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含解析)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含解析)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含解析)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含解析)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練案七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廣5題。(20分)

蘇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書仆射威之曾孫。擢進士第,補恒州參軍。居母喪,哀毀加入,

左庶子張大安表舉孝悌,擢豫王府錄事參軍,歷朗、歙二州刺史。時來俊臣貶州參軍,人懼復用,多

致書請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體,能過待小人乎?”遂不發(fā)書。俊臣未至追還,恨之。

由是連外徙,不得入。久之,轉(zhuǎn)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州據(jù)都會,多名珍怪產(chǎn),前長史張潛、于辯機贊

取巨萬,瑰單身模被自將。武后鑄浮展立廟塔,役無虛歲。瑰以為:“縻損浩廣雖不出國用要自民

產(chǎn)旦彈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下僧尼濫偽相半請并寺著僧賞員數(shù)缺則補。“后善其言。神龍初,入為

尚書右丞,封懷縣男。瑰明曉法令,多識臺省舊章,一朝格式,皆所刪正。中宗復政,鄭普思以妖幻位

秘書員外監(jiān),支黨遍岐、隴間,相煽沐為亂。瑰捕系普思窮訊,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韋后,出入禁中,直

詔勿治。瑰廷爭不行,帝猶依違。司直范獻忠,瑰使按普思者,進曰:“瑰為大臣,不能前誅逆豎而報

天子,罪大矣,臣請先斬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頓苜曰:“瑰長者,用刑不枉,普思法當死?!钡鄄?/p>

得已流普思于僧州,余黨論死。累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時大臣初拜官,

獻食天子,名曰"熠房”,瑰獨不進。及侍宴,宗晉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陰肛

代天治物。今粒食踴貴,百姓不足,衛(wèi)兵至三日不食,臣誠不稱職,不敢燒尾?!钡郾?遺詔皇太后臨

朝,相王以太尉輔政。后召宰相韋安石、宗楚客洎瑰議禁中。楚客猥曰:“太后臨朝,相王有不通問

之嫌,不宜輔政。"瑰正色曰:“遺制乃先帝意,安得輒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輔政事,瑰稱疾不

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謚曰文貞。

(選自《新唐書?蘇瑰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縻損浩廣/雖不出國用/要自民產(chǎn)日彈/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下僧尼濫偽相半/請并寺/著僧常員

數(shù)/缺則補

B.縻損浩/廣雖不出國用/要自民產(chǎn)日彈/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下/僧尼濫偽相半/請并寺著/僧常員

數(shù)/缺則補

C.縻損浩廣/雖不出國用/要自民產(chǎn)/日彈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下僧尼濫偽相半/請并寺/著僧常員

數(shù)/缺則補

D.縻損浩/廣雖不出國用/要自民產(chǎn)/日彈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天下/僧尼濫偽相半/請并寺/著僧常員

數(shù)/缺則補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浮屠,亦作“浮圖”,佛教用語,可指佛教、和尚、佛塔、寺廟。文中“浮屠”與王安石《游褒禪

山記》中“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的“浮圖”所指相同。

B.頓首,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

禮。也常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C.燒尾,是指唐代大臣新授官時向皇帝獻食,亦可指唐代士子新登科第或升遷的慶賀宴席。文中就

是第一個意思。

D.陰陽,我國古代哲學概念,兩者有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詳細可以指日月、天地、晝夜、寒暑、

君臣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瑰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揚州地處都會沖要,有許多名珍異產(chǎn),前任長史斂取資財巨萬,而蘇瑰

任揚州長史時,嚴格約束自己,明哲保身,分文不取。

B.蘇瑰公正處事,直言進諫。百姓擔憂來俊臣再次被起用,寫信給蘇瑰。蘇瑰承諾絕不會錯待一個

小人;武后要建佛寺,立廟塔,蘇瑰從容進諫,最終武后削減修建數(shù)量。

C.蘇瑰為人耿直,不怯權(quán)貴。鄭普思私結(jié)黨羽并到處煽惑作亂,蘇瑰力爭追究究竟;大臣初次拜任官

職時,按例“燒尾”,蘇瑰出任仆射,獨不獻食。

D.蘇瑰志存大節(jié),獨發(fā)說言。中宗駕崩后,遺詔讓皇太后臨朝聽政,相王輔政。宗楚客等討好太后,

要求停止相王輔政,蘇瑰堅決反對。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體,能過待小人乎?”

(2)有詔勿治。瑰廷爭不行,帝猶依違。

5.請結(jié)合文本和下面兩則選自《新唐書?酷吏列傳》的材料,概括來俊臣被貶州參軍時,人們膽怯

再用他的三點緣由。(3分)

(1)武后以為諒,擢累侍御史,按詔獄,數(shù)稱旨。后陰縱其慘,脅制群臣,前后夷千余族。生平有纖介,

皆入于死。拜左臺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語。

(2)久之,俊臣納賈人金,為御史紀履忠所劾,下獄當死。后忠其上變,得不誅,免為民。長壽中,還授

殿中丞,坐贓貶同州參軍事,暴縱自如,奪同僚妻,又辱其母。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0分)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為郡功曹,太守耿況甚重之。王莽敗,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國,

日“先降者復爵位”。恂從耿況迎使者于界上,況上印綬,使者納之,一宿無還意。恂勒兵入見使者,

就請之。使者不應(yīng),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況。況至,恂進取印綬帶況。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詔之,況

受而歸。及王郎起,遣將徇上谷,急發(fā)況兵。恂與門下掾閔業(yè)共說況曰:“邯鄲拔起,難可信向?!?/p>

況目:“邯鄲方盛,力不能獨拒,如何?"恂對日: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

東約漁陽齊心合眾邯鄲不足圖也況然之,乃遣恂到漁陽,結(jié)謀彭寵。恂還,至昌平,攻擊邯鄲使者,殺

之,奪其軍,遂與況子竟等俱南及光武于廣阿。光武南定河內(nèi),而更始木可瑪朱鮑等盛兵據(jù)洛陽。又

并州未安,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nèi)者?”禹曰:“寇恂文武備足,有牧人御眾

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蹦税葩觾?nèi)太守,行大將軍事。朱鮑聞光武北而河內(nèi)孤,使討難將軍蘇茂、

副將賈疆將兵三萬余人,度鞏河攻溫。微節(jié)至,恂即勒軍馳出,并移告屬縣,發(fā)兵會于溫下。旦日合

戰(zhàn),而偏將軍馮異遣救及諸縣兵適至,士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日:“劉公

兵到!”蘇茂軍聞之,陣動,恂因奔擊,大破之,追至洛陽,遂斬賈疆。自是洛陽震恐,城門晝閉。恂歸

潁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為汝南太守,又使驟騎將軍杜茂將兵助恂討盜賊。盜賊清靜,郡中無事。

恂素好學,乃修鄉(xiāng)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學焉。恂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

厚施摯友、故人及從吏士。時人歸其長者,以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逾日威侯。

(選自《后漢書?寇恂傳》,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齊心合眾/邯鄲不足圖也/

B.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齊心合眾/邯鄲不足圖也/

C.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齊心合眾/邯鄲不足圖也/

D.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齊心合眾/邯鄲不足圖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郡國,諸侯王的封地,西漢時經(jīng)過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變小,略等于郡,?!翱毕噙B。

B.大司馬,古代官名。漢武帝時廢太尉設(shè)大司馬,后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

C.檄書,古代官方用以聲討、曉喻、征召的文書的通稱。

D.謚,指封建時代在帝王、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跡而加給的一種稱號以寓褒獎。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寇恂脅迫使者,取回印綬。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況的印綬,不準備還給耿況,寇恂喝令使者召見

耿況,耿況到來后,寇恂上前取印綬佩帶到耿況身上。

B.寇恂才華出眾,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內(nèi)后為太守的人選感到犯難,鄧禹說寇恂文武兼?zhèn)?

是不二人選,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為河內(nèi)太守。

C.寇恂巧用計策,大敗敵軍。在溫縣會戰(zhàn)時,寇恂在援軍到來之時,吩咐士兵爬上城墻大喊“劉公兵

到”,擾亂了敵軍軍心,并乘機指揮部隊出擊,大敗敵軍。

D.寇恂仗義疏財,受到贊揚??茆⒌玫降馁旱撍徒o摯友、熟人以及跟隨他的人,當時的人稱他是

道德高尚的人,認為他有宰相的才能。

9.(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旦日合戰(zhàn),而偏將軍馮異遣救及諸縣兵適至,士馬四集,幡旗蔽野。

(2)恂素好學,乃修鄉(xiāng)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學焉。

10.王郎起兵后,面對耿況對王郎(邯鄲)勢力的過分擔憂,寇恂提出無須過于顧慮的理由有哪些?(3

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20分)

田叔者,趙院城人也。叔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趙人舉之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所,趙

王以為郎中。數(shù)歲,切直廉平,趙王賢之,未及江。會陳新反代,漢七年,高祖往誅之,過趙,趙王張敖

自持案進食,禮恭甚,高祖箕踞罵之。是時趙相趙午等數(shù)十人皆怒,謂趙王曰:“王事上禮備矣,今遇

王如是,臣等請為亂。”卒私相與謀弒上。會事發(fā)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趙午等皆自殺。

是時漢下詔書:“趙有敢隨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婚衣自髡鉗,稱王家奴,隨趙王敖

至長安。趙王敖得出,乃進言田叔等十余人。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為郡

守、諸侯相。叔為漢中守十余年。后數(shù)歲,梁孝王使人殺故吳相袁盎。掌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

還報。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對曰:“死罪!有之。”上日:“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

為也?!鄙显唬骸昂我玻俊痹唬骸敖窳和醪环D,是漢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擔憂席,

此憂在陛下也?!本暗鄞筚t之,以為魯相。魯相初到,民自言相,訟王取其財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

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魯王聞之大慚,發(fā)中府錢,

使相償之。相曰:“王自奪之,使相償之,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毕辔闩c償之。于是王乃盡償之。

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數(shù)使人請相休,終不休,曰:“我王暴

露苑中,我獨何為就舍!”魯王以故不大出游。數(shù)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曰"居是國必聞其

政”,田叔之謂乎!

(選自《史記?田叔列傳》,有刪改)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遷,文中意為升官。一般指官職的調(diào)動,有貴右賤左之說,故將貶官稱為“左遷”。

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來借用為囚犯的代稱。

C.景帝,這是用謚號來指稱帝王,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廟號、年號、封號等來指稱。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祿”,地位不同,稱呼也就不同。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田叔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嚴謹廉潔為追求,喜愛與出名望的人交游,被層層舉薦給趙王張敖,

任職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趙王看重。

B.田叔忠誠俠義,不懼死亡。高祖高傲無禮,趙王臣屬陰謀刺殺卻被發(fā)覺,趙王被逮捕時,田叔甘冒

罪及三族的威逼,裝扮成家奴追隨趙王。

C.田叔為官有才,擅長理事。他被趙王張敖舉薦給高祖時,才能賽過朝廷全部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

為郡守和諸侯國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贊許。

D.田叔處事圓通,柔中帶剛。田叔刻意公開袒護魯王,從而使魯王慚愧而自愿償還百姓;又有意不在

館舍休息,以此來諷勸魯王不要大肆游獵。

1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王事上禮備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請為亂。

(2)“王自奪之,使相償之,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毕辔闩c償之。

15.田叔替景帝調(diào)查袁盎被刺殺的事情,景帝為什么稱他“大賢”而任命他為國相?(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20分)

武承嗣營求為太子,數(shù)使人說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碧笠馕礇Q。狄仁杰

每從容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

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木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襯姑于廟者也。”太后

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nèi),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

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備位軍相,豈得不預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謂仁杰

曰:“朕夢大鸚鵡兩翼皆折,何也?"對曰:“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

矣?!碧笥墒菬o立承嗣之意。太后命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仁杰舉其子司丞光嗣?,已而稱職。太

后喜曰:“卿足繼祁奚矣?!背?挈丹將李楷固,善用乾索及騎射,每陷陳,如鶻入烏群,所向無敵。

及孫萬榮死,來降,有司責其后至,奏請族之。狄仁杰曰:“楷固驍勇絕倫,能盡力于所事,必能盡力

于我,若撫之以德,為我用矣。”奏請赦之。所親皆止之,仁杰曰:“茍利于國,豈為身謀!”太后用

其言,赦之。又請與之官,太后以楷固為左玉鈴衛(wèi)將軍,使將兵擊契丹余黨,悉平之。太后欲造大像,

狄仁杰上疏諫,其略曰:“今之伽藍②,制過宮闕。功不使鬼,止在人役人,物不天來,終須地出,不損

百姓,將何以求!”又曰:“如來設(shè)教,以慈善為主,豈欲勞人,以存虛飾!”又曰:“比來水旱不節(jié),當

今邊疆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為善,何得相違!”遂

罷其役。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爭,太后每屈意從之。辛丑,

嘉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二,二十三》,有刪改)

回①司丞光嗣:狄仁杰的兒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職。②伽藍:梵語,譯為佛教寺院。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襯姑于廟者也

B.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襯姑于廟者也

C.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襯姑于廟者也

D.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相姑于廟者也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秦漢時始稱“太廟”。太廟內(nèi)只供奉本朝歷代皇帝。

B.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

C.契丹,古代游牧民族,發(fā)源于中國東北地區(qū),唐末建立契丹國,后改國號為遼。

D.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后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妃嬪、皇子、公主等。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狄仁杰堅持原則,直言敢諫。在立儲問題上,不阿附太后,最終太后聽從了他的看法。

B.狄仁杰公私兼顧,不避嫌忌。他舉薦自己兒子為尚書郎,太后說他像祁奚一樣顧念家人。

C.狄仁杰不計得失,為國薦賢。他知人敢任,力排眾議,懇求赦免并任用契丹降將李楷固。

D.狄仁杰反對奢華,疼惜民力。武則天要建立大佛像,狄仁杰極力諫阻,武則天停止了這項工程。

19.(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及孫萬榮死,來降,有司責其后至,奏請族之。

(2)當今邊疆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

20.狄仁杰是如何打消武則天要立武承嗣為太子的想法的?請簡要說明。(3分)

練案七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1.A解析:句子大意是:耗費損失巨大,雖然不須要國家支出,而取自百姓使其財產(chǎn)日益虛竭。百姓

不富足,君主怎能富足?天下僧尼濫偽占有一半,懇求合并寺院,明確規(guī)定僧尼人數(shù),缺少時再補充。

其中,“浩廣”是一個詞語,意思是“巨大”,不行斷開,解除B、D兩項;“民產(chǎn)日嬋”意思完

整,“日彈”是“民產(chǎn)”的謂語,不行斷開,解除C項。故選A項。

2.A解析:A項,''文中'浮屠’與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的‘浮圖'

所指相同”錯?!疤聘D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圖”是指和尚,而本文中是指佛寺。故選A項。

3.B解析:B項,“最終武后削減修建數(shù)量”錯,文中為“后善其言”,武后只是贊同他的話,并未提

到''削減修建數(shù)量”。故選B項。

4.參考答案(1)蘇瑰叱責使者說:“我身居州牧,高下自有法度,怎會錯待小人呢?”

(2)皇帝下詔不要治罪。蘇瑰在朝堂上力爭不行,皇帝還是遲疑不決。

解析:本題關(guān)鍵詞語有:⑴叱,叱責;忝,謙辭,擔當;體,法度。⑵治,追究,治罪;廷,名詞作狀語,在

朝堂;依違,遲疑不決。

5.參考答案①心胸狹窄,打擊報復;②武后幫兇,制造冤獄多數(shù);③貪淫無度,卑劣無恥。

解析:首先理解這兩段的大意。第(1)段大意是:武后認為他誠懇可信,多次升遷后任侍御史,審問皇

上特命監(jiān)禁的犯人,總是符合旨意。武后暗地里放縱他狠毒苛刻,用來脅迫限制群臣,前后滅掉一千

多個家族。生平與人有微小沖突,都要置之于死地。拜任左臺御史中丞,朝內(nèi)朝外的人怕得不敢呼

吸,以至用目光示意。第(2)段大意是:過了一段時間,來俊臣收取商人的金錢,被御史紀履忠檢舉,

下獄判死罪。武后認為他上奏緊急事變有功,沒有誅殺,免官為民。長壽年間,召回朝遷授殿中丞,

因貪贓獲罪貶任同州參軍事,照樣殘暴放縱,強奪同僚的妻子,又羞辱他的母親。結(jié)合“生平有纖介,

皆入于死”,可見此人心胸狹窄,打擊報復;結(jié)合“后陰縱其慘,脅制群臣,前后夷千余族”,可看出

他是武后幫兇,制造冤獄多數(shù);結(jié)合“暴縱自如,奪同僚妻,又辱其母”,可見他貪淫無度,卑劣無恥。

這三點就是人們膽怯再用他的緣由。

參考譯文蘇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是隋朝尚書仆射蘇威的曾孫??贾羞M士科,補任恒州參軍。

為母親守喪期間,因哀痛損傷身體,左庶子張大安上表舉薦他孝悌,升任豫王府錄事參軍,歷任朗、

歙二州刺史。當時來俊臣貶為本州參軍,人們懼怕他會再次得到任用,許多人寫信懇求蘇瑰,蘇瑰叱

責使者說:“我身居州牧,高下自有法度,怎會錯待小人呢?”便不打開書信。來俊臣未到任而追還,

對蘇瑰心存怨恨。由此蘇瑰接連任外職,不得入朝。很久以后,改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揚州地處

都會沖要,有許多名珍異產(chǎn),前任長史張潛、于辯機斂取資財巨萬,蘇瑰單身攜帶隨身衣被而己。武

后建佛寺,立廟塔,每年都興起勞役。蘇瑰以為:“耗費損失巨大,雖然不須要國家支出,而取自百姓

使其財產(chǎn)日益虛竭。百姓不富足,君主怎能富足?天下僧尼濫偽占有一半,懇求合并寺院,明確規(guī)定

僧尼人數(shù),缺少時再補充?!蔽浜筚澩脑挕I颀埑跄?,召入蘇瑰任尚書右丞,封爵懷縣男。蘇瑰

明曉法令,很熟識臺省舊章,一朝格式,都是他所刪改訂正。中宗復原皇位,鄭普思以妖幻之術(shù)位居

秘書員外監(jiān),黨羽遍及岐、隴之間,相互煽惑作亂。蘇瑰拘捕鄭普思嚴加審訊,鄭普思的妻子以邪門

旁道得到韋后寵幸,出入宮中,皇帝下詔不要治罪。蘇瑰在朝堂上力爭不行,皇帝還是遲疑不決。司

直范獻忠,是蘇瑰派去審訊鄭普思的人,進奏說:“蘇瑰身為大臣,不能先誅殺逆賊而報答天子,十惡

不赦,臣懇求先斬殺蘇瑰?!庇谑?仆射魏元忠叩頭說:“蘇瑰謹慎厚道,用刑不枉屈,鄭普思依法應(yīng)

當處死?!被实鄄坏靡眩瑢⑧嵠账剂鞣诺缴?,其余黨羽定了死罪。蘇瑰幾次升遷拜任尚書右仆射、

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當時大臣初次拜任官職時,給天子進獻食品,名叫“燒尾”,唯獨蘇

瑰不進呈。到侍宴時,宗晉卿訕笑他,皇帝默然。蘇瑰自己向皇帝說明說:“宰相調(diào)和陰陽,代天治

民。如今糧食價格暴漲,百姓貧困,衛(wèi)兵甚至三天沒有飯吃,臣的確不稱職,不敢燒尾?!被实廴ナ?,

遺詔皇太后臨朝聽政,相王以太尉輔政。太后召宰相韋安石、宗楚客以及蘇瑰等人在宮中議事。宗

楚客卑賤地說:“太后臨朝聽政,相王有叔嫂不相互問候的嫌忌,不宜輔政。”蘇瑰表情肅穆地

說:“遺詔是先帝的旨意,怎能隨意更改?”宗楚客等人憤怒,最終削除了相王輔政制度,蘇瑰稱病不

上朝。景云元年,(蘇瑰)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謚號文貞。

6.D解析:“今上谷完實”的意思是現(xiàn)在上谷城池完好、糧食足夠。句中“完實”作主語“上谷”

的謂語,所以應(yīng)在“完實”之后停頓,解除A、C兩項;“恂請東約漁陽”的意思是寇恂懇求往東約

同漁陽。其中“漁陽”作“約”的賓語,不作“齊心合眾”的主語,所以應(yīng)在“漁陽”之后停頓,解

除B項。

7.D解析:D項,“以寓褒獎”說法錯誤。謚號不僅有褒獎,還有貶斥、指責的,如:厲、靈、煬。

8.A解析:A項,“寇恂喝令使者召見耿況”說法錯誤。原文為“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況”,意思是

說寇恂喝令身邊的人以使者的吩咐召見耿況,選項曲解文意。

9.參考答案(1)其次天交戰(zhàn),偏將軍馮異派的救兵以及各縣部隊正好趕到,各方人馬從四面八方會集

而來,旗幟蔽空。

(2)寇恂一向愛好學習,于是修建鄉(xiāng)學,教授學生,聘請會講授《左氏春秋》的人,親自向他學習。

解析:第⑴句關(guān)鍵詞:旦日,其次天;遣救,派遣的救兵;適至,正好趕到;四集,從四面八方會集而來。

第⑵句關(guān)鍵詞:好學,愛好學習;能為《左氏春秋》者,會講授《左氏春秋》的人;受,從事。

10.①敵人并不得人心,王郎起兵倉促,難以讓人信任并歸順;②有較好的自我條件,上谷城池完好、

糧食足夠,士兵也有萬人;③可以尋求外援,聯(lián)合漁陽,共同抗擊。

參考譯文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茆鹣葧r做郡里的功曹,太守耿況特別器重他。王莽

失敗,更始帝登位,派使者巡行郡國,說“先倒戈的復原爵位”??茆S耿況到郡界上迎接使者,耿

況交上印信,使者收起官印,一夜都沒有還給耿況的意思??茆ПM去見使者,就地懇求還給耿況

官印。使者不聽,寇恂喝令身邊的人以使者的吩咐召見耿況。耿況來后,寇恂上前取官印佩帶到耿

況身上。使者沒有方法,才秉承皇帝的旨意下詔,耿況受詔而回。到王郎起兵時,更始帝派將領(lǐng)巡行

上谷,緊急征調(diào)耿況的部隊??茆烷T下屬官閔業(yè)一起勸耿況說:“邯鄲(王郎)倉促起事,難以讓人

信任和歸順?!惫r說:“邯鄲(王郎)方面勢力正大,憑力氣不能單獨與他們對抗,怎么辦?”寇恂

回答說:“現(xiàn)在上谷城池完好,糧食足夠,士兵有萬人,靠著全郡的積蓄,可以細致地選擇去向。我懇

求往東約同漁陽,齊心合力,邯鄲不足顧慮?!惫r認為他說得對,于是派寇恂到漁陽,和彭寵結(jié)盟。

寇恂返回,到達昌平,攻擊邯鄲派的使者,殺死他,奪取他的部隊,于是和耿況的兒子耿竟等一起向南

在廣阿追上劉秀。劉秀南下平定河內(nèi),而更始帝的大司馬朱鮑等人重兵據(jù)守洛陽。另外并州還沒有

穩(wěn)定,劉秀為太守的人選感到犯難,問鄧禹說:“各位將領(lǐng)中可以派誰去守河內(nèi)?”鄧禹說:“寇恂文

武兼?zhèn)?,具有管理百姓、統(tǒng)領(lǐng)軍隊的才能,除這個人外無人可派?!庇谑前萑慰茆龊觾?nèi)太守,代理

大將軍事務(wù)。朱鮑聽說劉秀北上而河內(nèi)空虛,派討難將軍蘇茂、副將賈疆帶兵三萬多人,渡過流經(jīng)

鞏縣的黃河進攻溫縣。檄文傳來,寇恂馬上率領(lǐng)部隊急行出城,并送文書吩咐所屬各縣,征調(diào)部隊在

溫縣會師。其次天交戰(zhàn),偏將軍馮異派的救兵以及各縣部隊正好趕到,各方人馬從四面八方會集而

來,旗幟蔽空??茆谑欠愿朗勘郎铣菈艄暮艚校蠛罢f:“劉秀的部隊到了!”蘇茂的軍隊聽

到后,戰(zhàn)陣騷動,寇恂乘機指揮部隊出擊,大敗敵軍,追到洛陽,最終殺死賈疆。從今洛陽振動驚恐,

城門白天都關(guān)著。寇恂回到潁川。建武三年,朝廷派使者就地拜任寇恂擔當汝南太守,又派驟騎將

軍杜茂率兵幫助寇恂討伐盜賊。盜賊被肅清,郡中無事。寇恂一向愛好學習,于是修建鄉(xiāng)學,教授學

生,聘請會講授《左氏春秋》的人,親自向他學習??茆〞越?jīng)書,修養(yǎng)操行,在朝廷名氣很大,所得

到的俸祿,多送摯友、熟人以及跟隨他的人。當時的人稱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認為他有宰相的才能。

寇恂于建武十二年去世,謚號威侯。

11.D解析:“魯王好獵”單獨成句,據(jù)此解除B、C兩項;“相就館舍”和“相出”結(jié)構(gòu)并列,據(jù)此

解除A項。確定答案為D項。

12.C解析:封號不行用來指稱帝王。

13.C解析:”才能賽過朝廷全部大臣”錯誤,原文表述是“趙王敖得出,乃進言田叔等十余人。上

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為郡守、諸侯相”,“其”是指“田叔等十余人”,

而非單指田叔一人。

14.(1)您侍奉皇上禮節(jié)完備周全,現(xiàn)在對待您竟是如此,我們懇求造反。(“事”“遇”“請”譯出

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大王自己奪取來的財物,讓丞相去償還,這是讓大王做惡事而讓丞相做善事。”丞相沒有參加

償還的事。(“償”“為”“與”譯出各1分,語句通順1分)

15.參考答案因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實,認定了梁王有罪責;(1分)又給皇帝處理此案供應(yīng)了周全

妥當?shù)慕ㄗh,使皇帝不會陷入維護國法和使太后悲戚的兩難境地。(2分)

解析:解答此題,要對田叔查辦案件的始末進行研讀,從他的言語中,透析景帝贊揚并任用他做國相

的緣由。依據(jù)“死罪!有之”,概括出他查清了案件,認定梁王有罪。依據(jù)“上毋以梁事為也”“今

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擔憂席,此憂在陛下也”,可概括出田叔

替景帝著想,建議他不過問此事,并給出了理由。

參考譯文田叔是趙國隆城人。田叔為人正直清廉,明哲保身,喜愛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趙國人把他舉薦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那里稱道他,趙王任命他為郎中。任職幾年,他峻切

剛直清廉公允,趙王雖賞識他,卻沒有來得及升遷他。恰逢陳新在代地謀反,漢七年,高祖前去誅討,

途經(jīng)趙國,趙王張敖親自端食盤獻食,禮節(jié)特別尊敬,漢高祖卻高傲地平伸開兩條腿坐著大罵他。當

時趙相趙午等幾十人都為此發(fā)怒,對趙王說:“您侍奉皇上禮節(jié)完備周全,現(xiàn)在對待您竟是如此,我

們懇求造反。”趙王臣下就私下里相互謀劃弒殺皇上。恰好事情被發(fā)覺了,漢朝下吩咐逮捕趙王和

謀反的群臣,于是趙午等人都自殺了。這時漢朝又下詔書說:“趙國有膽敢跟隨趙王進京的罪及三

族?!敝挥忻鲜?、田叔等十多人穿著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頭發(fā),頸上帶著刑具,假稱趙王的家奴,

跟隨趙王張敖到了長安。趙王張敖得以釋放出獄,就進言舉薦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見他們,

跟他們談話,認為朝中的大臣沒有能超過他們的,皇上特別興奮,任命他們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

田叔做漢中郡守十多年。幾年后,梁孝王派人暗殺從前吳國的丞相袁盎。漢景帝召回田叔讓他到梁

國審查這個案件,田叔查清了這個案件的全部事實,回朝報告。漢景帝說:“梁王有派人暗殺袁盎的

事嗎?”田叔回答說:“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說:“有罪證嗎?"田叔說:''皇上不要過問梁

王的事?!被实壅f:“為什么呢?”田叔說:“現(xiàn)在梁王如不伏法被處死,這是漢朝的刑法不能實行;

假如他伏法而死,太后就會吃飯不香睡眠擔憂,這又是您的憂慮?。 睗h景帝因此特別賞識他,讓他

做了魯國的丞相。田叔剛剛到任,百姓自發(fā)地向丞相上言,控訴魯王奪取財物的有一百多人。田叔

抓住為首的二十個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二十下,對他們發(fā)怒說:“魯王不是你們的

君主嗎?怎么敢毀謗君主呢!”魯王聽說后特別慚愧,從內(nèi)庫中拿出錢來,讓丞相償還他們。田叔

說:“大王自己奪取來的財物,讓丞相去償還,這是讓大王做惡事而讓丞相做善事?!必┫鄾]有參加

償還的事。于是魯王就盡數(shù)償還給百姓。魯王喜愛打獵,田叔常常跟隨進入狩獵的苑囿,魯王總是

要他到館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魯王。魯王多次派人請他去休息,他終

究不愿去休息,說:“我們魯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獨自到館舍中呢!”魯王因為這個原因不再大

舉出外游獵。幾年后,田叔在任期間死去。太史公說:孔子說“住在某個國家,肯定要聽聞它的政

事”,說的也許是田叔吧!

16.D解析:“陛下立子”是主謂結(jié)構(gòu),其后的“則”是虛詞,往往用在句子開頭,因此在“則”前

斷開,解除A、C兩項;“千秋萬歲后”是時間狀語,“后”字不能斷到后面;”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襯

姑于廟者也”中“則”是虛詞,往往用在句子開頭,因此在“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