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_第1頁
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_第2頁
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_第3頁
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_第4頁
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波科學九上第1章化學反應1化學方程式一、單選題(共32題;共64分)1.青蒿素(C15H22O5)是一種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屬于有機物

B.

相對分子質量282

C.

一個分子含有44個原子

D.

由三種元素組成【答案】C【解析】由化學式可知其組成元素為C、H、O,是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化學式中各元素右下角數(shù)字表示構成一個分子的各個數(shù),所以一個分子由15+22+5=42個原子構成;由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求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2×15+1×22+16×5=282。故選C.本題考查了化學式的意義及基本計算。由化學式就可看出物質的組成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個數(shù),相對分子質量則是各原子的相對質量之和。2.

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說法正確的是()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分數(shù)/%70156.258.75反應后質量分數(shù)/%357.548.758.75A.

丁一定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B.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質量

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單質

D.

該反應可能是分解反應【答案】B【解析】A、丁在反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有可能是雜質,沒有參加反應,故A錯誤;B、甲反應后質量減少70﹣35=35g,為反應物,乙質量減少15﹣7.5﹣7.5g,為反應物,丙質量增加48.75﹣6.25=42.5g,故B正確;C、由B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單質,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錯誤;D、由B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丙,故為化合反應,故錯誤.故選B.此題是借助質量守恒定律對反應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斷,再利用質量關系進行求解,反應中反應物質量會減少,生成物質量會增加,從而判斷生成物與反應物,即可判斷反應的類型.3.小科利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原理和如圖裝置及藥品進行實驗(操作規(guī)范)來測定水的組成。假設生成的水完全被丁中堿石灰所吸收,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洗氣瓶乙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氫氣

B.

丙裝置中的氧化銅沒有完全被還原,會影響實驗結果

C.

該裝置存在缺陷,應該在丁裝置后再連接一個盛堿石灰的干燥管

D.

實驗中,通過測定丙、丁裝置質量的改變值,就能達到測定水的組成的目的【答案】B【解析】根據(jù)玻璃管中固體減少質量即為水中氧元素質量,水的質量去掉氧元素質量即為氫元素質量進行分析。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不符合題意;

B.因該實驗中利用反應的氧化銅中氧元素質量及水的質量計算水中氫、氧元素的組成,所以丙中氧化銅不完全反應,不影響實驗結果,符合題意;

C.因空氣中水及二氧化碳會干擾實驗的結果,所以應該在丁裝置后再連接一個盛堿石灰的干燥管,不符合題意;

D.實驗中,通過測定丙、丁裝置質量的改變值,就能確定氧元素及生成水的質量,即能確定氧元素與氫元素質量,達到測定水的組成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4.(2018九下·鄞州月考)現(xiàn)有25g的KOH和K2CO3固體混合物,已知K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39∶3,把該固體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里殘留物質的質量是120.6g,則燒杯中硫酸鉀的質量為(

A.

4.8g

B.

9.6g

C.

17.4g

D.

34.8g【答案】D【解析】該題是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氣體的質量同時結合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算題;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相等;而燒杯反應前后質量不同是因為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m(CO2)=25g+100g120.6g=4.4g;

m(C)=4.4g×1212+16×2=1.2g;

因為K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39∶3;

所以m(K)=1.2g×393=15.6g;

混合物與硫酸的反應為:2KOH+H2SO4=K2SO4+2H2O;K2CO3+H2SO4=K2SO4+H2O+CO2↑;

從方程式中可以看出K元素都在K2SO4中

所以m(K2SO4)=15.6g5.(2020·桐鄉(xiāng)模擬)將質量相等的鐵和鋅分別加入到質量和質量分數(shù)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圖像表示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等質量的鋅和鐵與等量且足量硫酸反應,反應后溶液質量=參加反應的金屬質量+硫酸的質量-氫氣質量,鋅反應速率快,溶液增加質量大于鐵,最終鐵產生氫氣質量大于鋅,反應結束后與鋅反應時溶液質量增加的多,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2018九上·義烏期中)將一定質量的B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的關系如右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N點時,所得溶液的pH=7

B.

Q點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D.

P至Q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2HCl=BaCl2+2H2O【答案】C【解析】氫氧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根據(jù)圖像可知,OP段,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時沒有氣體產生;PQ段,生成的碳酸鋇和加入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二氧化碳氣體,Q點時氣體質量不變,即碳酸鋇完全反應;N點在Q點之后,因此該點稀鹽酸過量。

A.N點時稀鹽酸過量,因此溶液的PH<7,故A錯誤;

B.Q點時碳酸鋇反應完畢,因此溶液中有產物BaCl2和前面反應生成的NaCl,故B錯誤;

C.OP段氫氧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故C正確;

D.P至Q段發(fā)生反應為碳酸鋇和加入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為:

BaCO3+2HCl=BaCL2+H2O+CO2↑,故D錯誤。

故選C。7.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克)24.550.10.4反應后的質量(克)0515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是反應物

B.

丁是催化劑

C.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D.

x=10【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根據(jù)反應中反應物質量不斷減少、生成物質量不斷增加判斷出反應物、生成物,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判斷反應類型,并根據(jù)反應中物質質量的變化計算出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A、乙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不符合題意;

B、乙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不符合題意;

C、甲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乙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丙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x=24.5+0.1+0.4-15=10,質量增加,為生成物,所以該反應為一變多的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D、x=24.5+0.1+0.4-15=10,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8.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4個實驗過程中某些質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A.

向一定量石灰石滴加稀鹽酸B.

向一定量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C.

向相同鐵粉和鋅粉加入足量稀鹽酸D.

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不斷加入鐵粉【答案】B【解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A、向一定質量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由原點開始,不符合題意;

B、向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水和氧氣,氫元素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符合題意;

C、向相同鐵粉和鋅粉加入足量稀鹽酸,鋅反應速率比鐵快,不符合題意;

D、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不斷加入鐵粉,固體質量會隨鐵的質量而增加,直到反應結束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9.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應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入鋅粒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則Y不可能表示(

)A.

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

B.

生成硫酸鋅的質量

C.

溶液的pH

D.

生成氫氣的質量【答案】A【解析】根據(jù)化學反應過程分析,先確定橫縱坐標表示的量在反應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再判斷起點轉折點是否正確。A.隨著反應的發(fā)生,硫酸的質量會越來越少,則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符合題意;

B.隨著鋅粒的加入,鋅與硫酸反應,則硫酸鋅的質量會增加,直到反應結束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C.發(fā)生反應時,酸性變弱,溶液的pH會隨著酸的反應不斷增加,直到恰好完全反應pH=7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D.隨著鋅粒的加入,鋅與硫酸反應,則氫氣的質量會增加,直到反應結束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10.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物

質XYZW反應前的質量(g)211616反應后的質量(g)12m814A.

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

C.

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4:1

D.

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12g【答案】C【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閉容器中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由此確定待測的質量,再依據(jù)各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參加反應和生成的質量,反應后質量增加,則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減少多少反應多少。

A、由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知,m=2+1+16+16-12-8-14=1,Y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不參與反應,不符合題意;

B、X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Y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可能沒參與反應,Z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W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該反應為Z+W→X,為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

C、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16-8):(16-14)=4:1,符合題意;

D、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10g,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

薩羅(Salon)是一種重要的消毒劑.其分子的微觀結構模型如圖:下列關于薩羅的說法錯誤的是()①該物質的一個分子由二十六個原子構成;②該物質是氧化物;③該物質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56:48;④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14g;⑤該物質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⑥該物質由碳、氫、氧三個元素組成;⑦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13H10O3A.

①③

B.

C.

①③⑦

D.

②④⑤⑥【答案】D【解析】解:根據(jù)薩羅的分子模型圖,1個薩羅分子是由13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的,則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6個原子;化學式為:C13H10O3.①1個薩羅分子是由13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的,則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6個原子,故正確;②由薩羅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特征,故錯誤;③薩羅(Salol)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3):(16×3)=156:48,故正確;④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錯誤;⑤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到幾萬甚至幾十萬,而該物質色相對分子質量為:12×13+1×10+16×3=214,不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故錯誤;⑥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錯誤;⑦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薩羅的化學式為:C13H10O3.故正確.故選D.由分子結構模型書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然后進行相關的分析解答.12.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直至過量。如圖橫坐標表示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根據(jù)圖像判斷,縱坐標可能表示(

)A.

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B.

溶液中溶劑的質量

C.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D.

溶液的pH【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像的變化趨勢(先減小再增加)結合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量的變化進行分析。A、硫酸鋇沉淀的質量會隨氫氧化鋇溶液的加入而增加,至完全反應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B、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時,溶液中溶劑質量會增加,開始因除加入溶液中溶劑外還有生成的,增加幅度大,反應結束后只增加氫氧化鋇溶液中溶劑質量,幅度會變小,不符合題意;

C、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中溶質質量會隨氫氧化鋇的加入不斷減小,至恰好完全反應,減少到0,繼續(xù)加氫氧化鋇,溶液中溶質會隨氫氧化鋇溶液增加又增加,符合題意;

D、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pH會隨氫氧化鋇的加入變大,不符合題意;

故選C。13.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C的質量為(

)A.

9.6g

B.

8.8g

C.

6.8g

D.

4.4g【答案】B【解析】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和系數(shù)的乘積之比,據(jù)此計算反應物A、B的質量之比。再計算出A與D的質量之比,然后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A和C的質量之比,最后利用A的質量計算出C的質量即可。根據(jù)反應式A+3B=2C+3D和相對分子質量之比7:8得到:

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A:B=(1×7);(3×8)=7:24;

參加反應的A和D的質量之比為:A:D=2.8g:3.6g=7:9;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得到:7+24=C+9,那么C=22;

即A與C的質量之比為:7:22;

設C的質量為x,得到:7:22=2.8g:x;

解得:x=8.8g。

故選B。14.(2017九下·寧波競賽)在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在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40302015反應后質量/gXY0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0≤X≤40

B.

參加反應的兩和了的質量比為4:1

C.

X+Y=95

D.

當Y≤30時,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答案】A【解析】該題是一道圖表數(shù)據(jù)結合題,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丙、丁的質量都減少,所以都是反應物,減少的總質量為25g;因為沒有明確甲、乙,所以它們有可能是反應物、生成物或催化劑。

A、若甲不參加反應或做催化劑,則X值等于40g;若甲是生成物,則增加的質量≤25g,則X的值≤65g;若甲是反應物,則有可能甲會全部反應物,所以此時X的值≥0;故X的范圍是0≤X≤65,故說法錯誤。

B、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參加反應的丙的質量為(200)g=20g,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為:(15g10g)=5g,則:參加反應的丙與丁的質量比為20:5=4:1,故說法正確。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40+30+20+15=0+x+y+10,則x+y=95,故說法正確。

C、丙和丁是反應物,若y≤30時,則乙或不參與反應,或屬于反應物,則只有甲是生成物,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15.化學上常用燃燒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xiàn)取4.6g某有機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CO2和5.4g

H2O,則該有機物中()A.

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

實驗中用去氧氣的質量為9.6g

C.

碳、氫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2

D.

該有機物可能為甲烷(CH4)【答案】B【解析】由題意“4.6g某有機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CO2和5.4gH2O”,則可知8.8gCO2和5.4gH2O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則可推測有機物是否含有氧元素。A、由題意“4.6g某有機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CO2和5.4gH2O”,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8.8g×(12/44×100%)=2.4g,5.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H:5.4g×(2/18)=0.6g。因為2.4g+0.6g<4.6g。,因此該有機物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說法錯誤;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實驗中用去氧氣的質量為8.8g+5.4g4.6g=9.6g,故說法正確;

C、設該有機物中碳、氫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x、y,故2.4g:0.6g=12x:y,故x:y=1:3,故說法錯誤;

D、由A分析可知該有機物中有氧元素,不可能是甲烷,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16.甲醛是裝修材料中常見的污染物,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A.

甲醛是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的

B.

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0g

C.

甲醛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D.

甲醛屬于有機化合物【答案】D【解析】由結構圖可知一個甲醛分子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所以可寫出其化學式為CH2O,因此甲醛是一種含碳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再根據(jù)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得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0,甲醛中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故選D.化學式意義可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來描述。宏觀描述方法為:某物質由佬元素組成;微觀為某物質由什么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對于分子構成的物質可描述某分子由某原子構成。17.(2019八下·長興期中)將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測得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溶液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A.

19a

B.

18a

C.

12a

D.

8a【答案】A【解析】根據(jù)乙酸、葡萄糖、水中,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均為2:1,進行分析解答。

乙酸和葡萄糖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水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也為2:1,所以形成溶液中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8,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a,則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8a,所以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1-9a;

故答案為:A。18.

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g30201015反應后的質量/gXy010A.

參加反應的c與d的質量比為2:1

B.

x的取值范圍:0≤x≤30

C.

當y≤20時,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D.

x+y=65【答案】B【解析】解:A、參加反應的c與d的質量比為:10g:5g=2:1,該選項說法正確;B、x可以大于30,例如當a是生成物時,x>3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當y=20時,b是催化劑,或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則a物質是生成物,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當y<20時,b是反應物,反應物是三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D、x+y=30+20+(10+5)=65,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c物質反應后減少了10g,是反應物;d物質反應后減少了5g,是反應物;再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斷相關選項的正誤.19.

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4.02.03.02.0反應后的質量(g)1.2X2.45.4A.

X=2.0,乙可能是催化劑

B.

甲和丙是反應物

C.

參加反應的甲、丙質量比是1:2

D.

丁一定是化合物【答案】C【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數(shù)字可知:4.0+2.0+3.0+2.0=1.2+x+2.4+5.4,故x=2.0,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會減小,生成物質量會增多,則可推測反應物為甲、丙,生成物為丁,乙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可能為催化劑.A、由上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不參加反應,故說法正確;B、由上分析可知,甲和丙反應后質量減少,是反應物,故說法正確;C、參加反應的甲、丙質量比是(4.0﹣1.2):(3.0﹣2.4)=14:3,故說法錯誤;D、由上分析可知,反應物為甲、丙,生成物為丁,乙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可能為催化劑,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因此生成物丁一定是化合物,故說法正確.故選: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利用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會減小,生成物質量會增多,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結合表中的信息及催化劑的特點判斷甲是否是催化劑.20.(2020八下·臺州月考)在不同時刻,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對分子質量為丁的2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的質量/g乙的質量/g丙的質量/g丁的質量/g反應前6410116t時刻32A反應后054b0A.

生成物只有乙

B.

a等于15

C.

b等于36

D.

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1【答案】D【解析】(1)質量增加的為生成物,質量減小的為反應物;

(2)根據(jù)反應后甲和乙的質量之比,計算出甲參加反應的質量為32g時,乙生成的質量,然后再加上乙原來的質量就是a的值;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反應中丙的質量,然后再與原來的質量相加即可;

(4)物質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和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

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64g0g=64g,因此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為64g;乙的質量增加了54g10g=44g,因此是生成物;丁的質量減少了16g0g=16g,因此為反應物。由質量守恒定律得到,丙應是生成物,且反應生成的質量為64g+16g44g=36g。

A.上述分析,甲、丁是反應物,乙和丙為生成物,故A錯誤;

B.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64g:44g=16:11,當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為64g32g=32g時,生成的乙的質量應為:32g×1116=22g,那么a的值是:22g+10g=32g,故B錯誤;

C.b的質量為1g+36g=37g,故C錯誤;

21.(2018九上·寧波期中)在一定條件下,一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物質

abcd

反應前的質量/g

3051015

反應后的質量/g

xy2020A.

a可能是反應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B.

x+y=20

C.

x的取值范圍是0≤x≤20

D.

反應生成c與d的質量比為2:1【答案】A【解析】根據(jù)密閉容器中物質質量總和相等,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增加質量即為生成質量,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分析。

A、反應后C質量增加,為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為10克,反應后d質量增加,為生成物,且生成質量為5克,生成物20克,而b反應前只有5克,所以a一定是反應物,符合題意;

B、密閉容器內物質質量總和相等,所以x+y=30+5+10+15-20-20=20,不符合題意;

C、x為反應物,其取值范圍是0≤x≤20,不符合題意;

D、反應生成c與d的質量比為10:5=2:1,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22.(2018九上·余姚期中)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下列數(shù)據(jù)正確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根據(jù)反應中反應物質量不斷減少、生成物質量不斷增加判斷出反應物、生成物,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判斷反應類型,并根據(jù)反應中物質質量的變化計算出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密閉容器中物質總質量不變,所以各物質含量的比即為物質質量比,分析圖像可知,甲反應后比反應前減少28%,為反應物,丙增加34%,為生成物,丁沒變,可能是催化劑,b=1-40%-10%-42%=8%;(c6%):(14%11%)=(40%6%):(14%8%),c=23%,同得a=56%,d=10%;

故答案為:A。23.物質X、Y之間存在如下關系:X+2NaOH=2Y+Cu(OH)2↓,則(

)A.

X一定是Cu(NO3)2

B.

X的式量比Y大

C.

Y中陰離子的化合價為2

D.

該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答案】B【解析】A.根據(jù)X+2NaOH=2Y+Cu(OH)2↓可知,X應是可溶性銅鹽,而可溶性銅鹽有氯化銅、硝酸銅或硫酸銅等,可以據(jù)此判斷。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來解答。C.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中的系數(shù)關系進行解答。D.根據(jù)組成元素進行解答。A.X可能是硝酸銅,也可能是氯化銅,都符合這個關系式,A選項說法不正確;B.2NaOH的式量總和是80,Cu(OH)2的式量是98,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2Y=18,X的式量比Y大,B選項說法正確;C.因為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已經決定了各物質之間的粒子個數(shù)比,即1:2:2:1,Na為+1價,所以生成的鈉鹽的陰離子應該是1價,C選項說法不正確;D.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之間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而非置換反應,D選項說法也不正確。故選項B符合題意。24.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所對應敘述關系的是(

)A.

圖甲表示一定量的木炭還原氧化銅,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B.

圖乙表示t℃時,向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人硝酸鉀晶體,溶質質量分數(shù)與加入量的關系

C.

圖丙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溶液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D.

圖于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銅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沉淀質量與加入量的關系【答案】D【解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A、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固體質量不可能減少到0,不符合題意;

B、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人硝酸鉀晶體,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會再增加,不符合題意;

C、稀硫酸與鋅粒反應,溶液質量從一開始就增加,直到反應結束不再變化為止,不符合題意;

D、向硫酸和硫酸銅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硫酸先反應,然后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沉淀要在加入一定量氫氧化鈉之后才開始生成,直到反應結束不再改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25.乙醇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表中a的值為2.6

B.

X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X不一定含有碳元素

D.

X一定不含氮元素【答案】D【解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前后乙醇的質量減少了4.6g0g=4.6g,故乙醇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乙醇的質量為4.6g;同理可以確定氧氣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P的質量為8g0g=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質量為5.4g0g=5.4g;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水的質量為4.4g0g=4.4g;由質量守恒定律,X應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的質量為4.6g+8g5.4g4.4g=2.8g,故a的數(shù)值為2.80g=2.8g.A、生成的X的質量為4.6g+8g5.4g4.4g=2.8g,故a的數(shù)值為2.80g=2.8g,故選項說法錯誤.B、X是該反應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劑,故選項說法錯誤.C、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6g×12×2/12×2+1×6+16×100%=2.4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2×2/12×2+1×6+16×100%=1.2g;由反應前后元素質量相等,則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乙醇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反應物中不含氮元素,則X一定不含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本題可分析乙醇、氧氣、水、二氧化碳四種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X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26.(2019·江北模擬)下列實驗能用如圖表示的是(

)A.

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粉

B.

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

C.

向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

D.

向一杯接近飽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0加入固體質量點【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像中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結合反應中溶液的變化或溶液中溶質溶劑質量的變化分析。

A、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粉,每56份鐵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會減少,錯誤;

B、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逸出,溶液質量減少,錯誤;

C、向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溶液質量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直到飽和不再發(fā)生變化,正確;

D、向一杯接近飽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且放熱,不斷加入氧化鈣,則溶液中溶劑會越來越少,溶質溶解度也減少,溶液質量減少,錯誤;

故答案為:C。27.取一定質量的CaCO3固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8.0g,其中鈣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50.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生成2.0gCO2氣體

B.

原來CaCO3的質量為14.5g

C.

剩余8.0g固體為純凈物

D.

剩余8.0g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答案】A【解析】根據(jù)反應前后固體中鈣元素質量不變及固體質量差為生成二氧化碳分析。鈣元素質量為8.0g×50.0%=4g,因反應前后鈣元素質量不變,則反應前碳酸鈣質量為4g4g÷40100=10g;

A、固體減少質量即為生成氣體質量,生成CO2氣體質量為10g8.0g=2.0g,符合題意;

B、原來CaCO3的質量為10g,不符合題意;28.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反應前,它們的質量如白色條形圖所示,反應結束后,它們的質量如黑色條形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

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甲、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2∶3

D.

反應過程中甲和丁變化的質量比為2∶1【答案】D【解析】該題是一道圖表數(shù)據(jù)結合題,首先根據(jù)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是誰,以及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再分析選項作出判斷。

由圖像可知,甲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生成的質量為4,乙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參加反應質量為6,丙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丁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生成質量為2;

A、該反應為乙生成甲和丁,為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B、丙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沒參與該反應,不符合題意;

C、因不能確定各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所以無法計算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不符合題意;

D、反應過程中甲和丁變化的質量比為2∶1,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29.(2019九上·奉化月考)某無色氣體X可能含有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種氣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為確認其組成,小科同學取一定量該氣體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假設每步都充分反應或吸收),結果裝置①中無明顯變化,裝置③增重3.6g,裝置④增重4.4g。下列關于氣體X成分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

一定沒有二氧化碳

B.

可能是甲烷和氫氣

C.

可能只有甲烷

D.

可能是氫氣和一氧化碳【答案】B【解析】根據(jù)濃硫酸吸水,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各裝置增重質量即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質量,再由水和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出碳、氫元素質量比從而確定氣體的組成物質分析。裝置①中無明顯變化,說明氣體中不含二氧化碳,裝置③增重3.6g,說明氣體燃燒生成水的質量為3.6克,裝置④增重4.4g,說明氣體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4.4克,氫氣燃燒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燒既有水生成又有二氧化碳生成;氣體中氫元素質量為3.6g×218=0.4g,碳元素質量為4.4×1244=1.2g,即碳和氫元素質量比為3:1;30.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B.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

C.

由大量微觀甲“?”聚集成的物質是單質

D.

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答案】B【解析】A、由圖示可知,該反應中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化合物,不是置換反應;故A正確;B、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故B正確;C、由圖示可知,由大量微觀甲“”聚集成的物質是化合物,故C不正確;D、實際反應的微觀變化過程示意圖可表示?,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故D不正確.故選B.由微觀模型示意圖可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反應物是一種化合物分子和一種單質分子,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分子,在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變化,只是進行了重新組合.31.按下圖所示裝置,持續(xù)通入氣態(tài)物質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紅色物質生成,無水CuSO4變藍,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X不可能是(

)A.

氫氣和水蒸氣

B.

氫氣和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氫氣

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答案】A【解析】根據(jù)題中所給的各裝置內的現(xiàn)象,逐項分析所給各物質性質及通入裝置內反應的生成物的性質,找出符合題意選項。A、通入氫氣和水蒸氣澄清石灰水不能變渾濁,符合題意;

B、通入氫氣和二氧化碳,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常溫,不符合題意;

C、通入一氧化碳和氫氣,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滿足現(xiàn)象,不符合題意;

D、通入一氧化碳和水蒸氣,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滿足現(xiàn)象,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32.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

B.

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9.7g

C.

反應過程中,物質B與物質D變化的質量比為87:36

D.

若A與C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97:158,則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1:1【答案】A【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測的質量=(19.7+8.7+31.6+0.4)(17.4+3.6)=39.4由圖中可知,C是反應物,A、B、D是生成物,生成了19.7克A、8.7克B、3.2克D.若A與C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97:158,設對應化學方程式為xC═yA+zB+Wd158x197y31.6g19.7g則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l:2時正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單質.故選A根據(jù)圖中情況可以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方面的問題.二、填空題(共10題;共43分)33.南昌地鐵1號線將于2015年正式開通運營,這將有效緩解南昌市的交通壓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成地鐵列車鋼軌材料可以是________

(填序號)A、韌性好、硬度大的錳鋼

B、強度好、密度小的鋁合金

C、抗腐蝕性好的不銹鋼(2)地鐵機車通常是電力機車,機車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________.(3)鋼軌焊接的方法通常是用鋁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熔融狀態(tài)下的單質對鋼軌中的縫隙進行焊接.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A

(2)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3)2Al+Fe2O32Fe+Al2O3【解析】(1)由于地鐵機車重量大,鋼軌需要硬度大、韌性好所以常用錳鋼;(2)地鐵機車通常是電力機車,機車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3)鋁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2Al+Fe2O32Fe+Al2O3;故答案為:(1)A;(2)電能轉化為機械能;(3)2Al+Fe2O32Fe+Al2O3.(1)從由于地鐵機車重量大,鋼軌需要硬度大、韌性好去分析解答;(2)根據(jù)能量的轉化來分析;(3)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34.(2017九下·樂清模擬)白磷(P4)是磷的單質之一,易氧化,與鹵素單質反應生成鹵化磷。鹵化磷通常有三鹵化磷或五鹵化磷,五鹵化磷分子結構(以PCl5為例)如圖所示。上下兩個氯原子處于中間三個氯原子所構成平面(三個氯原子形成等邊三角形,P原子處于三角形重心)的對稱位置,即該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1)6.2g白磷在一定量氯氣中完全燃燒,白磷反應完全,生成PCl3質量為13.75g,其余生成PCl5,反應所消耗的氯氣為________g。(已知相對分子質量:P4—124;PCl3—137.5;PCl5—208.5)(2)白磷和氯、溴反應,生成混合鹵化磷PCl5xBrx(1≤x≤4,且x為整數(shù))。其中PCl4Br有________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如果某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結構),該混合鹵化磷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答案】(1)28.4(2)2;PCl3Br2、PCl2Br3【解析】(1)先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寫出化學方程式,在進行計算。

(2)

緊緊圍繞“上下兩個氯原子處于中間三個氯原子所構成平面(三個氯原子形成等邊三角形,P原子處于三角形重心)的對稱位置”這一信息,逐個情況進行分析。(1)配平化學方程式得:P4+8Cl22PCl3+2PCl5

設消耗的氯氣為x

P4+8Cl22PCl3+2PCl5

124

568

6.2g

x

1246.2g=568x

解得x=28.4克

(2)因為上下兩個氯原子處于中間三個氯原子所構成平面(三個氯原子形成等邊三角形,P原子處于三角形重心)的對稱位置,

所以上下兩個位置是一樣的;等邊三角形的任何一個頂點的位置是一樣的,故其中PCl4Br有2種不同的空間結構。

當x=2時,分子式是PCl3Br2,可以有三種情況,分別是上下兩個位置都是Br,等邊三角形的任何一個頂點都是Cl;是上或下一個位置是Br,等邊三角形的其中一個頂點都是Br;是上下兩個位置都是Cl,等邊三角形的有兩個頂點都Br。當x=3時,分子式是PCl2Br3只不過溴和氯的位置互換,本質上是一樣的。當x=4時,分子式是PClBr4

,可以有二種情況,分別是上或下其中一個位置都是Cl???????,其余位置都是Br;等邊三角形的任何一個頂點都是Cl;是上或下一個位置是Br,等邊三角形的其中一個頂點都是Br;上下兩個位置都是Br,等邊三角形的其中兩個頂點都Cl。故符合要求的分子式為:PCl3Br2、PCl2Br3。

故答案為:(1)28.4;(2)2;PCl3Br2、PCl235.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作還原劑,有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作氧化劑。濕法煉銅的化學反應為Fe+CuSO4=Cu+FeSO4中,________是還原劑。(2)非金屬單質具有類似金屬與化合物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規(guī)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以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斷:①Cl2、I2、Br2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②Cl2與K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氧化劑。③已知Cl2可與H2O反應生成兩種酸,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則Cl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答案】(1)鐵

(2)Cl2>Br2>I2;Cl2+2KI=2KCl+I2;氯氣;2NaOH+Cl2=NaCl+NaClO+H2O【解析】(1)分析鐵和銅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然后根據(jù)題目信息(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作還原劑)解答。(2)緊抓住題目所給的3個信息: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以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作氧化劑;Cl2可與H2O反應生成兩種酸,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進行分析解答。(1)在該反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變?yōu)椋?價,銅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變?yōu)?價,而由題意可知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作還原劑,因此鐵是還原劑。(2)①由題意可知: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因此根據(jù)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可以判斷出Cl2、I2、Br2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Cl2>Br2>I2;②Cl2的活動性比I2強,所以Cl2能把I2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反應的方程式是:Cl2+2KI=2KCl+I2。氯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變?yōu)?價,而碘元素由從1價變?yōu)?價,而由題意可知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作還原劑,有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作氧化劑,因此氯氣是氧化劑;③因為Cl2可與H2O反應生成HCl、HClO兩種酸,Cl2與NaOH溶液反應相當于生成的HCl、HClO兩種酸再與NaOH反應分別生成NaCl、NaClO,所以Cl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故答案為:(1)鐵(2)①Cl2>Br2>I2;②Cl2+2KI=2KCl+I2,氯氣;③2NaOH+Cl2=NaCl+NaClO+H2O36.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順序是:________

(用序號表示).常見氮肥①NH4NO3②NH4HCO3③CO(NH2)2相對分子質量807960(2)治理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的一種方法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化裝置.使NO和CO反應生成N2和C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有機物中碳氫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xHy+(x+y4)O2點燃xCO2+y2H2O.判斷等質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答案】③①②;2CO+2NO2CO2+N2;①③②【解析】(1)解:在硝酸銨中,NH4NO3﹣﹣﹣﹣﹣2N

80

28

在碳酸氫銨中,2NH4HCO3﹣﹣﹣﹣﹣2N

158

28

在尿素中,CO(NH2)2﹣﹣﹣﹣﹣﹣2N

60

28

由此可見,尿素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碳酸氫銨中氮元素的含量最低.故填:③①②;

(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CO+2NO2CO2+N2.故填:2CO+2NO2CO2+N2;

(3)設:三種物質的質量均為x,

①甲烷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量為a,CH4燃燒的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

16

64

x

a

1664=xa

a=4x

②C2H2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量為b,燃燒的方程式為:2C2H2+5O24CO2+2H2O

52

160

x

b

52160=xb

b=4013x

③C2H4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量為c,燃燒的方程式為:C2H4+3O22CO2+2H2O

28

96

x

c

2896=xc

c=2437.

A、B、C、D、E、F、G、Y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C、E、G屬于單質,Y是一種有毒氣體,反應①是煉鐵工業(yè)中的主要反應,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D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

,E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此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是________

(寫化學式).

(3)X是________

和________

(均寫化學式)的混合溶液,當________

的情況下將沒有E生成.

(4)反應②中生成紅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答案】CuO;H2;Fe2O3+3CO2Fe+3CO2;CO;HCl;CuCl2;無HCl時;Fe+CuCl2=FeCl2+Cu【解析】根據(jù)圖框中G是紅色固體單質,則G是銅,銅和氧氣加熱生成的D是氧化銅,D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銅和剩余的鹽酸;反應①是煉鐵工業(yè)中的主要反應,根據(jù)“Y是一種有毒氣體”,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C能與X溶液反應生成E和淺綠色溶液F,則C是鐵,B是二氧化碳,F(xiàn)是氯化亞鐵,E是氫氣,代入檢驗,符合題意.

(1)根據(jù)分析可知:D物質的化學式是CuO,E物質的化學式是H2;

(2)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此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是CO;

(3)因為是“過量的稀鹽酸”,故X是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因為“C能與X溶液反應生成E和淺綠色溶液F”,故當無HCl時的情況下將沒有E生成;

(4)反應②為鐵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故生成紅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Cl2=FeCl2+Cu.

故答案為:CuO;H2;Fe2O3+3CO2Fe+3CO2;CO;HCl和CuCl2;無HCl時;Fe+CuCl2=FeCl2+Cu.

根據(jù)框圖和提供的信息,其突破口為:圖框中G是紅色固體單質,則G是銅,銅和氧氣加熱生成的D是氧化銅,D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銅和剩余的鹽酸;反應①是煉鐵工業(yè)中的主要反應,根據(jù)“Y是一種有毒氣體”,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C能與X溶液反應生成E和淺綠色溶液F,則C是鐵,B是二氧化碳,F(xiàn)是氯化亞鐵,E是氫氣,據(jù)此解答即可.38.(2020·江干模擬)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有重要的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鐵能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將生銹的鐵釘(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鹽酸中,反應一會后,看到有氣泡冒出,充分反應后有鐵剩余,寫出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中的________

,反應結束后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

(用化學符號表示)。(2)把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反應結束后有固體剩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寫字母序號)。A.剩余固體肯定含有銀

B.剩余固體肯定是銀和銅

C.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和硝酸銅

D.反應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銅【答案】(1)Fe+2HCl=Fe2Cl+H2↑;置換反應;Fe2+

(2)A【解析】(1)鐵銹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然后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當稀鹽酸完全反應后,鐵會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據(jù)此解答;

(2)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當鐵完全反應后,銅再和硝酸銀反應,根據(jù)鐵粉和銅粉質量的不同對剩余固體的物質種類進行推測。(1)鐵單質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為:Fe+2HCl=Fe2Cl+H2↑;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因此屬于置換反應。

由于充分反應后鐵有剩余,那么最終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亞鐵,那么金屬陽離子是Fe2+;

(2)A.無論是鐵和硝酸銀反應,還是銅和硝酸銀反應,只要有反應發(fā)生,肯定會有銀被置換出來,故A正確;

B.如果鐵和銅的總和不足以將硝酸銀完全置換出來,那么剩余固體中就只有銀,故B錯誤;

C.如果鐵的量足以將硝酸銀全部置換出來,那么銅就不用與硝酸銀反應,這時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但沒有硝酸銅,故C錯誤;

D.因為固體有剩余,所有硝酸銀肯定被全部置換出來,反應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硝酸銀,故D錯誤。

故選A。

39.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能源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

、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質能、________

(填一種)等.

(2)發(fā)射衛(wèi)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氫作燃料,液氫在液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反應.

(3)物質R是一種可再生綠色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R+3O2點燃2CO2+3H2O,則R的化學式為________

.【答案】石油;太陽能;2H2+O2

2H2O;化合;C2H5OH(或C2H6O)【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質能、太陽能;

(2)氫氣燃燒生成水,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該反應是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

(3)從化學方程式R+3O22CO2+3H2O看,生成物中有2個C原子、7個氧原子、6個氫原子,反應物中已經有6個氧原子,根據(jù)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可知,反應物中還少2個C原子、6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所以R的化學式為:C2H5OH(或C2H6O).

故答案為:(1)石油;太陽能;

(2)2H2+O2

2H2O;化合;

(3)C2H5OH(或C2H6O).

(1)根據(jù)化石燃料的種類以及新能源進行分析;

(2)根據(jù)氫氣燃燒生成水進行解答;

(3)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進行解答.40.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海水中蘊含的元素多達80多種.通過海水曬制可得粗鹽,粗鹽除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雜質。

以下是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在第Ⅱ步中,欲將MgCl2去除,選擇添加NaOH溶液,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但小亮同學對小明設想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應該用Ca(OH)2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__2(2)小琴對第Ⅲ步進行實驗,要將溶液中的Ca2+沉淀出來,必然加一種常見的鹽,該鹽為________,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該鹽要加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據(jù)此分析,經過第Ⅲ步除去不溶物后,所得溶液的所有溶質有________(3)第Ⅳ步中,小琴加入過量鹽酸,除去溶液中所有雜質后,認為過量的鹽酸也并不是新引入的雜質,經過加熱蒸發(fā),鹽酸也可以除去,小琴利用了鹽酸的________性【答案】(1)2NaOH+MgCl2=Mg(OH)2↓+2NaCl;NaOH價格較貴,使成本過高

(2)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確保Ca2+完全沉降;NaCl、Na2CO3、NaOH

(3)揮發(fā)【解析】(1)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氫氧化鈉的價格高于氫氧化鈣;

(2)碳酸鈣是一種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因此要沉淀鈣離子,必須加入碳酸鹽;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只有碳酸鈉過量,才能保證鈣離子全部沉淀出來;經過第III步后,溶液中碳酸鈉過量,肯定含有碳酸鈉,還有反應生成的產物氯化鈉和氫氧化鈉;

(3)鹽酸具有揮發(fā)性.

(1)粗鹽提純第II步中,加入氫氧化鈉后,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MgCl2=Mg(OH)2↓+2NaCl;但小亮同學對小明設想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應該用Ca(OH)2代替NaOH,理由是:氫氧化鈉的價格高于氫氧化鈣,成本太高;

故答案為:2NaOH+MgCl2=Mg(OH)2↓+2NaCl;NaOH價格較貴,使成本過高;

(2)琴對第Ⅲ步進行實驗,要將溶液中的Ca2+沉淀出來,必然加一種常見的鹽,該鹽為Na2CO3,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該鹽要加過量的目的是確保Ca2+完全沉降,據(jù)此分析,經過第Ⅲ步除去不溶物后,所得溶液的所有溶質有NaCl、Na2CO3、NaOH;

故答案為:;Na2CO3+Ca(OH)2=CaCO3↓+2NaOH;確保Ca2+完全沉降;

(3)第Ⅳ步中,小琴加入過量鹽酸,除去溶液中所有雜質后,認為過量的鹽酸也并不是新引入的雜質,經過加熱蒸發(fā),鹽酸也可以除去,小琴利用了鹽酸的揮發(fā)性。4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純堿.水為原料來制取燒堿的過程:

________.【答案】CaCO3CaO+CO2↑;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

氧化鈣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為: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要知道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必須依據(jù)客觀事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42.(2019八下·溫州期末)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凝聚了不少科學家的心血。材料一:1673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將某金屬放在一個密閉容器中煅燒,煅燒后立即打開容器進行稱量,結果發(fā)現(xiàn)煅燒后的固體質量增加了。材料二:1774年,拉瓦錫用精確的定量實驗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質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總質量之間的關系,證實了質量守恒定律。請回答以下問題:(1)小明認為波義耳實驗也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2)小明采用圖甲實驗方案,測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質量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老師看到后直接否定該方案,理由是________。(3)小明決定用如圖乙裝置模擬拉瓦錫實驗,測定反應前氧化汞的質量和應后生成物的總質量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小明記錄了以下幾組數(shù)據(jù):(己知:氧的密度為ρ克/毫升,氧化汞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HgO=2Hg+O2↑)①反應前稱取的氧化汞質量a克

②反應前裝有氧化汞試管的總質量b克③反應結束冷卻后試管的總質量c克

⑤反應前量筒的總質量e克④反應后量筒內增加的水體積d毫升

⑥反應結束后量筒和水的總質量f克實驗操作均正確,在誤差范圍內,如果出現(xiàn)等量關系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敬鸢浮浚?)打開容器,金屬在較高溫度下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反應后的固體質量增加了

(2)酒精和水混合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3)b=c+dρ或b=c+ρ(fe)【解析】(1)根據(jù)金屬在高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分析固體質量增加的原因;

(2)質量守恒定律是用來描述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之間的關系的,據(jù)此分析判斷;

(3)在乙圖所示的實驗中,生成氧氣的體積等于量筒內水的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m=ρV可計算出生成氧氣的質量,然后根據(jù)反應前后總質量相等列出等式即可。(1)小明認為波義耳實驗也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理由是:打開容器,金屬在較高溫度下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反應后的固體質量增加了。

(2)小明采用圖甲實驗方案,測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質量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老師看到后直接否定該方案,理由是:酒精和水混合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裝置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裝置的總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之和。

根據(jù)②可知,反應前裝有氧化汞試管的總質量b克;根據(jù)③可知,反應結束試管冷卻后試管的總質量為c克;

①根據(jù)④可知,生成氧氣的體積等于量筒內水的體積d毫升,那么生成氧氣的質量為m=ρd,那么得到等量關系式:b=c+dρ;

②根據(jù)⑤⑥可知,量筒內水的質量為(fe)克,那么水的體積為:V水=m水ρ水=f-eg三、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8分)43.(2019九下·杭州模擬)還原性鐵粉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現(xiàn)有m1g生銹的鐵粉樣品,某興趣小組同學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測定該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鐵銹按氧化鐵處理)。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2)某同學欲通過B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測定該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B中的最佳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①澄清石灰水

②氫氧化鈉濃溶液

③稀鹽酸

④水(3)上述實驗過程。CO氣體除作為反應物外,還能起到的作用是:①實驗開始時,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②停止熱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③________。(4)完全反應后,甲同學稱得鐵粉的質量為m2g。同時測得裝置B增重m3g,則鐵粉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答案】(1)3CO+Fe2O3高溫__2Fe+3CO2

(2)②

(3)將裝置中的CO2送人NaOH溶液中

(4)【解析】本題通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考查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因此需要結合一氧化碳的性質以及實驗中的現(xiàn)象、相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1)裝置A中CO與鐵銹發(fā)生還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O+Fe2O3

高溫__

2Fe+3CO2。

(2)該反應的產物為鐵單質和二氧化碳,若要通過B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則B裝置中可裝入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從而求出該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

(3)

上述實驗過程。CO氣體除作為反應物外,還能起到的作用是:①實驗開始時,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②停止熱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③將裝置中的CO2送人NaOH溶液中進行吸收。

(4)測得裝置B增重m3g,說明有m3g二氧化碳產生,可設生成m3g二氧化碳所需氧化鐵的質量為x

3CO+Fe2O3

高溫__

2Fe+3CO2

160

132

x

m3g

160x=132m3g

x=

40m33344.小明買了一種“氣泡爽”的沖調飲料。(1)小明閱讀資料發(fā)現(xiàn):“氣泡爽”原料中的檸檬酸和小蘇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發(fā)生以下反應,請?zhí)顚憴幟仕岬幕瘜W式。3NaHCO3+________=C6H5O7Na3+3H2O+3CO2↑(2)小明想探究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兩套實驗裝置(如圖)分別完成上述實驗,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氣泡爽”,迅速塞緊膠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所排出的液體,冷卻至室溫后讀取數(shù)據(jù)。B中油層的作用是________。實驗序號加入水的體積加入水的溫度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1200毫升15℃a(待記錄)2200毫升50℃b(待記錄)(3)通過實驗,小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