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_第1頁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_第2頁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_第3頁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_第4頁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一.選擇題(共15小題)1.如圖為某河段示意圖,圖中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自然狀態(tài)下不同時期的河岸,M處為河流水文固定監(jiān)測點。據(jù)此完成5~7題。此類河道形態(tài)一般發(fā)育于()A.山區(qū) B.地勢平緩地區(qū) C.河流上游 D.起伏大的地區(qū)如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31~32題。2.圖中①②③處對應的地貌類型分別為()A.三角洲、河漫灘、沖積平原 B.峽谷、沖積平原、沖積扇 C.沖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 D.河漫灘、沖積平原、沖積扇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3.與沖積扇相比,三角洲地區(qū)()①地形平坦,岔流較少②海浪作用明顯③土壤肥沃,氣候溫和④多沙洲、沙島發(fā)育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2022秋?新城區(qū)校級期末)下列不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青海水上雅丹 B.云南石林 C.桂林山水 D.重慶小寨天坑5.(2022秋?普陀區(qū)校級期末)我國西南地區(qū)發(fā)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地表有石林、地下多溶洞 B.氣候干燥,是風力侵蝕的結果 C.地表多塬、墚、峁等小地形 D.廣泛分布于花崗巖地區(qū)6.(2022秋?普陀區(qū)校級期末)地貌對人類的經(jīng)濟建設有重要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河流上游地勢落差大,水流急,有利于航運灌溉 B.喀斯特地貌地質(zhì)基礎不牢,巖石多裂隙,修建大壩容易開裂 C.黃土高原地區(qū)土層深厚,土質(zhì)黏重,不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 D.風成地貌所在地區(qū)氣候濕潤,有利于種植業(yè)的發(fā)展突發(fā)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會阻斷河流,如圖為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9~10題。7.該堰塞體頂部基本保持水平,其相對高度最大可能是()A.48米 B.148米 C.98米 D.198米8.堰塞體潰決之前,①②處河流的水位變化為()A.①②處都上升 B.①處下降,②處上升 C.①②處都下降 D.①處上升,②處下降9.(2022秋?臨澧縣校級期末)關洲河段位于長江中游,如圖示意關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內(nèi)流量分流比。據(jù)圖文材料推測關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A.北河道相對窄而深 B.北河道相對寬而淺 C.南河道相對窄而淺 D.南河道相對寬而深10.(2022秋?七里河區(qū)校級期末)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島國,著名景點“藍窗”就分布在馬耳他的戈佐島的西北角,該景觀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八{窗”景觀屬于()A.流水地貌 B.風成地貌 C.海蝕地貌 D.山岳地貌11.(2022秋?海原縣期末)“雅丹”源于維吾爾語,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質(zhì)學上,雅丹地貌專指經(jīng)長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的景觀。讀雅丹地貌景觀圖,判斷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堆積 C.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12.(2021秋?寶山區(qū)校級期末)沙丘是干旱地區(qū)的一種微地貌類型。如圖為沙丘剖面示意圖,關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確的是()A.泥沙在緩坡一側(cè)被搬運,在陡坡一側(cè)沉積 B.泥沙在陡坡一側(cè)被搬運,在緩坡一側(cè)沉積 C.泥沙在緩坡、陡坡均為搬運作用 D.泥沙在緩坡、陡坡均為沉積作用13.(2021秋?集賢縣期末)讀圖,關于該地貌發(fā)育的石鐘乳和峰林成因關聯(lián)正確的選項是()A.石鐘乳——侵蝕作用峰林一一侵蝕作用 B.石鐘乳一一侵蝕作用峰林一一堆積作用 C.石鐘乳——堆積作用峰林一一侵蝕作用 D.石鐘乳一—堆積作用峰林一一堆積作用14.(2022秋?平房區(qū)校級月考)如圖示意某地常見的地貌簡圖。圖示地貌屬于()A.喀斯特地貌 B.風成地貌 C.冰川地貌 D.海岸地貌15.(2021秋?農(nóng)安縣期末)在野外觀察土壤的順序一般為()①由易到難②由外部到內(nèi)部③由觸覺到視覺④由較直觀到較抽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點復習——地貌(15題)一.選擇題(共15小題)1.如圖為某河段示意圖,圖中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自然狀態(tài)下不同時期的河岸,M處為河流水文固定監(jiān)測點。據(jù)此完成5~7題。此類河道形態(tài)一般發(fā)育于()A.山區(qū) B.地勢平緩地區(qū) C.河流上游 D.起伏大的地區(qū)【考點】河流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河流地貌一般指在流水作用下塑造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一般不同的流水作用形式,行成不同的河流地貌。河曲一般指在地勢較為低平處,河流侵蝕作用不穩(wěn)定,發(fā)生一側(cè)侵蝕,一側(cè)堆積的地貌單元。一般認為凹岸侵蝕,凸岸堆積。【解答】解:在地形相對平坦、并且有一定植被覆蓋的地區(qū),因為落差小,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小于向兩側(cè)侵蝕的力量,就會形成蜿蜒前行的河道蛇曲,從而出現(xiàn)河流的凸岸和凹岸,B正確。山區(qū)、河流上游、起伏大的地區(qū),地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ACD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是考查陸地水體的知識,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如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31~32題。2.圖中①②③處對應的地貌類型分別為()A.三角洲、河漫灘、沖積平原 B.峽谷、沖積平原、沖積扇 C.沖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 D.河漫灘、沖積平原、沖積扇【考點】河流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tài)的總稱。包括溝谷、侵蝕平原等河流侵蝕地貌和沖積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積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變過程,預測河流的變化趨勢,對水利、交通、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城鎮(zhèn)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窘獯稹拷猓簭膱D中看①位于河流出山口中,結合所學可知,該地地貌為沖積扇;②位于河流中下游,為沖積平原;③位于河流入???,為三角洲,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河流地貌的知識,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3.與沖積扇相比,三角洲地區(qū)()①地形平坦,岔流較少②海浪作用明顯③土壤肥沃,氣候溫和④多沙洲、沙島發(fā)育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考點】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辯證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流水在搬運過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攜帶的物質(zhì)便沉積下來。山區(qū)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泥沙淤積形成寬廣的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窘獯稹拷猓河伤鶎W可知,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區(qū),故該地區(qū)海浪作用明顯,多沙洲,沙島發(fā)育,②④正確。地形平坦,岔流較多,①錯誤。土壤肥沃,但無法判斷氣候溫和,③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地質(zhì)構造和構造地貌,獲取題干中信息即可。4.(2022秋?新城區(qū)校級期末)下列不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青海水上雅丹 B.云南石林 C.桂林山水 D.重慶小寨天坑【考點】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本質(zhì)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巖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的最基本條件?!窘獯稹拷猓貉诺さ孛彩秋L蝕地貌,不屬于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A正確。云南石林、桂林山水、重慶小寨天坑等位于我國西南石灰?guī)r分布區(qū),主要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各種地貌,屬于喀斯特地貌,BC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類型,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5.(2022秋?普陀區(qū)校級期末)我國西南地區(qū)發(fā)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地表有石林、地下多溶洞 B.氣候干燥,是風力侵蝕的結果 C.地表多塬、墚、峁等小地形 D.廣泛分布于花崗巖地區(qū)【考點】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辯證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巖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的最基本條件?!窘獯稹拷猓嚎λ固氐孛彩蔷哂腥芪g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guī)r)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其地表地貌多溶溝和石芽、天坑和豎井、溶蝕洼地和溶蝕谷地、干谷、峰林、峰叢、孤峰、天生橋,其地下地貌多溶洞、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等,A正確,BD錯誤。黃土地區(qū)由于流水侵蝕作用,地表多形成塬、墚、峁等小地形,這些地貌不屬于喀斯特地貌,C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獲取題干中信息即可。6.(2022秋?普陀區(qū)校級期末)地貌對人類的經(jīng)濟建設有重要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河流上游地勢落差大,水流急,有利于航運灌溉 B.喀斯特地貌地質(zhì)基礎不牢,巖石多裂隙,修建大壩容易開裂 C.黃土高原地區(qū)土層深厚,土質(zhì)黏重,不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 D.風成地貌所在地區(qū)氣候濕潤,有利于種植業(yè)的發(fā)展【考點】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多為石灰?guī)r)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叢、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地下暗河、溶洞等?!窘獯稹拷猓嚎λ固氐孛驳叵露嗳芏春偷叵掳岛?,地質(zhì)基礎不牢,巖石多裂隙,修建大壩容易開裂,安全性較差,B正確。航運適合在水流平穩(wěn)的地方,而河流上游地勢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運,A錯誤。黃土高原地區(qū)土層深厚,但土質(zhì)疏松,抗蝕能力弱,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C錯誤。風成地貌所在地區(qū)一般氣候干旱,水源缺乏,不利于種植業(yè)的發(fā)展,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喀斯特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突發(fā)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會阻斷河流,如圖為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9~10題。7.該堰塞體頂部基本保持水平,其相對高度最大可能是()A.48米 B.148米 C.98米 D.198米【考點】地貌的觀察方法和內(nèi)容.【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計算;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根據(jù)等高距和等高線數(shù)值的遞變規(guī)律,切堰塞體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海拔高度,采取交叉相減的方法計算相對高度?!窘獯稹拷猓簣D示等高距是50米,堰塞體最高點海拔高度在2950﹣3000米之間,最低點的海拔高度在2850﹣2900米之間,則堰塞體的相對高度在50﹣150米之間,選項中在此范圍且是最大值的是148米,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的計算,屬于基礎題,確定堰塞體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海拔高度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8.堰塞體潰決之前,①②處河流的水位變化為()A.①②處都上升 B.①處下降,②處上升 C.①②處都下降 D.①處上升,②處下降【考點】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專題】等高線地形圖;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陸地水和水循環(huán).【分析】等高線向數(shù)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發(fā)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線向數(shù)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嶺。【解答】解: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該河流由①流向②,由于①位于堰塞體上游,②位于堰塞體下游,所以塞體潰決之前,①處河流水堆積,水位上升;②處缺少水源補給,水位下降,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河流水位的變化,屬于基礎題,確定河流流向是解答本題的關鍵。9.(2022秋?臨澧縣校級期末)關洲河段位于長江中游,如圖示意關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內(nèi)流量分流比。據(jù)圖文材料推測關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A.北河道相對窄而深 B.北河道相對寬而淺 C.南河道相對窄而淺 D.南河道相對寬而深【考點】河流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實;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影響流水作用的因素有流量、流速、土質(zhì)等?!窘獯稹拷猓河蓤D示信息可知,圖中南河道分流比減小,但流量增大,說明南河道相對窄,隨著流速變快,流水侵蝕南岸,河岸較陡,南河道相對窄而深,CD錯誤。圖中北河道分流比增大,流量增大,說明北河道相對較寬,隨著流速變慢,泥沙淤積,河床變淺,所以北河道相對寬而淺,A錯誤,B正確。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通過坐標圖設置題目,題目為基礎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讀圖分析能力。10.(2022秋?七里河區(qū)校級期末)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島國,著名景點“藍窗”就分布在馬耳他的戈佐島的西北角,該景觀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藍窗”景觀屬于()A.流水地貌 B.風成地貌 C.海蝕地貌 D.山岳地貌【考點】風成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地殼運動與地貌;外力作用.【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本題考查地質(zhì)作用的知識,引起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分為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nèi)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熱能,表現(xiàn)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zhì)作用等,它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陽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現(xiàn)為地表物質(zhì)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窘獯稹拷猓骸八{窗”景觀位于海岸地帶,由于海浪的不斷侵蝕而形成,屬于海蝕地貌。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通過藍窗景觀設置題目,題目較為新穎,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11.(2022秋?海原縣期末)“雅丹”源于維吾爾語,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質(zhì)學上,雅丹地貌專指經(jīng)長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的景觀。讀雅丹地貌景觀圖,判斷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堆積 C.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考點】外力作用;流水作用與地貌;風化作用與地貌;河流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區(qū)域特征;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地質(zhì)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nèi)力)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zhì)、地殼構造、地表形態(tài)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由自然動力引起使地殼組成物質(zhì),地殼構造,地表形態(tài)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稱地質(zhì)作用。地質(zhì)學界把自然界引起這些變化的各種作用稱為地質(zhì)作用。地質(zhì)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巖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zhì)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巖作用等?!窘獯稹拷猓貉诺さ孛彩且环N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F(xiàn)泛指干燥地區(qū)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及地質(zhì)構造,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所給的圖表,從中提取解題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12.(2021秋?寶山區(qū)校級期末)沙丘是干旱地區(qū)的一種微地貌類型。如圖為沙丘剖面示意圖,關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確的是()A.泥沙在緩坡一側(cè)被搬運,在陡坡一側(cè)沉積 B.泥沙在陡坡一側(cè)被搬運,在緩坡一側(cè)沉積 C.泥沙在緩坡、陡坡均為搬運作用 D.泥沙在緩坡、陡坡均為沉積作用【考點】風成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坡面受流水作用,被沖刷、下切形成溝谷,水流匯集使溝谷不斷加深加寬.例如,我國黃土高原地區(qū)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主要是流水侵蝕的結果.在河流向下侵蝕作用強烈的地區(qū),常常形成峽谷。流水在搬運過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攜帶的物質(zhì)便沉積下來.山區(qū)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泥沙淤積形成寬廣的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窘獯稹拷猓壕徠率怯L坡,受風力侵蝕搬運的影響更強,在風力作用下,泥沙在緩坡一側(cè)被搬運,在陡坡一側(cè)沉積,A正確,BCD錯。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地質(zhì)構造和構造地貌,解題的關鍵是從圖中獲取信息和調(diào)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13.(2021秋?集賢縣期末)讀圖,關于該地貌發(fā)育的石鐘乳和峰林成因關聯(lián)正確的選項是()A.石鐘乳——侵蝕作用峰林一一侵蝕作用 B.石鐘乳一一侵蝕作用峰林一一堆積作用 C.石鐘乳——堆積作用峰林一一侵蝕作用 D.石鐘乳一—堆積作用峰林一一堆積作用【考點】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其主要特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圖文結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巖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的最基本條件?!窘獯稹拷猓涸谑?guī)r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guī)r隙縫中,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水。被溶解的碳酸氫鈣又變成固體,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為石鐘乳,所以石鐘乳形成的地質(zhì)作用為流水沉積作用,峰林地勢崎嶇,為流水侵蝕作用形成,C正確,ABD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