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高二歷史必修三同步精選對點訓練: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7/12/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1.gif)
![人教版版高二歷史必修三同步精選對點訓練: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7/12/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2.gif)
![人教版版高二歷史必修三同步精選對點訓練: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7/12/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3.gif)
![人教版版高二歷史必修三同步精選對點訓練: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7/12/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4.gif)
![人教版版高二歷史必修三同步精選對點訓練: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7/12/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09b1cff7-ab88-4154-a593-55d129b3819d5.gif)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董仲舒思想的認識與評價 1.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認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張“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對董仲舒新儒學的最佳理解是()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與政治思想應該是統(tǒng)一的B 新儒學融合陰陽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C 強化君權神授的同時也主張限制君權過度膨脹D 新儒學融合陰陽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2.漢書元帝紀中記載:宣帝曾經訓斥太子與儒士們的關系過于密切:“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說的“自有制度”的實質是( )A 仁政愛民B 無為而治C 嚴刑峻法D 儒表法里3.漢書董仲舒?zhèn)髦杏小暗乐笤鲇谔?,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等記載。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 強調“春秋大一統(tǒng)”B 糅合了多學派思想C 趨向“三教合一”D 背離了先秦傳統(tǒng)儒學4.董仲舒在論證“人性與教化”的關系時寫道:“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笨梢?他把教化民眾的權力和責任首先歸于()A 圣人B 儒者C 官吏D 帝王5.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說:“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彼岢鲞@一主張的根本目的是( )A 遏制學術自由B 加強中央集權C 提高儒學地位D 統(tǒng)一思想文化6.“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意義在于( )A 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B 促進了儒家文化發(fā)展C 推行了禮治德化教育D 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7.董學特性新論一書中指出:“正如周桂鈿先生所說,為統(tǒng)治者服務未必就是罪過,這主要取決于統(tǒng)治者的性質。武帝時西漢王朝正處于上升時期,有一定進步性?!痹谶@里,作者引用周桂鈿先生的說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結論是( )A 應該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統(tǒng)”思想B 應徹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思想C 儒家學說只為統(tǒng)治階級上升時期服務D 周桂鈿先生說法的用意是全面繼承董仲舒新儒學8.董仲舒對儒家學說作了較大的改造,其本質意圖是( )A 向漢武帝謀求高官厚祿B 發(fā)揚光大儒家思想C 使儒家學說適應統(tǒng)治的需要D 提醒當權者要實行仁政9.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這一思想主張?zhí)岢龅母灸康氖牵?)A 否定先秦時的思想文化成就B 制各種學術思想自由發(fā)展C 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D 進一步提升儒學的政治地位10.西方有學者認為:“促成中國文明的內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許是通稱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辈牧现械摹叭寮覍W說的道德準則”是指( )A 民貴君輕B 天人感應C 三綱五常D 和諧中庸11.董仲舒認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睂@一言論最準確的理解是()A 在荀子人性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天人合一”思想B 在孟子人性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君權神授”思想C 吸收道家思想宣揚無為而治D 排斥其他學說,樹立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12.董仲舒說:“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故曰: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彼倪@一思想主張( )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 強調維護等級秩序的重要C 宣揚天理為萬物的本原D 意在約束君主的政治行為13.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曰:“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天以終歲之數(shù),成人之身,故小節(jié)三百六十六,副日數(shù)也;大節(jié)十二,分副月數(shù)也;內有五藏,副五行數(shù)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shù)也;乍視乍瞑,副晝夜也;乍剛乍柔,副冬夏也?!边@一學說( )A 倡導格物致知的認識論B 重視探求自然規(guī)律C 旨在維護封建君主統(tǒng)治D 蘊含樸素的唯物論14.西漢時災異頻發(fā)。每當災害發(fā)生,皇帝常下“罪己詔”。據(jù)黃仁宇先生統(tǒng)計,漢書中記載皇帝頒布“罪己詔”多達三十三次?;实垲C布“罪己詔”是受哪一學說或主張的影響( )A “天人感應”學說B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C “大一統(tǒng)”的主張D “三綱五?!睂W說15.“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倍偈娴倪@一思想主張( )A 意在規(guī)勸皇帝實行仁政B 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C 認為天人是相互感應的D 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16.“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這一學說( )A 反映了國家衰敗在所難免B 成為皇權神化的理論依據(jù)C 對君權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7.董仲舒為儒學增加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內容,皇帝的下列行為不屬于對這一理論應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舉行祭天儀式B 確立“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C 把自然災害與天意相結合D “奉天承運”是詔書中的常用語18.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還有正義,在力量之上還有良心,在權力之上還有“天”在臨鑒。宣傳君主政令失誤、不遵道德、不行仁義,“天”就會以災異示警,其實就是在權力已經無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個權力更加無限的“天”。這帶來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 鞏固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 推動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C 制約了君主的專制權力D 形成“天人感應”的政治觀19.春秋繁露中寫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應天制禮作樂之異,人心之動也,二者離而復合,所為一也?!痹撝鲝埖闹饕康氖牵ǎ〢 鞏固儒學在思想界的統(tǒng)治地位B 為三綱五常學說提供理論基礎C 借助天意來宣揚大一統(tǒng)和加強君權D 將哲理引入儒學促使其思辨化20.侯外廬在中國思想通史中寫道:“他給新宗教以系統(tǒng)的理論說明,把陰陽五行說提到神學的體系上來把儒家倫常的父權和宗教的神權以及統(tǒng)治者的皇權三位一體化?!边@表明“他”的思想是()A 從仁的哲學出發(fā)建構禮樂制度和儒家學說B 從天的哲學出發(fā)建構倫理思想和政治學說C 從法的哲學出發(fā)建構法治理論和法家學說D 從理的哲學出發(fā)建構倫理道德和儒學體系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西漢時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戰(zhàn)國以來的道家、陰陽家等學派中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吸收進儒家思想。他非常強調“大一統(tǒng)”,他認為,全國人民要服從皇帝的統(tǒng)治,諸侯王也要聽命于皇帝,這叫“大一統(tǒng)”。他說:“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他還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說。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間設立了一個最高權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說:“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遂被接受。中國古代文化教學參考據(jù)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并指出其觀點的實質。儒家思想在春秋時期就是“顯學”,為什么到漢武帝時期才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zhèn)鞑牧隙?統(tǒng)一思想,歸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國人有一致的信仰,讓大家在相同的目標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統(tǒng)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們平心而論,董仲舒統(tǒng)一思想,尊崇儒術的呼吁,其功當多于過。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國文化曾遭受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對文化的危害也最為長遠。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樣的主張?目的何在?漢武帝時期其他各家學說就真的“皆絕其道”了嗎?試舉例加以說明。(2)根據(jù)材料二、三,兩位學者對董仲舒的評價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你認為對歷史人物活動的評價應遵循怎樣的原則?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董永賣身葬父,感動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緣的故事,自西漢以來就在我國廣為流傳,并受到統(tǒng)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過天仙配的人,都說這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體現(xiàn)。材料二 “拋棄傳統(tǒng)文化是逆潮流的,應該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傳統(tǒng)美德仁義禮智信。”這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漢秋教授在全國“兩會”發(fā)言的重要內容。李漢秋建議教育部門應將“仁義禮智信”納入學校教學內容,逐步實現(xiàn)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并落實到精神文明建設中去。請回答:(1)材料一中故事的起源與西漢以來的什么倫理觀念有關?該故事為什么能受到統(tǒng)治者推崇?(2)首先提出“仁義禮智信”的為人處世道德標準的是誰?政協(xié)委員建議將“仁義禮智信”納入教材,你認為是否合理?說出你的理由。2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董仲舒是有漢一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在當時就有“群儒之首”的聲譽,在中國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學說消極影響也是嚴重的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舊、不思奮進等劣根性,都與之直接相關。馮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材料二 河北衡水市兩縣爭搶“董仲舒”:關于“董子故里”的爭論,緣于董仲舒的故鄉(xiāng)在河北衡水市景縣、棗強兩縣的交界地帶一說,普遍的說法是,董仲舒是現(xiàn)今景縣董故莊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則在與董故莊村相鄰的棗強縣舊縣村,兩縣學者引經據(jù)典,各執(zhí)一詞。兩縣政府還圍繞著“董仲舒”大搞文化投資,兩縣也很注重對自己境內董仲舒遺跡的保護,兩縣學者極力發(fā)掘“董仲舒文化”。有學者指出,河北衡水市景縣、棗強兩縣對“董子故里”的爭論,體現(xiàn)了兩縣政府對文化的重視,這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對“董子文化”的保護和發(fā)掘極具意義。請回答:(1)材料一體現(xiàn)了史學界對董仲舒的兩種不同評價,你比較同意上述哪一種看法?為什么?(2)董仲舒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以至于河北衡水市兩縣爭搶?(3)當前很多地方都在爭當歷史人物的故鄉(xiāng)和歷史事件的發(fā)源地,我們應怎樣看待這些現(xiàn)象?25.“大一統(tǒng)”觀念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形態(tài)。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漢書董仲舒?zhèn)鳎?)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思想家言論中“天下”的涵義及其共同主張,并回答這種主張形成的社會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的“大一統(tǒng)”“統(tǒng)”什么?并分析這一主張產生的結果與影響。答案解析1.C【解析】“道之大原出于天”指道(規(guī)律)來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與政治秩序是統(tǒng)一的,“屈民而伸君”是指臣民要絕對服從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說君主要絕對服從“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錯誤,上天就會降災害來警戒,C項能完整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圖,故C項正確;A、B、D項都只從某個角度闡釋,表述不完整,故A、B、D項錯誤。2.D【解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成了正統(tǒng),但要注意經過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是糅合法家、陰陽家等的思想,故漢武帝之后的治國思想實質是儒法結合,外儒內法。3.B【解析】“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糅合了道家思想;“以教化為大務” 糅合了儒家思想;“正法度之宜” 糅合了法家思想。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huán)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訓練工作,孩子一入園就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提出早期抓好幼兒閱讀的要求。我把幼兒在園里的閱讀活動及閱讀情況及時傳遞給家長,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長朗誦兒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長共同配合,一道訓練,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很快。4.D【解析】根據(jù)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善,此處的王即封建帝王。故D項正確。5.B【解析】從材料看,董仲舒的這個主張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目的是通過思想專制鞏固政治統(tǒng)一,即加強中央集權。6.A【解析】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思想統(tǒng)一,滿足了鞏固政治統(tǒng)一的需要,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B、C僅是次要的意義,這種局面的形成不利于學術活躍和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故排除B、C、D。7.A【解析】從材料中的“為統(tǒng)治者服務未必就是罪過”和“武帝時西漢王朝正處于上升時期,有一定進步性”這些信息可以看出,作者引用這些說法是要肯定董仲舒“大一統(tǒng)”思想對西漢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的推動作用。8.C【解析】根據(jù)所學,董仲舒借用陰陽家、法家等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適應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迎合統(tǒng)治者加強中央集權和打擊割據(jù)勢力的要求,這也是以后漢武帝采納董仲舒主張的根本原因。董仲舒對儒家學說作了較大的改造,其本質意圖是使儒家學說適應統(tǒng)治的需要。9.C【解析】材料信息是說古代選官,凡是沒有學習詩書禮易樂春秋(六藝)孔子儒家思想的人,要斷絕其升遷的道路,不要使他和別人一起中選。實際就是建議以儒家思想作為選官的前提,目的自然是推崇儒家思想。體現(xiàn)了漢武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思想。10.C【解析】注意題干要求:“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只有C項是道德準則。11.B【解析】根據(jù)“善出性中”可知董仲舒發(fā)展了孟子“性本善”的思想,同時他還主張王能使人向善,并說這是天意,這樣王權就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即體現(xiàn)了“君權神授”思想。故選B項。12.D【解析】題干反映的是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天人感應糅合了陰陽家的思想,故A項錯誤;B項在題干信息中沒有體現(xiàn),故B項錯誤;程朱理學宣揚天理為萬物的本原,與董仲舒無關,故C項錯誤;題干中董仲舒認為自然災害和統(tǒng)治者的錯誤有因果聯(lián)系,天子違背了天意,不行仁義,天就出現(xiàn)災異,進行譴責,以“天人感應”說來限制君權,故D項正確。13.C【解析】“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符合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董仲舒進一步提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諸侯都要服從天子的統(tǒng)治,故C項正確;程朱理學倡導格物致知的認識論,故A項錯誤;董仲舒的新儒學探求天人關系是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而不是探求自然規(guī)律,故B項錯誤;此學說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故D項錯誤。14.A【解析】由題干可知,如果君主的行為有過失,上天就會降下災異警示,這是董仲舒新儒學中“天人感應”的觀點。15.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新儒學“君權神授”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是為了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故答案為D。A、C材料沒有體現(xiàn),B是孔子的思想。16.C【解析】17.B【解析】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權,將皇權與天聯(lián)系在一起。A、C、D三項都與天有關,而B項則體現(xiàn)了以血緣為基礎的繼承關系。18.C【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在權力已經無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個權力更加無限的“天”。這句話是指“天”對君主權力的制約,也就是使君主有所畏懼。19.C【解析】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材料的意思是“改變紀年、服色和制定禮樂制度,雖然在時間上有先后不同,但順天應人的想法是相同的,都最終歸于一個大治的目的”,體現(xiàn)了他的“春秋大一統(tǒng)”思想,漢武帝采納了他的主張后,儒學才成為正統(tǒng)思想,在此之前儒學地位低下,所以談不上“鞏固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故A項錯誤;“三綱五?!笔欠饨▊惱淼赖略瓌t,是為“大一統(tǒng)”服務的,是維護“大一統(tǒng)”的手段,故B項錯誤;在西漢中期,為適應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大一統(tǒng)”思想,故C項正確;“將哲學理論引入儒學促使其思辨化”是宋明理學的特征,故D項錯誤。20.B【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他”究竟是誰?!敖o新宗教以系統(tǒng)的理論說明”“把陰陽五行說提到神學的體系上來”“把儒家倫常的父權和宗教的神權以及統(tǒng)治者的皇權三位一體化”,這符合新儒學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的內涵,故“他”是董仲舒?!皬娜实恼軐W出發(fā)建構禮樂制度和儒家學說”是孔子所為,故A項錯誤;“從天的哲學出發(fā)建構倫理思想和政治學說”符合董仲舒的新儒學的特點,故B項正確;“從法的哲學出發(fā)建構法治理論和法家學說”是韓非子做的,故C項錯誤;“從理的哲學出發(fā)建構倫理道德和儒學體系”是程朱理學的獨創(chuàng),故D項錯誤。21.核心:“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實質:神化君主權力,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是唯心主義思想。原因:西漢時期,儒學經過董仲舒的改造,適應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學被確立為封建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窘馕觥拷忸}時要注意幾個核心詞,即“核心”“實質”“為什么”(原因),全面回答,不漏要點。22.(1)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適應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通過思想上的統(tǒng)一來維護政治上的統(tǒng)一(文化的“統(tǒng)一”和政治的“統(tǒng)一”是一致的,而文化的“統(tǒng)一”又可成為政治“統(tǒng)一”的根基)。沒有,如法家的重農抑商、以嚴刑峻法來統(tǒng)治人民的主張也被漢武帝融入其統(tǒng)治思想。(2)材料二肯定了獨尊儒術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對鞏固封建政權所起的作用的同時,主要強調了它對文化發(fā)展的危害。評價的視角、關注問題的重點不同。(3)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去考慮?!窘馕觥康冢?)問的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信息“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作答;第二小問考查新儒學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第三小問考查新儒學的特點,即“外儒內法,附會陰陽,濟之以道”,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考查對董仲舒的評價,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得出答案。第(3)問考查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方法,結合第(2)問和所學知識回答即可。23.(1)“孝”道或儒家倫理道德?!靶ⅰ比菀妆唤y(tǒng)治者引申為“忠”,有利于鞏固封建專制統(tǒng)治。(2)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叭柿x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具有永恒的意義和普遍價值。在今天,將“仁義禮智信”納入教材,吸取其精華內容,一方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又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窘馕觥康冢?)問從這一倫理觀念對維護封建統(tǒng)治作用的角度歸納;第(2)問從董仲舒思想的合理性以及對今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益啟示方面分析。24.(1)如果同意積極影響,可從董仲舒創(chuàng)立的新儒學體系使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對于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和加強中央集權起了重要作用等角度分析。如果同意消極影響,可從儒學長期處于獨尊地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后果等角度分析。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xiàn)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yè)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銳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yè)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shù)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shù)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米”。(2)董仲舒是漢朝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學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關鍵人物,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xiàn)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yè)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銳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yè)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shù)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防雷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至2030年中國帶鏈緊固襯套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補償器成型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紡織用品包裝袋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玻鎂平面復合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消醣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細纖維擦車巾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前后鋼板鐵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膠套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樹枝狀吊燈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價格監(jiān)督檢查知識培訓課件
-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家庭教育指導師參考試題庫及答案
- 智能廣告投放技術方案
- 中國移動各省公司組織架構
- 知識產權保護執(zhí)法
- 手術安全管理之手術部位標識安全
- 2022年版煤礦安全規(guī)程
- 數(shù)字化時代的酒店員工培訓:技能升級
- 足球守門員撲救技巧:撲救結合守護球門安全
- 《學術規(guī)范和論文寫作》課件全套 第1-10章 知:認識研究與論文寫作 - 引文規(guī)范
- 帶式輸送機滾筒出廠檢驗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