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冬病夏治概念,1冬?。憾烊菀装l(fā)作和加重的疾病,此病多發(fā)于陽虛體質,冬病的共同點:屬于寒證、虛證。此病在天氣寒冷或溫差較大時容易發(fā)作或加重。2夏治:是針對冬病而言的一種治療預防措施;一年四季中夏季人體陽氣最盛,尤其是伏天。再者,盛夏皮膚腠理疏松,藥物皮透、離子傳導、穴位傳導效果最佳。此時治療最為適宜。,3冬病夏治: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jié)氣的變化;依據(jù)“春夏養(yǎng)陽”的原則,由于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在此時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期間,是人體陽氣最盛之時,人體肌膚腠理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運行直達病所,在此季節(jié)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來扶養(yǎng)陽氣,用“天之陽”、“藥之陽”激發(fā)“人身之陽”,可謂是“三陽開泰”,以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糾正人體陽氣虛弱狀態(tài)從而達到預防冬病的發(fā)作或徹底鏟除病根的目的。,藥王孫思邈說:“上醫(yī)治未病之病,中醫(yī)治將病之病,下醫(yī)治已病之病”。所謂“將病之病”就是這種現(xiàn)在雖然未發(fā),但卻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必發(fā)的疾病。那就要在未發(fā)之時,趕快去除其必發(fā)的條件或主因,或誘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變體質,去除誘因就是要改變環(huán)境。如由于寒涼所致的頸肩腰腿痛的患者,移居到四季如春的南方生活,疼痛定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這就是祛除誘因改變生活環(huán)境所致 。因為此時人的體質并沒有增強。也無需象以往用藥物維持,冬病為何要夏治?,“冬病”一年四季均可治療,但是以夏天治療療效最好。因為在冬天易發(fā)的病,此種病的易發(fā)人群多為先天不足或后天所致的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火力。通常的癥狀:手腳冰涼,畏寒喜暖怕風怕冷,神倦易困等,中醫(yī)所謂的陽氣不足,也可以說是自身熱量(能量)不夠,產熱不足,寒從內生。這樣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覺也要蓋著被子、甚者穿著襪子。,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為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就偏于虛寒,再加上冬天環(huán)境也是寒冰一片,兩寒夾擊,便毫無解凍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癥,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難的。然而在盛夏之際,體外是暑熱驕陽,體內是心火正盛,這時積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經和關節(jié)處,最易被趕出來。但若是陽氣衰弱,體內沒有推動之力,就會錯過排寒的大好時機。再加上有很多人,體質本來就有些陽氣不足,夏天再痛飲去暑的飲料,如冰鎮(zhèn)啤酒、涼茶、冰水果,整日又在空調房間里生活、工作,那真是陳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記住,寒氣是會沉積的。再者身體被寒氣侵襲的地方,必會氣血瘀阻即“寒凝血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若寒氣停留在關節(jié)見關節(jié)痛,寒氣停留在臟腑,久滯則瘀就易致“積、聚”也就不能排除“腫物”產生的可能。寒氣停留在經絡就會使經絡堵塞,氣血流行不暢,不但會四肢不溫,也常會有手腳發(fā)麻的癥狀出現(xiàn)。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積寒,等到秋風一起,外寒復來的時候,就又會內外交加、病情加重。,夏日炎炎生活中如何祛除積寒?,方法很簡單:“內用溫熱”“外散風寒”。內用溫熱就是服用偏溫熱飲料和食用溫熱的食物。有人說,大熱天的,再吃熱的東西,那還不得心煩氣燥,要人命嗎?。不錯,關鍵是“服寒”?我們完全可以做到熱藥涼服。比如說紅糖姜湯水,本來是溫熱曖胃的,但我們在暑天服用,可以在冷水里涼一下,此時,我們雖然喝的是冷飲,到胃里的時候卻是熱藥。還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怕風的人,此時可用“玉屏風散”數(shù)袋沖成一瓶,放涼每日當飲料頻飲,汗多可止,無汗可發(fā),又可防風。即所謂的有病沒病,防風通圣;有汗無汗,玉屏風散。真是一石三鳥,您不妨一試。,夏日毛孔大開,最易出汗,汗為心之液,可瀉過旺之心火,也可將侵入皮膚的寒邪及時排出,所以發(fā)汗法是排除體內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九陰真經里的第一句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正好體現(xiàn)了人體應天時而動的這種自然調節(jié)功能:瀉心經之氣血(火)來補充膀胱經的虛弱(寒)。心,五行屬火,夏天最盛;膀胱經,人體之蕃蘺,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內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體多汗是上天賜予我們清除寒氣的自然療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氣,發(fā)汗本身還可排出體內大量的瘀毒。但由于夏日我們貪食冷飲,胃腸中有大量寒氣,本來用于發(fā)汗的心火,轉而被用于溫暖腸胃了。此時,體表便無能抵御外邪侵襲了。而所謂的外邪也是我們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調的冷氣。冷氣從皮毛而入,冷飲從腸胃而入,心火雖盛,難敵二寒。既不能很好的消化,也不能很好的發(fā)汗,結果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腸胃型感冒”:發(fā)熱無汗,吐瀉交加。此時,我們可以吃“霍香正氣丸”,此藥偏溫熱,外散風寒,內消寒濕。一藥兩解,但如果是真正的中暑之癥,內外俱熱,此藥卻不能用。,冬病夏治的治療原理和方法,原理:應用中醫(yī)整體觀:“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人與自然息息相關。人與自然在疾病的調治過程中,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相結合。 “冬病夏治”的原理歸結起來只有兩條: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體質虛寒。自然界存在許多致病因子,古人將之概括為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淫”,其中寒邪引發(fā)的病,多發(fā)病于冬季。,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中醫(yī)理論講的是陰陽五行,“天人一體”。祖國醫(y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贏虛,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說季節(jié)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闭f的是陰陽的對立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一些虛寒性疾病多半是體內陰盛陽衰,抵抗力明顯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發(fā)病。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fā)之時,這時,利用夏季陽旺陽升,人體陽氣在夏季有隨之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tài),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里散寒方法或藥物,天人合擊,最易把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tài)。 另一個方面,中醫(yī)認為虛寒疾病與肺、脾、腎三臟關系密切。夏季治療則以補腎、健脾、養(yǎng)肺為主要法則,以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改善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興奮性使功能恢復平衡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真正徹底改善體質。根據(jù)最新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貼敷能明顯地提高機體免疫的各項指標,調節(jié)免疫蛋白的功能,減輕受體的反應,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冬病夏治的方法,針灸(火針)、溫灸法、中藥內服法、貼膏藥法(三伏貼和三九貼)、穴位注射法、穴位拔罐法、臍療法、刮痧法等都屬于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冬養(yǎng)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這是古時中醫(yī)養(yǎng)生的一個場景,講的是對于有頑疾或身體虛弱者來說,三伏天針灸、拔罐能起到與冬天吃補品一樣的效果。,冬病夏治的適應癥,1. 呼吸道疾病: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緩解期,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體虛易感冒等;也適用于陽虛為主或雖寒熱錯雜但以寒為主的患者;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復感冒的虛寒體質的人群。 感冒:感冒在春季多發(fā),除在春天發(fā)作時治療外,在夏季防治,可增強體質,減少其在冬春季的發(fā)作。2 耳鼻喉疾?。哼^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過敏所致慢性咽喉炎、梅核氣而致的咽異感癥、體虛鼻炎發(fā)作者。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知道氣管炎、哮喘、慢阻肺等可以冬病夏治的人很多,其實冬病夏治的病種很廣泛,可以包括一切虛寒性慢性病。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患者多為虛寒體質,以多清涕、鼻癢、噴嚏等寒癥為特點,遇冷發(fā)病,尤其是氣候突變時更加明顯。三伏天在相關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貼治療,可起到“四兩撥干斤”的作用,能從根本上改善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疾病的癥狀。,3神經系統(tǒng)疾?。侯A防或治療中風偏癱、陳舊性面癱、中樞神經和/或周圍神經受損所致的肢體麻木、頸肩腰腿痛。 頸肩腰腿痛:頸肩腰腿痛的最佳治療方法是內外多法聯(lián)合治療。中醫(y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老年人大都肝腎虧虛,筋骨失養(yǎng),易感受風、寒、濕等外邪,導致頸肩腰腿等部位疼痛。治療時,一方面用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針灸和溫灸、中藥內服,同時在夏季三伏天進行敷貼治療,驅除經絡中的寒濕之邪,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醫(yī)學稱之為凝結肩、漏肩風,認為是由于氣血虛弱,外受寒邪所致,多在冬天發(fā)作或加重,夏季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 4 消化性潰瘍:中醫(yī)學中“胃脘痛”范疇,多在秋冬季節(jié)發(fā)病。盛夏預防性治療療效很好。,5.風濕疾?。猴L濕關節(jié)疼痛非常適合做冬病夏治,關節(jié)疼痛往往多是由于感受了寒邪所致,選擇三伏天在相應的穴位針灸(伏針)、溫灸、敷貼、拔罐、配合相應的中藥內服,可以驅除體內的寒邪,鼓舞人體正氣,達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風濕?。L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多為頑疾痼疾,要在三伏天和三九天各貼三次膏藥外,更應該在三伏天進行針灸(稱之為打伏針),療效也是有口皆碑的。 類風濕關節(jié)炎:又稱萎縮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具有關節(jié)炎變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寒冷、潮濕等常是其重要的誘發(fā)因素,故于冬季易于復發(fā)和加重。6退行性骨關節(jié)?。和诵行圆∽兯碌母鞣N關節(jié)痛。7肢端動脈痙攣病、凍瘡、痛經、足跟痛、男子陽痿,女子胞宮寒不孕也可進行冬病夏治治療。8兒科疾病14歲以下兒童患有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9冠心病:多發(fā)于冬季,“夏日養(yǎng)陽”,可使心陽振奮,氣血津液運行暢達,以達到減輕其在冬季的發(fā)作。 10產后周身痛和關節(jié)痛最適合夏季治療,夏季伏貼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治療免疫力低下癥。 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適合冬病夏治,建議患者接受治療前,先到正規(guī)醫(yī)院明確診斷,辨清體質,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禁忌癥,1感冒發(fā)燒、咳嗽吐黃痰的支氣管擴張患者,活動性肺結核咳血患者以及孕婦禁用。 21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等不宜用天灸。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過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伏貼。,冬病夏治的時間,各地中醫(yī)院冬病夏治開展的時間不一,一般認為,每年冬病夏治時間應選在每一伏的第一天。但也有專家認為,伏天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今年伏天還未到,全國許多地方氣溫就高達三四十攝氏度,如鄭州每年夏至前后溫度最高,而伏天經常下雨。三伏天結束后,炎熱的天氣還要持續(xù)大約十天半個月。也有專家認為,冬病夏治最好選在頭伏的第一天,若錯過了也可在頭伏的10天內任選1天,但不能超過頭伏10天,二伏、三伏往后順延,也選在這一天。 伏貼治療可拘泥于伏天,其他夏治方法只要在夏季均可進行治療。,敷貼療法:三伏貼與三九貼,1三伏貼和三九貼:是祖國醫(yī)學冬病夏治中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融會了中醫(yī)學、時間醫(yī)學、免疫學等諸多學科知識?,F(xiàn)代實驗室研究證實,穴位貼藥后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皮質醇顯著提高。穴位貼藥通過刺激穴位以及藥物的吸收、代謝、對肺部的有關物理、化學感受器產生影響,直接和間接的調整大腦皮層的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抗病能力。 中醫(yī)認為:夏季人體陽氣充盛,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三伏天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扶助人體得陽氣,加強衛(wèi)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的效果。,經歷代中醫(yī)學家的反復實踐、反復研究,證明于炎熱夏季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發(fā)作或容易發(fā)作的疾病療效顯著。臨床選用具有溫通經絡、溫肺化痰、散寒去濕、通行氣血、補養(yǎng)陽氣、增強體質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等中藥研成細末,取汁調成膏狀,根據(jù)病情選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如貼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貼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療胃痛;貼敷頰車、風池等穴治療面癱等均獲滿意療效。,2三伏貼和三九貼功效:溫陽利氣、祛散伏痰、舒筋活血、祛風散寒、除痹止痛和提高機體免疫力。3三伏貼和三九貼主治:兒童和成人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感冒、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而致的頸肩腰腿痛、肢體發(fā)涼、產后周身和關節(jié)痛。,4取穴與藥物配方 兒童和成人過敏性哮喘: 主穴:肺俞、定喘、膏肓 主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 分型:寒、熱證;肺、脾、腎虛證。根據(jù)分型加取相應的穴位和藥物。 風濕和類分濕性關節(jié)炎: 主穴:曲池、足三里、外關、陽陵泉、絕骨 主方:白芥子、延胡索、細辛、附子、伸筋草、透骨草 分型:行痹、痛痹、著痹、熱痹、尩痹、氣血虧虛型。 根據(jù)分型加取相應的穴位和藥物 強直性脊柱炎: 主穴:大椎、身柱、至陽、筋縮、命門、腰陽關、腰俞 主方:白芥子、延胡索、細辛、伸筋草、透骨草、秦艽 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而致的頸肩腰腿痛: 主穴:腎俞、委中、陽陵泉、阿是穴、三陰交 主方: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紅花、桂枝 分型:寒濕、濕熱、瘀血、勞損型,根據(jù)分型加取相應的穴位和藥物。 產后周身和關節(jié)痛: 主穴:曲池、足三里、外關、陽陵泉、絕骨、關元、氣海 主方:白芥子、延胡索、細辛、附子、伸筋草、透骨草、紅花、桂枝 分型:風、寒、濕、瘀血、氣血不足型, 根據(jù)分型加取相應的穴位和 藥物。,5膏藥的制作方法:將配方的中藥共為細末,用姜汁調好待用。6用法:61三伏貼:取待用的藥膏適量,用膠布固定在相應的穴位。 一般每伏貼敷一至三次。每次取3 4穴。兒童 每次貼05 2小時,成人每次4 6小時。本 法是中醫(yī)內病外治法,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 的正常使用。62三九貼: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將配制 好膏藥,分別貼在三伏貼的穴位上,每“九”貼 一次。以攻固和加強三伏貼的療效。,注意事項1貼敷首先要注意貼敷時間成人不超過6小時,少兒及敏感者應酌減。如果患者屬體質敏感者,或既往用藥曾出現(xiàn)起皰等反應,應縮短貼藥時間至2小時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覺后及時取下藥物。 2藥物貼敷后,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如果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請患者及時取下藥物,用清水沖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 3貼敷藥物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于藥物吸收;注意防止藥膏污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現(xiàn)發(fā)皰現(xiàn)象。 4背部有紅、腫、刺、癢等癥狀,或背部貼藥處出現(xiàn)針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皰,屬藥物貼敷后的正常反應,患者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癢、防止?jié)B出;如果水皰較大或有少量滲出,可用消毒過的針刺破水皰,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皰中的滲出液,再用紫藥水涂抹局部;如果滲出液體較多,可使用2的黃連素溶液冷敷患處,待滲出減少后再用紫藥水涂抹局部;如果水皰體積巨大,或水皰中有膿性分泌物,或出現(xiàn)皮膚破潰、露出皮下組織、出血等現(xiàn)象,應到專業(yè)醫(yī)院尋求治療。,5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 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等。 6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 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泄瀉腹痛、惡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7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 夏季易生暑濕,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 8忌過量運動 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 9孕婦、老年體弱、皮膚過敏、處于疾病急性期發(fā)熱者忌用,2歲以下者慎用,對膠布過敏者慎用 為確保療效,患者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般藥餅要貼46小時,剛貼上去時感覺涼涼的,稍過一會兒,局部會有發(fā)癢發(fā)熱的感覺,如果貼敷部位疼痛或燒灼感厲害難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貼過午時。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但睡覺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貼的時間不必太長,主要了解一下藥性,最好別把皮膚貼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勞動合同續(xù)簽審批表
- 2025標準合同樣本:廣告制作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實習生合同協(xié)議書(帶封面模板)
- 2025年城市供水特許經營合同協(xié)議及注意事項(合同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 我眼中的計算機-計算機開機背后的故事
- 2025年助理物流師試題
- 2025年班主任德育工作個人總結模版
- 幼兒園趣味互動課件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業(yè)績解讀:非息短期擾動業(yè)績基本面向好趨勢不變213mb
- 體育館維修改造投標方案(技術標)
- 腰痛中醫(yī)診療規(guī)范診療指南2023版
- 混凝土采購組織供應、運輸、售后服務方案
- 軟件開發(fā)外包合同范本
- 幼兒園紅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20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62-2023
- 裝修公司銷售部管理制度
- 熔鹽法合成鎂鋁尖晶石的開題報告
- 成品灰氣力輸送計算書
- 名校滬教牛津上海版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 4單元同步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