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卷)2022年中考歷史第三次模擬考試(考試版)_第1頁
(廣東深圳卷)2022年中考歷史第三次模擬考試(考試版)_第2頁
(廣東深圳卷)2022年中考歷史第三次模擬考試(考試版)_第3頁
(廣東深圳卷)2022年中考歷史第三次模擬考試(考試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試題命制中心2022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廣東深圳卷】歷史(考試時間:50分鐘試卷滿分:7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5.考試范圍:中考全部內容。第Ⅰ卷(選擇題46分)本卷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要證據(jù)。在門頭溝東胡林遺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如下圖),說明東胡林人A.已經種植農業(yè)作物 B.以采集狩獵為生C.開始制造使用工具 D.會利用保存火種2.孔子主張對民眾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荀子卻主張“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jié)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shù)制之”。這種變化體現(xiàn)了A.士階層開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戰(zhàn)國時期階級矛盾日益尖銳C.儒家治國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D.荀子摒棄了儒家的德治思想3.下列四幅圖反映了魏晉時期的社會特征是A.民族交融趨勢加強 B.農業(yè)技術進步C.等級觀念越發(fā)嚴重 D.社會經濟繁榮發(fā)展4.史料記載,漢唐盛世皆是藏豐實,充斥漢武太倉的是“陳陳相因”的粟,玄宗開元時的公私倉廩則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儲糧發(fā)生變化的主要條件是A.經濟重心南移的局面已形成 B.交通運輸網(wǎng)絡日益發(fā)展完善C.洲際物種交流影響經濟生活 D.農業(yè)生產工具革新推動繁榮5.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兩幅地圖能夠說明的是A.周邊民族政權與宋朝并立 B.南宋偏安江南定都建康C.宋朝與少數(shù)民族有戰(zhàn)有和 D.金先后滅掉了遼及南宋6.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評價說:“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鄭和)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以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這反映了鄭和下西洋A.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財政收入 B.有利于明朝航海的持續(xù)發(fā)展C.傳達了和平友善的中國精神 D.推動了國內商品經濟的發(fā)展7.《起居注》是史官記錄皇帝言行的檔案。漢朝時皇帝不允許觀看《起居注》,唐朝開啟了觀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時皇帝觀閱成為慣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記注官泄密”為由,停止編纂《起居注》。這最能說明A.歷代皇帝歷史知識日益豐富 B.專制皇權不斷加強C.康熙帝時皇權達到頂峰 D.《起居注》史料不夠真實8.下圖是初中課本所載中國近代某次戰(zhàn)爭的形勢圖,與此次戰(zhàn)爭有直接聯(lián)系的條約名稱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天津條約》 D.《辛丑條約》9.南京臨時政府實行總統(tǒng)制,但3月1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政治的組織形式為內閣制,其目的是A.限制和約束袁世凱的權力 B.徹底地推翻封建君主專制C.效仿美國的民主政治體制 D.鞏固孫中山大總統(tǒng)的寶座10.1919年11月1日魯迅在《新青年》6卷6號上發(fā)表《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一文,提出了新型父子關系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該是對等的,號召先從覺醒的人開手,肩住了黑暗的閘門,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他意在A.發(fā)起文學革命 B.批判傳統(tǒng)舊道德C.倡導教育改革 D.傳播馬克思主義11.這是中國繼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場大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國國民黨由一個缺乏群眾基礎的在野黨,發(fā)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執(zhí)政黨;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也充分嶄露頭角,由一個少數(shù)知識分子精英聚集的小團體迅速成長為中國政治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這場“大革命”A.是近代中國第一次近代化運動B.終結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D.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12.下表材料旨在說明時間事件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東北1932年1月日本制造一·二八事變,取得長期留駐吳淞等地權利1935年日本制造華北事變,策劃“華北五省自治”1937年7月日本發(fā)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37年9月國民黨發(fā)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日軍不斷擴大侵華戰(zhàn)爭 B.日本侵華開始于九一八事變C.國民黨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 D.民族危機推動全民族團結抗日13.三路大軍相互呼應,互為犄角,在隴海鐵路以南、長江以北擺開了一個倒過來的“品”字形陣勢,中原地區(qū),已由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qū)的重要后方,變成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與這一形勢出現(xiàn)直接相關的軍事行動是A.轉戰(zhàn)陜北 B.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14.下圖為近代中國進出口貿易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情況(單位萬兩),圖中信息反映了A.在對外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的地位 B.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劇增C.列強侵略下中國被迫卷入世界市場 D.通商口岸增多進出口額比例漸縮小15.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很多志愿軍傷員因為傷口細的感染無藥可用而犧牲。因此,中國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抗生素生產大廠……華北制藥廠抗生素廠正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全國156個大型重點項目之一。這表明“一五計劃”A.將重點發(fā)展醫(yī)藥生物產業(yè) B.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C.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提供保障 D.順應中國發(fā)展的實際需求16.我國實施精準扶貧以來,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這充分體現(xiàn)了四個戰(zhàn)略布局中的A.全面從嚴治黨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國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7.“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經濟、法律制度的替代品,這一制度使得社會連成一個整體,從上到下形成了所謂責任的‘鏈條’”。材料中的“鏈條”是指A.城市自治 B.西歐莊園 C.封賜土地 D.金錢贖買18.如下圖所示現(xiàn)象,理解正確的是A.瓦解了西歐封建社會 B.助推了城市自治運動C.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改變 D.加速了租地農場的衰落19.以下為某同學在圖書館中摘抄的《人權宣言》的部分內容。下列選項對該文獻核心內容概括準確的是人權宣言第一條

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第六條

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第十七條

財產是不可侵犯與神圣的權利。A.推翻封建專制,追求民主共和 B.反對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C.宣揚自由平等,保護私有財產 D.同情底層社會,抨擊社會不公20.如下圖是英國約·萊齊的漫畫。畫面描述的是科學家法拉第正在一邊捏著鼻子,一邊遞給“泰晤士河老爹”一張白紙,用來檢測河水的不透明度。這幅漫畫諷刺的是A.城市化帶來出行擁堵 B.現(xiàn)代化加劇溫室效應C.全球化導致貧富分化 D.工業(yè)化造成環(huán)境污染21.條約規(guī)定:“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會議上中國提出廢除“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取消外國在華勢力范圍和一切特權;“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yè)機會均等之原則”該條約的實質A.保護美國的優(yōu)勢地位 B.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C.維護各國的勢力均衡 D.推行英國的多邊政策22.1933年5月12日美國國會通過《農業(yè)調整法案》,規(guī)定了棉花、小麥、玉米、煙葉、大米等農作物的生產量,保證政府按“平價”買進農產品,政府負責對處于困境中的農民提供低息貸款、直接補貼和技術支持。這個規(guī)定體現(xiàn)了A.資本主義制度已經質變 B.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干預C.維護了工人的合法權益 D.政府建立社會福利制度23.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是同一種歷史運動,具有相同的方向性,都是由生產力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不是由任何個人或國家靠理性設計出來的,最終是由科技和資本發(fā)展自發(fā)形成的,因為科技和資本是一種比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更本質的存在。下列最符合題意的是A.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相互促進 B.科技和資本是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核心因素C.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是完全一致的 D.科技革命是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有效催化劑第Ⅱ卷(非選擇題24分)本卷共2題,第24題12分,第25題12分,共24分。24.“文明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圖11845—1911年廈門口岸出入口貨值表(單位:海關兩)時間(年)出口貨值入口貨值時間(年)出口貨值入口貨值18451547814749418652011086628268918753472437461131218854530529724722418953874765968830019052367379118566251911285481211872269——載一峰《近代廈門社會經濟概況》圖2中國對外開放示意圖材料二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沿海的經濟特區(qū)開始,逐步向內地推進。從1980年起,先后創(chuàng)辦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島5個經濟特區(qū)。經濟特區(qū)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區(qū)”,率先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為全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經驗。材料三總今中國對外開放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基本上是“引進來”…第二階段從1997年起提出并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zhàn)略,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第三階段從2013年起籌建自貿區(qū),2015年組建亞投行至今,可以說是“走出去”戰(zhàn)略的2.0版。(1)據(jù)材料一,比較圖1和圖2,從中提取一處有關對外開放的不同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形成這一不同信息的原因。(4分)(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經濟特區(qū)對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作用。(4分)(3)據(jù)材料三,請你概括中國籌建和成立亞投行的積極意義。(2分)(4)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認識?(2分)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fā)展,保證就業(yè)、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規(guī)范多邊貿易協(xié)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幾匀私贪妗妒澜鐨v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

近年來,世界貿易組織受到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挑戰(zhàn)。在全球化進程中,主要大國或集團的影響和地位都在發(fā)生改變。中國主要依靠經濟全球化實現(xiàn)崛起,這是20世紀以及此前的大國不曾享有的歷史機遇。所以,中國堅持走全球化的道路,并在全球化過程中實現(xiàn)和平崛起。但美國作為以往很長時間里全球化的主導者,卻因國內調節(jié)機制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