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課
中外美食
中外美食對對碰實踐活動
【浙科學技術版】六年級上冊內(nèi)容總覽學習目標01新知導入02知識拓展03我的研究我準備04課后作業(yè)07目錄課堂總結08我的計劃我行動05我的成果我展示06學習目標價值體認: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歷史、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對美食的影響,了解中外美食文化差異,增強對中外美食文化的了解,減少誤解和偏見,更清晰地明白中外美食之間的異同。責任擔當:在分享中外美食奧秘的過程中,能言之有物,對自己的分享成果負責。問題解決:在課程的學習和研究中,解決對中外文化差異表現(xiàn)的理解、認識異同形成的原因等。創(chuàng)意物化:通過學習中外美食文化差異,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結合個人思考進行研究報告的撰寫、制作美食視頻的錄制等。新知導入學習中西美食文化差異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飲食品味和健康意識。因此,你知道多少中西美食文化差異的知識呢?一起來看看吧!新知導入我的計劃我行動新知講解做一做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特產(chǎn)資源、風土人情以及獨特的歷史發(fā)展,造就了迥異的飲食文化。中外美食,有很多相似之處,又有諸多不同。課題二:中外美食對對碰新知講解行動1:我來猜猜一猜以下兩種食物分別是什么。它是多種香料的結合體。印度終年悶熱潮濕,令人食欲大減,也令食物容易變質(zhì)及滋生細菌。將它配入食物一起烹飪,能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令人胃口大開,同時讓食物保存長久,正契合印度的天氣。印度咖喱新知講解行動1:我來猜猜一猜以下兩種食物分別是什么。四川盆地空氣濕度大、陽光少,食物容易變質(zhì)、滋生細菌。將它和食物搭配,不僅能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令人胃口大開,還能驅(qū)寒保暖,符合四川盆地的氣候。另外,它適合生長在山區(qū),在四川廣泛種植。辣椒新知講解小提醒2“比較感知”是加深對中外美食了解的一個不錯的方法。比如選擇有可比性的中外食物,對比它們在食材、制作流程、食用方法等方面的異同,探尋差異背后的奧秘。新知講解小知識2:食物有“腳”食物有“腳”,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不斷遷徙、發(fā)展。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在大江南北,用稻米制作的食物呈現(xiàn)的形式豐富多樣:粽子、年糕、米粉、米皮……當它到了國外,食物形式同樣精彩紛呈:瑞典米布丁、泰國米紙卷、韓國米松餅、墨西哥米棒冰、美國卡拉甜甜圈。新知講解行動2:我搜尋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請從中外美食中各選一種有代表性的食物進行比較,尋找美食遷徙、變化、發(fā)展的小秘密!挑選食材相近的美食,更具有可比性。如粽子和紫菜包飯,燉土豆和炸薯條,縉云燒餅和比薩,茶和咖啡……新知講解行動2:我搜尋美食名稱茶所屬國家(地區(qū))中國食材茶葉、水制作方法泡茶、煮茶外觀綠葉、液體中外美食對對碰新知講解行動2:我搜尋美食名稱咖啡所屬國家(地區(qū))非洲和南美洲食材咖啡豆、水制作方法研磨、沖泡外觀圓形果實、粉末我的發(fā)現(xiàn)它們雖然都是飲品,但制作方法和口感有很大差異。中外美食對對碰新知講解分享鏈接3:粽子和紫菜包飯的比較美食名稱粽子所屬國家中國食材主料:糯米、豬后腿肉。佐料:糖、鹽、醬油、白酒。其他:粽葉、草繩制作方法1.制餡:把肥瘦適中的豬后腿肉切成長方體小塊,然后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鹽、糖、白酒等;用手反復拌搓,直到肉塊出現(xiàn)“小白泡”2.淘米:把優(yōu)質(zhì)糯米洗凈,待瀝干后,用醬油拌勻。3.用粽葉把米和肉包起來。4.燒煮:粽子放鍋里,用水煮沸后改用中火續(xù)煮4小時,熄火悶1小時。外觀菱形、圓條形味道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新知講解分享鏈接3:粽子和紫菜包飯的比較美食名稱紫菜飽飯所屬國家韓國食材主料:米飯、紫菜、火腿、雞蛋、胡蘿卜。佐料:鹽、白芝麻、芝麻油制作方法1.在溫熱米飯中放進鹽、白芝麻、芝麻油,用手攪拌均勻,放在一旁晾著。2.雞蛋打散后,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放入平底鍋中煎成蛋皮后切作長條,把切成條的火腿和胡蘿卜炒一炒。3.用紫菜把米飯和餡料卷起來。4.再用力把卷成條形的紫菜包飯切成小片。外觀圓條形味道濃香我的發(fā)現(xiàn)1.兩種美食都是飯包餡。2.兩種美食都味香、色美、營養(yǎng)豐富。新知講解行動3:我分享美食有這么多奧秘,一起來分享吧!1.講講用同一種原材料制作的不同美食。2.介紹用相同烹飪方法制作的不同美食。3.聊聊美食呈現(xiàn)的地域文化。新知講解行動3:我分享美食有這么多奧秘,一起來分享吧!豆腐,可以用炒、燉、煮、炸等多種烹飪方式制作?!俺础埃梢杂酶鞣N肉類、蔬菜等食材制作。川菜,以麻辣口味聞名,反映了四川地區(qū)潮濕的氣候特點。新知講解行動4:我體驗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弊屛覀冏哌M餐廳,感受不同的餐飲風俗習慣,體驗不同的就餐禮儀。體驗就餐禮儀餐廳名稱:徐鼎盛餐廳餐廳特點:中式布置、中式菜肴、菜品豐富。就餐禮儀:入座時從椅子的左側進入、吃飯時不發(fā)出聲音等。我還發(fā)現(xiàn):該餐廳不僅有中式菜譜,還有與西餐相結合的創(chuàng)意菜肴。我的成果我展示新知講解理一理盤點這趟美食之旅的收獲,寫下感想,也可以寫下待解決的難題。學習中西美食文化差異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中西美食文化在食材、烹飪方法、餐桌禮儀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差異,讓人感受到不同文化間的獨特魅力。整理板新知講解秀一秀我的成果我展示通過各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如美食照片、美食花名冊。研究報告、制作美食的視頻等。新知講解秀一秀展
示
臺新知講解我感受并了解了不同的就餐禮儀。我和同伴一起制作了美食花名冊,并制作了美食。我能和同伴一起制訂研究方案并提出改進意見。我對中外美食有了更多認識。新知講解我
獲
得
的
徽
章綜合章合作章創(chuàng)意章服務章探索章知識拓展中餐與西餐的三個不同點:1、食材和烹飪方法:西餐通常使用大量的肉類(如牛肉、豬肉、羊肉等),而中餐多以豬肉、雞肉、魚類和海鮮為主。此外,中餐常用的烹飪方法包括爆炒、紅燒、煮、蒸等;而西餐則注重烤、炸、燴、燒烤等方法。知識拓展中餐與西餐的三個不同點:2、味道和調(diào)味品:中餐追求的味道注重醬油、生抽等醬料的使用,通過調(diào)味提取食材的原汁原味。西餐則更加注重以鹽、胡椒和其他香料來調(diào)味,強調(diào)各種食材之間的混合口感。知識拓展中餐與西餐的三個不同點:3、餐桌禮儀和用餐習慣:中餐通常以一家人或一群人共享一桌菜肴,一般配有大米或面食。而西餐中通常每人一個餐盤,食物按序列依次上桌。此外,西餐注重刀叉等工具的使用,而中餐則傾向于使用筷子。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中外飲食的區(qū)別以及餐飲習俗,可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飲食特點和習慣,從而培養(yǎng)我們的跨文化理解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房產(chǎn)抵押貸款擔保費率標準4篇
- 2025年度綠色有機大米產(chǎn)地直銷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物流設施租賃合同終止協(xié)議4篇
- 2025版危險品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合同3篇
- 2024鋁單板購銷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新型銀杏樹種植與銷售合作協(xié)議4篇
- 三輪車買賣標準協(xié)議模板2024版版B版
- 2025年度市政公用設施養(yǎng)護維修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場地租賃合同3篇
- 2025年模板專用木方供貨與施工團隊培訓合同3篇
- 【探跡科技】2024知識產(chǎn)權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報告-從工業(yè)轟鳴到數(shù)智浪潮知識產(chǎn)權成為競爭市場的“矛與盾”
- 《中國政法大學》課件
- GB/T 35270-2024嬰幼兒背帶(袋)
-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新題型:19題)(基礎篇)(含答案)
- 2022版藝術新課標解讀心得(課件)小學美術
- Profinet(S523-FANUC)發(fā)那科通訊設置
- 醫(yī)學教程 常見化療藥物歸納
- 統(tǒng)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教案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6.3 《國家行政機關》說課稿1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三章動作技能的保持和遷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