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_第1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_第2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_第3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_第4頁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據挖掘:異常檢測:數據挖掘導論1數據挖掘基礎1.1數據挖掘的定義和應用數據挖掘(DataMining)是一種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的過程,通過使用統計學、機器學習和數據庫技術,自動或半自動地發(fā)現數據中的模式、關聯和趨勢。數據挖掘的應用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場分析與管理:如客戶細分、市場籃子分析、交叉銷售、市場趨勢分析。風險分析與管理:如信用卡欺詐檢測、電信欺詐檢測、風險控制。生產與質量控制:如過程控制、故障檢測與診斷、質量控制。醫(yī)學與健康:如疾病預測、基因分析、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1.2數據挖掘的流程數據挖掘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業(yè)務理解:明確業(yè)務目標,理解數據背景。數據準備:收集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和預處理。數據探索:通過可視化和統計方法理解數據的特性。模型構建:選擇合適的數據挖掘算法,構建模型。模型評估:評估模型的性能,確保其滿足業(yè)務需求。模型部署:將模型應用到實際業(yè)務中,進行預測或決策支持。1.3數據預處理技術數據預處理是數據挖掘流程中的關鍵步驟,包括數據清洗、數據集成、數據轉換和數據規(guī)約。以下是一個數據清洗的例子,使用Python的pandas庫:importpandasaspd

#讀取數據

data=pd.read_csv('data.csv')

#檢查缺失值

print(data.isnull().sum())

#填充缺失值

data.fillna(data.mean(),inplace=True)

#刪除重復記錄

data.drop_duplicates(inplace=True)

#數據類型轉換

data['column_name']=data['column_name'].astype('int')

#數據規(guī)約,例如使用min-max規(guī)范化

fromsklearn.preprocessingimportMinMaxScaler

scaler=MinMaxScaler()

data['column_name']=scaler.fit_transform(data[['column_name']])1.4數據挖掘算法概述數據挖掘算法是數據挖掘的核心,用于從數據中發(fā)現模式和知識。常見的數據挖掘算法包括:分類算法:如決策樹、支持向量機、K-近鄰算法。聚類算法:如K-means、層次聚類、DBSCAN。關聯規(guī)則學習:如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回歸算法:如線性回歸、邏輯回歸、嶺回歸。1.4.1示例:K-means聚類算法K-means是一種常用的聚類算法,用于將數據集劃分為K個簇,使得簇內的數據點盡可能相似,簇間的差異盡可能大。以下是一個使用Python的scikit-learn庫進行K-means聚類的例子:fromsklearn.clusterimportKMeans

importnumpyasnp

#創(chuàng)建數據

data=np.array([[1,2],[1,4],[1,0],

[4,2],[4,4],[4,0]])

#定義K-means模型

kmeans=KMeans(n_clusters=2,random_state=0)

#訓練模型

kmeans.fit(data)

#預測數據點的簇

predictions=kmeans.predict([[0,0],[4,4]])

#輸出預測結果

print(predictions)#輸出:[01]

#輸出簇中心

print(kmeans.cluster_centers_)#輸出:[[1.2.]

#[4.2.]]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創(chuàng)建了一個簡單的數據集,然后定義了一個K-means模型,將數據集劃分為2個簇。模型訓練后,我們使用它來預測新的數據點屬于哪個簇,并輸出了簇的中心點。2異常檢測原理2.1異常檢測的定義異常檢測,也稱為離群點檢測或異常值檢測,是數據挖掘領域中一種重要的技術,用于識別數據集中與大多數數據點顯著不同的觀測值。這些異常點可能代表了錯誤、欺詐、故障或其他需要特別關注的情況。在金融、網絡安全、醫(yī)療診斷和工業(yè)監(jiān)控等多個領域,異常檢測都有著廣泛的應用。2.2異常檢測的重要性異常檢測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夠幫助我們從海量數據中發(fā)現那些不尋常的模式,這些模式往往包含了關鍵的信息。例如,在信用卡交易中,異常檢測可以識別出潛在的欺詐行為;在工業(yè)生產中,它可以預警設備故障,從而避免重大損失。2.3統計方法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2.3.1原理統計方法基于數據的分布特性來識別異常。常見的統計方法包括使用均值和標準差、箱型圖(IQR)等。這些方法假設數據遵循某種統計分布,如正態(tài)分布,然后根據分布的參數來定義異常點。2.3.2示例:使用均值和標準差進行異常檢測假設我們有一組溫度數據,我們想要檢測出異常的溫度讀數。importnumpyasnp

#示例數據

data=np.array([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00])

#計算均值和標準差

mean=np.mean(data)

std_dev=np.std(data)

#定義異常點的閾值

threshold=3*std_dev

#檢測異常點

outliers=data[np.abs(data-mean)>threshold]

print("異常點:",outliers)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計算了數據的均值和標準差。然后,我們定義了一個閾值,即任何與均值相差超過3倍標準差的點都被認為是異常的。最后,我們使用這個閾值來檢測數據中的異常點。2.4基于距離的異常檢測方法2.4.1原理基于距離的異常檢測方法主要依賴于數據點之間的距離來識別異常。這些方法認為,如果一個點與數據集中的其他點距離很遠,那么這個點可能是異常的。常見的基于距離的方法包括基于歐氏距離的方法和基于密度的方法。2.4.2示例:基于歐氏距離的異常檢測假設我們有一組二維空間中的點,我們想要檢測出那些遠離其他點的異常點。importnumpyasnp

fromscipy.spatialimportdistance_matrix

#示例數據

data=np.array([[1,2],[2,3],[3,4],[4,5],[5,6],[100,100]])

#計算距離矩陣

dist_matrix=distance_matrix(data,data)

#計算每個點的平均距離

avg_distances=np.mean(dist_matrix,axis=1)

#定義異常點的閾值

threshold=np.mean(avg_distances)+3*np.std(avg_distances)

#檢測異常點

outliers=data[avg_distances>threshold]

print("異常點:",outliers)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計算了數據點之間的距離矩陣。然后,我們計算了每個點的平均距離,并定義了一個閾值,即任何平均距離超過總體平均距離加3倍標準差的點都被認為是異常的。最后,我們使用這個閾值來檢測數據中的異常點。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從數據中識別出異常點,這對于數據清洗、模式識別和決策支持等任務都至關重要。3異常檢測技術3.1聚類分析在異常檢測中的應用3.1.1原理聚類分析是一種無監(jiān)督學習方法,用于將數據集中的對象分組到不同的簇中,使得同一簇內的對象彼此相似,而不同簇的對象彼此差異較大。在異常檢測中,聚類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那些不遵循常見模式的數據點,這些數據點可能就是異常值。3.1.2內容K-Means聚類:這是一種基于距離的聚類算法,通過迭代過程將數據點分配給最近的簇中心。異常值可以被定義為距離其所屬簇中心最遠的數據點。DBSCAN:基于密度的聚類算法,可以發(fā)現任意形狀的簇,并將低密度區(qū)域的數據點標記為異常。示例:K-Means異常檢測importnumpyasnp

fromsklearn.clusterimportKMeans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make_blobs

#生成數據

X,_=make_blobs(n_samples=300,centers=3,random_state=42,cluster_std=0.60)

X=np.append(X,[[40,40]],axis=0)#添加一個異常點

#應用K-Means聚類

kmeans=KMeans(n_clusters=3,random_state=42)

kmeans.fit(X)

#計算每個點到其簇中心的距離

distances=[np.linalg.norm(x-kmeans.cluster_centers_[kmeans.labels_[i]])fori,xinenumerate(X)]

#找到距離最大的點,即異常值

outlier_index=np.argmax(distances)

print(f"異常點的索引:{outlier_index}")3.2分類算法用于異常檢測3.2.1原理分類算法通常用于有監(jiān)督學習,但在異常檢測中,可以通過訓練模型識別正常數據的模式,然后將新數據點分類為正常或異常。這種方法需要一個標記的訓練數據集,其中包含正常和異常數據點。3.2.2內容支持向量機(SVM):可以用于構建一個描述正常數據的邊界,任何落在邊界之外的數據點都被視為異常。隨機森林:通過構建多個決策樹,可以識別出那些被多數樹標記為異常的數據點。示例:SVM異常檢測importnumpyasnp

fromsklearnimportsvm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make_classification

#生成數據

X,y=make_classification(n_samples=100,n_features=2,n_redundant=0,n_informative=2,

random_state=42,n_clusters_per_class=1)

X=np.append(X,[[40,40]],axis=0)#添加一個異常點

y=np.append(y,[0])#假設異常點的標簽為0

#應用SVM

clf=svm.OneClassSVM(nu=0.1,kernel="rbf",gamma=0.1)

clf.fit(X[:-1])#使用正常數據訓練模型

#預測新數據點

prediction=clf.predict(X[-1].reshape(1,-1))

print(f"預測結果:{prediction}")3.3基于密度的異常檢測技術3.3.1原理基于密度的異常檢測技術,如DBSCAN,通過識別數據點的局部密度來檢測異常。異常值通常位于低密度區(qū)域,遠離其他數據點。3.3.2內容DBSCAN:通過定義一個鄰域和一個最小點數,可以識別出那些既不屬于任何簇,且鄰域內點數少于最小點數的數據點作為異常值。示例:DBSCAN異常檢測importnumpyasnp

fromsklearn.clusterimportDBSCAN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make_moons

#生成數據

X,_=make_moons(n_samples=200,noise=0.05,random_state=42)

X=np.append(X,[[40,40]],axis=0)#添加一個異常點

#應用DBSCAN

db=DBSCAN(eps=0.3,min_samples=5)

db.fit(X)

#找到異常值

outliers=np.where(db.labels_==-1)

print(f"異常點的索引:{outliers}")3.4基于神經網絡的異常檢測3.4.1原理基于神經網絡的異常檢測技術,如自編碼器(Autoencoder),通過訓練模型來重構輸入數據。那些重構誤差較大的數據點被視為異常。3.4.2內容自編碼器:一種無監(jiān)督學習的神經網絡,用于學習高效的數據編碼。在異常檢測中,自編碼器被訓練以重構正常數據,重構誤差較大的數據點被視為異常。示例:自編碼器異常檢測importnumpyasnp

importtensorflowastf

fromtensorflow.keras.layersimportInput,Dense

fromtensorflow.keras.modelsimportModel

#生成數據

X=np.random.rand(100,10)

X=np.append(X,[[40]*10],axis=0)#添加一個異常點

#構建自編碼器模型

input_dim=X.shape[1]

encoding_dim=3

input_layer=Input(shape=(input_dim,))

encoded=Dense(encoding_dim,activation='relu')(input_layer)

decoded=Dense(input_dim,activation='sigmoid')(encoded)

autoencoder=Model(input_layer,decoded)

#編譯模型

pile(optimizer='adam',loss='mean_squared_error')

#訓練模型

autoencoder.fit(X[:-1],X[:-1],epochs=100,batch_size=32,shuffle=True)

#重構數據并計算誤差

reconstructed=autoencoder.predict(X)

errors=np.mean(np.power(X-reconstructed,2),axis=1)

#找到誤差最大的點,即異常值

outlier_index=np.argmax(errors)

print(f"異常點的索引:{outlier_index}")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Means、SVM、DBSCAN和自編碼器進行異常檢測。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場景和局限性,選擇合適的方法取決于數據的特性和異常檢測的具體需求。4異常檢測案例分析4.1信用卡欺詐檢測4.1.1原理與內容信用卡欺詐檢測是異常檢測在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應用。它通過分析信用卡交易數據,識別出那些與正常交易模式顯著不同的交易,這些交易可能涉及欺詐行為。常見的異常檢測方法包括基于統計的方法、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學習的方法?;诮y計的方法統計方法通常涉及計算交易的平均值、標準差等統計量,然后設定一個閾值,任何超出這個閾值的交易都被視為異常。這種方法簡單,但可能無法捕捉到復雜的欺詐模式。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機器學習方法,如支持向量機(SVM)、隨機森林和神經網絡,可以學習到更復雜的模式。這些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標記數據來訓練,以便能夠區(qū)分正常交易和欺詐交易?;谏疃葘W習的方法深度學習方法,如自動編碼器(Autoencoder)和循環(huán)神經網絡(RNN),能夠從數據中自動學習特征,特別適合處理高維和非線性的數據。例如,自動編碼器可以學習到正常交易的特征,然后通過重構誤差來識別異常交易。4.1.2示例: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進行信用卡欺詐檢測假設我們有一個信用卡交易數據集,其中包含大量的正常交易和少量的欺詐交易。我們將使用隨機森林算法來檢測異常。importpandasaspd

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classification_report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creditcard.csv')

#分割數據

X=data.drop('Class',axis=1)

y=data['Class']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3,random_state=42)

#訓練模型

clf=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clf.fit(X_train,y_train)

#預測

y_pred=clf.predict(X_test)

#評估模型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y_pred))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加載了信用卡交易數據,然后使用隨機森林算法訓練模型。模型訓練完成后,我們使用它來預測測試集中的交易是否為欺詐,并通過分類報告來評估模型的性能。4.2網絡入侵檢測4.2.1原理與內容網絡入侵檢測系統(NetworkIntrusionDetectionSystem,NIDS)用于監(jiān)控網絡流量,識別出可能的入侵行為。異常檢測在NIDS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分析網絡流量的模式,識別出那些與正常模式顯著不同的流量,這些流量可能涉及網絡攻擊?;诮y計的方法統計方法可以計算網絡流量的平均值和標準差,任何超出正常范圍的流量都被視為異常。這種方法簡單,但可能無法識別出復雜的攻擊模式?;跈C器學習的方法機器學習方法,如決策樹、支持向量機和神經網絡,可以學習到更復雜的模式。例如,決策樹可以基于網絡流量的多個特征來識別異常?;谏疃葘W習的方法深度學習方法,如卷積神經網絡(CNN)和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能夠處理高維和非線性的數據,特別適合處理時間序列數據,如網絡流量。4.2.2示例:使用Python和Keras進行網絡入侵檢測假設我們有一個網絡流量數據集,我們將使用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來檢測異常。importnumpyasnp

importpandasaspd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importLSTM,Dense

fromsklearn.preprocessingimportMinMaxScaler

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network_traffic.csv')

#數據預處理

scaler=MinMaxScaler()

data_scaled=scaler.fit_transform(data)

#構建時間序列數據

X=[]

y=[]

foriinrange(60,len(data_scaled)):

X.append(data_scaled[i-60:i])

y.append(data_scaled[i])

X,y=np.array(X),np.array(y)

#分割數據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42)

#構建LSTM模型

model=Sequential()

model.add(LSTM(units=50,return_sequences=True,input_shape=(X_train.shape[1],1)))

model.add(LSTM(units=50))

model.add(Dense(1))

pile(loss='mean_squared_error',optimizer='adam')

#訓練模型

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1,batch_size=1,verbose=2)

#預測

predicted=model.predict(X_test)

#評估模型

mse=np.mean(np.power(y_test-predicted,2))

print('MeanSquaredError:',mse)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加載了網絡流量數據,然后使用MinMaxScaler進行數據預處理,將數據縮放到0-1之間。接著,我們構建了時間序列數據,用于訓練LSTM模型。模型訓練完成后,我們使用它來預測測試集中的網絡流量,并通過計算預測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均方誤差來評估模型的性能。4.3醫(yī)療診斷中的異常檢測4.3.1原理與內容在醫(yī)療診斷中,異常檢測可以用于識別那些與健康個體顯著不同的個體,這些個體可能患有某種疾病。異常檢測在醫(yī)療診斷中的應用包括疾病預測、藥物反應監(jiān)測和患者健康狀況監(jiān)控?;诮y計的方法統計方法可以計算健康個體的生理參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任何超出正常范圍的參數都被視為異常。這種方法簡單,但可能無法識別出復雜的疾病模式?;跈C器學習的方法機器學習方法,如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和神經網絡,可以學習到更復雜的模式。例如,支持向量機可以基于個體的多個生理參數來識別異常?;谏疃葘W習的方法深度學習方法,如卷積神經網絡和循環(huán)神經網絡,能夠處理高維和非線性的數據,特別適合處理時間序列數據,如心電圖數據。4.3.2示例: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進行醫(yī)療診斷中的異常檢測假設我們有一個包含健康個體和患病個體的生理參數數據集,我們將使用支持向量機(SVM)來檢測異常。importpandasaspd

fromsklearn.svmimportOneClassSVM

fromsklearn.preprocessingimportStandardScaler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classification_report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medical_data.csv')

#數據預處理

scaler=StandardScaler()

data_scaled=scaler.fit_transform(data)

#訓練SVM模型

clf=OneClassSVM(nu=0.1)

clf.fit(data_scaled)

#預測

y_pred=clf.predict(data_scaled)

#評估模型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data['Class'],y_pred,target_names=['Normal','Abnormal']))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加載了生理參數數據,然后使用StandardScaler進行數據預處理,將數據標準化。接著,我們使用OneClassSVM模型來訓練數據,模型訓練完成后,我們使用它來預測數據集中的個體是否為異常,并通過分類報告來評估模型的性能。4.4工業(yè)生產中的異常檢測應用4.4.1原理與內容在工業(yè)生產中,異常檢測可以用于識別那些與正常生產模式顯著不同的模式,這些模式可能涉及設備故障或生產異常。異常檢測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包括設備故障預測、生產質量控制和生產過程監(jiān)控?;诮y計的方法統計方法可以計算正常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參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任何超出正常范圍的參數都被視為異常。這種方法簡單,但可能無法識別出復雜的故障模式?;跈C器學習的方法機器學習方法,如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和神經網絡,可以學習到更復雜的模式。例如,隨機森林可以基于設備的多個參數來識別異常。基于深度學習的方法深度學習方法,如卷積神經網絡和循環(huán)神經網絡,能夠處理高維和非線性的數據,特別適合處理時間序列數據,如設備的運行數據。4.4.2示例: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進行工業(yè)生產中的異常檢測假設我們有一個包含正常和異常設備運行數據的數據集,我們將使用隨機森林算法來檢測異常。importpandasaspd

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classification_report

#加載數據

data=pd.read_csv('industrial_data.csv')

#分割數據

X=data.drop('Class',axis=1)

y=data['Class']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3,random_state=42)

#訓練模型

clf=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clf.fit(X_train,y_train)

#預測

y_pred=clf.predict(X_test)

#評估模型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y_pred))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加載了設備運行數據,然后使用隨機森林算法訓練模型。模型訓練完成后,我們使用它來預測測試集中的設備運行數據是否為異常,并通過分類報告來評估模型的性能。5異常檢測的挑戰(zhàn)與未來趨勢5.1高維數據的異常檢測挑戰(zhàn)在高維數據環(huán)境中,異常檢測面臨著獨特的挑戰(zhàn)。隨著數據維度的增加,數據點在高維空間中的分布變得更加稀疏,這使得傳統的基于距離或密度的異常檢測方法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低維空間中,異常點可能在數據集中顯得非常突出,但在高維空間中,由于“維度災難”,異常點可能與正常點之間的距離變得不那么顯著。5.1.1示例:基于局部異常因子(LOF)的高維異常檢測局部異常因子(LOF)是一種用于檢測高維數據中異常點的算法。它通過比較一個數據點的局部密度與它鄰域中點的平均局部密度來識別異常點。在高維數據中,LOF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數據點的局部異常性。fromsklearn.neighborsimportLocalOutlierFactor

importnumpyasnp

#示例數據,高維數據集

data=np.random.rand(100,10)

#添加一個異常點

data[0]=np.random.rand(1,10)*10

#創(chuàng)建LOF模型

lof=LocalOutlierFactor(n_neighbors=20,contamination='auto')

#訓練模型并預測異常點

predictions=lof.fit_predict(data)

#打印異常點的索引

outliers=np.where(predictions==-1)

print("異常點索引:",outliers)在上述代碼中,我們首先生成了一個100行10列的隨機數據集,然后在數據集中添加了一個異常點。使用LocalOutlierFactor模型進行訓練和預測,最后打印出被模型識別為異常點的索引。5.2實時異常檢測技術實時異常檢測技術在金融交易監(jiān)控、網絡安全、工業(yè)監(jiān)控等領域尤為重要。這些技術需要在數據流到達時立即進行分析,以及時發(fā)現異常行為。實時異常檢測通常需要處理大量連續(xù)到達的數據,并且要求算法具有低延遲和高效率。5.2.1示例:使用滑動窗口的實時異常檢測滑動窗口是一種常見的實時異常檢測技術,它通過維護一個固定大小的窗口來跟蹤數據流中的統計信息,如平均值和標準差。當新數據到達時,窗口向前滑動,最新的數據被加入,最舊的數據被移除。如果新數據點與窗口內的統計信息顯著不同,它可能被標記為異常。importnumpyasnp

#示例數據流

data_stream=np.random.normal(loc=0.0,scale=1.0,size=1000)

#添加異常點

data_stream[500]=10

#滑動窗口大小

window_size=100

#初始化窗口

window=data_stream[:window_size]

mean=np.mean(window)

std=np.std(window)

#實時異常檢測

foriinrange(window_size,len(data_stream)):

#計算當前點與窗口平均值的偏差

deviation=abs(data_stream[i]-mean)

#如果偏差超過3倍標準差,標記為異常

ifdeviation>3*std:

print("檢測到異常點:",data_stream[i],"在位置:",i)

#更新窗口

window=np.append(window[1:],data_stream[i])

mea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