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doc_第1頁
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doc_第2頁
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doc_第3頁
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doc_第4頁
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結構轉換層模板支撐方案的審查意見(2009-08-08 09:20:14) 一、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系統(tǒng)設計的要點1、方案審查的前言:由于涉及大結構構件的施工,為保證上部大構件施工過程安全,保證大截面梁作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不出現(xiàn)溫度應力作用的裂縫,施工單位編制了轉換層施工方案。方案是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比如工期要求、涉及轉換層以下結構層的構件跨度、截面尺寸、設計混凝土強度、配筋和結構構件的荷載特征、約束條件等因素,按照施工單位比較熟悉的工藝和已經(jīng)具備的周轉材料準備進行的,按照要求,這個方案必須體現(xiàn)兩項基本內容,其一是滿足上層大截面構件荷載施工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安全,其二是滿足大截面梁、柱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不因溫度應力造成裂縫的問題。方案審查也是按照這個原則,依據(jù)相關規(guī)范和相關專業(yè)技術文獻,按照規(guī)定程序對施工單位提交方案進行審查,重點是對結構轉換層的模板及其支撐系統(tǒng)的安全性做出評價,請施工單位根據(jù)審查意見修改方案,如有不同意見需要溝通時,請貴公司的技術負責人先拿書面意見,然后見面溝通。本審查意見不替代施工單位的審批意見。2、方案編制應該滿足的條件由于模板支撐系統(tǒng)是采用扣件式鋼管支撐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必須滿足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程的要求。由于建筑結構施工已經(jīng)完成,并且可以由同養(yǎng)條件下28天強度試驗證明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100%,加上框架各層的設計承載能力較大,我們建議在考慮施工方案時,可以通過分層卸載的方式,在支撐系統(tǒng)的傳力層,設計按照空間框架式支撐架(多排或者滿堂設置的支撐架體)考慮。在轉換層支撐系統(tǒng),可以按照梁板分別支撐的方式,根據(jù)較大截面梁截面(1500 2000 )和比較普遍的截面(1100 2000)計算支撐系統(tǒng),其他截面梁和下結構層有較多梁結構層下,可以根據(jù)已有計算,對其進行加強或減少構造的措施。為順利實現(xiàn)方案的實施,保證支撐體系的安全可靠,要求必須計算三層樓面板,在現(xiàn)有約束條件下、現(xiàn)有配筋、構造厚度的較大跨度板、最不利跨中的承載能力M,并按照公式反推其可以承受的臨界荷載q,要求這個q減去構造自重,這個計算不考慮設計樓層功能的(設計)活荷載。由這個結果和按照板上支撐系統(tǒng)自重和轉換層板自重計算的荷載設計值進行比較,判斷三層板支撐能力和需要支撐幾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板的周邊約束條件有利,而板厚又屬于不考慮變形破壞的范圍,在選擇內力系數(shù)時,可以按照最不利情況選擇。建議板按照單向連續(xù)板計算,內力系數(shù)選最小的,但是約束條件的有利也必須適當考慮。三層支撐層現(xiàn)澆樓板承受的荷載q1為作業(yè)層(轉換層)構造和施工荷載、其下支撐層架體構造荷載,計算時可以把這部分荷載都作為構造處理,直接計算。計算板現(xiàn)在配筋和截面高度、混凝土強度所承受的M時,可以選擇最不利的B21B41的BABJ段區(qū)間,按照五跨連續(xù)板計算,M取值系數(shù)按照設計計算值選擇??紤]到因支撐的不規(guī)范因素、桿件的非標化、木楞尺寸的非標化,加上支撐系統(tǒng)施工過程中可能的不穩(wěn)定因素,建議將計算的M減少20%,基本上不考慮彈塑性階段的塑性內力重分布。計算板時,不考慮支撐板樓面板下的支撐有利因素,計算M按照板下無支撐計算。并且計算過程的其下層計算,仍按上述計算。每層計算可以承受的荷載(減去本層構造荷載)與作業(yè)層傳下何在比較,什么樓層以上的荷載滿足q-(q1+q2+qn) 0時,就說明傳載法支撐系統(tǒng)具備承受荷載的能力。按照板(非基礎板)受沖切承載能力計算條件,立桿腳下應加墊塊(板)厚度不少于50mm,方形邊長尺寸不少于100mm。3、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受力特點模板支撐系統(tǒng)以承受豎向荷載壓力為主,支撐架體的安全主要受其整體和單肢立桿的穩(wěn)定承載能力有關。支架受立桿布局h、支架高度H和高寬比H/B的增大而增大,約束條件介于兩端鉸支(u=1.0)與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u=2.0)之間,受構件尺寸和約束條件因素影響而不同。計算時,不考慮支撐系統(tǒng)各桿件成為整體的有利影響,特別是在支撐層首層,計算時應按照梁下支撐和板下支撐分別計算。支撐首層計算板下的支撐不應直接頂在板下,應通過支撐木楞下的形式支撐,以防止局部壓力過大的沖切破壞。二、卸載法施工轉換層樓板承受及其卸載能力驗算-板下支撐系統(tǒng)的承載能力核算1、支撐層首層的荷載計算: 轉換層的構造荷載設計值: 6.8 KN/M2 18CM厚鋼筋混凝土(C40)板自重:1.24.5 KN/M2 板面施工荷載: 1.41.0 KN/M2 首層(四層樓面)支撐系統(tǒng)自重: 1.2KN/M2 首層(四層樓面)支撐層構造荷載: 5.0 KN/M2 12CM厚鋼筋混凝土(C40)板自重:1.23.0=3.6 KN/M2 板面施工活載: 1.41.0=1.4 KN/M2 次層(三層樓面)支撐系統(tǒng)自重: 1.2KN/M2 次層 (三層樓面)支撐層構造荷載: 4.4 KN/M2 10CM厚鋼筋混凝土樓層構造荷載: 1.22.5=3.0 KN/M2 板面施工活載: 1.41.0=1.4 KN/M2 支撐層荷載設計值Q:18.6 KN/M2 即18.6 KN/M2、三層首層支撐樓面板在現(xiàn)有配筋、厚度、混凝土強度條件下的承載能力 板的有效截面高度 h0=120-15=105mm 板的跨度 l =3600mm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數(shù) r0=0.825 板配筋為三級鋼,單向連續(xù)板 所選板跨中最小配筋 As=393mm2/每米 所選鋼筋設計強度 fy =340N/ mm2 根據(jù)公式 M=As fy r0h0 M=qL2 q=0.893KN/m 式中:-是多跨連續(xù)板的內力(M)的計算系數(shù) 按照單跨連續(xù)板固結在梁上的約束條件,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條件下,按照跨中計:=1/141/16,按照1/14計算 q1=12.50KN/m 折減(20%)后: q1=10.0 KN/m3、四層樓面板的抗沖切承載能力驗算 板的抗沖切承載能力驗算,按照選用最大板跨中、中間承受均布荷載折合集中荷載計算: Fl=13 11 =13KN 為保證板的抗沖切能力,立桿支座基礎應設置 不少于10010050的墊板 。 按照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第三版)第二章-2.10 板受沖切承載能力表查的,在混凝土強度C20情況下: 墊塊10010050 u=400 mm 沖切作用荷載面積之周長 板厚 h=120 mm 板能承受的沖切力 Fc=57KNFl=13.0KN 說明:本層板厚可以滿足抗沖切強度。同時也將不再驗算二層支撐板的抗沖切承受能力。4、二層支撐樓面承載能力計算 板的有效截面高度 h0=100-15=85mm板的跨度 l =3600mm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數(shù) r0=0.825 板配筋為三級鋼,單向連續(xù)板所選板跨中最小配筋 As=393mm2/每米所選鋼筋設計強度 fy =340N/ mm2 根據(jù)公式 M=As fy r0h0M=qL2q=0.723KN/m式中:-是多跨連續(xù)板的內力(M)的計算系數(shù) 按照單跨連續(xù)板固結在梁上的約束條件,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條件下,按照跨中計:=1/141/16,按照1/14計算q2=10.12KN/m折減(20%)后: q2=8.08 KN/m5、三層樓面、二層樓面板現(xiàn)在厚度和配筋、混凝土強度、約束條件條件下,承受荷載的能力分析: 四層和三層樓面在現(xiàn)狀厚度、配筋、混凝土強度、約束條件下承受荷載的能力:qmax=q1+q2=12.5+10.15=22.65 KN/M考慮到施工的不利因素折減20%后,承載能力(荷載設計值)為:q折 =0.8qmax=18.12 KN/M 支撐層和作業(yè)層上荷載設計值為:Q = 18.6 KN/M 支撐四、三兩層滿足安全的條件:Q- q折 0 實際上就是 Q 折q。說明需要支撐二層樓面,只是加強安全的構造措施,也就是作業(yè)層下支兩層習慣的經(jīng)驗做法的基礎,同時這樣的支撐方式可以滿足作業(yè)層上,在混凝土強度尚沒有達到100%是可以連續(xù)施工其上部分。6、本方案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圖解為保證板的承載能力,三層支撐的縱、橫兩向立桿間距應該1米,掃地桿距樓面間距應控制在0.15米范圍,板下拆模時間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三、15002000框架梁下模板及其支撐系統(tǒng)設計的復核1、15002000 梁計算模型建立 由于梁下支撐采用雙排腳手,且要滿足排距B梁寬b+2300的要求,計算梁荷載范圍時,按照B=2100MM計算。 計算梁在現(xiàn)狀配筋、混凝土強度、截面尺寸和約束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時,必須按照雙筋梁計算,計算截面可以選取矩形截面,也可以選擇“T”截面梁,矩形截面梁對計算有利。 考慮到梁承受荷載的作用的同層因素,我們可以把這一層的梁,按照固定支座的連續(xù)梁考慮。 梁計算按照M和V兩項考慮,不計算柱子的承載能力的安全性。 梁上部荷載考慮作業(yè)層上施工荷載就行,因為隨著結構轉換層的混凝土齡期的增長,這么大梁本身的承載能力就很強,甚至可以不考慮其下層支撐。2、15002000 梁下對應四層樓面梁KJ46梁的承載能力計算。按照充分利用截面抵抗矩計算 KJ4-6梁截面 400800 h0=765mm b=400mm AS =2454mm2 fy= fy =340N/mm2 As =1208 mm2 fcm=21.5N/mm2 L = L C=7900mm b =0.53 配筋三級鋼 配筋: 計算現(xiàn)狀條件下Mu : Mu = Mu1 +Mu2 As1=1246 mm2 根據(jù)公式: Mu2 = fy As (h0-a2)=299.826KN-m 根據(jù)公式: Mu1= As1 fy (h0-x/2) x= bh0 =152.968KN-m Mu = Mu1 +Mu2=452.794KN-m Mu所能承受的荷載即: Mu M =q L2 q Mu L2 q 7.26 取值按照彎矩分配法計取 (0.060.08) q (12190.75) KN-m 即允許承載能力荷載3、 KJ46在作業(yè)層施工荷載和構件自身構造荷載 樓面板上傳來構造荷載設計值q: q=133.28KN/M三層樓面板上傳來荷載設計值q1 : q1=21.08KN/M屋面轉換層樓面?zhèn)鱽砗奢d設計值q2 : q2=23.12KN/M轉換層支撐系統(tǒng)自重設計值q3: q3=4.08KN/M 四層屋面轉換層梁構造荷載設計值q4: q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