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_第1頁
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_第2頁
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_第3頁
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_第4頁
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治療各類感冒簡易圖表-作者 : _-日期 : _一、桂枝湯:桂枝9g 芍藥 9g 炙甘草 6g 生姜 9g 大棗 12 枚(擘)五味藥。用法:服桂枝湯約半小時后,須喝熱稀粥1 小碗,以助藥力而使溱溱汗出。上五味,切碎三味。以水700 毫升,微火煮取 300 毫升,去滓。適寒溫,服100毫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適量,以助藥力。溫覆(蓋被子)一時許,遍身微汗者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主治:外感風寒,發(fā)熱惡風,頭痛項強,身痛有汗,鼻嗚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2、現(xiàn)禁忌: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表實無汗,表寒里熱,及溫病初起,見發(fā)熱口渴者,均忌用。方論:桂枝湯方中桂枝為君,辛溫通陽,解肌發(fā)表,散外感風寒之邪以調(diào)衛(wèi)。芍藥指白芍,作為臣藥,酸苦微寒,益陰和里,斂固外泄之營陰以和營。桂芍等量相合,相須為用,一治衛(wèi)強,一治營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補,使表邪得解,營衛(wèi)調(diào)和。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可溫胃止嘔;大棗助芍藥益陰養(yǎng)血,姜棗相配,補脾和胃,調(diào)和營衛(wèi),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wèi),合芍藥酸甘化陰以和營,是為佐使藥。有老中醫(yī)在原方的基礎上,加黃芪30g,糯稻根 10g,治療老年自汗,效果非常明顯。加入黃芪補肺固衛(wèi)以

3、培本,糯稻根止汗以治標。二、麻黃湯:麻黃(去節(jié))9 克、桂枝 6 克、杏仁(去皮尖) 6 克、炙甘草 3克。用法:上藥麻黃另包,用水600 毫升,先煮麻黃。煎至400 毫升時,再加其它三藥共煎,取藥汁150 毫升為第一煎;然后再加水250 毫升如上法煎取藥汁15o 毫升為第二煎。將兩次煎取的藥汁混合,共300 毫升,分兩次服,每次服150 毫升。服藥后臥氏蓋被以溫暖取微汗。服一次即出汗者,可停服第二次藥。如服第一次藥后,未出微汗,的過 45 小時可繼服第二次藥。第二次藥服后,如仍未出微汗,可再煎一劑藥(煎服法同前)繼服。以取微汗為度。有的人服 45 次后才取效。服麻黃湯后,則須多蓋些衣被, “

4、溫覆 ”取汗,不必喝稀粥。主治:風寒之邪傷人皮表,使人產(chǎn)生脈浮緊、無汗、頭痛、身痛、惡寒發(fā)熱諸癥狀者,為太陽表實證。凡遇表實證,應用辛溫發(fā)汗法來解表散寒。方論:本方以麻黃辛溫升散為主藥;輔以桂枝辛溫助陽,能助麻黃之升宣,味甘固表,節(jié)制麻黃之太散。其證屬實,故必以麻黃為主藥而不可顛倒。更佐用杏仁之苦溫而降,既溫助麻黃逐邪于玄府(指皮毛竅孔而言),又肅降逆氣于肺胃;更使以甘草之甘平,佐桂枝以和內(nèi)而拒外。飲入于胃,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溱溱汗出,使在表之邪隨汗盡去而不留,頭痛、寒熱、氣喘、身痛等癥自然得解。此方為張仲景辛溫發(fā)汗的代表方,示后人以辛溫解表的組方方法。三、麻杏甘石湯:

5、麻黃5 克,杏仁 9 克,炙甘草 6 克,石膏 24 克。用法:麻黃石膏先煮半小時,打去浮沫后,再入其它藥。用水與麻黃湯近似。主治:麻杏甘石湯出自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其功效主要是 “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麻杏甘石湯原本主要用于治療風寒入里化熱所導致的 “汗出而喘 ”。后來,清代醫(yī)家柯韻伯又將其用于治療 “無汗而喘,大熱 ”等病癥。目前在臨床上,無論是風寒入里化熱或外感風熱所導致的病癥,也無論患者表現(xiàn)為有汗還是無汗,只要符合 “麻杏甘石湯證 ”(肺中熱盛、身熱喘咳、口渴脈數(shù))便可應用麻杏甘石湯。另外,急性支氣管炎和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若出現(xiàn)了上述臨床表現(xiàn)也可應用此方。方論:麻杏甘石湯主要具有清肺

6、熱、平喘逆(即清肺平喘 )的功效。方中的麻黃重在平喘,兼有宣散疏泄的作用;石膏可清瀉肺熱、生津止渴;杏仁能止咳平喘,并可輔佐麻黃降逆平喘;炙甘草可增進麻黃和杏仁緩和喘咳的作用。四、大青龍湯:麻黃12 克(去節(jié) ) 桂枝 4 克(去皮 ) 甘草 5 克(炙) 杏仁 6 克(去皮、尖 ) 生姜 9 克 (切)大棗 10 枚 (擘) 石膏 20 克 碎 )用法:上七味,用水900 毫升,先煮麻黃,減200 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 300 毫升,去滓,溫服100 毫升方論:本方是以麻黃湯加重麻黃、甘草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棗所組成。麻黃湯功能發(fā)汗解表,本方加重麻黃則發(fā)汗解表之力更強;增加石膏清內(nèi)

7、熱,除煩躁;倍甘草,加姜、棗,是和中氣,調(diào)營衛(wèi),助汗源。諸藥合用,共奏發(fā)汗解表,清熱除煩之功。五、小青龍湯:麻黃 (去節(jié) )9 克 芍藥 9 克 細辛 3 克 干姜 3 克 甘草 (炙)6 克 桂枝 6克 (去皮 ) 五味子 3 克 半夏 9 克(洗)用法:上藥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 毫升,去滓,分兩次溫服。方論:方中麻黃、桂枝解表發(fā)汗,宜肺平喘;干姜、細辛溫肺化飲,半夏燥濕化痰;芍藥配桂枝調(diào)和營衛(wèi);五味子斂肺止咳,并防諸藥溫散太過而耗散肺氣;炙甘草緩和藥性,益氣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飲,止咳平喘之劑。六、小柴胡湯:柴胡12 克 黃芩 9 克 人參 6 克(或黨參 9

8、12 克) 半夏 (洗 )9 克甘草 (炙 )5 克 生姜 (切)9 克 大棗 (擘)12 枚用法:上藥七味,以水1.2 升,煮取 600 毫升,去滓,再煎取300 毫升,分兩次溫服。主治: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與內(nèi)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方論:方中柴胡清透少陽半表之邪,從外而解為君;黃芩清泄少陽半里之熱為臣;人參、甘草益氣扶正,半夏降逆和中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棗助參、草益氣,姜、棗合用,又可調(diào)和營衛(wèi)為使。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之功。七、大柴胡湯:柴胡15 克 枳實 9 克 (炙 ) 生姜 15 克(切) 黃芩

9、9 克 芍藥 9 克 半夏9 克 (洗) 大棗 12 枚(擘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滿痛,大便秘結,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者。方論: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枳實、大黃內(nèi)瀉熱結,芍藥助柴胡、黃芩清肝膽之熱,合枳實、大黃治腹中實痛;半夏和胃降濁以止嘔逆,生姜、大棗既助半夏和胃止嘔,又能調(diào)營衛(wèi)而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內(nèi)瀉結熱之功。八、葛根湯:葛根12 克、麻黃 9 克、生姜 9 克、桂枝 6 克、白芍 6 克、炙甘草6 克、大棗 4 枚。用法:水煎溫服,覆被取微似汗出。主治:本方主用于治療傷寒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或太陽與陽

10、明合病,必自下利或兼發(fā)嘔者。凡外感風寒表證,頭項強痛波及項背亦僵硬酸楚,脈浮無汗,惡風,下利或嘔者,均可服用。方論:本方實為桂枝湯加麻黃、葛根。加麻黃配桂枝而發(fā)太陽經(jīng)之汗,以散風寒而解表,君葛根于桂枝湯中,而解陽明經(jīng)肌表之邪,以除項背強幾幾。因太陽已與陽明(項背強幾幾、下利、嘔均已屬陽明)合病,知風寒之邪較重,用藥亦不能只治太陽,而著眼在陽明,以防邪氣內(nèi)侵,故本方以葛根為主藥。前人有 ”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的記載。本證為表實證,故加葛、麻二藥于桂枝湯中以去其實,名曰葛根湯而不叫桂枝加麻黃、葛根湯,其方義自明。九、葛根芩蓮湯:葛根15 克 炙甘草 6 克 黃芩 9 克 黃連 9 克用法

11、:上四味,用水約1200 毫升,先煮葛根,煎至1000 毫升,放入其它藥,再煎,煮取 400 毫升,分兩次溫服,每次服200 毫升。主治:協(xié)熱下利。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shù)或促。(本方常用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傷寒、胃腸型感冒等屬表證未解,里熱甚者。)方論:方中用葛根專解陽明之肌表,又能升陽明清氣,而治瀉利,作為主藥。輔佐以芩、連,寒清里熱,苦堅里虛,并燥腸胃之濕。使以甘草甘緩和中,協(xié)調(diào)諸藥。四藥相合而成解肌表、清里熱之方,表解里和,不治熱,熱自退,不治利,利自止,不治喘,喘自平。此為太陽陽明,表里兩解之變法。十、五苓散:茯苓24 克、豬苓 24 克、白術 24 克、澤瀉 48 克、桂枝 15 克。用法:共為細末,每次服35 克,溫開水送下,一日3 次?;蛴?1520 克,煎湯去滓服。服后飲熱水,溫覆出微汗。近人多改為湯劑,水煎服。主治:本方功能化氣利水,健脾祛濕。主治傷寒太陽證病人,內(nèi)停水濕,服發(fā)汗劑后,表證未解,頭痛發(fā)熱,濕熱之邪入里,內(nèi)蓄于太陽之腑 膀胱,而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脈浮;及水濕內(nèi)停而致的水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