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學校高中歷史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頁
山西省曲沃中學校高中歷史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頁
山西省曲沃中學校高中歷史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頁
山西省曲沃中學校高中歷史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頁
山西省曲沃中學校高中歷史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員 老爺們請起立 眾生 懶懶散散地做動作 教員 老爺們好 眾生 齊聲 大人好 教員 老爺們辛苦了 眾生 升官發(fā)財 1910年某大學的課堂上 博雅塔 未名湖 圖書館 紅樓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有人說 新文化運動 是 情緒主義 的產(chǎn)物 是幾個青年憑空捏造出來的 你的意見如何 結合課本p72頁相關內容和所學知識你的理由 議一議 政治方面 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 加緊侵略中國 經(jīng)濟方面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興起標志 代表人物 指導思想 主要陣地 活動基地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 新青年 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西方的民主和科學思想 新青年 北京大學 二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陳獨秀 胡適 李大釗 魯迅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 蔡元培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 賽兩先生 鬧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 道德上 藝術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 democracy 民主science 科學 三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一 提倡民主與科學 反對專制和愚昧 迷信 二 提倡新道德 反對舊道德 三 提倡新文學 反對舊文學 后期 宣傳十月革命 馬克思主義 實質 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思想 文化 德先生 賽先生 我翻開歷史一看 這歷史沒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 仁義道德 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 仔細看了半夜 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 吃人 狂人日記 魯迅 1881 1936 浙江紹興人 舊道德 指以孔子為代表的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仁 義 禮 智 信 新道德 指資產(chǎn)階級的道德 追求個性解放 男女平等 打倒孔家店 吳虞 孔子者 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也 憲法者 現(xiàn)代國民自由之證券也 專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當存于憲法 李大釗 孟子謂齊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 則凍餒其妻子 則如之何 王曰 棄之 曰 士師 司法官 不能治士 則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 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胡適 文學改良芻議 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朋友 胡適 兩個黃蝴蝶 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么 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 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 天上太孤單 陳獨秀 文學革命論 建設新鮮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學 魯迅 狂人日記 孔乙己 等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結合 新文學的典范 四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進步性 1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 前期弘揚民主和科學思想 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 3 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 成為拯救國家的思想武器 4 為五四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新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內 新思想沒有普及到工農(nóng)群眾中去 李時岳 他們對于現(xiàn)狀對于歷史 所謂壞的就是絕對的壞 所謂好的就是絕對的好 毛澤東 局限性 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 對東 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后期 宣傳十月革命 馬克思主義 五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李大釗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五四運動爆發(fā)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3一批先進的中國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4一些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 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5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 李大釗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 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庶民的勝利 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 五四運動促使馬克思主義傳播 李大釗發(fā)表 先進社團 北京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湖南 俄羅斯研究會 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被翻譯出版 陳獨秀 毛澤東 鄧中夏蔡和森 瞿秋白 周恩來 馬克思主義者 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 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宣傳 1 創(chuàng)辦刊物 勞動界 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