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輪復習 專講專練(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第5講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含詳解) 新人教版.doc_第1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 專講專練(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第5講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含詳解) 新人教版.doc_第2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 專講專練(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第5講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含詳解) 新人教版.doc_第3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 專講專練(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第5講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含詳解) 新人教版.doc_第4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 專講專練(基礎鞏固+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第5講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含詳解) 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講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12013杭州模擬科學家將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放進蒸餾水中,造成紅細胞破裂出現(xiàn)溶血現(xiàn)象,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a無機鹽、蛋白質b蛋白質、糖類c脂肪、蛋白質d磷脂、蛋白質2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膜的糖被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b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c細胞膜內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種類有差異d載體蛋白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3下列沒有涉及細胞間信息交流過程的是()a花粉與柱頭相結合b高等植物細胞間依靠胞間連絲相互交換某些物質c甲狀腺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結合垂體細胞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d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4細胞膜與其完成各種生理功能極為重要的結構特點是()a磷脂排列成雙分子層b兩側膜物質分子排列不對稱c球形蛋白質分子覆蓋或鑲嵌于磷脂雙分子層中d膜物質分子的運動使其具有流動性5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取決于膜上的()a磷脂含量 b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c糖的種類 d水含量62012洛陽模擬下列與圖k51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圖k51a圖中甲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c圖中a表示信號分子(如激素)d圖中b表示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7下列有關生物膜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a均與物質轉運有關b能與某些糖結合,形成細胞與細胞間聯(lián)絡的文字c與神經遞質結合,引起神經細胞的興奮或抑制d膜蛋白的結構具有特異性8下列與細胞膜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膜的流動性使細胞膜具有識別作用b白細胞吞噬病菌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免疫功能c神經沖動的傳導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有關d用蛋白酶處理細胞膜后,并不改變其通透性92012臨沂質檢下列生理活動與細胞膜的流動性基本無關的是()a吞噬細胞吞噬抗原 b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c滲透作用 d突觸前膜釋放遞質102013撫州模擬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膜,可以看到的是兩條暗帶中間夾一條明帶,那么關于對這兩條暗帶和一條明帶的化學成分的說法比較準確的是()a兩條暗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明帶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無蛋白質b明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兩條暗帶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無蛋白質c兩條暗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明帶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質d明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兩條暗帶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質11如圖k52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圖k52a圖中能完成細胞間的信息傳遞b圖中的種類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c圖中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d吞噬細胞吞噬抗原僅需要參與12人、鼠細胞融合實驗是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如圖k53是相關實驗記錄,據(jù)此不能得到的結論是()圖k53a溫度增加到15 以上,細胞膜的流動性增強b該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運動c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d圖中數(shù)據(jù)說明融合時間越長形成的嵌合體越多13如圖k54表示了人、鼠細胞融合過程,研究中分別將帶有綠色熒光能與人細胞膜上hla抗原特異結合的抗體和帶有紅色熒光能與小鼠細胞膜上h2抗原特異結合的抗體加入細胞培養(yǎng)液,對人、鼠細胞進行標記。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圖k54a要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可以適當提高細胞培養(yǎng)液的溫度b選取不同生物細胞進行融合是因為不同生物細胞表面抗原差異較大c實驗表明不同種細胞可以雜交,而同種生物細胞不能進行融合d實驗結果可以直接證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14圖k55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圖k55(1)a代表_分子;b代表_;d代表_。(2)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_。(3)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_。15人們已經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細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F(xiàn)在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1)實驗課題:_。(2)實驗目的:利用化學試劑檢測細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質成分。(3)實驗原理:_。(4)實驗材料:細胞核核膜樣液、蒸餾水、潔凈試管、滴管、雙縮脲試劑等。(5)實驗步驟:第一步:取潔凈的試管兩支,編號為甲、乙;第二步:向甲試管中滴加2 ml的細胞核核膜樣液,_;第三步:_。(6)實驗現(xiàn)象:_。(7)實驗結論:_。162013恩施模擬現(xiàn)有人的成熟紅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蛙的紅細胞、雞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關用具,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有關問題。(1)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應選取上述材料中的_做實驗。選用該材料的原因是它_。(2)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_作用,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3)科學家將膜結構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來,鋪在水面上,測得磷脂占有面積為s,那么該細胞膜的表面積約為_。(4)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 物質種類膜的類別蛋白質(%)脂質(%)主要是磷脂糖類(%)變形蟲細胞膜54424小鼠肝細胞膜44524人紅細胞膜49438線粒體內膜76240菠菜葉綠體片層膜70300表中數(shù)據(jù)顯示,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物質組成上的共同點是_;主要區(qū)別是_。(5)有人發(fā)現(xiàn),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齊,細胞膜厚度變小,而膜的表面積擴大,膜對離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合理的解釋是_。(6)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請根據(jù)以下材料設計實驗,驗證膜的選擇透過性。材料:紅玫瑰、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蒸餾水、培養(yǎng)皿、量筒。實驗步驟:_。_。_。1d解析 “血影”為細胞膜,其成分為磷脂和蛋白質。2d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細胞膜的糖被即糖蛋白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對物質進出細胞具有選擇性;由細胞膜內外結合的蛋白質功能有差異可推知,相關蛋白質種類也有差異;載體蛋白協(xié)助物質進行跨膜運輸,所以該類蛋白質不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3d解析 抗體為大分子而不是細胞,抗原也不一定是細胞,故抗體與抗原結合不涉及細胞間的信息交流。4d解析 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在磷脂雙分子層兩側有球形蛋白質覆蓋在其表面或貫穿、鑲嵌其中,一般來說,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這種特性使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是細胞完成各種生理功能的一個前提,因此,膜具有流動性的基礎是構成膜的物質(包括磷脂和蛋白質)都是運動的。5b解析 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6d解析 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形式有三種類型,一是通過化學物質,二是通過細胞膜直接接觸,三是通過胞間連絲,所以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細胞膜上的受體,故d項錯誤。7a解析 生物膜上的蛋白質有些作為載體專門轉運物質,有些作為受體在細胞通訊中起傳遞信息的作用。8c解析 a錯誤,細胞膜識別外界信息的基礎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受體)。b錯誤,白細胞吞噬病菌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c正確,神經沖動的傳導與某些離子出入細胞有關,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d錯誤,細胞的通透性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關,用蛋白酶處理會破壞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導致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9c解析 吞噬細胞吞噬病菌、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經遞質的釋放屬于胞吞或胞吐,都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所以a、b、d正確;滲透作用與膜的流動性無關。10c解析 1959年,羅伯特森根據(jù)電鏡下看到的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模型。流動鑲嵌模型指出,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11d解析 圖中是糖蛋白,具有細胞間的識別等功能;圖中是蛋白質分子,蛋白質的合成由基因控制;圖中為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吞噬細胞吞噬抗原屬于胞吞作用,該過程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不能說僅需要蛋白質參與。12d解析 構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的蛋白質分子是運動的,因而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嵌合體的形成是兩種細胞的膜蛋白發(fā)生相對運動的結果,溫度增加到15 以上時,形成嵌合體的比例明顯增大,說明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溫度升高,膜蛋白相對運動加劇,表明細胞膜流動性增強。根據(jù)圖示數(shù)據(jù)只能說明:溫度增加到15 以上,溫度越高,形成的嵌合體越多。13c解析 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細胞代謝旺盛程度、環(huán)境溫度等呈正相關;由于不同細胞的細胞膜結構基本相似,因而同種或不同種生物細胞可以相互融合;人鼠細胞融合實驗中,采用了免疫熒光標記法,而同類生物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相似程度很大,難以找到特異性蛋白,采用異種生物細胞增加了實驗的可操作性。14(1)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多糖(2)選擇透過性(3)具有一定流動性解析 (1)a代表蛋白質分子,b代表磷脂雙分子層,d代表糖蛋白上的多糖側鏈。(2)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3)構成膜的物質分子大都是運動的,因而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15(1)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3)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反應呈現(xiàn)紫色(5)向乙試管中滴加2 ml的蒸餾水向甲、乙兩試管中各滴加等量的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觀察顏色變化(6)甲試管中液體變?yōu)樽仙以嚬苤幸后w不出現(xiàn)紫色(7)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解析 本實驗的課題是有關細胞核核膜成分的研究;實驗目的是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實驗的原理是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可以產生紫色反應;實驗的步驟是用兩支潔凈試管,編號為甲、乙,甲加入適量的細胞核核膜樣液,乙加入等量的蒸餾水;在甲、乙試管都加入等量且適量的雙縮脲試劑;觀察甲、乙試管的顏色變化;實驗的現(xiàn)象是甲試管出現(xiàn)紫色,乙試管不出現(xiàn)紫色;實驗的結論是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16(1)人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2)蒸餾水(清水)滲透(3)s/2(4)主要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或細胞器膜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質含量較低)蛋白質和脂質的比例不同(或細胞膜含糖,而細胞器膜不含糖)(5)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6)實驗步驟:取適量的玫瑰花瓣,均分為兩部分,分別加入培養(yǎng)皿中,編號為a、ba組加入適量的蒸餾水,b組加入等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觀察a、b兩組花瓣的顏色變化、溶液的顏色變化解析 (1)人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是獲取純凈細胞膜的好材料。(2)人體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當于0.9%的生理鹽水的滲透壓,當紅細胞放入蒸餾水中后,會因滲透作用吸水過多而破裂。(3)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因此,當磷脂分子層面積為s時,磷脂雙分子層(細胞膜)面積為s/2。(4)由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