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粵)期末】淮南市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_第1頁
【8物(粵)期末】淮南市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_第2頁
【8物(粵)期末】淮南市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_第3頁
【8物(粵)期末】淮南市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_第4頁
【8物(粵)期末】淮南市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3年秋學期八年級物理期末試卷卷首語:親愛的同學,八年級物理上冊我們學完了,在這些日子里,我們感覺到物理學是有趣的,物理學是有用的,物理課堂是生動的!今天是對我們本期學習的一次大檢閱,希望你沉著迎考,力爭取得好成績,細心喲!祝你好運?。∫?、填空題(每空1分,計30分)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常用的測量工具是。2.如圖所示,早晨的太陽光與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經(jīng)鏡面反射后,反射角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將(選填:“增大”、“不變”、“減小”)。3.左圖是2008年初南方雪災中出現(xiàn)的霧凇現(xiàn)象,它是現(xiàn)象;右圖是南方雪災中見到的電線結起的冰柱現(xiàn)象,它是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4.每年的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如圖表示某兩人看物體時的光路圖,要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鏡,乙需要配戴鏡.5.手影節(jié)目《手影表演》,通過演員的雙手和口技表演生動地演繹了兩只鳥從相戀到生育、養(yǎng)子的全過程。觀眾看到生動的影像是形成的;觀眾聽到的口技演員的聲音是靠傳播的;觀眾從演員的口技表演中聽著像是黃鸝鳥的叫聲,是因為演員模仿了黃鸝鳥叫聲的。6.如圖,盒裝純牛奶的體積為m3。若該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則牛奶的質(zhì)量為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2023年12月20日我國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損失,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物體使其發(fā)出聲音,被及時獲救。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中的人為了延長生命,必須盡可能地減少能量損失,當身體出汗時,應用布、紙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填一物態(tài)變化)時吸收人體的熱量,使下降。8.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或變成了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了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又形成了雨。請依次寫出上文劃線處涉及到的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9.一部科幻電影中有這樣的場面:一艘飛船在太空遇險,另一艘飛船在前往營救的途中,突然聽到了遇險飛船的巨大爆炸聲,接著看到了強烈的爆炸火光。請你給導演指出這個場景中的兩處科學性錯誤:(1);(2)。10.冬冬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現(xiàn)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m處,這時她(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11.如圖是十字路口處安裝的監(jiān)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的汽車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鏡,A、B是一輛汽車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汽車是攝像頭(“靠近”、“遠離”),觀察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看不見車內(nèi)的人,但車的外表卻很清晰,是因為車內(nèi)的人(亮/暗),攝像頭幾乎無法成像。12.物質(zhì)的物理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請你按下列要求各舉一應用實例:鋁合金的密度小這一特性的應用有;銅的導電性強這一特性的應用有。木柴屬于熱的不良導體,生活中的應用有。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計30分)13.小華同學對于身邊物理量的大小進行了估測,下列估測中接近實際的是(

)A.一個玻璃杯的質(zhì)量約為5kg B.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0.18mC.一塊橡皮從課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s D.冬天,我們廬江的最低氣溫可達-40℃14.電影《地道戰(zhàn)》中的日軍指揮官讓人在地下埋幾口水缸,并時不時把頭探進缸里,以下有幾種解釋,你認為哪種說法正確()A.甲說:“從水缸中能看見地道里游擊隊員的像,判斷有無游擊隊員?!盉.乙說:“從水缸中能聽見地面下傳來的聲音,判斷有無游擊隊員挖地道?!盋.丙說:“防止自己的講話被游擊隊員偷聽?!盌.丁說:“是為了藏匿物品?!?5.在下面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明顯表示用于環(huán)境保護的是A. B.C. D.16.已知固態(tài)水銀的熔點是﹣39℃,液態(tài)水銀的沸點是357℃,固態(tài)酒精的熔點是﹣117℃,液態(tài)酒精的沸點是78℃,下列關于溫度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普通溫度計是利用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B.南極的最低溫度為﹣89℃可在該地區(qū)使用水銀溫度計C.可以用酒精溫度計測開水的溫度D.要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水銀和酒精溫度計均可使用17.下面方框中的四個圖象,其中一個是福娃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中的像,你認為應當是()A. B.C. D.18.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這樣的鏡頭:高墻倒塌壓在眾人(演員)身上,造成人員“受傷”。但在實際拍攝中,倒塌的高墻并不會傷害演員,砌成這種高墻的物塊最有可能是()A.金屬塊 B.泡沫磚塊C.泥土磚塊 D.水泥磚塊19..通常情況下,對下列物質(zhì)分類正確的是()A.冰、玻璃、松香是晶體 B.鹽、玻璃、鐵是金屬C.玻璃、松香、橡膠是非晶體 D.冰、鐵、玻璃是絕緣體20.小明自制了一個簡易投影儀(如圖),在暗室中將印有奧運五環(huán)(紅、黃、藍、綠、黑五色環(huán))標志的透明膠片,貼在發(fā)白光的手電筒上,并正對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調(diào)整手電筒、凸透鏡、白色墻壁之間的位置,在墻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手電筒與凸透鏡的距離應小于10cm,且膠片應正立放置B.手電筒與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10cm小于20cm,且膠片應倒立放置C.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五環(huán)標志的像,是因為光在墻面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D.將白色的墻上蒙上一層紅布,可以看到奧運標志的像中五環(huán)的顏色只有紅色和黑色21.下列有關光的現(xiàn)象中,正確的說法是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像會變大D.老年人通過放大鏡看書,看到的字的實像22.由同種物質(zhì)制成的四個正方體A、B、C、D,它們的邊長分別為1cm,2cm,3cm,4cm。質(zhì)量依次為3g,24g,64g,192g。則其中有一個肯定是空心的,它是(

)A.A B.B C.C D.D三、作圖題(第23題4分,第24題4分,計8分)23.如圖所示,S是點光源,S′是S通過一個平面鏡所成的像,請作出平面鏡的位置及SA的反射光線。24.在圖中,已知入射光線,畫出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四、實驗與探究題(第25題4分,第26題6分,第27題8分,計18分)25.如圖是用刻度尺測量一物塊的長度,則物塊的長度為cm。26.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某時刻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27.如圖為測量石塊密度時各儀器的測量情況,你從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寫出三條來。①;②;③。28.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3)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重復上述(2)中步驟

五、計算與簡答題(第28題8分,第29題6分,計14分)29.元月2日,小明和媽媽到煤氣公司充煤氣,發(fā)現(xiàn)煤氣的價格是88元/瓶,他媽媽說:“石油價格都下降了,怎么煤氣價格還漲了呢?”營業(yè)員說:“其實煤氣價格也降了,現(xiàn)在是冬季,夏季價格是85元/瓶呢!”小明想營業(yè)員說的話有道理嗎?于是他查找了一些資料,得知冬季的煤氣密度為0.88×103kg/m3,夏季的煤氣密度為0.8×103kg/m3,煤氣瓶的容積為0.015m3.(1)小明通過計算他發(fā)現(xiàn)哪個季節(jié)的煤氣價格高?請寫出計算過程.(2)若夏季價格與冬季價格相同,則夏季應為多少元/瓶?(計算過程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30.寒假的某一天,家住威寧的小莫隨爸爸一起駕車到畢節(jié)辦事,突然發(fā)現(xiàn)汽車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層霧氣,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莫正擔心行車安全時,只見爸爸打開空調(diào)開關,對著玻璃吹暖風,不一會兒玻璃上的霧氣就消失了.請你應用物理知識解釋霧氣的產(chǎn)生及消除過程.

1.米(m)刻度尺【詳解】[1][2]長度的單位有:km、m、dm、cm、mm、μm、nm,其中m是基本單位;長度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工具。2.30°減小【詳解】[1]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度,則入射角為60度。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60度。[2]從早晨到中午,隨著太陽升起,入射角變小,則反射角也變小。3.凝華凝固【詳解】[1]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固態(tài)小冰粒的過程,屬于凝華現(xiàn)象。[2]冰柱現(xiàn)象是液體直接變成固態(tài)冰的過程,屬于凝固過程。4.凹透凸透【詳解】[1]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應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甲是近視眼原理圖,應佩戴凹透鏡。[2]遠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小,會聚能力減弱,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應佩戴會聚透鏡,使光線提前會聚,乙是遠視眼原理圖,應佩戴凸透鏡。5.光的直線傳播空氣音色【詳解】[1]根據(jù)光的傳播特點可知,觀眾在屏幕上看到的鳥影實際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口技演員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朵里,所以能夠聽到口技聲。[3]不同的小鳥音色不同,所以演員是模仿了黃鸝鳥的音色。6.2.5×10-40.3不變【詳解】[1][2][3]包裝袋上標注了牛奶的體積牛奶的質(zhì)量由于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變。7.振動汽化體溫【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敲擊物體時,物體振動發(fā)出聲音。[2][3]汗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是汽化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汗水汽化時吸收人體熱量,體溫會下降。8.液化,凝華,熔化【詳解】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氣態(tài)變液態(tài)的液化過程,水蒸氣變成小冰晶是液態(tài)變固態(tài)的凝華過程,小冰晶變成小水滴是固態(tài)變液態(tài)的熔化過程。9.不可能聽到爆炸聲,因為太空是真空即使能聽到爆炸聲,也不是先聽到,因為光速比聲速大【詳解】(1)[1]太空中沒有空氣,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聽不到聲音。(2)[2]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遠小于光的傳播速度,所以如果能聽到聲音,也應該先見到火光,后聽到聲音。10.反射3仍能【詳解】[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當人到鏡面的距離為3m時,像到鏡面的距離也為3m;[3]由于成的像是虛像,在鏡面后放置物體是不影響成像的.11.凸透靠近暗【詳解】[1]攝像頭的鏡頭中間厚兩邊薄,相當于凸透鏡。[2]當成實像時,物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大,由圖示可知,像是越來越大,故可知汽車是離鏡頭的距離越來小的,是靠近的過程。[3]由于車內(nèi)的人所反射的光線較弱,所以人所成的像就比較模糊。12.見解析輸電線見解析【詳解】[1]鋁合金的密度較小,在體積相同時,與其它物質(zhì)相比,質(zhì)量較小,可應用在航空材料上,如飛機的外殼。[2]銅的導線性強,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小,可用在輸電線上。[3]木柴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在煮東西時,勺或鍋柄是木柴做的,可避免燙手。13.B【詳解】A.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在50g左右,玻璃杯的質(zhì)量與一只雞蛋的質(zhì)量差不多,故A不符合題意;B.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0.2m物理課本的寬度比此數(shù)值小一些,故B符合題意;C.課桌的高度不大于1m,一塊橡皮從課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時間不大于1s,故C不符合題意;D.廬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最低不會達到-40℃,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4.B【詳解】因為聲音可以在固體進行傳播,所以當游擊隊員挖地道時,聲音會通過地面?zhèn)鞯剿?,聲音在水缸中來回反射,會增大聽到聲音的響度,故日軍指揮官可以很清楚的在水缸中聽到聲音,從而得到挖地道的信息;故選B。15.C【詳解】A.圖的標志是禁止自行車行駛,是為了安全,故A不符合題意;B.圖是限重標志,是為了橋的安全,故B不符合題意;C.圖是禁止鳴笛的標志,是為了減少噪聲的污染,屬于環(huán)境保護,故C符合題意;D.圖表示的是此地距廈門還有20k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D【詳解】A.普通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故A錯誤;B.南極的最低溫度為-89℃可在該地區(qū)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在該溫度下,水銀已經(jīng)變?yōu)楣虘B(tài),應用酒精溫度計。故B錯誤;C.不可以用酒精溫度計測開水的溫度,因為水的沸點是100℃,而酒精的沸點是78℃,低于水的沸點。故C錯誤;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要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水銀和酒精溫度計均可。故D正確。故選D。17.B【詳解】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等大,又關于鏡面對稱,所以福娃成的像看起來是左右相反的.故選B.18.B【詳解】泥土、金屬、水泥的密度很大,體積相同時,質(zhì)量也很大,會把演員砸傷甚至砸死,而拍電影時不可能犧牲演員,要換用體積相同時密度小、質(zhì)量小的假的泥土磚塊、金屬塊、水泥磚塊作道具,所以選擇密度小的泡沫塑料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C【詳解】A.冰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晶體,玻璃、松香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非晶體.不合題意.B.鹽、玻璃不是金屬,鐵是金屬.不合題意.C.玻璃、松香、橡膠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非晶體.符合題意.D.冰、鐵是導體,玻璃是絕緣體.不合題意.20.A【詳解】因為凸透鏡的焦距f=10cm,所以發(fā)白光的手電筒上透明奧運五環(huán)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應滿足10cm<u<20cm,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而且五環(huán)膠片應倒立在凸透鏡前,所以選項B是正確的,A選項是錯誤的;光在墻面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傳播,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五環(huán)標志的像,所以選項C是正確的;不透明的物體是什么顏色將反射什么顏色的光,若反射的是白光之外的其它顏色,將顯示黑色,所以將白色的墻上蒙上一層紅布,可以看到奧運標志的像中五環(huán)紅色的地方顯示紅色,黃、藍、綠、黑的地方顯示黑色,選項D是正確的.故選A.21.A【詳解】A.中,陽光下河面波光粼粼,是太陽光經(jīng)水面反射進入人的眼睛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符合題意;B.光與鏡面成30o角射在平面鏡上,反射角應為60o,不符合題意;C.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大小相等,所以當人靠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不符合題意;D.透過放大鏡看書,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不符合題意.22.C【詳解】由題意知,四個正方體的體積分別為,,它們的密度分別為,,所以空心的是C,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3.【詳解】先連接SS′,在線段SS′垂直平分線上畫出平面鏡,并使發(fā)光點S的一邊為反射面;延長入射光線SA交平面鏡于點A,連接S′A并延長為入射光線SA的反射光線,注意輔助線要用虛線,如圖所示:24.【詳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據(jù)此作出折射光線,如下左圖所示;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的折射后過焦點,如下右圖所示:25.1.90【詳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物塊左側對準6.00cm處,右側對準7.90cm處,物塊的長度26.99【詳解】溫度計分度值為1℃,此時水的溫度為99℃。27.石塊的質(zhì)量為72.6g見解析見解析【詳解】①[1]由圖示知,天平測量的石塊的質(zhì)量m=50g+20g+2.6g=72.6g②[2]量筒的分度值為4mL,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60mL。③[3]量筒中液體和石塊的總體積為80mL。28.較黑暗蠟燭B能否與A的像完全重合完全重合相同垂直相等B【詳解】(1)[1]當實驗環(huán)境光線較暗時,明暗對比更強烈,成像更清晰。[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能否與A的像完全重合,同時解決了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2)[3][4][5][6]實驗現(xiàn)象表明,蠟燭B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