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doc_第1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doc_第2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doc_第3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doc_第4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摘要:通過對金翼、銀翅的解讀,人類學對史學的啟示清晰可見:擴大了史料范圍,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加深了史學家的素養(yǎng),同時舊史料與舊問題也會得到新的解讀。由于其研究眼光向下,使它與后現(xiàn)代視角有某些契合之處,這在史學的新近進展中有了明顯體現(xiàn)。關鍵詞:人類學史學后現(xiàn)代金翼、銀翅以閩南鄉(xiāng)鎮(zhèn)社會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相同,因而把兩書并列閱讀并觀察人類學的當代進展便是有意義的,尤其是人類學能給史學帶來什么更是不得不考慮的。這在當代“社會史”大潮的背景下,史學界不斷索尋史學出路時,其意義更加明顯!一、兩書的人類學發(fā)現(xiàn)林耀華先生師承吳文藻先生而被視為人類學研究中的北派,主張研究現(xiàn)代社會與原始社會并重,并以理論提升去追求人類學的中國化、本土化。金翼一書注描述當時福建漢人社會,其建樹清楚地可見當時結構功能理論的影響。因為它注意分析當時客觀的鄉(xiāng)村變化,并提出了“均衡論”的理論框架,這使其過于注重了社會穩(wěn)定的一面,但是他也注意到了當時社會的沖突和變遷,如當時湖口鎮(zhèn)的崛起,辛亥革命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以及當時軍閥勢力與共產(chǎn)黨的入侵,以及基督教的傳入等一系列現(xiàn)象,同時注意到當時社會人倫關系的變化及家族內部的矛盾。這給當時西方人展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其成見的中國鄉(xiāng)村的畫面。與結構功能學派不同的是,該學派更多地關注社會的整合及其要素的功能,而林則是關注的個人人生及家庭的平衡及其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引發(fā)的對命運的感嘆,因而其“均衡”帶有濃厚的文化意味。但就注重歷史文化變遷而言,它與南派并無多大差異,由此可見,同是研究人類社會學的南派與北派的差異可能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大。同時林似乎暗示著,如果因人世的無常引發(fā)了人的心理失衡,時間能抹平一切,但它沒有說明社會重新整合所通過的橋梁和機制,這些則要更多地會追溯和分析至制度層面。林書所提及的兩位老者最后的命運是頗值得人感嘆的,但是書中無疑也沒能說清楚芬洲為何晚年會有與東林不同的命運,是其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變化嗎?這個解釋似乎可信,但是如此籠統(tǒng)的解釋恐怕無法說明多少實質性的問題,因為其分析的工具和手段不夠深入,而且對于社會個體的解釋有時也很難去做社會學式的解釋,所謂社會學式的解釋是指迪爾海姆所提出的從社會事實中去尋找另一事實發(fā)生的原因。其解釋固然有科學和客觀的成分,但是面對個體的悲喜時似乎并不那么令人信服,尤其是在面對命運感嘆之時,或許這時候拿金翼之家的風水去解釋問題更意味深長。這也正是閱讀時所應懷有的文化直覺。芬洲之家的衰落無疑與其人丁的衰落有很大的關系,其實東林家門五哥之死也給東林的生意造成了巨大影響的。東林所以讓孩子們接受西式教育更多的是因為其吃了官司的個人經(jīng)歷,而不是其生活環(huán)境與芬洲有多少不同,或他有更多的遠見,此時我們不能不感嘆人生的轉機往往會出現(xiàn)于某一刻,甚至自己有時都沒來得及發(fā)現(xiàn)。銀翅作者莊孔韶先生同樣也是頗有文化關懷的,其提倡的“不浪費”的人類學頗有意義,的確,只有用各種手段去保留我們行將隱去而又越發(fā)熱愛的文化時,我們才能說我們是在盡力保存著這一切。銀翅的最后也提出了一種人類學理論的構架,可能由于師承的原因,他提出了“新均衡論”與“類蛛網(wǎng)式結構”,類蛛網(wǎng)式社會結構比起“竹竿和橡皮帶的構架”無疑是復雜和精細多了。竹竿橡皮網(wǎng)是在說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平衡與失衡關系,而“類蛛網(wǎng)式結構”則是指地方社會的運作及各種因素在其間的作用,而且這個網(wǎng)絡會因為新的因素不斷參與而改變各要素之間的作用力,應該說銀翅和金翼的內容同樣豐富,它分析了宗族,經(jīng)濟和地方人事過程,更多的內容是描寫地方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其“類蛛網(wǎng)式社會結構”在書中得到闡釋的主要是地方政治結構與人事過程,盡管分析了經(jīng)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作用,但沒有詳盡地展示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當然,由于宗族的研究相對成熟,所以其對宗族在各種關系中的分析則較為詳盡,但其他要素分析的內容遠不如這么豐富,盡管這種模式有很大的涵蓋力,但由于分析與讀者的期望尚有差距,因而此理論的分析效用尚待作者做進一步的闡述。同時,作者也提出了人類學分析和研究的兩種方法:“反觀關聯(lián)方法”和“文化直覺的方法”。應該說反觀關聯(lián)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新見,所謂研究必定是針對已有的成果作出創(chuàng)造性解釋,因而在研究前心中應存有相關的文化背景和分析要素,且解釋必須置于某種意義網(wǎng)絡之中。作者提出要有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的儲備,這一點應該是人類學者或任何觀察者都應該具備的知識。但是是否應該把歷史的敘說大篇幅地應用于人類學的著作中,去作研究背景的鋪敘,則似可商榷,因為人類學著作的讀者應該具有一般的歷史知識,如果對這些歷史文化做過多的背景鋪敘,很難見作者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這就好比在寫作前應該了解相關研究成果及知識背景一樣,只是個常識性的問題。書中對大合作和文革的上層材料大量地鋪敘,而且對儒教觀念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儒學的“中庸”、“仁”等作了大量的說明,對于稍具歷史知識的人來說,則無多大意義。文化直覺的方法在人類學的調查和敘說中至關重要,但作者追尋中國文化及中國哲學的直覺性特征,似乎于人類學本身意義不大,因為人類學調查的村莊的變遷是大眾文化的研究,大眾的生活一般是憑經(jīng)驗與推斷,其中可能含有直覺的成分,也可能有邏輯推理的成分。而作者把直覺與邏輯作為中西文化的特征對立起來,姑且不說這種特征主要表現(xiàn)于精英文化典籍思想的差別中,只就中西的二元對立而言,可能并不太科學。我們說中國文化時經(jīng)常以西方為參照對象,可能文化直覺本身便存在于許多文化中,包括許多部落文化中。這種二分無疑是把西方作為“他者”來參照自身的定位。面對西方強勢的物質文明和具有特色的精神文化,中國人在為自身文化定位時總是以它作為參照來反觀自身文化的特征,而忽視了其他異文化的存在,或許參照更多的文明,我們能研究的特征便不成為特征了,這是西方?jīng)_擊和文化民族主義的爭鋒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中西二元對立的解釋誤區(qū)。二、人類學給歷史學的啟首先,它擴大了史學研究的范圍,暗示了史學研究的多種可能性。金翼盡管是小說體裁,但無疑我們能看見黃村金翼之家?guī)资甑臍v史進程,這是以一種人類學的線索呈現(xiàn)歷史,而不是以時間為順序,他考察的對象盡管有些不是人類學特有的研究對象,但不以時間為序和小說體體裁便足以讓人耳目一新,它主要考察村莊的婚禮、糾紛、家族家內矛盾,農村人情風俗等無疑有與紀事本末體頗為相似,如果僅以時間為序,則難以集中,當然,當今史學的研究現(xiàn)狀正在改變,很多即是對這些成果的吸收,尤其是吸收了其中的很多分析概念,如宗族、婚姻、家庭結構等,這些無疑使史學更進一步精細化。同時,在人類學的影響下,大量的地方文獻進入史學的視野,如銀翅中所提到的地方道教唱本、寺廟及道觀中的簽文、農家的對聯(lián),以及地方傳說及流傳地方唱本。無疑,對一個地方作精細的研究,需要盡可能地搜集材料,而史學要走向深入則必須要盡可能正確地看待各種流傳的文本,盡可能發(fā)掘其中的史料價值。當然有很多學者都已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趙世喻對碑刻傳說資料的利用、王子今對詩詞和竹枝詞及驛壁題詩等的利用。更重要的是,人類學和民族學等一貫重視的獲取材料的方法田野調查,它可以使我們了解某些觀念在地方的遺存,國家的政策控制在地方的實行,一些當然的觀念在地方中重新得到審視和矯正,也正是對人類學、社會學的吸收,使史學的界限開始模糊,有很多文章很難說是史學還是人類學、社會學。讀完銀翅我們便很難給這樣的作品作定位,也正是在人類學的影響下,很多口述材料得到利用,新的史學領域得到拓展,如劉小萌開展的知青史的研究便是大量地利用口述材料,才得以深入。這一些尤其是對時段較近的歷史領域的新拓展尤具意義,當然,由于史料的記載,一些古史中的傳說也得到了保存,通過對其梳理,有時可能會解決很多重大問題,如王子今先生對平利女媧故事的研究,找出傳說傳播的路徑與當時交通系統(tǒng)之關系,這一些無疑都是在新的學術空氣和氛圍中才產(chǎn)生的。其次,它加深了史學的理論素養(yǎng),促進了史學新范式的形成和史學研究新取向的進展。由于人類學多以村莊、社區(qū)、部落等為研究對象,是區(qū)域史研究的一部分,因而使區(qū)域史研究大大推進。在這些研究中一般要研究區(qū)域社會如何演進,尤其是在面對現(xiàn)代性入侵如何調適又如何作出反應。與此密切相關的則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