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ice電路仿真報告.docx_第1頁
PSpice電路仿真報告.docx_第2頁
PSpice電路仿真報告.docx_第3頁
PSpice電路仿真報告.docx_第4頁
PSpice電路仿真報告.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Spice電路仿真報告11351003 陳紀凱一、 實驗目的1. 學會Pspice電路仿真軟件的基本使用2. 掌握直流電路分析、瞬態(tài)電路分析等仿真分析方法二、 實驗準備1. 閱讀PSpice軟件的使用說明2. 掌握節(jié)點法和網(wǎng)孔法來分析直流電路中各元件的電流和電壓3. 掌握用函數(shù)式表示一階、二隊電路中某些元件的電流和電壓三、 實驗原理用PSpice仿真電路中各元件屬性并與計算理論值比較,得出結(jié)論。四、 實驗內(nèi)容A. P113 3.381. 該測試電路如圖a-1所示。輸入該電路圖,設置好元件屬性和合適的分析方法,按Analysis/Simulate仿真該電路。 圖a -1 圖a-22. 仿真結(jié)果如圖a-2所示。3. 比較圖a-2中仿真出來的數(shù)據(jù)與理論計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計算值為:,仿真值為:,經(jīng)比較,發(fā)現(xiàn)計算值與仿真值只是精確度不一樣,精確值相等。B. P116 3.571. 該測試電路圖如圖b-1如示。設置好元件屬性及仿真方法。 圖 b- 1 圖 b- 22. 仿真出來的電路中各支路電流值如圖b-2所示。3. 比較仿真值與理論計算值。計算值:用網(wǎng)孔分析法得到線性方程組如下:用matlab解上述方程得即 從圖b-2可以讀出仿真值:把計算值當作真實值,把仿真值當作測量值,計算相對誤差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計算值與仿真值之間的相對誤差很小,而從直觀上來看,兩者只是精確度問題。4. 圖b-2也可以驗證一下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如1.584=1.094+489.70m。C. P274 Example 7.181. 該測試電路如圖c-1所示,設置好元件屬性。圖 c- 12. 選好仿真方式,analysis/setup,選transient analysis,設置好步長和終止時間,如圖c-2所示。圖 c- 23. 確定后在probe中將縱坐標設為V(C1),得到圖c-3圖 c- 34. 由計算得到電容電壓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在matlab中輸入下面指令 得到圖c-4,即的表達式圖 c- 4 比較圖c-3和圖c-4,兩者圖象大致相同,可認為仿真值等于理論值。 D. P276 Problem 7.181. 該測試電路如圖d-1所示。設置好元件屬性。2. 選好仿真方式,analysis/setup,選transient analysis,設置好步長和終止時間,如圖d-2所示。3. 確定后在probe中將縱坐標設為I(L1),得到圖d-34. 由理論計算得到電容的電流函數(shù)表達式為,在matlab中輸入如下指令,得到如圖d-4所示的函數(shù)圖象。圖 d- 1圖 d- 2圖 d- 3圖 d- 4比較圖d-3和圖d-4,兩者的圖像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認為仿真值與理論值相等。E. P310 Example 8.51. 該測試電路如圖e-1所示。圖 e- 12. 選好仿真方式和縱坐標變量后分別得到R=1.932,R=5,R=6.25的圖象如圖e-2,e-3,e-4圖 e- 2圖 e- 3圖 e- 43. 由計算得。當R=1.932時,=26,為過阻尼狀態(tài),算得當R=5時,=10=,為臨界阻尼狀態(tài),算得當R=6.25時,=8,為欠阻尼狀態(tài),算得在matlab中輸入以下指令,做出,圖象如圖e-5。圖 e- 5比較圖e-2,e-3,e-4與e-5,圖e-2,e-3,e-4分別與e-5中對應的曲線相近,故可認為仿真值與理論值相等。F. P315 Example 8.71. 測試電路如圖f-1所示。圖 f- 12. 分別仿真出當R=5,R=4,R=1時和的圖象。圖 f- 2 v(t)圖 f- 3 i(t)3. 當R=5時,計算得,當R=4時,計算得,當R=1時,計算得,在matlab中輸入以下指令得到電容電壓函數(shù)圖像如圖f-8。圖 f- 4在matlab輸入以下指令 得到電感電流如圖f-9 經(jīng)仔細對比,仿真出來的圖象跟matlab中做出的理論圖線基本一致,故可認為仿真值與理論值相等。圖 f- 5五、 實驗細節(jié)與注意事項1. 熟悉PSpice軟件是此次實驗成功的重要前提,由于初次使用,對該軟件使用不熟悉,走了很多彎路,浪費了很多時間。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如去圖書館借書,上網(wǎng)查資料,查看課本附錄與各章節(jié)中關于PSpice仿真的部分,最終順利掌握了有關本次實驗的仿真方法及軟件相關功能的使用。2. 受控源實際上并不是課本電路圖那樣,源與控制電流或電壓是分離的,而是有連接關系的,如圖a-1所示,經(jīng)過某支路的電流經(jīng)過一個類似“放大器”的元件使得另一端的電流是原支路電流的N倍。由于不知上述情況,自己在連接時浪費了很多時間。3. 軟件快捷鍵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實驗的效率。如Ctrl+W是連接線路,Ctrl+G是新增元件,F(xiàn)11是仿真,Ctrl+T是插入文本4. 熟記各元件的代號有助于提高實驗的效率。如R電阻,L電感,C電容,VDC直流電壓源,IDC直流電流源,AGND零勢能點(每個電路中都要有零勢能點,否則仿真后出現(xiàn)錯誤,無法仿真)5. 做一二階電路仿真時,要注意電容電感初始值的設置。6. 在做瞬態(tài)電路分析的時候,有時會出現(xiàn)仿真結(jié)果是折線的情況,看不到電壓或電流動態(tài)的情況,只有發(fā)生突變圖象是折線的情況,仔細檢查電路多遍仍未發(fā)現(xiàn)出錯地方。因此重新畫了幾次電路圖,有時還會出現(xiàn)折線情況,有時就出現(xiàn)理想的仿真結(jié)果。暫時還不知道這種情況如何較好的解決。7. 小組討論能夠很好地幫助自己完成仿真實驗,當自己在做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遲遲解決不了時,我就與同學討論,最終順利解決了問題。8. 實驗中多次遇到仿真結(jié)果與課本提供圖象不一致的情況,剛開始總是懷疑自己出錯,重新檢查了電路重新仿真,結(jié)果不變,后經(jīng)過與同學討論后發(fā)現(xiàn)是課本求解的函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都出錯了,因此重新求解出表達式并用matlab畫圖與仿真圖象進行比較。六、 個人小結(jié) 此次實驗我通過借書,上網(wǎng)查資料,與同學交流等,初步掌握了PSpice軟件的使用,意識到用軟件進行電路仿真時不要只懂理論,要多動手畫電路圖,多仿真,不能只看書或教程,要一邊動手一邊看書,這樣效率會更高。但從中我也體會到了實驗對于理論的檢驗作用,電路仿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