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安徽省渦陽縣第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考歷史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E/3C/wKhkGWdnuNuABfuiAAI6SDq4Bik247.jpg)
![2024-2025學年度安徽省渦陽縣第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考歷史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E/3C/wKhkGWdnuNuABfuiAAI6SDq4Bik2472.jpg)
![2024-2025學年度安徽省渦陽縣第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考歷史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E/3C/wKhkGWdnuNuABfuiAAI6SDq4Bik2473.jpg)
![2024-2025學年度安徽省渦陽縣第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考歷史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E/3C/wKhkGWdnuNuABfuiAAI6SDq4Bik2474.jpg)
![2024-2025學年度安徽省渦陽縣第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考歷史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E/3C/wKhkGWdnuNuABfuiAAI6SDq4Bik2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高一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上個世紀末,中美聯(lián)合考古隊在對江西省萬年縣的仙人洞和吊桶環(huán)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一處堆積層中有水稻腐爛后的植物硅酸體,經研究分析,確認為是距今約一萬兩千年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存。下列對這些遺址解讀正確的是A.代表了古文明的最高水平B.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C.當時先民的生活逐漸穩(wěn)定D:已經具備了國家初始形態(tài)2.武王墩墓位于安徽淮南,考古學家推斷出一號墓墓主為戰(zhàn)國晚期楚國考烈王。這是迄今發(fā)掘的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復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下圖為該墓地部分出土文物,據此可推知,戰(zhàn)國時期A.楚國地區(qū)普遍推廣鐵犁牛耕B.楚辭的經典篇章流傳到中原C.楚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區(qū)域D.淮南陶器制造業(yè)在楚國領先3.下面是關聯(lián)安徽的四幅古代行政區(qū)劃示意圖,其中屬于秦始皇時代的是4.漢武帝解除王國威脅后,恢復了單軌郡縣制即地方行政只有郡、縣兩級,全國郡的數(shù)量增加到近百個。郡守權力較大,總攬一郡民、刑、財、軍等大權。這種地方管理機構的設計意在A.強化君主專制B.重組國家政權結構C.加強中央集權D.提升基層治理水平5.史學家陳寅恪指出,北魏婚宦制度,在孝文帝前后有所不同。孝文帝以前,寒士有才,亦可視為勝流;寒女有德,亦得偶配名族。這一現(xiàn)象在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之后,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一變化A.強化了豪門大族影響力B.阻礙了北魏政權封建化C.導致曹魏政權走向分裂D.推動了經濟重心的南移6.學者湯用彤在《理學·佛學·玄學》中說:“魏晉人生觀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為精神之境界。所在意欲探求玄遠之世界,脫離塵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奧秘?!边@說明魏晉士人A.拋棄了夷夏之別的觀念B.關注國家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現(xiàn)實C.文化心態(tài)整體趨向封閉D.追求“無為”和“自然”的玄學理念7.唐朝江南的常、宣、歙等諸多產茶州靠榷茶生利,茶園眾多,出現(xiàn)了大量販賣茶葉的商人。安史之亂后,唐朝曾經以茶葉換取回鶻、吐蕃、契丹等地戰(zhàn)馬等。唐德宗時期的茶稅收入每年多達40萬到80萬貫以上。據此推知,唐朝時期A.江南成為國家經濟的重心B.飲茶之風盛行于南北各地C.貞觀之治使社會空前繁榮D.茶葉貿易受制于民族交融8.公元723年,唐政府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列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于其后,分曹以主眾務焉”,而議事宰相的人數(shù)也由此前的10人左右銳減到2-3人。這一現(xiàn)象表明A.宰相群議制度已被破壞B.宰相不再輔助決策C.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不斷加強D.宰相權力不斷擴大9.宋初通過階段性目標集中、“先其大綱”、建立相互制約等一系列制度設計,相對平穩(wěn)地再度實現(xiàn)了中央集權,顯示出領袖人物們政治上的不斷成熟,賦予了趙宋不同于五代王朝的開國氣象。這可用于說明A.宋朝重視國家政制建設B.“文人政治”日趨成熟C.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嬗變D.武將權力遭到了削弱10.下表是有關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部分文獻記載(節(jié)錄)。內容出處惟花戶則多植花以侔利。雙頭紅初出時,一本花取直至三十千。祥云初出,直七八千,今尚兩千。亦宋·陸游《渭南文集》收來老繭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云。宋·艾可叔《木棉》今川蜀茶園,本是百姓兩稅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種茶。宋·呂陶《凈德集》據此可知,當時A.海外貿易發(fā)展趨向繁榮B.傳統(tǒng)經濟結構出現(xiàn)突破C.農民人身依附關系減弱D.手工業(yè)專業(yè)化程度提高11.“根腳”在元代的核心意涵是家世、出身。元朝建立以后的“根腳”,尤其是“大根腳”,淵源越深,貢獻越大,家族“根腳”越大,子弟仕宦機會越多,政治前程越寬廣。這表明A.漠北蒙古族開始崛起B(yǎng).民族交融趨勢弱化C.政權封建化進程加快D.貴族政治色彩突出12.明洪武年間,朝廷奏準:“凡云南各府攢造黃冊,除流官及土官馴熟府分依式攢造外,其土官用事邊遠頑野之處,里甲不拘定式,聽從實編造。貴州宣慰司不造。播州宣慰司附近通漢語者編造,其余夷民不造?!安牧现荚谡f明朝廷A.消除了不同民族間隔閡B.強化君主專制成效顯著C.加強對云南的直接管理D.因地制宜治理邊疆地區(qū)13.晚明時期,不僅木刻版畫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新藝術,而且自隆慶、萬歷以后,大量民間故事畫面陸續(xù)出現(xiàn)在瓷器上,或者將小說、戲曲題材融進瓷畫之中。這些現(xiàn)象A.意味著理學思想淡化消退B.適應當時的禁欲主義思潮C.汲取了程朱理學核心內容D.迎合了市民階層精神需求14.17世紀中葉,鄭成功在與荷蘭交涉和對外宣言中,多次提及“天命”“反抗外敵”等字眼,塑造出“天命所歸”的正統(tǒng)形象,其目的在于A.動員各種力量支持收復臺灣B.宣揚荷蘭殖民者的殘暴統(tǒng)治C.利用臺灣民眾對明朝的忠誠D.爭取海外華人支持反抗侵略15.清朝入關初期,滿族貴族官吏、八旗官兵隨從、奴仆等亦大量涌進北京,繼續(xù)享受“計丁授田”的優(yōu)待。政府下令:“凡近京各州縣民人無主荒田,及明國皇親駙馬、公侯伯、太監(jiān)等死于寇亂者,無主地甚多。......盡行分給東來諸王、勛臣、兵丁人等”。這些措施A.助推社會新型生產關系出現(xiàn)B.影響了清初政治經濟發(fā)展C.表明北京城鎮(zhèn)經濟迅速發(fā)展、D.導致了清朝人口迅速膨脹16.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最先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但他在《海國圖志》中介紹各國情況時,以中國為起點,先亞洲,后非洲,再歐洲,最后是美洲;在介紹亞洲國家時,也是依據和中國之遠近的順序,按順時針方向,先是東南洋海岸各國,再是東南洋海島各國,最后是西南洋各國。這種排序A.凸現(xiàn)了閉關鎖國意識B.說明鴉片戰(zhàn)爭使民族危機不斷加劇C.暗含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D.彰顯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理念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摘編自袁廣闊《龍圖騰:考古學視野下中華龍的起源、認同與傳承》材料二中國眾多海神信仰中,龍王信仰占據重要地位。自東漢至隋,文獻中關于龍王的記載都與佛教有關。唐以前的龍王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海神,更多是作為事關農耕大計的神明,活動范圍主要在西域一帶,而非東部沿海地區(qū)。唐以降,文獻中記載各地修建龍王廟的事情很多。龍王不僅司職降雨,而且融入民眾生活,成為人們面臨困難時可以祈禱的神。兩宋時期,龍王作為“四瀆之神”,更有“奠安海國”的作用。-摘編自喬英斐《中國龍王信仰的發(fā)生與定型》(1)根據材料一指出商、漢和唐三代關于龍形象的變化。(6分)(2)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材料一中商、漢和唐三代龍形象所反映的時代政治特征。(12分)(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古代龍圖騰信仰形成的歷史因素。(7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秦漢時期,國家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合一,都位于關中和北方中原地區(qū)。此時國家水利的建設方向,是在關中和黃河以北修建灌溉工程,提高農田產量。此后,由于漢末和南北朝的戰(zhàn)爭,尤其是西晉衣冠南渡之后,北方人口逐漸南遷,同時又出現(xiàn)了關中、北方地區(qū)農業(yè)的衰落。在隋、唐、宋時期,國家經濟重心逐漸轉向南方,與關中的政治中心,在地理上產生分離,此時運河的興起成為了一種必要。唐初,因洛陽、長安間的交通困難,北運物資多半集中于洛陽。政府決定把洛陽建為東都,以便常常遷往辦公。736年以后,由于裴耀卿、韋堅等對于漕運的改革,洛陽以西的交通大為改進,此后政府便可長期駐在長安,不再遷往洛陽了。-摘編自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結合材料,圍繞“大運河”自擬一個論題,運用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漢之丞相、御史,權位皆至重也。東漢謂之司徒、司空,而國政已移于尚書矣。唐之尚書令、仆射、中書令、侍中,權位皆至重也,其后只為虛銜,而謀議國事者日平章矣。明初也置中書省左右丞相,自胡惟庸謀反以后,禁不得設,而天子所與論道者,歸之內閣矣。-摘編自周樹山《說宰相》材料二在政治觀念上,黃宗羲立足儒家民本傳統(tǒng),反思秦以降君主專制政治之弊,認為“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丞相進,天子御座為起,在輿為下......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則天子亦不失傳賢之意。宰相既罷,天子之子一不賢更無與為賢者矣,不亦并傳子之意而失者乎?”皇權專制,形成了“君為民害”的結果。這就激烈地批判了君主專制,較之荀子的“立君為民”更加尖銳而富于批判性,隱含了對一種“放逐君主”的新政治形式的想象。-摘編自顧家寧《黃宗羲思想及其現(xiàn)代展開》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漢到明朝中樞機構演變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黃宗羲對“高皇帝罷丞相”的態(tài)度及理由。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黃宗羲生活時代思想領域出現(xiàn)的新變化。(11分)高一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CBCADBAAB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DDABC1.C【解析】考查原始農業(yè)的出現(xiàn)。據材料可知,仙人洞和吊桶環(huán)遺址發(fā)現(xiàn)有距今一萬兩千年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存,說明這些遺址的先民已經開始從事原始農業(yè)生產,生活漸趨穩(wěn)定,故答案選C項;材料中不能體現(xiàn)這些遺址代表了我國古代文明的最高水平,排除A項;“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主要是指中華文明的每一種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獨特性,但同時又是一體的,有很好的整合性,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這些特征,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階級分化、宮殿建筑及禮儀器物等反映國家初始形態(tài)的因素,排除D項。2.C【解析】考查戰(zhàn)國楚文化。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安徽屬“吳頭楚尾”的要地,吳、越、楚等國在這一地區(qū)進行了長期的經濟文化建設。圖片所示該墓地出土的文物及其銘文既類似中原地區(qū)又有獨樹一幟的特色,據此可推知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故選C項。材料沒有涉及鐵犁牛耕,排除A項;“北樂府割(蓋)”并非楚辭,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楚國陶器制造業(yè)的整體情況,排除D項。3.B【解析】考查秦朝地方行政區(qū)劃。根據圖示的地方機構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可知,B項有“九江郡”且地域遼闊,屬于秦朝,故答案選B項。A項有“刺史部”“郡”“國”,屬于西漢;C項有“江南西道”“州”等,屬于唐朝;D項有“江浙行省”等,屬于元朝。4.C【解析】考查西漢的地方管理。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在地方推行單軌郡縣制,郡守盡管權力較大,但是地方郡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郡的管轄范圍縮小,實力減弱,這體現(xiàn)了漢武帝意在加強中央集權,答案選C項。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漢武帝使國家政權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而非重組,B項錯誤;D項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5.A【解析】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政府對于寒門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寒門子弟婚嫁仕途受阻,政府更注重世家背景,此舉強化了豪門大族的影響力,答案選A項。這一變化實質是受到中原地區(qū)門閥制度影響,就當時來看會加速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B項錯誤;曹魏政權在266年已為晉朝所取代,排除C項;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6.D【解析】考查魏晉時期的玄學思想。魏晉時期社會上存在著“超世之理想,向往為精神之境界”,注重“探求玄遠之世界,脫離塵世之苦?!?,這是士人追求“無為”和“自然”的玄學思想,故答案選D項。A項與材料無關,排除;魏晉士人消極避世,B項錯誤;魏晉時期士人文化心態(tài)較為開放,C項錯誤。7.B【解析】考查茶稅與茶葉貿易。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的江南和北方,甚至是少數(shù)民族都開始飲茶,且唐德宗時期茶稅增長很快,由此可推知當時飲茶之風盛行于南北各地,故B項正確;唐朝江南并非經濟重心地區(qū),排除A項;材料不涉及貞觀之治的影響,排除C項;民族交融只是有利于當時的茶葉貿易,不能說明茶葉貿易受制于民族交融,這一說法絕對化,排除D項。8.A【解析】考查唐朝三省制度的演變。依據材料可知,原來三省長官共同商議政事的政事堂成為一個具體負責六部事務的決策機構,宰相數(shù)量銳減,這表明原有的群臣議政制度被破壞,中樞機構內的制衡被打破,故答案選擇A項。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不涉及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加強,排除C項;唐朝并未擴大宰相權力,排除D項。9.A【解析】考查北宋官制。北宋建立之初,采取多項措施解決了一系列影響皇權和中央政府集權的問題,逐漸建立了較完善的國家政治制度,故答案選A項。材料不涉及“文人政治”現(xiàn)象,排除B項;宋代社會主流價值觀念仍為儒家思想,C項錯誤;D項符合史實,但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10.B【解析】考查宋代經濟結構的變化。由表中信息可知,兩宋時期,在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固定種植花卉、棉花、茶葉等經濟作物的農戶,說明農業(yè)商品化發(fā)展迅速。這對傳統(tǒng)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故B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宋代經濟結構的變化態(tài)勢,而非海外貿易,A項錯誤。材料反映了農作物的變化,但未涉及人身依附關系和手工業(yè)的專業(yè)化生產,C、D項錯誤。11.D【解析】考查元代貴族政治。元朝時期,政府注重官員的家世、出身,這意味著政府注重利用已有的家世、出身關系,依靠貴族集團的力量來維持統(tǒng)治,故答案選D項。材料并非指漠北蒙古的崛起,排除A項;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元朝強化貴族統(tǒng)治的傳統(tǒng),不涉及民族交融,當時民族交融趨勢顯著,B項錯誤;材料與政權封建化無關,排除C項。12.D【解析】考查明朝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明朝初期,政府在西南地區(qū)推行改土歸流的同時,充分考慮地方的具體情況,對地方戶籍管理進行便宜處理,故答案選D項。材料不體現(xiàn)“民族隔閡”,A項錯誤;材料與君主專制無關,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D【解析】考查明代文學藝術的發(fā)展。依據材料可知,晚明時期,社會民用瓷器上出現(xiàn)大量的民間故事素材,這反映出明中后期社會文化的世俗化,順應了市民階層崛起的時代背景,迎合了其精神文化需求,故答案選D項。理學思想在當時仍占據主導地位,排除A項;晚明社會盛行享樂主義,B項錯誤;社會文化的世俗化與理學核心內容相悖,C項錯誤。14.A【解析】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鄭成功的說法意在激發(fā)海峽兩岸華人對荷蘭殖民者的反感,塑造荷蘭人為“外來入侵者”,自己是“忠于明朝”正統(tǒng)繼承者的形象,引領社會力量為民族復仇而戰(zhàn),支持收復臺灣,故答案選A項。15.B【解析】考查清初經濟與社會。清朝建立初期,政府大肆授田于滿族人士,這一情況會加劇農耕田地的土地兼并,激化社會矛盾,不利于當時社會經濟的復蘇和政權鞏固,故選B項。材料不體現(xiàn)新型生產關系,排除A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康乾盛世期間由于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和稅收制度的變革等因素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才出現(xiàn)人口膨脹,而材料信息屬于清朝順治年間的政策,排除D項。16.C【解析】考查魏源的《海國圖志》。魏源介紹西方國家時,從中國為起點,將中國的重要性置于各大洲、外洋各國之上,這說明傳統(tǒng)的華夷思想影響了《海國圖志》的體例,故答案選C項。材料屬于“開眼看世界”,并非閉關鎖國,A項錯誤;當時民族危機開始出現(xiàn),并非不斷加劇,B項錯誤;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在當時剛被提及,并非學習資本主義制度的理念,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25分)考查商、漢和唐三代關于龍形象的變化(1)變化:商朝-神秘、獰厲,體現(xiàn)神權;(2分)漢朝-威嚴、具體,被視為皇權象征;(2分)唐朝-夸張、細膩,走向世俗化。(2分)(2)商代:早期國家政權階段;崇尚神靈(或答“具有神秘色彩”);家國一體。(4分,任答其中兩點即可)漢代:政治大一統(tǒng);專制集權加強;實力強大。(4分,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唐代:國力強盛,經濟文化繁榮;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開放包容;中外交往日益頻繁。(4分,任答其中兩點即可)(3)歷史因素:農耕經濟對于天文氣象的依賴;佛教、道教的影響;民眾精神信仰的需求;各地文化交流和風俗的傳播;封建統(tǒng)治者的推動。(7分,任答其中三點6分,任答四點7分)18.(12分)考查大運河【答案示例】論題:大運河的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東省職教高考《職測》核心考點必刷必練試題庫(含答案)
- 《鄉(xiāng)村振興促進法》參考試題庫80題(含答案)
- 《公務員法》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5年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預防與解決勞動糾紛
- 人工智能應用開發(fā)合同
- 幼兒園紙張活動策劃方案模板五篇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培訓.x
- 租賃房屋租賃合同
- 企業(yè)業(yè)務咨詢服務簡單合同
- 2023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原卷版)
- 鑄鋁焊接工藝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六章 骨關節(jié)疾病、損傷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真題
- 攀巖運動之繩結技巧課程
- 防打架毆斗安全教育課件
- 采購行業(yè)的swot分析
- 石家莊長安區(qū)幼兒園信息統(tǒng)計表
- 最終稿(教學評一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