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一)語文試卷(含答案)南寧三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2026屆高二月考(一)

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5題。

在《論語雍也》中,我們能看到傳世文獻中最早關(guān)于“儒"的講法。孔子告誡子夏:“女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君子求義,小人重利。孔子告誡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義為尚??梢娺@里的“儒”應該是表示一種職業(yè)身份。君子、小人是對從業(yè)者道德水平的評價。

那么儒是一種什么樣的職業(yè)呢?《說文解字》中講:“儒,柔也。術(shù)士之稱。從人,需聲。"許慎認為“儒”是術(shù)士。所謂術(shù)士是指法術(shù)之士,和鬼神相結(jié)交,類似于巫婆、神漢、薩滿、道士、和尚等。事實上“儒"字在殷商時代就已出現(xiàn),我們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甲骨文中的儒字,“”,從大從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變成了雨字,演變成“需”,可以理解為沐浴濡身的樣子。沐浴濡身為什么和儒有關(guān)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儀式,在與鬼神等結(jié)交前必須齋戒沐浴以示尊重?!抖Y記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離婁》中也講“齋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所以“儒"作為職業(yè)主要的任務是為人襄禮,祭祖事神,辦理喪事??鬃尤畾q,以知禮而聞名,曾經(jīng)從事這種工作?!白邮秤谟袉收咧畟?cè),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孔子幫助別人辦理喪事,從未吃飽過。有人去世,作為襄禮的儒卻大吃大喝,是無德的表現(xiàn),孔子顯然不會如此,并且他于當日不再唱歌。孔子是位音樂素養(yǎng)很高的人,弦樂不斷,但當有人離世,身為襄禮,孔子心有戚戚焉,推己及人,不再歌詠。

殷商時期的甲骨卜辭中多次提到一位人物,名為“子需”,其主要職責是為王室主持賓祭典禮,祭祀人鬼,也就是祖先,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屬。根據(jù)徐中舒先生的考證,“子需”,在其氏族中的名字為“父辛”,因為從事“儒”這個職業(yè)而位高權(quán)重,所以職業(yè)的稱謂取代了原有的名字,被稱為“子需"??梢姰敃r的“儒”還是有很高的地位。但到了春秋時期,儒的地位已經(jīng)下降了,《禮記儒行》講到“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人們對從事“儒”這個職業(yè)的人輕慢無禮,并諷刺挖苦,直到“孔子至舍,哀公館之,不敢以儒為戲"。也就是魯哀公認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們才改變了對儒者的態(tài)度。

可見,在孔子所處的時代,“儒"還是指處理喪葬等祭祀事務的神職人員,是術(shù)士之稱。但至孔子始,儒的含義發(fā)生了變化,成為對孔子所開立學派的特稱。我們現(xiàn)在使用“儒”字,已經(jīng)不再將它與術(shù)士相關(guān)聯(lián),而更多意味著詩書禮樂等人文傳統(tǒng)。

(摘編自史懷剛《人文的世界說“儒"釋義》)

材料二:

在周代社會中,“胥”是極其重要的鄉(xiāng)族基層官吏?!吨芏Y地官司徒》論閭胥之職稱:“閭胥各掌其閭之政令。以歲時,各數(shù)其閭之眾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喪、紀之數(shù),聚眾庶。既比則讀法,書其勤敏任恤者。"由此可見,“胥”乃是在鄉(xiāng)間主持禮樂、祭祀、行政、教育、文化的重要人物。

孔子年輕時,正是從“胥"出身?!妒酚洝酚浛鬃佑讜r“年少好禮”,“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及稍長,又嘗為季氏族任小吏以及助祭和儐相。這正是孔子出身于“胥”這個階層的確切證據(jù)。又孔子一生,以博學多知、誨人不倦著稱于當世,而這又符合“胥"的另一個語義:“胥,有才智之稱也?!薄墩撜Z憲問》記孔子言論謂:“文之以禮樂,亦可以成人矣。"孔子一生事業(yè),所務在“克己復禮”,“唯禮樂之用所先"。儒家之學,獨傳在六經(jīng)六藝,而重點則在禮樂。胥是商周時的禮官、樂師,兼為傳授六經(jīng)六藝的教師。由此可見,孔子所創(chuàng)的儒家,所繼承的其實正是古代“胥”的文化。所謂“儒”,實來自“胥”,亦即“需"。

“需”在商代乃是一種禮官和祭師。而在周代則是禮官、樂官、祭師,又兼學師。在《周禮》中,“需"以近聲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變遷中,“需"增“人”旁,又書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與“儒家”的前身。他們在社會中有特殊的地位。其職業(yè)的特殊使他們沿襲有特殊的裝束,亦即所謂“儒冠、儒服"。其特征是“逢衣淺帶,解果其冠”。即寬大恢宏的衣袍與崔嵬高聳的禮帽。

同時,胥又是周代社會中廣義的有才智之士,即知識分子的美稱。所以春秋以后形成的諸子百家,凡有道術(shù)者,皆可在這一意義上稱為“儒”,即“術(shù)士”。但是儒的本義則始終是禮樂之師。“儒以道得民”,“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古之儒者,博學于六藝之文”,乃是正統(tǒng)意義上的“儒”??鬃铀_創(chuàng)的以禮樂為教的儒家,正沿循著“儒"的這一語義發(fā)展而來。

(摘編自何新《諸子的真相·儒的由來與演變》)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對子夏的告誡以及孔子幫助別人辦理喪事時的表現(xiàn),說明儒對從業(yè)者有道德要求。

B.儒在殷商時地位崇高,春秋時卻成為人們嘲弄的對象,直至孔子出現(xiàn),才重新贏得人們的敬重。

C.儒因為地位、職業(yè)特殊,商周以來,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裝束:衣袍寬大恢宏,禮帽崔嵬高聳。

D.儒也曾經(jīng)是對知識分子的美稱,春秋以后形成的諸子百家中凡有道術(shù)者都可以稱為儒。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通過古文字的字形推演以及前人考古成果的引用來考釋“儒”的涵義。

B.材料二從“近聲假借"文字變遷”的角度梳理了“需"胥”與“儒"的關(guān)系。

C.“儒”為“術(shù)士之稱”,然而,材料一、材料二對“術(shù)士”的理解并不相同。

D.從“需"到“胥”再到“儒"的發(fā)展變化可見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靈活性。

3.下列孔子的言論,在文中最能體現(xiàn)“儒”的內(nèi)涵的一項是(3分)()

A.朝聞道,夕死可矣。

B.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C.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D.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4.兩則材料對“儒"內(nèi)涵的演變有各自的認識,請結(jié)合材料概括分析。(4分)

5.《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根據(jù)材料,試找出能夠證明這一學說的依據(jù)。(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4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縣委常委會連夜召開,會議室里氣氛有些緊張,大家一個個神情嚴肅,煙灰缸里煙頭滿滿的。常委會快接近尾聲了,程縣長作結(jié)論:“關(guān)于對張營公社干部大吃大喝、餓死耕牛問題的處理,大家爭論了半天,雖然沒爭出個結(jié)果,但是大家都上了一課。這個問題我們就暫時不再討論了。散會!"

常委們走出會議室。程世平留住焦裕祿:“老焦,你晚走一會兒?!苯乖5撚肿聛?。程世平說:“老焦,對張營公社干部的問題,是要處理,可牽扯到老洪,我的意見還是……"

焦裕祿說:“老程,我這次到張營公社住了兩天,在六個村進行了調(diào)查,這幾個村普遍缺糧,缺柴、缺草、缺錢,公社干部存在著嚴重的吃喝浪費行為,光用于照顧干部的統(tǒng)銷糧就有四千多斤,所以造成了人口外流、耕牛餓死的情況,群眾意見太大。我還堅持那觀點,必須嚴肅處理,有關(guān)責任人一定要處分,不管是誰?!?/p>

程世平說;“老洪可不是一般的責任人呀!"焦裕祿說:“老程,我們剛從三年嚴重困難中走過來,父老兄弟正餓著肚子,可一些干部,把民脂民膏一口口吞掉,這樣的干部還有沒有一點良心?”

他說不下去了。老程丟給他一支煙,焦裕祿點上,使勁吸了一口。

程世平說;“老焦啊,不是我不愿意揮淚斬馬謖,咱們培養(yǎng)個有能力的干部也很不容易呀。你想想,你為了給打成‘右派’受到處分的干部平反,四處探訪,八方調(diào)查,你是愛護干部的呀!"

焦裕祿說:“愛護不是溺愛。侵吞民脂民膏的干部,是干部隊伍里的害群之馬,老百姓最反感。人民要的是公仆,不是吸他們血汗的老爺。”程世平說:“可你和老洪,不是一般的朋友。"焦裕祿說:“我為這事幾宿沒合眼了。我這條命是老洪救下來的,我這么做,心里像拿刀子一樣??!可是老洪是社長,不處理他,人家都拿眼盯著我呢?!?/p>

焦裕祿丟給老程一支煙,老程點上,使勁吸了一口。焦裕祿說:“老程,當年我在尉氏搞土地改革的時候,發(fā)下大誓,要讓翻了身的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蛇@些年天災人禍,鄉(xiāng)親們離真正的好日子還遠著哪。我們干部隊伍里如果蛀蟲多了,老百姓就有可能永遠過不上好日子?。?

老程走后,焦裕祿痛苦萬狀地在辦公室里踱步。他拼命抽著煙,一根接上一根。抽了一通煙,他摘下墻上掛的那把二胡。這把二胡是老洪送他的。

拉二胡時,他的眼前不斷幻化出老洪的影子。焦裕祿頹然坐在藤椅上,把頭深深埋下去。拉完一支曲子,抬起頭來,他淚流滿面。

他把二胡架在膝上,剛拉了兩下,弦“嘀”的一聲斷了。

他回到家,推開門:“媽,俊雅,你們還沒睡呀,都半夜了。"徐俊雅問:“老焦,聽說你要處分老洪?”焦裕祿說;“工作上的事,家屬少摻和。"徐俊雅說:“可這是老洪的事,我不能不說。”岳母說:“裕祿呀,老洪今兒個又來看我了,大老爺兒們,哭得跟個孩子似的。他心里憋屈。人家老洪可是舍出自個兒的命救過你呀。"

焦裕祿說:“媽,您知道我心里有多難受?洪哥不是救了我一回,是兩回。還有一回掌子面塌方,把我們埋在里邊了,洪哥帶人扒開巷道,才把大伙兒救了。”徐俊雅說:“你記住了就好,咱得有良心。"焦裕祿說:“你放心,我會把這事處理好的?!痹滥赣忠淮味冢骸安还茉趺凑f,老洪可不能處分!人在難處,別人送二斤高粱都得記一輩子,何況救命之恩。咱可不能讓人說咱忘恩負義。"焦裕祿說:“媽,您睡。我明天開完會就去張營找洪哥。”

焦裕祿和老洪談崩了。

老洪很激動,他臉色漲紅,揮舞著手臂:“我不服!一千個不服,一萬個不服!死了也不服!"

焦裕祿說:“洪哥,你坐下!”老洪憤然地說:“我問你,我不就是在館子里多吃了幾頓飯嗎?同志們辛辛苦苦跟我工作,吃幾頓飯有啥不行?"焦裕祿動情地說:“洪哥,這一年用在你們公社干部身上的統(tǒng)銷糧居然有四千多斤,我真是嚇了一跳啊,這不明顯是多吃多占行為嗎?這幾個村子人口外流、耕牛餓死,你能說你們沒責任嗎?洪哥,牛是農(nóng)民的命啊。牛死了,生產(chǎn)咋搞?杜瓢村的老飼養(yǎng)員王老四說,他最喜歡的一頭大犍牛,死的時候滿眼是淚,比泥漿還渾的淚。這些日子我夜夜睡不穩(wěn)妥,一閉眼,就是杜瓢村的那一墻墻的牛皮,還有一雙雙流著淚的牛眼睛?!彼f給老洪一支煙。老洪接過來扔在地上。

焦裕祿說:“洪哥,咱們都別忘了,無論什么時候,老百姓都是咱頭上頂著的天呀。這個天要是塌下來,會有啥后果?"焦書記,俺沒你那么高的覺悟。”焦裕祿看見,老洪額頭上的青筋突了出來。

“洪哥,今天就咱哥兒倆,咱們說掏心窩子的話,我這條命是你潑出自個兒的命救下來的。你要是知道你救下來的這個人以后是個魚肉百姓的貪官,是個不辨青紅皂白的昏官,你后悔不后悔?"

“別扯那么遠。我當初救你是因為你殺了鬼子,是個有血性的后生。人有血性更得有良心,對不對?”焦裕祿點點頭?!敖箷?,我老洪背上個處分也算不了個哈,我是怕你背上個罵名。連我你都處分了,還有誰跟著你干工作?你要處分,就處分我一個人,我老洪從不拿別人墊背。"說完,老洪摔門而去。焦裕祿怔怔地坐在那里,他已沒有一點力氣站起身子了。

(選自何香久長篇小說《焦裕祿》)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焦裕祿對同事程世平直接表達觀點、直言相告,對岳母則施以安慰、避開話題。

B.文章交代了召開會議后焦裕祿的表現(xiàn),刻畫出焦裕祿面對“老洪”事件時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

C.一墻墻的牛皮、一雙雙流著淚的牛眼睛等內(nèi)容說明了村干部造成問題的嚴重性。

D.老洪說“怕你背上個罵名”,說明他為人著想,“從不拿別人墊背”說明他講義氣。

7.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設(shè)置了多種矛盾沖突,包括情感沖突、利益沖突、觀念沖突等,類型多樣的矛盾沖突豐滿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題。

B.文章通過焦裕祿拉老洪送給他的二胡表現(xiàn)其內(nèi)心的痛苦,以“弦‘喇’的一聲斷了"引起下文,引出二人談崩了的情節(jié)。

C.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立體化,避免臉譜化;焦裕祿要處理老洪并非心無掛礙,也有痛苦糾結(jié),老洪也并非一無是處,顯示出藝術(shù)的真實。

D.文章注重細節(jié)的刻畫,如焦裕祿給程世平煙是“罷”,給老洪卻是“遞”,動作的不同反映了人物心理的不同。

8.本文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都是有關(guān)焦裕祿的作品,但二者體裁不同,選材的側(cè)重點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9.“焦裕祿精神”內(nèi)涵豐富,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仁者愛人"。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闡述具體表現(xiàn)。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節(jié)選自《大學》)

材料二: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①。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節(jié)選自《大學》)

材料三: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節(jié)選自《中庸》)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對應序號寫在答題線上。(3分)

小人A閑居B為不善C無所D不至E見君子F而后厭然G掩其不善H而著其善

11.下列對材料中畫橫線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格物”,格,至也;物,猶事也。指對事物內(nèi)在本質(zhì)進行探究,進而推究事物的原理,開啟智慧。

B.庶人:泛指無官爵平民;百姓。周代居住在國中(城內(nèi))及國郊的人稱為國人,國人也就是庶人。

C.“人之視己"中“之”意為“取消句子獨立性”,與“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中“之"的用法相同。

D.“肺肝”比喻內(nèi)心,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肝肺”意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開宗明義,提出“三綱”,作為引領(lǐng)學習的終極目標?!叭V”層層遞進,構(gòu)成了一個由己及人、由“小我"到“大我”的完整體系。

B.材料一中提到的“八條目"被稱為“內(nèi)圣外王”,是實現(xiàn)“三綱領(lǐng)"的步驟和過程,有先后本末之分。其中“正心”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C.材料二提出君子在獨處的時候要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更不能欺騙別人,因為內(nèi)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

D.材料三中提出“誠者"是天道屬性,是由圣人來體現(xiàn),但文章強調(diào)并非只是圣人之道,只要愿意付出成倍的努力,便能以勤補拙,進而獲得成功。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②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14.結(jié)合材料,用自己語言概括如何才能達到修身之“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小題。

弈棋二首呈任公漸(其二)

黃庭堅

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校兩棋。

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①。

湘東一目②誠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③不曾知。

【注】①出于《莊子》中佝僂丈人承鯛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鯛,意志專一,竟把身子當作枯樹,手臂當作樹枝②《南史》記載,梁湘東王蕭繹,自幼盲一目。這里的“目"指圍棋的“眼”,圍棋需要兩眼才能活。一目就是死棋。③參橫月落:參,二十八星宿之一。參星橫斜,月亮落下,指夜深。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開門見山,照應詩題,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閑的意趣。

B.頷聯(lián)設(shè)喻用典,或直寫心理,或以形顯神,細致入微地刻畫棋手形象。

C.頸聯(lián)敘中有議,呼應“席上談兵”,“誠”“尚"二字蘊藏棋局走勢。

D.尾聯(lián)運用反問,表現(xiàn)詩人的自省,弈棋雖樂,但從日到夜,耗時誤事。

16.這首詩寫的是弈棋,但也引發(fā)讀者弈棋之外的聯(lián)想。請結(jié)合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說說此詩給讀者哪些啟示。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隨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既強調(diào)了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diào)人要自我反思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學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diào)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把修養(yǎng)品性作為根本。

(3)自我夸耀只得一時風光,難以維持長久?!端恼隆分小癬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都江堰坐落成都西部岷江之上,是中國最出名的水利工程之一。這座古老的無壩引水工程并非_________,而是在漫長的嘗試與實踐中發(fā)展而成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jié)晶。

佇立水邊,聽著_________的濤聲,我的心與波濤一同澎湃;望著水跳躍奔流——“卷起千堆雪”,我的心被至清之水融化了,與晶瑩和透明合而為一??墒?,想到黃河將成為泥河、長江將成為黃河、淮河將成為黑水河,眾多我們賴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頻頻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魚,無處安身。何處有生命之泉?何處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地?何處有可供安枕的綠洲?

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態(tài)的都江堰水質(zhì)干凈、水流不斷,李冰“分四六、平澇旱”的科學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駐,從容運轉(zhuǎn),成為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眾多后任,總會追尋李冰的足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疏浚、修繕都江堰。諸葛亮、高儉、盧翊、阿爾泰、丁寶楨……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們就靠立在伏龍觀前的堰功道兩側(cè),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仿佛快要窒息,無處安身,失去生命之泉,沒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地和可供安枕的綠洲"。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原文表達效果更好?(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鹽堿地是耕地“提質(zhì)、擴容、增效”的重要來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diào)查成果顯示,2019年末我國鹽堿地有1.15億畝左右。立足國情農(nóng)情,因地制宜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

治理鹽堿地,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以地適種”,即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①______,即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過去,一些地方依賴單一方式進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水資源等條件制約,面臨改造成本高、維護難等諸多問題。

如今,更多地方打開思路,堅持“兩條腿走路”,進行土壤改良的同時,②_____:找到了更多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有效方法。比如,山東省慶云縣實施暗管排灌改良土質(zhì),提升地力,規(guī)劃建設(shè)高標準農(nóng)田,推動土地成方連片,并試種高粱等耐鹽堿新品種,良法、良種讓昔日鹽堿地變豐產(chǎn)田。我國鹽堿地面積大、類型多、分布廣,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分區(qū)分類進行治理改良,③______。

20.下列句子中的“左右"和“2019年末我國鹽堿地有1.15億畝左右”中的“左右”,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我左右閑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B.他想左右目前的形勢,沒那么容易!

C.在這里,想要上學必須要經(jīng)過五十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夠到學校。

D.處世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真誠待人。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兩條腿走路”原本是領(lǐng)導人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方針的形象概括,現(xiàn)在這一方針廣泛應用于各個領(lǐng)域,請結(jié)合材料簡述“兩條腿走路"在文中的含義。(3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老子說“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而荀子卻說“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孔子說“(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而魯迅身處風雨如磐的年代,卻慷慨激昂地說“青年人先可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古人,將自己的真心話發(fā)表出來"。關(guān)于“說與不說”,古圣先賢們各持己見,身處新時代的青年,在“說與不說"之間,當作何權(quán)衡和選擇呢?

請以“說與不說”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寧三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月考(一)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B【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直至孔子出現(xiàn),才重新贏得人們的做重錯誤,原文是“也就是魯哀公認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們才改變了對儒者的態(tài)度"。故選B。

2.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可見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靈活性”錯誤,根據(jù)“需在商代乃是一種禮官和祭師。而在周代則是禮官、樂官、祭師,又兼學師。在《周禮》中,需以近聲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變遷中,需增‘人’旁,又書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與‘儒家’前身。他們在社會中有特殊的地位。其職業(yè)的特殊使他們沿襲有特殊的裝束,亦即所謂‘儒冠、儒服’"可知,從“需”到“胥"再到“儒”的發(fā)展變化反映了儒家發(fā)展興起的過程。故選D。

3.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根據(jù)“但是儒的本義則始終是禮樂之師"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以禮樂為教的儒家”,正沿循著‘儒’“的這一語義發(fā)展而來"可知,“儒”這一職業(yè)強調(diào)禮樂。A.意思是“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未嘗不可”,強調(diào)對真理追求的重要性。B.意思是“君子懂得大義,小人只懂得小利”,強調(diào)義。C.意思是“質(zhì)樸多于文采就難免顯得粗野,文采超過了質(zhì)樸又難免流于虛浮,文采和質(zhì)樸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才能成為君子”,強調(diào)文、質(zhì)雙修。D.意思是“不符合禮的不看,不符合禮的不聽,不符合禮的不說,不符合禮的不做”,強調(diào)禮。故選D。

4.①材料一認為,殷商時期,儒是一種術(shù)士職業(yè),主要的任務是為人襄禮,祭祖事神,辦理喪事。至孔子始,成為儒家學派的特稱?,F(xiàn)在的“儒”,意指詩書禮樂等人文傳統(tǒng)。(2分)②材料二認為,“儒”,是來自“胥"需”,是禮官、樂師,兼為傳授六經(jīng)六藝的教師。儒的本義是禮樂之師。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儒家,沿循著“儒"的本義發(fā)展而來。(2分)

5.儒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司徒官。他們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2分)。①儒在周代即是胥,《周禮地官司徒》明確了它的職責,因此可以說“出于司徒之官”。(1分)②儒在商代即是需,代表人物“子需”,是商王武丁的重要的臣屬,因此可以說“助人君”。(1分)③儒在商周時,既是祭師,可以結(jié)交鬼神,又是襄禮,可以助成人事,因此可以說“順陰陽"。(1分)④儒的本義是禮樂之師(或者說“兼為傳授六經(jīng)六藝的教師”),因此可以說“明教化"。(1分)

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D.“怕你背上個罵名”未必是真心話,也許只是老洪想免予處罰的借口,以此判斷他“為人著想理由并不充分,“講義氣"也過于拔高。故選D。

7.B【解析】B.“焦裕祿拉老洪送給他的二胡表現(xiàn)出其內(nèi)心的猶豫,”分析錯誤,應是“表現(xiàn)了其內(nèi)心的痛苦"。另外“引出二人談崩了情節(jié)”錯誤,應是“暗示了二人談崩了的情節(jié)"故選B。

8.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是一篇新聞通訊,體現(xiàn)作為通訊體裁的真實性,因此主要是選取焦裕祿如何克服諸多自然災害或困難的具體的典型事例。②本文是一篇小說,主要是在矛盾沖突中展現(xiàn)人物形象,同時也要使小說更富于戲劇性和藝術(shù)張力,因此選取焦裕祿如何力排眾議,處理對自己有恩的干部的富有矛盾沖突的故事情節(jié)。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體裁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是一篇新聞通訊,記錄了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事跡,主要選取焦裕祿如何克服諸多自然災害或困難的具體的典型事例,體現(xiàn)作為通訊體裁的真實性。

②本文是一篇小說,主要是在矛盾沖突中展現(xiàn)人物形象,小說設(shè)置了多種矛盾沖突,包括情感沖突、利益沖突、觀念沖突等,類型多樣的矛盾沖突豐滿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題。同時也要使小說更富于戲劇性和藝術(shù)張力,因此選取焦裕祿如何力排眾議,堅決處理對自己有恩的社長老洪這樣中心事件,焦裕祿要處理老洪并非心無掛礙,也有痛苦糾結(jié),老洪也并非一無是處,突出矛盾,強化細節(jié)刻畫,顯示出藝術(shù)的真實。

9.①焦裕祿作為領(lǐng)導,愛護下級干部,為了給打成“右派"受到處分的干部平反,四處探訪,八方調(diào)查。②焦裕祿作為黨員干部,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發(fā)誓要讓翻身的鄉(xiāng)親過上好日子,并與各種苦難、阻礙作斗爭,③對于老洪曾救過自己的命,他心懷感恩;在處理老洪時內(nèi)心痛苦,淚流滿面。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你為了給打成‘右派’受到處分的干部平反,四處探訪,八方調(diào)查,你是愛護干部的呀!”可見焦裕祿作為領(lǐng)導,愛護下級干部,為了給打成“右派"受到處分的干部平反,四處探訪,八方調(diào)查。

②“公社干部存在著嚴重的吃喝浪費行為,光用于照顧干部的統(tǒng)銷糧就有四千多斤,所以造成了人口外流、耕牛餓死的情況,群眾意見太大。我還堅持那觀點,必須嚴肅處理,有關(guān)責任人一定要處分,不管是誰”“愛護不是溺愛。侵吞民脂民膏的干部,是干部隊伍里的害群之馬,老百姓最反感。人民要的是公仆,不是吸他們血汗的老爺。"焦裕祿作為黨員干部,發(fā)誓要讓翻身的鄉(xiāng)親過上好日子,堅持處理曾經(jīng)救過他命的社長老洪,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并與各種苦難、阻礙作斗爭。

③“我為這事幾宿沒合眼了。我這條命是老洪救下來的,我這么做,心里像拿刀子一樣啊!”“拉二胡時,他的眼前不斷幻化出老洪的影子”,“您知道我心里有多難受洪哥不是救了我一回,是兩回”對于老洪曾救過自己的命,他心懷感恩;“焦裕祿痛苦萬狀地在辦公室里踱步"拉完一支曲子,抬起頭來,他淚流滿面”在處理老洪時內(nèi)心痛苦,淚流滿面。

10.CEG【解析】句意:小人在獨處時沒有什么壞事做不出來,一見到君子便會躲躲閃閃,掩蓋自己的邪惡行徑,而顯示其如何善良。

“小人"為主語,“閑居”為狀語,“不善"意為不好的事情,作“為”的賓語,所以“小人閑居"和“為不善”之間不可斷開,應在C處斷開;

“無所不至"作省略的主語“小人”的謂語,應在“無所不至"的后面斷開,即E處;

“見君子而后厭然”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是小人見到君子時的兩種表現(xiàn),即應在G處斷開。

11.A【解析】B.“國人也就是庶人”錯。國人中的上層為卿、大夫、士,下層為庶人。

C.前者“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別人看你。后者“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句意: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D.文中的“肝肺”“肺肝"都是“內(nèi)心”的意思。句意:就像能看見你的內(nèi)心一樣清楚/內(nèi)心像冰雪一樣純凈透明。

12.B【解析】B.“其中“正心"具有根本的重要性”錯,“修身"才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故選B。

13.(1)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2)如果真能做到這樣,即使愚笨一定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一定會變得剛強。(或者:如果真能踐行這個道理,即使愚笨一定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一定會變得剛強)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明”,彰明,形容詞作動詞;“親”,親近/新民,使天下人去舊立新:“止”,至,到;“至善"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2)“果”,如果;“雖”,即使;“明”,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變得聰明。

14.①推究明白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②不要自欺欺人,哪怕是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使自己的行為謹慎

一絲不茍。③選擇至善的道德,并且堅守不渝。

【解析】①材料一中提到“誠"的部分主要是“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可知,要推究明白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

②材料二中提到“誠"的部分主要是“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由此可知,不要自欺欺人,哪怕是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使自己的行為謹慎,一絲不茍。

③材料三中提到“誠"的部分主要是“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由此可知,選擇至善的道德,并且堅守不渝。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使內(nèi)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處事合宜。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后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節(jié)選自《大學》)

材料二: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這樣才算是滿足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君子在獨處時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壞事,沒有什么做不出來的,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別人看你,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么用呢?這就叫做內(nèi)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xiàn)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節(jié)選自《大學》)

材料三:

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則,這樣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誠(的人),就要選擇美好的目標執(zhí)著堅持不懈地追求。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有未學之事,必須學會,學不會決不放下;有未問之事,必須問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