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_第1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_第2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_第3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_第4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文言文30個常用實詞+18個虛詞含義及用法!30個實詞愛“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以“愛護”嘍。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愛莫能助;愛屋及烏;節(jié)用愛民;愛不釋手;愛毛反裘安“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yǎng)”“安撫、安慰”等義。居安思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既來之,則安之;安之若素;安然無恙;安土重遷;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被“被”的本義就是“被子”?!氨蛔印辈徽恰案采w”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被堅執(zhí)銳;澤被后世;被發(fā)左衽;被褐懷珠;被甲枕戈;扇枕溫被倍“加倍”是后起常用義,"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故而又可引申為“違背”,這一義項意義與“背”同。事半功倍;鄉(xiāng)利倍義;倍道而行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來、原來”之義。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難移;變本加厲;英雄本色;無本之木鄙“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huán)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后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肉食者鄙;卑鄙齷齪;貴遠鄙近兵“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zhàn)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zhàn)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義。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強馬壯;兵出無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兵臨城下;兵戎相見;哀兵必勝;按兵不動;厲兵秣馬病“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并為之“擔心、憂慮”。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貧病交攻;無病呻吟;同病相憐;愁潘病沈察“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察言觀色;明察秋毫;習焉不察;靜觀默察朝“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朝三暮四;改朝換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毀;朝聞夕死;朝歌夜弦;朝發(fā)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爭朝夕;班師回朝;枵腹終朝曾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念céng)。似曾相識;曾經滄海;曾幾何時;曾母投杼;曾參殺人乘“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后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乘人之危;乘堅策肥;乘龍快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衣輕乘肥;因利乘便;有機可乘誠“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等義。誠惶誠恐;開誠布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悅誠服除“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除舊布新;斬草除根;興利除弊;清宮除道;安良除暴辭“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不辭而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不達意;辭微旨遠;卑辭厚幣;一辭莫贊;假人辭色;大放厥辭;萬死不辭;一面之辭;義不容辭;以文害辭;溢美之辭從“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白汾s”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隨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從壁上觀;從長計議;從善如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一而終;過從甚密;合從連橫;三從四德;力不從心;棄筆從戎;何去何從;擇善而從殆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著因果關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后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百戰(zhàn)不殆;殆無孑遺;車殆馬煩;知止不殆;殆無虛日當當”原義是“面對、對著”?!白钃酢碑斎灰懊鎸Α?,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門當戶對;銳不可當;當仁不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一面;當機立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務之急;當之無愧;老當益壯;首當其沖;安步當車;長歌當哭;對酒當歌;豺狼當道;快意當前;螳臂當車;一馬當先;旗鼓相當;萬夫不當道“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后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guī)律”;道理和規(guī)律需要“述說”,而后成為“思想、學說”。道聽途說;康莊大道;道不拾遺;道不同,不相為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東道主;分道揚鑣;安貧樂道;問道于盲;師道尊嚴;旁門左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筑室道謀;津津樂道;里經叛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文以載道;頭頭是道;坐而論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得”本義為“得到”?!暗玫健本陀小笆斋@”,也說明“能做到”“實現”目標,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正確”的意義引申出“得當、合適”;進一步虛化為“應該”。得過且過;得不償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進尺;得不償失;得隴望蜀;得其三昧;得心應手;得天獨厚;得魚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難得糊涂;相得益彰;志得意滿;傲睨得志;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誅之;探驪得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一無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得度“度”本義為“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標準”之義。心里“計算”表達為“推測,揣度”;由“標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審時度勢;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風度翩翩;普度眾生金針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寬宏大度揮霍無度度長絜大暗度陳倉非“非”本義為“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大是大非;非親非故;非我族類;今非昔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文過飾非;物是人非;為非作歹;習非成是;泥古非今;面目全非;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復“復”的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回復”(話回來)“報復”(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周而復始;髀肉復生;故態(tài)復萌;無以復加;無往不復;萬劫不復負“負”的本義是“用背馱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為“依仗、憑借”;古代“敗”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敗”義?!笆 绷水斎弧皩Σ黄稹比?自己或他人)。忘恩負義;忍辱負重;負荊請罪;負屈含冤;負隅頑抗;久負盛名;披裘負薪;皇天不負有心人;決一勝負;負弩前驅;不負眾望蓋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蓋子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之義。把別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別人嘍。蓋世奇功;蓋棺論定;官蓋如云;欲蓋彌彰故“故”有兩個基本義:一為“緣故”;一為“舊的”。由“緣故”虛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無緣無故)等義。由“舊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時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義。由“衰老”進一步引申出“死亡”之義。一見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虛;革故鼎新;欲擒故縱;不經世故;非親非故;平白無故顧推導提示:“顧”基本義:“照顧”。由“照顧”可以引申出“顧念、顧惜”“回頭看”等義?!爸弧薄爸皇恰笔亲鳛楦痹~用。顧此失彼;顧名思義;顧盼生姿;顧全大局;顧影自憐;顧左右而言他固“固”本義指“城墻堅固”。城墻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內涵,故又虛化成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固若金湯;君子固窮;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歸“歸”的基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兒送給別人之義,故又借作“饋”字而有“贈送”之義。之子于歸;歸心似箭;反璞歸真;殊途同歸;物歸原主;解甲歸田;完璧歸趙;賓至如歸;鎩羽而歸;眾望所歸國古代的“國”本義是“國都、首都”的意思?!皣肌笔且粋€國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國家”的意義,并成為后來的主要意義。安邦定國;國破家亡;國泰民安;經國之才;傾國傾城;共商國是18個虛詞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18個常見虛詞是同學們記憶的難點,每一個虛詞有多種詞性,每一種詞性又有多種用法,死記硬背既費時費力,又容易遺忘。用19個速記口訣,壓縮記憶內容,化復雜為簡單,利用諧音,化枯燥為有趣,同學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輕輕松松地記住18個常見虛詞的用法和意思。“于”【速記口訣】自從由于和對于,在給向到被和比【諧音】自從魷魚和對魚,再給向導杯和筆【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我們去海南旅游,自從向導帶我們買了便宜魷魚和對魚(在內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卻只要五角錢一斤),我們非常開心,不僅感謝的話說了一籮筐,回來后我們再給向導送了一個杯子和一支筆。大熱天她幫我們討價還價,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所以送個杯子給她喝水。送筆的原因,是我們這群人竟然沒人會寫表揚信,只好讓她以我們的名義寫一份表揚信,帶回旅游公司?!踞屃x舉例】“于”主要用作介詞,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譯為“自”“從”“由于”“對于”“在”“給”“向”“到”“被”“比”等。例如:①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從)②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進學解》)(由于)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ā稁熣f》)(對、對于)④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在)⑤余將告于蒞事者。(《捕蛇者說》)(給)⑥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向)⑦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到)⑧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被)⑨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比)“與”【速記口訣】動與給參與結交親,同跟和連介嘆測疑【諧音】凍魚給單于結交親,同根荷蓮借探測儀【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西漢初年,漢王朝和匈奴打仗,總是打敗仗。為了搞好兩國關系,減少軍事對抗,漢王朝采用了和親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給單于。當時的嫁妝很有意思,兩樣東西:冰凍帶魚和同根蓮藕。吃冰凍帶魚前,要先解凍,這就寓意兩國關系的解凍。蓮藕同根,表示永結連理的意思。據科學家借助探測儀測得,最古老的蓮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計那時人們結婚不送戒指,送蓮子。【釋義舉例】“與”字動詞、連詞、介詞、語氣助詞四種詞性。1、用作動詞,譯為譯為“給與”“參與”“結交”“親附”。例如:①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給與)②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參與)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結交,親附)2、用作連詞,“同”“和”“跟”。

①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和,跟,同)3、用作介詞,“同”“和”“跟”;“給”“替”;“和……比較”;例如: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和、同、跟)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給,替)③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比較)4、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測度、疑問語氣。例如:①無乃爾是過與?。ā都臼蠈⒎ヮ咊А罚ǜ袊@語氣)②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疑問語氣)③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測度語氣)“焉”【速記口訣】句尾詞尾常不譯,反詰語氣常譯呢,代詞什么之哪里,兼詞相當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諧音】鋸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魚鰭長翼呢,帶刺什么知那里,見刺相當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說燒魚給我吃。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么大的魚,吃起來很費勁,吃個尾巴都要用鋸子鋸,還很難鋸下來。鯤的魚鰭,也就將來鵬鳥的長翼,被稱作魚翅。不吃魚尾了,反過來截魚鰭。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帶刺,刺有多粗?《茶館》看過嗎?相當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說:“姨夫,怎么吃啊?這哪里是吃魚翅,簡直是啃大樹。”【釋義舉例】“焉”有助詞、代詞、兼詞、副詞四種用法。1、用作助詞,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詞、副詞詞尾,一般不譯;用于反詰語氣,譯為“呢”。例如: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師說》)(句中不譯)②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句末不譯)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詞尾不譯)④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呢)2、用作代詞,相當于“之”可譯為“他”、“它”;疑問代詞,譯為“什么”“哪里”等。①謹食之,時而獻焉。(《捕蛇者說》)(它,指蛇。)②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什么)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3、兼詞,相當于“于是”“于之”,譯為“在其中”“從這里”等。例如: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論語》)(在其中)②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從這里)4、用作疑問副詞,譯為“怎么”“哪里”。例如: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哪里)“何”【速記口訣】代定賓謂,什么哪里原因,副形動前首,多么怎么為什么【諧音】待定病危,什么哪里原因,福星洞前獸,多么怎么為什么【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同桌告訴你,有一位同學,是否病危,待定。聽到這個消息,你慌忙問:“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一次,同桌告訴你,山洞前有一頭野獸是福星。你好奇地問:“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為什么是福星呢?”【釋義舉例】“何”字有代詞和副詞兩種詞性。1、疑問代詞可以作定語、賓語、謂語,定語譯為“什么”“哪”;賓語譯為“什么“”哪里”;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例如: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定語,什么)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賓語,什么)③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謂語,為什么這樣)2、副詞可以放在形容詞、動詞前面或句首。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多么”“怎么”;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可以譯為“怎么”“為什么”。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形容詞前,多么)②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句首,為什么)③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動詞前,怎么)“其”【速記口訣】一三人稱指示代,假設選擇是連詞,句首句中表語氣,婉商期望反詰度【諧音】一三人稱指示袋,假設選擇是連吃,局中舉手標余棋,晚上棋王反劫奪【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有一次,我和小明去看澳洲棋王袋鼠和考拉下圍棋,袋鼠下得太臭,眼看就要輸給考拉了,我和他(第一第三人稱)指示袋鼠:假設選擇的是連吃,就一定會滿盤皆輸,不如在局中舉手示意暫停,先把余下的棋表上記號。晚上棋王袋鼠來了個中盤大逆轉,反過來打劫(圍棋術語),奪取了最后的勝利?!踞屃x舉例】“其”字有代詞、連詞、副詞三種詞性。1、用作代詞,可用作第一人稱,譯為“我(的)”;可用作第三人稱,指代人、事、物,譯為“他(的)”“她(的)”“它(的)”“他們(的)”“它們(的)”;可以用作指示代詞,譯為“其中的”“那”“那個”“那些”“那里”。例如:①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第一人稱,我)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第三人稱,他)③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指示代詞,其中的)2、用作連詞,表假設,譯為“如果”“假如”“要是”;表選擇,譯為“還是”。例如: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這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假設,要是)②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選擇,是……還是……)3、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等或省去。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師說》)(測度,大概)②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反詰,難道)③以亂其整,不武,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婉商,還是)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ā读婀賯餍颉罚ㄆ谕叭簟薄舅儆浛谠E】代詞你們和這樣,連詞如果與或者【諧音】呆癡你們喝這樣,蓮池如果魚活著【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一群醉漢喝高了,在公園的蓮花池里吐了一池臟東西。公園的管理員看見了,生氣地說:“呆癡啊,你們?喝這樣干嘛?這蓮池里的金魚是美國總統(tǒng)贈送的,明天如果活著,就算了;如果你們吐的東西把金魚醉死了,你們就等著進拘留所吧!【釋義舉例】“若”有代詞和連詞兩種詞性。1、用作代詞,表對稱,譯為“你(的)”“你們(的)”;表近指,譯為“這”“這樣”。例如: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你)②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你的)③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這樣)2、用作連詞,表假設,譯為“如果”“假設”等;表選擇,譯為“或”“或者”。例如:①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假設,如果)②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選擇,或者)“因”【速記口訣】趁經通因憑,于是便順承【諧音】曾精通音頻,于是便順成【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學校需要用電腦合成新校歌,我曾精通音頻制作,于是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了任務?!踞屃x舉例】“因”字有介詞和連詞兩種詞性。1、用作介詞,譯為“趁著”“經由“”通過”“因為”“憑借”等。例如:①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項如列傳》)(趁著)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項如列傳》)(經由,通過)③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因為,由于)④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憑借)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譯為“于是”“便”。例如: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便)“為”【速記口訣】動謂算是做成任,介因被動給對向,語氣助詞放句尾,疑問反詰和感嘆【諧音】董偉算是做成人。借鷹背董給對象,玉琪主持放菊味,疑問反詰和感嘆【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老董的兒子董偉小時候很聽話,現在算是作為成年人了,背著老董,把家里喂養(yǎng)了多年的貓頭鷹借給對象玉琪玩。玉琪這姑娘太頑皮,竟然主張往貓頭鷹放菊華牌味精。貓頭鷹疑惑地看著他們,問:“不會害我吧?”董偉和玉琪異口同聲:“不會的?!必堫^鷹反詰道:“不會?董偉你小子害我還少嗎?”董偉說:“就相信我這一次,我對我爸發(fā)誓,我決不會害你?!必堫^鷹半信半疑地吃了菊花味精,感嘆道:“世風日下??!臭小子,看老董回來怎么收拾你!”【釋義舉例】“為”字有動詞、介詞、語氣助詞三種詞性。1、用作動詞,通“謂”;或譯為“算是”“是”“做”“成為”“擔任”等。例如:①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通“謂”)②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活板》)(算是)③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是)④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做)⑤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鴻門宴》)(成為)⑥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擔任)2、用作介詞,譯為“因為”“被”“給“”對“”向”。①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齊桓晉文之事》)(因為)②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被)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給)④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觸龍說趙太后》)(對)⑤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向)3、用作語氣助詞,位于句尾,表疑問、感嘆、反詰,可譯為“呢”。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疑問)②何辭為?(《鴻門宴》)(反詰)③天之亡我,我何渡為?。ā俄椨鸨炯o》)(感嘆)“所”【速記口訣】所字結構加被動,所以連用目憑因【諧音】數字結構架百洞,所以連用穆娉英【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楊門女將的穆桂英有一個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專家,在修建高速鐵路的功臣中她的貢獻最大,穿山隧道工程總離不開她,她利用先進的數字結構在山洞里架起懸浮鐵軌,使工程質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所以鐵路建設總公司總是連用她,讓她任總工程師?!踞屃x舉例】“所”的助詞用法主要有三種。1、“所”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所……地方”等。例如:①今所養(yǎng)非所用,所用非所養(yǎng)。(《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所養(yǎng)的人;所用的人)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安身的東西)③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過訪朋友的事情)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所存在的地方)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例如: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被)3、“所”“以”連用,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憑借和目的。例如:①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原因)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憑借)③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戰(zhàn)國策·趙策》)(目的)“以”【速記口訣】由于帶領把據照借用,連詞并遞承接修果目【諧音】由于帶領把劇照借用,蓮池病弟承接修果木【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由于我?guī)ьI一幫同學把大影星的劇照借來用,老師生氣了。中午饑腸轆轆地回到家,看到媽媽寫的留言條:“你蓮花鄉(xiāng)的弟弟承包接手修整果木,累病了,媽媽去看他了,午飯自己動手做?!苯裉煺@么不順呢?【釋義舉例】“以”字有介詞、連詞兩種詞性。1、用作介詞,譯為“由于”“帶領”“把”“依據”“按照”“憑借”“用”等。例如: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因,由于)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帶領)③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把)④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依據、按照)⑤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憑借)⑥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用)2、用作連詞,表示并列、遞進、承接、修飾、因果、目的關系。例如: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并列)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遞進)③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承接)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修飾)⑤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因果)⑥作《師說》以貽之。(《師說》)(目的)“則”【速記口訣】連詞假承并轉讓,判斷副詞是就是【諧音】蓮池賈承并轉讓,判斷扶持是就是【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村民賈承包村里的蓮花池,并且把他轉讓給了鄰村人。有人向村委會舉報村民賈讓“肥水流到了外人田”。村委會主任來判斷這個事情,當他知道外村需要扶持時,就說:“什么轉包不轉包的,是就是,不是也是,畢竟遠親不如近鄰嘛!”【釋義舉例】“則”字有連詞、副詞兩種詞性。1、用作連詞,表示假設、承接、并列、轉折、讓步關系,譯為“如果”“便”“就”“卻”“倒是”等。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假設關系,如果)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承接關系,便)③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并列關系,就)④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轉折關系,卻)⑤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讓步關系,倒是)2、用作副詞,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譯為“是”“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就是)“而”【速記口訣】你的修假并因轉承遞【諧音】你的休假病因專程遞【奇思妙想】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寫明病因,專程遞給你的班主任?!踞屃x舉例】“而”字用法有兩種:1、用作代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