令恩德眷顧我也君既如是與之訣別言往矣將去汝之彼樂土有德之國我所以之彼樂土者以此樂土若往則曰得我所宜故也言往將去汝者謂我往之他國將去汝國也○傳貫事○正義曰釋詁文○箋碩大至是徙○正義曰碩大釋詁文釋獸於鼠屬有鼫?zhǔn)髮O炎曰五技鼠郭璞曰……1、本文選自_________主持修訂的《十三經(jīng)注疏》,“箋”的作者是,其中的反切采用的是的一書中的反切,“正義”的作者是唐代學(xué)者。2、標(biāo)點并翻譯加橫線的一段話。3、“箋云爰曰也”,說明爰、曰二詞的詞性和用法如何?4、“傳貫事”,傳的作者是。5、“土如字”,解釋“如字”。1填空20個,10分;其中教材字詞認讀音義2個,2分。2單項選擇題5個,10分。3名詞解釋5個,20分。4文選句子翻譯5個,15分。5平仄拗救1個,15分。6簡答題2個,10分。7古文閱讀2個,20分;1個文言文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