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廣東省梅州市光德中學高二語文測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蘭花的欺騙藝術史軍一說到蘭花,總能讓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動”,總之是什么好詞都往它的臉上貼。不過,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現存的20000多種蘭科植物中,有1/3都干著坑蒙拐騙的事情。它們從來不遵守“我出花蜜,你傳粉”這個動物植物社會的經營規(guī)范,而是讓那些可憐的蟲子不僅要幫蘭花完成傳播花粉的工作,還拿不到分毫工錢。蕙蘭的香氣中包含了乙酸乙酯等花朵香氣的常用成分,它們是中華蜜蜂尋找食物的常用路標。在觀察中,每每發(fā)現受到氣味引誘的中華蜜蜂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漢一樣搖擺著沖向蕙蘭的花朵。不過,香味并不是一個精確的信號,怎樣讓被引誘的蜜蜂乖乖地上勾呢?蕙蘭還偽造了酒店的招牌。就是花瓣上那些栗紅色的斑點,在我們看來影響花朵美容的斑點卻是蜜蜂等昆蟲的最愛,因為它們就代表有食物。受騙的不只是中華蜜蜂,在貴州的喀斯特石山上你會碰見同樣吝嗇的小葉兜蘭。它只有一個手法就是顏色——黃色的退化雄蕊分外醒目,沒有香氣,沒有斑點,僅僅是黃色就足夠了。因為這代表了花粉的顏色,是成年食蚜蠅的最愛,特別是雌性食蚜蠅對黃色情有獨鐘,因為它們要從花粉中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生兒育女。比起這些簡單的食物誘惑,眉蘭則將自己的花朵偽裝成雌性胡蜂,連胡蜂身上的根根絨毛都在花瓣上偽裝了出來。不僅如此,眉蘭還在花上“抹”上雌性胡蜂的體香,更讓那些來求愛的家伙神魂顛倒;更絕的是,成功受粉的眉蘭直接變了一種讓胡蜂不爽的氣味,從少女體香變成了老奶奶味道,閉門謝客了。把苦力騙來了,還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馬腳,昆蟲肯定會頭也不回地飛走。騙子蘭花早就想到了這點,專門配備了強迫昆蟲苦力傳粉的裝置。在紋瓣蘭的花瓣上會有一些縱向的條紋向花內延伸。在蜜蜂看來,這些條紋就是將它們引向花蜜的路標,順著路標走準沒錯??上ё罱K也嘗不到一絲甘甜,當它們悻悻離開的時候發(fā)現問題來了,本來唇瓣在它們降落時被壓下來,尋蜜通道的入口會變得很寬松,隨著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變后的花瓣微微抬了起來,把蜜蜂緊緊地夾在唇瓣和蕊柱之間,這時花粉塊就會借助粘盤緊緊地貼到它們背上。在經過一番激烈的七扭八歪之后,蜜蜂終于逃出了變狹窄的通道,只是背上已經多了一件貨物。在紋瓣蘭開花的季節(jié),我們經常能看到背著花粉塊的苦力在這騙子花朵間飛來飛去,尋找那口虛無的甘甜。只要它們執(zhí)著地拱下去,紋瓣蘭就沒事偷著樂去了。不過,拙劣的騙術總有被戳穿的時候。昆蟲都精明了,蘭花該如何應對呢?有的研究人員認為,為了彌補拙劣騙術的不足,欺騙性蘭花只能多開花,開大花了——把圈套設得密集一些、醒目一些,總歸是要有糊涂蟲撞上來的。杓蘭為了2%的結實,讓其余98%的花朵來陪著走過場,這也過于大手筆了吧。為了節(jié)省花蜜,浪費如此數量的花朵,這些騙子蘭花的身后似乎另有隱情。云南石仙桃就是這樣的一種蘭花,它們與帶葉兜蘭和紋瓣蘭比鄰而居,當然,蜜蜂們更喜歡在石仙桃上面活動很長時間,盡可能地吸掉最后一滴花蜜。表面上看來,“忠誠”(對花蜜的忠誠)忙碌的蜜蜂能更多地為植物傳遞花粉,傳宗接代,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沒有白出。然而,這些在一個花序上來回吮吸的蜜蜂很可能只是把一朵花的花粉從一朵搬到同一花序另一朵上,結果就是造成了石仙桃的“近親結婚”。如同人類近親結婚會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風險一樣,近親授粉的花朵產生的后代大多也是孱弱的,而騙子蘭花在這點上似乎更加精明。目前已經有證據顯示,同提供好處的蘭花相比,欺騙性蘭花的種群之間確實存在更強的基因交流,從而獲得了更高質量的后代。

19.開頭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說明。(4分)20.簡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6分)(1)受到氣味引誘的中華蜜蜂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漢一樣搖擺著沖向蕙蘭的花朵。(2)如同人類近親結婚會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風險一樣,近親授粉的花朵產生的后代大多也是孱弱的。21.文中蘭花主要有哪些欺騙藝術?請簡要概括。(4分)22.作者說蘭花是“騙子”,結合文意,談談你對蘭花“騙術”的認識。(4分)參考答案:19.①構成懸念,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②引出下文對蘭花欺騙藝術的說明。(4分,每點2分。)20.(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蘭花用香味吸引蜜蜂的情形。(1分)(2)通過作比較,(1分)說明了近親授粉的后果。(1分)21.①用香甜的氣味吸引。②用食物的色彩欺騙。③偽裝成雌蜂誘惑。④配備強迫昆蟲傳粉的裝置,設置“路標”,迷惑昆蟲進入。(4分,每條1分)22.①蘭花通過“騙術”,吸引更多的昆蟲為自己傳遞花粉,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②這是蘭花的生存本能,更是蘭花積極適應環(huán)境、求得更高品質的生存技能。(4分,言之成理即可。)

略2.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4題。(共23分)梅貽琦,清華的名片梅貽琦由教授到校長,連續(xù)為清華服務近半個世紀,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見的。他出任清華校長后創(chuàng)造了清華的黃金期,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和聲譽,厥功至偉,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吧归L斯,吾愛吾廬”。梅貽琦用這八個字概述了他與清華的血緣之親,也表達了他對清華的摯愛。1931年底,他受命于危難之時。在就職演說中,他提出一句關于大學教育的經典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不拘一格攬人才,被“三破格”任用的華羅庚即是典型一例。梅貽琦做人外圓而內方,人稱他是“寡言君子”。如遇工作問題,他總先問旁人:“你看怎么辦好?”如果同意,便說:“我看就這么辦吧!”如不同意,則說還是怎么怎么辦好,或者說:“我們再考慮考慮”,從無疾言厲色。另一方面,他與秘書有約定,凡是求情信件,不必呈閱,不必答復,“專檔收藏了事”??箲?zhàn)前的清華總務長,是梅貽琦的好友,也是位有聲望而干練的“回國學人”。一次,那位總務長要求梅貽琦聘他為教授,以“重”視聽。梅認為行政人員與教授司職不同,不可混為一談。結果那位總務長拂袖而去。梅貽琦終不為友情所動,顯示他固執(zhí)的一面。西南聯大辦了一所附中,由于教學質量高,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這所學校讀書。云南省主席龍云的女兒龍國壁報考了這所學校,但沒有考上。聯大創(chuàng)立時,龍云給予很多支持,這次他的女兒沒被錄取,十分生氣,認為梅貽琦太不給面子,就派他的秘書長到梅貽琦處疏通。但秘書長躊躇不動,龍云生氣地問他:“你還站著干什么?”秘書長說:“我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也未被錄取?!饼堅七@才作罷。在治校方面,梅貽琦倡導“吾從眾”的民主作風。大家都說他是個只知有事,不知有“我”的人。他博采眾議,無為而治。但又擇善固執(zhí)。針對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專才,不重通才”的教育方針,他極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認為在抗戰(zhàn)的特殊背景下,大學重心“應在通而不在專”,大學不應該也不可能負擔起直接為社會各行各業(yè)培養(yǎng)“專才”的任務,這種任務應該由其他教育機構來承擔,而大學應該以滿足社會、國家的需要為宗旨。著眼于為學生們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其辦學方針是與國民政府頒布的《抗戰(zhàn)建國綱領》相悖的,但他仍堅持唯實,不唯上。1940年,西南聯大的清華師生為他舉行公祝會,感謝他為清華服務25周年。面對朋友、同仁道賀,他在答辭中說:“無論哪個人總有一些長處,但也必有他的短處,只是諸位不肯說這個人的短處罷了?;蛟S諸位因為愛清華的緣故,愛屋及烏,所以對于我這個人不免有情不自禁的稱揚的話語?!泵焚O琦愛廬,亦愛廬內的同仁、朋友。聞一多被害,令他悲憤欲絕。梅貽琦為防止類似慘案發(fā)生,旋將潘光旦夫婦、費孝通一家安排到美駐昆明領事館避險。他一面妥善安排聞一多的后事,一面跟當局交涉追查兇手,揭露特務的罪行。吳晗教授思想活躍,當局曾令清華解聘吳晗。梅貽琦一面拒絕,一面悄悄地通知吳晗離去。國難當頭,學生運動迭起。梅貽琦完全理解、同情學生的愛國熱忱。學生進城游行后,梅貽琦派卡車把同學接回。對當局逮捕、開除學生,他總想方設法予以保護。有學生被逮捕,他總費盡周折去保釋。學生們也很體諒梅貽琦,每要鬧學潮時,又怕影響梅校長的地位,總要先貼出擁戴梅校長的大標語。對梅貽琦與警察局周旋呵護學生的行跡,學生們模仿梅校長的口吻,編了一首順口溜:“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傳聞可能有什么,恐怕仿佛不見得?!泵焚O琦在1941年曾說:“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是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泵焚O琦以他的智慧、務實精神和果斷的態(tài)度,在那非常的歲月,保存了清華的元氣,駕駛著“清華”這條船駛向了坦途。梅貽琦曾親自為清華??}寫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他以畢生的實踐,躬行了清華的校訓,弘揚了清華精神。(張昌華《曾經風雅》,有刪節(jié))(1)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A.“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是梅貽琦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告白,濃縮了他對清華這個學校,對清華同仁、朋友、學生的摯愛。B.破格任用華羅庚和想盡辦法保護潘光旦夫婦、費孝通一家及吳晗教授,是梅貽琦愛惜人才的不同表現。C.在西南聯大的清華師生為梅貽琦舉行的公祝會上,他認為朋友、同仁的道賀并沒有真正反映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D.梅貽琦無論是在治校風格還是為人處世上,都在認真地用畢生的實踐,躬行他為清華校刊題寫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E.本文通過梅貽琦為清華服務的種種小事,寫出了舊時代一個教育家與黑暗勢力抗爭所表現出的忍辱負重與團結合作的精神。(2)梅貽琦被稱作“清華的名片”,其原因是什么?(6分)(3)從本文看,“梅貽琦做人外圓而內方”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4)你對梅貽琦提出的大學的重心“應在通而不在?!钡挠^點有何看法?請結合文本簡答。(6分)

參考答案:答案1

AD(A給3分,D給2分,B給1分

B項“破格任用華羅庚不只是愛惜人才更多的是招攬人愛的手段,C項梅貽琦的話只是表示自謙E在與黑暗勢力抗爭所表現出的忍辱負重錯誤,文中并無根據)2、①梅貽琦連續(xù)為清華服務近半個世紀,弘揚了清華精神,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和聲譽。②梅貽琦一生對清華充滿著摯愛之情----愛校、愛師、愛生。③梅貽琦得到了社會認可和清華師生的尊重。3、外圓:①對工作中的問題從無疾言厲色;②在治校方面博采眾議,無為而治;③為保護師生與當局機智周旋。

內方:①堅持原則,回絕友人;②嚴于律己,不謀私利;③擇善固執(zhí),唯事不唯上。4、觀點一:大學的重心應在培養(yǎng)通才。①在抗戰(zhàn)的特殊背景下,大學不能擔起培養(yǎng)專才的任務。②大學應著眼于為學生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③社會和國家需要通才,專才教育使人缺乏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能力。觀點二:大學的重心應在培養(yǎng)專才。①特殊時期更需要專才,大學按專業(yè)設置就是為了培養(yǎng)某領域的專業(yè)人才。②社會分工細化各個行業(yè)都需要專才。③通才重視知識的綜合性和廣泛性,但影響學科專業(yè)的深入發(fā)展,觀點三:大學的重心應在培養(yǎng)“通“和”?!安⑴e的人才。①大學對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某類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更為寬廣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②人的發(fā)展需要通與專的結合。③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首先應該是和諧發(fā)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領域的專家。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道德淪喪、信仰缺失,幾乎成了一些中國人論中國人的一個論斷。淪喪也罷,缺失也罷,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文化認同和歸屬的問題。所謂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xù)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中國歷史上異族入侵之后,總是主動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使其得以一脈相承地延續(xù)下來。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傳統文化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西方文化漸漸滲入,許多知識分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新興文化之間感到了莫大的迷茫。他們破天荒地忘卻了本民族的文化優(yōu)越感,隱去了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但即使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保留了它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可繼承性。在半封建的中國,一些必要的傳統倫理道德在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行為方面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F今中國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圖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影響力越來越深入廣泛??鬃訉W院遍布世界,數不清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從這樣的解讀方式來看,中國文化蓬勃發(fā)展??闪硪幻妫瑖鴥让癖娭械奈幕諊鷧s不景氣。喜歡讀書的人不多,中國書法喪失氣息升騰的民間基礎,許多民間傳統技藝也瀕危到了需要搶救的地步?;厮輾v史,國人傳統性格多帶內向、嚴肅、拘謹的特征,傳襲至今。而西風東進的百年以來,國外一些思想文化影響和改變著國民的性格。城市里,崇尚自由、輕松和時尚的年輕人成了很大的群體。韓國的餐飲店、服飾店開到了許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國的汽車、法國的化妝品讓很多人無法拒絕。目睹了“中國式圣誕夜”的瘋狂,國內一些學者及專家開始為春節(jié)這一傳統文化日益走向邊緣化感到擔憂,呼吁要自覺地維護民族文化尊嚴,保衛(wèi)民族傳統文化。情形就是如此。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寶庫還沒有重視到采取最好的保護方式和保持最理想態(tài)度的程度。而國外對中國文化已經在做深入的研究。敦煌在甘肅,而敦煌學卻不在中國。美國人在研究中國的《山海經》,韓國人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地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屬于”我們自己。

(選自《中國人,你的文化認同感哪去了?》,有刪改)1.下列有關“文化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化認同關乎道德、信仰,道德淪喪、信仰缺失歸結起來是文化認同和歸屬的問題。B.文化認同的形成需要漫長的過程,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后形成的。C.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最深層的基礎,因而成為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xù)的精神基礎。D.文化認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失去影響力,成為影響國家發(fā)展與競爭的重要因素。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異族入侵后,中國文化仍能一脈相承地傳下來,是因為異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動接受。B.19世紀中葉,中國知識分子忘卻了本民族文化的優(yōu)越感,對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認同。C.在半封建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嚴重地威脅,但它強大的生命力得以保留并延續(xù)。D.國人對中華文化寶庫是重視的,只是未對其采取最好的保護方式和保持最理想的態(tài)度。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學院遍布全世界,數不清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這是中國文化影響力逐漸增強并越來越廣泛的表現。B.中國書法喪失氣息升騰的民間基礎,許多民間技藝也瀕危到需要搶救的地步,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屬于”我們了。C.受西方文化影響,一些國人性格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喜愛韓國餐飲、服飾,更對德國汽車、法國化妝品青睞有加。D.敦煌在甘肅,敦煌學卻不在中國;韓國人在努力地學習中國文化??梢姡瑖鈱χ袊幕呀浽谧錾钊氲难芯?。參考答案:1.C(因果倒置)2.B(范圍錯,原文為“許多知識分子”)3.B(強加關系)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楊繼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進士。官兵部員外郎。俺答躪京師,咸寧侯仇鸞以勤王故,有寵。帝命鸞為大將軍,倚以辦寇。鸞中情怯,畏寇甚,方請開互市市馬,冀與俺答媾,幸無戰(zhàn)斗,固恩寵。繼盛以為仇恥未雪,遽議和示弱,大辱國,乃奏言十不可、五謬。疏入,帝頗心動,下鸞及成國公朱希忠,侍郎聶豹、張時徹議。鸞攘臂詈曰:“豎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勢難中止。帝尚猶豫,鸞復進密疏,乃下繼盛詔獄,貶狄道典史。其地雜番,俗罕知詩書,繼盛簡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經師教之。鬻所乘馬,出婦服裝,市田資諸生。縣有煤山,為番人所據,民仰薪二百里外,繼盛召番人諭之,咸服曰:“楊公即須我曹穹帳,亦舍之,況煤山耶?”番民信愛之,呼曰“楊父”。已而,俺答數敗約入寇,鸞奸大露,疽發(fā)背死,戮其尸。帝乃思繼盛言,稍遷諸城知縣。月余,調南京戶部主事。三日,遷刑部員外郎。當是時,嚴嵩最用事,恨鸞凌己,心善繼盛首攻鸞,欲驟貴之,復改兵部武選司。而繼盛惡嵩甚于鸞,且念起謫籍,一歲四遷官,思所以報國。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疏入,帝大怒,下繼盛詔獄。系三載,有為營教于嵩者。其黨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養(yǎng)虎者耶,將自貽患?!贬灶h之全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殺二人比讓秋審因附繼盛名并奏得報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棄西市,年四十,臨刑賦詩曰:“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天下相與涕泣傳頌之。(節(jié)選自《明史·楊繼盛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嵩頷之會/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殺二人/比秋審/因附繼盛名并奏/得報B.嵩頷之/會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描帝意必殺二人/比秋審/因附繼盛名/并奏得報C.嵩頷之/會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殺二人/比秋審/因附繼盛名并奏/得報D.嵩頷之會/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殺二人/比秋審/因附繼盛名/并奏得報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與“名”意思相同或相近。B.侍郎,官名,創(chuàng)建于漢代,隋唐之時為掌管國家政務的六部各部之長官之副。C.詔獄,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監(jiān)獄,即此監(jiān)獄的罪犯都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定罪。D.謫籍,古代登記謫降者的籍冊,亦指謫降者的行列,文中“謫籍”是后一種。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楊繼盛有先見之明。楊繼盛堅決主張抗擊外侮,反對妥協辱國,曾上疏申明不可議和的十大理由和五種錯誤。不久,俺答果真毀約,屢次進犯。B.楊繼盛為官盡職。楊繼盛被貶到邊地時,為了改變當地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聘請塾師,教化子弟,資助學生;并改變了番人獨據煤山的狀況。C.楊繼盛忠于朝廷。在仇鸞的奸謀暴露后,因為皇帝的反思,楊繼盛一年之內四次升官。想到自己在貶官時被起任,感念皇恩,一心想著如何報國。D.楊繼盛經歷坎坷,卻不改忠直。他直言上疏,卻受到仇鸞誣陷遭貶;被起用后,繼續(xù)一心為國,彈劾嚴嵩。被嚴嵩報復致死,卻仍懷報國之心。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鸞中情怯,畏寇甚,方請開互市市馬,冀與俺答媾,幸無戰(zhàn)斗,固恩寵。(2)繼盛召番人諭之,咸服曰:“楊公即須我曹穹帳,亦舍之,況煤山耶?參考答案:10.C

11.A

12.C

13.(1)仇鸞心中膽怯,非常畏懼敵寇。于是請求開設互市買賣馬匹,希望與俺答媾和,希望不要發(fā)生戰(zhàn)爭,鞏固(皇上對自己的)恩寵。(2)楊繼盛召集番人教諭他們,(番人)都服從說:“楊公即使需要我們的營帳也愿意拿出來,何況煤山呢!”10.試題分析:做斷句題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讀文段,整體把握文段的內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標志性的詞語,如名詞、動詞、句首句末虛詞、有特殊用法的詞語等;第三步,先易后難,逐步斷句(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后斷吃不準的部分);第四步,誦讀全文,詳加驗證。語段斷好后,再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語感,根據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結合文段意思,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搬灶h之”句意明了,結構簡單,“之”后面斷開。第二個“嵩”是所在句子主語,前面要斷開?!耙蚋嚼^盛名并奏”“得報”前面省略的主語是“嵩”,中間要斷開。因此選C項。11.試題分析:該題考查學生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積累情況。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面廣量大,涉及的點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時做個有心人,隨時看到隨時積累,并能舉一反三進行記憶。A項,“意思相同或相近”說法不全面,應是“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12.試題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內容的題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問題。C項,四次升官并非皆因皇上。13.試題分析: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該題第一句中,前一個“市”,名詞,市場;后一個“市”,動詞,買;冀,希望;幸,希望;固,鞏固。第二句中,諭,教諭;服,服從;即,即使;舍,拿出來。這些詞語都是句中關鍵詞,要用心翻譯。翻譯時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流暢。參考譯文:楊繼盛,字仲芳,是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考中進士。任兵部員外郎。俺答侵犯京城,咸寧侯(官爵名)仇鸞因為盡力于王事的緣故而受寵。皇帝命令仇鸞擔任大將軍,倚靠他來對付敵寇;仇鸞心中膽怯,非常畏懼敵寇。于是請求開設互市買賣馬匹,希望與俺答媾和,希望不要發(fā)生戰(zhàn)爭,鞏固(皇上對自己的)恩寵。楊繼盛認為仇恨和恥辱未曾洗雪,立刻議和顯示軟弱,太辱沒國家,于是上奏說了十不能(議和)的理由,指出(議和)的五條錯誤。奏疏呈給皇帝,皇帝很是動心,下詔讓仇鸞以及成國公朱希忠,侍郎聶豹、張時徹等人議論。仇鸞捋起袖子,露出胳膊罵道:“小子沒有親眼目睹敵寇,難怪他會輕視敵人?!北姶蟪季驼f,派遣出使的官員已經上路,在這種形勢下已經難以停下來?;实圻€是猶豫,仇鸞又進呈密疏,于是將楊繼盛關進詔獄,貶為狄道典史。那個地方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百姓很少懂得詩書,楊繼盛挑選了子弟中出眾的一百多人,聘請三位經師教授他們。賣掉所乘的馬匹,拿出夫人的服裝,賣掉田地資助眾多的讀書人。縣里有煤山,被番人占據,百姓要到兩百里外去砍柴,楊繼盛召集番人教諭他們,番人都服從說:“楊公即使需要我們的營帳也愿意拿出來,何況煤山呢!”番民信任愛戴他,稱他為“楊父”。不久俺答多次違背條約入侵,仇鸞的奸謀徹底敗露,背上生毒瘡而死,朝廷將他暴尸示眾。(此時)皇帝才想起楊繼盛的話,不久升遷他為諸城的知縣。一個多月后調任他為南京戶部主事。三天后又升遷他為刑部員外郎。在這時,嚴嵩最受寵專權,仇恨仇鸞權勢超過自己,心里認為楊繼盛當初首先攻擊仇鸞的做法非常好,想讓他立刻顯貴,又改任他為兵部武選司。然而楊繼盛對嚴嵩的厭惡更甚于仇鸞,而且念及自己從貶官行列被起復,一年內四次升遷官職,正在想如何報效朝廷。上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奏章彈劾嚴嵩。疏奏呈上,皇帝非常惱怒。將楊繼盛關入詔獄。關了三年,有人替他向嚴嵩求救。嚴嵩同黨胡植、鄢懋卿害怕地說:“您沒有看見過養(yǎng)老虎的人嗎?將給自己留下禍患。”嚴嵩點頭同意,恰逢都御史張經、李天寵犯罪被判死刑,嚴嵩猜測皇帝意圖必然要殺這兩人,等到秋審,就附上楊繼盛的名字一并上奏,得到(同意)的回復。于是楊繼盛在三十四年十月初一在西市被處斬暴尸,死時四十歲。將要受刑時賦詩一首:“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天下的人一起為他哭泣,傳揚他的事跡。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題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游。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毕壬詾榻泴W本于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于安徽以教士。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御制詩以紀其事。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閩之士聞緒言余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于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時,蓋自先生發(fā)之。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路;所至之處,從游百數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助樸學之士。在福建,與弟珪相代,一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里不絕。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云。先生窮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謂可證佐經史。為文仿遷、固,尤長于敘事。書法參通六書,有隋以前體格。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攬勝,都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輟。(節(jié)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先生為人坦無城府,內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轍掩覆之,后進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聞強識不衰。時于其閑屬文,其文才氣奇橫,于義理事物情態(tài)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為學使時,遇教官諸生賢者,親若同輩,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去而人愛思之。所欲著書未就,有詩文集若干卷。(節(jié)選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別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助樸學之士。B.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助樸學之士。C.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助樸學之士。D.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助樸學之士。5.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鉅公本文中指天子,這個詞語還有王公大臣和巨匠大師的意思,如,一十元老劇宮多出其門,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B.丁父憂,意思是,遭逢父親喪事,浮圈,缺終了,伏缺一四十,守喪期滿除服。C.許氏說文,指的是,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詞典之一,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詞典,對文學,影響深遠。D.故事,就是,潛力,如果文中學過,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朱筠才智過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時即通曉《五經》,以善寫文章著名,深得賞識;志趣超脫,不汲汲于仕途。B.朱筠傾心學問,推進學術。他倡導整理文化典籍并身體力行;重視文字訓詁之學,對當時學人產生深遠影響。C.朱筠興趣廣泛,豪爽好客。他愛好金石書法、藏書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滿,飲酒論學終日不輟。D.朱筠致力文教,獎掖后進。他督學地方,尊崇先賢,引領學風;對寒門才俊極口稱善,待門下學子親若同輩。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5分)(2)為文仿遷、固,尤長于敘事。書法參通六書,有隋以前體格。(5分)參考答案:4.C

5.C

6.D

7.(1)朱先生性格剛直,痛恨邪惡的人和事,庸俗的人不敢登他的門,出身寒微而有才能的人,有一點優(yōu)點,他就贊不絕口。(2)先生寫文章仿效司馬遷、班固,尤其在敘事方面擅長,書法上參悟通曉六書之法,有隋以前的字體風格。4.文言斷句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可借鑒:找名詞、找動詞、看標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辭等。利用文言語段中的虛詞、重復出現的實詞和文言文多用駢句的特點等典型標志幫助斷句。5.C第一部詞典是《爾雅》6.D原文“諸生賢者,親若同輩”,是對待門下賢能的學生,親如同輩之人。7.(1)朱先生性格剛直,痛恨邪惡的人和事,庸俗的人不敢登他的門,出身寒微而有才能的人,有一點優(yōu)點,他就贊不絕口。(2)先生寫文章仿效司馬遷、班固,尤其在敘事方面擅長,書法上參悟通曉六書之法,有隋以前的字體風格?!緟⒖甲g文】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是順天府大興人。九歲時到都城學習,十三歲通曉《五經》,以善寫文章著名。先生年輕的時候英俊奇異,秉性超過一般人,他與弟弟文正公朱珪,都因為善寫文章著名,被鉅公大加欣賞。等到父親去世,回家奔喪,服喪期滿不肯做官,想著到名山大川游覽。適逢他的弟弟去覲見皇帝,皇上詢問先生的情況,才不敢故意稱病,對他的弟弟說:“你敗了我的雅興呀?!毕壬J為經學源于文字訓詁,在安徽印發(fā)許慎的《說文解字》用來教育儒生。又上奏朝廷收集散失在民間的《永樂大典》,皇上看了奏章后,認為他的觀點很奇特,就任命他開設四庫全書館,皇上親自寫了一首詩來記錄這件事。又因為《十三經》的文字在傳抄的過程中錯誤較多,朱筠上奏請求皇上仿照漢朝的熙平、唐開成的先例,選擇文臣校正《十三經》,并把校正的文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學里,皇上下令以后才辦理,于是朱筠就寫了《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干卷藏在了家里。在這個時候皖、閩等地的儒生聽說他寫了緒言余論,才知道學習者應該講究根基的學問,因此各地愛好學問的人都很仰慕先生并想跟他游學。而征君戴震、觀察史王念孫等人,都在經術訓詁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們沒有得志前都在先生幕府,最終因為編書在當時有了名氣,大概都因為先生的啟發(fā)吧。先生性格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低俗之人不敢到他家去,貧窮卻有一面擅長的人,先生便贊不絕口。先生住在都城,帶著酒向先生詢問字的人,路上絡繹不絕;所到之處,跟著他游學的總有百十人左右。先生已經既德高望重,就大力宣揚翰林學士應當把讀書立德作為本分,不能趨炎附勢。他在督學安徽時,表彰婺源之前的文人江永、汪紱等,讓他們主持鄉(xiāng)賢祠,用來幫助那些勤于學習的人。在福建,他與弟弟朱珪相互交替為官,一時傳為美談,并且福建的學子拉著車轅跑著相送的人,幾百里都不斷絕。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都在暗中被提拔,大多是先生欣賞的人,所以世人稱據經好古之人為“朱派”。先生常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大家都稱頌他能佐證經史。做文章仿造司馬遷、班固,尤其擅長敘事。書法上精通六書,有隋以前的字體風格。他的家里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話辨輪傾倒一世。所到過的名山大川,都搜看奇觀游覽勝景,都城的文人傳誦吟詠,都今天都沒有間斷?!吨煜壬扌袪睢废壬鸀槿颂故帲責o城府,在家里對兄弟友愛,在外面喜好交游,稱贊別人的好處,惟恐說的不夠,即使別人有了過錯他也加以隱瞞,有些后進的文人,大多因此有了好名聲。他的家里從早到晚,不曾斷過客人,與客人飲酒談笑日夜不斷,而先生博聞強識的能力不曾衰退。有時在他閑暇的時候寫點文章,他的文章才氣奇特,在義理、事物、情態(tài)方面沒有不包含的,他想說的話沒有說不到位的。他做學使的時候,遇到官學中那些賢良的人向他請教,他像同輩一樣親近,勸人做學問先要識字,語意十分懇切,離開后別人喜歡回想他說的話。他想寫的書最終沒有完成,留下有詩文集若干卷。《朱竹君先生別傳》6.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保ā墩撜Z·憲問》)21.荷簣者評價“鄙哉!硁硁乎”反映了孔子▲的精神。22.寫出《漁父》中與“深則厲,淺則揭”意思相同的句子,分別概括孔子與漁父等人不同的處世哲學,你更贊成誰的處世態(tài)度并闡述理由。參考答案:21.知其不可而為之

22.示例: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②孔子認為在亂世中,有才能的人應該出任輔國君;③而漁夫等人認為在亂世里應潔身自好,隱居修身。④我認可孔子的處世哲學,亂世雖不可改,但只要去做了,總會得到一點改善,每一位有才能的在位者,若都有這樣的責任感,世界就會漸趨美好。21.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從中找出關鍵詞句進行概括?!氨稍眨〕n硁乎”意思是可不明智啊,那硁硁的聲音。從下文“深則厲,淺則揭”可知,“荷蕢者”是在說孔子就是一個不知水深水淺、不顧水深水淺的人,諷刺孔子不知通達權變,再結合孔子的所示與經歷,可知,荷簣者的評價正反映了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22.試題分析:“深則厲,淺則揭”的意思是水深,就穿著衣裳蹚過去;水淺,就撩起衣裳蹚過去,也就是要隨著形勢的變化改變自己的做法,學會變通,《漁父》中能表達同樣思想的句子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聯系《漁父》一文,可知,漁父等人認為“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亂世里應潔身自好,隱居修身;聯系孔子的追求,可知孔子認為應積極入世。對漁父和孔子的觀點,可答贊成孔子,也可答贊成漁父,然后結合著具體的孔子和荷蕢的言論、思想來闡述自己的理由。點睛:本題有三問,第一問要答出《漁父》中與“深則厲,淺則揭”意思相同的句子,第二問要概括出孔子與漁父等人的不同處世哲學,第三問要談出自己的觀點。解答時要逐一回答,不可遺漏。第一問解答時需要先翻譯“深則厲,淺則揭”這句話,然后找到《漁父》中有相同思想的句子;第二問解答時則要聯系《漁父》及孔子的思想追求來思考;第三問要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闡述理由,如要選擇認同孔子,則可聯系孔子踐行自己的學說受到挫折時也無怨無悔來分析,也可聯系現實分析孔子思想的積極意義,如要選擇贊同漁父,就要從學會變通更有利于發(fā)展來分析,注意言之成理。參考譯文:孔子在衛(wèi)國,有一天還在敲磬,有一個挑著草筐的人,從孔子門口走過,說:“這個敲磬的,是有心事??!”過了一會兒,又說:“可不明智啊,那硁硁的聲音,好像在說沒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沒有人了解自己就停止算了吧?!?,就穿著衣裳蹚過去;水淺,就撩起衣裳蹚過去’”。孔子說:“說得真干脆,沒有什么可以責問他了?!比?、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閱讀材料,完成20~22題(10分)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20.用斜線“/”給下面畫線的文言文斷句。(限6處)(6分)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21.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

(2分)

22.如何“牧民“,孟子和子思各持怎樣的觀點?(2分)孟子:

子思:

參考答案:20.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2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正確即可)22.孟子是“重義輕利”;子思是“以利為先”(孟子:倡導仁義至上,道德為先;子思:治民之途,要把百姓的物質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來考慮)8.以“保險公司和購車族”為開頭,重組下面的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可以增刪個別詞語)。(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