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doc_第1頁
《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doc_第2頁
《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doc_第3頁
《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doc_第4頁
《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巨野一中 化學組要想唱歌先定調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的準確定位一、研究“兩綱”,全面落實考試說明的要求1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之間的關系 :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課程標準(教材),考試說明既是命題者命題的依據(jù),也是師生復習的依據(jù)。山東省高考模式,理科綜合中化學學科70分必考和8分選考的比例提醒我們要合理安排本模塊的復習時間。2研究考試說明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進行比較研究,要與往年比較,找出去年與今年考試大綱的不同之處,搞清刪減、增加和修改了哪些內容,不做無用功,提高復習效率。本模塊2009年考綱在“(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部分增加的內容“6了解雜化軌道理論及常見的雜化軌道類型(sp,sp2,sp3),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或者雜化軌道理論推測常見的簡單分子或者離子的空間結構?!币鹱銐虻闹匾?。二、重視高考試題的教學價值挖掘1.教學大綱模式高考命題思想轉變的啟示:對高考的研究一般注重兩個方面:“變化中的穩(wěn)定”和“穩(wěn)定中的發(fā)展”。如果我們把每一年的高考試題放在十年流程中加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基本的題型、題量、題旨、題材從1995年以來每年都是處于一種微小的“量變”中。1995年命題思想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時,廣大師生也曾困惑與迷茫相當一段時間,感覺舊的題型更順手。但到今天,我們都基本擯棄了對1994年以前的高考試題的研究,為什么呢?因為課程標準的發(fā)展已經(jīng)推動了我們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以知識立意的高考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無法應付“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題”。2.課程標準模式高考有前車可鑒:我們即將迎接的2009年高考是我省課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所以我們可以遵循“變化中的穩(wěn)定”和“穩(wěn)定中的發(fā)展”g規(guī)律把脈2009年高考。我們有理由相信 “以三維目標要求立意的” 試題取代“以能力立意的”試題,必然經(jīng)歷一段適應期。三、必須明確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自身的特點1.課程標準中有如下描述:“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的內容主要是討論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較為抽象,在化學基本理論的學習與應用上的要求比其他模塊要高。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jīng)驗與知識,盡可能通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這對我們的二輪復習同樣有指導意義。2. 選修物質結構與性質的利與弊分析: (1)選修內容是必修內容的深化與細化,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學鍵、物質性質等具體內容。 (2)知識點少且發(fā)散性較弱,考點集中,便于集中攻克。 (3)知識點之間相對獨立,一般能夠得分。 (4)內容抽象、術語晦澀陌生,入門門檻較高。 (5)由于是新內容,教法、學法、考法研究不系統(tǒng),部分教師本人就不能駕馭。 (6)知識的邏輯聯(lián)系難以建立,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多、不易得全分。欲善其事利其器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二輪復習的效率策略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有:查漏補缺;構建各章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發(fā)展學生能力特別是應試能力。要完成這些任務,我們最重要是講究復習效率。怎樣的復習,效率才是高效的?最有效的應該是如何選擇和組織有針對性的習題給學生訓練。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做:一、清楚第二輪復習備考的基本思路。1.明確知識要點在研究考綱的基礎上確定本模塊的知識要點,作出命題預測制訂復習對策,物質結構與性質命題預測及復習對策:(1)掌握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2)能夠正確地書寫136號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式、軌道表示式;能夠用電子層、電子亞層、電子軌道、電子自旋方向等概念來描述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可不引入四個量子數(shù))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規(guī)則的應用; (3)知道電子在不同電子層、電子亞層之間發(fā)生躍遷會伴隨著能量變化;(4)理解電離能、第一電離能的含義,能夠解釋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能夠用第一電離能解釋元素得、失電子難易程度;(5)了解微粒間的相互作用有:化學鍵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化學鍵有:離子鍵、共價鍵、配位鍵;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有:范德華力、氫鍵;(6)了解離子晶體中含有離子鍵,明確知道離子晶體的成鍵微粒、微粒間作用、解釋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7)通過N2分子的成鍵特點,了解鍵和鍵 ;能夠以CH4、C2H4、C2H2為例,通過sp3、sp2、sp雜化軌道理論解釋鍵角、分子構型;能用鍵長、鍵能解釋分子的穩(wěn)定性(鍵的穩(wěn)定性),能用鍵長、鍵角解釋分子的構型和極性;(8)以金剛石、二氧化硅微粒認識原子晶體的結構特點和物理性質;(9)理解金屬晶體中存在金屬鍵,能夠用金屬鍵解釋金屬的導電導熱性和延展性;(10)以Cu(NH3)42+、Pt(NH3)2Cl2為例,了解配合物中的配位鍵成鍵情況;(11)以干冰、冰為例,了解分子晶體區(qū)別于離子晶體、原子晶體、金屬晶體的性質,能夠用氫鍵解釋H2O、NH3、HF的反常性質;2完善知識點 教材在編寫時是把某些同一知識分散到不同的章節(jié)中,或者先給出一個淺顯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識,以后再去完善,再加上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與必修模塊的特殊關系,這就決定了某一章節(jié)的知識(或初始知識)是不全面的。因此,在二輪復習中,要把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識變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識,使之較為完善。例如,元素周期律,必修部分介紹了元素的原子半徑和元素化合價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而在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中又介紹了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和電負性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因此,在復習元素周期律知識時至少完善為:原子半徑元素化合價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元素的電負性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3.構建各章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鞏固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以發(fā)展學生能力。以第三章 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與物質性質復習材料為例,教材內容框架:晶體物質物質的其他聚集狀態(tài)認識晶體構成微粒 微粒間相互作用微粒的空間堆積方式不同聚集狀態(tài)不同尺度的聚集狀態(tài)金屬晶體及其性質離子晶體及其性質原子晶體及其性質分子晶體及其性質非晶體、液晶、等離子體納米尺度聚集體物質的其他聚集狀態(tài)原子晶體與分子晶體金屬晶體與離子晶體二、明確我們在第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查漏補缺。1.第二輪復習中查缺補漏是相當重要的。在復習時,應先將高考“考試大綱”印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第一輪復習的情況,對照“考試大綱”中的每個知識點展開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自己不夠熟悉的知識點或知識盲點,要認真研讀課本的有關內容,結合復習弄清、弄懂、按“考試大綱”的要求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在查漏補缺的同時,要適時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抓住每一章內容的重、難點,找出每一章知識的關聯(lián)點、延伸點;然后將知識的關聯(lián)點串成線,就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關聯(lián)點展開聯(lián)想,將所有與這關聯(lián)點有關的知識擴展開來,畫成圖、列成表,形成知識面。最后,再將所有的知識面連結起來,形成知識網(wǎng)。這是一個將課本讀薄的過程,知識經(jīng)過這樣梳理,學生復習時,將大大提高效率。在復習時,讓學生做題后進行題后思考,探究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樣的、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甚清楚;這道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采用其他解法如何解,比較哪種解法最佳;這道題若變一下題目的條件,應如何解,變換一下題目的問題,又該如何解答等等。課后,要求學生將題后思考的過程寫成題析。老師再將學生的題析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法和題后思考感悟,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照著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當然,在精練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選用不同的題型,分門別類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要學生比較每一種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總結出每一種題目的解題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將得到提高。2.合理利用教材(1)要特別重視課本的基礎作用和示范作用。在教學大綱模式下,課本是復習時的最好藍本,課本里蘊涵著眾多科學思想的精華。同時課本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根本,因此在復習中教師和考生都必須將課本逐章、逐節(jié)、逐頁地認真細讀,消除知識上的盲點。備考中避免出現(xiàn)“重教輔書、輕教材”和“只重教材、忽視大綱”的現(xiàn)象。2009年高考盡管是新教材實施后的第三次高考,但以往“3+2”考試的慣性依然存在,個別教師對一些早被教材刪去的內容還依依不舍,惟恐考到“寧可不用,不可不講”。高考復習必須堅持以課程標準為綱,以考試說明為準則,而“以教科書為本”則要注意把握尺度。(2)需要注意“一綱多本”的教材使用機制。不同于教學大綱模式下的“一綱9一本”,“ 以綱為綱,照顧不同版本教材的交集”,才是時下高考的方針,比如魯科版教材里涉及的四個量子數(shù),是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都沒有提及的,這也是適度把握“以教科書為本”的原因所在?!案呖伎际裁?,就練什么;考的多,就多練;考的少,就少練;不考,就不練。切不可平均用力!不考的堅決不講、堅決不練,堅決不回答!”盡管有偏離素質教育的嫌疑,但為了抓時間,求效率,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必要。三、應試能力的強化訓練1.從每一次理綜測試后來看,學生考完后往往是喜形于色,但一對答案結果成績并不理想,其中答題有很大的缺漏,不規(guī)范,不完整,或題目看錯等。從高三復習的經(jīng)驗來看,不管你如何強調審題、答題規(guī)范,結果考試還是存在問題。由于審題失誤而失分,十分可惜。審題、答題規(guī)范、應試技巧應細化、具體化,滲透在平時的每一次作業(yè)、考試之中,應長期堅持不懈地抓和落實。審題訓練要抓四步:讀、標、析、寫。2閱卷中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化學用語書寫不規(guī)范、語言描述太隨意,造成大量失分。答題訓練要訣:書寫工整、規(guī)范答題;順序答題、合理用時;學會放棄、不要糾纏;細心檢查、不要漏答。當然,應試能力的強化訓練要通過定時訓練落實??傊?,高三化學復習要講究方法。只要堅持“細研兩綱定方向,講求策略要效率,強化訓練抓落實”,相信2009年的6月,定是我們大豐收的季節(jié)!2009年3月原子結構與原子核外電子能級分布教學案例考點搜索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掌握電子層、能級及其表示。2掌握構造原理及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掌握1-36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3了解電子云與原子軌道概念,掌握原子軌道數(shù)目的判斷方法4了解能量最低原子、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光譜知識梳理一、電子層與能級 對多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按 將其分成不同的電子層(n);對于同一電子層里能量不同的電子,將其分成不同的 ;能級類型的種類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相對應;同一電子層里,能級的能量按 的順序升高,即E(s)E(p)E(d)E(f)。 完成下表:各電子層所包含的能級類型及各電子層、能級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電子層(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 號KLNOPQ能 級(l)1s2s2p3s3p3d5s最 多 電 子 數(shù)2262218322n2由表中可知: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 。能級類型的種類數(shù)與 數(shù)相對應s p d f 能級所含軌道數(shù)分別為 ,與能級所在電子層無關。二、電子云與原子軌道1電子云: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xiàn)的概率密度分布。電子云是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形象化描述,小黑點的疏密表示 。2原子軌道:不同能級上的電子出現(xiàn)概率約為 %的電子云空間輪廓圖。s電子的原子軌道呈 對稱, ns能級各有 個原子軌道;p電子的原子軌道呈 ,np能級各有 個原子軌道,相互垂直(用px、py、pz表示);nd能級各有 個原子軌道;nf能級各有 個原子軌道。各軌道的的形狀與所處的電子層無關。三、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1構造原理:絕大多數(shù)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順序:1s、2s、2p、3s、3p、 、 、4p、5s、4d、5p、6s、4f構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從中可以看出,不同電子層的能級有交錯現(xiàn)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構造原理是書寫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的依據(jù),也是繪制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圖(即軌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據(jù)之一。思考:如何快速判斷不同能級的能量高低? 2能量最低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電子遵循構造原理排布時,原子的能量處于最低狀態(tài)。即在基態(tài)原子里,電子優(yōu)先排布在 的能級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漸升高的能級里。當某能級中的原子軌道處于全充滿或半充滿狀態(tài)時能量較低。 3泡利原理:每個原子軌道里最多只能容納 個自旋方向 的電子。4洪特規(guī)則: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各個軌道時,優(yōu)先占據(jù) 軌道,且自旋方向 。思考:為什么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出現(xiàn)運動狀態(tài)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四、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光譜 1基態(tài):最低能量狀態(tài)。如處于最低能量狀態(tài)的原子稱為基態(tài)原子。 2激發(fā)態(tài):較高能量狀態(tài)(相對基態(tài)而言)。如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后,電子躍遷至較高能級成為激發(fā)態(tài)原子。3光譜:不同元素的原子發(fā)生躍遷時會吸收(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和放出(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能量,產(chǎn)生不同的光譜原子光譜(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譜線鑒定元素。課堂練習1.下列有關電子云和原子軌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外的電子象云霧一樣籠罩在原子核周圍,故稱電子云Bs能級的原子軌道呈球形,處在該軌道上的電子只能在球殼內運動Cp能級的原子軌道呈紡錘形,隨著電子層的增加,p能級原子軌道也在增多D與s電子原子軌道相同,p電子原子軌道的平均半徑隨電子層的增大而增大 2.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 ) A各能級的原子軌道數(shù)按s、p、d、f的順序分別為1、3、5、7B各電子層的能級都是從s能級開始至f能級結束C各電子層含有的能級數(shù)為n1 D各電子層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2n23.以下電子排布式表示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的是( ) A1s22s22p63s13p3 B1s22s22p63s23p63d104s1 4p1 C1s22s22p63s23p63d2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2 4p1 4.人們常將在同一原子軌道上運動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個電子,稱為“電子對”;將在同一原子軌道上運動的單個電子,稱為“未成對電子”。以下有關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對電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核外電子數(shù)為奇數(shù)的基態(tài)原子,其原子軌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對電子” B核外電子數(shù)為偶數(shù)的基態(tài)原子,其原子軌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對電子” C核外電子數(shù)為偶數(shù)的基態(tài)原子,其原子軌道中可能含有“未成對電子”D核外電子數(shù)為奇數(shù)的基態(tài)原子,其原子軌道中可能不含“未成對電子”5.以下是表示鐵原子和鐵離子的3種不同化學用語。結構示意圖電子排布式電子排布圖(軌道表示式)鐵原子1s22s22p63s23p63d64s2鐵離子1s22s22p63s23p63d5 鐵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鐵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參加反應的電子可能是 。請你通過比較、歸納,分別說出3種不同化學用語所能反映的粒子結構信息。6.下圖是鋰、氦、汞的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其中圖_是原子由基態(tài)轉化為激發(fā)態(tài)時的光譜,圖_是原子由激發(fā)態(tài)轉化為基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