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1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2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3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4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yōu)教有方學而優(yōu)教有方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北京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正式開幕,2月4日上午從祝融號火星車上傳回了帶有冰墩墩、雪容融兩大吉祥物的圖案的自拍照。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火星是生物圈的一部分B.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C.火星的巖石圈上層屬于生物圈的范圍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環(huán)境2.鱷雀鱔是一種富有攻擊性的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shù)氐乃w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滅頂之災。以上描述主要體現(xiàn)的生物特征是()A.具有應激性 B.能生長 C.需要營養(yǎng) D.能繁殖3.冠狀病毒像日冕,平均直徑100nm,呈球形或橢圓形,具有多樣性,如SARS﹣CoV﹣2,MERS﹣CoV,SARS﹣CoV等。這種多樣性的實質是()A.基因的多樣性 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C.種類的多樣性 D.寄生環(huán)境的多樣性4.2021年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宇航員送入太空,在完成多項在軌實驗后,于2022年4月16日成功返回地面。下列哪項不屬于影響宇航員在天宮空間站中生活的生態(tài)因素()A.同行的其他兩名宇航員 B.攜帶的食品C.地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 D.地球上的植物5.在2019年中國國際大數(shù)據(jù)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上,小i機器人可以實現(xiàn)解答觀眾的法律問題,幫助完成老年證辦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因為“小i”不具有下列哪項生命活動()A.排出代謝廢物 B.來回自由行走C.能夠與人交流 D.解答多種問題6.在下列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A.門 B.綱 C.科 D.種7.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

)發(fā)現(xiàn)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使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到分子生物學階段。A.林奈和達爾文 B.哈維和克里克C.達爾文和沃森 D.沃森和克里克8.在墨西哥奇基韋特洞穴深處發(fā)現(xiàn)所示的石器表明,人類可能早在3萬年前就到達了美洲。人類進入或占領美洲的時間至少往前推進了1萬多年??脊艑W者們對這一日期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許多學者最初認為人類首次進入美洲大約是在13500年前,當時冰原消退,連通美洲的移民路線得以開辟。畫線部分應該是科學家()A.提出的問題 B.作出的假設 C.得出的結論 D.制訂的研究方案9.研究“光對植物體葉綠素形成的影響”時,實驗變量有幾個?(

)A.1個 B.2個 C.3個 D.4個10.在“響尾蛇是如何追尋它放走的獵物的”實驗中,假若剪掉響尾蛇的舌頭,它還能不能追尋到已中毒的獵物?()A.一定不能 B.不能C.可能 D.要設計實驗進行探究11.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A.調節(jié)光線的強弱 B.調節(jié)放大倍數(shù)C.調出更清晰的物像 D.使鏡筒快速上升12.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正確的是(

)A.物像不清晰﹣﹣調節(jié)光圈 B.物像偏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動玻片C.視野較暗﹣﹣用平面鏡 D.物像太小﹣﹣換高倍目鏡或物鏡13.荀況的千古名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染藍技術。深藍色的有機染料用蓼藍、菘藍、木藍以及馬藍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葉子發(fā)酵制成,用來染布顏色經(jīng)久不褪。根據(jù)你所學的細胞的知識,你認為植物中的這種吲哚酸成分主要位于細胞的中()A.細胞壁 B.細胞核 C.液泡 D.葉綠體14.太空育種就是把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通過航空器運送到太空,再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對其進行誘變,使種子或材料產(chǎn)生變異,用于培育作物新品種。你認為太空育種主要是細胞的哪一個結構中的物質發(fā)生了變化()A.細胞壁 B.細胞核 C.細胞膜 D.液泡15.下列選項對動物細胞分裂過程排序正確的是()①細胞核由一個分成兩個

②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nèi)凹陷

③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16.蓮藕折斷后出現(xiàn)“藕斷絲連”現(xiàn)象,其中的每一根藕絲都由3至8根導管構成。這些“絲”屬于()A.輸導組織 B.分生組織C.營養(yǎng)組織 D.保護組織17.詩人楊萬里在詩中寫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請你分析一下,相對于蜻蜓,“荷”缺少下列哪一個結構層次()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tǒng)18.下列有關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中,具有營養(yǎng)、連接、支持和保護功能的組織是(

)A.上皮組織 B.肌肉組織 C.結締組織 D.神經(jīng)組織19.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農(nóng)村多地建立起草莓采摘園,采摘時工作人員會特別提醒你,草莓表面很柔軟,采摘下來往籃子里放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防止磕碰。放進籃子里的草莓也不要堆太多,否則籃子下面的草莓容易壓壞。草莓表面破損處很快就會腐爛,由此判斷草莓的表面屬于哪種組織()A.輸導組織 B.保護組織 C.上皮組織 D.分生組織20.下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其中的a、b、c、d分別表示(

)A.組織、器官、動物體、植物體B.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C.器官、組織、動物體、植物體D.器官、組織、植物體、動物體二、綜合題21.圖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jù)圖回答。(1)整個人體都是由A細胞發(fā)育而成的,A細胞是。(2)圖中B通過形成C。(3)A形成B的過程中,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4)從構成人體的結構層次看,D叫作。三、資料分析題22.資料分析。資料一:梅縣區(qū)陰那山自然保護區(qū)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類”中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為: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環(huán)境;三、奇特的自然景觀;四、靈光寺和?;^等人文景觀。資料二:陰那山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6.82平方千米,已知維管束植物814種,其中材用植物67種、藥用植物401種;野生動物有100多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云豹、穿山甲、大靈貓,二級保護動物蘇門羚、白鴨、蟒蛇和虎紋蛙等。(1)保護區(qū)內(nèi)樹木郁郁蔥蔥,空氣清新濕潤,氣候溫和,這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2)資料二中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中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還包括多樣性和多樣性。(3)保護區(qū)內(nèi)有不少古樹,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有些古樹樹干上掛了小卡片,卡片上有“二維碼”,當游客用手機掃一掃卡片上的二維碼,便出現(xiàn)樹木的分類、特征等信息,瑞典科學家創(chuàng)立了統(tǒng)一的生物命名法。四、綜合題23.如圖是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再裝片時依次看到的視野。分析回答:(1)觀察前應對光,首先使對準通光孔。由視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將臨時裝片向(填“左”或“右”)移動,使要觀察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由視野②到③的操作是轉動(填“轉換器”或“遮光器”),換上高倍物鏡。(2)由視野③到④的操作是先選用(填“平”或“凹”)面鏡使視野變亮,再轉動(填“粗”或“細”)準焦螺旋使視野變清晰。此時顯微鏡目鏡和物鏡分別標有“10”和“40X”,則細胞被放大倍。(3)要保持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制作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應是。(4)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內(nèi)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非常復雜的變化,需要在的指揮和控制下進行。24.如圖為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在“[]”內(nèi)填上數(shù)字,在“橫線”內(nèi)填上文字)(1)在圖A中,具有保護細胞內(nèi)部,且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細胞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

]。(2)在圖甲中,葉片之所以呈綠色,是由于細胞中含有結構5,結構5是。(3)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染色所用的液體是。(4)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上圖中的(填“A”或“B”)。五、實驗探究題25.以下是某班同學設計的“探究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實驗方案。在實驗裝置中央放入10只鼠婦,靜置5分鐘后,統(tǒng)計明亮和陰暗處的鼠婦數(shù)量。下表是全班八個小組的實驗結果。組數(shù)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明亮處(只)23313212陰暗處(只)87797898(1)該班同學探究的問題是:。(2)某同學建議選體形較大、爬行較快的10只鼠婦作為研究對象,你認為是否可行?(3)統(tǒng)計并計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結論是:。計算全班平均值的原因是:。(4)如果還想繼續(xù)探究土壤的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則實驗的變量是。學而優(yōu)教有方學而優(yōu)教有方參考答案:1.D【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huán)境,因此生物圈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而且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驹斀狻康厍蛏纤械纳锱c其環(huán)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厚度約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形成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包括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生物圈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ABC錯誤,D正確。故選D。2.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驹斀狻緼.應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對外界各種刺激(如光、溫度、聲音、食物、化學物質、機械運動、地心引力等)所發(fā)生的反應,題干沒有體現(xiàn)此特征,A錯誤。B.生物體的體積增大、體重增加的變化就是生長,題干沒有體現(xiàn)此特征,B錯誤。C.鱷雀鱔以其他魚類為食,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C正確。D.生物產(chǎn)生新的個體的過程就是繁殖,題干沒有體現(xiàn)此特征,D錯誤。故選C。3.A【分析】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nèi)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虻亩鄻有允侵肝锓N的種內(nèi)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兔和小麥)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性狀千差萬別,表明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萬,同種生物如兔之間(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驹斀狻緼.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種類的多樣性,不同種類的生物與環(huán)境又構成了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是基因的多樣性,A正確。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外在形式,B錯誤。C.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中心,C錯誤。D.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故病毒寄生環(huán)境的多樣性,可理解為細胞的多樣性,D錯誤?!军c睛】考生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涵。4.D【分析】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tài)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驹斀狻客械钠渌麅擅詈絾T、地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屬于影響宇航員在天宮空間站中生活的生物因素;攜帶的食品屬于影響宇航員在天宮空間站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地球上的植物不能影響天宮空間站的宇航員。故選D。5.A【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驹斀狻可锸侵妇哂猩奈矬w,具有生物的特征;機器人不能生長、生殖、不存在遺傳、變異現(xiàn)象、不能形成和排出廢物、不能對刺激做出反應等,機器人不是生物。因此,因為“小i”不具有下列生命活動是排出代謝廢物。故選A?!军c睛】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D【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驹斀狻可锓诸悊挝挥纱蟮叫∈墙?、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故選D。7.D【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分析解答?!驹斀狻苛帜翁岢隽松锩摹半p名法”;達爾文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選擇學說;哈維是近代生理學、解剖學奠基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標志著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進入了分子生物學階段,故選D?!军c睛】熟記生物學家及其貢獻是解題的關鍵。8.B【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驹斀狻刻骄康囊话氵^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由此可知,題干中劃線部分應該是科學家對人類首次進入美洲時間作出的假設。故選B。9.A【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驹斀狻繉φ諏嶒炗纸袉我蛔兞繉嶒?,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這就是實驗中所有探究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量。在研究“光對植物體葉綠素形成的影響”時,實驗變量只有1個:光?!军c睛】關鍵點:對照實驗設置時變量要唯一,葉綠素必須在光下才能形成。10.D【分析】科學探究的過程:科學探究過程基本要求提出問題①從生活、實踐,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②表述這些問題;③根據(jù)已知科學知識揭示矛盾作出假設①根據(jù)已知科學知識對問題提出假設;②判斷假設的可檢驗性制定計劃①擬定計劃;⑦根據(jù)擬定的計劃,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選出控制變量;④設計對照組實施計劃①采用多種途徑實施計劃;②記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③評價現(xiàn)象,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得出結論①描述現(xiàn)象;⑦處理數(shù)據(jù);③分析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①撰寫探究報告;②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并完善【詳解】在“響尾蛇是如何追尋它放走的獵物的”實驗中,假若剪掉響尾蛇的舌頭,它還能不能追尋到已中毒的獵物?沒有通過實驗,不能簡單的判斷剪斷舌頭能不能追尋到已中毒的獵物,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故選D?!军c睛】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1.C【詳解】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再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調出更清晰的物像。12.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顯微鏡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識,只有熟練地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操作才能較容易地完成此類題目?!驹斀狻緼.物像不清晰時,應該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A錯誤。B.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右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B錯誤。C.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jié)。如果光線較暗時,應轉動遮光器,調至大光圈,同時配合使用反光鏡的凹面鏡,C錯誤。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顯微鏡起放大作用的部件是目鏡和物鏡。如果看到的物像太小,可以使用高倍的目鏡或物鏡,D正確。故選D?!军c睛】有關顯微鏡使用方面的題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類題目,一定要多動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復雜的問題,如果我們經(jīng)常操作使用顯微鏡的話,就會變得十分容易了。13.C【分析】液泡:內(nèi)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液泡具有一定的濃度,能產(chǎn)生一定的滲透壓,可以調節(jié)植物細胞內(nèi)部的環(huán)境。【詳解】A.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和支持作用,A錯誤。B.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B錯誤。C.植物細胞的細胞質中有液泡,溶解了大量的物質。題中提到的吲哚酸成分主要位于液泡中,C正確。D.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D錯誤。故選C。14.B【分析】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搭乘返回式衛(wèi)星或高空氣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誘變作用,使種子產(chǎn)生變異,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種的育種新技術。因此太空育種產(chǎn)品的育種原理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誘發(fā)其基因(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產(chǎn)生變異。【詳解】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因此太空育種主要是利用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的原理來育種的。故選B。15.D【分析】細胞的分裂是指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的過程是: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驹斀狻考毎至训木唧w過程是: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動物細胞是原來細胞中央的細胞膜向內(nèi)凹陷縊裂成兩個細胞;植物細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由一個分成兩個。因此細胞分裂過程正確的是①細胞核由一個分成兩個、③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②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nèi)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故選D。16.A【分析】植物體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yǎng)組織、機械組織和輸導組織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驹斀狻棵恳桓航z由導管和篩管組成,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所以這些“絲”屬于輸導組織,因此BCD錯誤,A正確。故選A。17.D【分析】植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驹斀狻俊昂伞睂儆谥参?,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蜻蜓屬于動物,動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由此可知,相對于蜻蜓,“荷”缺少系統(tǒng)這一個結構層次,D符合題意。故選D。18.C【分析】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結締組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驹斀狻緼.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如皮膚的上皮、小腸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內(nèi)表面等,A不符合題意。B.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B不符合題意。C.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屬于結締組織。具有連接、支持、保護、營養(yǎng)的作用,C符合題意。D.神經(jīng)組織主要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能夠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B【分析】植物的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不同組織功能不同?!驹斀狻緼.輸導組織包括在莖、葉脈、根尖成熟區(qū)等處的導管和篩管,具有運輸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如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A錯誤。B.保護組織是由植物體表面的表皮構成,具有保護功能,草莓表面破損處很快就會腐爛,由此判斷草莓的表面屬于保護組織,B正確。C.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分布在皮膚、內(nèi)臟器官的表面、體內(nèi)各種管腔內(nèi)表面,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如皮膚上皮能保護體表,小腸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C錯誤。D.分生組織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通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組織,D錯誤。故選B。20.B【分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驹斀狻考毎至咽辜毎臄?shù)目增多,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構成器官;動物體中不同的器官又構成系統(tǒng)。植物不具有系統(tǒng)。因此,圖中a是組織,b是器官,c是植物體,d是動物體。故選B。21.受精卵細胞分化染色體器官【分析】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動物的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神經(jīng)組織和結締組織。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完成復制加倍,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使新形成的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保持不變?!驹斀狻浚?)由圖可知:A表示細胞(受精卵),B表示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C表示組織,D表示器官,E表示系統(tǒng)。(2)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因此圖中B細胞通過分化形成C不同的組織。(3)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細胞,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在此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4)肝臟和胃屬于器官?!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人體的結構層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分化等內(nèi)容。22.(1)生物影響環(huán)境(2)物種遺傳生態(tài)系統(tǒng)(3)林奈【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驹斀狻浚?)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環(huán)境影響生物、生物也能影響環(huán)境。保護區(qū)內(nèi)樹木郁郁蔥蔥,空氣清新濕潤,氣候溫和,這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2)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資料2中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中物種的多樣性。(3)瑞典科學林奈創(chuàng)立了統(tǒng)一的生物命名法,界、門、綱、目、科、屬、種是生物的七個分類單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23.(1)低倍物鏡左轉換器(2)凹細400(3)生理鹽水(4)細胞細胞核【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1.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取材:用牙簽在口腔內(nèi)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并將之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chǎn)生氣泡;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驹斀狻浚?)觀察前應對光,首先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顯微鏡下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由視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將視野左側的像移到視野的中央,所以應將臨時裝片向左移動;由視野②到③的操作是物像變大了,應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物鏡。(2)由視野③到④視野變量,視野變清晰。操作是先選用凹面鏡使視野變亮,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視野變清晰。此時顯微鏡目鏡和物鏡分別標有“10”和“40X”,則細胞被放大400倍。(3)要保持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滴加的液體應是生理鹽水。(4)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內(nèi)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非常復雜的變化,需要在細胞核控制下進行,因為細胞核中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