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zhèn)諸由中學(xué)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周 岳陽樓記教案 魯教版.doc_第1頁
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zhèn)諸由中學(xué)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周 岳陽樓記教案 魯教版.doc_第2頁
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zhèn)諸由中學(xué)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周 岳陽樓記教案 魯教版.doc_第3頁
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zhèn)諸由中學(xué)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0周 岳陽樓記教案 魯教版.doc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岳陽樓記教學(xué)目標(biāo) 重點(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xué)習(xí)和積累文言詞匯。難點(1)學(xué)習(xí)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教學(xué)過程(包括課程導(dǎo)入、新課解析、例題精講、課堂練習(xí)、作業(yè)設(shè)計等)第一課時(11、7 8.2第一節(jié)8.1第六節(jié))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 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岳陽樓記成為寫景狀物抒發(fā)真情的名篇。今天,我們就來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二、解題 三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xiàn)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寶元三年(1040),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zhàn)功。慶歷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yán)格執(zhí)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1045)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 四、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觸動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罷奪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務(wù),貶放鄧州(現(xiàn)在河南省鄧縣)。第二年六月,謫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行將落成,函請范仲淹作記,并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是在這年九月十五日寫成的。五、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正字音:謫(zhe) 屬(同“囑”zhu) 淫(yin) 霏(fei) 檣(qiang) 楫(ji) 冥(ming) 讒(chan) 偕(xie)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yīng)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駢旬,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4、熟讀背誦。六、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1、2段第二課時(11.8 8.2第四節(jié)8.1第五節(jié))一、檢查背誦二、根據(jù)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三、質(zhì)疑思考點撥:(1)積累詞語: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上下和睦,一切廢棄了的事兒都興辦起來啦?!?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若,像。”“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至若到了春氣暖和,陽光明媚的時候,波瀾不起” 4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分析:(i)這是一個對偶句?!板\鱗”特指美麗的魚。 (2)“翔”跟“集”是一對反義詞,“游”跟“泳”也有反義因素?!坝巍薄案⌒兴弦?。”“泳”“潛行水中也?!?“沙鷗或者齊飛,或者群集,魚兒有時浮出,有時潛入?!?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1)“而或”其實是兩個詞,“而”表順接;“或”作“有時”講。(2)“一空”“千里”都是數(shù)量詞組作謂語,“長煙”“皓月”都是偏正詞組作主語,“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 (3)“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也是對偶句,各又隱含著一個比喻,就是“浮光如躍金,靜影似沉璧”,“躍”,不只是“閃動”,更有躍出水面的意思。陣風(fēng)吹來,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蕩著的黃金。上句寫水上之景,下旬寫水下之景?!坝袝r彌漫的炊煙完全消散,皎潔的月色籠罩千里。浮動的月光,把微波變成跳躍的黃金,靜謐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2)“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就擔(dān)憂他的百姓?!?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樂?!?8、微斯人,i吾誰與歸? 沒有這中人我同誰一道呢。四、背誦課下注釋。第三課時( 11.11 8.1第一節(jié) 8.2第五節(jié))1理解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自然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一層(2自然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二層(34自然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fù)。這是全文的核心。 2、第1自然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chǔ)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3第2自然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yuǎn)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 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用“銜”“吞”則使之產(chǎn)生生命之感,把“遠(yuǎn)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guān)系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4、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1)氣勢非凡:銜遠(yuǎn)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zhuǎn)入寫什么? 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6第3自然段,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 的心情? 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7第4自然段,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8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zhuǎn)人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9“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11“進(jìn)”指什么?“退”指什么? “進(jìn)”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yuǎn)”,不在朝廷上做官。 12“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jìn)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dá)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fù)。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1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shè)問方式逐層推進(jìn),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shè)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說明“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jìn)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shè)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jìn)一層。設(shè)問后而警句出現(xiàn),給人印象極深。 三、小結(jié)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yīng)有的政治抱負(fù):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jié)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diào)鏗鏘,使人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 第四課時(11.12 8.1第二節(jié) 8.2第三節(jié))一、思考與討論 1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xiàn),寫歡樂之景則喜氣洋洋。寫景取得這樣的效果,奧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為例:雨是“淫雨”,風(fēng)是“陰風(fēng)”,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fēng)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曜”“潛形”“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點與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自己分析、體會。) 2第3、4自然段除了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這個相同點外,兩段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寫景,后抒情,為情設(shè)景,緣景抒情;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dá)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lián)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lián)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被破壞。 3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色? 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齊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對偶、排比、錯綜手法,使文章既有氣勢又富于錯綜變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對稱的。其次,在煉字上也很有特色,如“銜遠(yuǎn)山,吞長江”的“銜”和“吞”把客觀事物寫活了,把視覺跟感覺結(jié)合起來了。又如“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的“觀”字用得準(zhǔn)確,因為“觀”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視”,用“看”,都不合適?!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是千古傳誦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細(xì)體會。本文有兩種對偶句,一種是兩句相對,如“北通巫峽”對“南極瀟湘”;一種是本句自對,如“遷客”對“騷人”。4兩句相對。 銜遠(yuǎn)山吞長江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