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4/0F/wKhkGWdF7QqAWAquAAIT2h8gUyk291.jpg)
![《免疫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4/0F/wKhkGWdF7QqAWAquAAIT2h8gUyk2912.jpg)
![《免疫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4/0F/wKhkGWdF7QqAWAquAAIT2h8gUyk2913.jpg)
![《免疫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4/0F/wKhkGWdF7QqAWAquAAIT2h8gUyk2914.jpg)
![《免疫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4/0F/wKhkGWdF7QqAWAquAAIT2h8gUyk29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學》教學大綱課程編號:08180051英文名稱:Immunology學分:2.5學分學時:學時40學時先修課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課程類別:專業(yè)主干課程授課對象:生物科學專業(yè)學生教學單位:生命科學學院修讀學期:第5學期一、課程描述和目標免疫學(Immunology)是一門前沿學科,其理論和技術在生命科學、藥學及相關科研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只有具備基本的免疫學知識,才能進行免疫相關生命科學、藥物制備及其機理研究。根據(jù)生物科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本課程教學介紹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與方法,以啟發(fā)學生思維、拓寬科研思路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掌握免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為學生從事生物學及相關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如下:課程目標1專業(yè)知識方面,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免疫學發(fā)展進展,認識到免疫學基礎知識與藥學及相關各分支學科發(fā)展的密切關系,以及免疫學知識在藥學臨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學生熟悉人類免疫系統(tǒng)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免疫分子基本結構、免疫反應基本機理,免疫應答基本機制;重點掌握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在機體免疫學機制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學相關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及診斷技術。課程目標2專業(yè)能力方面,通過本課程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免疫細胞及免疫分子在機體免疫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具有分析機體對內外源抗原的識別機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備利用免疫學原理研究新型免疫制劑的研究能力。課程目標3綜合能力方面,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在學習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科研素質方面均有較大提高,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二、課程目標對畢業(yè)要求的支撐關系本課程教學目標對畢業(yè)要求的支撐關系如表2-1所示。表2-1課程教學目標對畢業(yè)要求的支撐關系畢業(yè)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支撐強度(H、M、L)4.2生物醫(yī)學:具有生物醫(yī)學產業(yè)的疾病診斷相關試劑開發(fā)、產品研發(fā)和產品注冊與管理的能力。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H6.3專業(yè)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獲取專業(yè)知識終身學習的能力。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M7.1實驗安全:掌握化學、生物學實驗室基本安全知識,樹立安全意識,具備安全突發(fā)事件防護能力。課程目標2L三、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本課程總學時40學時,均為理論學時,課后自主學習不占學時。表3-1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課程目標與學時分配序號教學內容基本要求學時教學方式對應課程目標11.緒論:=1\*GB3①免疫的基本概念。=2\*GB3②免疫系統(tǒng)的構成。=3\*GB3③免疫的類型。=4\*GB3④適應性免疫應答及其過程。=5\*GB3⑤克隆選擇學說。=6\*GB3⑥免疫學發(fā)展簡史。=1\*GB3①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的類型。=2\*GB3②熟悉免疫系統(tǒng)的構成、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組成及特點、克隆選擇學說。=3\*GB3③了解適應性免疫應答及其過程、免疫學發(fā)展簡史和重要成就。1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2.抗原:①抗原、半抗原、完全抗原、免疫原、耐受原、變應原的概念。②抗原的兩個基本特性。③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④抗原決定基/表位的定義及分類。⑤抗原的種類,醫(yī)學上重要的抗原,并舉例說明。⑥超抗原概念及作用機制。①掌握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抗原決定基、超抗原、異嗜性抗原、胸腺依賴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賴性抗原的基本概念、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的分類、醫(yī)學上重要的抗原及其意義。②熟悉決定抗原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耐受原、變應原的概念、T細胞決定基與B細胞決定基的概念及區(qū)別、共同抗原和交叉反應及其在臨床的意義、超抗原的種類及與普通抗原的區(qū)別、絲裂原的概念及主要絲裂原、抗原結合價的概念。③了解佐劑的概念、種類、作用機制。1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33.免疫球蛋白和抗體:①免疫球蛋白研究簡史。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③免疫球蛋白的分類與分型。④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⑤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⑥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點與功能。⑦抗體的制備。⑧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結構及其表達。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①掌握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基本概念、基本結構、功能區(qū)及功能、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②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分類與分型、酶解片段、J鏈和分泌片、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點與功能、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多克隆抗體和單克隆抗體的概念、制備、應用及優(yōu)缺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概念和主要成員。③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結構及其表達。1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44.補體系統(tǒng):=1\*GB3①補體的概念。=2\*GB3②補體系統(tǒng)的組成與命名,補體的理化性質。=3\*GB3③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4\*GB3④補體系統(tǒng)激活的調節(jié)。=5\*GB3⑤補體受體及其作用。=6\*GB3⑥補體系統(tǒng)的主要生物學作用。①掌握補體的概念、補體活化的三條激活途徑特點及其生物學作用。②熟悉補體的理化特性。③了解補體的組成與命名、補體活化的調節(jié)方式、補體受體及其作用。3集中講授和小組討論相結合課程目標1、255.細胞因子:=1\*GB3①細胞因子的概念。=2\*GB3②細胞因子的種類及其主要活性。=3\*GB3③細胞因子受體。=4\*GB3④細胞因子的共同特性。=5\*GB3⑤細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學作用。=6\*GB3⑥細胞因子各論。=7\*GB3⑦細胞因子與疾病的關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應用。=1\*GB3①掌握細胞因子的概念、分類及共性、主要的白細胞介素的生物學功能。=2\*GB3②熟悉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及趨化性細胞因子的主要成員及其生物學功能。=3\*GB3③了解細胞因子受體的結構及分類、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的概念及作用、細胞因子與疾病的關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應用。3集中講授和小組討論相結合課程目標1、266.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的抗原系統(tǒng):=1\*GB3①MHC的研究簡史,MHC和HLA的概念。=2\*GB3②人HLA復合體的定位和基因組成。=3\*GB3③HLA-Ⅰ類分子和HLA-Ⅱ類分子的結構及分布特點。=4\*GB3④HLA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5\*GB3⑤HLA復合體的遺傳特征。=6\*GB3⑥HLA在醫(yī)學上的意義。①掌握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HLA的概念、HLA基因座位的組成和分類、HLA-Ⅰ類和Ⅱ類抗原的結構特點、分布及生物學功能。②熟悉HLA在醫(yī)學上的意義。③了解HLA復合體的遺傳學特征。3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77.免疫器官的組成和主要作用:=1\*GB3①中樞免疫器官的概念、組成與功能。=2\*GB3②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組成、結構與功能。=3\*GB3③造血干細胞的表面標志及在骨髓中的分化發(fā)育。=4\*GB3④T細胞在胸腺中的發(fā)育成熟。=1\*GB3①掌握中樞免疫器官的概念、組成與功能;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組成、結構與功能。=2\*GB3②熟悉造血干細胞的表面標志及在骨髓中的分化發(fā)育、T細胞在胸腺中的發(fā)育成熟(陽性選擇和陰性選擇)。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88.適應性免疫的組成細胞:=1\*GB3①T淋巴細胞。=2\*GB3②B淋巴細胞。=3\*GB3③粘附分子的概念、種類、共性、功能。=1\*GB3①掌握T細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功能、T細胞亞群及其功能、B細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功能、B細胞亞群及其功能。=2\*GB3②熟悉粘附分子的概念、種類、共性、功能。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99.固有免疫的組成細胞:=1\*GB3①巨噬細胞。=2\*GB3②樹突狀細胞(DC)。=3\*GB3③NK細胞。=4\*GB3④NKT細胞的概念、特征、功能。=5\*GB3⑤γδT細胞特征、功能。=6\*GB3⑥B1細胞特征、功能。=7\*GB3⑦其它免疫相關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紅細胞。=1\*GB3①掌握巨噬細胞表面的模式識別受體、功能。=2\*GB3②掌熟悉NK細胞的表面標志、受體、識別機制及其功能。=3\*GB3③了解NKT細胞的概念、特征、功能;DC表面特征、功能;其他免疫細胞的功能。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1010.適應性免疫應答:=1\*GB3①概述: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概念、類型、發(fā)生場所、基本過程和主要特征。=2\*GB3②抗原提呈細胞(APC)的概念和種類,專職APC(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B細胞)和兼職APC。=3\*GB3③抗原加工提呈的途徑:MHC-Ⅱ類分子途徑和MHC-Ⅰ類分子途徑。=4\*GB3④T細胞和B細胞的激活。=5\*GB3⑤T細胞和B細胞活化的信號轉導途徑。=6\*GB3⑥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7\*GB3⑦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1\*GB3①掌握免疫應答的概念、類型、發(fā)生場所和基本過程,抗原遞呈細胞的概念、類型及功能;MHC-Ⅱ類分子途徑和MHC-Ⅰ類分子途徑的特點;初次免疫應答和再次應答的概念和各自的特點。=2\*GB3②熟悉T細胞和B細胞對抗原的識別、活化、增殖和效應全過程,TD-Ag和TI-Ag免疫應答的不同特點,Th1細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學作用、Th2細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學作用、Tc細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學作用。=3\*GB3③了解抗原的加工提呈過程,T細胞和B細胞活化的信號轉導途徑。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1111.固有免疫應答:=1\*GB3①參與固有免疫的組織。=2\*GB3②固有免疫的作用時相。=3\*GB3③固有免疫應答的特點:識別特點。=4\*GB3④固有免疫應答與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關系。=1\*GB3①掌握參與固有免疫的組織、細胞和效應分子。=2\*GB3②熟悉固有免疫應答的特點。=3\*GB3③了解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時相、固有免疫應答與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關系。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1212.免疫耐受=1\*GB3①掌握免疫耐受、耐受原的概念。=2\*GB3②熟悉免疫耐受形成的機制、影響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3\*GB3③了解免疫耐受的細胞學基礎和特點、研究免疫耐受的意義。=1\*GB3①免疫耐受的概念、耐受原的概念。=2\*GB3②免疫耐受的發(fā)現(xiàn)。=3\*GB3③免疫耐受的細胞學基礎和特點。=4\*GB3④影響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5\*GB3⑤免疫耐受的形成機制。=6\*GB3⑥研究免疫耐受的意義。2集中講授和小組討論相結合課程目標1、2、31313.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1\*GB3①抗原和抗體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作用,獨特型-抗獨特型網絡調節(jié)。=2\*GB3②免疫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作用。=3\*GB3③細胞凋亡對免疫應答的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4\*GB3④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節(jié)作用。=1\*GB3①掌握參與免疫調節(jié)的主要因素。=2\*GB3②熟悉獨特型-抗獨特型網絡學說。=3\*GB3③了解抗原、抗體和免疫復合物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作用,了解免疫細胞間的調節(jié)和細胞因子的免疫調節(jié),細胞凋亡對免疫應答的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與免疫系統(tǒng)的相互調節(jié)作用。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1414.超敏反應=1\*GB3①超敏反應的概念及類型。=2\*GB3②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變應原、變應素和細胞,Ⅰ型超敏反應的特點、發(fā)生機制、常見疾病及防治原則。=3\*GB3③Ⅱ型超敏反應的特點、發(fā)生機制及常見疾病。=4\*GB3④Ⅲ型超敏反應的特點、發(fā)生機制及常見疾病。=5\*GB3⑤Ⅳ型超敏反應的特點、發(fā)生機制及常見疾病。=1\*GB3①掌握超敏反應的概念、類型,各型超敏反應的特點及發(fā)生機制。=2\*GB3②熟悉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變應原、變應素和細胞;Ⅰ型超敏反應的防治原則。=3\*GB3③熟悉各型超敏反應常見的臨床疾病。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1515.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1\*GB3①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概念。=2\*GB3②自身免疫耐受。=3\*GB3③自身免疫病的一般特點、自身免疫病的類型。=4\*GB3④自身免疫細胞激活的機制。=5\*GB3⑤遺傳、環(huán)境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6\*GB3⑥常見自身免疫病及其動物模型舉例。=7\*GB3⑦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原則。=1\*GB3①掌握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概念。=2\*GB3②熟悉自身免疫病的一般特點、自身免疫病的類型、自身免疫細胞激活的機制。=3\*GB3③了解遺傳和環(huán)境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常見的自身免疫病及其發(fā)病機理、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原則。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1616.免疫缺陷病=1\*GB3①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類、共同特點。=2\*GB3②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3\*GB3③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4\*GB3④免疫缺陷病的臨床治療原則。=1\*GB3①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類及一般特征,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2\*GB3②了解常見的免疫缺陷病及免疫缺陷病的臨床治療原則。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1717.移植免疫=1\*GB3①基本概念。=2\*GB3②器官移植的類型。=3\*GB3③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本質。=4\*GB3④誘導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抗原。=5\*GB3⑤同種異型抗原的識別。=6\*GB3⑥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7\*GB3⑦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1\*GB3①掌握移植相關的基本概念。=2\*GB3②熟悉器官移植的類型、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3\*GB3③了解同種異型抗原的識別機制、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1818.腫瘤免疫=1\*GB3①腫瘤抗原的概念。=2\*GB3②腫瘤抗原的分類。=3\*GB3③機體抗腫瘤免疫效應機制。=5\*GB3⑤腫瘤的免疫診斷和治療。=1\*GB3①掌握腫瘤抗原、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概念。=2\*GB3②熟悉腫瘤抗原的分類和種類、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機制。=3\*GB3③了解腫瘤免疫逃逸機制、腫瘤的免疫診斷和治療。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1919.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其應用:=1\*GB3①體外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特點、影響因素。=2\*GB3②抗原-抗體反應的基本檢測方法。=3\*GB3③免疫細胞的檢測。=4\*GB3④免疫細胞功能測定。=1\*GB3①掌握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特點,抗原-抗體反應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2\*GB3②熟悉免疫標記技術的類型及其原理。=3\*GB3③了解免疫細胞功能測定的方法。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2020.免疫學防治=1\*GB3①人工主動免疫的概念、特點、疫苗的種類。=2\*GB3②人工被動免疫的概念、特點、人工被動免疫生物制劑的種類。=3\*GB3③新型疫苗及其應用。=4\*GB3④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注意事項。=5\*GB3⑤免疫治療。=1\*GB3①掌握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的概念及特點、基因工程疫苗的概念、免疫治療的概念。=2\*GB3②熟悉常用的疫苗名稱及免疫基本原理。=3\*GB3③了解常用的免疫增強劑和免疫抑制劑。2集中講授課程目標1、2、3合計40四、課程教學方法本課程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用教師課堂教學為主、學生課后學習為輔的教學模式,以達到符合畢業(yè)要求指標點的教學目的。其中,課堂教學主要采用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案例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課后學習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練習和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式。五、學業(yè)評價和課程考核課程考核采用過程性和結果性相結合的方式,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兩部分組成,具體計算方法如下:總評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成績(60%)表5-1課程考核評價標準考核依據(jù)建議分值考核/評價細則對應的課程目標平時成績40%課堂表現(xiàn)5%課堂表現(xiàn)包括出勤情況、聽課情況、課堂討論參與情況、教學上互動和學習反饋、線上討論參與情況等等。修課學生基礎分80分,若發(fā)生遲到、無故曠課、學習態(tài)度差(課堂玩手機、多言好睡等)現(xiàn)象一次,則扣1-5分,扣完為止;積極參與回答問題或有效提問者,酌情加分2-5分,上限20分。學期末該分值×5%核定分值計入總評成績。課程目標1平時作業(yè)35%平時作業(yè)批改以百分制登記,教師批閱給分,不交作業(yè)記為零分,最后作業(yè)成績按平均分值計算。學期末平均分值×35%核定分值計入總評成績。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期末考試成績60%修課學生參加期末考試,教師批閱試卷,成績以百分制登記,學期末以該分值×60%核定分值計入總評成績。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表5-2課堂表現(xiàn)評分標準考核類型分值比重考核指標考核內容說明課堂表現(xiàn)5%平時表現(xiàn)出勤、聽課情況、學習態(tài)度、回答問題、提問情況等課堂研討拓展學習課堂專題研討參與、課外拓展學習情況線上學習參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云南省職教高考《語文》考前沖刺模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武漢外語外事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智能系統(tǒng)內容合同(2篇)
- 2025年浙教版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成品移動公廁施工方案
- 2025年度部隊食堂食材采購與質量追溯服務合同3篇
-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集體備課
- 繪本 課件教學課件
- 大型央國企信創(chuàng)化與數(shù)字化轉型規(guī)劃實施方案
- pcn培訓培訓課件
- 過錯方財產自愿轉讓協(xié)議書(2篇)
- 監(jiān)理專題安全例會紀要(3篇)
- 牧場物語-礦石鎮(zhèn)的伙伴們-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審核與認證機構要求》中文版(機翻)
- 農業(yè)生產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監(jiān)控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