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2.2氣壓帶和風帶教案(含解析).docx_第1頁
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2.2氣壓帶和風帶教案(含解析).docx_第2頁
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2.2氣壓帶和風帶教案(含解析).docx_第3頁
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2.2氣壓帶和風帶教案(含解析).docx_第4頁
2020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2.2氣壓帶和風帶教案(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講 氣壓帶和風帶 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最基本的模式。全球范圍內大氣大規(guī)模的運動我們稱之為大氣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在全球的分布上也主要體現(xiàn)為大陸東、西的差異。大陸西岸主要表現(xiàn)為受不同氣壓帶、風帶控制;大陸東岸主要是受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1、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將熱力環(huán)流模型擴大到全球。1.赤道和極地之間的單圈環(huán)流。假設條件:1.地球不自轉;2.地表性質均一;3.太陽直射赤道。結論:赤道和極地之間形成單圈環(huán)流。2. 三圈環(huán)流(動態(tài)過程)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單圈環(huán)流模式不成立。而是形成三圈環(huán)流。假設條件:1. 地表性質均一;2.太陽直射赤道。【重點厘清高空的風和近地面的風的最終偏轉方向不同】【六個氣壓帶和風帶形成過程術語及圖解分析】:【赤道低氣壓帶,0為中心】 赤道附近溫度較高,空氣膨脹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高空則形成高氣壓,流向兩極方向。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最終在北緯30高空偏轉成西風。氣流源源不斷從赤道上來補充,越堆積越多,最終氣流被迫下沉?!靖睙釒Ц邭鈮簬В?0為中心】氣流被迫下沉在地面堆積,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高壓氣流流向赤道和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偏轉成東北信風帶。流向高緯度的偏轉成西風帶。【極地高低壓帶,90為中心】極地周圍氣溫較低,空氣收縮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極地)高氣壓帶。高壓氣流流向四周,形成環(huán)繞極地的極地東風帶。高空氣流則下來補充?!靖睒O地低氣壓帶,60為中心】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在60附近相遇,來自低緯度的暖而輕氣流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氣壓帶風帶的記憶及判別:1.根據(jù)氣壓帶的中心緯度0,30,60,90等緯度,判斷氣壓帶的名稱,風帶則識記低緯信風,中緯西風,高緯極地東風。2.結合氣壓帶判斷風向名稱或根據(jù)風帶推算氣壓帶。3.結合氣壓帶的成因或者天氣狀況判斷氣壓帶風帶。4.成因分類:(1)熱力原因。如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2)動力原因。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5.天氣狀況:西風濕潤信風干,上升多雨下沉晴注意:如果信風從海洋上經過,將會帶來大量水汽,變得比較濕潤,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會形成豐富的地形雨。例如冬季日本的西海岸降雪較多。二、北半球氣壓中心與季風環(huán)流(帶狀被切斷)季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和海洋夏季和冬季形成高低氣壓中心,切斷了原先的氣壓帶。高低氣壓中心的分布不同,使得大氣在一年中不同季節(jié)風向發(fā)生改變,稱之為季風。一般,大陸東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比較顯著,尤其是東亞和南亞季風。1. 記憶不同季節(jié)形成的高低氣壓中心及切斷的氣壓帶。夏季: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太平洋)亞速爾高壓(大西洋)冬季:亞洲高壓;阿留申低壓(太平洋);冰島低壓(大西洋)2.季風重點是理解成因及對比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東亞季風:夏季吹東南風,冬季吹東北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南亞季風: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西北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以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除東亞和南亞外,非洲北部和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風也隨季節(jié)而轉換,其風向變化與東亞季風相同,1月盛行西北風,7月盛行東南風。三、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由于太陽直射點在一年中不斷地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的位置也隨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大致移動5-8左右。二分日:氣壓帶風帶以各自所在緯度為中心;夏至日:氣壓帶風帶的位置整體北移;冬至日:氣壓帶風帶的位置整體南移;4、 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1. 在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氣候:2.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的影響:(1)大氣環(huán)流與氣候的對應原則。三圈環(huán)流主要影響大陸西岸,季風環(huán)流主要影響大陸東岸。(模式規(guī)律記憶)(2)大氣環(huán)流主要影響的是氣候中降水要素??傮w原則:上升多雨下沉晴,西風濕潤信風干。低壓帶控制和西風帶影響的地區(qū)多陰雨天氣。高壓帶控制和信風影響的地區(qū)多晴朗天氣;低緯信風(偏東風),低緯大陸東岸為迎風坡,西岸為背風坡;中緯西風(偏西風),中緯大陸西岸為迎風坡,東岸為背風坡;(3)受單一氣壓帶、風帶的影響,氣候季節(jié)差異??;氣壓風帶交替控制,氣候季節(jié)差異大?!菊n堂練習】【河北省大名縣一中2019屆高三上學期期末強化訓練(五)地理試卷】2017 年春節(jié)期間,我國某旅游團到哥斯達黎加西部沿海旅游,游客發(fā)現(xiàn)當?shù)貥淠镜羧~,樹皮呈綠色,體現(xiàn)了生物對環(huán)境有極強的適應性。下圖為哥斯達黎加位置示意圖。回答下列1-2題。1該旅游團在哥斯達黎加旅游期間,影響該地的大氣環(huán)流為A副熱帶高氣壓B東北信風C赤道低氣壓D東南信風2下列關于該時段樹木的敘述,正確的是A氣溫低,樹木處于休眠狀態(tài)而掉葉B光照弱,光合作用差而掉葉C樹皮因生長青苔而變綠D為保障光合作用,樹皮變綠【答案】1B 2D【解析】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1由材料可知,旅游團到哥斯達黎加西部沿海旅時間是2017年春節(jié)期間,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氣壓帶、風帶相對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達黎加此時受南移的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影響,B正確,ACD錯誤。故選B。22017年春節(jié)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氣壓帶、風帶相對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達黎加此時受南移的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影響,當?shù)貥淠镜羧~,為保障光合作用,樹皮變綠,D正確,哥斯達黎加緯度低,冬季氣溫也較高,西海岸處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則光照強,青苔是水生苔蘚植物,生長在水中或陸地陰濕處,該季節(jié)干燥少雨,樹皮不易生長青苔,所以 ABC錯誤。故選D。(2018年新課標全國卷)恩克斯堡島(圖3)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徐徐升起,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正式舉行。據(jù)此完成第3題。圖33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迎風飄揚。推測紅旗常年飄揚的主要方向是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北方向【答案】3D【解析】3恩克斯堡島位于70S和80S之間,屬于極地東風帶,其具體風向為東南風,五星紅旗應飄向西北方向。故選D。(2018年北京卷)圖4為北半球某日02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第4題。依據(jù)氣壓分布,該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滿 C夏至 D立秋【答案】 4A【解析】4據(jù)圖可知,90E附近形成高壓中心,即亞洲高壓強盛,北太平洋面為低壓中心,即阿留申低壓,可判斷為北半球冬季。故選A。(2018年江蘇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xiàn)存最早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圖1為“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第5題。5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答案】 5B【解析】5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動力來自于盛行風,從耶婆提返回中國,一路向東北前行,最適合的是遇到西南風,可以順風而行,東南亞地區(qū)吹西南風的季節(jié)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這段時間。故選B。6【湖南省長郡中學2018屆高三5月高考模擬(二)文綜地理試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阿留申群島位于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由300多個小島組成屬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脈的組成部分。群島風大、雨多、四季溫差小植被以叢生的草甸、苔蘚為主。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形成的阿留申低壓,強度和位置異常對北半球的天氣、氣候異常有重要的影響。下圖示意阿留申群島及其地理位置。(1) 指出阿留申群島上幾乎無樹木分布的原因。(2) 簡述阿留申低壓的形成原因。(3) 推測阿留申低壓強度偏弱對東亞氣候的影響?!敬鸢浮?1)阿留申群島屬于形成年代較晚的火山島,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熔巖不利于植被生長;位于盛行西風帶,洋面廣闊,風力強勁,不利于樹木生長,島嶼面積小,受海浪影響大 (2)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在北緯60處與較暖的盛行西風相遇,形成上升氣流,致使北緯60附近的地面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1月份,北半球由于陸地氣溫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和美洲大陸內部形成的冷高壓中心,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島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壓 (3)阿留申低壓強度偏弱,推測亞洲高壓(或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偏弱東亞冬季風勢力偏弱,風力偏?。粬|亞地區(qū)冬季氣溫偏高,出現(xiàn)暖冬現(xiàn)象;寒潮等災害天氣減少。【解析】(1)阿留申群島水汽量大但幾乎無樹木是由于其本身屬于形成年代較晚的火山島,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熔巖不利于植被生長;該島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大,風力強勁,不利于樹木生長,島嶼面積小,受海浪影響大,這些條件都對樹木生長不利。 (2)阿留申低壓的形成既有動力原因也有熱力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